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从六级刚过线到自学考出托福、GRE,这是我的方法总结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6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 本文参与 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 」

一切的开始(2016/12)

如同梦没有明确的开端一般,不知从何时起我心里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逐渐变得强烈到连我的拖延症和对未来的恐惧都抑制不了。终于在 2016 年 12 月,我下定决心在 2017 年突破 TOEFL GRE 这两个难关,申请出国留学,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不过对于一个仍在工作的上班族来说,手上负责的核心项目将于 2017 年 9 月正式在市场上发布,上班时肯定是不能摸鱼、忙里偷闲地看书的了。我所能利用的时间只有工作日 18:00 下班 ~ 00:00 睡觉之间刨去休闲娱乐后所剩的 2~3 个小时碎片时间,以及宝贵的双休日。不能像学生党一样利用精力充沛的日间时间,更不用说去参加什么培训班了。

因此,对于接下来英语学习的时间和方式的规划是至关重要的,稍一不慎就是坠入万劫不复之地(言重了)。

先期规划(2017/01)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

作为一个大学时英语六级刷了 3 次才堪堪过线的英语学渣,TOEFL 也许还不算大挑战,GRE无疑 是能让人望而却步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毕业后一年多工作的磨砺,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投机取巧对个人成长的危害,靠刷题应对这两个考试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There's no easy way out in learning English.

那么,不以考试为目的,要单纯地提升英语水平,通过硬功夫在这两个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必须要首先明白英语是个什么东西,以及掌握它的良好途径。通过从各方收集资料并加以理解,我归纳出了以下两点:

  • 英语与中文截然不同,是基于 Syllable(音节)的一种语言,想同学习汉字时一样通过记住英语单词的拼写,即记住英语的形状来学习英语无疑是很没效率的方式。相反,最常被国人所忽视的「说」,是掌握英语的捷径,因为英语是建立在声音上的语言。比如说,Syllable 这个单词,记拼写的话需要记忆八个字符,而记读音的话只需要记住 syl(/sɪ/)、la(/lə/)、ble(/bəl/)这三个音节。由于英语中一个音节一般只对应两三种字母组合,而每个音节都被无数单词共用,这样记显然效率更高,对未来其它单词的记忆也大有裨益,会越记越容易。
  • 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模块并不是彼此独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比如,培养读可以同时促进写,培养写可以促进说,培养说可以促进听,培养听可以促进读。这四项不仅仅是TOEFL 考试的四个项目,也是真正掌握英语绝对不可绕过的四个模块。单抓一项猛攻很快就会遇到瓶颈。也就是说,即使是在准备只考读写的 GRE 考试时,听说也是必须训练的部分。
听说读写密不可分

了解了以上的要点后,接下来就是时间规划了。根据网上英语学习者的汇报,以及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我决定:

  • 利用工作日晚上碎片时间记忆单词和练习听说;
  • 利用双休日的大段连续时间专攻文章阅读来巩固碎片时间所学知识。

最终在9月前一次头通过所有考试。

然后就是制定具体的学习方法了。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在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无尽的数字、网络资源是极佳的学习材料,比纸质书籍的使用效率更高。我将在接下来几章逐一介绍我的数字工具。

前期准备(2017/01~2017/02)

坚定决心(2017/01)

TOEFL 和 GRE 的考试时间分别在 2017 年 7 月和 8 月。

我深刻地明白口头上下的决心是多么的不可靠,在巨大的困难面前是多么的不堪一击。兴趣和热情总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

普通人做事的常见结局

为了彻底解决自身的懦弱、惰性和拖延症带来的这一问题,在评估好了自身能力和需要的学习时间长度后,我直接先投入了共 3000 多元的考试报名费,形成了沉没成本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害怕,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做「沉没成本谬误」(然而對於完美主義者這也可能是一種滿足性效益)。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作出决定错误地分配了资源。

虽然在经济学家看来这只是个会影响决策的无关条件,不过通过利用「损失憎恶」,回过头来看,我成功地在学习过程中利用沉没成本给自己带来了持续稳定的心理压力,克服了固有的负面心理因素。

这也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

Merriam-Webster's Vocabulary Builder(2017/01~2017/02)

传说中的韦小绿

参考了一些网友的评价后,我购买了著名的「韦小绿」。这也是我在学习全过程中唯一购买的学习材料,并且多花了点时间,完整阅读了两遍。和传统的考试突击单词书不同,这是一本介绍词根的书。它并没有包含所有的词根,不是包罗万象的参考书,但是它着重培养解构英语单词的思维。

比如书中的 Bene-,源于拉丁语,是「Well」的意思,你也可以在刺客信条中听到 Ezio 说出这个词的意大利版本,表示「好」:

Ezio: 「Bene!」

由这一个词根,我们就可以猜出单词 Benediction,Benefactor,Beneficiary,Benevolence 的大致意思,分别是「祝福」,「施惠者」,「受惠者」,「善行」,都和 good 相关。

通过这种英文母语人士特有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像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通过词根 + 上下文推测出大部分单词、尤其是许多长单词的意思,在基于 Syllable(音节)的记忆方式的基础上,又学会了另一种记忆单词、乃至猜单词的方式。并且,我们有了构词的基础知识,可以利用各大专业词典中的 Etymology(词源学)模块掌握新的词根,帮助记忆单词。

除了大幅提升英语学习能力外,这种语感在 GRE 考试中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你在突然失忆的情况下猜单词,化险为夷。

正式学习(2017/03~2017/08)

以上就是前期的所有准备工作了,接下来将详细介绍各个数字应用和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个人评价,供各位参考。

单词学习(2017/03~2017/08)


没有安装第三方词库的欧路词典不是欧路词典!

我在全过程中只使用欧路词典的背单词模块来背单词,没有使用任何其它单词书、背词软件。或者准确点说,我使用欧路词典的背单词模块阅览形形色色的第三方词典来背诵单词。

欧路词典的精髓不是它自带的简陋的英汉词典和错漏百出的音标和机器读音(可以说它本身是个很烂的词典),而是它导入第三方 mdx 词库的能力。通过这一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极其出色的权威词库,组装出最强大的复合辞海:

*以下星级评分仅评估该词典对英语学习帮助作用的大小,不代表词典本身优秀程度。

  • 释义类
    • (★★★★★)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对非母语英语学习者最最有用的词典,没有之一!由简单的英文单词构成的英文释义,中学生就能看懂,此外有极其完善的短语词条,较为详尽的词汇搭配使用介绍以及典型例句,还有对新手最有用的同义词词条,使得它脱颖而出。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 (★★★★☆) 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和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重合的新手专用英英词典。词条丰富度上不相上下,功能没有 Macmillan 多,但是例句较多,可以互补。
    • (★★★☆☆)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极其专业准确的英英词典,母语者专用。会使用生词解释生词,所以当你的英文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当你觉得上面两个词典的释义太过简单宽泛时,才可以使用这本进阶。含有Etymology 词源模块,可以辅助记忆。Synonym 同义词模块详细阐释了同义词间的细微差别,对于培养语感极其有用。
    • (★★☆☆☆) 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第二版)
      辅助使用的英汉词典,以防看不懂英英词典的释义。Etymology 词源模块非常好。
    • (★☆☆☆☆)牛津英语习语词典
      必备,但基本用不上。
  • 同义词
    • (★★★★☆)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2nd Edition
      Macmillan 词典中过于宽泛、但是对新手极为有用的同、下义词模块。可以通过它掌握一大类词,比如和「Good」一样夸奖用的词有 65 个。这对提高英文文章中用词丰富度极为有用:
      不过如果想用它来找准确的同义词就困难了,只能作学习用。
    • (★★★★★)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Thesaurus
      最为权威、讲究和全面的同、近、反义词书。
  • 运用类
    • (★★★★★) 牛津搭配语词典第2版
      极其有用的搭配语词典!
    • (★★★★) 欧路词典 常用例句库
      全面的例句库,但是是机器人朗读。
    • (★★★★★) 欧路词典 听力原声例句
      宝贵的例句库,真人原声朗读。
    • (★★☆☆☆) 欧路词典 词组|习惯用语
      必不可少,但基本用不到。
    • (★☆☆☆) Webster's Dictionary of English Usage
      详细介绍某些单词有争议的搭配使用方式,可当背单词时的兴趣读物。

导入这些词库后,欧路词典不仅可以提供最权威的释义,还可以让我们在背单词的时候阅览它们。我认为,与其用什么新东方单词书、百词斩走马观花地背单词中文释义,不如静下心来在每个单词上投入几分钟时间,揣摩不同的含义和具体的搭配和短语用法。

安装多个词库后的欧路词典背单词页面

注意:

可以看到,上方的推荐词库中没有任何英汉词典。这是因为英汉词典会造成极大的歧义和单词使用错误,我强烈不建议使用。比如 Develop 和 Exploit,这两个单词都可解释为中文「开发」,但这两种「开发」是截然不同的:

Develop, Exploit 与中文「开发」含义之间的关系

因为英文单词和汉语词汇的每条含义之间绝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的含义集合之间存在交集,也存在毫不相关的补集,所以几乎所有英文单词的中文解释都会出现上面的问题。不消除对中文释义的依赖,就会导致对英文单词的定义模糊。

使用英汉词典还会使你在造句时脑海里习惯性先造中文句,再翻译成英文。这对于作文、口语句子的快速构思都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使用英英词典是学好英语的 prerequisite。

听力训练(2017/03~2017/08)


在每日下班路上的 20 分钟,我使用 Castro 2 来听英文 Podcast 练习听力。个人推荐以下几个播客:

*以下星级评分仅评估该播客对英语听力帮助作用的大小,不代表播客本身优秀程度。

  • (★★★★★) Merriam-Webster's Word of the Day
    每日一词,附有听力原文。
  • (★★★★★) 99% Invisible
    介绍各种城市、地理、体育等文化的播客,有对应的Blog,听之前可以先阅读博客里的对应文章,相当于先阅读课文。
  • (★★★★☆) Gramma Girl Quick and Dirty Tips for Better Writing
    介绍写作技巧,当听力听也很好。
  • (★★★☆☆) The Economist Radio
    纯正英音,难度较高,主要帮助你适应老外日常对话的正常语速。

不过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播客的一大缺陷就是没有字幕,我们找不到字幕「校准」自己的大脑。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同时使用 YouTube:


YouTube 的一大优点是,它的英文视频即使上传者没有添加字幕,YouTube 也会通过语音识别自动添加一个,而且准确率极高。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照字幕来练习听力了。推荐以下频道:

*以下星级评分仅表明个人主观喜爱该频道的程度,不代表其对英语听力帮助作用的大小。

  • (★★★★★) Vsauce
    YouTube 上的科普巨头,1000 多万订阅用户的大V。
  • (★★★★★) ElectroBOOM
    伊朗作死大叔,介绍各种电气知识,强烈推荐。

  • (★★★★★) Minute Physics
    通过手绘动画来科普的频道。
  • (★★★★★) Kurzgesagt
    精致的动画科普频道,强烈推荐。

  • (★★★★☆) CGP Grey
    粗糙但有趣的动画科普频道。
  • (★★★★☆) Alternate History Hub
    讨论平行宇宙中历史的行程。

  • (★★★★Vox
    主题很杂的科普频道。
  • (★★★★The King of Random
    DIY 频道,一个工程师拿各种日常材料做小玩意。比如用厨房食物调料做小火箭燃料并发射。
  • (★★★★TED
    大名鼎鼎的 TED 演讲。
  • (★★★★Real Life Lore
    历史、地理、经济、科学科普频道。
  • (★★★★Nerdwriter1
    文艺类科普频道。
  • (★★★Explosm Entertainment
    没品小视频。对话都很简单,放松用。
  • (★★★Deep Look
    动物世界类频道。
  • (★★★Quirkology
    小魔术、整蛊技巧介绍。

以上频道都较偏科教。考虑到 TOEFL 听力内容也是科教类的,科普类频道都很值得订阅。你也可以自己发掘些文学、娱乐类的频道。

阅读训练(2017/03~2017/08)

RSS文章订阅(2017/03~2017/08)

请使用支持全文抓取的阅读器或服务浏览文章,如 Newsify 或 inoreader。



以上碎片时间积累的知识都需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巩固,而阅读也是 GRE 考试的重中之重,需要花最多的精力来锻炼。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高质量且难度适宜的英文文章强化阅读能力,由易入难,最终能无障碍阅读和理解难度超过 GRE 题目的文章。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世界里充满着真假莫辨、参差不齐、立场千变万化的文章,从这一团乱麻中筛选出最有质量的英文文章是非常重要的。

就我个人来看,流水账式的新闻文章是我们首先要排除的。这类文章除了叙事外,大多千遍一律,空空洞洞,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思考,锻炼 GRE 考试里、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因此,各大 Daily News 是我们首先要排除在外的英文文章来源。

除了一些定期发布文章的高质量杂志外,我个人更倾向于那些个人博客里的文章。博客,尤其是小众博客的流量一般是不能给博主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因此依然持续在独立写文章的博主基本都是凭着一腔热情和兴趣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目的较为纯粹。在这些文章来源中,我进一步过滤掉:

  • 频繁发布文章的订阅源
    频繁发布文章的订阅源一般而言文章质量都很低,因为没经过作者的深度思考。我更喜欢每周文章发布量在 1~3 篇的 RSS 源。一天 2 篇以上文章的来源直接剔除。
  • 读者粘性低的订阅源
    各大 RSS 服务的网站上一般会列出订阅用户的数量和订阅源每周发布文章数量。通常来说,订阅者数量/周文章发布数量的数值越高,该订阅源就越值得一读,反之则应剔除。以 Feedly 为例,如果你看到一个订阅源的订阅者数量破万,而每周文章只发布 1~3 篇,那么这多半是非常优秀的文章来源。

Feedly会显示RSS源的订阅者和每周文章发布数量

经过精挑细选,我订阅了以下英文 RSS 源,推荐给大家:

*GRE 文章难度为:★★★☆☆,长度为:●●○○○,下面以此为依据给出订阅源文章的评分。

  • IT
    • (★★★★☆, ●●●●○) Stratechery
      大名鼎鼎的互联网科技评论博客。主要评论分析各个公司的发展战略等。文风没有 GRE 那么正式。
  • 文娱
    • (★☆☆☆☆, ●●●○○) 1X Blog
      著名摄影社区1X的博客,摄影师分享自己摄影的经历、技巧、作品评价等等。文章很简单,非常适合阅读入门。
    • (★★★☆☆, ●●●○○) 99% Invisible
      著名播客 99% Invisible 的文字博客。文章与播客内容相关,可以当作课文。质量很高。
    • (★★★★★, ●●●●○) Brains Picking
      著名书摘书评博客。难度很有挑战性,建议后期再看。
    • (★★☆☆☆, ●○○○○) Colossal
      艺术类博客,介绍新的艺术作品。篇章长度和 GRE 的短文题差不多,适合当入门读物。
    • (★★☆☆☆, ●●○○○) Manly Skills
      介绍男人必备生活技巧的博客。
    • (★★★★☆, ●●●●●) Places Journal
      讨论现代建筑、城市、文化的博客,文章都很长,有一定挑战性。
  • 新闻
  • 科学
    • (★★★☆☆, ●●●●○) Quanta Magazine
      著名科普杂志。文章较长。
    • (★★★☆☆, ●●●○○) Science - FiveThirtyEight
      文章主题都比较新颖,提供数据分析。建议忽略掉里面有关美国医疗之类的无关文章。
    • (★★★★☆, ●●●○○) The Economics: Science
      经济学人科学栏目,文章都写得很好。
    • (★★☆☆☆, ●●●○○) What If? 
      脑洞博客。不常更新。
  • 社会
    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图表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 (★★★☆☆, ●●●○○) Flowing Data
      准确地说,这个博客的文章都很短,但都是向你介绍有意思的数据分析文章的。跳转以后才是正文。
    • (★★☆☆☆, ●●●●○) Pew Research Center
      著名美国智库。以擅长统计、绘制图表解说社会现象出名。适合当入门读物。
    • (★★☆☆☆, ●●●○○) Pornhub Insights
      著名成人网站的数据分析博客。分析各地人的性趣和社会大事件的关系。
    • (★★★★☆, ●●●●○) Strange Maps
      Big Think 旗下基于各种地图来分析文化、环境变迁的栏目。强烈推荐。
    • (★★★☆☆, ●●○○○) The Economics: Graphic Detail
      经济学人的每日一图。
    • (★★☆☆☆, ●●●○○) Visual Capitalist
      数据信息图小网站。适合当入门读物。

以上 RSS 源每周发布的文章总量在 80 篇左右,我会在双休日每天抽半天的时间将它们全部读完。这些文章要么用词极为丰富,要么逻辑结构层次极为清晰,细读过后各方面都可得到提高。这样坚持下去 3~4 个月,当你能无障碍地阅读这些文章时,GRE 考试的 Verbal 部分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语法补遗(2017/03~2017/04)

