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Anker 的又一款「跨界」产品,既是蓝牙音箱又是便携投影仪:Nebula 体验 | 新玩意

$
0
0

说到 Anker,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快速充电器和能「拉车」的充电线。这家手机周边厂商,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成为了电源管理领域的明星品牌。除了设计和品质之外,Anker 的产品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擅长「跨界整合」,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充电器和移动电源合体的 「Anker Powercore Fusion 超级充」,几乎我每次前往科技发布会都能见到有人在使用它。这一次,它们又大胆跨界,带来了升级版的 Nebula 便携投影仪产品。在使用了一个星期后,我将聊聊这一周的真实体验。

一个设备解决多个需求

我们先来看看 Nebula 都「跨」了哪些界?首先,它是一个便携蓝牙音箱+便携投影仪,而投影仪的部分, Nebula 内置了一个 Android 系统内容库,里面的内容来自腾讯深度定制+央视 NewTV 未来电视,资源非常丰富。当然,你还可以安装优酷、爱奇艺等更多内容服务。所以 Nebula 实际上是一个「蓝牙音箱 + 投影仪 + 电视盒」的跨界整合产品,但关键的是,这些能力都被整合到一个可乐罐的体积里,还有支持播放两部大片的续航能力。 

完全可以一手掌握的体积

这一次我拿到的是 Nebula 的升级版,除了外观在黑色的基础上新增了红色外,首先将亮度从 500 提升到 750 流明,在白天的室内,40 寸以内投影都可以看清楚内容。夜晚可以投影 100 寸以上的巨幕,丝毫没有压力。

此外,新版的内存和存储空间比上一代提升了一倍,2G 内存 +16G 存储保证了运行时的流畅度,实际体验没有任何卡顿感,除系统外有剩余 11G 的存储空间,刚好也够储存两到三部高清大片,满足你外出游玩的视频娱乐需求。

该有的内容全有了

回归生活场景,这样一个跨界产品,到底能满足哪些需求呢?

客厅聚会:跟家人用大屏看电影

现阶段的年轻人,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们习惯了不受时间约束,把内容消费放到了任何时间段,但是偶尔还是会和家人坐在一起,陪孩子看看动画片,Nebula 就可以满足这种需求。在夜晚环境下,它可以直接投射 100 寸以上的大屏,内置的腾讯视频资源丰富,更新也非常快,并且,你可以通过内置的蓝牙功能,连接更好的客厅音响,一家人一起享受一段快乐的电影时光。

客厅投影 100 寸实拍效果

卧室独享:晚上自己看球赛

如果家里没有很大的客厅,或者希望享受纯粹的个人影音世界,Nebula 也完全可以满足你。你可以选择投影到天花板,躺在床上看,这也是一种不错的玩法。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使用内置音箱,或者接一个蓝牙耳机,安安静静地不会吵到其他人。值得一提的是,Nebula 内置的央视 NewTV 未来电视拥有今年俄罗斯世界杯的版权,用它来晚上一个人看球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出差会议:向客户投影展示

商务出差时,偶尔需要在酒店临时和客户讨论问题。以往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尝试利用酒店电视机,但移动和插线都相当麻烦,将 Nebula 投影到 40 寸,解决三四个人的会议需求是完全没问题,这里主要考验的是投屏的兼容性,不管是苹果的 AirPlay,还是 Android 的 Miracast 都能完美支持,还可以随时切换任何人的屏幕。另外,出差时不需要额外带遥控器了,官方提供专属的手机 App 来控制投影仪,非常方便。

野外出行:属于两人的温馨时光

相比以上两个家用场景,野外的机会就更少了,但 Nebula 本身是一个蓝牙音箱,体积又小,出去玩带上它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真能利用帐篷或者带一个幕布,在繁星下享受一部经典电影,也确实是一件值得折腾的事。这时候,你需要提前下载内容到 Nebula 的内置存储里,或者通过手机投屏来播放温馨的画面和照片。

外出游玩便携无压力

以上场景,除了野外我还没有机会去体验之外,其他场景都做了实测。在性能、续航、内容等各个方面,Nebula 都可以很好地满足需求,是一个不错的跨界产品。当然,一些不足也要说一说。最大的不足应该是分辨率,和上一代一样采用了 854X480,这应是平衡场景需求和体积、续航的综合考量。好在在大屏下投影的感知不算明显,但还是期待以后能继续升级。

我们也去了解了其他同类的产品,虽然有些单品在续航、分辨率上单点突出,但能做到这种多功能、多场景跨界整合,依然只有 Nebula 这一款,作为业界大厂,Anker 的设计能力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为其带来了更强的核心竞争力,如果你对以上场景有需求,可以考虑入手这个跨界「神器」。目前正在 京东预售,你可以去 官网 了解更多细节。


《软技能》读书笔记:一本写给程序员的生存指南

$
0
0

这是一位在 33 岁实现财务自由的程序员的个人奋斗史,也是他对于生活和事业的全面总结以及留给后辈的指导。

作者(John Z.Sonmez)写作的初衷是希望告诉广大程序员,其实除了编程(职业本身)还有很多应该掌握、能够显著改善生活的「软技能」。通读下来,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适合程序员,也适合每个人。

这是一本真正从「人」(而非技术也非管理)的角度关注软件开发人员自身发展的书。

软技能
软技能

这是一本实践版的《原则》

前段时间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的《原则》可以说是红遍了大江南北,网上的解读可谓是铺天盖地,而且惊人的一致好评,甚至将其奉为圣经。我读完两遍以后,惊讶于达里奥深刻的见解的同时,也不免有点小小的遗憾。

也许是作者本人的地位和眼界的缘故,《原则》的内容极为精炼,非常高屋建瓴,但是少了那么一点点亲和力,很多大道理大家也懂,可是知易行难,即使是知道了依然感觉无从下手。原则更像是给了你种种目标,「你应该做到 XX」,但是我们知道 「目标 → 行动」其实还需要非常多的实践、思考和试错。

相比之下,软技能则是提供了各种行动清单,书中的每条建议,都是放下书本以后,可以立刻开始实践执行的,少了很多的转换成本。

不过,但凡是内容涉及很多领域的书籍,必然是广而不深的。这类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向你介绍那些你未曾想到过的可能性和方法,而难以让你深入精通。大家不要走入骂书的陷阱了,觉得书中内容太过泛泛而谈(如果有类似冲动,强烈建议看看 Hum 的读后感《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读书笔记)。

总了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个聚合清单,涵盖了关于求职、工作、自我营销、生产力、理财、健身等等很多方向,很适合帮助我们发现认知的盲点,扩展边界,让我们找到被我们忽视的可能性。

这是一本浓缩的「少数派」

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是在刷少数派的首页文章,而且作者和少数派的写作方向及理念重合度很高。

《软技能》的内容主要划分为下面几个篇幅:

  • 职业篇,如何求职、如何辞职,以及开创自己的自由职业;
  • 自我营销篇,如何搭建博客,传播自己的影响力;
  • 学习篇,如何自学,作者总结了一个「十步法」;
  • 生产力篇,提高生产力的一些方法,下面我会专门写我的收获;
  • 理财篇,哈哈,刚好是我的主要写作方向;
  • 健身篇,或者叫做「健康篇」更贴切;
  • 精神篇,关于心理、感情等问题。

乍一看内容好像很散,什么都要讲,其实书中的主线非常清晰——认真地经营自己的生活

由于全书内容很多、很杂,不太合适全面介绍,所以主要选择目前对我影响最大的生产力这一篇来切入,而且生产力也最符合少数派的主要定位。

作者如何保证工作效率

如果说要请教关于工作效率的问题,我一定会优先向自由职业者或者长期在家办公的人士请教。因为在这类工作环境中,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工作方法很难保证任务有序进行。作者做过一段时间的自由职业,如今财务自由也算是自由职业的一种吧,在这方面还是相当有发言权的。

读完生产力这一章,我大致总结了两个核心观点:

  • 我们的有效产出取决于我们专注的时间;
  • 有效的事前计划和事后回顾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方法。

为了满足这两个要求,作者介绍了 看板 + 番茄钟 的组合模式。

重新认识番茄钟

相信大家对于番茄钟都不陌生,也一定有很多朋友和我一样,尝试过一段时间后,因为不喜欢这个节奏就放弃了。其实作者也有同样的经历,最终还是在朋友的建议下重新开始尝试。他总结的一句话非常精辟,醍醐灌顶:

(番茄钟的精髓不是 25/5 的节奏,而是)给事前任务规划和事后回顾提供了一个量化指标。

番茄钟的节奏其实只是一种表面的形式,核心在于有意识的专注量化时间。专注的时间原本是很难量化的,如果单纯只是统计工作时间很难知道自己当时的工作状态,而借助番茄钟可以把事后统计专注时间变为主动尝试专注。

用看板规划与回顾

看板
看板

作者会每个星期使用看板进行一周的规划,每天一列,「今天」和「已完成」单独放一列,每天规划 9~10 个番茄钟。(这点很重要!其实能够坚持每天执行 10 个严格的番茄钟,就已经可以说是效率飞起了)

先说规划,很多时候,低效是由于把喜欢做的简单的事情放在前面做,而奢望进入状态以后,再来完成重要且有难度的工作。但是,任务却常常被一拖拖到晚上,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混过去了。

如果我们明确每天只能专注 10 个番茄钟,由于时间的限制,就会很自然的把重要的事情放到前面做。使用看板和番茄钟搭配可以很直观的显示出时间的规划和限制。

再说回顾,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懒、不愿意做事,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清晰的量化指标,不知道自己这一天到底做了多少工作。这个方法也同样提供了非常明确的量化指标,通过完成番茄钟的数量可以快速准确的评估自己一天的工作状况。

我的一点适配,解决任务清单中的钉子户

根据自己的情况,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 GTD 融合进来。

在使用 GTD 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烦恼,在「随时」清单中,总有那么几项重要但是不紧急的任务不想碰,在执行清单的时候总是会选择性的绕开这些项目。最终清单中常年驻守一些「钉子户」,最终总是不了了之藏进其他清单或者干脆删除了。

在使用看板做计划以后,我开始针对性的找到这些任务,把它们排到一天的开始,并在当天配合上其他我愿意做的任务,稍作缓解。

我打造的任务流程是这样的:GTD(Things)→ 看板(Notion)→ 番茄钟(Forest/JustFocus)

  1. 平时任务的收集和整理在 Things 中进行;
  2. 从 Things 中找出比较重要的任务安排在 Notion 中,设定预计的番茄钟数量;
  3. 开始完成任务,记录实际番茄钟。

看板软件之所以选择 Notion 而不是大家熟知的 Trello,主要是因为 Notion 的自定义和透视功能非常强大,可以自己设计看板属性和透视图,而不仅仅局限在预设的几个功能上。大家也可以看看这篇介绍:加入表格、看板和日历,更全能的数字笔记工具:Notion 2.0

最终两个星期执行下来,效果确实很给力,可以有效地干掉很多「老大难」。

为多任务处理正名

记得 N 年前,多任务处理还是个流行词汇,被大家视为职场必备素质,不能多任务处理往往会被贴上低效的标签。结果现在情况基本又反过来了,多任务处理又被「证伪」,反倒成了低效的源头。

其实,这个问题不在于多任务处理本身,而是由于错误的理解和定义。对于多任务处理,作者是持支持态度的,但是前提是真正的多任务并行处理

很多人以为的多任务处理,其实只是任务切换而已。

真正导致低效的其实是任务的不断切换,导致注意力反复被打断。其实,这些任务本质上是不可能同时执行的,比如,你不可能同时回复工作邮件 + 写个人博客。而真正的多任务,应该是确确实实的并行进行,并且通常满足如下组合:

一个需要相对高注意力的任务 + 一个几乎不需要注意力的任务

对应的例子也不少,比如一边健身一边聊天、一边做饭一边听得到、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不过从健康角度还是不推荐的),对于效率是实打实的提升。

专注的动量效应

如果由于惰性不愿意开始工作,可以先试着硬着头皮开始工作 15 分钟。

专注状态存在一种明显的动量效应,我们专注 15 分钟以后,就比专注以前更容易进入和保持专注状态。

对此,我最深刻的印象是来自中学时的记忆。周末真心不想写作业,看见作业本就心烦。但是如果「机缘巧合」坐在了桌子前,开始写几分钟,就很容易一直坚持写下去了。类似的方法其实应用也不少,比如不想出门运动,可以试着先把运动服换上,就会发现出门变得容易多了。

注:原书为「冲量」,但是我觉得「动量」更恰当。

其他感悟

这本书可以说是给了我一个全面的启发,内容密度很大。仅凭这篇笔记也不过是管中窥豹,如果感兴趣,强烈建议购买全书。再简单摘录一些我的其他收获(不完整):

  • 作者总结的「十步学习法」的第十步是「传授」,一个知识点如果能够给他人解释清楚,其实才是真的搞懂了。
  • 如何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最大的盲点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快速的定位,却可以通过一些侧面的思考发现。比如,哪些任务你做起来最花时间,哪些任务你要重复反复做?

事后谈——再挺一次

这篇读书笔记的写作过程和我其他笔记很不一样,以前的笔记基本上都是一边翻书一边写,想到什么内容总要回书中找到对应的部分验证一下,摘抄下来再继续。而这一次几乎没有翻书,大部分的引用都是写完之后才去贴上去的。

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本书的内容真的非常实用,很容易尝试并内化到自己的理解和实践中。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推崇之极的主要原因,我甚至认为这是我过去几年读过的所有书中,最好的一本(比《原则》要好)!

能够读到《软技能》,还要感谢 @forecho ,半年前给我留言推荐了这本书。当时我简单的翻了翻书评,感觉不错就记下了。时隔半年之后,翻开这本书,真的有被惊艳到。

彩蛋

作者真人照片和书中的感觉以及程序员的普遍印象完全不同(兼职过模特和演员的程序员也是没谁了),故放一张作者的照片作为收尾。

博客照片
博客照片

考验你空间思维能力的时候到了:禅意休闲游戏 Scalak

$
0
0

在不知如何打发时间、不知如何安放双手的时候,禅意的休闲游戏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之一。在推出 PUSH 半年之后,禅意游戏开发者 @Michal Pawlowski 又上架了新作品 Scalak(iOSAndroid)。

Scalak 的唯一主旨是让你将特定的形状,正确地摆放进它所属的容器内,实际上它就像幼儿玩具中教导孩子认识形状的那种类型。

在游戏早期,Scalak 非常简单基础,几乎一眼就能看出散落一地的形状应该摆进哪里。当然它不会像幼儿玩具那么简单,在引导你学会怎么玩之后,Scalak 慢慢变得复杂有趣。先是底座容器固定不变,形状也局限在三角方圆这些简单图形;然后中间方块容器可以 360° 旋转,而形状也会有不同的朝向;再接下来,新登场的指示灯也要「相互作伴」来增加难度。

毫无疑问,图形样式的复杂性会增加难度,而疑似多重解中唯有一个谜底才能通关更加考验你的空间思维能力。形状碎片有着各自特点的关卡并不难,见缝插针总能将它们快速地一一安置好;而那种全空白的关卡才更具挑战。当然如果你掌握了要领,一切都不是问题。

Scalak 采用的禅意游戏惯有的「忘我」风格配乐,90 个关卡需要一两个多小时的解谜。对于这类休闲游戏,我不建议玩家囫囵吞枣地快速通关,相比较而言,它们更适合在简短的地铁时间、开会间隙,打发那段无聊时光。

你可以在 App Store(¥12)和 Google Play($1.99)下载 Scalak。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发现更多有趣的应用 📱

自带图床与素材管理,这个应用或许是你的一站式写作中心:MarkEditor 2.0 for Mac

$
0
0

纯粹的 Markdown 编辑器有很多,其中 Typora是所见所得编辑器的优秀代表;令人耳目一新的多功能编辑器也不少,比如 BearMWeb等,各有各的特色,而 MarkEditor 2.0是一款很贴近 Markdown 文字编辑者且让人情不自禁喜爱的工具,它已经不仅仅是多功能 Markdown 编辑器,甚至可看作一切文字工作的处理中心。

null

基于本地目录的数据结构

MarkEditor 2.0 并没有数据库,一切都只以本地目录的数据结构存储。这点与 Bear、MWeb 等不同,譬如 MWeb 为了实现博客功能设置内部文档库模式,而 MarkEditor 仅基于本地目录的数据结构来实现一切功能,这为跨平台提供了最大的便利。不可否认,舍弃构建特别的数据库使 ME 失去一些可能,但将数据完全交给用户的设计也带来了数据便于管理、整理、同步的优势,这种设计从 FarBox Editor 到 MarkEditor 1.x 再到 2.0 一直如此,而且 MarkEditor 2.0 的想象空间不逊色于任何类似工具。

文字处理效率从此非同凡响

Markdown 语法在 MarkEditor 中有特别的优化,比如样式修饰语法(居中、色彩、字体大小等),在当前行或段的末尾添加 [center red @blue]则当前行或段会居中、字体变红色、背景变蓝色,ME 也支持 [TOC][PAGE]等语法,具体参见 帮助文档

