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42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面对情绪失控,我选择「自救」而不是「逃避」| 2018 年度征文

$
0
0

编注:本文是 「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23 篇入围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情绪自救,是「拯救」,不是「规避」

印象中第一次看到「情绪自救」这个词应该是在自媒体产业刚成为风口的时候,那会儿鸡汤文学爆发,牵强洗脑「人间不值得」概念和丧文化,所以贸贸然把「情绪自救」理解为不要不开心,因为不值得。前段时间因为高密度的研读了不少心理学书目,再回头来看这四个字,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

「情绪自救」甚至都不是一个术语,不像诸如「时间管理」这样的普世名词,它更多的只是表述一个陷入情绪旋涡的人想要努力的事。所以我不认为「情绪自救」是一门知识或者行为教学,我更愿意称之为一种态度:正视自己已经被主观情绪淹没的事实,抛开引发情绪的具体人和事,思考自己的需求,并引导正确的行为去实现需求。

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 Wendell Johnson

在这篇文章动笔之前,我经历了两个非常有趣的阶段,第一阶段——我称之为「自我感动」——有点类似老师常说的「半瓶水响当当」,在我看了 List 上三分之二的书以后,有一种强烈的「顿悟」的感觉,好像之前心里纠结的部分都找到了源头和解决方案,并且迫不及待想要分享给别人。然而在我和一个两个三个朋友去聊所谓的感悟的时候,却又觉得怎么说都说不出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并且「越描越黑」,好像是「我依然在纠结并且不停在诉苦这件事」——不因为遣词造句,而是我不断试图把自己带入书中的内容去解释自己行为和心态的合理性,一种迫切的「我知道为什么了也知道该干什么了」自我表达。直到自己看完了整个书单,开始整体回溯并思考既有的事件、彼时的心态和书里的内容,也才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接纳」。

接纳是不要试图合理化自己的行为,以及不要在觉得自己犯错后迫切的想要解释。接纳就是接受真实的自己,一个优秀的自己,同时也是一个容易犯错的自己。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流动的,通常我们遇到的极端情绪困扰都是出自社会关系,很少有人的极端情绪是源自在封闭空间里的个体行为,比如摔碎了攒了很久前才买到的贵重物品,比如遗失了满载银行卡和个人证件的钱包,这些时候我们会难受,会自责,但是很快会调整情绪开始补救——捡起来看一下是否可以维修,报警处理希望能够找回同时开始着手挂失补办相关证件。

现代社会习惯用「弥补过失」来引导大家犯错后及时「纠正」,但是在社会关系里少有可以纠正的机会,求职被拒你不能要求对方先录用自己然后再努力成为一个「满足条件的人」,与朋友发生矛盾后恶语相向你不可能通过以后只好言好语来挽回友谊,不合适的表白导致遭拒并且影响了双方日后相处不可能彼此忘记曾经表达过情感——在这个时候我们越试图去纠正「错误」,越反而强化「错误」在主被动方间的影响力。

所以当我开始接纳自己和既有发生的事实后,便也开始明确自己的需求,曾经错误的表达——犯错其实就是一种「错误的表达」,而表达也不一定是语言,也包括行为——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思考这个东西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如果不是,那么有没有其它的可以替代并且能够获得的;如果是,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式去(重新)表达。你依旧会陷入情绪旋涡,之前的自责、失落、遗憾、悲伤和痛苦等情绪依旧存在,但是情绪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你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过你可以尝试开始控制自己的行为。

渴求可被定义为一种强烈的欲望,它在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令人不悦的精神症状和身体症状。你并不会对你「想要」的每一种东西都产生「渴求」。很显然,「欲望」和「意愿」是普遍的,并且,人们偶尔会(甚至经常会)将「意愿」误认为「需要」。但总得来说,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别。你会想要晋升,想与住在街道另一头的那位女士约会,想拥有一副完美的身材,或者想在退休后获得更多的养老金……但这些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这些意愿和欲望是生活中构成喜悦和乐趣的一部分。
—— Omar Manejwala《与自我和解:超越强迫、成瘾和自毁行为的治愈之旅》