如果说你开始尝试这样练习阅读,却发现文章里每个词都认识,却看不懂句子,这就说明你的语法知识出了纰漏。我最初经常需要花半小时才能读完一篇中等长度的文章,就是由于没学好英文语法。

这时你可以求助 Englishpage 等语法教学网站,或者去 StackExchange 的 English Language & Usage 板块查找专业解答。

写作训练(2017/07~2017/08)

当如此持续训练阅读能力 3~4 个月后,你语法知识得到了巩固,词汇量得到了扩充,阅读能力高到能辨别英文文章的质量优劣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写作,自己给自己当评委。

行文结构训练

在上一节的 RSS 订阅源中,我主要收藏经济学人的文章以作为范文来临摹。虽然其它 RSS 源文章的内容、思想都不逊色,但若论文风、文章结构布置、语句的承上启下、观点的枚举阐释,经济学人还是独领风骚,无人能出其右。

不过老实说,除了临摹优秀文章以外,我并没有想到有什么好的高科技训练方式。所以这里就不多言了。

表达多样性训练

英语作文和中文的不同,非常讲究表达的丰富性,没有排比的说法,忌讳表达重复。

以表述数字下降为例,在阅读经济学人的文章时,你会发现「下降」有许多种表达方式,单独一篇文章中同一表达一般不会使用两次,比如 decrease, decline, drop, dwindle, plunge, slump, taper off 等等。

在没有母语人士那么多词汇积累的情况下,我们通过欧路词典查阅之前推荐的第三方词库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的同义词模块,比较宽泛
Merriam-Webster Collegiate Thesaurus

通过以上两个词典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相近的词汇。而动词 decrease 和名词、介词、副词等的搭配使用可以参考牛津搭配词典:

牛津搭配词典

如此,写作时的用词丰富度问题就基本解决了,比在网络上查找到的资料还要全面。

用词斟酌

有些时候当你不清楚哪种表达方式更为为大众所接受时,可以使用 Google Books 的 Ngram Viewer 服务。

比如,cater for 和 cater to 是 cater 的两种使用方式,当你难以选择时,可以在 Ngram Viewer 中输入,查询它们在成百上千万本书中的使用频次,然后选择使用频次更高的那个:

Google Ngram Viewer

当然,cater to 和 for 含义上是没什么区别的,只是英国人喜欢用 for,美国人喜欢用 to 而已,这里不用这么斤斤计较。

口语训练(2017/03~2017/08)

发音纠正(2017/03)


许多英语非常棒的人都说口音没有那么重要,只要无语法错误,能准确流利表达思路即可。诚然,这是非常实用的思维,但是我认为如果能有条件纠正自己的发音,那么口语之外的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如前所述,英语是一种基于 Syllable 的语言,并且听说读写四大模块密不可分。如果能够掌握准确的发音,那么你就相当于有了一个精准的尺度,能够衡量别人的发音。这样即使别人说的英语带有口音,偏离了标准发音,也可以通过这个尺度来校准还原。这对听力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现代口语练习App的基本功能:发音纠正

现代的信息技术能很好的为你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跟读和识别,你可以在英语流利说或者其它同类应用中找到自己发音的弱点并加以纠正。

发音纠正很快就能完成,我花费了两周时间。

朗读跟读(2017/04~2017/08)

就是最常规的朗读文章和跟读影视作品。我主要朗读 RSS 阅读器里的优秀文章,并跟读 YouTube 视频。偶尔跟读配上英文字幕的英文电影。

真人对话(2017/04~2017/08)

这是公认的最能提升英语能力的方式。

我主要通过平时在公司开会时和老外上司英语交流、做 presentation 来得到对话训练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口语。可惜这种机会都是间歇性的。如果各位有钱的话,最好还是请个外教之类的练练,持续的练习才能取得效果。

考前准备(2017/07~2017/08)

由于是通过纯粹提升英语硬实力来应对考试,从始至终我都没有做任何习题册,也没花时间在如何应对题目、考试技巧这上面。主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熟悉一下题型。

TOEFL(2017/07)

考前花费一周时间,了解一下相关题型和给分标准。每天花1小时根据网上例题练练口语。

GRE(2017/08)

考前两周准备,仔细研究一下ETS官网上免费给出的两套 GRE 例题,了解题型和评判标准。除此以外再练练写作。

最终成果

事实证明这种比较踏实的学习方式虽然让人很没底,但是是很有成效的。最终,我的 TOEFL 突破了100分,GRE 突破了 330 分,都是比较好的分数。考虑到之前我只是六级刚过线的水平,这套学习方式的提升效果还是很大的。

因为 TOEFL 和 GRE 都是标准化考试,应该能给读者一个比较客观的参考。

结语

谨此希望能给广大英语学习者带来一些启发。如果你是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学习,那么你可以试试将总的花费时间缩短。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上班族,也想学好英语,谨以此文共勉。



成为签约作者这一年,我这样写出了 10W+ 阅读量的文章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7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参与 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 

数一下手指头,原来是第二年参加少数派举办的年度写作活动,上一年还是 Matrix 作者的身份,今年荣幸成为了我 π 的签约作者之一。

细数 2017 年的写作成果,虽然表面的数字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最直观的。截止 2017 年底,共完成了 40 篇分享文,其中 用 Chrome 的人都需要知道的「神器」扩展:「油猴」使用详解 收到了 600+ 点赞数,老用户能自由更换手机套餐,我们整理了最全面的操作指南 拿到了 14 万的阅读量。

我的少数派作者页面

回顾 2017 年的写作之路,不仅仅收获了上面的数字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少数派发表分享文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写作过程需要花费不少心血,从写作初心、写作规范再到甄选写作工具各个环节上,给了我全新的思考。

所以在这篇征文里,和大家分享去年每一篇有血有汗的文章是如何养成的,从写作初心到写作工具,从配图处理到文字推敲完稿,谈一谈这些容易被忽略却又极其重要的写作细节。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内容里找到启发写作的灵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少数派下一篇「爆文」就是你了。

写作初心

一些写作主题的分享文主要内容会集中在写作工具、写作流程优化方面的经验,而我希望在开篇中首先和大家谈一下写作初心。这个看似抽象的概念,在我的理解里,其实是作者对内容平台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你希望将哪些内容和以哪种方式跟读者们分享。

怎样的平台定位决定了会有哪些类型的作者聚集在一起。

在少数派 Matrix 上发表文章的时间并不长,最早的是在 2016 年 10 月。直至去年八月份,申请成为了少数派的签约作者。现在回顾这些曾经写过的文字,还会有羞涩、不够好的地方,但是这恰好是最珍贵的记录,相信很多优秀作者的成长历程都是从不断被提修改意见,到自主去琢磨每一句话的细节。而少数派很好地包容了像我这样的「门外汉」——一位有着理工科理想的文科生,不懂配图、掌握基本 Markdown 语法的文字工作者,却有胆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数字生活,网站本身的包容度和主编们耐心的指导都让我更有勇气和动力去写作和分享(再写下去就是获奖感言了)。

全新的少数派

2017 年初写过 文章,说到少数派本身的定位从「发现应用」向「数字消费指南」作出转变,在我看来,纯粹的应用分享太固化了,而数字消费指南的定位则有了流动的生命力,少数派希望作出的转变是跟大家分享怎样拥有一个丰富的、有效率的数字生活,不仅仅集中在应用分享的单独个体,所以 2017 年以来看到了更多关于应用如何融入到工作流中,软件世界以外、被数字化的日常生活文章。

怎样跟读者们分享自己的写作内容

曾经我也是从网易博客类的 Paas 博客平台走过来,亲自上阵在 Godaddy 上第一次使用 PayPal 购买了域名 itplus.me,恒创主机上购买虚拟主机服务,七牛云搭建免费图床,DNSPod 配置域名解析。这些虽然都没坚持下去,以失败告终。但是却让原本不擅于表达自己想法的我,有了「发泄」的出口,当初这些文字记录的方法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单纯地希望将自己遇到和思考过的东西简单地记录下来。

而少数派提倡围绕「数字生活」的话题分享更多有意思的观点和经验,不是古板地讲述概念。

比如,在 12 月发表的 除了「余额宝」,你手机里的「零钱」还可以存到这些地方,大家看到文章开头直观地表述了市面出现了类余额宝的理财产品及其优势,但其实文章也经历过一味陈述概念的原始版本,当时我用了相当长的篇幅介绍了理财产品的指标概念(货币基金、万份收益、七日年化等),现在大家看来肯定会觉得很枯燥。修改的过程跟主编 Yves Guo 讨论了写文章应该是读者阅读起来有收获和作用的,而不会让人觉得是在读一本概念复杂的教科书,文章不应该让人觉得有「显摆」的意味。

发表的文章已经删除掉的指标解释

所以从这些总结经验来看,尤其注意了文章在用语表述和结构布局上,首先重点考虑的是——文章应该写给怎样类型的读者,他(她)们在阅读这一主题最关心的是什么概念,把握住这些要点,抛弃以前喜欢长篇大论说概念的坏习惯,直接切中重点,这就是跟读者们分享写作内容时最核心的考虑。

写作规范

作为平台写作者,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遵守每个平台各自的写作规范,少数派写作排版指南 就是一份很好的学习文档。从近一年多的写作经历,我也逐渐养成了中文语境下的写作规范,将一些个人经验分享给大家:

空格

空格规范算是一个少数派文章标志性的地方,曾经分享的油猴脚本 支持自动在网页中所有的中文字和半形的英文、数字、符号之间插入空白。

  1. 中文与英文、中文与数字、英文与数字之间增加空格;
  2. 一段文字中有超链接的部分,在超链接的前后使用空格;
  3. 英文前后接全角标点符号或者表示单位的角标符号时,不需要加空格;
  4. 对于有特殊用法的专有名词,如 4K、1080p、iOS 10 等,英文和数字之间是否空格以官方标准为准。

标点符号

  1. 引号使用直角引号「」;
  2. 不重复使用标点符号来表达情感,比如 功能很强大!!。

专有名词

  1. 所有品牌名称以官方网站写法为准,应用名称遵循 Google Play 或 App Store 的命名,这条在应用写作中尤其重要;
  2. 请正确书写常用英文名词的大小写和空格;
  3. 应用名称过长可在文中自定缩写,但需用括号注明缩写名称,并声明「下同」。

克制地使用样式工具

学会放弃 Word 文档的写作习惯,不过度使用加粗、斜体、删除线、引用等样式工具,尤其是不要用「斜体」作为强调的作用,请正确使用加粗功能。

注明引用来源

  1. 如有必要做概念解析,首选维基百科的词条解析;
  2. 图片来源不是 CC0 的话,参考使用 图片来自 XX;
  3. 引用别人说的话,除了注明某人说的,还必须添加原文链接,注意使用第一来源,转载类的引用注意核查来源。

写作的硬件工具

写作的硬件工具同样相当重要,俗话说的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目前我的选择是:

  • 键盘:ikbc c104 黑色款的青轴机械键盘
  • 鼠标:逻辑 G102 黑色款游戏鼠标
  • 台灯:小米米家 LED 智能台灯
  • 音箱:小米方盒子蓝牙音箱 2 代白色款

上面的硬件产品算不上中高端,但是认真码字已经不容易了,作者们不要亏待自己,努力创造一个写字环境有助于提升写作效率。坊间都说一名及格的文字工作者应该配备一块键程反馈迅速的机械键盘,目前在用的 ikbc c104 青轴机械键盘售价仅为 RMB 449 元,有着不错的输入反馈速度。

罗技 G102 黑色款游戏鼠标有 5 档 DPI 设置,1680 万色 RGB 炫光满足了自己小小的人性化需求。不过对于我来说,鼠标整体重量还是轻了点。小米米家台灯以不错的性价比说服了我的购买欲望,标榜获得德国 IF 工业设计金奖,初次开箱时确实被产品简洁的设计风格吸引了。而小米蓝牙音箱满足我在用手机写文章大纲时,外放音乐的需求。个人对于蓝牙音箱的音质要求并不高,手机和音箱的距离也没有超过 1 米的范围,在连接稳定性上表现不错。

如何选择写作过程中的应用工具

以前写作时总抱着这样的想法——需要的时候再去寻找,不主动去整理一整套用得习惯、顺心的写作工具。比如需要压缩图片时,临时上网搜索,根据搜索结果随意挑选了一些在线压缩网站。在以往的写作过程还有不少这类型的情况,长时间下来也深感存在不少的缺点——效率极低、查找的过程中容易分心、缺少整理比较导致错过了一些好的工具。

相反,成为少数派签约作者让我有了通盘考虑的机会,下面是我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整套实用的写作工具。

选题的收集

当初申请成为签约作者后会有一种焦虑感,担心每个季度自己可以完成至少五篇的分享文吗?下笔写作没有太多创意的选题该怎么办呢?直到现在,选题的焦虑感没有当初那么严重了,因为实践证明生活中处处留意,总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数字生活选题。比如 写在入手 bilibili 22 卡之后,年轻人的第一张手机卡 就是在半个月前,入手 B 站 22 卡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思考,这类型的互联网合作卡会不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场布局,随后几篇关于互联网手机合作卡的文章(手机套餐更换指南的专栏)则是在编辑们结合新闻热点之后产生的。

少数派官方有专门的选题共享空间,主编们使用了 Trello 建立了丰富的选题库,不会出现无选题可写的尴尬情况,按照这份 约稿指南 可以帮助你解决选题素材的提交和领取。Trello 作为一款团队协作工具,卡片形式的看板成为了极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兼具到期提醒的功能,成为了约稿、催稿的神器之一。我运用 Trello 专门建立了写作选题类的任务管理板,任务板下会有历史选题箱、今天收集选题、正在开展准备的选题分类。

Trello 建立写作选题类的任务管理板

如果是突然想到的、或者在 RSS 订阅条目看到可以展开写作的选题,会用 Microsoft To-Do 作为快速记录的工具,其有 Android 和 Windows UWP 版本应用,专门建立一个写作计划的任务列表。每隔一段时间之后,会将这些构思选题转移到 Trello,同时也做初步筛选判断哪些选题可以写/哪些已经有人分享过等情况。

To-Do 提供 UWP 和 Android 版本


写作前的资料收集

确定了选题后需要开展相关资料的收集,搜索引擎 + 社区类网站是我做资料收集的重要来源。毫无疑问,搜索引擎首推 Google,当自己对于某个选题还不熟悉时,Google 搜索有助于自己较快地通过有用的文章了解到选题可能涉及哪些要素,方便把握文章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我使用 Google 搜索的经验总结:

  • 尽量使用英语去搜索,单纯使用中文搜索得到的搜索结果并不理想,比如写 Android 主题的文章,用 Android 和 安卓 得到的结果有着天渊之别。如果不熟悉英语,建议先用 Google 翻译Bing 翻译 翻译为英文后,根据翻译结果提取关键的英文单词进行搜索;
  • 实用的搜索命令。双引号代表完全匹配搜索(词语组合),星号是常用的通配符(忘词),site:域名 关键词用来搜索某个域名下的内容(替代少数派官网的搜索框来找官方资源)
搜索引擎和社区类网站成为收集资料的重要来源

点击 这里 了解更多提高搜索效率的小技巧。写作过程中需要一些学术类的参考文章,除了使用 Google filetype 命令提高搜索命中率外,还推荐使用 Microsoft AcademicWolframAlphaGoogle 学术搜索Khan Academy 这类专门的搜索引擎。

社区类网站也是高质量的资料来源,国内社区使用 知乎 ,用好知乎搜索,赞成票靠前的回答可作为参考意见。国外推荐 QuoraWikipediawikihow,善用英文关键词帮助找到优秀的教程类资源。

文章大纲

真正下笔写作之前,首先形成文章的大纲结构,有助于确定文章的主体内容,究竟是按照线性还是块状的结构来讲述内容。国内的 幕布 围绕「大纲」这一概念来构建产品核心,让用户更容易生成文本创作的整体框架,功能上更像是在 Workflowy 基础上针对用户习惯优化的改良工具。

我使用幕布主要是使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应用支持快捷键提高了键盘操作的效率,比如在多级主题的内容输入中进行快速切换,有其他需求的用户可尝试富文本与图片插入、一键生成思维导图,Word、PDF、HTML、OPML 四种形式导出文件等高级功能。

使用幕布建立文章写作大纲


Markdown 写作工具

Markdown 写作让作者更加专注于文字创作,使用简单的语法符号替代了繁复的样式调整,目前个人稳定的写作工具组合是:

电脑端的写作工具是 Yu Writer 和 MarkdownPad

Yu Writer 支持从网页复制过来的内容会自动转换为 Markdown 格式,这一特性深得我心,其他亮点还包括:

  • 日志式版本记录。文档的编辑全过程,包括每个文字的录入和删除,都会记录下来,真正可以做到回滚到历史上任意版本、任意时刻;
  • 文件库管理模式。用户所有的创作文档都会存储在软件内置的文件库里,文件库支持全文搜索、支持 Tag(标签)管理;
  • 几套漂亮的 Theme 主题,Night 夜间模式适合深夜码字创作。
Yu Write

Yu Writer 之外还选择了 MarkdownPad,虽然应用上一版的更新要追溯到 2014 年,但是应用支持了较完整的 Markdown 语法,界面设计上将更多的空间留给了文字写作。MarkdownPad 是自己使用的第一款 Markdown 工具,感情分上让我选择留下了这款应用。

MarkdownPad 2

同时支持 Windows + Android 平台的写作工具并不多,所以我没有刻意选择这类支持多平台的写作工具,很开心看到一款 Android 国产应用刚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就是易码笔记,这款 Android 上的 Markdown 写作工具有几方面的优点:

  • 以库为单位管理笔记;
  • 远程存储支持(Dropbox、Google Drive、WebDAV、坚果云),这点最为看重,我使用了坚果云 WebDAV 功能曲线实现了笔记文章的云同步;
  • 插入图片、附件,自定义字体和字体大小;
  • Markdown 快捷键以及实时预览;
  • 免费、无广告。
库管理和远程存储
快速创建多种类型和预览界面


有朋友会认为移动的文字创作容易完成整篇文章出现表述断层,写作思路不统一的问题,碎片化移动写作的效率也不高。我个人经验是,移动创作确实不是适合整篇文章创作,但可随时将一些闪现的补充内容放回文章里,我经常使用易码笔记完成开头和结尾部分,中间部分毕竟需要体验跟琢磨系细节,所以依然留给了电脑端的写作工具。

截图和图片处理

图文并茂肯定是一篇优秀文章具备的因素之一,我在电脑端使用的图片工具组合是 Snipaste + WinSnap

Snipaste 已经在少数派多篇文章里被推荐,帮助我有效地完成截图 + 贴图 + 标注的操作。截图操作上,Snipaste 支持自动检测窗口,快速捕捉界面中的单一窗口,避免手动截图出现精确度不高。

贴图是 Snipaste 最重要的本体功能,特色在于:

  • 将截下来的图片直接贴在屏幕上;
  • 自动将剪切板的图像、纯文本、HTML 文本、颜色信息、文件路径等转化成图片,贴在屏幕上。
Snipaste 贴图(图片来源 huhuhang)
Snipaste 支持将剪贴板内容转为图片并贴在屏幕(图片来源 huhuhang)

以往写作截图时没有根据要说明的文字内容在图片作出标注,容易让读者看图片时不知道应该关注哪个重点的地方,这时要善用截图工具的标注功能。Snipaste 内置了丰富的标注工具,包括方框、椭圆框、连续线段、箭头、画笔、记号笔、文本、马赛克、模糊等样式,图片标注的经验总结:

  • 多步骤说明是一定要使用序号,让读者按步骤阅读操作;
  • 使用颜色、粗细一致的标注线条;
  • 文字标注时不要使用复杂的艺术字体。
清晰的标注样式

你还想深入了解 Snipaste 的强大之处和截图标注的技巧,可以阅读少数派之前的详细评测文章:Windows 上最好的免费截图标注工具:Snipaste记住这 5 点,用 Snipaste 快速做出一张美观的标注配图

WinSnap 主要用来为图片添加阴影效果,让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之间有阴影作为缓冲,图文阅读时不会有局促的体验。在 Windows 上为图片添加阴影,让截图更好看 文章里推荐了好几款为图片加阴影的工具。

Android 移动端的图片工具

碰到评测移动应用 Apps 时,手机截图也是一个需求。我在 Android 端的截图工具组合是截屏大师 + PPIICC + 纯纯打码 + Screener,各自的用途:

  • 截屏大师开启后,会以半透明紧贴在屏幕边缘,双击图标快速截图,单击后支持自由调整截屏区域;
  • PPIICC 用于拼接长图,解决了保存手机竖屏长文章的需求;
  • 纯纯打码解决隐藏截图中敏感的个人信息,应用支持自由涂抹、固定选择框的打码方式,有模糊、马赛克的打码样式。
  • Screener 提供多个带壳截图的手机模板,主要集中在国外的手机品牌。带壳截图增强了移动应用评测截图时的生活场景感。





除了主动截图或设计创作图片外,参考使用大量 CC0 无版权的图片资源库,比如 UnsplashPexelsPixabay,善用这些好资源帮助解决写作中涉及的图片版权问题。在这里,分享两则寻找图片的小技巧:

  • 跟搜索技巧类似,要在这些大部分是国外的资源网站,使用英文搜索资源,保障了很好的准确率;
  • 用好资源网站中图片的标签功能,当找到一张不错的图片时,可以多留意图片的标签归类,按照这些分类更容易发现同类型下的图片资源,然后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素材资源库。
用好 tags 标签功能,发现更多同类型的优秀图片

GIF 录制和图片压缩

GIF 动图可以让文章有更生动的表现力,如果要用一系列的截图才能说明操作步骤的话,建议录制 GIF 文件来说明要表达动态变化的内容,比如某个按钮点击之后的变化等情形。在 Windows 平台使用 ScreenToGif 录制工具——免费、小巧、简洁,打开录制后会出现空心的边框,将需要录制的内容放在框范围内,即可轻松完成 GIF 录制。

ScreenToGif 简洁的编辑界面

图片压缩作为后期处理的环节之一,少数派文章里单个图片大小也有限制,我倾向于使用在线类图片压缩:

  • JPG/PNG 等图片压缩使用 TinyPNG/TinyJPG,大部分情况都可以压缩为源文件的 50% 以上,网站还支持一键保存在 Dropbox 平台上;
  • GIF 压缩使用了 ezgif,网站支持单个文件最大 35MB,一次调整不满意还可在线调整参数再压缩。

完稿前的检查工作

完成初稿后,习惯用手机做一次修改校对。使用手机来检查文章是因为手机捧在手上有一种莫名的占有感觉,较小的屏幕让自己更专注,我的经验是用手机来通读一遍文章,确定没有结构上的大问题,再逐个段落去阅读修改。

修改过程可以参考下面的经验:

  1. 根据前面提到的写作规范,比如调整空格、标点符号的使用;
  2. 长句断句,尤其是使用一两个定语后很容易使句子边长,这时候适当调整语句顺序,大胆使用断句来表达;
  3. 注意修改语气词,写作中容易使用口语化的思路,初稿就会有大量的语气词,比如可以、的话、或许、了、吧,阅读起来总会有停顿感,核稿过程请尽量删除这部分用语。

归档工作

经历了千辛万苦的步骤后,终于将自己的文章发表在少数派首页,我的写作流程里还有一个归档环节,新建 Markdown 文档将发表在少数派的最终版保存下来,通读一遍之后跟自己的版本进行比对,借鉴修改过的地方。写作过程中用到的图片、表格等文件还需要使用规范的文件名称,打包压缩放在坚果云的同步文件夹里。

为 2017 年的写作之路注入新动力

在 2017 年的写作之路,很开心看到了自己有了新的动力,写作流程也有明显的改进,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自己写什么,而会考虑写作规范、读者的阅读体验等因素。结合这些方面,选择好优秀的写作工具,不忘当初成为少数派签约作者的写作初心,未来仍需继续优化写作过程的细节,希望有更多数字生活生存的文章带给大家。


在支付宝里薅 App Store 羊毛,这些福利让你至少剩下 50 块

$
0
0

近期在支付宝中上线了许多和 App Store 相关的优惠活动,有些可以用极低价格购买抵用券,有些则可以免费领取。 我们专门为大家整理了这些优惠活动,让大家可以在选购 app 和游戏时更加愉悦地买买买。

如何给 App Store 绑定「支付宝付款」功能?看这里 >

[限时] 蚂蚁会员积分换 10 元红包

  • 持续时间:2018.02.14 - 2018.03.31
  • 领取方式:积分换取
  • 领取入口:花呗 / 蚂蚁财富的「积分」页面

每当你使用支付宝消费时,都会获得积分,现在,这些积分可以用于兑换无门槛 10 元 App Store 红包。在活动期间,用户可以使用 999 积分兑换一次红包,红包有效期为 7 天。

请输入图片标题

[限时] Apple Music 免费试用

  • 持续时间:2018.03.01 - 2018.03.31
  • 领取方式:免费领取
  • 领取入口:蚂蚁会员 / Apple 专区1 界面中的横幅

众所周知,Apple 向 Apple Music 新用户提供三个月的免费试用期。而就在前几天,支付宝蚂蚁会员上线了「限时 0 积分畅享 Apple Music」活动,你可以在三个月的基础上再获得一个月的免费时长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需要注意的是,这次活动仅面向个人用户,如果你的 Apple Music 订阅方案是学生或家庭订阅,则无法获得此优惠。

请输入图片标题

¥9.9 购 ¥40 App Store 红包

  • 持续时间:长期有效
  • 领取方式:¥9.9 购买
  • 领取入口:花呗超值权益 / Apple 专区界面中的横幅

如果你有一些比较昂贵的 App 或是游戏大作想买,那么你可以考虑一下花 9.9 元购买四个面额 10 元的红包,如果它们全部都派上用场,可以为你省下 30 元。这些红包可以用于购买 app 或游戏本体,也可以用于内购解锁或订阅扣费,当然了,前提是要通过支付宝来付款。

请输入图片标题

虽然这些红包存在着限制条件,只有当单次消费金额达到 40 元以上才可以使用,但是你可以用给 App Store 充值的方式使用它们,打开 App Store,点击右上角的头像进入账户管理,点选账户信息进入设置,选择「充值」,在「付款方式」中选择「支付宝 Alipay」,因为充值金额最小为 ¥50,因此支付宝会直接抵扣一个 ¥10 红包。

此外,这些红包一天只能使用一个,有效期为一个月。如果你有特别多的东西想买,那么每个自然月你都可以购买四个。

App Store 绑定支付宝抽红包

  • 持续时间:长期有效
  • 领取方式:根据绑定天数抽奖
  • 领取入口:Apple 专区页面中的横幅

当你在 App Store 中绑定了支付宝之后,每累计 30 天就可以在活动页面抽一次奖,奖品包括随机金额的 App Store 红包以及最高 999 元的现金红包,App Store 的红包有效期为 7 天,同样可以用于抵扣内购、订阅等各类消费。

请输入图片标题

支付宝邀请好友领红包

  • 持续时间:目前为第二期,2018.03.01 - 2018.03.31
  • 领取方式:邀好友领红包
  • 领取入口:Apple 专区界面中的横幅

在这个活动的页面下,你可以通过二维码或手机通讯录邀请好友,如果对方是 App Store 新用户,那么他接受后就会获得一个 6 元的 App Store 红包,有效期为 7 天;而如果对方已经在 App Store 消费过了,那么红包的金额只有 1 元或 2 元,有效期为 3 天。

当你的好友使用红包后,你也可以获得一个通用红包,如果你是 App Store 新用户,获得的红包金额为 2 元,否则只有 1 元,红包有效期为 3 天。这些红包可以在任意地方支付抵扣,并不限于 App Store。在活动期间,还可以根据邀请成功的好友数量累计红包,上限为 99 个。

请输入图片标题

如果你还在支付宝中发现了其他类似活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早睡早起并不适合每个人,这本书帮我纠正了不少睡眠误区

$
0
0

良好的睡眠是工作生活的基础,我们都知道睡眠很重要,却很少真的花时间思考怎样睡眠。

最近刚读完一本名叫《睡眠革命》的书,看完之后,即使是我这样「沾枕头就睡着」类型的人,也一样能有满满的收获,并更正了很多睡眠的误区。

睡眠革命
睡眠革命

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昼夜节律、睡眠类型、睡眠周期、睡前醒后、日间小睡和睡眠环境改造等几个部分。我把书里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了整理,做成了这样一份读书笔记。在笔记中,我把顺序按照自己认为的重要程度稍作了调整。

核心收获

对我而言,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

  • 睡前、醒后的一段时间(大约 90 分钟)和睡眠本身一样重要,会有效影响睡眠质量和自己第二天的状态;
  • 早睡早起其实并不适合每个人;
  • 睡眠的质量应该以「周」为单位统计,不要因为一天的睡眠质量而过早判断;
  • 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自己会失眠」,听起来很无厘头,但却是事实;

睡眠前后

对于睡眠而言,重要的不只是床上的那段时间,睡眠前的准备和醒后的「仪式」也非常重要。对于晚睡晚起类型,醒后的仪式更加重要,会直接影响一天的效率,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有效的唤醒自己。

我常常有这样的感觉,生活中突然出现一点变化,本来很习以为常的小事被跳过(比如停水不能洗漱,放假在家比较懒散),会觉得一天都昏昏沉沉的不精神。突然放假在家的前几天,也会觉得效率超级低下。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起床后的「唤醒仪式」发生了变化,导致没有把自己完全唤醒。

我们平时上班的时候,起床后要很认真的洗漱穿戴、吃早饭,其实这就是一种唤醒活动。而突然放假在家,起床后这些活动被省略或者简化,就会导致唤醒不彻底、白天不精神。

睡眠前后的例行程序其实也是睡眠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各安排 90 分钟左右的时间帮助自己进入状态;

睡眠以前

  • 调整灯光,调低亮度,改为暖色;
  • 关闭各种电子产品;
  • 调整温度,适当降低温度,16~18 度最佳;
  • 「下载」自己的一天(作者的独创方法,在纸上写下一天的重要事项。防止自己在床上还是翻来覆去的想);
  • 可以用这段时间做做家务,整理文档这样的琐事;
  • 用鼻子呼吸很重要,必要的话,可以用鼻贴扩张鼻腔,封住嘴巴。很多睡眠不佳的情况都是由于用嘴呼吸引起的。

睡醒以后

  • 不要立刻开始使用电子产品;
  • 整个过程可以尽可能的慢下来,让身体渐渐适应(如果时间不够就早起一点);
  • 好好享受早餐;
  • 可以适量轻微运动;
  • 可以利用灯光调节自己,早点清醒过来;

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
昼夜节律

  • 昼夜的更替节律是人体生物调节的根基,调节人体的节律要顺势而为;
  • 光线是昼夜节律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蓝光不宜在晚上出现;

人体生理状态在一天内随时间的周期变化就是——昼夜节律,是了解睡眠的基础。想要获得良好的睡眠,必须顺势而为,对着干不会有好结果的。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光线,我们都知道睡眠的时候应该关灯、拉上窗帘,就是对于昼夜节律的应用。如果晚上点亮 200W 的大灯泡,能睡好觉才怪。

其他的应用还有:

  • 人在睡眠中,体温会渐渐降低。如果卧室的温度太高,就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
  • 从傍晚到早上的这个过程,人的血压是渐渐下降的,如果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散步等简单的有氧运动没有问题)就会导致血压升高,同样会影响睡眠。

如果你的健身计划中包括傍晚去健身房做剧烈运动,可要注意了,这个时间人的血压是一天中最高的。你要知道,剧烈运动会引起血压飙升,特别是如果你上了一点年纪的话。

两种睡眠类型

睡眠类型是遗传的,我往往能在一公里之外就觉察出所遇到的那些人各自属于哪种睡眠类型。你喜欢熬夜和晚睡吗?早晨需要闹钟叫你起床吗?你想不想在白天午睡一会儿?你是否常常不吃早餐?在不用上班的日子里,你喜欢多睡一会儿吗?如果答案为是,那么你很可能是一个晚睡星人。

  • 早睡类型、晚睡类型,早睡早起并不适合所有人;
  • 不要在周末睡懒觉,来回调节颠倒会很痛苦;

常言道「早睡早起身体好」,但是事实上,这句话并不适合所有人。人的睡眠类型是由基因决定的,分为 早睡早起类型 和 晚睡晚起类型。如果强硬的要求晚睡晚起的人,每天早睡早起,常常是费力不讨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早早起床,有的人一天精神抖擞,而有的人却昏昏沉沉。

另外,尽量保证固定时间起床,即使是周末也是如此。如果周末恶补睡眠,只会导致周期节律被打乱,周一上班的时候就容易频频点头。

R90 睡眠周期

  • 固定的时间起床,这个整个计划的基础;
  • 不同人对于睡眠的周期数量要求是不同的,不要以小时为统计单位,而是以周期数;
  • 睡眠周期应该以周为单位统计,而不是每天;
  • 每周 35 个睡眠周期比较常见,午休 30 分钟也能算是一个周期;
  • 尽量不要连续三天睡眠不足;

人的一般睡眠周期为 90 分钟,睡眠的过程就是浅度睡眠到深度睡眠再到浅度睡眠的不断循环。计算睡眠时间,最好以周期的倍数计算,而不是简单的「N 小时」,所谓的「每天 8 小时」,其实应该是每天 5 个周期(7.5 小时)。