MarkEditor 2.0 支持多标签,且支持 ⌘Command + 数字切换标签页,这是许多编辑器缺失的功能。此外,亦有延续自 MarkEditor 1.x 的「工作目录」功能,双击 Alt(即 ⌥Option)可打开「我的工作目录」,在此添加常用文件夹,即可快速抵达,也可将快捷键设为 ⌘Command⌃Control

延续自 MarkEditor 1.x 的强化版「Markdown 标记使用英文符号」功能,使 MD 编辑工作难以想象的轻松,左 ⇧Shift按下时使用「英文」符号,右 ⇧Shift按下时使用「中文」符号。或反之,皆可自定义。

而独特的「中英文之间自动空格」功能,使我的空格键得到了不少喘息的机会。中文文案排版指北少数派写作排版指南让我养成了随手加空格的习惯,但事实上我认为这并非多好的习惯,中文排版理应是自动渲染的过程,譬如 Word 得益于 -ms-text-autospace可以自动调整中英文间隔,但这种方式并未普及。而 MarkEditor 2.0 不仅支持中英文之间,事实上也支持「中文数字之间」自动空格。

为了更有效地追溯过去版本,MarkEditor 2.0 支持 Git 式「历史版本」系统,并且没有对最大历史版本设限,达到每一次书写皆有记录。

null

MarkEditor 2.0 也有其他别具一格的功能:

  • 选中文字导出为图片:简单图文、微信题图、代码高亮、配色方案、带壳截图,五大选项让你导出花式图片,满足花样需求,譬如文中带壳图片均由此功能导出;
  • 文档链接:从目录拖入其他文档,即可在本文档中创建可跳转的文档链接;
  • 词性标注功能。可标注出文中英文或中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也许有助于文章的修饰;
  • 居中保持模式:使「正在编辑的位置」位于中央区域,快捷键为 ⇧Shift + ⌘Command + M
  • 将链接或内容以二维码的形式插入;
  • 首行缩进,让中文在 Markdown 中出彩;
  • ……

图片处理从未如此赏心悦目

MarkEditor 2.0 支持将文档资源上传到 BitcronAWS S3七牛,图片可一键上传至图床。此外,ME 2.0 也许是唯一具备「图片可视化管理」功能的 Markdown 编辑器,借助于「图片管理器」能够:

  1. 快速收集图片资源,并随时在文章中插图,或上传到图床后插图;
  2. 纵览当前目录下所有图片,亦可进行复用或删除操作。

null

此外,在文档内双击图片即弹出可视化窗口以调整图片大小。

图片调整可视化窗口
图片调整可视化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MarkEditor 2.0 支持从 Unsplash搜索和插入图片,Bitcron(ME 自家博客站、网站引擎)文章封面图轻松搞定,也可作为 Zoommy轻量替代品,满足轻量的图片需求。甚至,在同一局域网下,也可扫描二维码直接从手机端上传图片。

Unsplash
Unsplash

分享和导出从此大有不同

在同一局域网下,启动「预览于 Web 浏览器」功能,扫描二维码或输入网址即可观测文章在不同设备下的最终效果,确保分享出去的文章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可将文章上传至云端,复制其七牛、AWS S3 公开 Url 或 MarkEditor Url,并以链接的形式分享。也可以「图片的形式」分享,常规或适应移动端表示导出适应大屏和手机的「最终效果」图片,常规(text)或适应移动端(text)表示导出适应大屏和手机的文章「Markdown 结构」图片,而「通过二维码发送到微信」分享图片才是最酷的方式。

对微信公众号运营者而言,或许最热爱「复制为微信公众号格式」功能,其公众号主题样式众多,颜值颇高,且支持 Markdown 表格、由表格自动转化的折线图等图表、流程图、代码高亮、图片等,但由于公众号自身限制,外部链接、数学公式等无法较好支持。同时,搭配「选中文字导出图片 - 微信题图」功能,一站式搞定公众号文章。

随机百变 Markdown 样式
随机百变 Markdown 样式

亦可以「Wiki 站点」的方式分享全目录内容,或将指定目录导出为「PDF 电子书」阅读和分享,其颜值均处于较高的水准。

MarkEditor 2.0功能远不止于此,简洁界面的背后是强大的引擎,始于 FarBox Editor,进化自 MarkEditor 1.x,MarkEditor 2.0 臻至更高的高峰,更有 Bitcron 作为坚强的后盾…… 更多有关 ME 2.0 内容见 社区问答,而 视频简介也以更好的方式传达了 ME 理念和别致的特性。

null

> Markdown 易学易用,快来 15 分钟,学会 Markdown✏️

>拿不定主意选什么 App,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我们帮你做选择 🙋

告别误触,防止「手抖」退出 macOS 应用:SlowQuitApps

$
0
0

如果说 ⌘Command - Q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快捷键,可能大部分的 macOS 用户都会同意。

这个快捷键的作用是用来关闭当前程序,轻点一下,当前程序的所有页面都会直接关掉。但由于这个神奇的键位,在日常使用电脑时很容易直接碰触到。完全不像 Windows 下把关闭当前窗口的快捷键设为 alt-F4,不会轻易碰到。于是,常常遇到的情况就是,想要用 ⌘Command - W关闭一个 Safari 页面,却把整个 Safari 关掉了,只好重启 Safari 从历史记录中重新翻出刚才打开的页面。

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指

以致于在 Google 上搜索 How to disable cm时,可以直接补全 How to disable cmd Q。足可见 ⌘Command-Q完全是一个困扰世界人民的问题。

大家都在搜

SlowQuitApps这款免费软件非常优雅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彻底杜绝了误触。

SlowQuitApps 运行效果

如上图所示,在启动 SlowQuitApps 之后,需按住 ⌘Command - Q,直到显示的环形倒计时结束后,才会关闭程序。

其安装方法也很简单,可以直接通过 Homebrew 安装它。如果你还不了解 Homebrew 是什么,请参阅我派这篇文章:《像 Mac 高手一样管理应用,从 Homebrew 开始》

在安装了 Homebrew 之后,直接在终端中依次运行如下两行命令:

brew tap dteoh/sqabrew cask install slowquitapps

安装完成后,直接启动它,此时会显示一个提示窗口,询问是否允许在登录时自动启动它:

自动启动提示窗口

依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

这时你会发现这个软件没有任何窗口界面,甚至连菜单栏上的图标都没有,但在任意软件界面上按 ⌘Command-Q都可以看到这个环形的倒计时了。

当要关闭它的时候,只需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即可:

killall SlowQuitApps

也可以通过 LaunchBar 关闭它,方法是在 LaunchBar 中检索到 SlowQuitApps,按 Tab键,再输入 QUIT检索到 Quit Application回车

使用 LaunchBar 关闭 SlowQuitApps

如果觉得软件默认的倒计时时间有点长,想要调整这个时间,比如要把它设为 1.5 秒,只需在终端中运行如下命令:

defaults write com.dteoh.SlowQuitApps delay -int 1500

其中结尾的 1500即代表要设置的倒计时时间,单位为毫秒,即 1.5 秒。每次设置完成后,需要关闭 SlowQuitApps 并重新启动。

这款软件还有一个白名单功能,SlowQuitApps 不会作用于所有列入白名单的程序,在按下 ⌘Command - Q时会像平常那像直接关闭当前程序。

例如,如果想把备忘录程序列入白名单,只需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

defaults write com.dteoh.SlowQuitApps whitelist -array-add com.apple.Notes

其中,com.apple.Notes是备忘录程序的 Bundle ID,可以在终端使用如下命令查看:

osascript -e 'id of app "Notes"'

mdls -name kMDItemCFBundleIdentifier /Applications/Notes.app
在终端中查看 Bundle ID

也可以使用 LaunchBar 查看应用程序的 Bundle ID:

在 LaunchBar 中检索到目标程序后,按 方向键,选择 Info.plist回车,再输入 ID检索得到 CFBundleIdentifier,回车即可查看。

使用 LaunchBar 查看 Bundle ID

通过如下命令可以在终端中查看列入白名单的程序的 Bundle ID 列表:

defaults read com.dteoh.SlowQuitApps whitelist

相反,如果想要让 SlowQuitApps 只作用于名单中的程序,名单以外的程序在按下 ⌘Command-Q时直接关闭,则可用以下命令进行名单反转:

defaults write com.dteoh.SlowQuitApps invertList -bool YES

如果要取消上面进行的名单反转,则运行以下命令:

defaults delete com.dteoh.SlowQuitApps invertList

同理,在设置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 SlowQuitApps 以使设置生效。

如果你也有偶尔误触 ⌘Command - Q的困扰,不妨试一下 这款轻巧的软件


> 开启 macOS 隐藏功能,就在专题 轻松玩转 Mac 命令💻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派早报:iOS 12 或支持刷手机解锁门禁,苹果回应为何拒绝 Steam Link 上架 App Store,携程发文否认「大数据杀熟」问题等

$
0
0

iOS 12 或支持刷 iPhone 解锁门禁

Information 近日一篇文章提到,iOS 12 将会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更多 NFC 权限,让 iPhone 实现门禁卡的功能,用户只需轻敲手机就能进入酒店房间。消息还称,苹果的员工已经在使用 iPhone 进出 Apple Park 大楼。如果 iPhone 真能支持用 NFC 解锁方面,门禁的安全性将有望提高。来源

传苹果正在研发带有触摸屏基于 ARM 处理器的 Mac 电脑

近日外媒 9to5Mac 从消息源处获悉,苹果目前正在开发一款新设备,该设备结合了 iOS 产品与 Mac 产品中所用的技术,这款新产品内部代号为「Star」,原型机硬件上更接近 iOS 产品,支持多点触摸、内置 sim 卡插槽 以及 GPS 等硬件,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设备可能支持 EFI ,因此这或许将会是一款采用 ARM 处理器的 Mac 电脑设备。消息称这款设备的原型机已经由和硕完成生产,目前已在苹果总部进行进一步的开发。来源

苹果副总裁 Phil Schiller 回应为何拒绝 Steam Link

昨日(5 月 27 日),一封苹果高级副总裁 Phil Schiller 的邮件 被分享到了 Reddit 论坛上,邮件中 Phil Schiller 解释了拒绝 Steam Link 应用上架的原因。他表示,目前提交的的 Steam Link iOS 版应用违反了关于用户生成内容、应用内购、内容代码等方面的指导方针。此外 Schiller 也提到苹果正在与 Steam Link 开发商 Valve 合作,将以符合苹果规范的方式上架 Steam Link。来源

携程发文否认「大数据杀熟」问题

携程旅行网昨天通过官方微博发表文章《携程「大数据杀熟」了吗?并没有》,针对此前网友提出的「酒店同房不同价」的现象做出回应。文中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和用户的会员等级、个人偏好、优惠券领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携程网站在展示价格时也会根据用户以往的预订偏好调整信息展示的顺序。

携程还表示,如果之后用户遇到「同房不同价」的问题,可以通过客服反馈问题。

三星或将在 7 月底发布 Note 9:搭载骁龙 845,512 GB 存储

近日有爆料者在 Twitter 上表示,三星即将在 7 月 29 日发布 Note 9,并且给出了疑似 Note 9 的跑分图,处理器上 Note 9 将采用骁龙 845 /Exynos 9810 搭配,顶配机型或将采用 8GB 运存 + 512 GB 内置存储的搭配,其他方面则和 Note 8 类似,同样也未采用刘海屏的设计。来源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在这款解谜游戏里,扮演影史上经典的恐怖形象:《Friday the 13th: Killer Puzzle》

$
0
0

1958 年,水晶湖营地发生一起两人死亡的命案,而这只是陆续发生在水晶湖旁一系列凶案和怪事之一,人们视之为不详之地。

1980 年夏天,恐怖片电影史上诞生了一位令人闻风丧胆的传奇杀人狂 —— 杰森·沃赫斯(Jason Voorhees),这个身材魁梧,头戴曲棍球面具,手提大刀的恐怖形象在今后的 30 年间,总共推出了 12 部正传与外传系列作品。2017 年,以电影为蓝本改编的多人在线生存恐怖游戏《Friday the 13th: The Game》正式于各大主机以及 Steam 平台上架,然而由于游戏平衡性与语言问题一直被国内玩家诟病,在 Steam 平台评分偏低。

今年年初,这一经典的恐怖形象被搬到了移动平台,抛弃了传统的逃生模式,而是需要玩家扮演杰森来进行猎杀的益智解谜游戏 —— 《十三号星期五:杀人谜题》。

本作由《Slayaway Camp》的开发商 BlueWizard 制作,游戏画面风格与玩法都继承了 Slayaway Camp 备受玩家喜爱的邪典特色,但是相较于前者,本作画风更加细腻,增添了更多的可收集要素与猎杀特写,以及游戏代入了 Friday the 13th 的电影剧情,无论你是电影系列的忠实观众,还是益智解谜游戏的爱好者,这款作品都能为你带来肾上腺素飙升的游戏体验。

这是一款典型的以 IP 进行润色,玩法才是核心的游戏作品。如果你玩过 Slayaway Camp 应该对这个规则简单但是谜题多变的玩法比较熟悉。游戏采用关卡式结构,每一个关卡都是独立谜题,玩家扮演恐怖杀人狂杰森,在俯视角的小场景里对迷路的无辜群众进行猎杀。

通过滑动屏幕四个方向来控制杰森进行线性移动,触碰到障碍物时才能停下来,当触碰到 NPC 时会直接击杀,每一关最后出现的 NPC 会进入 Killing Time 模式,需要通过简单的 QTE 来完成关卡终结。

每一个关卡的场景中都存在大量的障碍物,这些障碍物有时是你成功的铺垫,有时也是令你陷入僵局的牢笼,玩家需要设计好路线来顺利完成关卡,当然如果某些环节出了错,也可以点击左下角的撤回按钮重新走过,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价。

随着游戏进程,关卡难度会越来越高,场景的丰富程度也会随之提升,大量的陷进、无法阻挡道路、警察、地雷、河流等等元素的加入会令游戏难度极具增加。即便一开始你觉得游戏过于平淡,中后期的关卡也会让你抓一会儿脑袋。

相较于 Slayaway Camp 纯粹乐高化的人物模型,本作虽然依旧采用了 Q 版卡通人物形象,但是整体细节明显优于前作。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收集数量众多的凶器 —— 长刀、斧头、电锯、水壶、长枪等等。不同武器在 Killing Time 中展现的动画特写也完全不同,玩家还可以解锁不同的杰森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来自不同版本电影中造型),虽然这些收集项对于游戏进程没有影响,但是对于熟悉电影的玩家来说,却是一份想法设法都要得到的纪念品。

这款游戏对于电影迷吸引力巨大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杰森」这个人尽皆知的角色,在不少细节上游戏也极力与电影系列进行联动。比如一直在左上角不停告知杰森注意事项的女人,她其实是杰森的母亲,在《十三号星期五》首部电影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是游戏的关卡与电影系列有着极深地联系,除了大家熟知的水晶湖营地之外,游戏第四关也来到了 电影系列第八部 的纽约,游戏第八关更是与电影系列中 最特殊的第十部 相呼应,将场景设置在充满科技感的太空船。

如前文所说,这款游戏作品并不仅仅只是一款以 IP 为卖点的粉丝向游戏,即便你对《十三号星期五》,对杀人狂杰森毫无了解,这对你而言依旧是一款不俗的益智解谜游戏。当然如果你看过或者是电影系列的忠实观众,那这款作品对你而言可能会有更有趣的体验过程。

如果你喜欢这款作品,可以在 App StoreGoogle Play 以及 Steam 免费下载,官方中文,含内购。



从手机摄影理念和未来趋势去看,一加 6 的拍摄能力到底怎么样

$
0
0

我是一个一加手机的忠实用户,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会使用一加手机拍照片,用它来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是从一加 3T 的时候开始使用的,那个时候我会特别的感叹,原来国产手机还有这么独特的存在。

另一方面,我也是一个手机摄影的忠实支持者。我一直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手机就是最好的相机。我也陆陆续续地使用过各种不同的手机,但就像是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脾气,有的时候适合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长久以来,为什么我会依旧选择一加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手机评测中的相机评测,不该使用和手机评测一样的维度。所以,对于一部手机是不是适合手机拍照我自己有着可能和别人完全不同的理念。这其中就包括,我从来不关心参数。

因为我们总是很容易被数字的大小所迷惑,认为大的就一定是是好的。尤其是对于手机的摄影体验来说,软件和硬件一样往往都起着决定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一部手机的拍照能力不能简单的使用对比样张来衡量,很多细微的体验是在按快门之前和之后的。

这也是我认为很多手机摄影评测的最大问题所在。在我心里,一部优秀的摄影手机,应该包含其本身对摄影的理解。这种理解可以是基于现在的,也可以是基于未来的。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这篇文章将不会有任何和其他手机的对比,而将会从摄影理念和未来手机摄影的趋势去看,一加 6 的手机摄影能力到底怎么样。

数字媒体的未来是否已经准备好

每个人都知道当下最为炙手可热的平台是抖音。今天你走在马路上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听见各种抖音神曲,和各色拍着抖音视频的人。

的确,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一大批短视频软件已经成为一种从大热的现象级别的平台转为有着雄厚用户基础的社交平台。这里面就已经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们的数字媒体已经开始从照片转向视频了。

这不是一种危言耸听,这是一种大势所趋。我们的信息传递方式一直在随着科技的进步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文字,到后来广播的声音,再到图片,和今天的视频。短视频的火爆是可以预见的,因为在国外 YouTube 为媒体土壤的 Vlog 早就已经风靡世界。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如果说以前一部手机的拍照功能是一部手机的核心功能。那么今天,我们就需要问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不是一部优秀的可以拍摄高质量视频的手机。

我曾经在年初一篇手机摄影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篇文章里就着重提到过这一点,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很多国际一线厂商已经拿出了惊人的视频拍摄能力,而国内品牌的视频功能基本都是一个「存在就好」。

因此,这是我们需要考量一加 6 的第一个问题,它的视频功能是不是足够好?