回到前文提到的「两个不要」,并不是让你遇到「求而不得」就放弃,或者说破罐破摔,而是不要纠结于已经发生的事儿,有一个很土的词儿叫「不忘初心」,大概也就是这么一个定义:回到你最初的需求,调整一种更合理的方式去为之努力,不要用「改变」来代替「纠正」。

求职失败是因为自己面试表现不佳还是能力不足,如果非这份工作不可,是否可以先咨询面试官或者反思自己的差距,花些时间强化自己后再来一次;恶语伤人后应该先道歉,然后用正常的语句表达自己的需求,与对方一同分析「怎么解决这件事」而不是「这是谁的错」(当然日后要克制自己口出恶言的冲动);表白被拒反思一下为什么会被拒绝,人的感情是流动的,不可能永远爱也不可能永远不爱一个人,调整心态,挖掘对方的需求,去做一个「对方需要的人」,不过这个情况比较复杂,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相处方式都会演变出不同的结果——备胎、被爱一方压力徒增、很长时间后还是未果等——所以我更倾向于所做努力的前提是「提升自己」,比如学习一门知识,健身,戒掉不良习惯等,而不是简单一味的「满足对方的需求」,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当然,情绪自救的结果不是你不停的犯错不停的自救,它更像是一种「知错就改」的优良品德,犯错后直面错误,挖掘之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做得更好的可能。至于情绪,它就像你不可能立竿见影立马治愈的感冒,「拯救自己的理智引导正确的行为」是它的特效药,好好吃药,感冒总会好。而生活总要继续,不要因为感冒就不工作不学习,当然也坦然接受感冒的确会影响你的效率,可是也得明白效率只能在感冒好了才会恢复。

区分「负面情绪」和「消极情绪」,并与前者和平共处

还是回到前文提到的「情绪自救不是方法论,而是一种行为模式」,但如果不是方法论的话好像全文又陷入一种「我在教大家应该怎么做」的悖论,所以我想在此处澄清,文中所涉及的「怎么做」只是我的思考,你不要将其当作文章的关键词一般去检索,然后赞同或反驳,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性格、自我逻辑思维以及面对的事和人不同,不要去试图寻找一种普世正确的行为,因为它不存在。如果有什么是我充满自信并且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方法」,那就是说话做事之前先厘清自己的需求,针对不同的需求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再展开下一步行动,以及「正确的表达」。

这一部分的主题是「区分『负面情绪』和『消极情绪』,并与前者和平共处」,所以怎么和平共处是你需要学习的事,而我不会也不能教你怎么做,毕竟我此刻依旧处于与其博弈的状态中,但是我想和大家分享怎么区分这两种不同的情绪。

「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

1.针对我自己的必须信念。例如,「我必须成功地完成每一个重要的任务」,「我必须受到那些重要人士的赞许,至少我应该被完全认可」,「我必须在我选择从事的项目中表现出优秀或完美的水平」,这是一种极其常见的必须强迫症,世人都会在生活中的某个阶段产生这种信念,当他们未能实现生活中的目标时,这种信念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抑郁、自轻自贱和不安。
2.针对他人的必须信念。例如,「他人必须帮助我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并阻止那些我不希望的事情的发生」,「当我希望他们喜欢我、认可我时,他们必须这么做」,当他人不遵守你的命令,不能完全按照你所想的方式来对待你时,这种形式的必须强迫症会导致生气、发怒、暴怒、暴行、仇恨、争斗和毁灭等情绪的产生。
3.针对客观世界和环境条件的必须信念。例如,「工作条件必须能确保我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且这种职业的待遇必须很好」,「天气状况必须符合我的心意,完全按照我的需求而改变」,「政治经济形式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符合我所需,不能有违我的个人利益」,这种形式的必须强迫症会降低你对挫折的忍耐力,导致抑郁、拖延、耽溺,和其他各种不良后果。
正如我所说的,这三大必须信念涵盖了所有非理性信念,并且还能产生许多各式各样的不安情绪和不正常行为,这点多少让我感到有点儿惊讶,它们会造成人类机能障碍。任何重要的必须信念或非理性信念都包含在这三大必须信念之中,到现在为止我还未发现有例外情况。
—— Albert Ellis 《控制焦虑》