用上床睡觉的时间,而不是起床的时间,来调节睡眠的长度。起床的时间要尽可能固定。

一般而言,我们通常需要每周 35 个睡眠周期,平均下来每天 5 个。可以用一个星期来实验一下,看看自己到底需要多少个睡眠周期,有的人可能只要 28 个,而有的人可能需要 40 多个,还是因人而异。如果白天精神抖擞,说明睡眠周期足够;如果觉得很困倦,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足。

日间小睡

日间小睡(中午或者傍晚)可以最为一周睡眠周期的有效补充。30 分钟的小睡甚至可以媲美晚上的一整个睡眠周期的效果。如果晚上睡眠不足,那么千万不要忽视日间小睡。如果晚上睡眠充足,没有午睡也无需太担心。

  • 小睡可以用来弥补晚上睡眠周期的不足,计入每周睡眠的周期数;
  • 小睡要么短点 30 分钟左右,要么就一个完整的周期;
  • 傍晚也是一个有效的小睡时机,适合晚睡晚起类型;
  • 即使是 30 分钟的小睡,也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睡眠周期来统计;

睡眠环境

作者比较提倡纯粹的睡眠环境,在卧室除了睡觉,什么也不做。其他活动尽可能的搬到卧室以外的空间。

另外,床垫的作用远远高于床架本身,我们应该尽可能把资金花在床垫本身。如果预算有限,可以考虑只买床垫。

作者专门提到,睡眠过程中其实不需要喝水,也不建议在卧室放一杯水。会口渴的醒来,往往是因为睡觉时用嘴呼吸,喝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 睡姿:建议胎儿型睡姿,面向非重要的一侧(惯用右手则面向左侧);
  • 床垫的选择:侧卧时,从侧面看头、腰、髋部成一条直线(没有枕头的情况下)。其实,一个合适的床垫可以不用枕头(不过枕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没那么容易放弃)
  • 床垫只选合适的(以上面一条为标准),不一定贵的就合适;
  • 床垫的选择应该按照身材最魁梧的那一方为标准;
  • 床垫远比床架重要;
  • 床垫建议 7 年左右换一次床垫;
  • 半夜其实并不需要喝水,口渴是因为用嘴呼吸了;
  • 营造安全感可以改善睡眠,睡觉以前检查一下全部门窗;

其他

  • 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不要超过 400 mg;
  • 失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担心自己失眠」,把晚上的睡眠看得太重,反而导致睡不好。其实日间小睡、睡前醒后的准备、卧室的布置,都是睡眠的重要环节,与其担心晚上睡不好,不如从其他方面来下手。

想了解更多有关「睡觉」的知识,欢迎阅读少数派「助你睡个好觉」专题。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体验更现代的生活方式 🏃

做了最美日历的 Moleskine,又出了一款好看的清单应用:Moleskine Actions | App+1

$
0
0

继几年前推出了日历应用 Moleskine Timepage后,近日这家意大利笔记本制作商 Moleskine 又推出了一款 GTD 应用 —— Moleskine Actions,它延续了实物笔记本的优雅设计和直观的展示列表。同时,相比起同领域下复杂的 OmniFocus等 App,Actions 的功能相对简单,上手成本不高,GTD 入门用户以及任务事项并不多的朋友或许会喜欢。

请输入图片标题

在 Actions 中,任务列表以周为单位,你只能添加 7 天以内的任务,而更加遥远的任务则全都简单粗暴地归于「以后」,这种设计旨在让你专注于短期的任务,不用去烦心遥远的未来。每天,你所有的任务都以卡片的形式按时间轴顺序排列在这里,再无其他繁杂的列表或门类,十分直观。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同时,Actions 还有着不俗的颜值,界面上没有繁杂的装饰性元素,区分不同类型任务也都是通过扁平的配色,低调简洁。而 Actions 的交互体验更是令人愉悦,例如许多流畅精美的动画、细腻悦耳的音效,以及适时出现的 Taptic Engine 震动反馈等。得益于如此清爽、现代化的界面设计,Actions 使添加、查看事项的过程变成一种享受。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为了使你的使用过程更加方便和快捷,Actions 非常用心。比如,在 App 内有许多种方式可以添加事项——点击按钮、下拉界面、Widget 组件、3D Touch、Siri……任何场景下你都可以找到最快捷的添加事项方式。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同时,Actions 中还有着大量便于用户的手势操作,你只需通过侧滑、下拉、拖拽等手势就能完成大部分的操作。

左滑完成事项
左滑完成事项

右长滑删除事项
右长滑删除事项

Actions 的订阅价格为 ¥13/月 或 ¥80/年,目前新用户可以免费体验一周。

现在,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Moleskine Actions。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 公众号,了解有趣的应用 💡

可能是 200 元内最好的选择:米家 LED 智能台灯体验

$
0
0

在之前 WiT Genie 的文章发布之后,很多评论都在问一个问题:有没有便宜点的?

答应的事情自然要做到,这次我就选了个知名度够高,也才一百多的米家 LED 台灯。

米家 LED 台灯其实已经发布挺久的了,发布当年就获得了 2017 iF 设计金奖(Gold Award),从工业设计的角度来说,米家 LED 台灯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

依稀记得知乎上还有关于灯臂末端红线是败笔还是点睛之笔的争论,不过我还是挺喜欢这个设计的,如果没有这根红线,未免就太过严肃了。

整个台灯上只有一个用于人机交互的按钮:

  • 单击切换开/关
  • 双击进入预先设置的模式
  • 旋转调节亮度
  • 按住旋转调节色温

这四个功能全都通过这一个按钮来实现,非常简洁易懂。

当然,既然叫智能台灯,所以也能通过米家 App 远程操控,而且还支持 Apple Watch 控制

在 App 里还可以设置定时开关,或者开启配合番茄工作法的专注模式(45 分钟自动提醒)之类的小功能。

米家 LED 台灯的光源,来自 42 颗 LED 灯珠,其中 21 颗为 2700K 暖白光,另外 21 颗为 6500K 冷白光,比我之前测试的 WiT Genie采用 5700K 色温灯珠作为冷白光还要更偏蓝一些。

米家 LED 台灯色温变化

因此米家 LED 台灯色温变化和其他 LED 台灯一样,也是通过切换两种色温灯珠的亮度比例来实现的。

在炫光控制上,米家 LED 台灯虽然比不上 WiT 那种采用弧形设计且支持分区光照的产品,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圆形灯罩台灯还是会好上不少。人眼从侧面直视发光区域不会太亮,灯管接近屏幕摆放时造成的屏幕炫光也较少。

这其中的原理也是因为米家 LED 台灯内部有透镜设计,让光路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两侧。

同时,发光组件的外部灯罩也采用了磨砂处理,这样能让光源看起来更柔和。频闪方面,米家 LED 台灯宣传的是无可视频闪,从频闪波动来看,确实超过了 1000hz, 所以对于人眼来说,影响确实会很小。

不过我们也知道,如果想要降低 LED 的亮度到很低的水平,那么 PWM 仍然是最易实现的方式。所以在把米家 LED 台灯的亮度调制最低的时候,通过每秒超过 1000 帧的高速摄影,我们也会发现下图右侧米家 LED 台灯确实存在频闪,而左侧的 WiT Genie 还没有频闪出现。

(这个在压缩之后的 GIF 确实看不出来... 还是看B 站视频里的吧)

亮度和色温测试

首先我测试了米家 LED 台灯的亮度范围,测试点为灯组几何中心点正下方 37cm 处,因为米家 LED 台灯实际采用的是无级调节,因此下方的六个档位是采用旋转按钮来测试的。

我们也可以发现,米家 LED 台灯的旋钮在最低和最高两档亮度变化较大,其它几档变化较为均匀,亮度最高能达到 960lx 左右的水平。

色温方面,实测米家 LED 台灯可以覆盖 2700k~6600K 的范围,不过在通过旋钮调节色温时,App 现实的色温会和实测的有些差距。用按钮调整色温也一共有 6 个档位,在 App 中这六个档位分别显示的是:2700K, 3200K, 4000K, 5000K, 6000K, 6500K

但是经过我的实测,这 6 个档位的色温分别为 2703K, 3086K, 3887K, 4944K, 6182K 6602K,在部分档位和理论值大约有 100K~150K 的差距,不过人眼基本也看不出来。

有一点我不太理解,对于室内光源来说,超过 5500K 以上就可以说是蓝得刺眼了,不知道小米为什么要把冷色温放到 6500K 的级别,希望大家用的时候尽量保持 5000K 以内。

光线分布均匀性

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已经在:重新认识室内光源重要性 — WiT Genie 说过,所以不再赘述了。

在日常的环境光下,桌面可以被分为主要作业区域和次要作业区域,分别对应长时间读写学习和短时间读写的需求,主要作业区域需要 500lx 以上照度,而次要作业区域需要 300lx 以上照度。

米家 LED 台灯的表现也在意料之内,因为发光区域是长条形而非圆形,所以在面对方形的桌面时,有效照亮区域也会比圆形灯罩更大。

台灯几何中心的正下方照度为 970lx, 满足主要作业区域 500lx 照度要求的面积,差不多有一个 15 寸笔记本电脑多一点。如果算上次要作业区域,则还可以更多,相比于我家里最老的那个台灯... 唉,不说了。

总结

米家 LED 台灯,作为一个不到 ¥200 的产品,可以说达到了这个价位里最好的表现,它最大的优势就是解决了很多消费者对于台灯的刚需。

米家 LED 台灯优点:

  • 长条形 LED 光源,相对于传统白织灯更亮,有效照亮区域更大
  • 灯壳灯罩有光路设计,侧面炫光较少,光线均匀
  • 可调色温从 2700K~6600K,满足白天到夜晚需求
  • 能用 App 远程控制,可实现智能功能
  • 没有肉眼可见频闪出现,高于国家标准
  • 工业设计简洁流畅
  • 非常便宜

米家 LED 台灯缺点:

  • 台灯高度不可变而且有点矮,会挡住我的 24 寸显示器
  • 灯臂只能上下俯仰,不能左右旋转
  • 最低亮度下频闪频率会降低
  • 用按钮调整时不太精确

总的来说,米家 LED 台灯是这个价位我见过最好的 LED 台灯,不到 200 的价格,当你不知道该买什么台灯的时候,选它基本错不了。如果还有其他值得推荐或者你想买的类似产品,欢迎评论留言,我有空买一个去测。

众望所归的 URL Scheme,让自动化更进一步:Things 3.4 更新

$
0
0

自从 3.0 大版本发布之后,Things 凭借简洁美观的设计以及对 GTD 独到的见解,迅速俘获了一大批新老用户的心。

但是,仍有很多重度依赖过滤、协作、URL Scheme 等进阶功能的效率爱好者在习惯了 Todoist 和 OmniFocus 等其他 GTD 应用的高度定制化体验后,纷纷表示 Things 3 在自动化方面还有些差强人意。

在最近的 3.4 版本更新中,Things 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重磅炸弹:全面的 URL Scheme 支持。熟悉 iOS 效率操作的玩家应该都知道 URL Scheme 对于自动化的重要性,而 Things 的本次更新让用户能够通过 URL Scheme 完成链接到 Things、支持强大的快捷方式以及从其他应用程序切换,也正式宣告了其在自动化领域对于 Todoist 和 OmniFocus 等软件的追赶步伐越来越快。


基础部分

启用 URL Schemes

在使用 Things 的 URL Schemes 功能之前,我们需要在 App 中先启用这项功能。在 iOS 平台上打开 Things 后把界面拉到最下方,点击设置,然后在设置界面中点击常规,然后点击高级,你就能看到 Things URL Scheme 的启用按钮了。

而在 macOS 平台上的 Things 中启用这项功能会更简单一些,只需打开偏好设置..界面后(可直接使用键盘快捷键 ⌘Command, 打开),在启用 Things URL Scheme 前勾选上即可。

获取专有链接

在成功启用 Things URL Schemes 功能后,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获得 Things 中各列表(包括项目和区域)以及特定待办事项的专有链接。

在 iOS 上,进入 Things 中你想要获取链接的列表中(包括区域和项目),下图以今天为例,然后依次点击右上角的倒三角按钮和共享,在弹出的分享菜单中找到拷贝链接,点击即可获取该列表的专有链接。

如果你想要在 iOS 客户端上获取某个特定待办事项的专有链接,那么你需要先点击并展开该待办事项,然后在底部的工具栏上点击 ••• 按钮,再点击共享,然后就可以在分享菜单中找到拷贝链接了。

在 macOS 平台上获取链接的操作会简单很多,不管你是想要获取列表的专有链接还是特定待办事项的专有链接,你都只需要鼠标右键点击某待办事项或者侧边栏上的列表,然后在右键菜单中依次点选共享拷贝链接即可。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获取的专有链接,你可以发现它们类似于这样的格式:

things:///show?id=A59C5BFA-362B-4397-94ED-B371C1BE9204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直接打开对应的列表或者待办事项,也可以从中提取 id= 后面的代码作为 list-id,在我之后介绍的指令中将会用到。

Link Builder

虽然 Things 不是第一个支持 URL Scheme 的 GTD 应用,但是开发商 culturedcode 的诚意却是最足的。除了发布了官方文稿来专门解释本次更新带来的 URL Scheme 功能中各个指令和参数的用法,culturedcode 还提供了一个链接模拟器,帮助对于 URL Scheme 还不太了解的用户方便快捷地生成相应的链接。通过这个 Link Builder,你只需要在下方各个参数对应的空白处填入你想要的内容,它就会自动生成相对应的链接,无需你再去手动编码了。

链接到 Things

指令与参数解析

在 Things 的更新日志中,这个功能被称为「Link to Things」,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对 Things 中各个视图的快速导航,即通过一个链接便可直接跳转到某个特定视图,包括列表(包括项目和区域)、待办事项和标签筛选,免除了重复寻找和点击的麻烦。

链接到 Things 功能可以通过两个指令来完成,分别为 search 和 show,其中 show 在上文获取专有链接的部分中已经出现。例如以下这些链接,我们就可以通过它们完成对特定视图的导航:

  • 链接到今天列表:things:///show?id=today
  • 链接到 Reading List 列表:things:///show?query=Reading%20List
  • 链接到 Blog 列表中重要的待办事项:things:///show?id=DBBD9A5D-40A7-4850-99B8-50F36D33A753&filter=important

这里需要注意 4 点:

  1. 收件箱、今天、计划、随时、某天 、日志簿和废纸篓这几个 Things 自带的列表不需要通过上文的方法获取 list-id,它们的 id 分别为 inbox、today、upcoming、anytime、someday 、logbook 和 trash。而其它自建的区域、项目和待办事项都需要通过上文中提到的方法来获取 id;
  2. query 这个参数后面只能填入列表(包括项目和区域)或标签的名称,而不能填入待办事项的名称;
  3. 在使用 show 这个指令时必须要填入 id 和 query 两个参数中的一个,id 的优先级高于 query,两者同时存在时 query 会被忽略;
  4. 通过逗号分隔,可以在 filter 中输入多个标签。

而 search 这个指令就简单了很多,你可以使用 things:///search 直接打开 Things 的搜索界面,也可以通过 query 参数来搜索特定的待办事项、列表(包括项目和区域)和标签,而对待办事项的链接支持是 search 指令下的 query 参数与 show 指令下的 query 参数最大的不同。例如:

跳转到搜索 Things 字符的界面:things:///search?query=Things

书签

在 Things URL Scheme 出现之前,我们也可以直接在 Things 应用中手动进入某个界面或查看某个待办事项,也可以通过应用内的搜索引擎查找某个关键字。但是当我们需要不断地重复这些动作时,手动操作就会无可避免地带来效率低下的问题。而 search 和 show 这两个指令可以帮助我们在预先设定好参数后,一劳永逸地解决查看特定内容的需求。因为这两个指令最高效的用法就在于显示预先设定好的内容,无需重复输入,所以指令和参数内容都是固定不变的,也可以说链接是固定不变的,这就像浏览器书签一样,链接也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打开后显示的内容却可以保持更新。

那么我们不妨也将包含有 search 和 show 这两个指令的链接看作是 Things 的书签,我们通过点击固定的书签即可查看 Things 中对应的内容,而 Launcher 这个应用就非常适合用来保存 Things 的书签,因为与 Launch Center Pro 等应用相比,我们打开 Launcher 中的启动器时是不需要输入内容的,也就是说启动器是固定的,这就与书签的性质不谋而合了。

我在 Things 中分别创建了 Important、Unimportant、High Priority 和 Low Priority 四个标签,通过四象限法则来给我的待办事项分门别类。但是直接在 Things 应用内通过标签筛选功能来过滤出我想要的待办事项无疑是太低效了,每天都需要重复操作好几次。但是通过 Launcher 创建的启动器作为 Things 的书签,我只需要分别点击最左边的四个启动器就可以方便地对我当天的待办事项做一个优先级和重要性的分类。这四个启动器使用的是 show 指令,以其中一个为例:things:///show?id=today&filter=Important%2C!!!!,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不同的列表和不同的标签组合。