是不是有足够好的分辨率和帧率

对于一张照片来说,消费者最为熟悉的参数一定是像素了,我们心里总是默认为像素越高就意味着照片质量越好。好在这几年随着摄影知识的普及,我们已经开始了解到原来像素和画质并不是等号。

现在反观视频,它其实也有着照片像素一样的参数,这就是视频的分辨率。这几年手机这颗镜头的视频录制能力发展的很快。4K 视频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视频拍摄手机的标配。

很多人认为 4K 是没有必要的,因为 4K 视频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素材量,更为重要的是,哪怕是到了今天我们 4K 的播放设备还没有完全普及。在国内主流的视频网站也仅仅支持 1080P 的视频格式。

但这并不意味着拍摄 4K 是多余的。一方面 4K 不仅仅在 4K 屏幕上有着极佳的画质,即使在 1080P 的设备上也会比 1080P 有更好的观感。但视频除了4K 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次的 4K 后面,一加 6 还添加上了 60 的帧率。也就是说,一加 6 是可以拍摄 4K/60fps 格式的视频。而其他手机目前主流都是 4K/30fps。

可不要小看这一简单的提升,这背后需要软件和硬件都重新整合。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60fps 和 30fps 到底又有着怎样的区别?

很简单,其实视频的原理就是播放连续的照片,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我们就会以为是动态的视频。一般来说,只要每秒钟 24 张画面我们就会认为是影片了,这也是传统电影的播放帧率。那么帧率越高会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可以举一个极端的例子,著名导演李安曾经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部影片中使用 120fps 的拍摄格式。带来的效果就是画面极其细腻,就像身临其境一样。所以,帧率越高,画面就会越流畅,给人的感觉就会更细腻。

换句话说,4K/60fps 从今天开始可以作为一个新基准,这代表着你是不是有资格成为一部优秀的影片拍摄手机。

是不是有丰富的视频门类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有两个功能你一定会觉得熟悉,但是可能从来没有使用过。

我们第一个先来说说慢动作。从今年开始,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开始加入了全新的慢动作功能。以三星 S9 为代表推出的 720P/960fps 的慢动作能力的确令人印象深刻。可这次的一加 6 似乎没有这么强,仅支持 1080P/240fps。

但是我们不着急来讨论这两个参数的差别,我们先来聊一聊,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拍摄能力。每一个厂商在推出新手机的时候,都会推出一些与之相伴的新功能。

当我们回到摄影上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种摄影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尝新类,这个功能可能是第一次出现。你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新功能,但是这种功能可能你仅仅只会是抱着好玩的心态使用几次,而当你玩腻了的时候就不会再使用。

另一类是创作类,是说这个功能不仅仅是停留在玩上,而是可以认认真真地使用作为一种创作。那当我们清楚了这样的两个分类以后,我们在回过头看这两个参数,就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其实影片拍慢动作的原理也非常简单,就是在一秒内尽可能的拍摄更多的帧数,比如 960fps 就是一秒钟内 960 张,这样我们在回放的时候采用完全正常的帧率,例如每秒钟 24 帧播放,这样一秒钟的时间就被拉成几十秒了。这就是慢动作的基本原理。那如果这样看,似乎 1080P 的 240fps 比 960fps 逊色很多。

但是,这里面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是 720P 这个分辨率在今天已经远远不够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只是拍摄玩玩那可以的,但是如果是放进自己创作的一个小短片里,就会出现明显分辨率不够的画质不够清晰。

而 1080P 正是目前最为流行的分辨率,因此也就不会有这个担心。况且,240帧对于一般的慢动作就已经足够了。所以这个时候,你就会知道,一个仅仅是尝鲜类的,而另一个是真正的可以放到创作的。这也是我为什么更在意 1080P/240 fps 的最主要原因。

在实际使用中,一加 6 的慢动作只要不在弱光环境基本上都有很好的画质表现。这个水准是和目前视频功能极强的 iPhone X 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除了慢动作,当然还有延时视频,这一项功能其实在我自己的使用频率里是远高于慢动作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是普通用户,不想搞清楚慢动作延时到底是什么原理,那你只要知道这样一个比喻就好了:

如果说慢动作是把时间拉长,让你慢慢看,那么延时视频就是把时间压缩,让你在很短的时间内看风云变幻。更为重要的是,在以前摄影师想要拍摄一段延时的时候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但是现在只需要按下快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其实延时视频还有很多更为高级的进阶玩法,例如移动延时等等。

更为是重要的是除了硬件上的突破,在软件上的进步也非常值得一提。慢动作拍摄很多时候都是一瞬间的抓怕,但是有的时候为了不错精彩的瞬间我们往往会提前拍摄,那这个时候素材就会很长(拍一秒播放十秒),所以这次一加 6 可以直接在界面中编辑慢动作的时长,以及更为关键的慢动作的出现时机等等。可以让我们更好的把握影片的节奏。而像可以给视频直接添加滤镜,以及一键配乐都是给入门玩家一个快速制作慢动作镜头的贴心功能。

以上两点,是我特别开心能够在一加 6 上看到的,因为我很清楚,在视频能力上我们需要赶快站出来,用户对于视频能力的需求是与日俱增的。我们不能像图片拍摄领域一样,在其他国际一线厂商已经独领风骚的时候在追赶,而是在一开始就要站在起跑线上。

当然,我们还是要重点说说一照片。

数学拍照,依然是手机摄影的大势所趋

单纯的硬件堆积的确可以带来画面的明显提升,但是手机摄影的趋势如果是变成一部可以打电话的相机,是有过诺基亚的前车之鉴的。所以我依然认为,所谓的数学拍照,也就是算法的进化才是手机摄影最有趣的地方。

人像模式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从人像模式被一片吐槽,到今天几乎我每一次使用手机拍摄人像都会使用人像模式,也仅仅过去一年而已。到了今天,如果你不是真的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很多时候,你真的分不清这是相机拍摄还是手机拍摄的人像虚化。

这一次在人像拍摄方面除了常规的更好的虚化以外,还加入了特别的光斑形状。焦外的虚化其实是有专门的名称的,它叫做 bokeh,其实它来自于日本音译。很多摄影爱好者,对焦外特别的看重,这种看重不仅仅是停留在「焦内如刀般锐利,焦外如奶油般化开」。

焦外光斑的形状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参考标准。由于不同镜头的设计原因,焦外的光斑往往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有弧形的等等。甚至在相机拍摄上有很多小技巧,例如用一个心形的小孔遮住镜头就可以拍摄出心形的焦外光斑。而这次一加 6 也把这一个好玩的功能加入到了人像模式,我们可以在拍摄的时候选择不同形状的光斑。例如下面的图:

而这也是我所说的,数学拍摄魅力所在。在以前,如果一个摄影师想要获得某种效果的光斑,往往需要更换不同的镜头,甚至去购买很多复古镜头,而现在我们只需要切换一个按键。目前一加 6 仅支持几种形式的光斑,但是我相信将来会有更多可能的形状出现来丰富。

当然,最令人意外的是一加 6 的人像模式,格外的快,虽然这次一加官方的宣传主题本身就是快,但我没有想到这次的快居然可以带到手机的人像模式。大家都知道因为手机的人像模式是需要计算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人像模式的时候几乎只能停留在静态的人像方面。

但是这次的一加 6 在这方面有着肉眼可见的进步,几乎只要你打开人像模式,立刻就可以看见人像虚化变为绿色。以下面这张图为例,人和宠物的互动瞬间,宠物虽然好动,但是手机还是精确的捕捉到并成功的完成拍摄。抠图无论是准确还是自然都做到了。

当然既然我们说到人像模式,我们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人像。其实人像模式本质上就是模拟相机的浅景深拍摄方式。但是其实浅景深拍摄不仅仅是停留在人像上,我们可以在各个方面使用到,例如宠物,静物等等。

即使是老法师们的最爱,花花草草,如果你使用上浅景深模式依然会提升不少逼格。因此,除了正常的人像模式,我还寻找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静物场景,例如:

除了这种直接可以看到的数学拍照,还有一些你看不到的数学拍照。得益于这次的高速技术,通过每次按下快门的的时候进行一个多帧合成来获得更好的画质。这项技术 看起来本质上非常像 HDR,但是还是有着原理相同,但是目的不同。但本质上,他们都是想通过软件算法的方式,弥补手机上的硬件缺失。

我们需要怎样的夜景素质

其实这是我和所有的手机评测人意见分歧最大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数码评测,在夜景环节都会给出「先看拍不拍的到,再看拍的亮不亮」这种方式。但其实对于夜景拍摄而言,如果你的目的真的只是像白天一样寻找细节,就会失去很多夜景拍摄的魅力。

我自己是对夜景非常钟爱有加的,这导致我最喜欢的是就是在天亮之前,或者在太阳落山之后能够在街上寻找有意思的画面。其实对于我理解的夜景,就是一种光影的捕捉。

相比白天,夜晚的魅力就在于各种迷人的光线,以及这些光线所带来的独特氛围。所以对于我来说,一部好的拍照手机最关键的夜景因素并不是能够获得多少的亮度。而是它是不是能够快速的捕捉到我想要的光影关系。

从硬件上,一加 6 采用的这颗底并不是最激进的方案,但一定是目前非常成熟的方案。手机不是相机,算法调教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使用中,画质是令人满意的,在我所有的拍摄中,噪点的控制都非常优秀。画面看起来的纯净度很高。这也是目前所有主流旗舰机的必备素质之一。但最令我喜欢的并不是画质,而是在对焦和操作上的体验。

弱光下的对焦我可以明显感觉到比较上一代有所提升。在我下面拍摄的几张画面里,几乎肉眼都已经很难分辨的情况,依然有着良好的对焦表现。虽然没有光源充足下的快速,但是已经不会让你觉得对焦是一件难熬的事情。这对于爱好拍摄夜景的我来说,是最在意的体验。

在使用手机拍摄照片的体验中,对焦的快速与否很多时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你的创作欲望。很多时候,有很多光影都是一瞬即逝,例如上面的照片中,下方的人影是瞬间出现的,所以我需要快速的按下快门,如果对焦失误就会错过一个非常好的决定瞬间。

而说到操作,一加的专业模式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专业模式。在我眼里,一加的专业模式是真的从「专业」的角度出发而设置的。其中包括参数存储,直方图等等这些贴心的功能都是摄影的最爱。

其中直方图的意义不言而喻,手机屏幕的亮度受制于环境光影响。有了直方图的存在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判断一张照片的曝光。而我在拍摄夜景的时候,快门速度在 1/13,再根据光线环境调节感光值。

综上,之所以我喜欢使用一加 6 拍摄夜景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拍摄流程都有着上佳以及最重要的稳定。稳定也是很多人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个问题,我在使用很多拍照手机中,其中绝大多数都不能做到稳定,这种稳定可能是白平衡的一致性,可能是是否出现闪退等意外状况。这次的一加 6 都没有出现过,这很接近苹果相机的一种沉浸感。 而夜景拍摄所需要的稳定性不言而喻 。

稍显遗憾的是,一加 6 依然保持了简单风格,没有加入任何花哨的功能。没有特殊的夜景模式,光绘模式等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加 6 不能拍摄这些题材。相反的,一加 6 的专业模式初衷是让你像相机一样拍摄。所以,只要弄懂光绘模式夜景模式等等这些背后的含义,你就可以轻松拍摄,重要的是,这其中更能让你体会摄影本身的乐趣。

非人像模式的人像体验

在出现人像模式以后,很多人对于手机人像的拍摄已经完全停留在虚化模式。但这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实人像拍摄即使没有人像拍摄也可以很精彩。

在这次的使用一加 6 的人像拍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焦的迅速。这种对焦迅速是说针对人脸的对焦。几乎只要画面中有人脸的出现,都能够极快的极快的对焦。这就让我省去了点按的麻烦。

更为重要的是,即使在复杂的,且不够充足的光线下依然有着很好的表现。例如上图中,当时的光线非常复杂,但是依然能够很好的对焦以及获得精准的曝光。这种体验也是一种你看不到的体验。

拍摄人像,还有一点关键因素必不可少,这就是在于是否能够在保证快门速度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光线。因为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延长快门速度,就会成为不会拍照的男朋友,女孩子在画面中都是模糊的美。

上述的几张照片,都是在一个非常暗的室内展览内拍摄的。其实室内光线几乎就是手机画质的杀手,很容拍摄出糊一片的结果。而这次的一加 6 在拍摄中,完全没有这样的状况出现,几乎所有场景获得照片都是清晰锐利,像黄色背景的照片就是抓拍获得。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对于很多时候拍摄人像根本不会考虑任何的光线,更何况是快门速度。基本上都是在画起来就拍。那这个时候,一加 6 的这种双 f/1.7 大光圈硬件的加持,在配合上算法的优化就很容易获得好的人像作品。

但说到这里,还是稍显遗憾的,这次的一加没有了光学的两倍变焦。其实两倍的光学变焦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拍摄人像的一种方式。虽然一加 6 拥有两倍无损变焦,但是光学的特性还是很难模拟。

拍摄流程的一体性

摄影创作是流程的,这句话是说我们不能从单纯的某一个点出发去看这是不是一部优秀的拍照手机。我们大致可以把摄影分为两个最为主要的阶段,一个是拍摄,一个是使用手机进行后期。

拍摄阶段

之所以我一直喜欢使用一加手机拍摄就是钟爱她的专业模式。其实对于专业模式并不需要很多花哨的功能,它的乐趣就在于摄影师可以掌控并了解一下,更为重要的是就是操控起来的直观程度。

这一次的一加 6 的专业模式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其实进行了很多人性化的设计,包括像这一次为了能够让用户啊更好的获得曝光,调节每一个参数的时候,手机会自动调节其他的参数,保证曝光的正确。这种在相机上的半自动的形式非常有助于一些入门用户使用专业模式。

这一次的对焦也有着明显的提升,在前面也已经有所提到,无论是夜景还是人像,很少再出现所谓的拉风箱的情况,而是每一次的对焦都是非常的坚决。在我看来对焦是非常影响你拍摄体验的一环。

很多时候,如果对焦犹豫,出现我们所谓的拉风箱的情况,会极大的降低你的拍摄欲望。所以是不是能够快速精准的对焦很多时候真的会对你是不是能够拍摄出好照片有着极大的影响。

例如下面的照片,在很暗的情况下,去拍摄窗子上的水珠,这种极限环境,相机也仅仅是在拉一次风箱之后立刻锁定。轻松拍摄出具有独特韵味的夜景。

独特的取景体验,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细节,如果你点开一加6的构图比例选择,你会发现一个 19:9 的比例选择。这个比例我相信你一定是第一次在构图比例里看见,这是因为一加为了让普通用户有一个使用完全的全面屏的取景拍摄的构图比例。

你如果打开这个比例你就会发现整个界面都是取景框,这种视觉体验还是非常震撼的,会极大的刺激你去拍摄这个世界的想法。使用一次以后就会爱不释手。

后期阶段

这是很多人都会忽略的一点。这种忽略是说,很多人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前期拍摄上,但是是否有很好的后期体验对手机摄影来说也非常重要。首先对性能是有要求的,今天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RAW 格式已经成为目前所有手机的标配。但是 RAW 带来的巨大文件量和处理量都对手机的性能提出了高要求。在导入照片和导出照片的时候,都是明显能够感受到手机处理速度是否有提升的地方。

有很多细节,如果你不是经常使用是很难感受到的,例如如果你在 VSCO 的工作室里存储很多张照片的时候,想要找以前一张照片的时候,是不是能够快速加载,非常考验手机的内存和相应的优化能力。我特意倒入了 100 张 RAW 格式照片到工作室,发现加载速度非常快。几乎没有什么等待的时间。

当然,除了快是远远不够的。还有一个非常至关重要的能力,这就是屏幕的观感。长久以来,这是 Android 设备一直被诟病的地方。使用 Android 手机后期调色,往往由于硬件级别的色彩管理十分落后,就算你调的再好看,别人的设备一看也是抓瞎。

