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ketch 49 更新:迈向交互设计领域的第一步

$
0
0

2017 年 2 月 28 日,Sketch 发布了最新的版本 Version 49,在这个版本中,主要增加了三项新的功能:

Prototyping:你可以使用连线和热点图层来连接 Artboard 制作交互设计,并且可以在 Sketch,Sketch Cloud 和 Sketch Mirror on iOS 进行预览

Libraries on Sketch Cloud:上传到 Sketch Cloud 的 Sketch 文件现在可以当做 Libraries 进行安装

Apple UI Design Resources:Apple 官方的 iOS 11 UI Kit 现在已经添加到了 Sketch 的 Library当中

Sketch Version 49

随着这个版本的更新, Sketch 终于正式进入交互领域。作为设计领域中一个十分强大的工具,很多交互原型的软件都会支持直接导入 Sketch 文件,也有 Plugin 来实现交互功能,例如 Craft。如今 Sketch 加入了自己的交互设计支持,究竟它的表现如何?

Prototyping

打开新版的 Sketch ,很明显的就会发现工具栏上面多了几个新的按钮,这几个按钮就是 Prototyping 常用的功能了,同时 Sketch 也增加了一个 Prototyping 的 Template,来方便大家学习和了解新的功能。

工具栏新增工具

如何创建交互链接

创建交互页面链接,Sketch 这次提供了两种方式,分别是 Link 和 Hotspot,Link 可以将你选中的图层创建链接跳转到任意的 Artboard,Hotspot 可以创建一个任意大小的点击区域链接跳转到任意的 Artboard。可以看出,如果你想要使用 Prototyping 功能,你的 Sketch 文件必须含有 Artboard 才可以进行交互链接操作。

 Link 和 Hotspot

1. Link

当你要创建 Link 时,只需要选中你要的图层,然后使用「快捷键 W」或者在 Prototyping 选项中点击「+」来添加,之后你的图层会显示一条跳转的线,再点击你要跳转到 Artboard 就可以了。当你添加完 Link 后,你也可以选择含有 Link 的图层,然后再 Prototyping 选项中进行修改操作。

Prototyping 选项

2. Hotspot

当你要创建一个 Hotspot 时,先使用「快捷键 H」然后画出一个你所需要的点击区域,你画出的点击区域会显示一条跳转的线,再点击你要跳转到 Artboard 就可以了。你也可以通过 Prototyping 选项将一个 Link 转换成 Hotspot。

在 Prototyping 选项的 Target 选项中,你可以设置跳转到的 Artboard,当你想要进行返回上一个页面的操作时,你可以选择「Previous Artboard」选项,Sketch 会记住你之前进入的页面,进行返回操作。

预览交互原型

当你对你的设计完成了交互链接操作之后,你可以对你的交互原型进行预览,Sketch 提供了 3 种预览方式,在 Sketch 中进行预览,上传至 Sketch Cloud 在网页中预览和使用 Sketch Mirror 在 iOS 中进行预览。

1. Sketch 中预览

在 Sketch 中预览时,点击工具栏中的「Preview」按钮或者使用快捷「⌘ + P」,就会弹出预览窗口预览窗口。

预览窗口

在预览窗口中,你可以点击之前设置过的链接位置,进行页面跳转来查看交互效果,当你点击了没有设置链接位置时,会出现可点击区域的提示。同时你也可以手动返回上一级页面,或者选择想要查看的页面。当你需要将某个页面设置为交互流程的起始页面时,可以选择到该页面,然后点击旗子 icon 进行设置,再次点击就可以取消设置。

2. Sketch Cloud 中预览

当你想要将交互原型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在没有 Sketch 软件的环境下观看时,就可以将该文件 上传至 Sketch Cloud,点击工具栏上的 Cloud 图标就可以完成了,完成上传会可以将链接分享给你的小伙伴进行浏览了。

Sketch Cloud 进行预览

可以单击这里来预览效果

3. 在 iOS 中预览

Sketch 同时支持在 iOS 中预览你的交互原型,你只需要在手机中安装 Sketch Mirror,然后通过 Wi-Fi 或者 USB 与 Sketch 进行连接,之后就可以在手机上预览你的交互原型了。


Sketch 连接手机

一些小技巧

1. 隐藏交互链接连线

如果你的 Sketch 页面很多,页面中显示交互链接的连线往往会影响到本来的设计工作,你可以点击菜单中的「View - Show Prototyping」或者使用快捷键「⌃ + F」来进行隐藏或者显示。

隐藏交互链接连线

2. Symbol 也支持交互链接

你同样的可以为 Symbol 增加交互链接,当你在文件中添加了该 Symbol 时,你可以在 Symbol 的 Overrides 选项中来设置想要跳转的页面。这使得 Symbol 的功能进一步提示,大大降低了重复劳动。

Symbol 可以 Overrides 交互链接

3. 更换交互连线颜色

交互连线默认的颜色是橙色,如果你并不是很喜欢这个颜色的话,你可以在 Sketch 的设置页面进行更换,点击「Sketch - Preferences…」或者使用快捷键「⌘ + ,」进入 Sketch 设置界面,在 Canvas 选项卡中进行设置。

更换交互连线颜色

4. 创建跳转的快捷方式

当你创建了 Link 或者 Hotspot 时,在选择 Artboard 时,当前的 Artboard 会有两个快速创建链接的按钮,一个可以选择返回进入页面,一个可以选择任意 Artboard,包括不同 Page 的 Artboard。

创建跳转的快捷方式

从 Sketch Cloud 添加 Libraries

之前,你想要将 Libraries 分享给你的朋友时,只能上传到网盘或者将文件传给对方。现在 Sketch 支持将 Sketch Cloud 中的文件作为 Libraries 进行添加。你只需要将想要作为 Libraries 的 Sketch 文件上传到 Sketch Cloud 中,然后打开该文件的 Sketch Cloud 链接,点击「Download - Add Library to Sketch」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时,你的这个文件必须勾选「Allow others to download this Document」选项才可以。

Sketch Cloud 中添加 Library

安装 Apple 官方的 iOS 11 UI Kit

Sketch 提供了 Apple 官方的 iOS 11 UI Kit,如果你想使用,点击「Sketch - Preferences…」或者使用快捷键「⌘ + ,」进入 Sketch 设置界面,在 Libraries 选项卡中,就可以进行下载了。

安装 Apple 官方的 iOS 11 UI Kit

其他改进

这次更新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三个重要更新之外,这次版本更新还有 60 多处提升和 bug 修复,这里简单的说几个重要的改进。

1. Symbol Overrides 选项显示改进

当你在使用一个比较复杂的 Symbol 时,例如一个嵌套 Symbol,Overrides 的选项名称显示有时会显示不完整,这次的改进,使得 Overrides 选项具有了更高的可读性。

Symbol 的 Overrides 选项

2. 矢量工具的改进

当你在矢量编辑状态下时,你可以按住「⌘」键并拖拽路径,可以创建或调整一个曲线路径。

快速创建曲线路径

总结

随着发展,设计和交互在一个软件中统一,已经是发展的趋势,不管是 Adobe XD,最新更新的 Framer,还是将要推出的 InVision Studio 都包含了设计和交互两个功能。Sketch 这次的更新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步,但是目前 Sketch 的交互功能还是有很多不足,例如只能做页面跳转交互而不能做精细的交互动画,对滚动页面没有很好的支持,页面跳转过场动画种类较少等,期待 Sketch 在之后的更新可以更好的完善交互功能,减少设计界面和交互需要学习多个软件的成本。

更多 Sketch 相关内容,欢迎关注 探索 Sketch 专栏。

想第一时间了解重要 App 的更新资讯?快来 App Store 下载 少数派客户端



走向互联网无纸化时代,我的 2017 年度最佳 App:CamScanner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0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先分享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生活场景,发生在大学时代:

共享单车刚出现的时候,一天和朋友在外准备试用一下,就各自下载了软件,在注册的最后一步需要上传身份证,好友翻遍了书包后发现没有携带身份证,就在一旁吐槽注册的繁琐,我则笑了笑打开 CS,导出身份证图片迅速完成上传。

这里所说的 CS 就是 CamScanner 的简称,它有着另外一个接地气的名字——扫描全能王。在一年多的使用时间里他已经成为我装机必备的一款软件,而且一直摆放在主屏触手可及的位置。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分享自己对这个 App 的使用心得,大多数扫描软件同理,这里就不一一对比同类软件。

CamScanner——扫描全能王

最初下载这款扫描类软件是在学校里偷懒不想手动录入一些文本,通过它高精度的 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功能识别出课本的文字,以此减少工作量。之后在一次次的使用中发掘出了它的一些其他功能,可以说这款app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生活的便捷性,让我渐渐开启“无纸”的生活。

有一定收纳思维的人家中都会有几个固定的地方摆放各种购物小票、说明书、合同等纸质文件,但常常出门在外也需要查阅这些信息,这时候就会提前把他们找出来用手机拍张照带在身上,也许同时还会感叹科技的便利。但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提前预知我们何时需要这些信息。CS 正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把纸质文档全部装进手机,自动保存至云端,就算手机丢了也能在有网络的地方获取到这些资料。

官方的功能介绍

CS 吸引我的地方

  • 全平台云端同步(iOS / Android / Web),且同步速度极快
  • 足够的免费容量:大约有 2GB 的云空间使用量(目前我只使用了 500MB),可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邀请好友、每日收看广告来获取更多的空间,而软件在日常使用中是没有广告的,可谓良心
  • 支持直接上传文档至百度云、OneDrive、OneNote 等平台
  • 方便的批注功能
  • 强大的搜索功能
  • ……
可以轻松免费获取云空间

大家都喜欢通过照片来记录一些信息,比如学生党喜欢拍老师的板书、PPT;工作党喜欢通过各种截图来保存一些有用的信息;旅行者可能会喜欢拍摄各种自己关心的信息,比如商店的营业时间、机场打包行李的一些收费政策等。

我曾经也是这样通过相册来收集这些信息,看似非常的便捷,但这些照片大多都一直躺在相册里,比较乱,不便于管理。好一点的情况是专门建立一些相册文件夹来归类,但仍避免不了时间长久以后随着数量的增多变得杂乱且不易搜寻。

所以通过扫描全能王这款 App,可以方便的收集生活中有用的信息,同时与相册中的照片进行有效的区分。

我用 CS 收集这些信息

药品说明书:常常时间久了就找不到了,以前我会专门拿一个盒子来收集,占用空间且不便;现在只要一拿到一种药品,我就立刻把它的说明书扫描进去,同时我会备注上这个药品到期日,这样就算丢了包装也可以便捷的查到是否到期,然后就可以无忧的把药品说明书和包装盒丢了,药品则摆放进药箱里。

可以通过手写批注或文字备注记录有效期

证书:四六级、计算机证书等等……找工作时常常也会让你提供电子版,通过 CS 可以很高效的管理他们,之后要导出图片 / PDF 也很便捷,而且经过锐化提亮,可阅读性远远高于普通拍摄。

证件:包括但不限于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护照,出门在外,这些证件太重要了。

值得纪念的东西:朋友寄给我的明信片、书信、门票,有些人可能会喜欢保留纸质版,觉得这样才有意义,但本人作为一位广漂,经常经历搬家等,不免会断舍离一些。但就算始终保留了纸质文件,把他们永久存在云端也是一种保护,且更便于日常查看。

阅读记录: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或者图片,扫描装进手机里,日后整理。

票据合同:包括公司签的合同、租房合同、每期缴纳房租的收据等。

CS 最有用的功能

文字识别复制、校对

文字识别是让我入坑这款软件的功能,自然放在第一位,因为当时试了几款软件发现 CS 的识别精度比较高,但因为需求原因这个功能现在我已经很少使用了。

要想识别精度高,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文本要摆正,使用印刷文本(非手写),避免过多的插图(可通过局部识别解决)。

对于排版比较不寻常的文档,CS 提供了局部识别的功能,可以提高识别精度。

局部识别

识别过后的文字,可以直接复制使用。也可以通过校对功能来同屏修正一些识别有误的部分。

同屏校对

对于付费的用户,则可以直接翻译识别的文字。

修订功能:擦除、批注、水印

如今生活中很多时候会需要用到我们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房东签合同、淘宝办理手机卡等等。身份证复印件也有着比较强的效力,所以经常看到网络上建议我们在每一次使用身份证复印件的时候都在上面标出使用目的防止被滥用。通过 CS 的水印功能可以很轻易的在身份证上面标注所需的信息,然后导出为 PDF 或图片进行使用。

水印功能

而且 CS 还有很人性的一点,对于同一个笔记本内的水印,会自动进行同步。也就是你在一个文档图片上创建了一个水印,在同一个笔记本内的其他文档添加水印时会默认带入原有水印,这样给批量添加水印带来了不少便利。

同一笔记本中水印自动同步

而擦除功能可以擦去你不想被别人看到的信息,类似马赛克。看似平常的一个功能在白底文档中就显得很独特了——可以完美的融入背景。就像以前复印的时候使用涂改液来覆盖一些不需要的信息,可谓是把纸质时代的工具非常成功的搬运到了数字时代。

类似涂改液的涂抹擦除

直接搜索图片内文字

毕竟软件自带 OCR 功能,所以不但可以搜索到标题、备注等内容,还可以直接搜索图片中的文本。比如对于药品说明书,直接搜索关键字就可以定位到相关说明书,还可以高亮显示所有含有这个词语的文档图片。

直接搜索识别出图片中的文本

有时候需要寻找一些证书,也是直接搜索相应关键字就可以了,比如四级、计算机等。相比之前翻相册一张一张的找,是不是便利了不少呢?

文件夹、标签功能

CS 的文档管理逻辑其实非常简单,我的理解就是三层:笔记本、文件夹、标签。笔记本是最小的单位,里面存放的就是一张一张的照片(文档),比如我有「英语」「日语」两个笔记本,而这两个笔记本被我放在了“语言”这个文件夹里。

通过这些层级可以使文档更有条理。

通过文件夹可以对文档进行归类,而标签则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从另一个维度归类笔记本。比如关于 PPT 的笔记本打上 PPT 标签,关于说明书笔记本打上说明书标签,同样也是支持批量修改。

批量修改笔记本的标签

当然前面说过了 CS 强大的搜索功能,所以你也可以把文档直接丢进同一个笔记本,之后使用搜索来寻找自己需要的文档

共享笔记本

这个功能也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和同事共享一些通知事项,和同学共享上课拍摄的板书,甚至可以用来共享每日作业的答案

对于共享的文档,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进行批注,都会同步显示,而且批注可删除,不会污染原文档。

写在最后

通过扫描全能王,极大的帮助我摆脱了对纸质文件的束缚。每次拿到一些需要保留的文档我都会第一时间扫描进软件保存好,对于还有使用价值的纸质文档归类存好,没有使用价值的直接丢弃。我的生活中几乎不再有翻箱倒柜只为寻找一张纸的场景了,一切都变得那么触手可及,我想这就是科技的魅力吧。


特别说明:

这款软件似乎经过了多次迭代,iPhone 端我一直使用的是最初限免时下载的 Pro 版现价 12 元,也有完全免费有内购的版本,iPad 使用的 HD 版则搜索不到了。

我使用的iPhone版本
我使用的iPad版本,只能从已购应用中找到

我个人用的最顺手的依旧是 CamScanner,App Store 也不乏同类优秀应用,大家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最后附上CS官方网站——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中下载 CamScanner。


「本文参与 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 」


打开即写的笔记工具,Mac 上的草稿处理中心:nvALT

$
0
0

本文节选自少数派编辑部出品的《Power+,你的生产力补给包》栏目。Power+ 聚焦于效率工具和生产力技巧的挖掘,辅以对 App、数字生活方式的探讨,以每周 4 次、总计超过 200+ 期的频率更新,为你提供源源不断的生产力补给包,帮你解决具体的、直接关系到每天生活工作的痛点。

⚡️ 点此了解 Power+ 每周更新目录


在 iOS 上,Drafts 是我的草稿处理站,它极其轻量、打开就写,几乎我有任何想法、任务甚至博客,只要是涉及文字输入的,都会直觉性地打开 Drafts 来记录。在 Mac 上,我也有自己的草稿处理中心:nvALT

试想一下这样的记录体验:无论在浏览网页还是全屏看电影,有了一些灵感,按下一组快捷键就能召唤出一个窗口旋即开始输入。写完就关掉窗口,它自动保存;起身出门,打开手机继续修改。

这些功能,一款上古时代的编辑器 nvALT 早就做到了,可惜知者甚少。

随叫随到,迅速记录

一款草稿编辑工具,启动快是最重要的。nvALT 没有任何加载动画,你通过菜单栏或者快捷键打开 nvALT 后就能开始输入了,不用手动创建新文件。

打开 nvALT 后你会看见一个非常简单的界面,从上至下分别是搜索框、草稿列表和编辑框,除此无他。

nvALT 有一个特殊的设计,即把搜索和新建结合在一起,每次打开 nvALT 你的光标就会出现在搜索栏里,输入标题后敲下回车就新建一条草稿,光标同时定位到正文开头等待输入;如果在搜索栏里输入的内容已经有了匹配的文档,回车操作就是直接编辑之。这里有一个令人感动的小细节,每次光标都会回到我上次离开对应文档时的位置,我的工作总能无缝衔接。

我为 nvALT 设置的启动快捷键是 ⌘Command-⌥Option-N,这和 Copied⌘Command-⌥Option-B刚好配成一对,一个管草稿,一个司剪贴。最让我开心的是 nvALT 可以在全屏应用里跳出来,比如全屏浏览网页、看电影或做幻灯片时,不用跳转回桌面。对了,为了达到这个效果,你可能需要点击 nvALT 设置里的「hide dock icon」选项。

除了直接打字,我也常常把网页上的内容直接贴在 nvALT 里,此时就可以使用快捷键 ⌘Command-⇧Shift-V,nvALT 会用摘抄的格式把剪贴板内容站上,让你知道这条内容来自何处,日后做整理回顾非常方便。

不光光创建新草稿快,nvALT 修改已有文档的速度也是最快的(没有之一)。当我允许 nvALT 打开特定文件夹之后(具体操作下面会有),该文件夹内所有文档就会罗列在 nvALT 的列表里,我可以随时打开任何一个文档、马上开始修改,完全没有等待时间。遇到一些小修改时,我会直接招呼 nvALT,从不考虑别的编辑器。

支持 Markdown 编辑和预览

作为 Markdown 语法使用者,我选草稿工具也必挑支持 Markdown 的,否则格式的转换就是一场灾难。nvALT 支持标准的 Markdown 语法,不过比较基础,界面朴素了一些,也并非所见即所得(即你看见的只是纯文本)。

好在 nvALT 支持预览,我不用打开别的编辑器也能看见排版效果。打开预览界面的快捷键是 ⌘Command-⌃Control-P

值得注意的是预览界面右下角的几个功能按钮,从左至右分别是钉住、打印、在线分享和导出 html 文件,我对预览效果满意后一般就会打印一份存档。

此外,如果你在 nvALT 里使用代码比较多,可以对预览样式进行 CSS 渲染,这是官方展示的效果,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文件夹同步

现在的编辑器,没有同步功能似乎就不好意思拿出手,nvALT 内置的同步只支持 Simplenote,但不妨碍它实现更广泛的同步功能。我把它的存储文件夹设置为 iCloud 中的 Byword 文件夹,同时在格式支持里添加一个 .md格式以便读取 markdown 文件,简简单单就完成了 nvALT 和 Byword 的同步。如此一来,不光能享受同步,还可以直接编辑 Byword 里的文档,非常方便。

如果你使用其他的同步服务(如 Dropbox 和坚果云),只要是在本地拥有同步文件夹的,就可以自行实现同步,在电脑上暂停工作,拿起手机则能够继续编辑。

👀 小提示:记得保留自带的参考文件

nvALT 的默认文件夹位置为 ~/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Notational Data,如果你还想保留里面的参考文件以供查阅,可以前往该路径自取。

用你喜欢的编辑器进一步编辑

过去我使用原生便笺、备忘录作为草稿工具时,只能把文本复制粘贴进主力写作工具。好在 nvALT 彻底解决了编辑器切换的麻烦,我可以为 nvALT 里的文件设置一个拓展编辑器(我用的是 Typora)。

当我想进一步编辑时,就通过快捷键 ⌘Command-⇧Shift-E快速在 Typora里打开当前文档。

所有在 Typora 里进行的修改,都会及时出现在 nvALT 里,反之也一样,毕竟它们修改的是同一个文档。Typora 也是一个不许要 ⌘Command-S就能自动保存的轻量写作工具,和 nvALT 协作起来可以说是流畅无阻。

自定义界面

我知道,你第一眼看见 nvALT 就大呼「丑陋」了。没错,那煞白如我在截稿前之脸色的背景,加之颜色难看到鹤立鸡群的蓝色超链接,很难不把它和「粗制滥造」这个词联系起来。

所幸 nvALT 给了我很大的自定义空间,在其界面设置里可以修改字体、文字颜色和背景颜色,我配置了一套类似 Typora Newsprint 主题,也算让草稿工具和主力编辑器统一风格。

如果一定要挑刺的话

nvALT 几乎实现了我对一款「草稿编辑器」的所有期望,除非抱着鸡蛋提挑骨头的不健康心态,我才找出一些小瑕疵:在选择存储文件夹时,nvALT 不能同时读取多个文件夹,也无法涉足子文件的文件。

这就限制了 nvALT 只能用于单一、固定的文件夹,好在和它的定位也契合,毕竟我只需要它集中处理草稿,并不指望它可以编辑任何文档。

小结

除了我写出来的这些方面,nvALT在标签管理、GitHub 集成方面都颇有特色,鉴于本文主要讲写作,我就不再展开了。

在第一次接触 nvALT 的人看来,它似乎没有任何「现代编辑器」的特质,但是 nvALT 界面规矩、功能克制,最重要的是填补了「草稿」和「初稿」之间的空白,还可以同步,非常称职地担当了草稿处理中心的角色。