「Reading List」 这个启动器也使用了 show 指令,通过这个启动器我可以方便地查看我需要阅读的文章列表。而「少数派」这个启动器则是使用了 search 指令,我可以通过它搜索 Things 中有关少数派的所有内容,查看有没有和少数派有关的落下的任务或者未完成的任务。

当然除了 Launcher,你也可以使用 Launcher Center Pro 或者 Workflow 来添加 Things 书签,只不过杀鸡焉用牛刀,如果你只是想快速便捷地跳转到 Things 中的某一特定界面或待办事项,那么 Launcher 的功能就恰到好处。

强大的快捷方式

指令与参数解析

与静态的 「Things 书签」不同的是,我们可以通过 add 和 add-project 这两个指令来完成动态的自动化操作。当然这两个指令下的参数并不是完全动态的,有一些参数我们也可以设置为固定的内容,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输入,而动态的参数内容可以保证定制性,这样动静结合才能体现 Things URL Scheme 的高效之处。

相比 search 和 show 这两个指令而言, add 和 add-project 这两个指令下的参数更加复杂和多样,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先来看 add 指令下的参数:

  • 新建(多个)待办事项并添加名称:如果你想添加单个待办事项,那么你需要填充 title 这个参数,例如创建名为「Call Mom」的待办事项,链接为 things:///add?title=Call%20Mom;如果你想添加多个待办事项,那么你需要填充 titles 这个参数,例如创建名为「Buy Milk」、「Buy Apples」和「Buy Rice」这三个待办事项,链接为 things:///add?titles=Buy%20Milk%0ABuy%20Apples%0ABuy%20Rice。链接中的 %20 和 %0A 是经过编码后的效果,分别对应「空格」和「换行」,你如果在 Link Builder 或者 Workflow 中输入参数内容则会自动编码,无需你手动操作。另外需要注意的两点,其一 titles 这个参数的优先级是高于 title 的,当链接中同时存在两个参数内容时,title 将会被忽略,其二 titles 这个参数创建的所有待办事项都会继承链接中其它参数的效果。
  • 新建待办事项并添加备注:如果你想为你创建的待办事项同时附上备注,那么你只需要在链接中加上 notes 这个参数的内容。例如,创建一条名为「参加会议」的待办事项并在备注中附上会议地址「环球金融中心」:

    things:///add?title=%E5%8F%82%E5%8A%A0%E4%BC%9A%E8%AE%AE¬es=%E7%8E%AF%E7%90%83%E9%87%91%E8%9E%8D%E4%B8%AD%E5%BF%83

    看不懂?不要担心,因为这是中文经过编码后的效果,通过使用 Link Builder 或者 Workflow 就能完成。如果在链接中未使用 title 参数,待办事项同样可以创建,但只会保留备注中的内容。接下来的所有参数同理,即使没有 title 参数 也不会影响创建待办事项并会保留这些参数的效果。
  • 新建待办事项并添加核对清单:添加核对清单非常接近于添加多个待办事项,只是参数不一样而已,例如创建「Go Shopping」这个待办事项并在核对清单上列出「Egg, Milk, Beef」:things:///add?title=Go%20shopping&checklist-items=Egg%0AMilk%0ABeef
  • 新建待办事项并添加起始时间:只要你在链接中使用 when 这个参数并填入日期,就可以为你创建的待办事项添加起始时间,如果你还填入了时刻,那么还可以添加提醒。例如我要创建一个名为「拿快递」并在明天晚上 7 点提醒我的待办事项:things:///add?title=%E6%8B%BF%E5%BF%AB%E9%80%92&when=tomorrow%208pm。如果你在 when 参数后只填了时刻没有填日期,那么默认会将提醒设置为当天该时刻,另外如果你在 when 参数后填了 anytime 或者 someday,那么即使你填了时刻也会被忽略,不会创建提醒。
  • 新建待办事项并添加截止时间: 添加截止时间非常类似于添加起始时间,不同的是截止时间只能是日期,添加时刻是无效的。例如创建一个三天后到期名为「Upload Papers」的待办事项:things:///add?title=Upload%20Papers&deadline=in%203%20days
  • 新建待办事项并添加标签: 你只需要在链接中使用 tags 参数即可为你创建的待办事项附上标签,如果你想要同时附上多个标签,那么只需在填入参数内容时用「逗号」隔开标签,在编码后「逗号」就变成了 %2C。例如创建一个带有 Home 和 NBCB 两个标签的名为「Read Articles」的待办事项:things:///add?title=Read%20Articles&tags=Home%2CNBCB。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输入的标签不是在你的 Things 中已经创建好的,那么你新建的待办事项不会被附上这个标签。
  • 在指定列表中创建待办事项:虽然我之前说的列表都是包含今天、计划、随时和某天这些 Things 自带列表的,但是在 list 和 list-id 这两个参数下这些自带列表都是被排除在外的,即使你填入了这些列表的名称或是 id,创建的待办事项也会被添加到收件箱中。这么设计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这些自带列表都具有时间属性,所以都可以通过 when 这个参数来归类。那么,我们还是可以用 list 和 list-id 这两个参数在区域和项目中创建待办事项,例如在我的「Miscellaneous」项目中创建一个名为「Go for Coldplay's concert」的待办事项:things:///add?title=Go%20for%20Coldplay's%20concert&list=Miscellaneous。你可以选择在链接中使用 list 或者 list-id 参数,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但是如果你同时使用两个参数的话,list 参数将会被忽略。
  • 在指定标题下创建待办事项:heading 这个参数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即你必须在链接中使用 list 或 list-id 参数来标明项目后才能指定标题。例如,我在「Writing」这个项目下的「Articles」标题下创建一个名为「Timelogger」的待办事项:things:///add?title=Timelogger&list=Writing&heading=Articles
  • 新建待办事项并伴随其它状态:与之前的参数不同的是,completedcanceledshow-quick-entry 和 reveal 这四个参数的类型是布尔值,而不是字符串。这就意味着在链接中,这四个参数后面跟着的只能是 true 和 false 中的一个。completed 参数对应的是待办事项的完成状态,默认是 false,如果你设置为 completed=true,创建的待办事项将会被标记为已完成状态,如下图中第一张截图所示;canceled 参数对应的是待办事项是否被取消,默认是 false,如果你设置为 canceled=true,创建的待办事项将会被标记为已取消状态,如下图中第二张截图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经设置了 canceled=true,那么 completed=true 将被忽略;show-quick-entry 参数对应的是在创建待办事项时是否显示快捷入口,默认是 false,如果你设置为 show-quick-entry=true,在创建的待办事项之前将会弹出快捷入口,如下图中第三张截图所示;而 reveal 参数对应的是在创建待办事项完成后是否展示该待办事项,默认是 false,如果你设置为 reveal=true 待办事项在创建成功后会高亮黄色,并且在 iPhone 上会有 Taptic Engine 的反馈,如如下图中第四张截图所示。

说完了 add 指令,再来看 add-project 就简单了很多,因为两者非常类似,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可以通过 add 指令同时创建多个待办事项,但是不能通过 add-project 指令同时创建多个项目。不过,你可以在创建项目的同时创建多个待办事项,这与使用 add 指令在创建待办事项的同时附上多个核对清单的条目是一样的机制。例如,我要在 Personal 区域下创建一个名为 Shopping List 的项目,然后在其中添加「Walmart」、「Whole Foods」和「Best Buy」这三个待办事项,可以用下面的代码:

things:///add-project?title=Shopping%20List&to-dos=Walmart%0AWhole%20Foods%0ABest%20Buy%0A

对于效率爱好者来说,add  和  add-project  这两个指令还有一个讨人喜欢的共同点,即它们都支持通过 x-callback-url 来返回创建的待办事项或项目的专有 id,只需在链接中加入 &x-success=x-things-id  就可以达成。

动态添加

Launch Center Pro 和 Drafts 在利用 Things 这一新特性上有很大的优势。

在 Launcher Center Pro 中,我们可以通过  [prompt]  来传递不同的内容到链接中,在 Drafts 中可以通过  [[draft]]  将草稿中内的内容作为目标发送到不同的目的地。所以,用 Launch Center Pro 和 Drafts 来作为 Things 的动态添加启动器再合适不过了。

例如,我想在 Launch Center Pro 中创建一个添加待办事项到我的阅读清单并附上标签的启动器,那么我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实现:

things:///add?title= [prompt]&tags=list:Tags|Important=Important|Unimportant=Unimportant|High Priority=High%20Priority|Low Priority=Low%20Priority&list=Reading%20List&reveal=true

除了利用 [prompt]  和  list  实现动态输入之外,Launch Center Pro 还可以通过时间和地理位置提醒你打开启动器。比如,你可以为你的某个启动器设置一个每天早上 7 点的提醒,该启动器可以帮助你添加上班出门前要带上的重要物品到 Things 中并附上一个 30 分钟后的提醒:things:///add?title=[prompt]&when=in%2030%20minutes&reveal=true

因制图时间有出入,截图时间差未能对应,实际没有问题。

而在文字输入体验更加的 Drafts 中,我们也可以完成对 Things 中待办事项或者项目的动态添加。例如通过这个链接:things:///add-project?title=[[title]]&to-dos=[[body]]&reveal=true,我们可以将草稿中的第一行文字设为项目的名称,将第二行开始的文字设为该项目下的待办事项。如果你需要添加多个待办事项,只需在草稿第二行开始依次换行输入,Drafts 会自动完成编码工作。

除了 Launch Center Pro 和 Drafts,还有很多支持 URL Scheme 的应用都可以完成对 Things 的动态添加,比如 Fiery Feeds,Airmail 和 Workflow。

Fiery Feeds 在解锁高级版后可以添加自定义的 URL,通过 Things URL Scheme 可以将 RSS 中的任意一篇需要稍后处理的文章添加到 Things 中的指定位置。

Airmail 比较特别,它本身并不支持通过 URL Scheme 将邮件导出,但是它可以通过 Workflow 来曲线救国。因为 Airmail 在 Custom Actions 整合了 Workflow,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将邮件导入到 Workflow 中运行,然后添加到 Things 中。你可以从 此处 获取这个 Workflow,并调整为适合你的模版。

从其他应用程序切换

本次更新的第三个方向在于通过 add-json 这个指令与第三方应用实现联动,下属只有 data 和 reveal 两个参数,并且也可以通过 x-success 来返回相应的 id。待办事项、项目、核对清单和标题在 JSON 中有不同的描述方式,通过 Things 官方公布的方式写好代码,编码后去掉代码块中的空格,就是 add-json 这个指令下的链接了,通过这类链接可以实现比 add 和 add-project 更强大的功能。有兴趣的玩家或者开发者可以前往 culturedcode 的 官方博文 和 官方 GitHub 代码库 来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

MindNode 是第三方应用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在 5.0.6 版本更新后,我们在 MinNode 中画好的脑图,点击「Export to Things 3」就可以通过 add-json 指令传递到 Things 中创建为一个以 MindNode 文档名命名的项目。

导出完成后,Things 在该项目的备注中自动添加了一个链接,点击可以直接跳转回 MindNode 的脑图中。不过需要的注意的是,如果你需要将 MindNode 中的脑图转化为 Things 中的项目,你必须得保证脑图中最外层的节点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的,这些节点将会转化为 Things 项目下的待办事项,而前面层级的节点会作为状态指示出现在项目中的标题上。除此之外,你在 MindNode 中为最外层节点添加的备注也会传递到 Things 中待办事项的备注中。

图片来自 MinNode 官方网站

除了 MindNode 以外,Things 的开发商 Cultured Code 透露新版本的 Drafts 也将在应用中支持通过 add-json 指令与 Things 的联动。

虽然 Drafts 5 还未公开发行,但是已经有不少 iOS Power User 已经将 add-json 指令利用了起来。在 Macstories 最近的 一篇文章 中,Federico 利用了 Workflow 对于日期时间的自然语义识别,间接地实现了通过自然语义处理来添加待办事项到 Things 中,而这个 workflow 中最后一步就是用到了 add-json 指令。你可以从 此处 下载这个 workflow。

值得一提的是,你还可以将这个 workflow 添加到 Drafts 中,这样以来你就可以拥有更好的输入体验,还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不过 Federico 在文中也提到,这个 Workflow 实现的自然语义识别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然语义识别」,只是通过输入特定格式的自然语义来让 Workflow 识别日期与时间。如果你想实现更加智能的自然语义识别,那么你不妨试一试 这段代码,它使用了广受好评的 chrono 来支持自然语义识别时间并在 Things 中创建相应的待办事项。你可以在 Drafts 中创建一个 Action,并在其中加入这段代码,这样就可以将它作为一个 Things 的动态添加启动器了,弥补了 Things 自身对自然语义识别的不足。

Workflow

虽然在之前的解析中我已经展示了如何通过 Launcher、Launcher Center Pro 和 Drafts 等应用来实现对 Things 的自动化操作,但是作为 iOS 平台上最典型的自动化工具,Workflow 可以利用 Things URL Scheme 实现更多的可能。

  • Things UPCOMING 实现简单的链接功能,直接跳转至计划列表并使用 Important 标签筛选。
  • Add to Reading List 通过分享按钮运行,将网页名称作为待办事项的名称,将网页链接作为待办事项的备注,添加到 Things 的 Reading List 项目中。
  • Convert Project Back to Checklist 这是一个来自 Matthew Cassinelli 的 Workflow,通过它可以将 Things 中的一个项目以及它下面的待办事项转换成一个带有核对清单的待办事项。
  • Things > Bear > Things 来自于 Josh Ginter,通过这个 workflow 可以在 Bear 中创建一条带有 Things 待办事项链接的笔记,然后获取该条笔记的链接粘贴到待办事项的备注中。
  • Attach DEVONthink File To Things 既然我们无法在 Things 中直接为待办事项添加附件,那么我们可以通过 DEVONthink 来实现。在 DEVONthink for Mac 上我们可以直接使用 Things 的 Quick Entry with Autofill 来将 DEVONthink 中的文件添加到 Things 中,文件名自动填充为待办事项的名称,文件链接自动填充为待办事项的备注;如果在 iOS 上的 DEVONthink To Go 中想要实现同样的效果,只需在 DTTG 中打开文件然后运行该 workflow,就可以创建一个备注为 DEVONthink 专有链接的待办事项。

  • Create Text In DEVONthink And Attach To New Todo In Things 如果你不想使用 DEVONthink 中已经存在的文件作为待办事项的附件,而是想在创建待办事项的同时在 DEVONthink To Go 创建一个新的文件,那么你可以试试这个 workflow。(感谢 Hum 对两个 DEVONthink 有关的 workflow 的意见与改进)

  • Ulysses & Bear 我一般会选择在 Ulysses 上写我的稿子,所以通过这个 Workflow 我可以先在我的 Writing 项目中创建一个待办事项,然后在 Ulysses 中创建一个带有 Things 中待办事项链接的文稿,最后将新建的 Ulysses 文稿的链接粘贴到待办事项的备注中,就可以实现在 Things 和 Ulysses 之间的无缝跳转了。

后记

除了前文提到的内容,Things 3.4 更新中其实还包括了 version  指令以及新增的音调不敏感搜索,此处不再详细展开。虽然我不敢保证我解释的内容涵盖了此次更新所有的细节,但是从已展示的内容来看,Things URL Scheme 所带来的效率上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一步一个步伐,Things 3 的更新之路走得异常稳健,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Things 3 的自动化将不会再饱受诟病,兼具简洁美观设计和强大自动化支持将使它成为更多效率人士的任务管理工具首选。

进一步了解 Things,欢迎继续阅读以下文章:

更多关于 Things 的文章,尽在专题 👉 任务管理,从 Things 开始

下载 少数派、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 Power Up。


让每个人都能轻松做一档播客节目:Anchor

$
0
0

据说截至 2017 年,将近 25% 的美国人都会定期收听播客,平均每人每月收听 20 集;这个数字在国内同样也不小。随着收听者的增多,播客的制作者也在增多。然而传统的播客制作是一个成本高、费精力的过程,要完成一档质量说得过去的播客节目,制作者至少需要做以下这些事情:

  • 购置录音设备。
  • 录制并花费大量时间剪辑节目。
  • 租用一台 VPS 来建立播客网站和存放音频文件。
  • 发布并分发节目的音频文件(例如制作 RSS 订阅地址)。
  • 将节目信息手动提交到 iTunes、Pocket Cast 等平台。
  • (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嘉宾出席录制节目。

这样复杂的过程使得制作播客这件事情的门槛很高,很多有想法的人就此望而却步。不过,随着 Anchor 3.0 版本的发布,这种传统的播客制作流程却不再是必经的途径了。

Anchor was started with a straightforward mission: to democratize the cre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udio.