所以一直以来一加 6 在前几代产品中加入了色彩管理的选项,我们可以自主的选择是 sRGB 还是 P3 色域,这可以让我们的后期调色尽可能的做到真正的还原。这种隐性的,看似和手机摄影能力没有联系的地方恰恰是极其容易影响我们后期体验的关键所在。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次在一加 6 上使用的是一块高清晰度的屏幕,这样可以让我们在照片后期调整的时候看到更佳观感的画面。

综上,我们可以在在使用一加 6 手机的整个拍摄体验中,有着很好的一体性。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修图都有着极佳的体验。在保持了一加很多在拍摄方面优秀的传统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人性化的改进。

当然,对于一加 6 的拍摄仍然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光学变焦的加入,更丰富的算法模式等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使用一加手机进行照片拍摄,实用而不花哨的功能,足够稳定且快速的相机,良好的后期体验,再配上优秀的硬件素质,都让我能够在想要拍摄一张照片的时候有拿起手机创作的欲望。

而手机摄影的飞速发展也正让很多没有接触过手机摄影的人感受到了摄影的魅力。如果有一天,你希望用手机拍摄照片成为自己的一个爱好,并希望获得拍摄其中的乐趣,在我眼里一加 6 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文中照片均由 Derrick Zhang 拍摄,版权归作者所有,图片经过压缩处理。)


自动开关电量百分比,你的 Mac 也可以拥有电量智能显示

$
0
0

macOS 系统菜单栏中的任务菜单区域,空间有限,常驻有需要快捷查看或使用的信息与工具。一般在接通外接电源时,我们不用在意电池电量,经常去瞥它反倒会分散注意力、令人感到焦虑;但是,在使用电池时却是要关注电量的,此时又需要手动开启百分比的显示。另外,偶尔也会有意外断电或者忘记插电源的情况,可能注意到时已经电量较低,影响正常的使用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为了免去手动开关电量显示的麻烦,我做了一个 Keyboard Maestro的自动化动作,它可以实现「智能电量百分比显示」,具体的功能为:

  • 使用电池时,保持电量百分比显示;
  • 接通电源后,电池电量达到 75% 以上时,关闭百分比显示。

使用方法很简单,下载 电量百分比智能显示.kmmacros,双击导入 Keyboard Maestro,然后启用该 Macro 即可。

它的原理如下图所示,使用周期触发器每五分钟执行一次情况判断:如果此刻在使用电池且没有显示百分比,则使用 AppleScript 脚本开启显示;如果在使用外接电源,电池电量达到 75% 以上,并显示百分比,则关闭显示。当然,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修改 75% 这一数字。

请输入图片标题

此外,当电源切换至电池供电,自动开启电量百分比的显示时,其动作效果如下图。这也算是对于用户的一个简易提示,避免用户一直没有察觉到外接电源的断开。而且,这种使用 AppleScript 对系统界面的操作不会对用户同时进行的点击、输入产生影响。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上面所提供的 Macro 中用来开关百分比显示的 AppleScript 脚本如下,在 macOS High Sierra 中文版里运行正常。英文系统的用户则需要用下面第二段脚本替换 Macro 中的脚本。其它系统版本及语言情况未作测试,可能需要调整 AppleScript 后才能正常运行。

中文系统: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tell application process "SystemUIServer"        set bettaryIcon to first menu bar item of menu bar 1 whose description starts with "电池"        click bettaryIcon        click (the first menu item of menu 1 of bettaryIcon whose name = "显示百分比")    end tellend tell

英文系统: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tell application process "SystemUIServer"        set bettaryIcon to first menu bar item of menu bar 1 whose description starts with "Battery"        click bettaryIcon        click (the first menu item of menu 1 of bettaryIcon whose name = "Show Percentage")    end tellend tell

本文所使用的 Keyboard Maestro软件与 AppleScript 脚本,都是 macOS 平台上的自动化利器。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它们,可以看这两篇文章: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Ulysses 13 更新详解:语法高亮、每日目标与多彩关键字

$
0
0

在去年转为订阅制之后,写作应用 Ulysses 的更新模式就发生了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将功能更新都攒到大版本号再发布,而是在应用迭代中,让用户尽快用上开发好的新功能。

而就在今天,Ulysses 正式发布了版本号为 13 的更新。在新的版本中,开发团队为我们带来了哪些实用的新功能,已经非常成熟的写作工具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进化?让我们立马一睹为快!


补上不该有的短板:增强代码块

Ulysses 一向以功能完善为卖点,但是它的代码块却一直不支持编辑器内的语法高亮,让不少人放弃了将它作为代码笔记本的想法,转投 Bear 或 Quiver 等工具。

终于在 Ulysses 13 中,这块不该有的缺陷将被补上。Ulysses 将支持超过 40 种编程语言的语法高亮。具体在使用中,代码块将会有三处不同。

首先会发现它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老版本中代码块每行代码前,会有代码块的语法标记。而在 Ulysses 13 中,不会显示语法标记,而是将代码块放在与文档等宽、带有底色的方块中。与之前的设计相比,新版设计更能让读者一眼区分普通文本与代码块的区别。

Ulysses 13 中的代码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更新文档中没有提到,但是原始源块在 Ulysses 13 中也变成了类似代码块的块状效果。

Ulysses 13 中的原始源块

当然与之前的代码块相比,最重要的还是对语法高亮的支持。点击代码块的右上角符号,就会弹出和关键字窗口类似的语法窗口。目前支持包括 HTML、C++、Javascript、Python 等四十多种热门编程语言。

Ulysses 13 中的语法窗口

除了在编辑器内支持了语法高亮,Ulysses 13 的代码块在导出文稿时也有所不同。如果你将文稿导出为 Markdown 格式文件,代码块就会导出为 GFM 风格的增强代码块,即在代码块语法标记后标明编程语言。这样在使用 Github 风格的样式文件进行预览时,可以直接显示出语法高亮的效果。

导出后的代码块

增强原有的特色:每日目标和多彩关键词

Ulysses 一直是一款面向写作者的工具。写作目标和关键词就是为了方便写作者规划写作进度和文库整理,而开发的功能。这两项功能在 Ulysses 13 中进一步得到优化。

多彩关键词

在 Ulysses 中,关键词一直扮演着其他工具中标签的角色。不过在老版中,所有的关键词都是一致的颜色,视觉上难以分辨。用户更多是通过关键词来创建过滤器,进而筛选文稿。

而在 Ulysses 13 中,在关键词窗口中右键点击关键词,就能为关键词选择颜色。你既可以为每个关键词选择不同的颜色,方便区分文稿的状态;也可以为某一类关键词选择同一种颜色,起到分类关键词的作用。

Ulysses 13 中的棺材关键字

在后续更新的版本中,Ulysses 透露会进一步给用户选择更多颜色的权力,而不仅仅局限目前的七种颜色。

每日目标

写文章拖稿拖到 Deadline 前夜,再通宵奋力赶稿的情形,怕是大家都不陌生。按照 GTD 的理论来分析,原因就在于大型任务没有很好的切分成小任务,容易让人因为畏难心理不愿开始写稿,从而造成拖稿的习惯。

在老版 Ulysses 中,就有写作目标工具,可以设定文章的长度,通过圆环的状态提醒自己写作进度。而到了 Ulysses 13 中,写作目标工具进一步增强,让用户可以清楚的看到每天写作的目标进度

Ulysses 13 中的写作目标与设置界面

打开写作目标工具,勾选截止日期后,Ulysses 就会根据文章的目标长度,计算出平均每天应该写多少。在写作目标的设置窗口中,还可以设定休息日(不写作的日子),从而让每日计划更加符合实际。

尽管是用平均数作为每日目标,可能和每个人的写作习惯不完全相符。但是相比之前只能盯着全文的最终目标,通过完成每日目标来推进写作进度,无疑是更能让人有动力去完成写作的一种方式。

如何评价 Ulysses 13 

今年二月我前往 Ulysses 总部进行采访时,Ulysses 创始人 Max 就跟我透露,新版中会加入每日目标和代码块语法高亮功能。问及原因,Max 直率地说,这是用户反馈中呼声最高的两项功能

对于 Ulysses 这类迭代了好几代的应用,在功能完善性上无可指摘,但同时也意味着,它也不会频繁地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功能。

不过 Max 的回答让我意识到,对于 Ulysses 的大多数用户来说,他们更多是将 Ulysses 作为日常工具,而不是像我一样。一直期待应用的新玩法。对于他们来说,Ulysses 在使用体验上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而 Ulysses 开发团队,也乐于满足大多数用户对使用体验优化的期待,而不去一味为了营销噱头,开发全新功能。

Ulysses 13 初看上去可能不是一个充满惊喜的版本,但经过我一段时间的使用,确实是写作体验更好的一个版本

探索 Ulysses 的深度用法

如果你想探索如何在写作过程中发挥 Ulysses 的作用,去解决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痛点需求,那么可以订阅由我写作的《精通 Ulysses:顶级现代写作工具使用指南》,在这份教程中你将会看到:

  • 找出 Ulysses 中最舒适的码字姿势;
  • 用 Ulysses 专注又高效地写作;
  • 了解 Ulysses 的 URL Schemes 用法,提升效率;
  • 学习如何使用过滤功能,以及使用思路;
  • 中文网络中第一次系统对 Ulysses 自定义样式的介绍;
  • 在办公与学术环境下用 Ulysses 来写作;
  • ……

👉 立即订阅《精通 Ulysses:顶级现代写作工具使用指南》

派早报:小米手环 3 将在月底发布,Apple Watch 心率监测功能再次救人,任务管理应用 Things 3 更新等

$
0
0

小米手环 3 将在月底发布

雷军昨天 在微博上表示 新一代的小米手环将会在 5 月 31 日的发布会上亮相,并表示「参与测试了两三个月时间,体验远超过前两代产品」「腕带重新设计了,固定手环非常坚固,有效避免手环丢失」。

小米手环 2 发布时因为价格便宜且支持心率监测功能而广受欢迎,现在距离小米手环 2 发布已经过去两年时间,目前还不确定小米手环 3 的具体配置以及将要加入哪些新功能。

Apple Watch 心率监测功能再次救人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英国一位男子 Kevin Pearson 因收到 Apple Watch 的心率升高提醒而前往医院检查,最终发现自己患有心房颤动(心律不整的一种,会增加心脏衰竭、痴呆和中风的危险性),为此他特意写信给 Tim Cook 表示感谢。

Kevin 表示当时自己的心率已经达到了 161 bpm,虽然没有感到心脏病发的症状,但是他仍然按照 Apple Watch 的指示坐下来休息了一下,但心率依然高于平时,于是他要求医生对自己进行心脏检查,最终及时发现问题,免于更严重的情况发生。来源

Google 将 ARCore 引入国内,小米 MIX 2S 获首批内容支持

Google 在今年二月份推送了其 AR 平台框架 ARCore,这项技术目前已经内置在多款新发布的 Android 手机中,而 Google 近期和国内的小米合作,在最新发布的 MIX 2S 上内嵌有 ARCore 框架的支持,同时小米应用商店中已经同期上架了多款基于 ARCore 的应用, 包括购物、娱乐以及科学探究等多个场景可以进行体验。来源

Microsoft To-Do 下月开始支持待办列表共享功能

继上个月支持子任务功能之后,Microsoft To-Do 将会在下月获得一项新功能:待办列表共享,用户可以和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共享列表,当你生成链接后,共享列表的用户将可以查看并修改内容,所有的共享者将可以看到修改记录,当然你也可以控制并随时关闭列表共享。来源

任务管理应用 Things 3.6 发布,支持 iPad 快捷键

昨日,知名任务管理应用 Things 发布了 3.6 更新,新增了 iPad 快捷键支持、在项目间托拽移动任务、批量添加标签和截止日期以及撤销和重做(iPad 版)等新特性。其中,iPad 快捷键已支持新建任务、移动项目、设置日期、标记完成等操作,用户可以通过长按 ⌘Command 键来查看 Things 支持的所有快捷键。来源

(题图来自 小米官方微博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搜狗的这支录音翻译笔想帮你搞定速记,还能让你体验一把 「AI 同声传译」

$
0
0

提到搜狗,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不过在最近这一年,搜狗的「人工智能(AI)」标签则更为明显。除了在输入法和搜索中加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AI 翻译等功能外,搜狗也开始尝试推出一些结合 AI 的智能硬件产品。

最近我们拿到了搜狗刚刚推出的「搜狗录音翻译笔」,这款产品在传统录音笔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支持把录音转换为文字,还加入了 AI 同声传译和对话翻译。当录音笔遇上 AI ,这样的「跨界组合」会有怎样的表现?

录音速记:直接将录音转换为文字

作为文字工作者,我们经常需要外出采访并撰写报道。为了能够完整的记录谈话内容,外出采访时经常需要用到录音功能。

虽然手机就能录音,但它的拾音范围太小,且大部分都不具备专业的降噪功能,在嘈杂环境下很难保证录音足够清晰。而且在手机录音的同时若进行其他操作,敲打屏幕的声音会严重影响录音质量。

录音笔的音质量更好,但市面上功能单一的录音笔只能单纯录音而无法进行后续的编辑加工,从录音转成文字再进行校对往往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如今各行业对高效处理能力需求不断提升,传统录音笔已经不能满足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搜狗录音翻译笔便在这一需求缺口中诞生了。

拿到搜狗录音翻译笔的第一感觉就是它很轻,30g 的重量和一支普通签字笔差不多,长度也刚好能够放到口袋里,随身携带非常合适。

想要开始录音也很简单,按下底部的电源,可以看到翻译笔顶端亮起的指示灯,按一下机身上圆形的「录音键」就会开始录音,再按一下就会停止。

搜狗录音翻译笔拥有双麦克风阵列,配置美国 Synaptics® 远场拾音芯片,能实现 6 米内拾音,并支持降噪和回声消除。 在实际测试中,我们的确感受到搜狗录音翻译笔的录音效果确实比手机要更加出色,环境噪音更小,同时人声也更加清晰。

除了录音之外,搭配「搜狗录音翻译」App,这支笔还能扩展出更多实用功能。连接 App 后,录制的内容可以及时与 App 进行同步,不必担心翻译笔内部存储空间不够的问题,搜狗录音翻译笔在不连接 App 的情况下也能完成 40 个小时的录音,足够胜任日常会议记录或者采访。

搜狗录音翻译笔的一个核心功能就是它支持将录音在 App 上实时转换为文字。做会议记录是工作中的一个常用场景。

有了搜狗录音翻译笔,在会议开始前,只需要将翻译笔与 App 连接,然后按下录音键,就可以看到录音在 App 中被自动转换成了文字。会议结束后,在速记文字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整理,一次会议记录就完成了,不仅节省了时间,还不容易出现遗漏的情况。

前面提到过,因为搜狗录音翻译笔使用了双麦克风和专业拾音芯片,因而在录音质量上比同类依靠手机录音的 App 更有保障。识别率方面,在我们的使用测试过程中,除了在一些复杂的中英文混录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小问题外,在使用中文的情况能够达到 90% 左右的准确率。使用搜狗录音翻译笔的这个功能,你可以节省不少后期将录音整理为文字的时间,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应用还提供了多种不同的分享方式帮助你分享录音速记。你可以直接复制文字到剪切板,或者把文字以长截图的方式保存到相册。对于使用微信办公的用户,搜狗录音翻译还支持把录音和文字生成一个单独的链接,你可以直接把它分享到微信中,方便其他同事备份或进行下一步工作。

搜狗录音翻译笔通过与App的联动,不仅能够进行文字转录且快速处理,还能让用户轻松实现文件管理和即时分享,与传统录音笔相比不仅性价比更高,而且体现了更多的可能性,它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传统录音笔的变革。

AI 翻译:自然准确的对话翻译,还能体验同声传译

作为一支录音翻译笔,此次搜狗录音笔加入的实时同传可以说是搜狗这款新产品的一大亮点。平时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国际会议上看到与会成员佩戴耳机来收听由专业人工翻译提供的同声传译,但是专业人工同传往往价格昂贵,一般用户难以负担。

随着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利用 AI 来帮助进行同声传译正逐步成为可能。搜狗曾在 2016 年的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2018年 GMIC 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上提供 AI 同传来代替人工同传,而这次他们也将这项技术带到了消费级的产品上。

搜狗表示,对话翻译与实时同传都是采用自研的神经网络机器翻译技术。我们在测试中尝试阅读了几段经典英文演讲,比如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著名演讲,还有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发现搜狗录音翻译笔的同传功能可以识别到这些内容的来源,并自动纠正翻译结果。

同时翻译的反馈也非常及时,3 秒内即可显示结果。回看界面还采用分段显示的方式,方便用户对照原文进行参考,这确实让我们看到搜狗AI在同传方面的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搜狗录音翻译笔的同声传译功能目前支持中英互译。由于受到机器性能的限制,目前翻译效果和大会上使用的人工同传还有一些差距,不过在一些日常场景中,比如听英语演讲时,还是能帮助你更好地听懂内容。