不进行深度自定义的 nvALT 和「精美」毫不相干,也不怎么顺手,多数人可能接受不了这个貌似简陋的工具。如果你只需要一个「All in One」的写作/笔记工具,你就完全不用指望 nvALT。但如果你认真地考虑写作、做笔记这些事,就应该有一款草稿工具。

最后说一件讽刺的事,如果你在一些中文国内搜索引擎里搜「nvALT」的话,可以在前几条结果里看到「nvALT 破解版」,可笑的是,它本身就是免费的。


欢迎订阅 Power+ 栏目,帮你善用数字工具,让工作高效起来。

腾讯想让你玩点不一样的,用游戏来缓解老年痴呆症

$
0
0

不久前,腾讯撰文「2018,腾讯要做一批不一样的游戏」,表示将从今年开始布局「功能游戏」,计划推出 5 款功能游戏产品。而在前天(2 月 28 日),腾讯正式公布首批 5 款功能游戏 —— 《榫卯》、《折扇》、《纸境奇缘》、《欧氏几何》以及一款以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功能游戏。

什么是功能游戏?根据腾讯的报道:

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严肃游戏或应用性游戏,它与传统娱乐型游戏有所区分,是以解决现实社会和行业问题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品类。

国际上,已经有不少优秀的案例。像下面这款《海上英雄探险记》(SEA HERO QUEST)手游,就是为解决老年痴呆的问题诞生。

一般而言,功能游戏具有很强的实用目的性,正如腾讯公布的这几款作品,它们都被寄望在各自的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帮助。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这几款功能游戏的具体适用场景,最后谈谈我对于功能游戏这个概念的看法。

榫卯 &折扇

这两款游戏均由国内开发团队 Tag Design 制作,该团队制作的所有应用都具有极强的传统中华古典气息,而榫卯与折扇更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这两款作品属于他们精心打造的「民间工艺」系列,已经面世了很长一段时间,而本次作为腾讯功能游戏布局的首发产品,其目的在于介绍中国的传统工艺。

榫卯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和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兼具古典美与精密的机械之美。这款产品将经典的榫卯结构以可操作的精致 3D 模型展现出来,玩家可以拆分、结合每一个榫卯部件,并且可以全视角旋转来观察其内部构造。该作品曾获得 App Store 2014 年度优秀 app 荣誉,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拓展阅读:若合一契,浑然一体:榫卯


折扇则是以中国传统艺术品 —— 扇,为主角所构建的集欣赏、制作与历史鉴赏于一体的应用,在折扇中玩家可以看到从古至今瑰丽的扇文化,以 3D 形态欣赏折扇的每一个细节,最重要的是你可以在该应用中动手亲自参与到一把折扇的制作中来。该作品目前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拓展阅读:「榫卯」之后,又一个传统技艺被完美地呈现在手机上:折扇


这两款功能游戏具备科普属性,将中国古典文化带入到游戏之中。该公司还有一款叫做卜石的应用也非常值得体验,该作品将中国传统的玉文化纳入其中,打造出了一款极具中国气息的玉石鉴赏佳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该应用。


纸境奇缘

熟悉 Steam 平台的玩家应该对这款游戏并不陌生,无论是刚推出时,还是后续加入官方中文,都引起了国内玩家不小的关注,游戏特色在于将打字模拟与冒险探索相结合,玩家通过打字来与游戏世界发生交互,解决谜题、探索世界、最终击败敌人。

游戏采用低维折纸的画面风格打造了一个壮丽奇幻的世界,即便抛开「打字」这个特殊玩法,也是一款非常动人的冒险史诗。目前该游戏可以在 Steam 平台购买,售价 ¥74,官方汉化非常优秀,值得一试。本次出现在腾讯功能游戏计划中,作为一款训练打字(各种语言)的功能性产品发布。

欧氏几何

本作是一款由俄罗斯制作团队 Horis 开发,以规尺进行几何作图的解谜游戏。玩家需要在平面上使用合理的作图工具来作出垂线、切线、角平分线、圆等几何图形来完成关卡解谜。

这款作品属于传统益智类游戏范畴,设计非常简洁,玩家可以在完成关卡的基础上,以最简单的步骤和方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空间分析能力。作为一款训练空间几何能力的教育型游戏,这款游戏同样被收录到腾讯功能游戏计划之中。如果你对这款作品感兴趣,可以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


写在最后

在大众心中,「游戏」这个词一直都带有一点点负面属性,娱乐、消遣、沉迷等标签也一直伴随着游戏。即便如今这种观念有所好转,但仍有不少人对游戏存在一定的误解和偏见。

用「功能(严肃)」与「娱乐」来区分游戏,在我个人看来,在严格的意义上也属于上面情况中的一种。即便游戏可以作为功能型应用,也应该在游戏的基础上拓展实用性,如果仅仅是从应用目的出发,那游戏也不再是游戏,而就是单纯的应用而已。

当然,从更宽泛的角度来说,将游戏划分出「功能游戏」并不算一件坏事,至少能让许多不理解游戏的人能够逐渐认识并接纳游戏本身带来的乐趣和其背后的价值。不过,我还是希望游戏能以其自身的样子发展,也期待某一天大众都能理智、合理地看待游戏 —— 在我看来如同艺术品般珍贵的作品。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微信公众号,读更多有趣的内容 🎉

2017 年,我用 Timetrack 有效地实现了自我量化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1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楔子

Timetrack 是一个挺小众的 App,主要帮用户纪录和追踪时间开销。

当然,这件事还有一个更高大上的名字叫:自我量化(Quantified Self)

比尔·盖茨在一封公开信上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他提到:

我深深感受到「量化措施」对于改善人类状况的重要性。如果你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找到一种能朝着目标推进的计量手段,你就可以取得不可思议的进步。这看上去似乎是基本要求,但令人惊讶的是人们经常没能做到,做对也非常困难。
我深深感受到「量化措施」对于改善人类状况的重要性。如果你制订一个明确的目标并找到一种能朝着目标推进的计量手段,你就可以取得不可思议的进步。这看上去似乎是基本要求,但令人惊讶的是人们经常没能做到,做对也非常困难。

正如比尔·盖茨所说,量化很重要,也很困难,它帮助像柳比歇夫这样极致的自我量化者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帮助像 Linkedin 这样坚定的数据驱动型公司获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

路径显而易见,又艰难无比。

我认为,timetrack 最大的价值就是让比尔·盖茨所说的「非常困难」的事情能够通过工具变得简单可行,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完成时间管理范畴的自我量化。

下面我就来介绍这款我在 2017 年打开频率最高、对我影响最大、我心目中绝对的年度最佳应用:timetrack

1. 强大的基础功能

第一部分先来谈一谈这款工具的基础功能:时间记录。同类的效率工具其实不少,比如 TogglHarvestDovicoiHour时间块等等,即便和专业的时间记录产品比较,timetrack 在基础功能上也毫不逊色。

1.1 便捷的时间纪录

在最初使用的时候,可以先从系统预设的活动开始。

操作的方法非常简单,点击图标启动计时,timetrack 会同时显示两个时间进程,一个是本次活动的时间,一个是目标时间。比如从下面这张图我们能看出来:已经工作了 19 分钟,离本次目标达成还有 1 小时 40 分钟。

活动当中遇到偶尔的打断,可以暂停计时,活动结束之后,点击按钮或直接启动新活动也会停止此次计时。

我在去年入手了 Apple watch,并把 timetrack 放到表盘的一角。这让我不仅能随时了解当下的时间记录情况,还能直接在手表上进行时间记录的操作,简直是其疾如风啊。

1.2 可视化的数据呈现

记录时间的主要目的在于总结和复盘,以帮助我们持续改进,所以光记录没有用,还要能查阅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先来看看大神柳比歇夫用纸笔完成的一次时间记录:

基于这样的原始数据,柳比歇夫的每一次总结还需要额外的反复誊抄、计算,而现在,有了 timetrack,你只需要极低的成本便可以实现比大神好得多得多的数据呈现效果。目前 timetrack 提供三种不同的视图呈现方式:

  • 列表视图:查阅每一天所有时间记录的明细;
  • 日历视图:概览一整天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 饼状视图:了解每天、每周和每月的时间分配比例。

到了年底,还可以导出一整年的数据,通过 Nmmber 或者 Excel 等工具进行更深度的数据挖掘。

1.3 提醒记录时间

时间记录是一个主动行为,而且像读书、健身一样,不是想做就能做好的。在决定自我量化以后,我也经历了一段颇为漫长的习惯养成阶段,下面要介绍的就是在这期间给了我不少j帮助的两个功能。

第一是提醒记录时间的功能,timetrack 每隔一段时间可以提醒你一次「别忘了记录时间」。我最初设定的是每两个小时提醒一次,防止我忙起来忘了计时。timetrack 还支持后台勾选提醒的时间范围,为了不让它在凌晨 3 点钟提醒你记录时间,建议让它和你的作息时间尽可能的保持一致。

除此之外,timetrack 能够基于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提醒,支持调取百度地图的 API,我分享两个自己设置过的提醒:

timetrack 一旦发现我抵达单位马上会提醒我「制定当日计划」,防止我毫无头绪地扎进琐碎的事务中。

回到家, timetrack 会提醒我「做做家务」,主要是到家总是忘了切换计时的活动,当然主要还是勉励自己「回家先收拾收拾屋子啊」。

当然,随着每天的刻意重复,我们终会养成习惯,那一天,也是我们关闭提醒的时候。所有的提醒和推送都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资源,所以,千万不要过于依赖。

2. 低配的快速启动器

Launch Center Pro(以下简称 LCP) 曾经是我重度使用的一个 App,它帮我快速打开各种软件和服务,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形成肌肉记忆之后,闭着眼睛也可以打开想要的程序。

把常用的 App 放到 LCP 中,不常用的使用 Spotlight 搜索,这种模式帮我节省了大量打开 App 的时间。

悲催的是,因为还有记录时间的习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的操作都只能是:打开 LCP,启动 timetrack 开始计时,返回 LCP,打开某个 App。有时候还要再额外开一个倒计时,这个成本高昂的操作实在是太反人性了,导致最后基本处于半放弃的状态。

然而,这一切都在 timetrack 的 1.3.1 版本更新之后发生了变化,在那之后 timetrck 开始支持调用 URL,这个不算多么重大的更新,让记录时间的体验有了跨越式提升。

2.1 用 URL 倍增时间记录效率

我会用 timetrack 帮我记录睡眠时间,也同步在使用 Sleep Cycle 帮我监测睡眠质量,以前我需要在两个工具之间来回切换,现在只需要在 timetrack 里面点击「睡眠」。开始启动时间记录的同时,会自动跳转到 Sleep Cycle 中:

同样的方法,在 timetrack 中点击「日记」会打开 Day One,点击「背单词」会打开 Anki 等等,几乎所有常用的 App 都可以通过 timetrack 来实现快速启动,这个体验非常美好。

虽然我一直主张「用工具,不要 All in one」,不同的工具解决不同的问题,但这样的功能组合实在是堪称完美,让人难以抗拒。

2.2 配合 Workflow,解锁高级玩法

我是一个重度的播客收听者,所以在 timetrack 中预设了「播客」活动。但在国内,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是,即便用 Overast 这样的泛播客工具,还是无法全方位聚合像得到 App、喜马拉雅、荔枝 FM 等所有平台的优质内容。

我习惯早起洗漱听得到,通勤听喜马拉雅的付费课程,做家务用 Overcast 听「大内密谈」,要想实现这样的效果,简单的 URL 就不够了,为此我专门做了一个辅助的 Workflow,最终实现的效果如下:

这样,每次在 timetrack 点击「播客」,根据不同的时段选择不同的收听内容,不仅把两个步骤合并到了一起,还减少了所有播客的收听入口,让听播客这件事完美融合到每天不同的收听场景中。

2.3 简洁好看也是生产力

单纯以一款启动器来论,timetrack 也有两个不得不提的亮点:

首先是支持活动分组。比如热爱学习的我设置了种类丰富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放在主屏的话,显得,我也太热爱学习了,不符合我低调内敛的性格。于是我把它们统统放到了学习活动的群组中,这也让主屏幕显得更清爽一些。

其次是精美的图标。下面这张图是我的活动主界面,个人觉得我精心挑选的这些图标还挺好看的,搭配不同颜色还有一定的警示作用(特意把娱乐、刷社交 App 设置了是红色)。

然而,为了写这篇文章,我随手看了一眼内置的图标库,发现最新的图标已经不知不觉达到了这个水平:

从单色升级到彩色,不仅有扁平风格还有拟物风格,论颜值真不一定输给专业的快速启动工具。

3. 目标,时间追踪的仪表盘

「目标」在软件的 Dock 栏占据了 1/4 的位置,可谓份量十足。位置往往最能反应开发者对一个功能的重视程度,但是 timetrack 的「目标」可能是最容易被大家忽略的一项功能。坦白讲,我自己一开始也搞不清楚:有每天、每周、每月的「时间统计」,我们还需要「目标」做什么?

随着我对时间管理,特别是项目管理有了更多的认识,才逐渐意识到「目标」在一款自我量化的工具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毫不夸张地说,它就像飞机的仪表盘一样不可或缺。

3.1 给所有的任务装一个进度条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节奏,养成更多的好习惯,以期达成更伟大的成就。这当然有种种不易,但让很多人放弃的,不只有过程的艰辛,很多时候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只是在原地踏步的糟糕感受。

所以,有没有可能,制定一个目标,然后把它分解到每一天。比如,不再是我要读 50 本书,我要养成写作的习惯,而是我希望可以:

  • 每天冥想 10 分钟
  • 每天写作 30 分钟
  • 每天看书 1 小时
  • 每天睡眠 7 小时
  • 等等

为了确保这些习惯不只是美好的愿望,不要只是把它们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是直接纳入到自我量化的系统中,在 timetrack 里实时追踪。这样,当我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都能看到,这个目标的进度条在一点一点地被填满。

不要小看那种完成每一个目标的,实实在在的前进感,它能给人非常大鼓舞和力量。

除了可视化之外,timetrack 会在任务达成时发出提醒,阅读、写作、冥想,不管做什么,当听到那一声专属的清脆铃声,我便知道「嗯,今天的小目标,又完成了一个」,这种踏踏实实的成就感非常容易上瘾。

3.2 给坏习惯画一条红线

timetrack 不仅可以帮我们实现目标,更能让我们控制坏习惯,它非常人性化地对「目标」设置了两种计时方式:

我希望每天刷微信微博的时间不超过 1 个小时。所以,我创建了一个「刷社交 App」的小目标,目标的规则是:不超过 1 小时。

人生其实没有我们感觉的那么漫长,如果明明每次做某件事情都会自责懊悔,完全不做又不太现实,那还是给自己拉一条红线,设置一个合理的范围吧,让自己不要过于沉溺其中。

我每次刷微博之前都会点击启动计时,这其实就是在跟自己确定「你是否决定把自己短暂且宝贵的人生耗费在马上要做的这件无聊的事情上?」

如果确定,也不再瞻前顾后,而是:尽!情!刷!因为我知道 timetrack 会在后台不疾不徐地走着秒针,耗费了今天的所有刷微博的时间,它也会无情地提醒我:你今天的余额已不足。

不得不说,这个小 Tip 对我用刷社交 App 来 kill time 起到了不小的遏制作用。

3.3 给单次活动瘦身,给习惯养成减压

我一直以来都非常推崇通过场景切换的方式来辅助习惯养成。起床、通勤、吃饭、睡觉前都是典型的场景切换。

举个例子,比如我自己,每次一上地铁,第一件事先打开 Anki 背几个单词,这个习惯断断续续也坚持了快一年的时间,

我最大的心得是:除了在「目标」里设定每天背诵 30 分钟单词之外,最好再设定一个「单次背单词 10 分钟」的平行目标。也就是说虽然背单词的总目标是半小时,但每次上地铁背单词只需要完成 10 分钟就好,只要听到 timetrack 的提醒,就可以去听歌、刷知乎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啦。30 分钟、一个小时可能让人压力不小,一个只需要 10 分钟的行动就显得轻松愉快多了。

4. 内置的番茄工作法让工作更加专注

从 08 年到现在,我使用过几十款不同的番茄钟,有简洁专注的 BeFocused、有功能全面的番茄土豆、有可以种树的 Forest 等等等等,每一款工具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我在不同的工具之间来来回回地选择,付出了不小的时间成本。最终依然是 timetrack 终结了这个动荡的局面。自从 timetrack 内置番茄钟功能之后,我毫不犹豫地将其他番茄钟 App 都尽数雪藏了。这和前面提到的快速启动 App 的原因一样,因为时间记录和开始一个番茄钟,在逻辑上本就应该合并成一个动作。即便 timetrack 的番茄钟做得中规中矩,但由于其内置在时间记录的工具里,拥有传统的番茄钟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

4.1 真 · 减少操作

我们不会做所有的事情都用番茄工作法,所以首先需要在 timetrack 选择会触发番茄钟的活动类别,我自己目前设置了工作、写作、专业学习这三项活动。比如,点击「工作」,系统会提示是否启动番茄钟,可以选择使用番茄也可以选择常规计时。

虽然它没有社交、不能结合 todolist、可视化也做得一般,但我真心愿意用这些作为代价换取操作成本的减少。

4.2 所有活动都可备注

番茄工作法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则:记录每一个番茄钟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发现真正影响我们专注工作的原因。timetrack 的备注功能可以非常完美地实现这个需求。我们只需要点击番茄钟进入活动详情,在这里我们可以为活动贴标签、写备注,记录每一个活动的完成情况,补充有没有超时、有没有被打断等信息。

4.3 让休息也能有迹可循

使用番茄钟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休息的时间过长,本来 5 分钟的休息,一个不留神,30 分钟就过去了。但这个最容易溜走的时间大多数番茄钟并不会记录。因为 timetrack 的强项就是精准计时,自然支持把番茄钟的休息时间也关联到具体的活动类别。

所以一次休息结束,你马上能看到,这次休息的时间是多久,有没有超时,超了多少,一天当中所有的休息时间也都会忠实地记录下来,这一点是大多数番茄 App 所不能及的。

结语

自我量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和看书、写作、健身一样,都需要下定决心,持续坚持。在众多生产力工具当中,timetrack 是最容易被放弃的一个,因为记录时间真的不是那么刚需,做与不做,在短期内几乎没有任何差别。即便是经常需要按小时计费的法律服务行业,真正养成计时习惯的律师也是少之又少。

然而,就和其他所有「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一样,虽然它们没有 deadline,虽然它们会占用你不少的时间,虽然它们一般不那么立竿见影。但,相信我,它们真的值得!

柳比歇夫用怀表和纸笔都做到了这一点,更何况我们还有 timetrack 这样优秀工具的帮助呢。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用自我量化的方式更好地认识自己,也欢迎大家通过微博(@Louiscard)或者在行和我交流更多自我量化的有趣实践。

手机想要更好用,还得有方法,下载 少数派、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2017 年,我用这些 App 让旧手机重获新生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2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说到旧设备,大家都有自己的故事。一般人对自己手中的旧设备应该是很无奈的:扔掉吧,又舍不得;卖吧,价高了卖不出去变成「传家宝」。价低了吧,自己又觉得不值。这个时候除了继续让它们吃灰,绞尽脑汁地给它们想个新用途是大部分人的选择,其中就包括我。

拿来看时间或者当闹钟是个普通的利用方式,拿来做个小相册是高级一点的利用方式,这些利用方式更多地只是让人觉得旧手机不至于「毫无用处」。我自己也在旧手机上装了很多东西,比如 Aria2 下载器,监控摄像头和个人网站服务器等等,而面对旧手机的我时常想到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有没有一些利用方式可以让旧手机更加切实地给我们本身带来「人文关怀」?经过整年的实践,我想我已经可以给这个问题一个及格的回答,这个回答也是我今年数字生活的最大收获。

人文关怀的定义

先来看一下维基百科对于人文关怀的定义

人文关怀指对于人性的关注和理解,从人的自身需求、人的欲望出发,满足人的需求,维护人的利益,从而达到对人权的基本尊重。

在实践这个问题前,我发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使用数码设备与软件大都是关心它们本身的性能数据以及能提升多少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却很少关心我们自己。我想要旧手机要做到的,就是通过它,能让我更了解我自己,同时能让我自己变得更好,这也是符合「人文关怀」定义的。

OuO:与其当闹钟不如让手机帮你减压

我一直认为旧手机摆在那里当时钟/闹钟是跟吃灰差不多的,虽然有些朋友可能会觉得方便。就我的情况而言,在一整天随身带着手表和手机的情况下看它上面时间的情况几乎为零,早上我也更愿意让一台触手可及的设备叫醒我(方便按完继续睡哈哈)。

提示:真想拿旧手机当时钟的朋友推荐使用「屏幕时钟」,附上包名 com.by_syk.screenlock 防止认错。125Kb 的体积带有时钟,计时器和秒表三个功能,纯黑背景 + 填满屏幕的白色数字显示效果十分不错。


我自己用 OuO —— 一个非常卡哇伊的 App 作为旧手机平时的显示。它可以让手机屏幕变成一张萌萌的脸,平时放在那里它会自己不时地卖萌,无聊的时候还可以逗它,搓,挤,戳,摇不同的手势和位置都会有不同的反应,配上可爱的表情动画减压效果碾压指尖陀螺和其他解压神器,是放松压力的上佳选择。

给手机插上电源时 OuO 的表情最萌了~小心心

同类的 App 还有 Boo!,安装打开之后不用管它,在你专心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一堆萌萌的吃瓜小球过来「围观」,只要发现你在看着它们就会迅速溜掉,也是蛮有意思的。

电子盆栽:没盆子也能养盆多肉

说到舒缓心情,养盆植物是个省心又有趣的方法。某种方面,「电子盆栽 Viridi」是我在手机上见过最仿真的模拟游戏了(毕竟植物又不会动哈哈)。

它里面的多肉植物就像现实世界那样好养,挑个好看的花盆按照你的喜好撒上不同的种子就完事儿了。偶尔过来浇浇水看看它们长的怎么样就好,甚至水浇多了还会把它们浇死(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虽然是游戏,里面的多肉可不是几天就能长好的,像是上面图里面的大小是我养了大半个月的成果。虽然时间比较长,不过最后的成果可是十分漂亮的:

要说有啥缺点,那就是游戏里面的种子太贵了(0.99 美元起,虽然每天有送免费的随机种子)。不想氪金靠着免费的种子也是完全可以种出像花园般美丽的一盆多肉的,累的时候陪着游戏安静的 BGM 欣赏自己动手种的多肉也是十分地惬意。

旧手机上的 Tasker:关心自己也关心家人

这里就是我认为旧手机上发挥「人文关怀」最重要的部分 —— 根据自己需求编写的 Tasker 任务。

关于 Tasker 是啥以及它能干啥可以阅读我去年的年度征文「Tasker - 我与拥有它的生活方式」,简单来说 Tasker 是 Android 上一个实现自动化任务和数据处理的应用,让你没有编程基础也能做出满足需求的任务。

经过一年时间,我的主力机和旧手机上的 Tasker 任务比起上面的文章又多了许多,下面我就来分享下旧手机上那些关心我自己和家人的操作,附上教大家如何用主力机远程去控制旧手机的干货。

收入分析

相信很多人都有记账的习惯,不过大多数人就只做到了「记」这一步,而没有做到利用这些收入和支出数据去分析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模式。做好这些分析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收入等级,更加有条理地安排消费和储蓄。但是即使有心做这些分析,可能对于一般人来讲也存在「记不住」「太麻烦」等问题,于是我把这个工作交给了旧手机。

我的记账数据都存在主力机上,每个月初主力机会把这些数据发送到旧手机的 Tasker 记账处理任务上,然后旧手机自动处理数据后发送带有如下数据的报告:

  • 衣食住行的与上个月相比上升与下降的百分比。
  • 这个月的恩格尔系数,是否达到了小康标准(不知道哪一年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 59% 以上为贫困,50%~59% 为温饱,40%~50% 为小康,30%~40% 为富裕,低于 30% 为最富裕)。

每每看到一个个上升的百分比加上坚强地在贫困线挣扎的恩格尔系数,我的嘴角就不禁微微扬起 —— 我怎么就管不住这嘴 ORZ。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了,为什么不在主力机上完成这些操作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这些操作需要经常后台监听,一个插着电的旧手机显然比注重续航的主力机更为合适;第二个原因是我还有一大堆需要数据需要处理(笔记和其他数据,因为不符合文章主题就不列出来了),如果全部在主力机上处理会影响日常操作。

吃药提醒和 SOS 按钮

每个人家里面都会有年纪比较大的长辈,对于他们我们做小辈的当然是要尽量无微不至地去照顾。家里长辈身体出现小毛病那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这时候就要去看医生。医生是看完了,一堆药那也得按时去吃,在「按时吃药」这件事情上你千万不能指望长辈们能记住,当然也不能指望你自己能记住,特别是你不在家里的情况。

这时候 Tasker 就派上用场了,不用每天三次电话短信提醒,当我知道家里的长辈们要吃啥药的时候即使我在千里之外的学校也可以根据医嘱远程设置好(和前面不是同一台,专门放在家里)旧手机上的 Tasker 提醒时间。当提示时间到了之后旧手机就会像闹钟那样反复播放带有药物名称和服药量的提示语,同时还会推送一条提醒到家人的微信上,这样子就不怕长辈们忘记吃药了。

长辈们年纪大了,各种紧急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就利用旧手机 + Tasker 做了一个屏幕 SOS 紧急按钮,只要按下去家里人的微信都会收到紧急通知。

上面的操作难度都不高,新手按照 Tasker 文档折腾一两天就能做出来,个人觉得这些操作才真正地算是「利用好」旧手机。即方便了自己,又满足了他人的需求,得到的好处比起把手机卖掉这点钱要多得多。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操作,利用 Tasker 还能让旧手机做到很多神奇的功能,需要的只是想象力和一点点耐心。

附:如何远程去与另一台手机上的 Tasker 交互

这部分是给正在使用 Tasker 的朋友的一个小方法(没用过 Tasker 的朋友可以跳过)。说到远程控制,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 Tasker 支持的根据接收短信内容实现自定义操作,发送返回数据也是通过短信。这个方法的确简单又实用,但是有个很大的问题:给旧手机搭配一张手机卡只为了收发 Tasker 短信值不值呢?

我认为是不值的,所以我研究出了另一种不用太复杂的方法 —— 利用 QQ 和 Tasker 的通知检测功能。

可以看到设置完毕之后只要 QQ 收到特定的通知就会激发特定的 Tasker 任务,而消息内容则可以作为参数传入,至于发送消息就只能利用微信推送了(现在有一个需要 Xposed 的 Tasker 插件可以全自动实现 QQ 消息的接收触发和后台发送 QQ 消息,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太复杂了点)。

微信推送我利用的是一个微信推送服务 Server 酱。Server 酱原本是从服务器推报警和日志到手机的工具,非常简单易用(只要会输入网址就会用)。根据 Server 酱的教程配置好主力机上的微信号,用 Tasker 的 HTTP GET 通过 Server 酱推送数据到主力机上的微信。

最后小小 PS:如果有同学对 Tasker 的各种操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会考虑出一个教程专门去教大家如何做到自如操控 Tasker 完成自己想要的功能。

结语

其实,在探索这些旧手机利用方式之后,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如何最大化地实现旧设备的价值,同时收获了对自己更深刻地认识和家人的称赞。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利用想象力和耐心去探究一个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这就是我今年数字生活的最大收获。

Banner by Lacie Slezak on Unsplash


想提升 macOS 的使用效率,启动器应用是避不开的选择

$
0
0

当手机上的应用多到一定地步时,查找/使用效率就会随之下降,这一点相信诸位「应用控」都深有体会。在电脑上也有同样的情况,甚至更加严重。

软件、文件多到一定地步时,传统的图形界面反而会成为累赘。我们用肉眼一次性不能过滤太多信息,但通过搜索,我们却可以瞬间从茫茫信息中瞬间定位到符合要求的那一个。除此之外,鼠标移动后再双击也远不如输入后敲回车那么过瘾。

所以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操作系统的 Power User,整体提高你使用计算机的效率,启动器是一个避不开的选择。你甚至会发现,在使用了启动器之后 Dock 将只有展示 App 的作用,因为用鼠标点 Dock 远不如你用启动器打开 App 更快。

低效的 Dock

因此,主流的操作系统都有它们自己的启动器,比如 macOS 和 iOS 上的 Spotlight 就肩负了部分启动器的使命。但这些原生的启动器从一开始就不是为进阶用户设计,于是进阶用户们会寻求第三方工具,比如 macOS 上有普及度很广的 Alfred,iOS 上有 Launch Center Pro 等一干知名的启动器。

Alfred 和 Launch Center Pro

不少著名的软件也吸收了「启动器」这个概念:比如 Evernote,它有一个「切换到」的功能,快捷键是 ⌘Command-J,当你想打开一条笔记,只要按下这组快捷键,输入关键词后按回车,就会直接跳到这条笔记。Ulysses、Slack、OmniFocus 等工具都有类似的功能,快捷键都是 ⌘Command-O,这个「O」我猜取自「Open」,也显示出了它们启动器的属性。

那么 LaunchBar 是个什么角色呢?在 macOS 上的启动器中,它大概是年龄最大的一个,我们都知道的快捷键 ⌘Command-空格就是 LaunchBar 的首创。最初的它是 NeXTSTEP 上的一系列脚本,在 2001 年的时候它登上了 Mac OS X。而 Spotlight 的第一个正式版发布与 2005 年,Alfred 发布 1.0 版则是在这 6 年之后了。

⌘Command-空格

我刚用 Mac 不久就听说了 LaunchBar,但当时搜下来发现中文网页里相关的结果都很少,也没见几个用明白的,就更遑论讲明白了。相较之下 Alfred 的内容比较多,于是我随大流用了 Alfred。但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对 Alfred 没有什么明显的不满,但冥冥之中我似乎还是想探探这个元老级启动器工具的虚实。

在一次和文刀的讨论一番后,换到了 LaunchBar,一直使用至今。我相信大多数 Alfred 出现之后才用 LaunchBar 的人和我一样,都是两者都用过之后,选择的 LaunchBar。

2014 年 7 月,LaunchBar 6 发布了,中文社交网站里和论坛上又引发了一小股讨论 LaunchBar 的潮流,但质量还是不高,因为 Alfred 拥趸已盛。人们熟悉 Spotlight 的搜索框,也就容易熟悉继承了这种交互方式的 Alfred,所以当他们用上元老级的 LaunchBar 时,反而大呼难用。不适应上手交互导一些人以泄愤的心情发起 LaunchBar 的讨论,翻看 2014 年的帖子,大多都留下了这样的烙印。

16 年底,本教程的作者在少数派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关于 LaunchBar 的文章:《LaunchBar,加速并简化 Mac 操作的必备利器》,这是少数派关于 LaunchBar 阅读量第二多的文章1 。随后一年,他又连续分享了多篇关于 LaunchBar 的技巧。意识到他的能力和对 LaunchBar 的热忱之后,我提出让他在少数派开了一个 LaunchBar 的专栏——LaunchBar 实验室。LaunchBar 受众虽少,但他的技巧文章阅读量平均下来篇篇过万。现在再搜索 LaunchBar 相关的中文内容,大多会出现少数派这几篇文章,也算是在慢慢地为 LaunchBar 这款软件正名。

但是这还不够,因为如大多数用户所说,Alfred 确实对基础用户更友好。但是,如果不买 Powerpack 的话,Alfred 的功能基础得甚至可以说不能满足稍微进阶一些用户的需求。而就算买了 Powerpack,一般用户也写不出 Workflow。所以实际来看,Alfred 的功能结构偏向纺锤形,要么是需求最基本的小白用户,要么是会写 Workflow 的最进阶用户。

在这一点上,本身就是脚本包出身的 LaunchBar 更适合中间阶段的用户,它里面内置了大量可以直接用的脚本,比如添加日历事件,它的精度和灵活度可以跟 Fantastical 的自然语义媲美。还有很多知名第三方工具里的动作也可以由 LaunchBar 直接调用,比如 OmniFocus,你装了它的话,可以呼出 LaunchBar 后敲一下 Add to试试直接给 OmniFocus 添加任务。

用 LaunchBar 的自然语义添加日历 

事实上,LaunchBar 对于基础用户和最进阶的用户也同样友好,只是习惯了 Spotlight 和 Alfred 搜索框的人不太容易适应 LaunchBar,挡住了大部分的小白,也挡住了一部分能够折腾 Action 的进阶用户。再加上至今 LaunchBar 设置选项都没有汉化,让很多人看到一句含糊的「不支持中文」就望而却步。

所以,为了让更多人能够见识 LaunchBar、用好 LaunchBar,为自己使用 Mac 全面提高效率,我又邀请少数派专栏「LaunchBar 实验室」的主编契丹神童来写这套 LaunchBar 教程

改稿的过程中,在德国接受本科与硕士教育的他和另外两位作者2 一样体现出了德式的严谨与专业——稿子的文字部分完成度非常高,几乎不用修改;配图方面,由于是复杂软件,截图和视频的量都非常大,也全部一丝不苟地完成。有些作者审稿的时候甩给我的是未完成的 Markdown 文件,他给我的永远是带有 CSS 格式的 HTML 文件包,里面已经把所有配图和视频放好,在浏览器里打开就是一篇赏心悦目的文章。

LaunchBar 虽然是个收费软件,但是它的收费方式很特别,也可以说很自信:它的前 30 天是完全免费的,在 30 天后依然可以免费使用所有功能,只是会在你高频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偶尔地弹出一个提示告诉你「你还没买」,然后过几秒后就又可以正常使用了。

所以你大可以先照着少数派的各种关于 LaunchBar 的文章尝试它(建议按时间顺序读本教程作者写过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免费的文章不够系统和全面,那就是你买下这套教程的时机。而如果你自看着免费的文章折腾出了自己的用法,也欢迎回来支持一下这个为 LaunchBar 写过最多中文的人。

👉 LaunchBar,全方位优化你的 macOS 使用习惯


App Store 今日推荐游戏,用纸片搭建的童话解谜之旅:纸片少女 [送码]

$
0
0

2017 年苹果「年度最佳游戏」Splitter Critters 用创新的撕纸效果搭建外星生物的营救之旅,而同样精美的独立游戏 「回忆之旅」 也以移动纸片来搭建老人的回忆旅程。精美的手绘风格、创新的纸片玩法,似乎可以与「优秀游戏」画上等号。

「回忆之旅」游戏截图

近日 「迷失立方」 的开发商上架新作「纸片少女」,也成为 App Store 首页「本周新游」主打推荐。少女安妮不小心掉入到童话书里,在可爱的童话风格纸片世界中,她要与童话里的人物并肩,展开一段斗智斗勇的冒险之旅。

创新简单的纸片操作

以一个词来描述「纸片少女」的操作,那就是「空间重构」。纸片少女将整个童话世界,打造成了可自由变换的舞台。游戏里的山峦、钟塔都可以移动,手指轻轻一划,整个「舞台」就颠覆了。破解谜题的路径,就在「舞台」的三层纸片重构中隐藏。你只需引导安妮穿梭在瞬时变换的童话世界里,稍加智慧与勇气,就能触发道具机关、躲避坏人追捕、营救同行伙伴。

对于重构世界的游戏来说,在有限的世界里变化无限的结构固然创意十足,但空间结构的自洽也是重要的元素。在游戏里也有不可突破的规则避免了世界结构的过度自由。首先安妮踩着那一层纸片是不可移动的,其次安妮三层纸片前后有序,不可压过安妮身体而过,只能在安妮背后穿梭。这些规则设定其实加大了解谜的难度,但也让整个重构世界更加合理科学。

变化莫测的纸片世界

如果你玩过 Splitter Critters 和「回忆之旅」这两款游戏,那么对纸片少女的操作你会非常熟悉。Splitter Critters 撕裂画纸世界重建三位空间、回忆之旅调整山丘高矮搭建衔接平面,与「纸片少女」的玩法异曲同工。但在「纸片少女」里,空间变化更加无穷无尽。

每个关卡的三层纸片形成三道阶梯,每层纸片又有多个台阶与缺口,就可以形成变化多样的路径。安妮在这个世界的穿梭就变得复杂起来,完成通往过关大门的主线任务,就需要你巧妙地构建出合适的路径。

机关道具作为支线情节,穿插在主线任务中,让解谜过程变得有趣多彩。爬上台阶拾取宝物、上下楼梯触动机关、甚至高空坠落撞晕老鼠,都是散落的小小桥段。但是正是这些零散任务,让你能对舞台上的空间结构更加熟悉,最终过关之路唾手可得。

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游戏目前已有三个章节 24 个关卡,在玩第一关时安妮遇到的第一个人就是爱丽丝,没错这个章节正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疯兔子、红桃皇后、扑克士兵等等都在这个章节悉数登场。剩余两个章节从章节页面就能看出来,分别是《丑小鸭》和《锡兵的故事》。当然,每个章节都有完全不同的人物和剧情,新鲜多样的故事,等待你去探索。

「纸片少女」不仅将画面设计与童话故事高度契合,还将童话里的情节巧妙地融入游戏关卡里。例如《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变大蛋糕和变小药水,就成为了第 3 关解谜的关键。你要先变大安妮吓跑扑克士兵,然后变小进入升降梯,将药水换为蛋糕喂给士兵,再变大赶走士兵。你会发现游戏并不是照本宣科一味地照抄童话故事,而是将它巧妙地与三层纸片设计关卡结合起来。

小结

纸片少女将有趣的童话、精美的画面和多变的解谜结合得恰到好处,是国产解谜游戏中难得的佳作。

唯一的缺点可能是部分关卡难度太大,拯救爱丽丝时遇到那只爱扔毛线团的猫,让我的解谜之旅屡战屡败。不能跳过、有点费脑就让纸片少女少了「回忆之旅」的那种沉浸欣赏的休闲感。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纸片少女,售价 12 元,Android 版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


评论送码

在评论中分享你对「纸片少女」这款游戏的看法,我们将在下周五(3 月 9 日)挑选 3 位,送出由开发商提供的游戏兑换码各一枚。关注「少数派」微信公众号(sspaime)并参与评论,我们也会挑选 2 位赠送游戏兑换码。



用手机拍出「电影级」短片,比上代便宜一半的 OSMO Mobile 2 是最好的选择丨新玩意

$
0
0

在过去的一年里,「用手机拍视频」这件事快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从快手到抖音,从猫饼到一闪,越来越多的视频 App 不断涌现;朋友圈小视频、手机短视频、Vlog……各种形式的视频占据着我们的社交网络。

不仅如此,手机厂商也开始将拍摄视频作为卖点。例如最近苹果为了展示 iPhone 的视频拍摄能力,邀请陈可辛导演全程使用 iPhone X 拍摄了一部名为《三分钟》的短片。当然,在拍摄花絮里,你可以看到其实导演还用到了不少的辅助拍摄工具,其中一些工具的价格甚至远远超过一部顶配 iPhone X。

尽管如此,短片中还是有一些「亲民」的辅助工具可以供我们拍摄视频日常使用,比如用来增强视频稳定性的手机云台——DJI OSMO Mobile。这款 2015 年底推出的产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少数派也曾对它进行过 详细的介绍

在今年的 CES 上,大疆推出了第二代手机云台产品 OSMO Mobile 2,其售价由一代的 ¥1999 降为 ¥899。当然,天底下毕竟没有免费的午餐,低售价是不是意味着功能和做工上的缩水?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 OSMO Mobile 2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体验,来看看究竟它到底怎么样。

外观和做工

拿到手第一感觉就是 OSMO Mobile 2 比一代要轻,事实的确如此,官网数据说二代比一代轻了 16g(501g - 485g)。二代采用了和一代不同的材质,手感来说上一代的塑胶材质感觉比二代要更贴合手掌,更适合长时间握持。

手柄的细节,左:一代/右:二代

整体质感上 OSMO Mobile 2 确实和一代有一些差距,好在做工水平并没有下降,按键的反馈很明确,推杆的阻尼感也不错,在同类千元的云台产品里算是顶尖水平。

和上一代相比,OSMO Mobile 2 对机身上的按键进行了重新设计。开关键和模式键变成了一个,放在了正面下方,原来的模式键位置则变成了一个 USB-A 接口。左侧则新加了一个用于变焦的滑杆,拍照和录音被合成了一个键,放在了正面右侧。

重新设计的案件

按键的简化让整个操作的逻辑变得更加简单,即便是没有拍摄经验的用户也能很快上手使用。不过,稍稍变粗的手柄可能会对手小的用户造成不便。

竖拍模式

二代的一个亮点是全新的竖拍模式。上一代只能用横着握持云台的方式进行竖拍,这非常不方便。

一代的竖拍模式

这一代改为了通过背后的旋钮改变固定夹的方向,让手机可以竖着进行固定。

横竖转换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使用的是 iPhone 8 Plus 这种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的手机,最好竖拍时不要戴着手机壳。一个原因是因为固定夹上的防滑垫宽度有限,带壳的情况下没办法完美卡住手机;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手机本身的重量就已经很大了,加上壳之后,竖拍时稍微角度大一些就无法保证平衡了。

太沉了!