这是 Anchor 的官方博客在去年九月收到来自 Google Venture 的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时发表的一句话。彼时的 Anchor 仍处在 2.X 版本,而如今 3.0 版的 Anchor 已经变得更加简洁和易用,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 Anchor 是如何使播客变得平民化的。

每个人都能制作播客

Anchor 大大简化了播客的制作流程。打开 Anchor,录上一段你的想法,配上背景音乐和转场,然后点击发布,一档播客节目就发布出去了。播客主持不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在播客的技术细节上,因为 Anchor 已经为你提供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更为值得称道的是,这一切现在甚至能够完全在你的手机上完成。

iOS版界面

打开 Anchor 的 iOS 应用,默认的第一屏就是录制界面——这样的设计思路颇似启动即写的 Drafts,让你随时随地可以掏出手机录上一段内容。除了录音,底部还有四个按钮,从左至右分别为:语音信息、协作录制、插入音乐和插入转场。当录制或选择插入一段内容时,这些内容会成为这集节目中的一个 Segment(分段),听众可以选择直接收听某一个分段。当你认为这一期节目已经录制完成后,点击右上角的 Publish(发布),填入标题与简介,就可以发布了。

除了录制,你也可以在底部的 Tab 选择收听和查看自己的信息概况。因为 Anchor 上发布的播客都是具有分段的,所以在 Anchor 上的收听体验也相当不错,每一集的内容都一目了然。唯一的遗憾是,Anchor 上的中文节目截至本文完稿仍几乎为零——这一空白还要靠诸位创造者去填补了。

除了 iOS 应用,Anchor 也提供了网页版1 。除了前述的几种录制与插入功能,网页版还支持从本地上传文件,这意味着你也可以事先适度裁剪你的音频再上传。

网页版界面

无论选择 iOS 版还是网页版,这都意味着你从此可以和繁琐的全套剪辑流程说再见了。Anchor 提供的编辑功能足够你制作出一档出色的播客节目。

制作完一期节目仅仅是迈出了第一步,你还需要制作合乎规范的 rss 输出链接并提交到各大平台。在 Anchor 里,只要按下发布键,Anchor 就会自动将你的播客提交至 Apple Podcasts、Google Play Music、Overcast、Pocket Casts 这几大平台,还会用邮件实时告知进度。

如果想分享你的播客节目,还少不了为它制作一个网页这一步,而 Anchor 也为你准备好了个人主页。只需要在设置里填写好自定义的 URL 地址,就可以访问这个页面了。

播客的主页

最重要的是,使用 Anchor 是完全免费的,无论是分发还是存储空间,播客的制作者都不必再为之操心。不难发现,我前面提到的六条制作者需要做的事情中,Anchor 包揽了五条——从录制到分发,Anchor 全部能帮你完成:正是这样完善的功能让 Anchor 敢于喊出「Democratize the cre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audio」这样的口号。

每个人都能参与播客

传统的播客节目都是由制作者发布在不同地方的,没有一个统一的社交平台供听众提供反馈。不少知名播客都试图开发自己的互动方式,例如 Checked 就有一个听众的 Slack 群用来讨论和互动。这固然是很高效的交流手段,但未必每一个听众都愿意为此去下载一个 Slack 折腾一番。Anchor 为听众和主持人、主持人和主持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相对轻量但更方便的解决方案。在收听时,听众可以即时录制语音信息并发送给主持人,而主持人也可以选择将收到的语音信息插入自己的播客,这是很符合播客这一声音媒介的特点且相当自然的交流方式。此外,听众在听到精彩的部分时可以点击「鼓掌」,其他听众在听到同一时间点时会听见你的掌声(可选择关闭此功能)。

左:收听界面 右:发送语音信息

而录制时,主持人之间也可以有互动。你可以在播客里插入和其它主持人一起协作讨论的录音,这个功能对于主持人身处异地的播客节目特别有帮助。

用手机制作一期播客

撰写本文前我也尝试着用 Anchor 的 iOS 客户端制作了一期播客,在此分享一下制作下来的感受2 

制作播客的第一步就是准备好内容大纲并录制。录制我是在 Anchor 的 iOS 客户端内完成的,按住录音键就可以录制,放开则自动停止;拖住录音键上滑则可以开始录制并将其锁定,再次点击来停止。在录制完成一个 Segment 后,Anchor 会弹出一个界面让你选择背景音乐,目前有近 20 种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可选(也可以不选)。录制完成后我尝试着试听了一下——不知道 Anchor 是否有内置降噪算法,靠手机麦克风录制出的效果并不差,在我录制时窗外的杂音听起来并不明显;此外,背景音乐其实也是一个很高明的掩盖杂音的方法。

从左至右:录制,插入背景音乐,插入转场

在录完一个分段之后,我添加了一段转场音乐。Anchor 同样提供了很多种不同风格的专场供选择,在多个 Segment 之间插入转场可以达到在话题之间切换的效果。

随意录了 2 个分段之后,我尝试着发布了这集播客。点击发布后,首先会要求填写这集播客的名字和概述,你也可以在这里选择是否将播客发布到其它播客平台、是否将链接分享到社交平台。随后我到设置里修改了播客的名字和详细信息,一切就都完成了。

发布单集和播客设置

没有复杂的操作,也没有繁琐的设置——你需要做的只是在手机上录一段音,再点几下,一档播客节目就出现在了互联网上,成为这个时代的一部分。Anchor 确实把制作播客变成了任何没有这方面基础的人都能做到的事。

制作过程中,我也的确感受到 Anchor 的音频编辑功能不如 Garage Band 等传统工具那样完善,但是瑕不掩瑜,像它这样一键自动化的发布方式的确是很吸引人。只有我的节目发布到各个平台,它的收听量才有可能真正上升——我可以自豪地在节目里说「你可以在各大平台搜索 XXX 找到我的节目」——如果只能在 Anchor 里收听,那这档节目必然是鲜有人问津的。

发布节目后的第二天,我收到了 Anchor 发来的邮件,我的播客节目已经成功提交到了 Pocket Casts、iTunes 等平台。

结语

Anchor 的名字很有意思,这个单词既有「节目主持人」的意思,又有「锚」的意思。Anchor 的表现也倒很符合它的名字——优秀的功能形成用户粘性,就如同锚一般固定住用户。如今的内容创造者越来越多,我私以为 Anchor 除了像锚之外,更像是一个海湾,为创造者们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如果你有制作一档播客节目的想法,不妨去下载一个 Anchor,体验一下这种简便的播客制作方式;如果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服务器存放播客音频文件,却时常因为流量不足而焦头烂额,你也可以试试 Anchor:Anchor 提供了简便的导入功能,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Anchor。你也可以访问 anchor.fm 来使用网页版3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


一张图,帮你简化并找准真正合适自己的 App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8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活动。

杰克·特劳特的《定位》丛书里提到过「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 7 个以上的单位」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频繁使用的 App 通常只有 7 个。但处于纷繁复杂的信息时代,如何简化并找准真正合适的 App 呢?


分享你的 Smartisan 使用技巧,免费拿下一款锤子手机丨少数派 × 锤子手机征文活动

$
0
0

说到锤子手机的亮点功能,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 Smartisan OS,它不但是很多人购买锤子手机的主要原因,即使不是锤子手机用户,也会对 Smartisan OS 中「信息撤回」「强迫症模式」之类的人性化小功能印象深刻。

在进入 Smartisan 3.0 时代后,锤子更是在「效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先后发布了「一步」「大爆炸」和「闪念胶囊」等几个基于系统层面的效率功能,成为了架在应用之间的桥梁,不但为用户带来了更加高效的操作模式,也进一步提高了手机的可玩性,不少用户基于这些功能研究出了很多有趣的用法。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今天少数派联合锤子科技发起「我的 Smartisan 使用技巧」征文活动,邀请你来分享一下自己的锤子手机使用技巧,如果你是锤子手机用户,并且乐于探索它的各种功能,欢迎你将这些经验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你可以:

  • 分享针对一个功能的具体使用方法:例如 One Step、Big Bang、闪念胶囊、远程协助等特色功能
  • 我的「Smartisan 工作流」:将 Smartisan OS 的多个功能组合起来,搭建出自己的高效工作流程;
  • 其它你愿意分享的内容:不限于 Smartisan OS,也可以是你愿意分享的其它锤子手机使用经验(如手机摄影等),我们期待惊喜。

除了发布会门票和新产品,你的文章还可能被收入官方「使用手册」

这次征文我们同样为大家准备了丰厚的奖品:

  • 一等奖(1 名):锤子发布的下一款手机(无论多少钱)
  • 二等奖(2 名):五月锤子新品发布会门票
  • 三等奖(3 名):Smartisan 半入耳式耳机 · 心动版(价值¥99)
  • 入围奖:所有入围作者都可以获得 Smartisan「足迹」系列明信片一套

此外,如果你的文章被锤子官方选中,还有机会收入系统内置的「用户手册」中,让所有锤子手机用户看到。

参赛须知

征文时间

  • 从今天开始,你有两周时间来整理和分享你的 Smartisan 手机技巧(03.07 - 03.21);
  • 编辑部会仔细阅读所有投稿文章,并在 3 月 22 日(周五)公布获奖结果。

我们对文章的要求

  • 文章内容要和 Smartsian 手机或 Smartisan OS 相关;
  • 必须是原创文章,文章须为首次公开发布,且未在其它媒体平台或社区发布过;
  • 语句通顺、无错别字,文章逻辑清晰,排版整洁;
  • 活动期间可投稿多篇文章,但同一用户最终仅可获奖一次。

投稿方式

邮件投稿 

你可以直接将写好的文章通过邮件发送至 tt@sspai.com 投稿。为方便查阅,请以征文投稿 + 文章标题 + 少数派用户名 的格式作为邮件主题,文章以 Markdown、Word 或 PDF 格式作为邮件附件发送。

Matrix 投稿

如果你是 Matrix 作者,可以直接将文章发布在 Matrix 上,并在文中注明参与本次征文活动。

其它投稿方式

你可以使用任何你喜欢的方式来撰写文章,发布在任意你熟悉的平台上。你只需在文首说明 本文参与「少数派 × 锤子手机征文活动」并附上链接:https://sspai.com/post/43526,然后 填写表单 告知我们。

入围 & 评选

活动期间,我们会在网站不定期发布已经入围的文章。如果你在网站首页看到自己的文章,则表示你的文章已经入围,最终的文章评选会由编辑团队依据文章质量、综合阅读量和点赞数选出。

所有奖品将会在公布获奖名单后统一发出。官方人员将通过网站私信联系你,请注意查看。请在「账号设置 - 消息与邮件」中确认打开了「发送和接收私信」功能。

如有其他疑问请邮件联系 tt@sspai.com 咨询。


追港剧,有这一个 TVB 官方出品的应用就够了:埋堆堆 | App+1

$
0
0

创办于 1967 年的 TVB,即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华语商营电视台。你或许不曾了解 TVB,但你对其制作的影视作品一定略有耳闻,像是《神雕侠侣》、《笑傲江湖》这样的经典电视剧,或是近年流行的《使徒行者》,都出自这家电视台之手。

在内地,TVB 与优酷土豆、爱奇艺与腾讯视频三家主流视频网站都有合作,导致 TVB 的电视剧网播版权却一直比较混乱。对于只追一两部剧的观众来说,这或许没什么好担心的,但对于热爱 TVB 剧集的观众,尤其是喜爱经典剧集的观众来说,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整合 TVB 的资源,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而 TVB 官方出品的 这款应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在 埋堆堆 上,你只需要注册一个账户即可免费观看应用内所有的电视剧、综艺。除了观看在线视频功能外,你还可以用埋堆堆查到 TVB 旗下频道近七天的节目单,而在节目单上甚至还贴心地标注了节目语言。

所有资源都可以免费观看

埋堆堆不仅是一个视频应用,官方称其为「泛粤文化咨询应用」。在埋堆堆的首页,你甚至可以看到与 TVB 及旗下艺人有关的娱乐新闻,或是一些新剧的宣传片,从而让观众可以更多地了解  TVB。你也可以在首页看到一些关于粤文化的文章,如果你想了解粤文化,这也许会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首页的各类文章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这款应用。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有趣的应用 💡


学生专属福利,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些常用服务其实可以更便宜

$
0
0

为了吸引新客户、提高留存率,不少公司都会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推出相应的优惠方案。少数派之前的文章 在校师生福利:Apple、微软、Adobe 等产品如何通过教育优惠购买中已经为我们介绍了 Adobe、GitHub、JetBrains 和 Autodesk 等专业软件的教育优惠条件。

除了以上这些服务,还有不少更大众化的产品也提供了学生专属优惠。如果你还在象牙塔中,不妨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爱奇艺

正在积极筹备上市的国内视频巨头爱奇艺,近期也针对广大学生党们推出了会员青春套餐。你可以以每月 9.9 元或包年 99 元的优惠价格购买原价 198 元 / 年的 VIP 会员服务,并享受免广告、会员海量片库、1080P 超清画质等特权。

只需要点击上方活动链接,登录爱奇艺账户,然后根据提示填写你的相关学籍信息(需在学信网可查),就可以享受会员优惠套餐了。需要注意的是,该活动仅针对 22 周岁以下的大学生群体,并只能开通 2 次,请好好把握。

请输入图片标题

淘宝 / 支付宝

  • 🚩权益:芝麻信用、专享福利等
  • 👩🏻‍🎓认证方式:学信网

2015 年,淘宝正式推出大学生认证服务,允许商家为其设置专属优惠价格。发展至今,已经涵盖了商品优惠、花呗额度、芝麻信用等各类阿里旗下业务,帮助你享受各种专属权益。你可以在「支付宝-我的-身份认证」中找到更多详细信息。

请输入图片标题

京东

淘宝有的,京东自然也不会落下。只需要点击 此链接,根据提示填写你的相关学籍信息进行认证,就能享受校园白条、专属优惠券、特价商品等服务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网易严选

  • 🚩权益:全场 9.5 折
  • 👩🏻‍🎓认证方式:学生证

网易严选是网易旗下的低价精品电商,采用供应链直选模式。尽管自诞生以来就饱受山寨等非议,但也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打出了一片天地。而通过在校大学生认证后,你便可以享受全场商品 9.5 折优惠,还能与其它优惠券叠加使用。

下载网易严选客户端并登录后,进入个人页面,便能看到底部「大学生认证」选项。点击后按提示提交你的个人身份信息及学生证,就能够享受专属优惠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ofo 小黄车

  • 🚩权益:免押金、半价用车等
  • 👩🏻‍🎓认证方式:学生证

作为从大学校园中走出来的品牌,ofo 小黄车一开始就为学生党们提供了专属优惠,不仅不用缴纳 99 元的押金,在推广前期更是有 9.9 元包学期的超值优惠。虽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通过认证后,你依然可以享受免押金和专属骑行折扣。

下载 ofo 小黄车 App 后,你便可以在个人信息页面中找到「校园认证」选项,按提示提交个人信息和学生证后,便可以享受专属权益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与 ofo 一同瓜分国内共享单车市场的摩拜也曾提供过学生优惠,但仅面向北京大学在校学生,在后来的版本迭代中已经被悄悄移除了。

有道云笔记

如果你觉得 Evernote 有点儿不接地气,可以试试网易旗下的 有道云笔记。其原生支持 Markdown 写作格式,可以一键收藏微信、微博和网页等内容,在国内同步速度极快。相比免费用户,通过教育认证后你可以获得高达 10 GB 存储空间和 1000 次免费 OCR 识别次数。

要想申请成为教育用户,只需要点击 该链接,登录你的有道云笔记账户,然后输入自己的教育邮箱认证即可。比较小家子气的是,有道云笔记目前只支持清北复交等数十所国内高校邮箱,你可以在 这里查看完整高校名单。

请输入图片标题

除了有道云笔记外,Evernote 国际版也提供教育优惠,但其打折后价格仍高于国内版的印象笔记订阅费用,因此在这里就不多提了。如果有需要,你可以点击 此链接提供自己的教育邮箱申请。

幕布

幕布是一款结合了思维导图与文档管理的大纲笔记工具,可以帮助你更好的梳理思维,发挥灵感,本文大纲也是它上面创建编辑的。而幕布高级版则为你解除了普通版的空间和数量限制,同时提供更多样式和思维导图风格选择及全平台自动同步功能。

面向学生、公益组织和教育机构,幕布特别推出了公益计划,可以为你提供最高 3 年 8 折的高级版优惠。你只需要填写 该表单,提供自己的身份、证件和申请原因等资料,通过审核后便能获得相应优惠码。

请输入图片标题

大疆教育商店

在少数派之前的 这篇文章中,已经介绍了苹果和微软硬件产品的优惠条件。而作为民用无人机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大疆科技也针对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们推出了相关优惠计划。