同声传译更多面向长时间的、连贯的翻译需求,如果只是需要简短的沟通和交流,搜狗录音翻译笔还提供了对话翻译功能。我们在一些工作场合如外宾接见、业务对接等,有时要面对自己不熟悉的语言进行跨语言沟通。这时如果带上一支搜狗录音翻译笔,就能解决很多对话交流的问题。

例如,我们有时跟外国客户介绍公司情况的时候。这时你就可以打开「搜狗录音翻译」App,连接翻译笔来帮助你。翻译笔上有红色和蓝色两个长条按键,在 App 上设定你需要互译的语言,比如红色代表中文,蓝色代表英语。然后你就可以按下翻译笔上相应的按键跟客户进行对话了。同时,它也能够成为出国旅游的好帮手,帮助进行问路和点单等。

相比市面上的翻译 App,使用翻译笔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更出色的拾音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和当地人对话时都是在一些相对嘈杂的环境,例如地铁站、市场、餐馆和酒吧里。这时如果使用手机进行翻译,很有可能会因为嘈杂的环境影响拾音,降低翻译的正确率。而搜狗录音翻译配置了数字双麦克风阵列,并支持数字降噪,保证了在复杂环境下也能清楚听到对话,提供准确的翻译。

目前搜狗录音翻译笔支持包括中、英、日、韩、法等 18 种语言,能覆盖200多个国家。以我们在英文下的测试情况为例,90% 的情况下翻译笔都能提供很准确的对话翻译,并且提供的翻译比很多同类利用机器翻译的产品要更加自然,发音也更类似真人发音。

小结

录音速记加上AI翻译,搜狗录音翻译笔做出了和市面上传统录音笔不一样的体验。相较于传统录音笔,搜狗的这款产品在传输上摆脱了有线传输的不便,让你在手机 App 里便可以完成从录音到文字,再到分享的整个流程,轻松提升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翻译功能的加入也为这款产品提供了更广泛的使用场景。在消费级产品上加入的同声传译更是一种惊喜,让人看到了机器学习在提升翻译体验上的独到之处。同时比手机更出色的拾音体验让它在翻译时更加可靠和准确,很适合学习、工作和旅行时带在身边。

如果你对搜狗录音翻译笔感兴趣,你目前可以在 京东搜狗官方旗舰店 购买,售价 398 元。

令人上瘾的随机地牢塔防游戏《地城制造者》上架,本周 App Store 5 款新游推荐丨新游派

$
0
0

本周新游中,由《地牢守护者》开发商推出的新作《地城制造者》以其精致的数值策划与随机性玩法值得大家尝试。3D 第一视角解谜游戏《Faraway》也推出了该系列的第三部作品,另外还有日式推理脱出类游戏《恶狼游戏》继承前作《谎言游戏》精髓,带来刺激、夸张的推理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六月将有两款大作面世,大家期待已久的《西部世界》手游,以及《人类:一败涂地》移动版。希望这些新游戏能在新的一周为你带来有趣的游戏体验。

地城制造者 DungeonMaker

DungeonMaker》是由曾推出过备受玩家喜爱的地牢塔防游戏《Dungeon Defense》的韩国游戏制作者 GameCoaster 于近期推出的第二款作品。

从体量来看与前作都属于小品级作品,但是在游戏性与数值策划上却达到了令玩家吃惊的高度。该作品不久前获得了 2018 Google Play 最佳独立游戏的荣誉。

简单概括来说,这是一款结合了养成与 RogueLike 元素的塔防游戏作品,玩家的目标是控制地牢魔王抵御人类英雄的围剿。游戏中包含大量随机性选项,但是却又需要玩家从中做出最有利的策略选择,当然还有可口的大魔王形象供玩家欣赏。

如果要直白的来形容 —— 这是一款仅需要 5 分钟就会让你沉迷的优秀佳作。你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18)、Google Play(售价 ¥20)购买该游戏,官方中文,含内购。


遥远寻踪 Faraway 3:Arctic Escape

Faraway 3》是一款风格唯美的第一视角 3D 解谜游戏,从 2017 年到现在,Faraway 系列 已经在移动平台推出了 3 款解谜游戏作品,每一部作品在风格与玩法上都极其相似,但本身游戏卖点在于解谜,以这样的方式延续对于系列游戏来说更容易得到玩家关注。

游戏虽然披着 3D 外壳,但是模型建造并不精致(甚至有些粗糙),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延续的游戏风格,谜题设置相对来说并不困难,难点在于玩家除了要通过层层谜题障碍,还需要在场景中寻找遗失的笔记(线索)来拼凑背景故事。喜欢解谜游戏的玩家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该系列作品,含内购关卡。


Scalak

Scalak》是由曾推出过 PUSHZenge 和 Art of Gravity 等益智解谜游戏的制作者 Hamster 带来的全新益智游戏。本作依旧延续之前作品的极简风格,这次要玩的是空间思维能力,当然我更推荐家里有学龄前儿童的家长购买,这款作品可以极好地锻炼小朋友的空间思维与眼手协调能力。

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将特定形状的物体放入对应形状的容器内即可。游戏关卡难度循序渐进,前期一眼就能看出结果的关卡,到后期会持续添加多种多样的图形结构与关卡元素,不过对于正常成年人来说难度比较一般。如果你喜欢这款游戏,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12)、Google Play(售价 ¥14)以及 Steam(折扣价 ¥9)购买该作品。

关联阅读:考验你空间思维能力的时候到了:禅意休闲游戏 Scalak


恶狼游戏 狼ゲーム

恶狼游戏》是由 STUDIO WASABI 制作,扑家工作室汉化发行的一款日式推理脱出游戏,其前作《谎言游戏》也备受日系脱出类游戏玩家喜爱。续作风格紧承前作的黑暗哥特属性,画风猎奇、浮夸,尤其对于出场人物新增了不同的 Live 2D 动画,表现力更强。

游戏主要依托狼人杀式的推理解谜进行展开,通过信息收集、审判、处决来达成目标。游戏中充斥大量类似监禁、凶杀等不和谐剧情与画面表现,但是整体依旧通过夸张的喜剧形式呈现,下载之前请酌情考虑。如果你喜欢这种风格的游戏作品,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内购可开启全部内容。


奥德修斯与他的机器伙伴 Odysseus Kosmos

Odysseus Kosmos》是一款复古风格的点击式角色扮演冒险游戏。作为一名正在进行太空任务的科学工程师,你与你的同事来到了外太空的黑洞附近,他们出舱进行任务,而你和你的机器人将待在船舱,忍受由于相对时间过慢而带来的漫长的等待。

游戏通过点触来操作,虽然等待的时间漫长,但是你可以找到其它的事情来做(或者,什么都不做),这是一款充满了美式幽默的情景剧游戏作品,像素风格复古而怀旧,谜题简单到仿佛在侮辱玩家智商。

如果你喜欢充满笑料的科幻故事,不妨试试这款有灵魂的游戏,你可以在 App Store(首章售价 ¥12)、Google Play(免费下载,内购解锁章节)以及 Steam(售价 ¥68)购买该作品,暂无汉化,但是文本并不复杂。


即将推出的游戏

《西部世界》:由华纳兄弟根据热播美剧改编的移动游戏,游戏目前可知为模拟经营类作品,看起来与《辐射:避难所》类似,比较吃时间。游戏预计将于 6 月推出,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前往 官方网站 预约。

《人类:一败涂地》:去年风靡全网的多人合作解谜游戏(Steam 版本),以其别扭的物理系统常常制作出令人捧腹的瞬间,该作移动版本预计将于 6 月推出,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关注一下,顺便说下现在网上流传的移动版本均不是正版。

以上就是本周的新游推荐,希望大家游戏愉快!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好玩的手机游戏 🕹

电纸书并不只有 Kindle,还有另一种自由的选择:Kobo Aura ONE

$
0
0

六英寸的暴政

一个产品能获得的最高荣誉,莫过于成为它所属品类的代名词。

在消费数码领域能做到这一点的,除了 iPad 之于平板,大概就是 Kindle 之于电纸书。随便问一位身边朋友,他未必知道电纸书背后的技术细节,但几乎都会对 Kindle 有所耳闻。

不可否认,Kindle 这样的品牌影响力是实至名归的,其背后是亚马逊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内容生态。但当「该买哪种电纸书」变得等同于「该买哪个型号的 Kindle」时,我们的选择余地和想象空间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限制。

Kindle Voyage
Kindle Voyage

就拿电纸书最关键的部件——屏幕来说,绝大多数型号的 Kindle(以及众多 Kindle 模仿者)都是 6 英寸的。但为什么 6 英寸会成为电纸书事实上的标准尺寸?用 Kindle 宣传文案中的话来说,是因为这个尺寸像一本纸书一样轻巧便携

这并非没有道理。在北美,平装书(paperback)的标准尺寸是 110 mm × 178 mm (4.3 in × 7.0 in),正相当于多数 Kindle 的尺寸。但「尺寸上接近纸书」跟「阅读体验接近纸书」并不是一回事。6 英寸电纸书的实际显示面积只有 111 平方厘米,仅仅相当于 paperback 开本的一半略多。这样有限的空间,其显示效率并不比报纸、杂志上的一个分栏好太多。

6 英寸 Kindle 与平装书(来源:Creative Market)
6 英寸 Kindle 与平装书(来源:Creative Market)

这也不是一本「印刷精良」的书。任何一个对排版有起码要求的人,都会诟病 Kindle 在排版方面的落后。字体数量有限且质量平庸、强制两端对齐却又做不好分词(hyphenation);Kindle 的追求似乎跟盗版书没什么区别——能认出来字就行,要什么工整美观?

好在电纸书市场远没有如今的 PC 和手机市场来得那么同质化。Kindle 固然在市场占有率上一骑绝尘,但还没有达到能垄断定义权的程度。在亚马逊之外,还有很多厂商在软硬件上尝试着各种不同的组合,试图对电纸书作出自己的定义。

Kobo Aura ONE就代表着这样一种尝试。

Kobo Aura ONE
Kobo Aura ONE

我很早之前就注意到了这款产品。作为 Kobo 发布于 2016 年底、拿来对标高端 Kindle 的旗舰型号,Aura ONE 的纸面参数符合我对于「Kindle 理想形态」的各种想象。8 英寸的屏幕尺寸是市场上的小众,却很自然地让人联想起 iPad mini,而后者曾常被当作便携阅读的标杆。Kobo 宣传的排版选项、格式支持等特性,也个个打在 Kindle 功能的软肋上,很难不让人好奇实际的使用感受。只是此前由于网上能找到的信息有限,我一直迟疑着要不要做这么一次「盲狙」;放弃亚马逊完善的内容生态也让我感到犹豫。

最终促使我下定决心的还是 Kindle 自身进化的迟缓。在陆续使用过 Paperwhite 和 Voyage 后,我一直期待亚马逊能拿出一个更大屏幕的产品。结果是,今年的 Oasis 确实变大了,但正如多数评测所说,6.8 英寸并没有给可视空间带来明显的提高;排版的老毛病似乎在短期内也没有改善的可能。看来,当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免不了了。

一本精装书

幸运的是,这确实是一只滋味不错的螃蟹。

先说外观。Aura ONE 虽不能说令人惊艳,但也体现出了较高的设计水准。尽管屏幕达到 8 英寸,但厚度(6.9 毫米)和重量(230 克)都控制得很好,拿起来感觉和我之前主力使用的 Voyage 一样轻薄。正面是一块平整的玻璃表面,背面材质则是覆盖了类肤涂层的塑料,同时采用了网眼状的纹理,因此握持起来比 Kindle 的稳定性稍好,且较不容易沾染指纹。背面左上角是 Aura 系列标志性的蓝色电源键,其位置和形状恰好与正面右上角的蓝色指示灯呼应,可以看出经过了细心的设计。

Aura ONE 背面
Aura ONE 背面

之前在考虑换用大屏幕电纸书时,也曾对比过其他一些型号。但在搜到这些产品的拆机图片后,其中泛滥的胶水和飞线迅速打消了我的购买意愿。毕竟电纸书是使用周期动辄三四年的慢速迭代产品,没用多久就因组装或电路问题影响使用是不可接受的。相比之下,Aura ONE 的内部就 规整得多(尽管 比 Kindle 还是略逊一筹),外部机身的精细度和缝隙控制处于上等水平,这也是其 IPX8 防水性能的基础(不过 Aura ONE 确实存在一个十分普遍的品控问题,见下文)。

再说 Aura ONE 吸引我的最主要特征——那块 7.8 英寸的屏幕。它实际的可视面积约为 190 平方厘米,比 6 英寸的 Paperwhite(111 平方厘米)大了 70%,比 6.8 英寸的 Oasis 2018(152 平方厘米)也大了 25%。

各类阅读器的屏幕实际尺寸
各类阅读器的屏幕实际尺寸

如果数字让你感到抽象的话,这个尺寸基本接近于国内的 32 开书,即《读库》《单读》等便携 MOOK 的开本。如下图所示,将《读库》内文页扫描为 PDF 后传入 Aura ONE,显示出的文字大小基本是一致的。

将《读库》内文页扫描为 PDF 后传入 Aura ONE 的效果
将《读库》内文页扫描为 PDF 后传入 Aura ONE 的效果

这些多出来的空间有什么实际意义?答案是,我终于可以在保证字号和行距舒适的前提下,在同一页中多阅读百字左右的信息量。这不仅明显让视野更开阔,像是在面对一本真正的纸书(而不是捏着一张纸头),也带来了交互上的改善——显著减少了翻页次数。由于电纸书目前还没有很好解决翻页延迟和画面闪动的问题,少翻页也就意味着避免了不必要的等待和对注意力的干扰。

至于显示效果,由于 Aura ONE 和当前的主流 Kindle 机型一样,都采用了来自 E Ink 的第四代技术——Carta 屏幕,在分辨率一致(300 ppi)的前提下,理论显示效果应无太大差别;实际体验也是如此。不过,Wirecutter一篇评测中指出 Aura ONE 的图片显示质量逊于 Kindle,尽管我没有明显感受到这一点。

Aura ONE 的背光调节与 Kindle 相比档位更细,但最低亮度在黑暗中稍嫌过亮。此外,Aura ONE 的特色在于它的照明灯是可以调整色温的,从而模拟出微微泛黄的纸张色泽。这个功能被 Kobo 称为「Natural Light」,类似于近来手机上流行的蓝光减弱功能;但由于该功能完全是在物理层面实现的,结合电子纸屏幕本身的特性,看起来明显更加自然和舒服。

Natural Light (来源:Kobo)
Natural Light (来源:Kobo)

当然,大屏幕本身并不足以带来良好的阅读效果,它还需要软件功能的辅助。这方面,Aura ONE 再次体现出了相对于 Kindle 的优势。

与 Kindle 吝啬的格式支持和羸弱的排版能力相比,Kobo 系统的阅读功能给人的感受完全可以用「如沐春风」来形容。Kobo 宣称支持的电子书格式达到 14 种,其中包括最通用的 ePub 格式,省去了很多转换格式的麻烦。

任意选择第三方字体是 Kobo 的一大优势,而且步骤极其简单:只要直接把字体文件拷入 USB 根目录下的 fonts文件夹,就可以在阅读选项中选用。对于内建字体,Kobo 还提供了高级选项,可以任意调节其锐度和粗细(技术上是通过改变字体渲染浓度来实现的,有些类似 Windows 上著名的 MacType 做的事情)。此外,Kobo 在行间距、页边距设置上的灵活性也高得多——两者都是通过滑杆来调节的,而 Kindle 则分别只有三个档位。

详尽的字体和阅读偏好设置
详尽的字体和阅读偏好设置

Aura ONE 还有一些有趣的特色功能。例如,长按页面边角可以高速翻页,操作逻辑和翻页效果都很像纸书;在「Activity」页面可以看到近期阅读详尽的统计信息,甚至还有一个与阅读量关联的成就系统。

统计信息和成就系统
统计信息和成就系统

在软硬件优势的结合下,Aura ONE 不仅实现了 Kindle 未竟的承诺——达到与 paperback 书相仿的效果,而且更进一步,让人感到自己在阅读一本做工缜密、印刷优良的精装书。Kobo 系统字体和排版选项的灵活让我可以轻松为不同的读物设置最适合其题材和内容的版式:例如,用相对宽松的行距和形态优美的衬线字体阅读文学作品,而用比较紧凑的排版和规整的无衬线字体阅读技术类书籍。这种视觉和情绪相匹配带来的乐趣,是 Kindle 的那种实用主义不能赋予的。

Aura ONE 的户外显示效果
Aura ONE 的户外显示效果

电纸书只能读「书」?