OSMO Mobile 2 没有采用上一代使用旋钮调整固定夹宽度的方案,而是直接使用了可调松紧的固定夹。你可以利用两侧松紧的不同微调平衡,加上背后用于调整重心的小旋钮,能够帮助你适应更多的拍摄场景。

可调松紧的固定夹

拍摄功能

把手机夹在 OSMO Mobile 2 上后,你需要下载大疆官方提供的应用 DJI Go 进行蓝牙配对,整个配对的过程很流畅,配对完成后 DJI Go 会对基本的一些功能进行介绍,方便你快速上手。

大疆的 DJI Go 在功能上一直做得很出色。体验上一代时它的智能跟随模式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功能在 OSMO Mobile 2 上也同样得到了保留,开启后,框选画面中的物体,云台就能跟着物体进行移动。不过,使用这一模式时,要注意不要选择移动过快的物体,否则会出现云台跟丢物体的情况。

智能跟随模式

这一代新增了一个变焦滑杆,使你可以利用变焦效果拍摄一些特殊的镜头,或是用来拍一些你不太容易走近拍摄的物体。但由于手机画质的限制,在放大倍数比较大的情况下画质会有很明显的下降,这是手机数码变焦目前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变焦滑杆

另外,像超广角全景、移动延时这些之前就有的功能在 OSMO Mobile 2 上也同样支持。总体来看,在功能上一代和二代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拍摄体验方面也保持了不错的水平。在降价一半这个前提下,大疆在用户体验方面并没有「打折」,这一点的确非常值得称赞。

续航

续航的提升让 OSMO Mobile 2 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一代采用的是可拆卸电池的设计。在充满电量的情况下,一块电池能够持续使用 4.5 小时。二代将电池改为了内置锂电池,并将续航提升到了 15 个小时。

事实上,在这样的续航成绩面前,手机的续航才是你首先需要考虑的事。因为你的手机一般很难坚持这么长时间的拍摄。好在你可以利用后侧的 USB-A 接口(很遗憾并不是 USB-C)给手机充电,虽然速度一般,但还算是一个可以接受的应急手段。

后面的充电口

不过,如果你需要边充电边拍摄时就有点尴尬了,这是因为手机的充电口在横拍模式下会被挡住。虽然你可以将手机反过来夹,但这种情况下后置摄像头会被云台挡住,只能使用前置摄像头拍摄。

云台入镜了

拓展性

一代的 OSMO Mobile 在侧面有一个盘齿,通过它你可以连接各种拓展由大疆提供的配件。二代取消了这个设计,取而代之的是底部的 1/4'-20 UNC 螺纹孔,可以用来外接三脚架等摄影配件。

拓展接口,上:一代/下:二代

这样的变化对于购买了拓展配件的一代用户来说不免有些尴尬。由于目前大疆没有提供转换的方法,导致一代的配件没办法用在二代上。

一代的各种配件

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目前 OSMO Mobile 2 缺少一个外部收音的办法。对于视频来说,声音和画面同样重要。一代在后侧有一个用来充电的 3.5mm 接口,这个接口支持连接麦克风。但二代取消了这个接口,因此如果说一代的 OSMO Mobile 还能通过拓展配件的方式来使用独立麦克风收音,那么二代到目前为止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 OSMO 上用外置麦克风

购买建议

下探的售价、全新的竖拍模式、延长的续航、简化的按键操作、通用的拓展……这些变化无一不体现着大疆对于 OSMO Mobile 2 产品定位的转变。和一代相比,尽管在专业性上有所降低,但大疆希望能让更多的普通用户对手机云台产生兴趣,从这一点上看,二代的这些变化更像是在降低产品的门槛。

因此,对于 OSMO Mobile 2 来说,我们愿意把它推荐给以下两类人:

主播:竖拍模式和长续航让 OSMO Mobile 2 非常适合用来直播,你可以用它拍出比自拍杆更稳定的画面。不仅如此,DJI Go 里美颜功能和直播接口的加入让你用起来更加顺手。唯一你需要考虑的是它的重量,毕竟 OSMO Mobile 2 加上手机的重量对于长时间的直播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视频拍摄新手:如果你刚刚开始尝试用手机拍摄 Vlog 或者短视频,希望购买一些配件提升你的视频质量,丰富你的镜头风格,OSMO Mobile 2 非常适合你。利用 DJI Go 提供的丰富功能,你可以轻松地拍出各种有意思的画面,让你的视频与众不同。

然而,如果你已经购买了一代 OSMO Mobile,甚至还购买了一些拓展配件,目前的 OSMO Mobile 2 没有带来足够的升级动力。另外,如果你对视频的声音有很高的要求,那么降价后的一代(目前官网售价 ¥1399) OSMO Mobile 或许更加适合你。

总的来说,在千元手机云台里,OSMO Mobile 2 在体验、续航和功能上的表现让它非常有竞争力。如果你对手机云台很感兴趣,但又对一代的价格有所顾忌,可以说 OSMO Mobile 2 是一台值得你入手的设备。

你可以在 大疆官网 购买 OSMO Mobile 2。

从模仿到实践,我用工具记录了几千个小时的时间日志

$
0
0

前言

知道时间记录这件事应该还是在读高中的时候,阅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过程中得知了柳比歇夫这个人,他把一生的时间都用日志记录了下来:看书用了多长时间、写作用了多长时间、做研究用了多长时间,云云。

在这之后我便模仿了开始写时间日志,到现在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虽然并没有做到每天的时间都记录下来,但是也积累了几千个小时的日志记录。以及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尝试了很多的工具和方法,今天这篇文章就主要介绍了 Toggl 这个时间记录的工具。

时间记录的作用

在谈论「术」之前,先说说「道」的问题,为什么需要时间记录?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剩,人人都在讨论着如何利用碎片时间。想象着你的一天是不是反复在链接中跳转,也许这一篇还没有读完就又被其中的链接吸引;反复打开社交软件,左手拇指下意识下拉刷新,无意识地浏览着与你并无任何关系的动态;工作了十几分钟就被外界打断,不得不再花十几分钟重新进入状态。一天下来似乎充实满满,但是实际上做的事情却没有多少。

排除我有一点点 OCD 的症状外,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时间记录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 提高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发现和避免时间黑洞。记录下时间的时候,你会刻意地关注目前手上正在做的事,如果是一些浪费时间的事,会使你减少花在上面的时间。
  • 更好地制定计划。你有没有制定了计划最后却没有完成的时候?因为目标定得太高,再怎么跳也是抓不到的,通过记录一些事情所花费的时间,就可以更好地做计划,比如说看完一本书需要用多少时间,下次看同类型的书的时候就可以分配差不多的时间。
  • 激励自己。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数据之后,就可以看到在某一方面投入了多少时间了,根据 10000 小时定律,可以知道自己与专家级别的能力还相差多少(10000 小时定律并不一定准确,但是练习的积累还是很有参考性的)。

简单地讲了一下「道」的层面,想要继续深入下去还是去读一下《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吧。下面讲一下「术」层面的。

从简单的系统开始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一支笔、一本本子、一块手表就够了,这一阶段主要是养成时间记录的习惯,当然使用 Evernote 或者 OneNote 之类的软件也是可以的。可以按照以下的模板来记录:

2016/04/10
7:00 - 8:30 阅读 xxx xx 页(1 h 30 min)
9:00 - 9:45 完成 xxx 项目 xx 功能的开发(45 min)
...

总结:
编程时间:xx h xx min
阅读时间:xx h xx min
有效时间合计:xx h xx min
娱乐时间:xx h xx min
...

...具体的分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如果对时间记录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个方法试着用一段时间,看有没有什么改变。

使用 Toggl 来记录时间

关于 Toggl,我已经在知乎的一个回答里面推荐过了,这里会更加详细地介绍一下使用流程。在使用了各种工具后,发现 Toggl 是最符合《奇特的一生》中的工作流的(2018 年注:现在主要使用的工具是 Emacs org-mode)。

安装 &基本使用

Toggl 基本包含了所有平台,并且还提供了 API,有能力的读者完全可以结合 Workflow 等工具或者写一些脚本进行深度的定制。

这里主要针对 Web 版进行介绍,注册完进入 Timer 页面如下图所示:

Timer
  1. 你当前正在记录的内容(如果不确定,可以先不填,这个是比其他软件优秀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只是想先记录下时间,之后再进行区分);
  2. 当前记录内容所属分类,可以添加 Tag,后面的美元符号可以添加这个任务的花费,基本没有用到过这个功能;
  3. 记录的时间,可以手动添加时间;
  4. Timeline,每天做了什么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就记录在这里(周六周日没有怎么使用,所以比较空);
  5. 一周记录时间汇总。

知道了以上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开始记录了,比如说就把学习 Toggl 的使用当成第一个记录的内容。

更好的分类

详细的分类可以更好地输出报表。我使用的是三级的分类:大类 - 具体领域分类 - Task。Toggl 默认只可以使用两个层级的分类,Project - Task,但是可以把 Client 这个用作最大的分类,这样就可以进行三个层级的分类,下面是我的分类内容:

  • 基本工作(Client)计算机(Project)英语学习健身...
  • 固定日程
  • ...

分级不宜过多,否则会增加选择的压力,可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改进。

最大的类别(Clients)可以在 Workspace Settings 中添加:

Clients

Project 的类别在 Projects 选项中添加,可以给每个 Project 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分。

Tag 很少使用,可以为一些相同类型的事情设定相关的 Tag 来作为补充。

强大的统计功能

使用纸笔做时间记录的麻烦之处就是统计的时候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去计算,用 App 就可以免除这些过程,直接根据记录的内容生成非常漂亮的报表,下面的是我这一周的统计内容,从柱状图可以看出这周的效率是逐渐递减的:

Reports

Reports 支持三种模式:Summary, Detailed, Weekly。上面的是 Summary 的 Reports,Detailed 会把你做的所有事情列出来,Weekly 会以周视图的方式来显示:

Weekly Report

Reports 支持强大的过滤功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Reports 的时间长度、Project 内容、Tag 内容等等。比如说我想查看这周用在 iOS Dev 上的时间是多少,只需要选择 iOS Dev 这个 Tag 就可以了:

Tags

Dashboard

Toggl 还提供了仪表盘视图,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最常 Track 的项目以及一些其他内容。

Dashboard

如果在本地 App 里面打开了 Timeline Track,还可以在 Timeline For Today 这一栏里面查看使用了什么软件,用了多长时间。

Workflow

每天从 Todo 里面拿出一件事情,打开计时器,开始做,本着「做一件事情就把它做好的原则」去完成。积累了一段时间的数据之后,就可以更好地计划自己了,比如说本周阅读多少专业书籍,写多少代码。

FAQ

Q:什么事情都需要记录吗?

A:只需要记录重要的事情。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记录了没有任何用处,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记录自己的睡眠时间,不过后来固定了之后就不记录了。

Q:忘了记录怎么办?

A:这个只能慢慢地养成记录的习惯,如果记得大概的时间的话,可以手动录入时间。

Q:手边没有电脑怎么办?

A:一般我都是用手机进行记录,如果连手机也不在手边的话,可以先拿张纸记着,之后再手动录入上去。

后记

其实,等你做了一段时间的时间日志会发现,会发现效率并没有提高多少,有时候不得不承认这个悲伤的事实,根据自己的时间日志,最高效的一天记录了 7 个小时的学习时间,相比较那些动不动就每天学习 8 小时的人来说,还是差太多了,不过好歹也算是做出了一点点努力。

(2018 年注:这篇文章写于 2016 年,最初的时候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现在可能 Toggl 有了一些改变,不过具体的使用应该不影响。我目前的 Workflow 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后也会在少数派上发文介绍。)

星之卡比开发商 HALLAB 推出首款休闲手游:打工吧 UFO !

$
0
0

曾推出过「星之卡比」系列的日本游戏开发商 HALLAB 1 在 2017 年 8 月成立了移动游戏开发团队「HAL Egg」,而该团队推出的首款作品,就是我们今天要推荐的像素风格休闲移动游戏 —— UFO 找工作(Part Time UFO,原名:打工吧!UFO)。

欢迎光临 —— 地球

玩家控制的游戏主角是一艘(只?)生命体 UFO,来到地球后无所事事的他为了生活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临时工行业,作为外星生物他拥有一项看起来毫无用处的特殊技能 —— 可伸缩的大钳子,这个特殊技能为他的打工不过生涯带来了不少机遇。

游戏方式类似大家经常看到的「抓娃娃」机器,通过左屏滚轮控制 UFO 飞行,在合适的位置点击右屏按钮放下钳子,当钳子抓到物体后再通过控制 UFO 飞行位置,将抓取的物体放到合适的位置即可。操作方式非常简单,但是实际手感却常常让人哭笑不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由于 UFO 的业余时间特别充足(爱好:看书),所以能够在一天之内打好几份工,上午还在帮助丰收的农夫将果蔬搬运到卡车上,下午便出现在海边帮助渔民利用便捷的钳子捕鱼,傍晚还能顺便去楼下快餐厅做做汉堡。

随着工作经验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单位都来找他帮忙干活 —— 比如考古队找他复原一套笨重的古希腊建筑、甚至还有高校找到他来帮忙完成啦啦队的高难度动作。游戏场景与区别玩法超出想象,尽管玩法很简单,但是从中衍生的各种有趣变化依旧让人乐此不疲。

生活远没有想想简单,但很满足

游戏中有一些影响操作的微妙细节值得一提,比如当你拾取较小较轻的物件时,钳子的回收速度以及 UFO 的移动速度都会较拾取大物件时候来得快一些,而在面对一些不对称的大型物件时,由于重力影响的倾斜也会令你在放置物件时饱受阻碍。当然你可以利用加速移动的惯性来调整摆放落点的重心,甚至可以利用物件自身的形状特征来一次性带走多个物件。

当你完成工作后会依照完成的质量(完成时间、摆放位置等)获得不菲的赏金,可以利用这些赏金给 UFO 添置更新的装备。这些装备通常会影响你的工作能力,不过你也可以买一些对自身实力没有一点提升的装扮(好看呀!)。

专业认证,客户好评

通常来说每一单工作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在限定时间内将一定数量的物体(或者人)搬运到指定的区域里。当然客户们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 —— 比如摆放的位置、造型等等,在顺利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满足客户要求,从而获得更高的评价(麻烦给个五星好评谢谢)。

招聘列表需要在 UFO 得到足够的好评后才会继续刷新,所以在接受下一份差事之前,不如好好磨练自己专业领域的技能,得到更多的认可。当然你也可以在客户要求的区域里用他们提供的物件摆些奇怪的造型,拍张照,发给远在光年外的朋友们。

小而精致的休闲佳作

在撰文途中看到一些对该作不太满意的评价,简单概括下来就是:「星之卡比」的开发公司应该做出更好玩的游戏。在我看来,这款作品做到了移动游戏应具备的所有优点 —— 休闲、轻度、玩法简单、变化无穷,这就足够了。复古的像素风格,有趣而多变的配乐,以及未来无限量的可更新性,让它成为 2018 年第一款让我愿意一直保留的游戏。

如果你对这款作品感兴趣,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25)、Google Play(售价 $4.5)购买该游戏,自带官方繁简中文,不含广告。软件评价里有玩家提到闪退问题,测评游戏中从未出现。



用手机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2017 年我学会了这些方法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3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活动

2012 年,我得到了我人生中第一部 iPhone——iPhone 4s,彼时我还是一名初二的学生。我还依稀记得,那时我懵懵懂懂地看着 Apple 官网上 iPhone 4s 摄像头的介绍页面——800 万像素、进光率提高 73% ,f2.4 光圈……这些略显晦涩的术语让我微微不明觉厉,展示的拍摄样张更让我感到惊艳,于是在这种「iPhone 镜头很厉害」的心态下,我开始有意识地多拍照。没想到,这一拍,就是我手机摄影的开始。

2017 年,是我接触手机摄影的第 6 年,此时的我已经是一名本科大一的学生。这些年来,手机摄影已经彻底融入了我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成为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对手机摄影的观念也有所改变,除了寻常的风光、人文摄影,我开始另辟蹊径,探寻一些能使摄影作品变得独特和新奇的方法和工具。所以我的所有构思和尝试,都汇聚在这篇文章里了,这是我参与征文活动的一份作品,更是我手机摄影一年来交出的答卷。

注:文中所有插图均由本人拍摄、创作

为什么是「手机」摄影?

接触手机摄影几年来,我一直都选择用手机来拍照,而且就目前来说,在我可预见的未来里面,我都无意入手一台相机,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是手机本身的便携性及其附加功能带来的必要性。相对于相机来说,手机是非常娇小非常日常的一个设备,我们每天都会带手机出门,手机不离身,所以用手机摄影就会比较方便和及时,能够捕捉到更多意外的瞬间。但对于相机来说,由于它本身就有一定的分量,而且功能单一,相比起手机,它对我而言是一个「额外」的设备,我可以一天没有相机,但是我不可以一天没有手机。所以我可能很难坚持每天都带相机出门,这是我对相机望而却步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众多精彩的应用程序。使用手机拍摄的优势在于,一张照片的前期和后期可以结合得非常紧凑。众所周知,现在手机的应用商店里,摄影门类下的 App 数量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其中也不乏质量上乘、功能强大的。所以正是在前后期结合得这么紧凑的环境下,使用手机可以有着非常便捷和流畅的捕捉灵感、进行创作的体验。同时,这一点和我后面要谈到的艺术化和创意化一张照片是离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么多精彩的 App,很多创作我都不可能完成。

我在用的摄影 App
我在用的摄影 App

最后则是我自身的需求使然。虽然目前来说手机的硬件条件肯定是比不过相机,但是随着手机摄像头的不断升级,我可以说的是,手机的镜头对我来说已经够用了。我的观点是,我们不能脱离自身需求去谈什么样的设备最好,也就是说,对于我个人拍摄需求而言,尽管手机不是最好的,但是它是适合我的。这就是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去入手一台相机的理由。

为什么要艺术化和创意化?

这里首先要说明的是「艺术化和创意化」以及题目中「脱颖而出」的含义,它并不一定指照片有多么精彩,光影和色彩多么完美。我想说的是不走寻常路——前期尽量使画面变得独特和新奇,后期则尝试通过改变物体形状、重构画面视图以及添加特效等方式,使照片带来独特、奇妙的视觉体验,给看者带来深刻的印象,引发看者的注意和思考。

请输入图片标题

我之所以会想到这样做主要是有两个原因,首先是我自身的原因。正如我上面说到,这是我接触手机摄影的第六年了,虽然这条路还十分漫长,我的技术也并没有足够精湛,但面对着众多千篇一律的照片,我多多少少确实是有些厌倦了,所以我有意愿想要进行一些脑洞大开的创作。

而最重要的是,这是由手机自身的硬件条件决定的。对于相机来说,它的硬件条件比较好,像素比较高,所以用它拍摄出来的照片,即使是经过挑选局部裁剪、放大都可以保持较高的清晰度,因此相机就有了能够重构画面的能力。而手机摄影是没有这种能力的,一般我们按下快门后,画面是什么样就什么样了,即使裁剪也只能是比较小范围的。所以一直以来,我都有一种观念——手机摄影要靠创意突围。

如何在前期拍出独特的照片?

产出一张照片的步骤可以简单粗暴地分为前期和后期。虽然在后期时,供我们发挥的空间会更大,但是一张高质量的照片是关键所在,因此前期拍摄功不可没。而如果你能一下子就拍出一张令人满意的照片,那是最好不过了。所以我结合了我自己的影像风格,概括了几点在前期拍摄时我会注意的地方以及我会去拍摄的内容。

1. 极简化一张照片

如果说绘画是一个做加法的过程,那么极简主义摄影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它被称为「一门少的艺术」。相比起其他摄影作品,极简摄影作品的画面更为纯粹,给看者一种宁静致远、静谧之感。所以我非常喜欢极简主义,也会在拍摄时有意识地追求这种风格。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为了达到这点,我的做法是通过不断寻找角度和机位,来一步步减少画面中的事物。例如,我会看着画面里存在的景物,然后我会想:我怎样才能把这个电线杆或者这个垃圾桶消失掉,这些一个个影响画面的东西要怎样才能离开我的画面之中。

从左到右:通过调整机位和角度不断简化画面
从左到右:通过调整机位和角度不断简化画面

比如下面这张广州塔,画面简洁,但事实上广州塔坐落在广州的 CBD,其周围有非常多的高楼大厦,我当时找了很久才找到能够拍出这样的画面的机位。

请输入图片标题

除了寻找角度,我还会通过变焦来缩放画面,以挑取画面的局部来拍摄,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把多余的物体排除在外。这一点在双摄的 iPhone 上尤其简单,因为相机 App 内界面下方就有一个按钮,可以快速在 1× 和 2× 变焦之间切换。而且,这种变焦其实是从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两颗镜头之间进行切换,所以 2× 变焦并非数码变焦,画质没有损失,同时还消除了广角镜头的畸变效果,非常适合拍摄建筑。

2. 寻找戏剧性的对比

对比是一种十分简单,效果却十分显著的摄影手法,它强调了照片中各元素之间的区别。两种具有相反特性的元素融汇在同一张照片中,能够相互映衬、加强,突出各自的表现力,显得矛盾横生,却又统一和谐、张弛有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在取景时,总会尝试去构建对比,创作出反差强烈的作品,增强照片的可读性。而我平时在拍摄时主要关注两种对比——色彩对比和光影对比,因为这两种对比比较明显而且在生活中也比较常见。

而色彩对比最常见的就是冷色和暖色的对比了。这种对比,可以由物体本身具有迥异的颜色构成,比如粉墙黛瓦;也可以被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天气所影响,比如傍晚时夕阳的暖黄和高空的澄蓝。

黄墙和蓝天、树影和天空形成色彩、光影上的对比
黄墙和蓝天、树影和天空形成色彩、光影上的对比

两种对比并存
两种对比并存

至于光影的对比,一般来说在正午时,阳光比较强烈,因而容易捕捉到明暗对比强烈的画面。我就非常喜欢明和暗的对比,这种风格可以在我的照片中一览无遗。

请输入图片标题

3. 通过反射产生倒影效果

群峰悬中流,石壁如瑶琼。鱼龙隐苍翠,鸟兽游清泠。
——储光羲《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

倒影,总能引起我们的遐思和联想。利用倒影进行拍摄,能够带来对称的视觉效果,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请输入图片标题

利用水面的反射来拍摄倒影是最常见的。如果是雨后放晴,或者地面上本来就有水体,我总会冲上去,把机位放低,看看会拍出什么效果。我会使镜头尽量贴着水面,这样拍摄出的倒影就会比较完满。而除了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情况,我还试过自己创造机会,最极端的情况是,我曾经为了拍摄一栋建筑的倒影效果,自己买了一瓶矿泉水倒在地面上,硬生生造出一个水面来。(虽然那张照片拍出来也不怎么好看……肯定是水量的原因[捂脸])

当然了,不止有水面才能实现对称的效果,事实上,任何可以反射光的物体,例如玻璃、瓷砖等,都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只要我们平时用心观察即可发现。

瓷砖反射形成的倒影
瓷砖反射形成的倒影

4. 道具的使用

我偶尔会翻看我以前拍摄的照片,对着它们,我常常会思考——怎么才能通过一些小改变,使原本不值得拍摄的画面,或是比较单调的画面,变得妙趣横生?我的出发点是创作出一些让别人看了也觉得很奇妙的照片。

那么在过去一年中我的做法是,除了普通的摄影,我也开始使用一些道具。这些道具并不是指外置镜头、三脚架这样的辅助工具,而是一些能够为照片添加奇特效果的东西。比如我之前买的一个三棱镜,当阳光透过它时,可以折射出彩色的光芒,把这种光应用到照片中就可以有独特的韵味。

三棱镜折射的彩虹光
三棱镜折射的彩虹光

除此之外,我也常常通过观察场景中固定的元素,试着用视角错位的方式来构建一些有趣的画面。下面这张照片是我在校运会的时候拍摄的,那个时候观众席上有许多彩带和气球,我请一位同学站气球的后面,拍下了这幅照片,就诞生了一位怪诞的气球人。

气球人
气球人

而除了这些特定的道具,我也会随机应变,通过日常中一些临时的小物件来配合构建画面。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当时的情况是地面上有一束细长的光线,为了配合它,我把一个益力多的罐子放在它的前面,这样就构建了一幅比较有意思的画面(左)。而如果没有这样的小物件的话,自己的肢体也可以入镜,比如我把益力多拿开之后,我又直接把手放过去,拍下了另一幅照片(右)。