我认为「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对应的则是「负面情绪」与「消极情绪」的衍生,「负面」是「正面」的反面,例如悲伤和快乐,通常情况下我们都会将其作为贬义,其实不然。适当的负面情绪可以引导我们谨慎的处理一件事,以及适当的反省,我们要做的是把一件事和因它而起的情绪客观的铺展开来,区分那些会让我们「无法做好这件事」的「消极情绪」。

例如我们面试前会担忧可能被拒,而适当的担忧可以让我们做好充足的准备去应试,倘若如果没有这份担忧,那么可能自己连「你了解我们公司吗」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上;可是,过分的担忧会产生焦虑,导致面试过程中担心说错话而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把注意力放在不断揣摩面试官的反应而不是放在怎么回答好对方的提问。

例如与他人发生矛盾后我们会感到内疚,它让我们客观思考整件事情的走向,找准冲突中应该承担责任的一方,如果是自己的责任,会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过错,并试图挽回事态不断恶化的走向;如果责任是对方,内疚也可以让我们得以抛开对错去思考过程中彼此的处理方式,回到事件本身得以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过分的内疚则会导致自卑,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不配拥有这段情谊」、「自己就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人,活该诸事不顺」等消极行为,自我否定并且不断放大自己的痛苦,导致抑郁甚至自杀。

所以我们应该接受自己的「负面情绪」,不是压制它而是带着它做更好的事,当事态如己所愿时这些情绪自然会消散;如果不去做什么而只是更深陷情绪旋涡,那么只会失去机会,最终自毁。

非暴力沟通

首先,留意发生的事情。我们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接着,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
使用非暴力沟通时,表达自己或倾听他人,都是好的开端。但需要牢记的是,非暴力沟通不是固定的公式,它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并根据个人风格及文化环境做出调整。为了叙述的方便,我将非暴力沟通称为“沟通方式”,但有时语言是多余的。非暴力沟通的精髓在于对其四个要素的觉察,而不在于使用什么字眼进行交流。
—— Marshall B. Rosenberg 《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虽然讲究的是沟通方式,但是它背后的支撑却是不带情绪的「正确的表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区分「负面情绪」的一种手段。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我们的思维方式正使它难以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为了充分表达愤怒,我们有必要明了自己的需要并采取行动。然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愤怒驱使我们去惩罚他人,而不是去满足需要。为此,我建议,与其沉浸于“合理的愤怒”,不如倾听自己和他人的需要。这也许需要一个过程,但通过不断的实践,我们将会有意识地用“我生气是因为我需要……”来取代“我生气是因为他们……”。
—— Marshall B. Rosenberg 《非暴力沟通》

在所有的负面情绪里,我认为最难以言说的是「愤怒」,无论是对自己的愤怒还是对他人的愤怒,它会蒙蔽甚至误导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产生更广层面的负面和消极情绪。虽然很多人喜欢通过「我是个好脾气」、「这有什么值得生气的」向别人强调或者自我暗示「不应该愤怒」,但是几乎对每个人来说当一件事不如期待时首要出现的就是「愤怒」,无论是「合理的愤怒」还是「疯狂的愤怒」,不管它转瞬即逝还是成为心结,但是我甚至觉得愤怒某种程度来说其实是生活中的良药,它让我们以一种「不被客观环境中主流价值观影响」的心态去分析自己的需求、目标和期待。