如果说成为电纸书的代名词是 Kindle 的骄傲的话,它的另一顶帽子就不那么光彩了。是的,Kindle 还是「吃灰设备」的代名词。在各种针对数码产品闲置率的调查中,Kindle 几乎永远处于独孤求败的地位。

对此,一般的解释总是归咎于人们读书越来越少,并搬出年均读书量的统计数字加以印证。问题是,谁规定电纸书就只能用来「读书」?我们如今花在广义的「阅读」上的时间是相当显著的。如果能将一部分碎片阅读和处理「稍后读」的场景转移到电纸书上,那么它反倒应该令人不愿释手才对。但现实是没有多少人用 Kindle 来做碎片阅读。显然,这不是人们都不愿意对自己的眼睛好一点,而是 Kindle 没有为这种需求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要将散布在社交网络和内容平台上的文章传送到 Kindle,主要的途径只有借助其推送邮箱。但邮件的唯一功能在于送达,而零碎阅读更需要的是同步、管理和重排版。方枘圆凿,效果可想而知。

我一直觉得只用电纸书来读「书」有些浪费资源,希望能更多地利用电子纸屏幕的优势、分担一些手机和平板承担的阅读任务。之前,我也会通过 Instapaper 的定期推送功能,在 Kindle 上处理一部分未读文章;但整个流程并不顺畅,何况 Kindle 的显示效果还不如设计精良的 Instapaper app。意外地,Aura ONE 再次满足了我这个长久以来的愿望——通过它的 Pocket 整合功能

Aura ONE 的 Pocket 整合
Aura ONE 的 Pocket 整合

Aura ONE 的 Pocket 功能并不只是简单地下载 Pocket 列表中的文章,而是相当于预装了一个全功能的 Pocket 客户端:不仅可以阅读保存的未读文章,而且可以进行加星、归档、删除等管理操作;结合 Pocket 无处不在的第三方支持和自动化能力,用 Aura ONE 来集中处理网络文章是完全可能的。再加上 Aura ONE 在阅读 Pocket 文章时仍然使用自己的排版引擎,后者相较于 Instapaper 在排版效果上的短板也被补全了。

如果说 Aura ONE 的屏幕和排版能力让它成为了让我乐于使用的设备,与 Pocket 的高度整合则使它真正成为了我重度使用的设备。在使用 Kindle 时,我很难想象能每天花两个小时在电纸书上——尽管我很希望能匀一些屏幕时间给它——而现在已经很自然地将绝大多数的稍后读文章转移到 Aura ONE 上来阅读了。我的 iPad 或许因此而感到冷落,但我的眼睛明白无疑地表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Aura ONE 阅读 Pocket 文章时仍会使用自己的排版引擎
Aura ONE 阅读 Pocket 文章时仍会使用自己的排版引擎

不够辣的姜

能「吹捧」的「吹」完,就该轮到挑毛病了。

还是先从硬件开始,Aura ONE 在品控方面有一个 普遍存在的问题——背光不匀。Aura ONE 的照明位于屏幕底部,在黑暗环境中观察,不难辨认出一个个小灯泡漏出的光点,其他三个边缘则存在较为明显的阴影。更大的问题则表现于开启色温调整功能时:灯泡的色温同样不均匀,几个色温偏冷的光束在其他灯光和屏幕的颜色混合下,竟然呈现出了诡异的偏绿色调。背光开得越亮、色温开得越暖,上述两个现象就越明显。考虑到 Amazon 早在 2013 年底推出的第二代 Paperwhite 机型上就已经很好解决了背光不匀问题,Aura ONE 作为一个 2016 年底的旗舰产品在这个问题上翻车,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漏光与色温不匀(来源:MobileRead)
漏光与色温不匀(来源:MobileRead)

软件方面能挑的问题就更多了,很多缺陷的严重程度足以让潜在用户对这款产品一票否决。

首先,Kobo 系统对中文的支持程度为零。不仅界面语言没有中文可选,连内建字体也不包含中文字符集。在不做任何修改的情况下,主界面中的任何中文书名都将显示为方框,而阅读界面中则是一片空白。当然,不支持中文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算「缺陷」,毕竟 Kobo 面向的市场只是北美、欧洲和日本。即使如此,这仍然明显是 Kobo 空有一身技艺却在国内无人问津的最主要原因。

Aura ONE 只能靠修改实现中文支持
Aura ONE 只能靠修改实现中文支持

其次,Kobo 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水平令人堪忧。使用 Kobo 以来,我几乎每天都会碰到一两次系统卡顿的情况,轻则翻页迟滞数秒,重则完全失去响应、必须强制重启。即使是在没有闹别扭的时候,Kobo 的翻页、缩放等操作相比 Kindle 还是存在细微但可感的延迟。而到了阅读 PDF 时,卡顿更是严重到几乎不可用的程度(尽管我认为 PDF 阅读的底线是 9.7 英寸)。考虑到 Aura ONE 和主流 Kindle 的硬件配置几乎相同(都配备主频为 1GHz 的 Cortex A9 单核 Freescale i.MX6 芯片,512MB 的 RAM),这显然是技术积淀尚浅、软件优化不足导致的。

再次,很多细节功能也不够成熟。就只从选中文本这一最简单而高频的交互来观察:当需要选中的文本跨越两页时,Kobo 只能分成两次来操作,显得非常笨拙;而 Kindle 就可以在手指移动到页尾时自动翻页。此外,Kindle 还会在用户选择不够精准时,自动将选择范围前后的标点包括在内,照顾了「强迫症」用户;Kobo 则连触摸识别的精确度都没能达标,更遑论考虑什么标点了。除此之外,内建字典质量不高、WiFi 频繁断连、浏览器不能保存登录状态等「小毛病」,都会让你感到这家厂商的开发功力尚欠火候。

不过,这些软件缺陷理论上都是可以弥补的,因为 Kobo 有一项如今 Kindle 难以企及的优势——系统破解和修改的门槛极低。

近年来,Kindle「越狱」操作的难度和风险不断提高,普通用户购买安装高版本系统的新机后,几乎没有什么折腾的空间。Kobo 这边则完全是另一番图景。安装 第三方启动器(即用于运行自制软件的入口)的步骤简单到只要在设备上打开一张会引发内存溢出的特殊图片(记得 PSP3000 上「煎蛋图」的朋友们请举起你们的手);系统升降级操作完全没有验证机制,甚至可以通过「升级」一个自制的假安装包来替换任何系统文件。

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由度,Aura ONE 的很多软件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界面不支持中文?干掉内建日文字体以后用中文字体偷梁换柱就好。PDF 卡到没法看?装上 KOReader以后流畅度反杀 Kindle。嫌界面不合口味?系统参数的位置早就被扒了个底朝天,只怕你改不过来。

经过修改的 Aura ONE 的主页和图书列表,去除了广告并添加了中文支持等
经过修改的 Aura ONE 的主页和图书列表,去除了广告并添加了中文支持等

当然,我并不想为 Aura ONE 的缺陷辩护。无论能带来多少便利,漏洞就是漏洞。依靠漏洞才能获得的功能,不仅将大多数普通用户排除在受益范围之外,而且也是以稳定和安全为代价的。毫无疑问,Kobo 系统的这种「自由」恰恰是印证了它的不成熟,而不能算作一种优势。

另一种定义

直观上看,Kobo 与 Kindle 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开放性不同。Kobo 显然是更为「开放」的,支持格式多、自定义选项丰富。而 Kindle 则是「围墙花园」生态的典型体现:用户开箱就能获得完善的服务和相对成熟的功能,但必须从特定平台获取内容,也没有多少自己动手改善体验的空间。

Aura ONE 与 Kindle Oasis (2018) (来源:The eBook Reader)
Aura ONE 与 Kindle Oasis (2018) (来源:The eBook Reader)

但我其实并不介意封闭,也不是因为开放而选择了 Aura ONE;我甚至认为,电纸书其实更适合相对封闭的生态。与电脑、手机这样的全功能计算终端不同,电纸书更像是一个嵌入式系统:功能高度单一、硬件异质化、性能有限。只有厂商最了解自己的产品,也只有它们自己最有能力做出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而要实现这种「针对性」,就必须牺牲一些开放。这就是为什么我不看好采用 Android 系统的电纸书:给一个嵌入式系统安装泛用型的开源软件,与其说是赋予用户更多功能,不如说是一种回避责任的「甩锅」行为。Aura ONE 虽然使用了定制系统,但定制化程度远没有 Kindle 来得高,保留了很多 Linux 原生的行为和接口,整个 UI 也是基于 Qt) 搭建的;这是它「开放性」和「可玩性」的来源,但代价就是相对较差的性能和稳定性。

但这些都不妨碍 Aura ONE 成为一个极其适合我的设备。它的优势精确匹配了我的需求,而很多缺陷恰好是我不太关心的:我目前的阅读内容以英文为主,并且之前使用 Kindle 时就习惯了拆去所有电子书的 DRM 并手工管理,不能直接买书、甚至不支持中文对我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另外,我也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去自行消化 Kobo 系统的问题和故障。但如果问我是否会将它推荐给自己的朋友,答案很可能就是否定的。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电纸书最重要的品质还是「省心」。而正是在这点上,Kobo 完全输给了 Kindle。

Aura ONE
Aura ONE

但 Aura ONE 仍然不失为一个很有见地的产品,因为它为电纸书提出了一种不同于 Kindle 的定义。尽管在市场上占了上风,但 Kindle 对电纸书的定义绝不是完备的。它一方面没有充分发挥「纸」的优势,让平庸的排版效果和有限的屏幕空间拖了阅读体验的后腿;另一方面又自缚于「书」的隐喻,限制了使用场景的扩展。

与之相比,Aura ONE 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改进版定义。电纸书不应满足于把字显示出来,还应让屏幕阅读成为一种个性化的、令人愉悦的过程;不应满足于替代纸书,还应能解决更多元的阅读需求。或许正是因为存在 很多 Aura ONE 这样的竞争声音,电纸书市场才能一直保持着百花齐放的多元样貌。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一周 App 派评:上周值得关注的 7 款 App

$
0
0

本周我们为大家挑选了 7 款值得关注的应用,快来看看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iOS 精选(3 款)

Spark 2.0:邮件也要讲求「团队协作」


上周,著名邮件应用 Spark 带来了 2.0 版更新,新版将重点放在了「协作」二字,无论是对于用户还是其它应用,协作性都有了质的飞跃。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用户部分,2.0 版新增了两项功能「邮件讨论」以及「协同撰写」。「讨论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设定,不过基于邮件的讨论组就有些有趣了。点击邮件正文顶部的成员按钮,你就可以将朋友或是工作伙伴拉入邮件讨论组中,成员可以清楚看到邮件内容,并在下方聊天交流,省去了转发分享邮件的时间。如果当下有什么讨论结果,新版还支持协同撰写邮件,正文中会清楚标记每一部分内容的撰写者是谁,同时操作也不怕出现什么纰漏。

而新版的另一项「协作」的对象则是其它应用,新版 Spark 整合了包括 OmniFocusThingsBear 等在内的大量第三方服务,现在 Spark 也可以和 Airmail 一样,利用第三方应用更为高效地处理邮件工作,例如将邮件中的时间点直接设为提醒,又或是将邮件正文保存分发等等。

新版 Spark 可以说有着非常大的野心,号称要「重新定义使用邮件的方式」,更新内容也的确非常实用。可是 Spark 在国内的用户基础有限,而且新版频繁出现验证问题,「梯子」是必不可少的,用户门槛进一步提高。而缺乏用户,协作功能就成了「自嗨」,可以提升的效率实在有限,因而所谓的「重新定义」还为时尚早。不过这也算立了一个标杆,毕竟「协作」是大趋势,不知国内哪一款邮件应用会首先模仿起来。

请输入图片标题

微信 6.6.7:文章「浮窗」慢慢看


作为一款国民级应用,微信即便只是做了一些细微的调整,似乎都有可能引起轩然大波。这不,一个 0.0.1 的版本更新,又抓住了用户的眼球,因为它带来了一项非常实用的功能——文章「浮窗」。

在你阅读微博文章或是使用微博内置浏览器浏览内容时,可以通过右滑至右下角手势或是点击右上角的「…」中的「浮窗」按钮启用浮窗功能,你当前正在浏览的页面就会暂存至浮窗中。之后,无论你是和别人开始聊天,或是阅读另一篇文章,又或是开启小游戏模式,这个浮窗都会坚挺地「钉」在原地,你可以随时打开查看。以后再也不怕有人来消息打断你阅读微信文章了。

除了 App Store 列出的更新内容外,微信向来有些「暗戳戳」的小改动,例如这次乘着文章浮窗功能,微信将朋友圈和微信文章的 UI 都做了改动,顶部的黑条不见了,朋友圈封面图「沉浸」到了状态栏中,而文章顶栏则变成了浅灰色,并会在你上滑阅读时自动缩小,虽说提升的阅读空间不多,但至少看起来灵活了些。不过微信的主 UI 未变,这里的改动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不知什么时候才会考虑全局应用呢。

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微信修复工具」,并对微信预览、看一看的界面做了一些微调,想要了解更全面的更新内容,可以点击下方文章进行了解。

相关阅读:《iOS 版微信更新:加入「稍后读」功能,文章可以「钉」在一旁随时看》

请输入图片标题

微博极速版:微博又要「瘦身」了


上周,微博「悄无声息」地上架了一个「微博极速版」,19M 的体积相较于 154M 的本尊和 55M 的国际版来说似乎真是精简到极致了。试用几日之后,我承认它的确轻简了不少,但我依旧会选择国际版或是第三方。

先来说说它的优点,首先是无广告无错乱的时间线,这本应当是一个基础诉求,可面对如今杂乱无章的微博,这竟然也算是一个很大的优势了。其次是那些微博运动、微博钱包、会员服务、熊猫守护者一系列几乎和刷微博没有半毛钱关系的功能,在极速版中都被完全精简,这比国际版做得更「绝」,绝不给你「每日福利」。最后,既然是微博出品,点赞、私信这些功能权限自然也是不用担心的。

至于不足,与我而言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功能性不足,我们追求简洁,但简洁并不等同于简陋,日夜模式、黑名单屏蔽、手势操作、扫码授权等等重要功能在极速版上均未体现,实用性自然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如此「娇小」的客户端,内容重点竟然成了微博视频,它甚至为视频单独设置了一个 Tab,莫不是要成为下一个抖音?

纵观官方出品的客户端,国际版似乎仍是最为实用的一款,倘若国际版日后进一步臃肿化,或是第三方权限再有什么变动,或许极速版可作为一支备胎潜力股。

请输入图片标题

Android 精选(2 款)

Join:把手机变成操控万物的遥控板


派小队关注 Join 这款应用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此前,它在我们眼里还仅仅只是一款 Pushbullet 的有力竞品,同样拥有不俗的跨平台通讯和文件传输能力。

但就在上周,这款应用更新至 2.0 正式版本。和此前常用来拿来与之相比较的 Pushbullet、AirDroid 不同,Join 2.0 版本以跨平台能力为基础进化出了一片全新的「技能树」——物联网。

从 2.0 开始,Join 正式支持 IFTTT、Node-RED 和 MQTT,借助这些第三方自动化工具或物联网通信协议,我们可以在手机上通过 Join 轻松操控家中的各种智能设备(只要它们支持 IFTTT、Node-RED 和 MQTT)。

此外,使用 Join 建立起来的远程控制操作现在还能够以应用快捷方式(App Shortcuts)、快速设置开关、通知、分享甚至 Chrome 插件扩展等方式进行快速调用。

AirMirror:AirDroid 的手机镜像功能推出独立应用


AirDroid 一度也被我们称作是 Android 设备管理的「神器」,它的 AirMirror 功能深受一些有跨平台需求用户的喜爱。所以上周,AirDroid 开发商 SAND STUDIO就为这项「明星功能」推出了独立应用版本 AirMirror。

换句话说,如果你想通过 AirMirror 功能来进行远程操控或远程监控,有了独立应用之后就无需再下载完整版 AirDroid 了。而独立版本在功能上没有任何欠缺,只需要在两台设备上安装并登录同一账号,就能轻松进行远程协助、视频监控或直接将手机触屏变成电脑输入设备等等。

值得一体的是,AirMirror 暂未提供电脑端的独立版本,因此想要实现电脑与手机端的远程连接,电脑端还是需要下载安装完整版 AirDroid 客户端。

Product Hunt 精选(2 款)

Winds 2.0:RSS & Podcast 二合一

Winds 是一款跨平台的 RSS & Podcast 二合一应用,让你在听播客的同时还能阅读 RSS 订阅内容。

初次见到 Winds 时,我就被它简洁漂亮的设计所吸引。尝试使用之后,整体的体验还是不错的。功能方面,Winds 虽然缺少像许多独立 RSS 应用的内容过滤,或者 Podcast 智能变速等进阶选项,但基础的需求还是一应俱全。

Winds 是一个开源项目,你可以 自己 Host 或者使用开发者免费提供的服务。如果你同时有有听播客和订阅 RSS 的习惯,不妨 试一试 Winds

should-i-cli:拯救选择困难症

选择困难可能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况,尤其是在决策没有明显利弊的时候,该症状尤为明显。should-i-cli是一款基于命令行的小工具,它的作用就是帮你做出选择,同时还能像 The Book of Answers 一样回答一些人生疑问。

使用前,你需要在命令行键入 npm i -g should-i-cli安装 should-i-cli,然后通过 $ should-i 问题就可以提问了。

should-i-cli 的回答来源于 yesno.wtf和随机组合,开发者也提到后面会加入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