请输入图片标题

5. 利用奇特的 App 和模式

近年来,得益于手机上摄影门类的 App 百花齐放,我在拍照时也会有了一些新奇的「姿势」。

我用 Focos 拍摄的照片
我用 Focos 拍摄的照片

比如 Focos,这款 2017 下半年上架的 App 极具突破性,它很好地利用了苹果在 iOS 11 开放的景深效果接口,实现了「先拍照后对焦」的黑科技效果。同时,它的算法非常强大,能够非常细腻、逼真地模拟出大光圈浅景深的效果,在合适的环境下甚至能拍出媲美单反相机的效果,我对它的喜爱之情可以说是溢于言表了。

此外,还有 Enlight Quickshot,它主打三种新奇的拍照功能,而其中 Strobe 模式是最值得一提的。它类似于长曝光,但又比长曝光智能、有趣。你只需要抓稳手机对准移动的事物,让 Quickshot 连续拍下一组照片,它就会帮你将它们拼合在一起,保留物体的运动轨迹,呈现出「静中有动」的效果。

我用 Quickshot 中 Strobe 模式拍摄的照片
我用 Quickshot 中 Strobe 模式拍摄的照片

除了 App 之外,在 iOS 11 上,iPhone 拍摄的 Live Photo 可以直接转化为长曝光效果的静态照片了。以后直接通过 iPhone 的镜头,就可以拍摄丝绸瀑布和灯轨等长曝光照片了。我非常热衷于用这种方式拍摄人流密集的景点,这样不仅使景物保持清晰,也模糊了人流,拍出如梦幻般的画面,比一般的「到此一游」式的旅游照要更加美观、耐看。

我用 Live Photo 拍摄的长曝光照片
我用 Live Photo 拍摄的长曝光照片

不过要注意的是,拍摄这种照片最好使用一些如三脚架等能够固定手机的配件工具,因为即使是非常轻微的抖动都会使长曝光的画面变得模糊不清,铁手除外。

同时,还有 iOS 自带的「人像模式」。经过多次系统迭代更新,算法不断完善加强,现在「人像模式」的成像效果已经十分不错了。而除了拍摄人物,人像模式也很适合拍摄其他物体,所以平时我也会经常使用「人像模式」来拍照,经常能有意料之外的收获。

我用「人像模式」拍摄的照片
我用「人像模式」拍摄的照片

除了 Live Photo 和人像模式,Apple 去年发布的两款 iPhone 新机型也为我们指明了另一条路——「人像光效」。和「人像模式」一样,除了人物摄影,「人像光效」其实也适用于很多场景,其中的「舞台光」模式和「单色舞台光」模式能实现十分独特的效果,它能够识别出画面主体,在加亮主体的同时,加上深黑色的背景。

我用「人像光效」拍摄的照片
我用「人像光效」拍摄的照片

提高前期拍摄水平的技巧

当然了,再好的创意和工具都要有良好的摄影技术作基础。接触手机摄影第 6 年,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想要逐步提高前期拍摄水平,我的方法是通过三多——多观察,多思考和多拍。

其中,多观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生活,只有当你静下心来去体验和观察生活,你才能发现生活中美丽的事物,你会知道,生活中平凡的事物也是值得拍摄的,这样能培养一种发现美的能力。我在通勤或旅途的过程中,即使我坐在座位上不掏出手机来拍摄,我也会看着窗外的风景,看着各个部分,脑海里想象出来这些部分在我的镜头中拍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比如有一座山,我要截取哪个局部,我要拍摄它的山脊还是山峰,构图会是怎样的……所以,以后走在路上,还是不要低头玩手机了,一来是不安全🌚,二来是因此会错失很多美好。

多观察的第二个方面是多观察别人拍得好的作品。我在无聊时总会去刷一些摄影类的社交平台或网站,例如 Unsplash、图虫和泼辣有图等,在上面可以看到大量的优秀作品。我认为通过这种方式,一种美的标准会在我脑海中慢慢形成,通过观察、学习他人作品的优点,我可以知道怎样的画面才是好看的,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下次的取景和拍摄。

而第二多是多思考,这种思考是和上述多观察别人的好作品结合起来的。在观察别人的作品时,我不只是简单地看,我还会想——这张照片,如果是我来拍,我拍得出来吗?这张照片,它的机位在哪里,曝光对在了哪里,对焦对在了哪里,是俯拍还是仰拍……我会在脑海中试着还原一下摄影师拍摄时大致的场景。

最后一个则是最重要的——多拍。其实,肉眼看事物和镜头下事物的效果还是挺不一样的,有时看起来觉得不起眼的东西,在镜头里或许是另一番风味。而察觉这种差别的「敏感度」,我相信只能通过多拍来培养,勤能补拙这句话在摄影中是很适用的。

如何在后期艺术化和创意化一张照片?

说完了前期,就轮到后期了。如果将摄影比作是绘画,那么照片就是画布,利用手机上各种功能强大的 App,在后期时,我们可以在它上面天马行空,自由创作,可以有的放矢,也可以漫不经心——这也是我喜欢摄影的原因,它让我感到放松自如、乐趣无穷。那么接下来我会讲讲我如何具体使用某个 App,来将我的想法呈现出来,来艺术化和创意化一张照片。

1. 进行创意拼接

几年来,我拍下过很多照片,其中也不乏构图、内容相似的。所以我的第一个实践就是观察我以前的照片,试着寻找相似的光影关系和物体轮廓,然后把两张看似毫无关系的照片巧妙结合。下面就是例子:

请输入图片标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从故宫到广州:左均拍自故宫,右均拍自广州,后期拼接
从故宫到广州:左均拍自故宫,右均拍自广州,后期拼接

为了创作这样的照片,我使用的 App 是 Snapseed 和 Union,Snapseed 中的「展开」工具能够智能地延伸照片的边界,而 Union 则是最终缝合两张照片的工具。

首先,当我发现两张照片后,我会先对它们进行裁剪,大致留下我想要拼接的部分,这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观察物体轮廓了,尽量寻找更多的特征交接点,这样出来的效果就会比较自然,不违和。

请输入图片标题

但因为此时两张照片不一定能够完完全全地重合,所以通常我会先在 Union 中铺好它们,如果发现有的部分不能吻合,就要再微调一下裁剪了。如果还是不行,我会用 Snapseed 的「展开」工具拓展照片,来让它有更大的空间供我组合。

请输入图片标题

待照片能够吻合后,即可把它导出,将多余的部分裁去,稍加修饰就完成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当然了,素材不一定要从自己的旧照里面找,如果你想拼接某张照片,你可以先预想它能拼接什么,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生活中拍摄可用于拼接的素材。比如下面这张照片,我原本是只有玉龙雪山的照片(右),而另外这张照片是我后来请求我的同学当模特拍摄的(左)。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除了这种两个物体进行创意拼接,我也试着拼接同一个画面的不同照片,比如下面这张照片,它呈现的是在不同天气下,我对同一建筑拍摄的三张照片的组合,具体的操作方法也类似于上述。

请输入图片标题

2. 用液化工具模拟长曝光

说到液化工具,喜欢自拍美颜的朋友可能会比较熟悉,它能够推移、缩放画面的内容,比如可以用来瘦脸、放大眼睛等。但偶然一次我发现了它的另一种用法——模拟长曝光。

模拟的长曝光
模拟的长曝光

这张照片乍一看像是一张长曝光的照片,但其实不是,它原本的背景只是普通的蓝天白云,但是我用 Enlight 中的液化工具把一片片的云朵变成了絮状,就完全改变了画面的风格。这样模拟出的长曝光和 Live Photo 以及其他摄影 App 的长曝光的不同之处在于,你可以自由控制效果,并且非常直观地看到程度轻重——如果你增加推移的次数和力度,那么物体变形就会更加剧烈,转化成长曝光就是曝光时间更长,相反亦然。

那么我是怎么做到的呢?在 Enlight 中,液化工具被称为「修整」,我们要使用的就是它。因为这种方法的原理其实是通过扭曲变形画面中的元素,营造出动态效果,所以我们首先第一步是将画面中的主体「锁定」,即通过笔刷工具,涂抹你不希望变形的物体。

请输入图片标题

涂抹完毕后,即可使用「微调」笔刷,将画面中的其他部分,向着同一个方向一点一点地拖动,物体就会随之变形。如果重复多次,物体就会被拉伸为絮状。一般来说,次数越多,画面中的物体就会变形得越剧烈,因而细节也会丢失得更多,所以画面会更加纯净。

请输入图片标题

当你对效果感到满意时,即可停下了。随后便可以保存到相册,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调色等其他编辑。

原图和效果图
原图和效果图

这种玩法看起来很复杂,但事实上它适用的场景还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它对照片的要求并不苛刻,只需随便拍摄一张主体突出,背景空泛的照片即可,然而最终的效果却非常出众。

3. 玩转特效 App

说实话,上面提到的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不是每一张照片都适合创作,也不是每时每刻都有精彩的构思。所以当我没有特别的灵感时,我会使用其他 App 来「改造」一张照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Defqt 就是我常用的一款 App,它能用最简洁的操作把寻常的景色变得独一无二。Defqt 内置了 22 种图片特效,包括对称、模糊、扭曲、噪音之类的形变,也有双色调、偏移、叠化等色彩效果。通过添加这些特效,你原本的照片会变得「面目全非」,但同时也保证了你创作的作品吸睛指数更上一层楼。我对它的神奇魅力深感赞叹,它让我在使用时甚至有一种仿佛自己是奇异博士或是盗梦空间里的造梦师一样的错觉。

你能想象右边的照片是从左边变过来的吗?
你能想象右边的照片是从左边变过来的吗?

第二款是 SKRWT,它最大的功能是矫正畸变的画面,但在 App 中也有另一个小组件——MRRW。在上面我提到前期可以拍摄倒影,但当我前期拍不出来时,利用它就可以快捷地生成倒影的效果。只需导入一张照片,你可以在 MRRW 中选择垂直对称或是水平对称,通过简单的拖拽即可调整对称的图像内容,十分容易上手。

请输入图片标题

此外,在上面我提到的利用三棱镜来制造彩虹光,现在也有 App 能细腻地模拟出这种效果,它就是 Colorow。这款 App 内置了许多逼真的光学效果,除了各式彩虹光,还有阳光透过各种窗户的光线特效。这一点点特效的添加,能够改变整个画面的布光,甚至观感上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本的拍摄场景了,所以 Colorow 比较适用于室内的照片。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这些特效,肯定能够为照片增色不少。

请输入图片标题

除了主流的修图 App,上面这几款相对小而精 App 都是我一直在使用的,虽然使用频率不是最高,但我却始终不舍得舍弃,因为偶尔用它们来编辑一下以前的照片,往往都会有出我所料的收获,让我知道,原来我的照片可以是这个模样。而且它们能产出的效果,都是日常生活中很难直接拍摄得到的。

选择独特的呈现方式

从前期到后期,如何产出一张独特、新奇的照片,我的构思和实践在以上的文章内容中都已经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了,那么在接下来这部分我会说一下我呈现照片的方式。虽然理论上照片经过后期就无需再修饰,足以直接发布了,但有的时候创作欲作祟,我会再多加一步,为我的照片选择另一种呈现方式。

我的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加边框。边框的存在,为看者和作品之间提供了一道阻隔,但这并不意味着拘束,相反地,它能够结构化画面,使画面更加规整,就像是透过一扇窗拍照一样。同时,有了边框的照片更像是一件装裱完好的展品,透露着一丝艺术感。

请输入图片标题

当然了,我这里所说的加边框,并不是指美图秀秀里面那种繁复缤纷、画风清奇的边框,而是简单的、纯色的边框。我使用的 App 是 VSCO, 我非常喜欢它的「边框」工具(需要订阅 VSCO X)。在里面,你可以选择预设的边框颜色,通过滑杆可以调节边框粗细,就是这么简单,但这种风格却正中我下怀。此外,Union 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只要将「背景」设为纯色即可。

请输入图片标题

我的第二种呈现方式是创作「画中画」,其实这和加边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之所以会想到这样做,灵感其实来源于波普艺术和杂志中的剪贴画艺术(这也是我创意拼接的灵感来源)。我的做法是挑选一张和原照片具有相似色系的风景照,然后调整原照片的大小,再放置在风景照上面。这种类似蒙太奇的处理方式,将不同层次的空间融合在一起,这样就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对比,但因为色彩上的相似,看似迥异的画面却显得统一,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

请输入图片标题

我创作「画中画」时,使用的 App 也是 Union,「背景」用于放置风景照,「前景」放置自己的照片,随后便可以随意缩放组合,非常简单。

我的「画中画」作品(部分背景图来自 Unsplash)
我的「画中画」作品(部分背景图来自 Unsplash)

选择独特的呈现方式,在摄影中并非是必要的,我将这种活动视为一种实验性的创作,但事实上,它也的确能为照片带来独特的美感,就像是好看的文字和贴纸,只不过我的选择是边框罢了,大家可以多去尝试类似的创作。

过去一年我手机摄影的收获

摄影是一门内涵庞大的艺术,我非常庆幸自己生在了这个手机发达的时代,能够拥有 iPhone 这样优秀的设备,它赋予了我,也赋予了每一个人记录光影的权利,还有应用商店中大量的优质摄影类 App,使得艺术和生活从未像如今这般接近。

2017 年,我的摄影风格有所转变,除了普通的摄影,我更乐意去尝试新奇、独特的摄影体验。对我而言,摄影是我的审美和世界观的延续,它改变了我观察世界的方式。我还记得去年 9 月份我刚入大学时,由于我们的宿舍楼其实是一栋挺老旧的建筑了,所以一些师兄师姐、我的同学有时也会抱怨,说我们住的宿舍很破、很旧,有多不好云云。但是我看了——也住了——那么久,我会觉得,其实还好。然后平时我还会对着它们拍照,发到朋友圈之后也会有同学来留言说,原来我们的宿舍也是挺好看的。

我镜头下的宿舍
我镜头下的宿舍

所以我想我收获的是观察事物的方式吧,也就是一种发现美的能力。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其实也为手机摄影这件事投入了很多,我热爱过它,有一段时间也厌倦过它,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为它而活过——这就是我觉得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很长,非常感谢你能看到这里。如果它能为你所用,或是激发你的一份灵感,那会是我最高兴的事情。

9 条进阶命令,把 HomeBrew 打造成管理第三方应用的 App Store

$
0
0

使用 Mac 的读者可能都听闻过 HomeBrew,这是一个简单易用的 包管理器,可以让你轻松下载、管理第三方应用。

可惜的是,我们读到的文章往往止步于 brew install 某某应用[^1](用 HomeBrew 安装应用)这一条命令。其实 HomeBrew 的作用远不只下载,我们多学几条命令,就可以把 HomeBrew 打造成一个第三方应用的 App Store,集搜索、下载和更新功能为一身,简洁高效。

搜索应用

就像在 App Store 中搜索应用一样,HomeBrew 也支持搜索,而且它会同时从 GitHub、应用官网等多个源头搜索,很容易找到需要的应用,无广告、速度快。

要搜索的话,请在终端输入这串命令:

brew search 应用名(一般需英文名)

我们可以看到 HomeBrew 提供了多种结果,如果只是单个应用名(如 squirrel),你可以用 brew install squirrel直接安装[1],一般这类能直接下载安装的都是命令行工具。你还可以看到一类名字前带着 cask的应用,它们需要换个命令来安装:

brew cask 应用名

就如其名字所代表的一样,brew cask(木桶)下载下来的是一个个打包好 .app文件。

若想了解更多关于 cask 的内容,请阅读:

更新应用和清理旧版

有的应用不会自动更新(或默认不打开),我有个同学的 Chrome 现在就还停留在二十多个大版本之前。其实通过 HomeBrew 的命令,哪些应用需要更新一目了然,即使它们不提供自动更新,我们时不时去检查、更新一下也能保证应用处于最新版。

首先用下面的命令检查一下可更新的应用有哪些,由于我比较勤快,只有一个 imagemagick 不是最新版本 🌚。

brew outdated

接下来更新一下可更新的应用。一般我会更新所有应用,所以我最常用的是这条命令:

brew upgrade

但有时我们不想更新所有应用,比如 Chromium 有个历史版本不禁用 Flash,我一直留着它以应对那些食古不化的网站,不希望 Chromium 更新到更高版本。此时我们可以在上面那条命令的基础上加上需要更新的应用名,避开不需要更新的应用:

brew upgrade 应用名

更新完后可以运行一下下面的命令,把应用的旧版本和缓存删除。

brew cleanup

如果你只是想看看有哪些应用可以清理,但暂时不需要处理它们,则可以通过这个命令一窥究竟:

brew cleanup -n

当然,有的应用缓存和旧版应用是有用的(比如可能保存了我的用户配置文件),那就不能一杆子打尽,而是像指定更新个别应用一样,指定需要清理缓存的应用:

brew cleanup 应用名

👀Tips:访问应用官网

有时我们不确定自己是否需要更新一个应用,比如,它的新功能我是不是需要?它的新版本适不适配我的系统?纠结这些,不如即刻去应用官网上一探究竟:

brew home 应用名

小结

电脑里的第三方应用越多,HomeBrew 的优势越明显。

如果只下载一个应用,可能径自前往其官网也不会觉得麻烦,但如果你每次下载第三方应用就要前往官网、每次更新都得去其菜单栏中寻找 update 按钮,那显然是不便的。HomeBrew 就为这些的零碎的操作提供了一个集中的管理办法。

学会了本文的几条命令,对你来说 HomeBrew 就不再是晦涩的命令行工具,而是一个简单好用的第三方应用版 App Store。


  1. 直接用 brew install安装的并非「Squirrel 鼠须管输入法」  ↩

用一款游戏的时间回顾「游戏史」,创意 RPG《进化之地》推出续作

$
0
0

Evoland是一款极具创意的 RPG 游戏,它将整个 RPG 发展史囊括在游戏中,你可以跟着主角的步伐去感受 RPG 游戏的发展历程,而制作者在游戏中埋下的各种小彩蛋,也能让人会心一笑。少数派也曾介绍过这款游戏,如果你不了解这款游戏,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奇妙创意演绎 RPG 发展史:进化之地 Evoland

而如今,这款游戏的续作刚刚登录移动平台。

Evoland 2 的「进化」

Evoland 的中文译名为「进化之地」,在一代中,我们体验到了 RPG 的进化史。那么相比起前作,Evoland 2 又有哪些「进化」呢?

剧情的「进化」

在一代中,剧情要素被弱化,讲述的是非常老套的 RPG 故事——为了打败魔王而踏上旅途,在旅途中结识了伙伴,最终打败大魔王。Evoland 将重心放在了为玩家展现游戏发展史上,让玩家沉浸在对游戏发展史的体验上,而忽略了剧情的单薄。

但在 Evoland 2 中,剧情这一要素被重视起来,在最开始的教学关卡完毕后,玩家就会看到一段剧情动画,比起前作的老套故事,二代讲述的则是人族与魔王族之间的战争,而随着游戏流程的推进,会有更深层的剧情等待玩家的挖掘。开发商 Shiro Games 也承诺,Evoland 2 将会有超过 20 小时的游戏流程。

开场剧情动画

玩法的「进化」

Evoland 的核心玩法还是基于 RPG 游戏,无论是即时战斗或是回合制战斗,都是在以往的 RPG 中常见的战斗方法,而游戏中的伙伴只有在战斗中才能并肩作战。而 Evoland 中比较有新意的,恐怕只有致敬《最终幻想 8》的卡牌游戏 Double Twin。

Evoland 2 在游戏玩法上进行了不少创新。不但有传统 RPG 的游戏形式,更是融入了横板过关、飞行射击、横板格斗等游戏玩法,让游戏的可玩性大大增加。而同行的伙伴也不再只有一个女主角,伙伴也不只在战斗中才能发挥作用。你可以长按攻击键使用伙伴的技能来对敌人造成伤害或是清理掉路上的障碍。

多种多样的玩法

游戏核心的「改变」

这里我不说「进化」,是因为有人为这种改变叫好,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退步。

正如前文提到的,Evoland的游戏核心是剧情服务于玩法,游戏中的剧情是为了展现玩法的「进化」而展开的。而在 Evoland 2 中,玩法与剧情相辅相成,剧情有自己合理的安排,而游戏玩法也随着剧情的推进而改变,游戏的玩法也不再拘泥于 RPG,而尝试了更多的游戏形式。

我不在这里评价这种「改变」是好是坏,但不可否认的是,Evoland 2 的可玩性相较前作提升了不少,而其根本原因,则是游戏玩法的多样化和剧情的丰富度都较前作有了改进。

Evoland 2 中的小彩蛋

对 Evoland 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知道游戏中有各式各样的彩蛋。在 Evoland 2 中,也依然保留着许多彩蛋等着玩家发掘。比起前作,Evoland 2 中的彩蛋覆盖面更广,几乎无时无刻都会有致敬经典作品的彩蛋出现。

致敬《雷顿教授》的解谜姿势(左)及致敬《忍者神龟》的「忍者松鼠」(右)

不断「进化」的 Evoland

比起前作,Evoland 2更像一个成熟的作品。无论是剧情的展开,或是彩蛋的安排,甚至是游戏画面的变化,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合理,没有过于刻意的痕迹。如果说 Evoland 是一个情怀作品,那么 Evoland 2 则是面向市场的成熟作品,而这样的改变,我想并不能阻碍它成为一款优秀的游戏。

正如游戏中不断进化的玩法,Evoland 自身也在不断进化。

你可以在 App Store 购买到 Evoland 2,目前 Evoland 2 正在进行上架九折促销,只需要 45 元即可将其收下。你也可以在 Steam 以 68 元的价格购买到 Evoland 2 的 PC 版。



每天都刷「朋友圈」的你,可能还不知道这些实用小技巧

$
0
0

微信的朋友圈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社交分享平台,但是朋友圈其实也有很多好用的小技巧,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今天少数派就为你介绍几个实用的小技巧,带你玩转朋友圈。