与愤怒情绪挂钩的是我们的沟通——试图解决愤怒——方式,所以我认为正视并且接受自己的愤怒情绪,然后再用合理的方式去表达,往往是直面甚至解决「负面情绪」最好的方式,不过因为沟通的对象是不可控的,有可能沟通之后反而让事态更糟,所以沟通之前还是不要把关注点放在「沟通能够解决一切」,而是「通过合理的表达去沟通能够让我找到解决这件事的方法」。

高敏感度人群

「敏感」是人的一种正常的人格特征的维度。之所以说它是个维度,因为它并不是两个极值,即不是简单的「敏感」或「不敏感」,而更像是一个变化的区间(spectrum)。因此,我们所说的高敏感,正是一种敏感程度较高的体现。高敏感的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通常能够更完整细致地处理外在世界的积极和消极的信息,但是,他们也常常容易被这些外在的刺激所影响,而变得不知所措。高敏感人群对于外在的周围环境有很强的感知力和洞察力,他们通常能够很快发现一些场合的异样,也因此往往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一个人安静的独处上。
——出处不明

有一个容易被提起但是应用在具体案例时大家又习惯性忽视的概念是「敏感特征」。我们常形容自己或别人是一个「敏感的人」,我们误以为这是一个形容词,但它也有可能是一种专有名词,或者说体征。虽然有严谨机构调查全世界大概有 20% 的人群属于高敏感人群,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状态它是没办法完全确定一个人究竟是不是拥有会影响到情绪和行为的心理体征。

所以在通过事件或者自我了解去对情绪分析判断时,不妨将「我是不是一个高敏感者」来作为行为参考依据,因为的确有时候情绪的源头并不全是因为发生了什么,而是这件事导致了现状出现变化,而你不适应变化后的生活。所以这时候你首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分析情绪和思考行为,而是让自己先适应当下。

读书对我的帮助

我是怎么读书的

有一个不同于本文主题想要分享的东西是我怎么去看这么多书的。我曾在《如何处理碎片化信息:用 Diigo 统一实现书签管理和文档标注》中简单聊了自己对碎片化阅读的看法,一个没提到的背景故事是我的确有太长时间没有好好的看完一本书了。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阅读占大部分原因,但另一部分不可忽视的也是我渐渐模糊了「为什么要看书」的需求,很多时候觉得 Google 一下就能找到想要的信息。这次完全沉浸式的用阅读去获取信息时,突然意识到「读书」和「上网查询」的收获是极其不同的。简单的定义可能网络检索更偏于「了解」,但是定向且高密度的读书,才能是「学习」。我想区别或许在于,网络文章的总体结构还是只是「表达作者的观点」,但是书却是「作者在分享自己的思考」,两者有相似之处,但是初衷却大有不同。一个可能不太精准的比喻就是「懂了」和「理解」的区别,前者让你知道怎么做,后者则是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甚至根据自身情况总结出不同于作者提及但更有效的方法。

其实不止上述书目,这一个月的时间我总共读了近二十本书,只是有部分我觉得收获不大的没有列出来。去年五月份的时候 Hum 写了一篇文章《哪些书该读?哪些地方该划线?〈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读书笔记?》,后面也买了这本书,彼时是不太认同书中的观点的,那时候还有一种「读书就要一字一句的读」的执念,但是在这次阅读过程中,因为大部分书中涉及到很多晦涩的知识点和内容——比如情绪在生物学上的表现、用数学模型解析亲密关系、作者大量的举例、亲密关系中关于婚姻和亲子的部分等——我很容易看走神,之后与其对这部分内容直接跳过,只认真阅读我感兴趣和对我有帮助的部分。这样做之后我居然很容易就进入了很多人提到的「心流」状态,就是完全沉浸在阅读和相关信息的思考中,恍过神来已经过去了好几个小时。