派早报:苹果正式推送 iOS 11.4 更新,优酷获得 2018 世界杯网络直播权,CARROT Weather 将发布 Android 版等

$
0
0

苹果正式推送 iOS 11.4,带来 AirPlay 2 支持

今天凌晨苹果正式推送 iOS 11.4 更新,在本次更新中加入了对 AirPlay 2 的支持,允许用户在家中控制不同的扬声器播放音频,播放时可以不受 iOS 设备其他操作的干扰。其次本次更新中还支持 HomePod 立体声组合,允许多个 HomePod 组合播放来提升音场效果;此外现在你可以通过 iCloud 来同步你的 iMessage 信息,除了新功能之外,本次更新还修复了多项错误并提升了稳定性。

优酷宣布拿下 2018 世界杯网络直播权

优酷今天对外宣布,成为 2018 世界杯央视指定新媒体官方合作伙伴,在世界杯期间,用户可以通过优酷网站、手机端和「CIBN 酷喵影视」智能电视 App 、天猫魔盒、天猫魔屏观看世界杯所有 64 场赛事的直播,以及各类视频点播和赛场花絮。来源

苹果公布支持 AirPlay 2 设备名单

除了发布 iOS 11.4 之外,苹果还同步更新了 Homekit 网站,公布了支持 AirPlay 2 的所有设备名单,目前正式发售的只有苹果的 HomePod 以及 Apple TV,而 Bang&Olufsen、天龙、马兰士则会在近期发售,Sonos 部分设备将会通过更新升级的方式获得支持。来源

和硕接到苹果订单,生产 ARM 架构 MacBook

据台湾《电子时报》报道,台湾和硕联合已经从苹果那里拿到了生产 ARM 架构 MacBook 的订单,不过和硕目前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此前曾有报道称苹果目前正在开发一款内部代号为「Star」的 Mac 电脑设备,该设备将采用 ARM 处理器,并结合了 iOS 产品与 Mac 产品中所用的技术,而这款「Star」的原型机就交由和硕生产。来源

苹果更新 WWDC 应用,支持观看直播

昨日,苹果更新了 WWDC 应用,加入视频直播功能,方便不能到现场的观众在线观看,并重新设计了界面,加入「最爱」「标签」等排序和分类方式,便于用户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此外,升级后的 WWDC 应用还支持视频下载、同步播放记录、相关推荐、新闻推送等功能,并提供参考文档、代码示例等资源供开发者下载。

苹果还向参加 WWDC 的 Apple Watch 用户发起了「闭环挑战」,不过目前还不知道有没有提供奖品。来源

天气应用 CARROT Weather 将发布 Android 版

iOS 上著名的天气吐槽机器人 CARROT Weather 目前已经在 Google Play 开始 Beta 测试,不同于其它天气应用,这款以「嘴贱」著称的应用会以 CARROT 机器人的身份,根据不同的天气对你进行各种有趣的吐槽,在 iOS 版的最近一次更新中,开发者对应用界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且加入了「吐槽等级」设定,让你自己来决定机器人的「嘴贱」等级。来源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OmniFocus 3 的五大改变,都是为了让你更自由地做任务管理

$
0
0

距离 OmniFocus 2 发布近四年,历经三个多月的公开测试,老牌任务管理工具 OmniFocus 终于迎来正式更新,发布了 OmniFocus 3 for iOS。

在新版 OmniFocus 中,开发者做出了不少遵从用户呼声的改变,上下文改为多标签,增加提醒功能等。但这些改变是会让 OmniFocus 成为更受用户喜爱的任务管理工具;还是因此失去自己特色,而被 2Do、Things 等后起之秀超越?

这不仅是 OmniFocus 开发者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你要作出的选择。不过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OmniFocus 3 有哪些新功能。

如果你对 OmniFocus 还不熟悉,可以先行阅读《手把手教你入门 OmniFocus(附最全面的资源汇总)》一文。

从里到外,OmniFocus 3 的五大改变

在《最知名的 GTD 应用 OmniFocus 要更新 3.0 了,抢先看看有哪些新功能》一文中,根据开发者透露的消息,对为 OmniFocus 3 规划的新特性做了详细介绍。

在已经上线的版本中,尽管文中提到的功能没有全部一次性出现,但标签、提醒、新的重复机制等核心功能已经可以使用。林林总总的新功能新特性,可以归纳为 OmniFocus 的五项根本性改变

1. 全新的多标签系统

无论其他变化多么巨大,对于 OmniFocus 的用户来说,最为关切的绝对是多标签系统的出现

在 OmniFocus 2 中没有像 2Do、Todoist 一样的标签(Tag),而是上下文(Context)。「上下文」对应的是动作应该被执行的情景,可以是地点、时间或者执行动作的人。受到 GTD 理念的影响,在 OmniFocus 近十年的历史中,每个动作都只能被分配一个上下文。

在 OmniFocus 3 中,上下文将改名为标签,并且和其他任务管理工具一样,个动作可以不受限制的分配的标签

给动作添加多个标签

如果你是 OmniFocus 2 的用户,数据库中原有的上下文将自动转为标签。在标签窗口中,可以逐个为动作添加标签。由于目前 Mac 版的 OmniFocus 3 还没有上线,动作的第一个标签将在 OmniFocus for Mac 中作为上下文

2. 更强大的自定义透视筛选规则

用户之所以不满意单一的上下文,就是在自定义透视中很难灵活地根据上下文筛选动作。随着多标签系统的出现,自定义透视的筛选规则也将完全改变

在 OmniFocus 2 中,是通过「过滤」、「聚焦」、「上下文选择」等方式来定制自定义透视。在 OmniFocus 3 中,对动作的筛选统一放在「筛选规则」中。

自定义透视中的筛选规则设置

在「筛选规则」中你自由添加多条新规则,最后同时作用,达到筛选动作的目的。

例如想挑出没有标记、但已经开始的动作,来检查它们是否需要进一步执行,或者干脆删除掉,就可以将规则「无标签」和「有推迟日期」相结合。

规则主要分为两类:直接起筛选作用的规则,以及逻辑短语规则。前者比较好理解,上文出现的「无标签」和「有推迟日期」都属于这类,它们直接根据动作的属性进行筛选。而所谓逻辑短语就是:

  • 全部以下内容
  • 任何以下内容
  • 无以下内容

这三条规则。逻辑短语的作用在于,所有规则都可以嵌套在这三条逻辑短语中,从而产生不同的筛选效果。

假设我们现在想挑出的是没有标记、而且没有截止日期的动作,但现成的规则中没有「无截止日期」这一条,就可以把「有推迟日期」放在「无以下内容」中,两条规则合成一条,达到挑出无推迟日期动作的目的。

如果对 2Do 或者 Todoist 熟悉,就会明白其实 OmniFocus 3 的筛选规则,就是将 2Do 或者 Todoist 中的纯文本语法规则,变成一条条可以直接用的规则。让用户像自由搭建乐高积木一样,去拼出最终想要的效果,而又不用接触相对难学的文本语法。

3. 更加符合 iOS 11 风格的界面

标签和筛选规则是 OmniFocus 内核的改变,在视觉和界面设计上,OmniFocus 3 也做出了不小的变化。

最容易感知的是视觉风格上改变。 相比 OmniFocus 2,新版设计中更强调通过字体字重来区分层级。这对于以列表为主要内容的 OmniFocus 来说,在视觉和内在含义上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在界面设计上,OmniFocus 3 尽力在向 iOS 11 原生应用的设计靠拢。在界面中下拉显示搜索框(之前是点击搜索按钮),将界面中的功能按钮从上方尽可能统一移到下方工具条中。这些都是 iOS 原生应用通用的设计风格。

这种界面设计上的风格统一,也延续到了 iPhone 和 iPad 之间。

在 OmniFocus 2 for iPad 中,透视界面和大纲界面作为固定栏,动作界面会以一种特殊的排版格式,作为浮动窗口。而在新版设计中,大纲栏和动作界面作为固定栏,透视界面会以浮动的形式出现。但是三者更合理的分配了窗口比例,使得在 iPad 和 iPhone 上,三栏的内容布局看上起都是一致地。

iPad 中的三栏设计

OmniFocus 2 for iOS 的界面设计还有一点为人诟病,那就界面中显示的信息太少,导致层级过长,想从透视界面进到动作界面要多次的点击,不像 2Do 一样,界面保存清爽的同时,需要的操作步骤尽可能的少。在 OmniFocus 3 中各个界面的层级也在尽量减少,例如在项目透视中,会一并显示动作组和动作,而 OmniFocus 2 中的动作组单独占了一级界面。

除了设计上的变化,界面的功能性也被优化。在 OmniFocus 中,你终于可以批量编辑动作。有专门的批量编辑模式,启动后选中多条动作,就可以一次性修改它们的属性。

批量编辑动作

而在动作界面中,可以自定义界面中出现的动作。例如「持续时间」往往是用的较少的属性,就可以选择不显示,保证界面的简洁和精炼。

自定义检查器

4. 姗姗来迟的提醒功能

在更新《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教程中,有不少读者提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 OmniFocus 到点提醒执行某个动作。又发现有不少用户,在没有它法的情况下,错误地将截止日期设置为提醒时间。

添加自定义通知

在 OmniFocus 3 中,动作界面中新增了「通知」属性,终于可以为每个动作单独设置闹钟提醒,不仅不需要占用截止日期,而且可以一口气设置多个闹钟。在你为动作设置截止日期时,会跟 OmniFocus 2 一样自动设定一个提醒。除此之外时提前时间的提醒和自定义提醒。

带地图的提醒信息弹窗

提醒窗口也小有改进,提醒触发时的系统弹窗中,会显示地图,方便用户直接查看。

5. 更简单易懂的重复设置

OmniFocus 的功能一向以细致强大闻名,但有时提供了过多的选项,反倒会让用户的学习成本无谓的升高。动作属性中的重复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在 OmniFocus 2 中重复的类型被分为「定期重复」、「完成后再次推迟」和「完成后再次到期」三种,三者都会修改动作的推迟至和截止日期,但具体使用时又有所不同,极易让人用的一头雾水。

重复动作设置界面

而在 OmniFocus 3 中,不再需要选择重复的类型,而是简单地基于四个问题,引导用户做出设置:

  1. 是否重复?
  2. 重复的间隔时多长?
  3. 在一个周期中的哪几天出现?
  4. 完成动作后,日期是根据完成的时间修改,还是计划的时间修改?

通过这样引导式的设置,用户不再需要提前思考好动作到底该怎么重复,减少了误用重复类型的可能。

如何评价 OmniFocus 3 for iOS

尽管有着诸多变化,但论及 OmniFocus 的基本设计哲学,仍然是一个以列表(项目)为框架,以透视为主要应用方式的任务管理工具。

正如在《最知名的 GTD 应用 OmniFocus 要更新 3.0 了,抢先看看有哪些新功能》一文中我曾写道:

从 OmniFocus 2 到 3,不变的是它对透视(Perspective)的重视。

纵观 OmniFocus 3 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它改变的内在动力在于用户的呼声。用户在其他工具中习惯了多标签系统,就难以接受单一的上下文;用户习惯了被动式的通知提醒,就不再能接受 OmniFocus 所希望的主动检查清单的使用方式。

对于开发者来说,用户对功能的需求当然不能置若罔闻,就像建筑师不能仅考虑整体美学,而忽略的居住者的实际体验。但由此而来的问题是,用户的需求能不能真正反映产品的设计哲学

在 OmniFocus 3 身上,我们看到了用户被赋予了更多的「自由」:分配标签的自由,自定义透视的中筛选的自由,设置闹钟提醒的自由。

用户可以更灵活运用这些工具,但同时也有滥用它们的风险。标签会不会因为数量增多变的难以整理?筛选条件会不会变的过于复杂,让人难以上手?可以自行设置提醒,会不会让 OmniFocus 太过打扰正常的工作流程,甚至出现闹钟太多嫌烦,反倒让闹钟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不过在我看来,对于 OmniFocus 这样一款重量级的任务管理工具,给予用户灵活使用的空间是头等大事

从 2Do、Things 和 Todoist 的发展轨迹来看,它们在功能性上已经赶上或者超越了 OmniFocus,形成了一套事实上的任务管理工具的通用模型。如果 OmniFocus 不遵循这套通用模型,相当于不尊重用户已经养成的使用习惯和任务管理理念。所以 OmniFocus 3,其实是一次主动转变。如果有人能乘着时光机去到一两年后,再回望这次 OmniFocus 3 的发布,会发现各家任务管理工具的设计哲学,在这个时间点开始逐渐靠近。

过于灵活的工具可以导致出现被滥用的风险,但是对于工具型应用来说,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的重要度,远大于产品经理构想的理想使用流程。即使我认为单一上下文有可以思考动作的执行场景,没有提醒会逼着我去主动检查列表,在 OmniFocus 3 中我一样可以保存之前的习惯。但在必要时,又能利用新特性带来的好处。

升级价格

OmniFocus 3 和之前一样,将采取免费下载试用 14 天内购解锁标准版或者专业版的销售模式。

新用户内购标准版的价格是 258 元,专业版则是 388 元。

如果你是在去年 10 月 18 日1 ,也就是 OmniFocus 官方宣布 OmniFocus 3 之后购买的 OmniFocus 2 for iOS,将获得免费升级。如果是在此日期之前,则需要以折扣价付费更新。具体是升级到标准版 128 元,升级专业版 198 元。

购买建议

对于已经是 OmniFocus 2 的用户,我强烈建议升级到 OmniFocus 3。即使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 OmniFocus 2 不会影响到你目前的工作流,但是 OmniFocus 3 带来的新功能,会让使用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性。

而对于尚未入手的用户,更看重的可能是它和其他任务管理工具的对比。正如之前所说,目前的 2Do、Things、Todoist 等工具和 OmniFocus 在功能性上有着趋同的趋势,所以要将重点放在特色功能上。

Things 有着精美的界面和易上手的特性,Todoist 的过滤和协同功能是它不同于其他工具的地方,而 2Do 则兼顾了设计美感和功能,而且早已加入 Setapp。如果你已经是 Setapp 会员,就能剩下一大笔购买费用。

那 OmniFocus 最大的买点呢?在功能层面有数不完的点,经过几年在任务管理上的实践,以及对任务管理工具的了解,我发现在这个领域,不管你想实现什么样的需求,OmniFocus 总会有相应的功能满足你的需求。在长远是时间线上来看,能省去了不少切换应用的时间。

正是这份对它的信赖,才让我一直愿意使用 OmniFocus,坚持任务管理。

关于《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教程

如果你想通过 OmniFocus 进行系统的任务管理,由我写作的付费教程《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限时 7 折)将带你:

  1. 了解 GTD 中收集、厘清、整理、回顾和执行的流程,并且每一步都在 OmniFocus 中化作实际的操作;
  2. 解析 Mac & iOS 版 OmniFocus 应用本身的所有功能;
  3. 介绍 OmniFocus 与 AppleScript 和 URL Schemes 的结合使用。

这份教程在今年四月已经完结,故全部以 OmniFocus 2 为基础进行讲解。随着 OmniFocus 3 的更新,将以此教程为基础进行更新。

在之前的公告中,我们承诺「在 OmniFocus 3 教程发布前的三个月内购买 《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的读者,可免费升级到 OmniFocus 3 教程」。但 OmniFocus for Mac 此次并没有一并更新,也还没有开启内测。

考虑到 OmniFocus for Mac 的内测所需时间(作为参考,OmniFocus 3 for iOS 的内测时间超过了三个月),以及教程所需的内容准备时间,OmniFocus 3 教程很难在从今日起的三个月内开始更新。为了让各位读者更加放心的购买,我们决定:

  1. 从今天开始,所有购买《 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的读者都可以免费更新到 OmniFocus 3 教程;
  2. 在这之前购买的读者,都能以 3 折的优惠价格升级到 OmniFocus 3 的教程。

对于还没购买过教程的读者,简单来说就是你现在可以放心 点此 前往购买(现正 7 折特惠中),先开始了解和熟悉 OmniFocus,等到 OmniFocus 3 教程更新时将自动获得新教程。

希望 OmniFocus 3 的到来能让我们的任务管理效率更上一层楼!

GDPR 是什么?一篇文章带你了解「史上最严」隐私保护条例

$
0
0

如果你的「互联网生活」足够多,那么你的邮箱最近一定有被来自于像 Facebook、Twitter、Spotify 这种厂商发来的邮件所「轰炸」,邮件的主题多是关于隐私条例的更新,而正文中一定有一个词的出现频率很高:「GDPR」。

我的邮箱一瞥
我的邮箱一瞥

「GDPR」是 (The European)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的缩写,翻译成中文是:「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在 2016 年 4 月通过,在 2018 年 5 月开始强制实施的规定。英国尽管在 Brexit之后已经退出了欧盟,但是英国自己制定的 《UK's Data Protection Act 2018》其实就是英国版本的 GDPR。

GDPR 本质上来说是一系列「打鸡血」版强制执行隐私条例,规定了企业了在对用户的数据收集、存储、保护和使用时新的标准;另一方面,对于自身的数据,也给予了用户更大处理权。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欧洲(毕竟 GDRP 只在欧洲生效),你已经受到了新的条例保护,但是这不代表着如果你生活在欧洲之外那这件事就与你完全无关。因为考虑到「全球性」是写入互联网基因内的属性,几乎所有的服务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生活在欧洲之外的人其实也会从此条例中获益。此外,GDPR 的实施,也重新唤起了世界其他地方的人对隐私和数字生活中个人权利的重视。

GDPR 规定了什么?