若要享受优惠价格,你只需要点击 该链接,进入大疆教育折扣活动页面,然后根据提示填写自己的 .edu 教育邮箱。验证通过后,只需要登录你的大疆账户,便能在「我的卡券」页面中找到相应优惠券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对于 Mavic Pro、Phantom 等热门系列产品,使用教育优惠码可以享受 9.5 折优惠,而其它支持的活动产品均可以 9 折价格购买。Mavic Air、Tello 等新品目前还不在优惠之列。只要你仍是学生或教育工作者,都可以每年重新申请一次新的折扣码,有效期限则为申请后的六个月内。

如果你没有教育邮箱,则可以发送邮件给 education.cn@dji.com,并附上你的学生证或教师工作证及身份证照片。经过人工审核后,大疆也会给你发送教育折扣码。

Apple Music

  • 🚩权益:5 元包月
  • 👩🏻‍🎓认证方式:教育邮箱/学生证

作为 Apple 旗下的音乐流媒体服务,Apple Music 自推出起就备受关注。而通过 UNiDAYS 验证你的学生身份后,你便可以享受每月 5 元的全球最低价会员特惠了。少数派作者 @一只索狗此前也介绍过 详细申请流程,在这里就不多说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此外,支付宝目前正在大量派发所有人可领的 Apple Music 1 个月会员资格,你可以在支付宝 App 中「我的-蚂蚁会员」板块中找到该优惠活动。

Spotify

Spotify 是目前全球订阅用户数最多的音乐流媒体服务,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进入大陆,但其精准推荐机制及海量曲库仍吸引不少人注册使用。而只需提供教育邮箱和学生证,你便可以享受 5 折 Premium 特惠了。少数派此前也曾用介绍过详细申请流程,欢迎 在此阅读

请输入图片标题

Setapp

Setapp 是由著名 macOS 软件开发商 MacPaw 推出的订阅制软件服务,目前已提供 110 余款优秀软件供订阅者免费使用,其中不乏 Ulysses、2Do、CleanMyMac、iMazing 等各自领域的佼佼者。

请输入图片标题

要想加入 Setapp 的教育优惠计划,你只需要用自己的教育邮箱注册,验证后就可以享受每年 59.88 美元的折扣价格了。除了外币信用卡以外,Setapp 也支持使用绑定了银联卡的 PayPal 账户支付,让你无后顾之忧。

请输入图片标题

如果你没有教育邮箱,也可以在 Setapp 的 官方支持页面上发起新工单,并通过人工审核获取相应优惠。

LastPass

LastPass 是一款知名全平台密码管理工具,可以提升你的互联网账户安全性,免除后顾之忧。而使用 .edu 教育邮箱,你便可以免费获得 6 个月高级版订阅,享受账户共享、应用程序、多因素验证等功能。

只需要访问 此页面,填写你的教育邮箱,便会收到验证邮件。点击链接后,你可以选择填写已有的账户电子邮件地址,不必与教育邮箱相同。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使用与申请时相同的 IP 地址等才能成功验证,而多次重复兑换可能导致你的账户被冻结,因此请勿转让给他人使用。

请输入图片标题

Ulysses

  • 🚩权益:5 折优惠,73 元/半年
  • 👩🏻‍🎓认证方式:学生证

论起苹果生态圈内的专业写作软件,Ulysses必然是一个绕不开的标杆。尽管在去年转向订阅制后引起了极大非议,但如果你喜爱使用 Markdown 进行写作,Ulysses 依然是一款几乎没有缺陷的全能佳选。

要想享受 Ulysses 的教育优惠,你需要首先从 App Store 下载其应用,然后在订阅页面单击左下角的「Ulysses for Students」字样,再根据要求上传自己的学生证就可以了。通过审核后,你便可以以 73 元人民币的优惠价格订阅 6 个月,随后需要重新验证。

请输入图片标题

需要注意的是,我个人并不推荐单独订阅 Ulysses,因为 Setapp 中已经包含了 Ulysses,而两者价格只有每月 20 余元人民币差距,显然订阅 Setapp 更为划算。

Todoist

作为少数派多次钦点的御用任务管理工具,Todoist也有着面向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优惠计划。要想参与,你需要首先登录 该网页,根据页面提示,将自己的个人版账户转换为商务版免费试用账户(个人商务版与高级版费用相同)。在这一过程中,你的个人数据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即使之后审核未通过,也可以随时取消。

请输入图片标题

随后,只要再访问 该网页,填写申请表格(可能需要科学上网),给出你的教育邮箱、学校名称、相关证件等信息。Todoist 官方会在收到资料后的 10 个工作日内给出回复,并将你的下一笔商务版账单调整为半价。到期后,你仍可以再次重复上述步骤以获取优惠。

请输入图片标题

比较麻烦的是,Todoist 目前仅支持使用 VISA、MasterCard 和 AmericanExpress 信用卡进行付款,如果你身处大陆,可能就要多费些功夫了。

大学生专属福利、笔记本导购指南、实用学术利器、各种「宿舍神器」……让你的大学生活更美好,请点击专题 👉 大学生数字生活指北

用纯文本写论文,你可以这样搞定参考文献

$
0
0

用 Ulysses 写文章,优势在「纯」文本的轻巧。比如,Twitter 上 Ulysses 官方转发了一条 Tweet,用户@CarlosJG 的一篇文章用的 Word 有 2.26 GB,而用 Ulysses 则是 26.8 MB,看原图:

Word 和 Ulysses 对一篇文章大小的差别

而一个 Word,大点的文档打开就要很久。所以我一开始都用 Ulysses 写作,最后再输出到 Word,用「修订模式」跟导师进行协作。修订模式也是一个神奇的功能,暂且按下不表。我个人的写作方向是学术写作,大量引用是必不可少,这种引用不是一段文字的引用,而是从自己的角度整理概括该作者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再在文字后添加上标数字,在全文的最后列出这些文献。比如这样的引用:

{Wiener, 1930 #581;Hurwitz, 1941 #48;Hurwitz Jr, 1941 #49;Gabor, 1948 #242;Edmondson, 1954 #478;Zernike, 1955 #241;Hopkins, 1957 #162}。

花括号内的信息分别表示作者、年份和在我个人 EndNote 文献库内的排序(#)。用分号间隔开的是一篇篇文章。而这些只要在 EndNote 内选中然后 Ctrl+C 得到,如下图:

拷贝文献

最终在 Word 中这样呈现:

文献呈现在 Word 中呈现的样子

上面其实是 Nature 杂志格式的参考文献效果。这当中用到的工具、插件和方法,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工具

  1. 文献管理软件 EndNote
  2. 纯文本工具,我个人用的是 Ulysses
  3. Word
  4. EndNote 在 Word 的插件:Cite while you write Mac 版本 Windows 版本

Ulysses 这里的主要作用只是把纯文本转换成 Word 文档,并不十分重要

理解 Temporary citation

说自动生成参考文献的原理,核心是 Temporary citation。当你在 EndNote 复制引文 Citation 的时候,{Hopkins, 1957 #162} 是 Temporary citation ,代表一个纯文本的索引;而 

1. H. H. Hopkins, "Applications of Coherence Theory in Microscopy and Interferometry," J. Opt. Soc. Am. 47, 508-526 (1957).

是一个完整的文章引用。在完稿呈现之前,只需要用 {Hopkins, 1957 #162} 这样的 Temporary citation 告诉 EndNote,这里的序号对应着哪一篇文献。EndNote 也可以换成 Mac 上一个著名的软件 Papers,原理是一样的1 :

「EndNote generates a "temporary citation" (another name for a citekey) that includes the first author's last name, year of publication, and a unique record number specific for that entry in the EndNote library, to produce for instance '{Smith, 1997 #42}'」

Temporary citation 在 Papers 里叫 Citekey,而且 Papers 赋予它一个快捷键加快文献的引用:

「When you're working on a manuscript you can easily search your Papers library and enter a reference. Hit the 'control' key twice and a small Papers dialogue box will open up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have Papers running in the background or not.」

再回到 「EndNote - Preferences」 中,我们还可以设置 Temporary citation 的格式:

Temporary citation 的设置界面

如果你高兴,可以将{}改变为「」,但是可能对英文的支持很不友好。它的示例也在上图右下侧显示。

基本方法

理解了 Temporary citation 之后,下面就是简单的点击操作。

  • 首先,用 Temporary citation 引用文献
  • 在 Ulysses 写好论文后,用 Word 导出
Ulysses 导出 Word 的示意图
  • 然后在 Word 的工具栏点到 EndNote X8 的部分
打开 EndNote X8 在 Word 的插件

忽略语法错误的红色下划线(因为检测的是英文语法)。

  • 点击 Bibliography
点开 Bibliography
  • 选择对应杂志的格式2 ,点击 Update Citation and Bibliography,文献就排列好在文章的末尾
osajn 格式的参考文献

整齐可爱的参考文献跃然纸上。

进阶

修改格式

对不同的杂志投稿,参考文献的格式也不一样,很多杂志已经发布 EndNote 的格式,直接在 EndNote 官方库 内下载。

如果是国内学术论文杂志,要用 J/M 这些大写字母和方括号来表示,虽然非常蠢,但是也有办法解决。这些格式修改的操作,跟 Word 和 Ulysses 就没有关系了,要进入 EndNote 这个软件修改。比如我们修改 Nature 杂志的格式,进入 「EndNote - Edit - Output styles - Nature/Edit Nature」:

修改 Nature 杂志的格式

然后进入 「Bibliography - Templates」,在 Journal Article 中 Title 后增加 「J 瞩目」

增加「J 瞩目」

在 Word 中 Updated 之后显示为:

增加 「J 瞩目」后 Word 中显示的样子

格式修改的示范说到这里。

支持 Markdown 语法

经过 @JamesHopbourn 同学的介绍,在 这篇 文章中有给出对 Markdown 语法文章友好的参考文献格式,可以去下载使用。

在 iPad Pro 获取引文

除了 MacOS,EndNote 也支持 iPad。虽然还不支持分屏,但可以用悬浮窗口多任务,如下图:

iPad 多任务插入文献的示范

图中显示的是 iPad 上的 EndNote 和 Ulysses 的悬浮窗口。如图显示的可执行任务(Actions)可用来引文。其中,Temporary citation 为 {Wolf, 1969},  citation 为:

Wolf, Emil. 1969.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semi-transparent objects from holographic data. Optics Communications 1: 153-156. doi: http://dx.doi.org/10.1016/0030-4018(69)90052-2.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0030401869900522.

复制之后粘贴到 Ulysses 里,也是一种不讨厌的解决方案。

尾巴

因为整个过程都是纯文本的碰撞,因此,即使删除/调整带有参考文献的段落,该方法也会自动删除/调整顺序。一百多篇参考文献在一百多兆的文档也没出现过丢失或者错乱,我自己的毕业论文就是这么实践的。这应该是最不费时的方法,那么更多的时间可以花在内容上。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你的智能设备更好用。


从今天开始,你终于可以用 Apple Watch Series 3 上网打电话了

$
0
0

去年九月随 iPhone X 一同发布的 Apple Watch Series 3,除了例行提升性能,最大的亮点就是支持移动网络,然而这个功能很多用户还没来得及尝试,就因为各种原因而在国内暂停了服务。

前不久,中国联通宣布获得 eSIM 服务运营资格,并在 3 月 7 日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 6 个城市作为试点先行开放,从今天开始,大陆地区的 Apple Watch Series 3 用户终于可以用手表打电话了。

在 iPhone 的「手表」应用中选择「蜂窝移动数据 - 设置蜂窝移动数据」,之后根据提示操作,填写自己的手机号、服务密码、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通过实名认证后即可开通。

开通成功后会收到联通的短信提醒,同时在手表「设置 - 蜂窝移动网」内也能看到「已连接」的状态。此时你的 Apple Watch 就彻底脱离了 iPhone 的「束缚」,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了。

如果手机套餐流量有限,可以在 iPhone「手表」app 的「蜂窝移动数据」中调整可以在手表上使用流量的 app,避免「跑流量」的情况。

经过简单体验,Apple Watch 无论是听歌还是打电话都表现良好,网络速度很稳定,由于三代 Apple Watch 的续航时间相对较长,所以也不用担心耗电过快的问题。

对于有外出跑步和锻炼习惯的人来说,能够直接用 Apple Watch 打电话上网确实方便不少,出门时戴好手表和无线耳机,听歌 + 运动记录就能搞定,不但不用担心错过电话和信息,还可以简单回复微信,回来的路上先要买东西也可以直接使用手表版的支付宝 app。

5 个小技巧,让你知道 iTunes 其实比想象的好用

$
0
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iTunes 给大家的留下的印象除了难用还是难用。自从 iOS 5 时代 iOS 设备激活可以 PC-free 以后,iTunes 在大家眼里的的实用性似乎就大打折扣了一般 —— 除了在十分零星的情况下从电脑向 iOS 移动设备的 App 中传输文件,iTunes 似乎再无用武之地。然而几乎没有人记得,iTunes 最初是为了管理音乐而设计的,在这一点上,iTunes 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好用。

随着 Apple Music 的推出以及不断完善,iTunes 目前的功能也已经与 Apple Music 有了十分深度的整合。Apple Music 上线早期出现过的(我自己就亲历过好几次)iTunes 曲库整个消失的情况倒是再也没有出现过。iCloud 音乐库使得 iOS 设备和电脑之间的音乐库能够无缝衔接,这一点是我使用 Apple Music 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在于系统讲解怎么样利用 iTunes 管理音乐库,只是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在管理自己音乐库中所发现的 iTunes 十分好用的功能作为备忘贴士就好。

Tip 1:编辑歌曲信息

在 iTunes 的「歌曲信息」窗口中可以查看和编辑许多歌曲信息。这里挑一些个人感觉比较实用的说说看。

歌词

去年的 Apple Music 更新已经为曲库中的许多歌曲自动匹配歌词,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歌曲是无可用歌词的。其实,歌词可以通过在 iTunes 中编辑歌曲信息手动添加,只需要在编辑歌曲信息的时候选择自定歌词就可以粘贴自己想要的歌词了。歌词会自动在其他设备上出现并显示。

在 iTunes 中添加自定义歌词

专辑封面

有时候从买回来的 CD 导入 iTunes 的音乐会缺失专辑封面,也可以通过编辑歌曲信息来添加自定义的封面。

针对单个歌曲的设置

在「歌曲信息」窗口的「选项」选项卡中可以进行好几项设置,包括歌曲开始播放和停止播放的时间戳、是否记住上次播放位置、是否在随机播放中跳过、音量调整以及均衡器设置。

自定义专辑封面、歌词与歌曲选项

这些信息编辑后都会通过 iCloud 自动同步到所有使用该账户登录 Apple Music 的设备上,编辑一次就可以在各类平台同步。

Tip 2:创建智能播放列表筛选想要的音乐

智能播放列表是通过用户设置条件来自动筛选音乐的播放列表。随着用户对于歌曲信息作出的某些改变,列表也会随之更新。智能播放列表可以通过依次选择「文件」- 「新建」-「新建智能播放列表」来创建。

在这里用户可以通过添加规则来筛选自己 Apple Music 中的音乐,从演唱者、是否标记为「喜爱」到播放次数甚至是每分钟节拍数都可以作为筛选的条件(其实有点像在 Excel 里做筛选)。

制作一个智能播放列表

例如,我想把自己曲库中所有 Lady Gaga 演唱的、并且是标记为「喜爱」的歌曲筛选出来,就只需要选择「艺人包含 Lady Gaga」且「已标记为喜爱」作为筛选条件,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同样的,用户创建的智能播放列表也会通过 iCloud 在在所有平台上同步,并且规则的更新以及列表的更新也同样会同步。

Tip 3:灵活的播放控制方式

在 Mac 上控制 iTunes 正在播放的音乐,除了可以利用 Touch Bar 或者键盘上的播放控制按钮外,还可以通过通知中心的 iTunes 小部件来进行。这里有两个小部件,一个是「iTunes」,另一个是「正在播放」。其中,「iTunes」 小部件只显示当前 iTunes 正在播放的音乐、视频;而「正在播放」小部件则会显示 Mac 上当前正在播放的任何内容 —— 无论是 iTunes、QuickTime 还是第三方应用。

「今天」视图中的小工具

如果当前 iTunes 处于后台的状态,在歌曲切换的时候 Mac 上会出现一条通知,显示专辑封面、歌手和歌名。如果不想听这首歌,可以鼠标移动到通知上点击「跳过」,便会开始播放下一首歌曲。