搜索朋友圈

在微信不断的更新迭代中,搜索的功能越来越好用,其中就包括了朋友圈的搜索。在「微信」选项的中下拉你的聊天列表可以出现搜索框,其中有一个选项就是朋友圈。这里的搜索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这样可以快速定位到你需要的朋友圈内容了,或者单独浏览一个好友的朋友圈(这样的浏览效率比直接点击进入好友的详细资料后进入朋友圈要高)。在选择完成根据不同的搜索类型在顶部会出现不同的筛选选项,例如:「时间」「发布人」。

那些被隐藏的选项

除了上面提到的可以直接进行搜索一下,其实还有一些隐藏的选项不在界面中。当你进入朋友圈搜索入口时,你可以输入「朋友分享的音乐」或者「朋友分享的歌曲」,就可以快速筛选出所有出现在你的时间流中的音乐分享,在搜索顶部会有一个「播放以下歌曲」的按钮,方便用户直接在微信中播放所有歌曲(包括但不限于 QQ 音乐)。 

除此之外,在进入朋友圈搜索入口后,还可以搜索「一年朋友圈回顾」,微信会为你自动精选出上一年的精彩朋友圈,可以为你筛选掉很多无用的朋友圈,例如广告以及垃圾分享。其实在前几个版本中,还可以搜索「一周热门朋友圈」,但目前入口已经取消,如果你还有发现一些隐藏的功能或是彩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朋友圈里的手势操作

晒图有一个比较常见的格式就是九宫格,即使没有拍九张照片也会在中间添加白色的背景占位。所以对照片的排序有着一定要求的用户可以选择一张张添加图片,当然也有更快速的方式,长按已经添加的照片时可以随意拖拽它的位置。也可以直接拖拽至底部,来删除你不需要的图片。

在朋友圈中出了可以点赞评论以外还有很多手势操作,它们会让你的朋友圈刷起来更加方便和流畅。当你发现自己的某些好友成了「广告机器」,严重影响了你的朋友圈阅读体验,你可以长按用户的头像选择「设置朋友圈权限」,在必要的时候你点击投诉按钮其实也是可以的。

对于朋友圈的内容部分,也可以使用长按来进行收藏,但是有点不智能的是,对于一个混合型消息(文字 + 图片 / 文字 + 链接),你只能分开收藏。而且作为文字部分,用户收藏时是无法选中部分文段的,只可收藏全部。如果你的设备具有 3D Touch 功能,你也可以对图片或是链接使用 3D Touch 后往上拉,即可弹出「收藏」、「点赞」和「评论」的按钮。

可见性的私人定制

朋友圈可见性的自定义程度其实还算不错,对于你的整个朋友圈的可见性,你可以进入「我 - 设置 - 隐私」中查看。其中,你可以在这里管理两份屏蔽名单,一份是「不让他看我的朋友圈」,另一份是「不看他的朋友圈」。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选择是否「允许陌生人查看十条朋友圈」。

对于你已经发布过的朋友圈,你可以设置多长时间之内的朋友圈才可以被其他好友看到,这里微信提供了「最近三天」、「最近半年」以及「全部」的选项。如果你的朋友圈太多,又觉得一条条删除非常麻烦,不如直接试一试设置为不可见。

当你在发布朋友圈的时候,其实也包含了可见性的选择,包含「公开」、「私密」、「部分可见」以及「不给谁看」。如果你平时有给你的好友进行标签分组,那么在选择可见或是不可见的时候就会非常的轻松,点击你的标签就可以选择一批人。但是这里建议大家不要使用「不给谁看」,因为目前的设置只是定义了你当前好友里的不可见名单,如果你新加了一个好友,那么他依旧可以看到你这条朋友圈,所以在设置的时候尽量选择「部分可见」。

好玩的朋友圈封面

其实,朋友圈封面这个元素只是一个装饰品,但是万能的网友也把简单的元素完成了花样,利用作为背景的封面和左下角的头像进行搭配,制造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例如 @喵喵桑爱妙鲜包 的「我就吃一口」和 知乎问题中的众多爆笑案例。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操作,欢迎通过微博 @少数派sspai 来分享!


如果你还有更多有意思的朋友圈操作和技巧,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也欢迎大家关注少数派微信公众号(ID:sspaime)来更快的获得最新的资讯以及更有意思的技巧!🎉



串流音乐时代,他却仍然坚持用一台 iPod nano 听歌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4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谢幕

We used to have it all, but now's our curtain call

So hold for the applause, oh-o-o-o-oh

And wave out to the crowd, and take our final bow

Cause it's our time to go, but at least we stole the show

Stole the Show - Kygo, Featuring Parson James

2017 年 6 月 28 日,我在闲鱼上买下了一台第七代 iPod nano(以下简称 nano 7 或 iPod nano 7)。

2017 年 7 月 27 日,苹果悄然撤下 iPod nano 与 iPod shuffle 的介绍页面与购买链接,在售的 iPod 仅剩下 iPod touch 一款。

这也意味着,nano 与 shuffle 代表的传统 iPod 产品线, 被苹果正式取消;而第七代 iPod nano,也成为了 nano 系列的最后一款产品。

图片来自 Youtube

我并非对 iPod nano 系列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当初选择购买这台 iPod,仅仅只是因为原先的 iPod touch 5代意外遗失,而 nano 7 容量较大且价格适中而已。万万没想到的是,当我拿到它的时候,传统 iPod 的寿命也进入了倒计时。

不过,就其本身而言,nano 7 倒算得上是一款十分有趣的设备。

作为少见的使用多点触控作为操作方式的传统 iPod,nano 7 在第六代的基础上微微增加了屏幕尺寸。但这块仅 2.5 英寸的显示屏,也意味着机身的整体大小并未脱离「nano」一词的原意(纳米、毫微级)——与之相比,当下动辄 5 英寸以上的手机,都显得有些过于庞大了。

不过,其采用一体成型设计的阳极氧化铝机身,依旧保留了苹果产品惯有的精细以及紧凑感。而仅 5.4mm 的厚度与 31g 的机身重量,令其在外出携带时几乎毫无存在感。

当将其拿在手中时,nano 7 更像是一件精巧的玩物。毕竟,带在身上的数码设备体积一个赛一个大,屏幕面积也是突飞猛进;突然蹦出这么一个小玩意儿,感觉还有些「反差萌」。

与前代相比,nano 7 新增了一些从未在传统 iPod 产品线中出现过的特性 —— 比如说,对蓝牙的支持。也正因此,nano 7 的机身上出现了类似蜂窝网络版 iPad 的塑料区域,以让它顺利接收无线讯号。

除此之外,nano 7 还是第一台也是唯一一台使用 Lightning 接口的传统 iPod。从使用配件的角度考虑,现在 Lightning 接口显然要方便很多;就算在外急需充电而没带数据线,也能更快找到解决方案 —— 毕竟满大街都是 iPhone。相比之下,旧的 30 针接口实在是四处难觅啊。

(什么,你还在用 iPhone 4S?打扰了...)

就工业设计来说,比起前代「带屏幕的 iPod Shuffle/伪 Apple Watch」,nano 7 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更接近于第二代 iPod nano(以下简称 nano 2)

我曾经拥有过一台黑色的 nano 2,nano 7 与它一样,看上去更加方正平整,像是一条巧克力 —— 可惜的是,这台 nano 7 并不是黑色的。不然,这两台机器摆在一起,似乎也有种意外的传承感。

仔细一想,从 Click-Wheel 到 Multi-Touch, 整个 iPod nano 系列的进化,似乎也见证了 Apple 的「i 字头」移动设备们在操作方式上的变迁。

作为系列的谢幕之作,nano 7 以一种更接近于 iPhone 的外观形态,向人们鞠了一躬,就此退隐;说来还有点讽刺 —— 似乎正是由于 iPhone 的诞生,iPod 才被渐渐边缘化的。

只为音乐

Let the music in tonight

Just turn on the music

Let the music of your life

Give life back to music

Give life back to music - Daft Punk

在当下,一台 iPod nano 7 能做些什么?

由于使用了多点触控作为主要操作方式,iPod nano 7 也选择了一套看上去很像 iOS,用起来很像 iOS,但的确不是 iOS 的操作系统。

nano 7 的 UI 界面风格还停留在 iOS 6 的时代,那时候的 Apple 还崇尚拟真化设计;哑光的「正在播放」界面、金属拉丝的音量滑块、水晶状的按钮,以及蓝白相间的菜单项目......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些设计元素,有那么一点儿「怀旧」。

注:由于 nano 7 的系统不支持截图,故只能依靠手机屏摄 + 后期修整的方式呈现系统界面,画质较为粗糙,还请谅解。

与采用 Click-Wheel 的 iPod 型号相比,nano 7 的附加功能要少很多;例如通讯录、备忘录、日历之类的 PDA 功能都被砍掉了,时钟应用取消了闹钟功能,也没有任何内置游戏。

内置的 iPod + Nike 应用可以当作一个基础的计步器使用(即使你没有绑定 iPod + Nike 套件)。但说实话,当下的智能手机中计步器好像已经成为了标配,用它来记录步数,实用意义不大。

你也可以用 nano 7 观看视频 —— 前提是你愿意的话...

首先,要找到 nano 7 能够播放的视频就已经非常麻烦了,绝大部分的高清视频 nano 7 都不能直接播放,还得经过转码等一系列操作之后才能正常观看。

而好不容易找到能播放的视频之后,你就会彻底明白「再也回不去了」这句话的涵义。说真的,何必要在一块 2.5 英寸的屏幕上看视频呢?看习惯了「视网膜显示屏」之后,再用它看视频,简直就是对眼睛的折磨。

不过,纵使它的功能再少,也并不会对我产生什么影响 —— 毕竟那些附加功能,现在的手机都能比他做得更好。

先说一下我个人的情况:我从 2009 年开始,一直使用 iTunes 作为我的主力音乐播放器与音乐管理软件。整个资料库曾有过意外遗失的情况,但后来也学会了进行备份。从旧 DIY 台式机到现在的 2017 款 MacBook Pro,就这么一直用到了现在。

对于 iTunes 来说,最好的伴侣就是 iPod。虽然很多人不太能理解「同步」这个逻辑,但是就我看来,直接在 iTunes 里整理好播放列表,插入 iPod 之后就能自动传输歌曲并更新播放列表的体验,要比将音频文件从文件管理器中整理好了再手动拖拽至播放器磁盘好很多。

而且,我可以直接在 iTunes 这一个软件里完成音乐的播放、管理与传输操作,「同步」则可以保证我在电脑上的音乐体验,也能无缝转移到 iPod 上。因此,我一直都选择 iPod 作为外出时的主力音乐播放器。

我过去使用的,基本上都是 iPod touch 系列,但也买过数台传统 iPod,例如 iPod shuffle 和 iPod nano。可以说,这次的 nano 7,是我第一次将传统 iPod 当作主力音乐播放设备。


在当下使用传统 iPod 听歌,会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比如说,音乐文件的获取。

过去使用 iPod touch 时,由于其采用了 iOS 系统,很多流媒体服务都能在其上使用,包括自家的 Apple Music。

但对于 iPod nano 7 来说,流媒体服务这条路算是彻底断绝了,就连自家的 Apple Music 也不支持将离线文件同步至传统 iPod 上。因此,怎么寻找适合 nano 7 的本地音乐文件,是得花上一番心思的。

就我个人而言,nano 7 的音乐来源主要是以下几种:

· iTunes Store 购买
· 音频 CD 导入
· 国内音乐服务下载
· 其他来源

先说第一种,直接从 iTunes Store 购买。

iTunes Store 内建于 iTunes 之中,只要登录的账号地区支持 Store,就可以直接购买音乐并下载至 iTunes。这或许是最方便的一种正版音乐获取形式,而且,歌曲信息规整,也绝无任何版权问题。

这种方式的音乐获取成本较高,一张完整的录音室专辑大约在 10 美元上下,单曲一首 1.29 美元,如果你习惯了国内花十几块随便听随便下的体验,iTunes Store 的开销可能会让你觉得相对要多一些。

这里给一个小提示:iTunes Store 和 Steam 一样,也会偶尔放出各种特价折扣活动,其中包含的不乏一些热门专辑。如果趁特价时购入,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支出。多多关注 iTunes Store 的首页和分类,就能获得不少这样的折扣信息。

第二种是从实体音频 CD 中导入。过去我有买「洋垃圾」进口 CD 的习惯,现在似乎「洋垃圾」要逐渐走入历史了,不过对自己喜欢的歌手,我也会偶尔买上一张实体 CD;当然这些 CD 内容,最后都会导入至 iTunes 之中。

导入实体 CD 的好处是能选择生成 iPod 可以直接播放的 Apple Loseless 音乐格式,理论上能提供更好的音质。唯一的问题是,现在的电脑上已经四处难觅光驱了,想要将 CD 导出为数字格式,要么购入一个外置光驱,要么像我一样,保留一台自带光驱的旧电脑......

第三种,是从国内的各大音乐服务上下载音频,比如说我个人非常喜欢的网易云音乐。

这种方式的成本较低,大部分时候,你只需要每月花十元左右的价格订阅会员资格,就能直接下载到 320kbps 的 MP3 音频。有部分音频甚至还提供无损格式的文件下载,这些无损文件也可以导入 iTunes 并转换成 Apple Loseless 供 iPod 使用。可以参考少数派上的这篇文章:我的 iTunes 音乐库管理流程

最后,音频文件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方式获取,像是 Google Play Store 之类的其他音乐商店,以及......

总之,忠告:Don't Steal Music!

对于非 iTunes Store 渠道获取的音乐,我通常都会将它们统一转换为 AAC 格式,然后参照 iTunes Store 上的信息修改音乐信息,包括年份、类型,以及插图等。一般情况下,我会通过 iTunes Artwork Finder by Ben Dodson 寻找来自 iTunes Store 的高清封面图,只要 iTunes Store 上有售的音乐,都可以利用它获取最高可达 1800x1800 像素尺寸的封面。

至于 iPod nano 7 本身的听歌体验,个人感觉搭配 EarPods 时与之前的 iPod touch 甚至 iPhone 都几乎无异 —— 毕竟我是木耳。新增的蓝牙功能,倒是方便不少;以我的使用经历来说,它可以直接与多款包括蓝牙耳机、音箱在内的各种音频外设连接,没有遇到太多的兼容性问题。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甚至发现有人将 AirPods 连接上了 nano 7,也算是新旧结合了。(笑)

nano 7 上的音乐应用逻辑接近于 iOS 6 上的音乐,与 Click-Wheel iPod 相比新增了在本机添加播放列表的功能,但去掉了通过字母检索音乐,对此我还是颇有微词的,毕竟这样一来,要查找音乐就麻烦很多了。

在播放界面上,nano 7 也就是一个缩小版的 iOS 6 音乐应用,各种元素都几乎一致。而且,nano 7 还可以显示歌词。

要让 nano 7 显示歌词,需要先在 iTunes 的歌曲信息中插入歌词,但是一个一个编辑实在是件麻烦事。好在,借助 LyricsX 的「写入歌词到 iTunes」功能,可以省去很多查找和写入的功夫,而且对于外文歌曲来说,LyricsX 还能选择是否一并写入翻译。

nano 7 上也有暨如均衡器和「摇动以随机播放」之类的东西,但更有趣的是,nano 7 支持类似 shuffle 上的 VoiceOver 功能!只要在播放时长按线控或是机身上的「播放/暂停」按钮,就可以听到歌曲的曲名与演唱者信息。虽然不太明白一个带有屏幕的音乐播放器为何需要这个,但提供了也是聊胜于无吧。

如果听歌听腻了,nano 7 上也有 FM 收音机,并且可以提供暂停和倒带功能,听听播客也是可以的。

总之,如果你只打算用 iPod nano 7 听歌,那么它可以很好地担当这一角色。可以说它是一台完全为了音乐而生的设备,其他的功能,都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光就听音乐而言,nano 7 是一台近乎完美的 iPod,它完美地满足了我的需要。

但现在,还有多少人需要一台「只能听歌」的设备?

永远

No matter what you say or what you do

When I'm alone, I'd rather be with you

Forget these other others

I'll be right by your side till 3005, hold up

V.3005, Childish Gambino

我本想着在文章中提一提订阅制服务为何会复兴,但是这好像已经偏离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毕竟,我想说的,还是为什么我会坚持使用 iPod.

为什么?

说来好笑,其实我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我并不抗拒流媒体,我本人就是网易云音乐的忠实用户,也订阅了 Apple Music,手机中一直装着这两个客户端,虽然我用手机听歌的次数,实在是屈指可数。

其实这么多年来,我在出门时都会随身携带手机 + iPod;用一台单独的设备听歌,这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要说好处,也是有的;nano 7 可以提供极其持久的续航(官网数据,连续播放音乐时间可达 30 小时),这让我几乎不用时时都为它充电,也可以保证在手机电量低下时,依然能愉快地享受音乐。

另外,iPod 的存在,也让我不需要为了音乐而腾出手机的空间。毕竟,光是各种照片 + 视频就已经占据了手机相当多的容量,而将一台 16GB 的 iPod 塞满,里面的歌曲能保证我连着听两天也听不完,左听右听也不容易听腻。

以上这两点,对于网络不畅的时候极其重要。毕竟,纵使流媒体上的歌曲库再大,连不上也只能两手一摊了。去年暑假时,我乘高铁从广西到北京,这台小 nano 7 很好地陪伴了我长达 10 小时的旅途。

纵然,以现在的眼光来说,iPod 有很多固有的缺点。比如说,它不够 Hi-Fi,它的性价比不够高,等等。

但是,我想,我还不会那么快放弃 iPod......我仍然习惯于将成百上千首歌曲带在身边时的那种「安全感」;习惯于只要我想听,就可以瞬间播放的愉悦感。

大概,这也是一种莫名的「情怀」吧。

我的情况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毕竟现在还在用 iPod 的,本身也算得上是一类「少数派」了。不过,这个「少数派」,我可能会一直当下去...直到 3005

如何做到「人键合一」?这是 2017 年我的人体工学键盘体验和思考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35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活动

之前跟朋友聊天时候提到了一个说法,键盘之于数字工作者就像文人手里的笔,剑客手里的剑。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键盘虽然不是吃饭的玩意,也很可能是我们朝夕相处不可或缺的物件,甚至「玩物」。 笔者也曾是一个被机械键盘圈毒害,憧憬着四大神器的穷学生,但接触了人体工学键盘并在生产环境中使用之后,便深深为键盘的这个子概念着迷。

这篇文章我会从 Truly ergonomic 开始,到过去一年里用过的 Ergodox 和 MD600,谈谈我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结合一些比较简单的和键盘相关的工作流,聊聊我是怎么追求「人键合一」的。如果大家有建议或者新想法,欢迎指正和共同创作后续的内容。

缘起

刚开始关注键盘圈的时候,还是个百花齐放的年代,电容有 Topre,HHKB,机械有四大神器,Ducky 之类,薄膜也有富士通4725,Sun Type-6 之类,还有一众胶碗架构,ALPS 轴的产品可选,IBM Model M 也还能搞到(当然这些里面有一部分是洋垃圾……),当时最大的乐趣就是沉迷淘宝淘小众键盘。然而,最后买得起的用的最舒服最久的还是三星DT35,当时我比较感兴趣的是 Sun Type-6 键盘:

Sun Type-6 键盘,图 / deskthority
Sun Type-6 键盘,图 / deskthority

倒不是喜欢它的架构做工之类,而是它左边那两列按键,要是能 map 到魔兽3里的物品栏快捷键的话,魔兽 DOTA 上分不是轻轻松松。虽然最后因为要转接还不一定真能映射这些键而放弃。但当时就一直在想,要是键盘的键位能设计的更合理些,岂不是能大幅提升舒适度和生产力?正巧某天在网上看到了刚出不久的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227键,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227键,图 / trulyergonomic

我对于键盘的认识被深深的震撼了,这个键盘也成了我心中的梦想键盘。虽然后来也看到了一些诸如微软 Natural Ergonomic 键盘和 Kinesis 的人体工学键盘这些经典的人体工学键盘,但 Truly Ergonomic 的很多设计理念仍然更加吸引我,而多年以后女票送的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 也让我真的体会到了人体工学键盘的魅力。

结合我自己的体验,我会从三个角度聊聊人体工学键盘:硬件,相当于剑客手里的剑;理论和使用思路,也就是剑客的心法;配置和工作流,算是剑客的招式吧。

剑 - 硬件

对于一款键盘来说,我们通常聊得更多是硬件本身的设计,比如机械键盘的轴体,背光,键帽材质和整体做工之类。这些客观标准同样适用于人体工学键盘,硬件方案的选择和做工质量与使用寿命息息相关,不过关于各种轴体的好坏之类已经有很多文章讨论,所以以下并不会太关注这个方面。相对的,人体工学键盘特有的键位设计和键位映射的方便程度是这一节的主题。笔者 2017 年长期使用了包括之前购置的 Truly Ergonomic 和通过 Massdrop 搞到的 Whitefox(非人体工学键盘),Mistel Barocco MD600,和从官网买的 Ergodox EZ。这里就聊聊其中三个人体工学键盘的体验。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227键,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227键,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 是一款2010年左右发布的紧凑型的人体工学键盘,虽然市场上已经有微软 Natural Ergonomic 键盘和 Kinesis Advantage 等很多经典产品,但 TEK 的紧凑型设计,合理的键位布局,方便的键位映射都使得它成为了聊起人体工学键盘时不得不提的一款产品。笔者的 TEK 购于 2015 年,重度使用约两年。

硬件方案

这款键盘是一款机械键盘,早起产品使用 Cherry MX 茶轴,后来换成了凯华茶轴,键帽是 ABS 材质,一部分键是丝网印刷,一部分是激光刻印。

轴和键帽,图 / trulyergonomic
轴和键帽,图 / trulyergonomic

除了键盘本体之外还附送了腕托。

腕托,图 / trulyergonomic
腕托,图 / trulyergonomic

整个键盘做工非常可靠,没有歪轴,键帽无毛刺,接缝处没有不均匀缝隙,腕托固定后十分稳固,连接线也很粗,相对较软,是我使用过的键盘里做工最靠谱的了。唯一不完美的可能就是轴的寿命,在使用两年后,有个别键出现不灵的情况(我的是凯华轴版本)。