GDPR 规定了所有欧盟的公民所享有的数字生活中的权利,其前身为 1995 年开始执行的《数据保护指令》(Data Protection Directive),大部分 GDPR 条款都从其继承而来,同时 GDPR 在生效后会取代旧的规定。

在欧盟的法律体系中,指令(directive)和条例(regulation)是两种不同的形式:

  • 指令不直接适用于各成员国,还需要成员国自行转化成为其国内法,在转化过程中成员国有一定的自主裁量权;
  • 条例则对各成员国有直接适用的效力。

在欧洲,事实上也是目前世界范围中,GDPR 是最完善、最严格的隐私保护规定,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企业部分

首先,企业在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之前,必须以「简洁、透明且易懂的形式,清晰和平白的语言」向用户说明:

  • 将收集用户的哪些信息;
  • 收集到的信息将如何进行存储;
  • 存储的信息会如如何使用;
  • 企业的联系方式。

也就是说,之前的那种通过使用模糊的、容易混淆的语句连哄带骗的使你同意被收集数据的做法是不再被允许的。在这个语境中,「个人信息」是指如你的 IP、你的邮箱地址、你的用户名等一切能确定你的身份的信息。

其次,GDPR 的处罚力度非常高,高到足够引起所有的公司重视。每次违反条例最高处罚金额为该公司年度营业额的 4%,或者 2000 万欧元,取决于哪个数值更大,Google 或 Facebook 或许能够 承受起这种程度的罚款,但是对于规模小一些的公司,这种处罚是致命性的。

用户部分

我们作为消费者,随着 GDPR 的实施,享有的权利有:

  • 数据访问权:首先,我们有权给予向企业问询个人信息是否正在被处理,如果正在被处理的话,可以继而了解:a.处理的目的; b.相关数据类型; c.数据接收方的信息 d.如果对象是数据接收方,可以问询其数据来源。
  • 被遗忘权:其次我们有权要求企业删除掉个人数据,当数据已经披露给第三方时,用户可以继而要求他们删除相关数据。
  • 限制处理权:我们有权禁止企业将信息用于特定的用途,像禁止企业用于垂直营销。假如最近在购物网站搜索了「精酿啤酒」为关键词的商品,网站的推荐信息流或者和该网站有合作的其他站点中可能就会向你推荐类似的「精酿啤酒」,我们现在可以要求该公司不能将这件事透露给其他公司,甚至特可以要求该公司本身也不能把这件事用于任何营销活动。
  • 数据携带权:简单来说,当我们想离开某个平台时,可以要求该平台将我们在该平台产生的数据,以格式化的、机器可处理的格式提供给我们。

对用户来说有什么变化?

「垃圾」邮件

对于文章开头提到的海啸飓风般的隐私条款更新说明邮件,大多数消费者、你我大众来说,根本不会想去阅读,也没有能力阅读,因为条款中大多数关键之处都隐藏在无谓的赘述与艰涩的法律术语之中了。

所以,放心删掉这些邮件好了,不用担心会漏掉了什么。特别是在新的条例之下,考虑到邮件本身只是无法进行交互的 HTML 文件,如果没有点击邮件内的链接,企业将来也只能发送协议变更、账号安全相关的邮件。但是因为 GDPR 涉及到的企业太多了,几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收到了大量的邮件,虽然 GDPR 本意是好的,这些邮件实际上都变成了一封封的垃圾邮件,逐渐的,GDPR 变成了一个亚文化,一个网络梗,Twitter 标签 #GDPRMemes下有大量的以此为据的图片:

以 GDPR 为背景创作的 图片
以 GDPR 为背景创作的 图片

数据迁移

借着 GDPR 条例的实施和其中「数据携带权」的规定,现在可以把商业公司拥有的关于你的所有资料全部下下来:Slack 已经开发了导入导出工具、删除个人资料工具。

之前在 Facebook 深陷通俄门时,有用户在删除 Facebook 账号前下载了其全部个人信息,惊讶的发现 Facebook 竟然记录了其手机上所有的通话记录和短信来往,参加相关报道。在此之前,部分公司可能并没有开放这种类似的下载数据渠道,借此机会可以查看其他的公司都做了些什么。

另一方面也是解绑、迁移出旧平台的好机会,如从 Twitter 迁移的到 Mastodon

网站的变化

因为 GDPR 已经在 2018 年 5 月 25  强制生效了,有些网站因为没有做好服从 GDPR 所需要的工作和准备,所幸直接关闭了其在欧洲的服务:

5 月 26 日,还没有为 GDPR 做好准备的《洛杉矶时报》只能暂时停掉了其在欧洲的业务。
5 月 26 日,还没有为 GDPR 做好准备的《洛杉矶时报》只能暂时停掉了其在欧洲的业务。

同时因为「信息、交流与模式的透明性」的规定,大量的网站未来会更频繁的、更显眼向你征询信息收集的许可:

The Verge 网站上引人注目的个人信息收集说明
The Verge 网站上引人注目的个人信息收集说明

Twitter 用户 Marcel Freinbichler 发现:如果通过 CSS 隐藏掉这个大大的提示信息的话,the Verge 网站的 JavaScript 文件会从 61 个减少到了 2 个,网页体积也减少了一倍,(2MB -> 1MB ) 。

另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因为 GDPR,USA Today针对欧洲用户上线了一个完全不同版本的网站,欧洲版本完全移除了追踪脚本和广告信息,继而网页体积从 5.2MB 缩减为 500KB,加载时间也缩减到只需 3 秒:

USA Today 美国版与欧洲版的对比
USA Today 美国版与欧洲版的对比

对我们(中国人)有什么影响?

条例虽然只直接保护了生活在欧洲的人的权益,但是有的(优秀的)公司意识到:与其把 GDPR 的标准仅实践在欧洲,在欧洲执行一套标准,在世界的其他地区执行另一套标准,倒不如把 GDPR 级别的隐私对待政策应用到所有地区。如微软,就决定把 GDPR 的标准应用到全球

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GDPR 也不是一天就制定的,欧洲人一直就对隐私尤其重视,关于隐私保护的讨论早在上世纪便已开始。新世纪里,Google 和 Facebook 这种巨型商业公司提供的平台中,聚集了无数的用户和数据,也赋予了巨型商业公司无上的权利,GDPR 的制定是为了适应新的趋势。但是目前即使在美国也只有零碎的法律条文用于保护个人隐私信息,没有能与 GDPR 类比的条例,中国要走的路则更远。

GDPR 发展历程(来源:Accenture)
GDPR 发展历程(来源:Accenture)

关于大家(或许)比较关心的「微信」,对于微信本身的隐私条款,微信只会处理「位置数据、日志数据、非个人信息(无法直接或间接识别身份的信息)、共享信息」,对于聊天内容只会发送给信息接收方,与 GDPR 无冲突。但是 GDPR 第二章提到「因为公共利益、科学或历史研究或统计目的而进一步处理数据,不视为违反」,以及微信隐私条款 8.1.2.1 也规定了类似内容。所以生活在欧洲、使用欧区 App Store 或 Play Store 下载的微信,并不就能够规避 big brother 的某些行为,

另外与 Slack、Twitter 直接提供了导入导出工具、销毁账号渠道不同,「被遗忘权」和「数据迁移权」在微信中都是通过 Email 来实现的,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在线填写表格,说明个人的要求以及具体的原因,微信随后会人工回复、处理,反馈到留下的邮箱。

尽管有来自欧洲内部批评的声音表示,欧盟对于隐私的极为严格的保护,在某种层面上限制了其数据产业以至于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导致没有准(the)(G)(F)(W)的欧洲几乎全部为美国互联网公司所占领。在中国,百度 CEO 李彦宏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比较开放,或者说没那么敏感、如果愿意通过交换隐私而获得便捷、效率、安全,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这么做的。」这或许也是百度敢于 All in AI 的一个原因。

在古典经济学中,垄断的一个表现为生产者以想象的价格提供商品。垄断者长期生活在「想象」中,那些无知、弱小的人们相对于他们不过是沙子,是构成他们大厦的水泥中的一小部分而已。但是当垄断被打破时,这些看不到的沙子会逃走,看似牢不可破的商业帝国瞬间崩塌。对于居住在欧洲之外的人,尽管在预计的时间内不会有能比肩 GDPR 的条例出台,但是大量的提议已经在促使美国的立法者思考数据保护新的含义;对于我们来说,参与讨论、用脚投票,此刻前所未有的重要。

注:我本身并没有法律相关背景,文章是在一腔热诚之下写成的,内容之中拿不准和不确定之处的处理,多亏了 Platy Hsu的帮助,特此感谢。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精灵宝可梦》终于要登陆 Switch 了,而且还不止一款

$
0
0

北京时间 5 月 30 日任天堂举行了《精灵宝可梦》的新作发布会,之前已经有各种爆料信息,但是这次发布会的内容依然带来了很多惊喜,而且超出我们想象的是,发布的最新作并不仅仅只有一个。

宝可梦探险寻宝

首先发布的是一款名为《宝可梦探险寻宝》的最新作,该游戏将在 Switch 和手机平台免费发售,这款游戏将在一个叫做方可乐的小岛上开始新的冒险,目的是找到沉睡在岛上的宝物,所有的宝可梦外表都变成了方块的外形。

你将会有一个自己的大本营,在大本营中你可以制作料理来吸引更多的宝可梦成为你的伙伴,你也可以扩建你的大本营。游戏将会有不同的关卡,你可以组建自己的宝可梦队伍来进行探险,从探险中,你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来强化的宝可梦。

你将会有一个自己的大本营,在大本营中你可以制作料理来吸引更多的宝可梦成为你的伙伴,你也可以扩建你的大本营。

该游戏同时也包含氪金元素,你可以用「友好商店礼券」来加速烹饪时间,和购买装饰物品等,当然「友好商店礼券」也可以通过任何或者会员每日领取。同时 eShop 已经有付费的 DLC 内容发售。

由于该游戏支持手机,所以使用触屏来进行游戏将会有着更好的游戏体验,Switch 版本将在今日开放下载,iOS 和 Android 版本将会在六月底上线。该游戏支持中文。

《精灵宝可梦 Let's Go! 皮卡丘》&《精灵宝可梦 Let's Go! 伊布》

之前一直爆料的《精灵宝可梦 Let's Go! 皮卡丘》和《精灵宝可梦 Let's Go! 伊布》也正式发布,该作品是基于 1998 年发行在 Game Boy 上的《精灵宝可梦 皮卡丘》为基础,并进行了玩法上全面升级的作品。

使用 Joy-Con 游玩

本作游戏中,你可以使用一个 Joy-Con 就可以轻松游玩,同时捕捉宝可梦的方式使用了《Pokémon Go》的方式,可以体感投掷精灵球。

首次支持双人模式

本次游戏中第一次加入了双人合作模式,可以使用两个 Joy-Con 和小伙伴一起冒险,不仅可以一起战斗,还可以一起捕捉宝可梦。

全新的「精灵球 Plus」手柄

与游戏同时发售的还有一个精灵球形状的手柄,不仅可以使用它进行游戏,你还可以选择一直你喜欢的宝可梦放入精灵球,你可以将这只精灵球带出去,当你触碰精灵球,将会发出你放入的宝可梦的声音。同时「精灵球 Plus」还能作为「Pokémon GO Plus」使用。

连接 Pokémon Go

本作游戏也第一次实现主机端和手机端的互动,你可以和手机上 Pokémon Go 中的关都地区宝可梦进行互相传输。当你出门时,可以使用手机进行捕捉宝可梦之后在传入到自己的 Switch 当中。除此之前,《Pokémon GO》中还为玩家准备了特别的元素,将在日后公布。

其他元素

除此之外,我们在宣传片中也可以看到其他的游戏元素,例如全新的游戏画面,宝可梦骑乘系统,宝可梦换装系统,宝可梦跟随等都会加入这一作的游戏中。

发售时间

《精灵宝可梦 Let's Go! 皮卡丘》和《精灵宝可梦 Let's Go! 伊布》将会在 2018 年 11 月 16 日发售,全新的精灵球手柄也会在同一天发售。

全新作精灵宝可梦也会到来

这次发布会还带了一个消息,那就是 Switch 上还会有一个全新核心系列的精灵宝可梦 RPG 游戏,该游戏会在 2019 年下半年发布。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好玩的游戏 🕹

用好这些技巧和小工具,把你的 Mac 菜单栏打造成万能工具箱

$
0
0

macOS 上有一个兵家必争之地,那就是菜单栏。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应用刚启动,就在菜单栏里给自己占了一个位置。的确,菜单栏可以随时呼出,用来显示系统状态、放置一些常用小工具再方便不过。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可以自己定义菜单栏、把它变得更趁手?我们总结了一些菜单栏整理的技巧,还收集了一批优秀的菜单栏小工具,希望能和你一起把菜单栏打造成随叫随到的工具箱。

更多技巧,还可以关注专题 「把 Mac 菜单栏变成万能工具箱」

这些工具值得放在菜单栏上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充分发挥菜单栏的功能,我们需要用更多的 App 来武装这一方小天地。

隐藏多余图标,就用这两个工具

挑选喜欢的菜单栏工具前,我们不妨先准备几个整理工具,不然你的菜单栏可是很容易就被图标挤满的。

被挤满的菜单栏

Bartender 3是名气最大的菜单栏工具之一,它可以把不常用的菜单栏图标「折叠」起来,要用的时候再展开,可以为你腾出不少的空间。

Bartender 3

不过,Bartender 3 是一个付费工具,如果你暂时不想花钱,可以试试另一个工具 Vanilla,核心的收纳功能它也可以事先。但是想要自动隐藏、开机启动等高级功能,还是要升级到专业版。

Vanilla

随取随用,就用这些工具

菜单栏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公告栏」,在全屏模式下也能查看。我们可以把常用的信息放在这个区域,便于随时检查。

除了看时间,大家最常看的恐怕就是日历了,知名工具 Fantastical 就提供了菜单栏插件,但是为了这个功能而买 Fantastical 似乎不是很划算。如果你需要替代品,可以考虑一下免费的 Itsycal

Itsycal 界面,图片来自 vanilla2w 的文章

> 延伸阅读:Fantastical 太贵了?试试免费的菜单栏日历工具:Itsycal

想随时提醒自己的话,你还可以把便笺和待办清单放进菜单栏,定价任性的 Thought Train——想付多少就付多少——是个不错的选择。

随手添加待办事项

除了上面的小工具,在我派的一场 群分享中,派友们还分享了更多好用的菜单栏小工具,读者们可以再去淘一淘宝。

> 延伸阅读:哪些 macOS 菜单栏小工具很实用?看看少数派作者们的推荐 | 群分享

延伸阅读:

用 LaunchBar 控制菜单栏

菜单栏里面图标、功能太多,要用的时候慢吞吞地把光标移过去实在不方便。如果你用的还是 iMac 或者外接显示器,相信你的体会一定更深刻……如果你是一个效率控,这种体验想必难以忍受的,那么可以试试 LaunchBar这个第三方工具。

在 macOS 中,几乎所有菜单栏功能都可以通过系统自带的 AppleScript 脚本语言来控制,而 LaunchBar 就可以把这些脚本打包起来,快速取用。虽说写脚本也是一种高级玩法,但 AppleScript 足够简单,不信的话,拿一个快速开启 QuickTime 录屏功能的例子,你自己感受一下:

activate application "QuickTime Player"# 叫醒 QuickTime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让系统起来干活    tell process "QuickTime Player"    # 让系统去监督 QuickTime        set frontmost to true        click menu item "新建屏幕录制" of menu "文件" of menu bar 1        # 点击「菜单栏 - 文件 - 新建屏幕录制」        repeat until exists window "屏幕录制"        # 等待「屏幕录制」窗口出现        end repeat        tell application "System Events" to keystroke ""        # 按一下空格键开始录制    end tellend tell

这一串脚本其实是很直白的指令,派系统去干活、完成一套点击操作。接下来把它们打包进 LaunchBar,就可以快速启用菜单栏中的「新建屏幕录制」功能了。

控制菜单栏里的功能,图片来自 契丹神童 的文章

> 延伸阅读:菜单栏上的任意功能,你都可以用 LaunchBar 来控制 | LaunchBar 实验室

macOS 的菜单栏还有更多使用技巧,我们也能找到更多好用的第三方小工具。想继续强化你的 Mac 菜单栏,欢迎关注少数派的专题 把 Mac 菜单栏变成万能工具箱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