Mac 上的歌曲切换通知

在 iTunes 的乐曲库界面点击专辑封面则会将 iTunes 转入播放控制的模式,在这里可以控制播放、查看歌词、待播清单和历史记录。

正在播放的音乐控制

Tip 4:利用好 iCloud 音乐库的功能

打开自动下载:如果储存空间足够大,我很推荐将音乐自动下载打开。这样,当从某个设备上将歌曲添加到 iTunes 资料库时,其他设备(这里指 iOS 移动设备,或者 iTunes 在后台工作的 Mac 或者 PC)也会自动在后台开始下载这首歌曲。在网络连接不好的时候,这样可以节省很多加载歌曲的时间。

iOS 与 iTunes 中的自动下载开关

添加其他音乐文件:通过其他途径下载或购买的数字音乐也可以通过添加进入 iCloud 音乐资料库来同其他设备同步,将下载的音乐文件拖拽进入资料库即可。这里推荐添加后完善音乐信息(可以看一看 Tip 1),使得资料库更加整齐。

一个彩蛋:按照你想要的方式打印你的歌单

利用 iTunes 打印歌曲库列表

使用 iTunes 也可以方便地将自己目前音乐库中的音乐列表打印出来。依次选择「文件」-「打印」,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啦~可以用专辑封面、歌曲列表和专辑的形式打印(当然利用 macOS 自带的 PDF 功能也可以方便地导出一份电子文档)。

至于具体在打印的列表中体现哪些信息,可以直接在音乐库的窗口中编辑各栏信息,在打印前选择「自定」模式即可。

以上是我在使用 iTunes 的过程中逐渐挖掘出来的可能有些鲜为人知的功能,希望可以帮到使用 iTunes 的你更好地管理和欣赏自己 Apple Music 中的音乐。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用你的 Android 手机指纹解锁 Mac:DroidID | App+1

$
0
0

如何用手机指纹解锁自己的 Mac?对于同时使用 Mac 和 iPhone 的用户来说,解决这样一个需求很容易——有许多用 iPhone 解锁 Mac 的 App 可供挑选,例如 MacID。但假若你是 Android 用户,那么这款利用 Android 手机的指纹传感器解锁 Mac 的小应用可供你一试。

DroidID 配置起来十分简单。分别在 Android 端和 macOS 端安装好后,首次在手机上打开 DroidID,它会显示一个随机生成的代码:

此时只要在 Mac 上运行 DroidID,会出现这样一个界面要求用户输入手机上得到的授权码和你的电脑密码:

看到第二个输入框,你可能会犹豫一下:就这样把自己的电脑密码交给一个第三方 App?似乎感觉有些不安全。开发者也明白用户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在旁边安排了一个问号按钮,点开后会有一段解释:

开发者表示 DroidID 会把密码加密存储在 macOS 本地的 Keychain 中

看完开发者的解释后,是否选择继续输入自己的密码并使用,交由各位读者自己决定。

点击 Connect 完成配置后,DroidID 会弹出一个提示表示配置完成,点击 Close 后 DroidID 会重启并进入工作状态,此时可能会弹出 Keychain 使用授权,选择「始终允许」即可给予 DroidID 解锁自己电脑的权限,无需每次使用都要经用户授权。

Android 上 DroidID 的界面若是变为下图这样,则表明配置成功。

此后,当你需要解锁你的电脑时,只需下拉 Android 的通知中心,点开 DroidID 的常驻横幅,然后验证指纹,你的 Mac 便会立即解锁。我在写下本文前测试时,使用的是装有 Android Oreo 8.1 的 Pixel,之前使用坚果 Pro 2 多次尝试配对都未能成功,不知道是我的个例,还是普遍问题,愿意尝试的朋友可以评论告知大家结果。

看到这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如此操作是不是略显繁琐,还不如老老实实输密码来的快。诚然,DroidID 只是提供了解锁 Mac 的一种方法,对于密码很短的用户,使用 DroidID 可能会显得有些舍近求远:对于密码较长或者是热衷于使用手机的用户来说,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 DroidID 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能顺利解锁你的 Mac,它只在以下几个情况下适用:

  • 你的 Mac 处于睡眠状态
  • 你的 Mac 正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
  • 被鼠标或是键盘刚刚被唤醒的 Mac

以下情况不适用:

  • 刚刚开机的 Mac
  • 刚刚注销了的 Mac

你可以在 官网 免费下载 DroidID。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

Workflow Gallery 上新:一键下载 App Store 首页题图

$
0
0

新的一年,我们继续发掘好用的 Workflow,这一期 Workflow Gallery 为大家带来了 7 个新动作和 3 个原有动作更新。

如果你有实用、有趣的 Workflow 动作,欢迎向我们投稿,帮助我们一起丰富这个「聚合实用 Workflow 动作的中文分享站」。我们将以每月两期的频率发布 Workflow Gallery 更新,展示优秀的 Workflow 动作。

动作的入选规则请参考 投稿通道中的详细说明。

👉 以下提到的所有动作都可以在 Workflow Gallery下载 >

本周更新

还没有安装 Workflow?在 这里 下载。


新增了哪些 Workflow


  • 抽奖专用机(作者 @文刀漢三):输入参与抽奖的人数与拟定的中奖人数,返回抽奖结果。

  • Apple Music 歌曲查重(作者 @creampie):查找出 Apple Music 中的重复歌曲,并将其列入新的歌单以供后续操作。

哪些 Workflow 有更新

  • 下载 Tumblr 视频和图片(作者 @Oscar Gong):下载喜欢的 Tumblr 视频或图片到相册。
  • Spotify 分享(作者 @huhuhang):分享 Spotify 中的歌曲。
  • Apple Music 分享(作者 @Junyi Lou):分享 Apple Music 或 iTunes Store 中歌曲的 iTunes URL 和专辑封面。也可手动输入名字并从 Apple 曲库中匹配。支持多区。

📮 Workflow Gallery 投稿通道 >

👉 查看本期 Workflow Gallery 全部更新 >

🤖️ 还没安装 Workflow?现在就 下载

和高效率的生活,你只差这一步:订阅 Power+专栏


无需断开外置键盘,在 iPad 上一秒切换第三方输入法 | 一日一技

$
0
0

我的主力设备是 iPad Pro,作为一名文科生,兼少数派签约作者,我每天都要用外置键盘配合它完成大量的文字工作。外置键盘固然好,但有些特殊功能它是无法实现的:

  • 双指触控快速移动光标
  • 使用第三方输入法的语音输入功能和表情包搜索等

这些功能只能通过内置虚拟键盘实现,所以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技巧,让大家不用断开键盘连接也可以一秒呼出 iOS 内置的键盘。

通用方案

我们先来看一个通用所有外置键盘的方案。当你的 iPad 连接上外置键盘,而且处于输入状态的时候,界面下方会出现一条工具栏,工具栏的右端是一个箭头,这个位置微微一伸手就能摸到,非常方便。长按它,iOS 的内置键盘就会从底部弹出。

请输入图片标题

特殊方案

有的外置键盘设置了一个专门的按键用来呼出内置键盘,可以更快地实现切换。

如果你的键盘现在在你手边,那么你可以低头寻找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按键——在罗技部分款式的键盘上,它长这样:

请输入图片标题

在妙控键盘(Magic Keyboard)上,它是「弹出(Eject)」键,长这样:

请输入图片标题

当在输入状态下按下这个键,iOS 内置的键盘就会被立马呼出,供你进一步操作。

请输入图片标题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实际上连接并没有断开,所以键盘只是被「呼出」,而不是替换,也就是说按下这个键后,你仍然可以在外置键盘上打字,备选词会出现在内置键盘的上方。

想了解更多 iOS 小技巧?欢迎阅读专题 iOS 11 可以这样玩

下载 少数派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iOS 上最经典的音乐手游,时隔 6 年终于推出续作:音乐世界 CytusⅡ

$
0
0

未来,人类重新定义了网络的发展和连线方式,虚拟网络世界成为第二个现实世界,那个漂浮在平流层的巨大精神世界,人们叫它 —— Cytus 。

3 月 6 日,雷亚游戏 推出的音乐手游「音乐世界 CytusⅡ」正式上架国区 App Store,由腾讯极光游戏发行,该作为初代「Cytus」时隔 6 年后的续作。成立于 2012 年的雷亚游戏一直坚持制作独树一帜的音乐手游,无论是科技感十足的 Cytus、或者是充满童话情调的 Deemo,甚至是日系校园风格的 兰空 VOEZ(尽管这是一部备受争议的作品),都展现出了音乐游戏本身除了音乐与节奏的基础外,他们游戏风格的多样性。

更适合移动设备的动态判定

从早期街机音游到现在大部分音乐手游,「下落式谱面」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谱面形式。然而,在移动设备上,由于设备大小限制常常无法正常触碰按键(并不是每个手机都能当作琴键)。Cytus 从初代作品开始便一直在尝试一种新的谱面形式 —— 动态判定,由一根上下移动的动态线作为触击判定,当它划过谱面生成的节奏点时、点击,滑动或者长按节奏点才能算判定成功。

音乐游戏的核心在于玩家与节奏的动态衔接,而传统的下落式谱面偶尔会无意打破这种衔接,导致一个节奏点的失误,引起后续的连锁反应。相对而言, Cytus 的动态判定设计更加贴合移动设备的触屏特点,玩家的双手不再被拘束在下方窄窄的按键上。如果说下落式谱面像是弹钢琴,那动态判定则更像是花样滑冰赛场上踩着音乐舞动。

* 大家可以从下面这个手元展示视频感受一下这款游戏动态判定的可操作性。

以角色划分不同的曲风

本作依旧收录了大量节奏感极强的流行乐曲,游戏中的五位虚拟歌手分别代表不同的曲风。其中 PAFF、NEKO#ΦωΦ 与 ROBO_Head 为免费可游玩的角色,剩下两位 Xenon 与 ConneR 为付费角色,需要额外支付 ¥30 来解锁更多的曲目,以及更加详细的世界观故事线(已公布后续会新增的付费角色为 Cheery )。

为了符合游戏的未来感与科技感的设定,大部分曲目都进行了电子音乐的强节奏改编,而每位角色的人物形象也与其代表曲风极其贴合 —— 流行、日系、电子、金属、古典,多样化的曲风为游戏提供了极高的可玩性。

音乐游戏里的赛博朋克世界观

世界观与背景故事一直是雷亚音乐游戏的一个特色,与之前几作的相比,CytusⅡ 的世界观更加宏大而完整。游戏并没有通过文字过场来交代故事情节,而是通过一个短暂的片头 CG 将玩家引入这个未来的虚拟网络世界。而在游戏正式开始后,玩家可以通过右下角的 IM 社交系统来更深入地了解整个背景故事。

随着游戏进程,从 IM 接收的信息会越来越多,这种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并不会打破音乐游戏本身与剧情探索的平衡。从另一种角度来说,由于 IM 系统的出现,你仿佛在体验一款关于未来世界的文字 AVG。在初次购买的版本中玩家们已经可以详细的了解整个 Cytus 世界的背景,包括网络管理局、遗迹文明管理机构( A.R.C )、前代文明等等极具赛博朋克科幻气息的相关人、事、物。在付费解锁新的角色后,会得到更多的细节信息(是否额外付费不影响对于剧情的理解)。

令人满意的小细节

我对 CytusⅡ 非常满意,无论是整体游戏包装、或者是带有赛博朋克科幻质感的世界观、还有优秀的原创电子音乐和动态判定的稳定操作感都值得称赞。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游戏里那些让人惊艳的小细节。

在游戏首次开启时,并没有直接进入 Start 界面,而是利用游戏特色的动态判定线加上在游戏谱面中会出现的几种判定按钮(点触、长按、滑动)来一步步连接 Cytus 的服务器(前文提到了 Cytus 是未来世界的一个巨大虚拟网络世界),玩家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接下来游戏谱面的主要操作方式,又无缝衔接上了接下来的转场 CG,故事正式开始。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出现在承载整个故事背景的 IM 系统中,玩家可以在这个系统里体验到我们目前熟知的社交平台属性 —— 短消息、动态、回复与评论、点赞分享等等。这些虚拟人物的回复方式也极具现代网络社交特色,代入感极强。

写在最后,雷亚与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是一种偏小众的游戏类型,相较于休闲游戏来说音乐游戏算是对于技术要求更高的硬核游戏。虽然玩家群体不大,但是雷亚这 7 年一直在坚持着对于音乐游戏的执着与热爱。尽管在近年来也有不少的开发商涉足这个领域,但是一旦说到音乐游戏,大家第一时间想起的依旧是 Cytus、Deemo 和雷亚,这大概就是他们为这个游戏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吧。

如果你喜欢电子音乐,如果你喜欢赛博朋克科幻故事,最重要的是如果你喜欢音乐游戏,请一定不要错过这款优秀的作品。现在音乐世界 CytusⅡ已经上架 App Store ,售价 ¥12,内购解锁付费角色(包括更多曲目和更详细的故事),该作也正式上架 Google Play ,售价 $1.39。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玩的手机游戏。

不止要好看,教你如何用手机拍出一张「好照片」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9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2017 年,我自己生活经历了挺大的变故,完成退学、远离家乡、开民宿……而涉及到数码生活方面,就是手机摄影相关的事了。虽然 2017 年整体拍照数量不多,但这一年开设了三期手机摄影入门教学,非常幸运地帮锤子科技拍摄了坚果 Pro 2 官方样张,这两件事让我对手机摄影有了一些新的经验。

去年我也有在少数派写一篇年度征文(用手机拍了一年照片后,这些技巧想要分享给大家),里面提到的摄影技巧主要是构图、后期等内容。那些技巧能够帮你将照片拍好看,但并不足以帮助你拍出一张好照片。而我今天要说的,就是拍出一张好照片的要素。这里我对好照片的定义是:不仅好看,还能令人印象深刻、久久回味。当然,摄影照片的种类和方向有许多,这仅仅是针对在手机摄影中我所喜欢的一种好照片形式。

我们先从好看说起。

注:本文图片均由 iPhone 7/8 & 坚果 Pro 2 拍摄。

精简内容,让画面干净

我对好看的要求不高,只要不难看就行。而要让照片不难看,你需要明确照片里包含的所有内容,去掉那些干扰画面的无关内容。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这张图整体给人感觉是比较杂乱的。具体来说:左边的蓝色牌子、大片杂乱树枝,右边紫色的花、绿色树叶,这些内容在一起就会显得画面杂乱,颜色复杂,美感不足。

我们需要在拍摄时就做减法。

根据对场景的观察,我避开了右边警示牌、树枝以及左边绿色树叶,将紫色的花作为前景来拍摄,将画面的整体颜色减少到只有三种(紫、黄、绿)。这样照片就干净很多了,但目前这张照片左边还有一点点杂物,右边有个位置边缘化的滑翔伞,于是我在后期的时候将这两个给处理掉。

最终成片如下:

更多场景干净的例图

照片好看后,我们要解决看点的问题。

明确主体,让看点出现

通常来说,上述那些照片,尽管好看,但难以在众多好看的照片中脱颖而出,换种说法就是:它难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我们得在这个基础上继续给画面添加元素,首先要增加主体,让画面更有看点。(这里主体指的是人物、动物、事物等。)

带有主体的例图如下:

湖里站在船上的鸟
海上即将降落的飞机
沙滩边放风筝的父子

有了主体后,虽然有看点,但还是不够的。说白了,这也是一些比较常见、容易拍到的画面,我们还可以继续给照片添加元素,让整体质量再上一层。

制造氛围,让感情提升

让画面干净,是提供基础环境,增加主体,是提供内容。现在,我们需要再添加一些元素,让整张照片的内容更好地表达出来。如果将这个过程比作做饭(虽然我并不喜欢做饭),那么画面干净是厨具,主体则是食材,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添加佐料。

这里提到的元素包括光线、优秀色彩、黑白色调、合适场景等。

光线

光线可利用的方向很多,顺光拍摄可以提高照片质感,合适角度的逆光可以让画面更美。(请注意,逆光清晰并不是因为 OPPO ,而是合适角度和遮挡。)此外有些情况下利用光线来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也非常不错。

总之,合适的光线利用会让你的照片加分。

逆光产生温暖的感觉
利用光线产生形式上的美感

优秀色彩

一张照片的色彩如果足够出色,也会让这张照片加分。当画面色彩比较优秀时,我们应该尽可能突出这个优势。

日出时的色彩
烟花的色彩

黑白色调

当照片色彩比较好时,我们要去突出这个色彩,而当照片原图色彩不那么好,我们可以尝试用黑白色调来处理照片。并且黑白色调可以强调某些画面所表达的情绪,诸如孤独、黑暗、死亡、恐怖等。

海岸两头孤独的人
钓鱼者的孤独

合适场景

合适场景也可以加强画面所表达的内容。实际拍摄时究竟是主体遇上场景,还是场景遇上主体,这是不一定的。有时候是先发现了场景,再去等待或寻找主体,但有时候也可以制造场景。

违规建筑强拆后的废墟
雨天看海的人

前景是我自己的雨伞,这是一个制造前景的例子。

精简内容,让画面干净;明确主体,让看点出现;制造氛围,让感情提升。这是针对在手机摄影中要拍出令人印象深刻、久久回味的好照片,我给出的建议。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