键位设计

键位设计是 TEK 的一大卖点。首先是紧凑对称设计,双手可以以相同的姿势放到键盘上,节省的空间可以留给鼠标,使切换操作鼠标时不用有太长的移动距离。

紧凑设计,图 / trulyergonomic
紧凑设计,图 / trulyergonomic

第二就是键位的列排列,不同于传统键盘的列排列:

传统键盘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传统键盘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也不同于普通人体工学键盘:

微软人体工学键盘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微软人体工学键盘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TEK 使用了类似 Kinesis Advantage 的列排列: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的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 Keyboard的列排列,图 / trulyergonomic

这样就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操作键盘时的别扭姿势,

姿势对比,图 / trulyergonomic
姿势对比,图 / trulyergonomic

虽然实际使用中平行的列键位并没有感觉到特别大的差别(因为我使用普通键盘的姿势并不是左图那样而是有一定的倾斜),并且有一定的入门曲线,但适应了之后确实会让前臂和手腕比较放松。再看键位设计,由于大多数键盘的字母区的排列都是固定的,人体工学键盘在键位设计上区别于普通键盘的主要是修饰键(modifier key)和一些功能键的排布。

Truly Ergonomic键盘的功能键位置变化,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键盘的功能键位置变化,图 / trulyergonomic

相对于普通键盘,Truly Ergonomic 首先把字母区分离成左右两半,并形成一定角度,以求更加贴合前臂的自然角度,并在两半中间插入一列功能键。同时空格键也被分成两个,并可以对每个空格进行单独的功能指定。

此外,在左右空格与 alt 键之间分别插入了翻页和方向键各四个键。而从操作性上看,由于人手自然放置时多是由拇指和小指负责修饰键,因此,拇指和小指区域的键位设计对一个人体工学键盘的操作效率至关重要。

Truly Ergonomic 对小指区域并没有太大改变(左下角alt键如果不移动手掌就需要较大幅弯曲小指或用手掌边缘来按,所以并没有包括在这个小指区域),而在拇指区域,四个按键大致形成一个弧形,都能通过非常自然的姿势按到。实际体验中感觉很好,拇指可以按到的修饰键数量足够,而且位置也比较合理。

拇指和小指按键区域,图 / trulyergonomic
拇指和小指按键区域,图 / trulyergonomic

总体来说,Truly Ergonomic 键盘的做工用料都相当可靠,键位布局紧凑,设计合理,熟练使用后能够明显感受到其人体工学设计的用心,从硬件角度看是一款相当经典的人体工学键盘,十分推荐。

键位映射

硬件部分之后就是键位映射方式了,现在各种人体工学键盘大多都使用不同( Ergodox 系使用的通用开源固件算是开了个好头)。Truly ergonomic 键盘通过调节键盘背面的一系列开关可以切换一些默认键位或者进入固件升级模式刷入新的键位映射。

键盘背部开关,图 / trulyergonomic
键盘背部开关,图 / trulyergonomic

官网提供了一个在线键位定义界面,可以对每个键指定任意的单独功能,并提供至多 6 个按键层,每个按键层可以有不同的功能。

键位自定义界面,图 / trulyergonomic
键位自定义界面,图 / trulyergonomic

Truly Ergonomic 的键位映射工具非常方便,刷入新键位固件也很快,实际体验相当友好可靠。虽然不提供固件层面的双功能键设置(即按下时出发功能一[如 ctrl],而点击时出发功能二[如 esc]),单整套键位自定义流程我还是给打 90 分。

小结

综合软硬件设计,Truly Ergonomic 键盘给人的感觉就是「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虽然没有炫目的背光,也没有其它人体工学键盘奇异的造型,但做工扎实可靠,键位设计合理,上手也相对较快(大概正常使用一周即可完全适应),可以说是配置于生产环境的不二之选。

Ergodox

Ergodox 键盘,图 / Ergodox
Ergodox 键盘,图 / Ergodox

Ergodox 本身是一个开源的 DIY 键盘项目,包括硬件,软件部分全部开源。你可以自己找各种配件组装,也可以购买成套的 DIY Kit,还有一些商业化可购买的版本,包括 Ergodox EZ 和 Infinite Ergodox 等等,还有更加激进的改版 DACTYL 等。笔者为 2017 年购买的 Ergodox EZ 完整版键盘,使用约一年,以下的体验均基于这个版本。

硬件方案

由于 Ergodox 为完全开源方案,如果考虑自己组装可以选择各种配件方案,包括轴可以选择不同的 cherry 轴,gateron 轴等等,键盘基座也可以通过切割亚克力板,3D 打印甚至金属 CNC 等等各种方式制造,因此用料做工无法一概而论。

单论 Ergodox EZ 版的话,键盘基座为塑料,轴可选各种 cherry 轴,键帽无刻版为 PBT 材质,有刻版为 ABS,支脚为金属制并带橡胶帽。整体做工过关,没有出现歪轴,但个别键帽有些许毛刺,基座个别缝隙不均匀,支脚十分稳定,但需要使用六角螺丝刀自行调节和紧固。连接线质量不错,但链接分体键盘的线为类似耳机线的 TRRS线,感觉相对 usb 线而言有点松,偶尔有解除不良的问题。单论 Ergodox EZ,可以说用料做工都算良好。

键位设计

键位设计是 Ergodox 的重头戏,它是由 Dox (Dominic Beauchamp)受 Key64 键盘和 Kinesis advantage 键盘启发设计的列平行式人体工学键盘。

Key64键盘,图 / Key64
Key64键盘,图 / Key64

Ergodox的主要理念包括分体式设计,拇指键区扩展以及列平行设计。主要功能键的位置变化为下图中的蓝色和黄色区域,蓝色区域为扩展的拇指键区,黄色区域为分离字母区之后补足的两列功能键。

Ergodox的功能键位置变化,图 / Ergodox
Ergodox的功能键位置变化,图 / Ergodox

这样的设计,能使人手自然姿势下拇指在左边空格位置,食指正好在字母区 D 或 F 位置。这样,在不移动手掌的情况下,拇指可以轻松按到的范围扩展到弧形排列的 5 个按键,多于普通键盘的 3 个(Win/CMD 键,alt 键和空格)和 Truly Ergonomic 键盘的 4 个,如果合理分配键位的话能够提升使用效率。

拇指和小指按键区域,图 / Ergodox-EZ
拇指和小指按键区域,图 / Ergodox-EZ

实际使用中可以感觉到这种设计在保证人体工学的前提下提供了尽量多的自定义自由度,是追求极致自由的人体工学键盘爱好者们的福音。

键位映射

Ergodox 可以通过 USB 读写内部的 Teensy 控制芯片达到更改键位映射的目的。Ergodox EZ 版提供了一套在线的图形化键位编辑器

Ergodox EZ 的图形化键位编辑器,图 / Ergodox-EZ
Ergodox EZ 的图形化键位编辑器,图 / Ergodox-EZ

总体功能跟 Truly Ergonomic 键盘的键位编辑器差不错,使用都很方便,不过很重要的改进是添加了 Truly Ergonomic 键盘所缺少的双功能键指定,这里可以指定某个按键在长按时触发功能一,在点击时触发功能二。(为什么这项功能这么重要会在下文中使用思路部分细说)

小结

从各方面来看,Ergodox 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以说只要你需要的功能,在 Ergodox 上都能找到。不过相应地,多样的功能也造就了它相对较大的体型(接近普通104键盘)和稍抖的入门曲线(功能键位置改变太多了,需要记忆和适应)。总体来说,它可以说把键盘的人体工学特性发挥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即使是很硬核的需求,选它也不会错。

Mistel Barocco MD600

Mistel Barocco MD600,图 / mistelkeyboard
Mistel Barocco MD600,图 / mistelkeyboard

这款键盘并不是一款经典的或者常见的人体工学键盘,而仅仅是一款分体式键盘。这里可能也会造成一些误解,分体式键盘和人体工学键盘的概念怎样区分。很难说键盘分裂了就一定符合人体工学,但我认为合适的分体方式和全键盘可编程给使用者提供的可调整使用姿势也是键盘走向人体工学的重要一步,因此这里我也把这款键盘算作人体工学键盘。笔者的 MD600 于2017年购置于 Massdrop,用于替换轴接触不灵的 Truly Ergonomic 键盘,已使用约一年。

硬件方案

这款键盘和普通机械键盘硬件方案无异,Cherry 轴,所料基座,内置钢板,PBT键帽。做工不错,没有歪轴,接缝均匀,个别键帽有毛刺,双色注塑键帽很厚实,透光效果也非常好,分体部分连接线使用 micro usb,很好替换,连接也比 Ergodox EZ 的 TRRS 要紧一些。

键位设计

Mistel MD600 键位,图 / mistelkeyboard
Mistel MD600 键位,图 / mistelkeyboard

这款键盘的键位设计和普通键盘并无明显不同,只是把普通键盘配列在 5TGB 这一列右边断开,同时将空格也分成两段,由于键盘原始配列并非对称,因此两块分体键盘右边比左边稍大,同时它还可以将两部分拼起来形成一个正常的紧凑型 60% 键盘。如前文所述,普通键盘配列的拇指区域只有空格,Win/CMD,alt 三个键,所以可自定义空间相对其它两款键盘较小。

键位映射

这款键盘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它的键位映射方式,上文两款键盘都是通过软件更改并刷入新固件替换原有键位配列,而 MD600 是完全通过键盘本身来操作。按下 Fn 和右 Ctrl 进入键位编程模式,设定完毕之后再按这两个键退出,新的键位立即生效,相当方便快捷,甚至可以在使用过程中想换某个键就迅速设置完成继续工作。唯一不足也就是不支持双功能键。不过下文会给出一些解决方案。

小结

一句话形容 MD600 就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使用正常键盘配列基本没有上手门槛,只要熟练普通键盘盲打就可以上手即用,直接通过键盘操作更改键位也是异常快捷和好用,不用进入刷机模式,不用在软件界面里一个一个点,新的更改也是建立在之前的更改基础之上,可以渐进性的改动(另外两款键盘在软件界面中改动需要保存上次的改动,如果忘记保存就只能从已保存的状态开始改)。MD600 可以说是上手快,使用快,改键快,就突出一个「快」字,如果你不想花时间去适应特殊配列的人体工学键盘,那么选他没错。

硬件部分总结

2017年我使用过的人体工学键盘就是这三个,新的一年当然也有很多新东西想要尝试,包括 Ergodox 的变体Dactyl,经典的 Kinesis Advantage 2,看起来很艺术的 Keyboardio,当然还有逐渐开始发货的 Ultimate Hacking Keyboard。如果有幸能接触到这些新东西一定会 po 新的使用体验出来。

硬件是人通过键盘输入时候直接去解除的媒介,好的人体工学键盘需要合理的硬件设计来实现,同时,好的键位映射方式也能极大方便用户自定义键位,带来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使用体验。不过现在的硬件缺的可能是对个体差异的适应,人体工学还是要以人为本,不同个体的手掌大小,使用习惯的不同也需要不同的硬件来适应。这也就是人体工学的初衷:把人适应机器编程机器适应人。

当然要针对个体制造在现阶段比较困难,不过随着3D打印的普及,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这就不再是梦。另外,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人体工学键盘的体验,评测,信息之类,可以时常关注下 Massdrop卖的部分键盘,Geekhack里的讨论和新设计,当然还有 杀老师的人体工学键盘评测页面。我也希望能认识更多的爱好者,一起玩。

心法 - 使用思路

有了器,还得有术,也就是使用方法。不过,在谈论具体怎么做之前我们可以先想想形而上的东西,就是人体工学键盘提供给我们什么,我们又需要什么。而且这些思路并不仅仅适用于人体工学键盘,普通键盘搭配合适的使用思路同样能用起来更舒服更搞笑。不过以下仅为本人收集思考整理的结果,并非最优解,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制定更好的思路。

人体工学提供给我们什么

人体工学键盘相对于普通键盘提供给我们的是更多的自由度,包括分体键盘使用姿势的自由,更多功能键在搭配上的自由,更合理的按键位置使我们能使用更多组合键的自由等。

首先,字母区配列可以更改,比如可以将原有的 QWERTY 配列改为 DVORAK 或者 COLEMAK 配列等等,笔者只用过 QWERTY 配列,所以并没有更深的见解,欢迎大家指点。

其次,功能键和组合键的使用,在上文介绍人体工学键盘硬件的时候我都会把每个键盘的拇指和小指覆盖区域画出来,这是因为我们在按组合键的时候往往是通过小指和拇指来按修饰键(Modifier key),再通过其它手指来按对应的组合键。所以这个区域越大,我们就有越多的组合键可以轻松地按到。综合使用和优化这些自由度,我们就可以实现又高效又舒服的键盘操作。

我们需要什么

1.合适的键位指定

关于键位指定,我想大家在平时使用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普通键盘左下角的Ctrl 究竟该怎么按?弯曲小指去按?很别扭。拇指去按?也很别扭。移动手掌去按?用得多了又会很累,而 Ctrl 可以说使我们最常用的修饰键了(比如复制粘贴大法)。

所以很多人推荐(尤其是 Vim 和 Emacs 圈的)把 Ctrl 和 Capslock 互换,这样用小指就能轻松按到 Ctrl。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注意到,我们按键最舒服的莫过于手指默认位置 ASDF 这一行了。所以把 Capslock 这个黄金位置替换成最常用的 Ctrl 也就合情合理了。

再进一步,还有一个键是我们非常常用的,就是 ESC 键(Vim 用户应该会深有感触,不然也不会去弄 fd 这样的快捷键了),那我们把 ESC 也放这里怎么样?额,一看就冲突了呀,一个键两个功能怎么行?仔细一想 Ctrl 是修饰键,需要长按,ESC 是功能键,需要点击,那是不是有办法把这俩结合起来点击时候触发 ESC,长按时候触发Ctrl 呢?

当然,上文说过 Ergodox 能从固件层面定义双功能键,这当然一步到位了,对于其他键盘呢,其实 Linux 下可以通过 xcape,MacOS 下通过 Karabiner 或者 Keyboard Maestro 就可以轻松定义双功能键。利用这个思路,我通常还会把左空格重定义为「空格/Win/CMD)」或者「空格/Alt」。当然这一套并不是我一拍脑门想出来的,原出处在这里:A Modern Space Cadet,其中还提供了更多的技巧,包括 Shift 键相关的映射,和输入特殊符号等。

以下附上我的 Truly Ergonomic 键位和 Ergodox 键位:

我的Truly Ergonomic键位
我的Truly Ergonomic键位

2.高效的系统使用习惯

当然,系统使用习惯跟个人使用的操作系统,还有长年累月的使用方式息息相关,比如 windows 用户习惯 Alt+Tab 切换程序,Linux 用户可能会使用 workspace 切换等等。所以哪种习惯更适合你需要自行判断。就我个人体验来看,我会推荐以下几种操作习惯:

使用Workspace组织窗口

这个习惯是使用 i3wm 之后意识到的,具体方式为将系统操作界面分成 n 层也就是 n 个 workspace,通过Hyper/CMD+数字的快捷键切换各个 workspace,并将各个应用设置默认 workspace 并平铺最大化。这样的好处是,在每个 workspace 都没有空间浪费,切换 workspace 速度快,失误少(相对Alt+Tab)。如果有兴趣请移步 i3wm 或者各种 Tiling Windows Manager 的主页。

使用快捷应用入口

快捷应用入口我这里其实指的是 Windows 下的 Wox,Linux 下的 Rofi,MacOS 下的 Alfred,Lacona 这种软件,通过随时调出快捷窗口并通过纯键盘指令打开新应用,快捷方便,而且手不用离开键盘。当然,通过这些入口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Lacona,图 / Lacona
Lacona,图 / Lacona

高频应用映射为全局快捷键

这个估计大家都知道,但可能用到的却不多,对于我来说最常用的就是 Drop down 的 Terminal 窗口,把它的快捷键映射为 Alt+Space,在 ergodox 上只要同时按两边的空格就能直接调出浮动式 Terminal,且不影响其它窗口。

Drop down terminal
Drop down terminal

3.高效的编辑习惯

说不定这里又要引战 Vim 和 Emacs 粉丝了哈哈……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一定要选择哪一个,而是挑一个你喜欢的,用起来顺手的编辑习惯,像 Vim 的 Modal editing 或者 Emacs 的快捷键式的。之后将这些编辑习惯推广到尽量多的其它软件中,包括但不限于,Terminal emulator,IDE 甚至文档阅览器和网页浏览器中,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效率。就个人来说,我使用的编辑器是 Spacemacs,方案是 Vim 的操作习惯加上一些 Spacemacs 特有的操作。

Spacemacs
Spacemacs

招式 - 配置和工作流

根据上一节所提到的使用思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软件来实现。在Linux下,workspace功能通过窗口管理器i3wm实现,

我的i3wm界面
我的i3wm界面

额外的键位指定通过 xcape,快捷应用入口 rofi,

rofi,图 / rofi
rofi,图 / rofi

drop down terminal 等都在 i3wm 的 config 里面设置,举例如下:

我的部分i3wm配置
我的部分i3wm配置

此外,文本编辑器使用 spacemacs,pdf viewer 使用 zathura,Chrome 安装插件 Surfing Keys,JetBrains 的 IDE 中配置 spacemacs的 keymapping(origamidance/SpaceClion)即可使用一套操作习惯处理不同任务。在 MacOS 下,workspace 功能使用系统自带的 mission control 功能,并将快捷键映射为CMD+数字,

MacOS Mission Control,图 / Apple
MacOS Mission Control,图 / Apple

快捷应用入口使用 Lacona,通过 Keyboard Maestro 实现双功能键定义,使用 iTerm2 实现Drop down terminal。在 Windows 10 下,使用系统自带多桌面座位 workspace,

Windows 10 切换虚拟桌面
Windows 10 切换虚拟桌面

使用 Wox 作为快捷应用入口,

Wox
Wox

并使用 AutoHotKey 指定快捷键。笔者对 Windows 相关设置经验较少,更多 Windows 下的实现方式还望大家指出。

总结

还是那句话,我们努力调试的目标还是为了让机器来适应人,从而达到让使用者更舒服更高效的人体工学理念,这样才能「人键合一」。现在看来,不论硬件和软件,人体工学键盘都在逐渐向着更合理更完善发展。希望大家能够从本文中得到启发,如有错误或遗漏还望大家指出。如果大家对像人体工学键盘这样有趣的玩物也有兴趣,欢迎留言,我们一起玩。


题图:Ergodox-EZ

苹果将放缓更新脚步,你所期待的新特性可能不会在 iOS 12 上见到

$
0
0

春节过去,转眼已经是三月。随着 iOS 11.3 的发布临近,iOS 11 的更新周期基本进入收尾阶段。按照正常规律,苹果应当在今年六月的 WWDC 2018 上公布 iOS 12 的消息。虽然今年 WWDC 的会址和会期尚未公布,但根据观察,圣何塞 McEnery 会议中心(去年 WWDC 会址)在六月后三周已经全部被其他活动预定,只剩下 6 月 4 日(周一)至 8 日(周五)这一空档,这也与苹果往年召开 WWDC 的时间基本吻合,表明那一周有较大可能就是今年 WWDC 的召开时间。

那么,iOS 12 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更新呢?可能令人有些惊讶的是,今年 iOS 消息的重点,并不是 iOS 12 会有什么新功能,反倒是不会有什么新功能。供职于彭博的苹果消息达人 Mark Gurman 在 1 月 30 日2 月 12 日先后刊发报道,指出苹果出于保证软件质量考虑,将会推迟一些重要 iOS 特性的发布,包括新主屏设计、iPad 多任务增强等一些关注度较高的功能。如果消息准确,今年的 iOS 12 将像它的内部代号「Peace」那样,更注重求稳而不是求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 iOS 12 就将是一个毫无看点的迭代版,但它可能确实将标志着苹果软件更新策略的一次重要转变。我们结合目前已有信息、背景资料和主要评论,整理如下了一些你可能关心的问题,希望能让你对苹果这次「减速慢行」的前因后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iOS 12 会有哪些新功能?不会有哪些新功能?

根据 Bloomberg 的报道,iOS 12 可能搭载的新功能包括:

  • 能同时运行在 iOS 和 macOS 上的「跨平台」 app;
  • 帮助家长检测子女使用时间的控制工具;
  • 增强的 Animoji(动话表情)功能,具体而言:
    • 增加更多可选造型(即将发布的 iOS 11.3 已经增加了中国龙 🐲、熊 🐻、狮子 🦁️ 等造型);
    • 改进菜单以增加操作便利度;
    • 移植到具备 Face ID 机能的新款 iPad 上;
    • 允许用户在 FaceTime 视频聊天中使用;
  • 其他小规模改进,例如:
    • 股票 app 更新;
    • 「勿扰模式」更新,增强自动拒接和通知静音功能;
    • 在搜索界面中进一步整合 Siri 功能;
    • 重新设计 iPad 上的照片导入界面;
    • 允许多人同时游玩 AR 游戏。

iOS 12 的新功能
iOS 12 的新功能

而下列功能将可能被推迟到 iOS 13 发布:

  • 针对 iOS 和 CarPlay(车载模式)设计的新主屏;
  • 内建应用功能更新,例如:
    • 照片 app:图片浏览建议功能;
    • 邮件 app:关闭特定会话通知功能;
  • 针对 iPad 的新功能,例如:
    • 同一 app 的多任务、多窗口、多标签支持;
    • 新的 Apple Pencil 功能。

跨平台 App 解读

什么是跨平台 App?如何实现?

彭博报道的原标题《苹果计划结合 iPhone、iPad 和 Mac 应用,打造统一用户体验》已经简要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的表述。根据内文,苹果这一代号为 Marzipan(「杏仁糖膏」……)的项目旨在让开发者通过一次开发,设计出能够同时适用于 iOS 的触摸屏和 Mac 的鼠标操作两种界面的应用程序。可见,这项新功能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给用户提供一个全平台统一的体验(手指触摸和鼠标指点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体验」),而是给开发者提供一套一箭双雕的开发框架,使其能以更小的成本开发出支持两大系统的程序。

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硬件特性和交互逻辑(来源:苹果)
不同平台有着不同的硬件特性和交互逻辑(来源:苹果)

实际上,一个应用是否「跨平台」,完全是由开发者决定的,并不依赖于苹果的特殊支持。很多热门应用,如 Ulysses、Things 等,从一开始就同时有 iOS 和 Mac 版,并以此为卖点。乔布斯在 2007 年发布初代 iPhone 时,就直接宣称「iPhone runs OS X」,这也是那场发布会中掌声最热烈的场合之一。

问题在于,现有条件下,如果开发者想让应用「跨平台」,必须针对 iOS 和 macOS 分别开发一次。做为一家人,iOS 和 macOS 平台不可能是泾渭分明的,其应用在底层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两者主要的隔阂,在于与用户直接打交道的 UI(用户界面)方面。

macOS app 的用户界面使用 AppKit框架构建,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框架,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乔布斯在上世纪 80 年代参与开发的系统 NeXTStep(这也就是为什么 AppKit 中很多对象和函数的名字还以 NS打头)。

而 iOS 从诞生之初就采取了一种「另起炉灶」的思路,采用了另一套名为 UIKit的框架。UIKit 在很多方面明显继承了 AppKit 的功能,但少了很多历史包袱,也不用考虑一些只有 Mac 应用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多窗口)。因此,两者在具体使用上并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类似;一个只接触过 UIKit 的开发者,在上手 AppKit 时仍将面对较高的学习成本

iOS 和 macOS 的应用开发可以共享很多底层框架,但在 UI 框架上并不相通(来源:Programering)
iOS 和 macOS 的应用开发可以共享很多底层框架,但在 UI 框架上并不相通(来源:Programering)

彭博的简短报道并没有说明苹果将怎样整合两个平台的开发,但顺着上文的逻辑,一个自然的做法就是通过某种方式将 AppKit 和 UIKit 整合起来,或者干脆像当初放弃 Carbon 那样放弃 AppKit,用 UIKit 一统两个平台。

UIKit 确实具有一定的跨平台潜力。例如,用于 Apple TV 的 iOS 变种——tvOS 上的 app,同样是用 UIKit 开发的,但 tvOS 的操作其实更接近于 Mac——用户不是直接用手指与屏幕上的元素互动,而是用遥控器顶部的触摸板控制屏幕上的「焦点」,并通过点按操作来打开和确认。为了适应 Apple TV 的这种交互逻辑,苹果扩展了 UIKit 的功能,为其增加了一套称为 Focus Interactions的交互机制。从实现效果来看,UIKit 在 tvOS 上并没有显得水土不服;因此,苹果将其再次扩展并反向移植到 macOS 上也是完全可行的。

UIKit 对 tvOS 交互特点的适配(来源:苹果)
UIKit 对 tvOS 交互特点的适配(来源:苹果)

跨平台 App 会长什么样?

目前暂时没有更多关于跨平台 app 具体呈现形式的消息。

毫无疑问,最简单粗暴、但也是最差的一种情况,就是直接在 Mac 上显示一模一样的 iOS app 界面。作为用户,我们显然不愿看到这种聊胜于无的实现方式。

不过,macOS 里其实已经「潜伏」着一个官方出品的跨平台 app,那就是内建的照片 app。早在 2016 年,就有人发现,这款随 El Captain 系统一起问世的新 app 虽然长着一张 Mac app 的脸,却有一些与 Mac 格格不入的行为特性:照片不能被直接拖拽到 Finder 以外的任何地方(Safari 都不行!),鼠标连击并拖动将引起一次拖拽操作而不是多选(后者才是标准 Cocoa 程序的应有反应),再加上非标准的快捷键设定,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跑在沙盒中、以触摸操作为主的 iOS app 的仪态。

用 UXKit 搭建的照片 app 不符合标准 Mac app 的行为特性
用 UXKit 搭建的照片 app 不符合标准 Mac app 的行为特性

调查发现,Mac 版照片 app 的界面并不是由 AppKit 搭建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名叫 UXKit的未公开框架。这个框架不仅名字和 iOS app 所用的 UIKit 只有一字之差,而且涉及的类(class)名和 UIKit 也是一一对应的。这个苹果自己新创的「跨平台」解决方案,或许就是 Marzipan 计划的雏形。

不过,UXKit 目前还是一个私有框架,并无任何文档说明其用途和功能,实际应用除了照片 app,就只有 Apple Store 展示机上用来显示型号和定价的 demo app,并不确定苹果是否准备把它开放给开发者。而且,从照片 app 的口碑看,UXKit 的现状并不能让人满意。违反 Mac 平台逻辑的操作、较低的运行效率、奇奇怪怪的 bug——倘若苹果真的要委以 UXKit 打通平台的重任,这座「桥梁」本身恐怕还需要多加打磨。

为什么要在此时支持跨平台 App?

这么做的主要目的可能是让 iOS 平台「反哺」Mac 平台,改变后者目前「应用荒」的局面。

目前,Mac 平台针对开发者吸引力不足、缺少新鲜的高质量 app 是不争的事实。这一方面因为 iOS 平台日渐强势、普通用户越来越多地倾向于用移动设备而不是桌面设备完成日常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 Mac 平台应用开发门槛高而产出有限。特别是苹果的官方应用分发平台 Mac App Store 自 2010 年推出以来,从未达到过官方最初所预期的影响力,相反因为限制多、对开发者不友好而先后流失了很多重量级应用。在 iOS 上的 App Store 不断进化,对开发者和用户都作出大量改进的同时,Mac App Store 却还停留在多年前的老样子,处于荒废状态。前不久,Twitter 宣布即时停止官方 Mac 应用的开发和支持,在遭遇广泛吐槽的同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 Mac 应用生态前景的担忧。

Twitter 宣布停止开发 Mac 版应用,并「劝说」用户使用网页版
Twitter 宣布停止开发 Mac 版应用,并「劝说」用户使用网页版

如果跨平台 app 这一新策略能够成功,iOS 应用开发者将有很大动力将应用移植到 Mac 平台——既然不需要花费多少额外的开发成本,谁会拒绝赚两个市场的钱呢?不过,由此带来的一个担忧是,这会不会导致 Mac 平台涌入大量设计潦草、功能残缺的「放大版」iOS 应用?这当然是合理的疑问,但似乎「有没有」比「好不好」是更高顺位的问题;另外,iPad 应用的发展历程也证明:只要有好的硬件和市场基础,生态的建立只是时间问题。

「一年一更」的 iOS 升级策略将放缓

根据报道,苹果将把目前「一年一更」的 iOS 升级周期调整为两年

调整后,苹果仍将每年发布一次新版 iOS 系统,但工程师有更大自由决定是否将一些新功能暂缓发布,继续打磨后留待次年推出,而非为了迎合每年一次「重大更新」的口径而疲于赶制新功能。

这一变化的背景是什么?

据悉,这项变更是由负责软件开发的高级副总裁 Craig Federighi 在今年 1 月告知团队工程师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苹果软件团队的开发负担,留出更多时间打磨功能和修复问题,同时改善苹果近年软件质量和稳定性下降的不利现状。

尽管从未被公开承认,很多事例都表明苹果这种更新周期正在成为一种负担,其在发布软件时承诺的许多功能最终都被推迟发布。例如,iOS 11 发布时宣称将支持通过 iCloud 在各设备间同步 iMessage 消息,但至今(2018 年 3 月)都未能兑现。软件更新的压力甚至反过来影响了硬件的日程。原本定于去年年底出货的智能音箱 HomePod 被推迟到今年初,据悉就是因为一些软件问题未能解决;并且,其发布会上宣传的两台配对实现立体声、AirPlay 2 等软件功能,目前仍处于跳票状态。

另外,苹果的软件质量也成为人们担忧的问题。年初,Jason Snell 邀请了 50 位圈内人士对苹果去年在软硬件产品线上的表现进行了评分。其中,软件质量一项不仅在各分项中的得分最低(2.7/5.0),也是相比前一年度下降幅度最大的(-0.7),最终仅得到了 C- 的评级,几乎是「不及格」。从实际表现看,iOS 11 发布以来,已经依次出现了计算器按键连按、键盘拼写纠正乱码、12 月 2 日设备自动变砖等严重性不一的 bug,让很多用户十分恼火。这还没有算上遭遇广泛批评、甚至为苹果引来各国官司的电池门问题(虽然这与其说是软件问题,不如说是透明度问题)。如何改善软件稳定性,挽回形象,确实是苹果亟需思考和解决的。

50 名圈内人士对苹果去年各项表现的评分,其中软件质量一项下降最大(来源:Six Colors)
50 名圈内人士对苹果去年各项表现的评分,其中软件质量一项下降最大(来源:Six Colors)

iOS 软件质量为什么会下降?

可能的原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从内部看,苹果为了实现紧凑的更新周期,能用于打磨功能和修复问题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根据现状,苹果在每年 6 月的 WWDC 发布会上公布当年的新操作系统(包括 macOS、iOS 及后者衍生的 watchOS 和 tvOS),同时放出第一个开发者测试版,并利用之后的整个夏天进行测试和迭代,直到正式版系统随当年秋季新品一起面世,随后就将进入下一大版本更新的开发周期。由此计算,留给开发新功能的时间不过寥寥数月,同时并行的还有修复旧版问题的任务。相对于 iOS 目前的复杂度和体量,这样的开发时间确实显得有些紧张了。

iOS 各版本的测试时间(来源:THINKY BITS)
iOS 各版本的测试时间(来源:THINKY BITS)

从外部看,苹果不断提高的用户基数放大了问题暴露的可能性和软件故障的影响范围。根据统计,iPhone 的活跃设备数在 2017 年 2 月已有 8 亿台,并可能在 2019 年达到 10 亿台。换句话说,iOS 的软件问题可能并没有变得比以前更多,而是更容易暴露了。这当然不是为苹果辩护的理由,但也可以为分析提供一个角度。

这是苹果第一次放慢软件更新节奏吗?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首先,苹果并不会推迟 iOS 12 的发布,而只是将一些原本计划今年推出的功能推迟到明年。不出意外,我们仍将与之前的十年一样,随新 iPhone 上市一起用到正式版的 iOS 12。

其次,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操作系统的「一年一更」,但如果将镜头拉远,这种高频率更新只是随着 iPhone 的问世才逐渐称为新常态的,是移动市场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的产物。在此之间,OS X(macOS)的更新周期不仅长得多,也很不稳定。Snow Leopard (2009) 与 Leopard (2007) 隔了 22 个月,之后的 Lion (2011) 隔了 23 个月,几乎是两年一更。

OS X 早期版本的更新周期(来源:Ars Technica)
OS X 早期版本的更新周期(来源:Ars Technica)

实际上,从 2016 年开始,iOS 的更新策略已经悄然发生着变化。一些原本只属于个位数版本重大更新的特性,开始被「下放」到小数点更新中,这可能正是考虑到大版本更新功能过多造成的开发负担。一种新的规律是:每年 9 月底,新版 iOS 随新 iPhone 的上市一起发布;大约一个月后,x.1 版本发布,补正前一版中的一些疏漏(如 10.1 的人像模式、11.1 中 3D touch 多任务手势的回归);年底前后,x.2 版本发布,再次增加一些小功能以完善体验(如 10.2 的 TV app、11.2 的 Apple Pay Cash 和 7.5W 无线快充);次年三月前后的 x.3 版本则是一个「小型」重要更新,增加一批用户明显可感的功能,如 9.3 的 Night Shift、内建 Notes app 加密,10.3 的 APFS、App Store 评论机制改进,11.3 的电池检测和性能选项、ARKit 对垂直平面的支持等。

2016 年 1 月,苹果专门为即将发布的 iOS 9.3 更新发布预览页面,建立了一种新的 iOS 更新规律
2016 年 1 月,苹果专门为即将发布的 iOS 9.3 更新发布预览页面,建立了一种新的 iOS 更新规律

放慢 iOS 更新会对用户产生什么影响?

这不会对用户使用产生显著影响;即使有,也是软件质量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关心科技动态、热爱尝鲜的用户来说,iOS 功能更新减缓似乎是一种「损失」。但「损失」是相对于「获得」而言的,如果一项功能从未推出,那仅仅推迟发布也称不上什么损失。更何况,绝大多数的普通用户并不关心系统的功能迭代,相反可能对「升级」一事抱有恐惧和抵触情绪——升级就意味着变化和重新学习。与升级带来的新鲜感相比,他们对软件故障造成的不便更为敏感。如果苹果通过放慢新功能推出步伐,确能争取到更多打磨软件的时间,那么对于用户显然是利好的。

目前,圈内人士对于苹果此次策略变更的评价也基本上是正面的,认为可以接受为提高稳定性而牺牲提早体验新功能(例如 ATP 第 262 期Upgrade 第 181 期的相关讨论)。不过,最有意思的意见倒是来自微软前高管 Steven Sinofsky。Sinofsky 曾负责过 Windows、IE 等微软拳头产品的开发,后来跳槽到科技风投机构 Andreessen Horowitz(a16z)。他用长达 44 条的推文,从公司发展的角度表达了对苹果此次策略变更的支持。他认为,软件开发的速度、质量、功能是难以兼得的,苹果此前在平衡这几者上的成就令人瞩目。苹果目前遇到的软件质量问题,是软硬件并行开发的压力和用户数量扩大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产物。将开发进度调整到合理周期,是符合经验和理性的必然选择。

Sinofsky 为苹果「辩护」的超长推文
Sinofsky 为苹果「辩护」的超长推文

没有原生客户端的应用,就用 Chrome 帮它做一个 | 一日一技

$
0
0

PWA是什么

引用自Harttle.Land的说法:

PWA(Progressive Web Apps)是 Google 最近在提的一种 Web App 形态 (或者如 Wikipedia 所称的“软件开发方法”)。 Harttle 能找到的关于 PWA 最早的一篇文章是 2015年6月 Alex Russell 的一篇博客: Progressive apps escaping tabs without losing our soul, 让 Web App 从标签页跳出来,同时保持 Web 的灵魂。
如 Alex 所述,PWA 意图让 Web 在保留其本质(开放平台、易于访问、可索引)的同时, 在离线、交互、通知等方面达到类似 App 的用户体验。按 Google 官方的解释 PWA 具有这些特性:Reliable, Fast, Engaging。

它比原生应用更轻量,但是却比现有的Web APP的功能更加丰富。最大也是最关键的区别是它能够脱离浏览器的「束缚」(虽然依然是基于浏览器的技术),能够把PWA网站添加到你的桌面上,不管是PC操作系统还是手机操作系统,类似于一个原生应用一样,并且拥有媲美原生应用的体验。

它也能拥有原生APP应用一般的启动闪屏,它也能像原生APP应用一般能有消息推送——不过要知道,它源自Web,通常只有传统APP的体积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它不用等待下载安装的时间,打开网页的时候就已经「下载」并且「安装」完毕。

要想体验这项技术,如果你是安卓用户,那最新版的Chrome已经支持;如果你是iOS用户,可以等待3月份的11.3版本更新;如果你是PC电脑用户,那么来看看怎么在电脑上也体验体验PWA吧。

配置Chrome

首先更新你的Chrome版本到64或以上。

然后在地址栏输入chrome://flags,找到Desktop PWAs的选项将其Enabled了,然后Chrome会提示你重启浏览器。

重启浏览器后,PWA添加到桌面的特性就已经具备了。

将PWA网站添加到桌面

我这里使用的是我的博客(基于自己写的hexo-theme-melody主题搭建的)。打开网站,然后在浏览器右侧找到设置的按钮。接下去我针对Windows平台和macOS平台做分开讲解。

Windows平台

Windows平台找到添加到桌面这个按钮,点击,然后会出现一个确认框:

点击添加。然后你就可以在桌面上看到相应的图标:

双击打开:

你会发现打开了一个没有浏览器痕迹的网页,或者说是个应用——这就是PWA了。PWA支持离线启动技术,即使在没网的情况下也能启动应用。不过在需要网络条件下才能发送的请求依然需要网络环境。

macOS平台

相对于Windows平台比较简单的操作,macOS平台的操作相对有点绕弯,不过也大致相同。macOS的Chrome无法一次性就把PWA应用添加到桌面。需要先把PWA网站生成一个app应用,然后你再手动把这个app应用以快捷方式复制到桌面。

接下来是具体步骤:

打开一个PWA网站,此处依然以我的博客作为例子,然后再右侧找到配置菜单,下拉选中添加到“应用”文件夹。然后等待几秒钟,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此时这个PWA应用已经生成完毕了。我们点击添加。之后你就可以在你的应用列表看到它了:

不过如果你要在你的桌面上添加这个应用的话,还需要找到这个app的位置,一般是在/Users/你的用户名/Applications/Chrome\ Apps.localized/这个文件夹下。用finder打开:

然后选中这个应用,按住alt+command键把它拖拽到桌面上,就会生成一个快捷方式啦。这个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应用。

注意事项

如果是非PWA应用,也会有添加到桌面或者添加到应用文件夹的选项。不过当你双击打开它们的时候依然会调用Chrome浏览器去打开,跟以前的书签的作用无差别。

目前Desktop PWAs还是实验性的功能,所以有可能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依照自己的情况作出决定~

结尾

就目前来说,我能想到的比较理想的使用条件是,在一些功能性网站支持PWA的情况下,是不用再去下它们的桌面客户端了,直接通过PWA添加到桌面,就能像使用原生应用一样使用它们啦。比如推特,比如Medium等。

下面给出一个别人总结的PWA网站列表,可以去体验一波~

https://github.com/hemanth/awesome-pwa


不仅能轻松领优惠券,「有券助手」要在网购这件事上给你更多优惠

$
0
0

网购俨然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但除了各种购物狂欢节之外,如何才能在网购过程中精打细算「捡到便宜」却是一门少有人掌握的学问:不能第一时间抢到商家提供的优惠券、错过了心仪商品的最低价购买时机、借助第三方网站找券跳转起来又比较麻烦……

之前向大家介绍过的「有券助手」这款应用,在经过多次更新之后在功能上已经相当完备。和此前简单的找券不同,加入了多种实用购物工具的「有券助手」甚至可以算得上一款「一站式购物助理」了。

边逛淘宝边领券

「有券助手」的核心功能自然是找券,和手动在淘宝、天猫网页端或客户端上领取优惠券的流程相比,使用有券助手找券、领券要更加方便省心。

有券助手提供了自动和手动两种找券方式。其中,自动找券需要借助辅助功能或 Xposed 框架,打开后有券助手会在我们通过淘宝、天猫浏览具体商品的同时自动在后台寻找可用优惠券,有可用优惠券时会将页面自动导向至优惠券领取界面,如无可用优惠券,则只会通过悬浮小图标提醒。

有券助手在网购过程中可以能够为我们带来几近「智能化」的找券和领券体验,同时整个找券过程又完全不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网购

手动找券功能则可以看做是一种补充手段,如果你不想打开辅助功能、不想安装 Xposed 插件或觉得自动找券结果不够精准,只需在商品详情页面点击分享并复制链接,即可手动寻找优惠券。

查看价格曲线,找准「剁手」时机

除了优惠券,在合适的价格或商品的历史低价购入才是真正的省钱之道。为此,有券助手在完善了核心找券功能后,又通过悬浮窗工具加入了商品情报这一省钱利器,包含两大细分功能:

  • 历史价格
  • 降价提醒

这两个功能都收纳在有券助手的悬浮窗当中,当我们在淘宝或天猫客户端上看到心仪的商品时,点击悬浮窗即可通过简明直观的折线图查看到这款商品的价格走势并获取购买建议。

如果这是最「值」的购买时机,我们能够在商品情报页面看到该商品是否有可用优惠券或下单折返;如果这款商品还有更多的降价空间,我们也能在绑定淘宝账号后一键订阅降价资讯,以便第一时间收到降价提醒。

个人认为,商品情报是有券助手在找券功能以外加入的最为实用的购物辅助工具,非常适合那些为了某件商品精打细算、耐心蛰伏等待最佳入场时机的低价买手!

除了领券,还有返利红包

除此之外,有券助手还针对支付宝红包推出了红包互助,并在购物工具中加入了抢购秒杀和发票工具,这些功能不仅能帮我们在购物过程中捡到便宜,还能解决一些实际痛点。

至于很多朋友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佣金问题——通过有券助手找券下单这件事一方面的确是在帮推荐者赚取佣金,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帮我们省下不必要的时间开销并得到实惠(何况有券助手一直以来都是一款免费应用)。

另外,有券助手也会通过内置的「钱包」功能向用户进行返现。我们在完成找券和下单流程后导入订单即可获得红包,完成订单并收货后则能在「我的钱包」中进行提现。第一次提现操作略有些繁琐,可按照应用内提现教程进行操作。

整合更多优惠信息

虽然最初我们盛赞过有券助手在功能上的「克制」,但作为一款佣金应用,有券助手在后续版本中聚合各种商品推荐信息似乎也在所难免。

因此对那些经常进行网购的人而言,有券助手更像是一个整合了诸多实用功能和优惠信息的小型购物平台:目前,有券助手已经支持淘宝、天猫、米家有品和网易严选四大平台;除了上面提到的找券和商品情报功能,在有券助手的主界面我们还能看到来自这些平台的家居、数码、服饰等各类商品推荐。

但和我们自己手动在电商平台上漫无目的地浏览不同,有券助手所推荐的商品都有可以领取的优惠券或下单折扣,通过「精选」页面的分类标签或新加入的「小优」助手,我们可以进一步在这些优惠、折扣商品中挑选喜欢的低价好物。

首页、「小优」助手和精选



如果我们将有券助手用作其他电商 App 的辅助工具,那它依然是那款智能、省心的一站式购物助理;而如果我们将其看做是一款优惠信息聚合平台,那它目前所包含的优惠信息则能在购物和下单前为我们省下不少「大海捞针」的时间和精力。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