所以如果你偶有需要迫切学习某一知识,但又对堆积成山的书目感到恐惧,不妨试试这种阅读方法,但一定要明确自己想要学习的部分。

一些阅读辅助工具

以前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是书读完就扔了,并且没有良好的标注或摘抄行为,以至于往后想要回溯或引用的时候完全找不到出处。这次读的 90% 的书都是从亚马逊买的电子版,最开始在 Kindle 上阅读时因为感触颇深的部分太多想要标注,但是那种行为和结果有超过一秒时差的感觉真的太痛苦,而且 Kindle 本身的导出功能太薄弱,虽然可以借助第三方工具实现,但是为何不直接用第三方工具阅读标注导出一条龙呢。

最开始是要解决怎么把 Kindle 中的书导出通用格式的问题,网上搜索了半天找到了一个名叫 Epubor Utimate 的软件,它可以去掉 Kindle 和 Google Play 等购买的电子书的 DRM 并转换成 ePUB、Mobi、PDF 等格式,也可以直接用不同格式的文件互转。

请输入图片标题

解决了格式问题后,我便开始寻找一款功能更完善的阅读器,其实都不存在寻找一说,我直接就开始使用 MarginNote。前文有提到阅读的同时应该同步标注和摘抄,标注不用赘述,在阅读完一本书后我通常会将其添加到对应的笔记本中,整理一遍之前标注的内容,如果整理过程中发现有知识点模糊的情况,直接点击对应标注便可以跳转到该章节,再一次回溯相关内容。

请输入图片标题

MarginNote 的导出功能则更丰富了,我通常是先导出为 OmniOutliner 文件格式,调整排版后再导出为 PDF 保存,便于后续回顾。

推荐一些近期在看的书

  • 《控制焦虑》+《控制愤怒》
    这两本书的内容和书名一样质朴,但却是我最受用的两本书。因为具有数十年的心理治疗师经验,所以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现实案例和亲身经历,全书少有复杂的专业名词和理论知识,阅读中非常像在同一个年长者对话,我总能在中找到自己类似的情况和分析。

  • 《社会心理学》+《亲密关系》
    这两本书属于心理学专业教材,所有没有作者主观的解决方案,而是不停铺展个人和群体间对立却又融合的矛盾并加以解析,人是社会性动物,而亲密关系源自对群体的归属需求,书中将友情、爱情和亲情包含在内的亲密关系如活体解剖般进行拆解,展示了不同类型、不同阶段感情中的「必要元素」,通过生物激素、化学反应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维持一段关系的原则,让我得以跳出具体的人和事来审视自己情绪的源头,找到其中缺失的或满溢出来的那部分东西。

  • 《非暴力沟通》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本书对我的影响——醍醐灌顶。虽然本书重点是沟通方式,却不止是说话之道那么简单。其实人多数时候遇到的「过不去的坎」都不只是走路上摔一跤那么简单,而是在社会关系中通过某一时间的情绪投射,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在表达之前先观察、倾听和自我审视,最终提出请求。

  • 《高敏感的力量》+《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这两本书的名字很鸡汤,可内容却不是想要给你洗脑「世界那么黑暗你要发现自己的光芒」那般不知所谓。我们生在一个外向理想型价值体系里,似乎外向才是一切优秀品质的基础,但是这两本书却反其道剖析内向性格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温暖之余也鼓励你正视自己的性格及弊端,接受并不为其烦恼,同时如何在恰当的时候挖掘出自己不同以往的潜力。而敏感则不是贬义词,它有自己的存在缺陷,却也是一种包容和自我反思的品质,同样正视自己的敏感特征,并追溯每一个极端情绪或许并不全源自既有发生的事或人,厘清自己的情绪源头和事实真相,更理性的迈出下一步。

  • 《与自我和解:超越强迫、成瘾和自毁行为的治愈之旅》
    不要被书名迷惑,这本书其实是整个 List 里最暴力的一本。作者用吸烟、酗酒和毒品为例,通过生物激素反应和大脑迷惑来阐述极端情绪从显现到爆发的过程,让我对自己的情绪敬畏,不再试图尝试「我可以控制自己」,而是在与其和平相处之时,发现其中的负面情绪和消极情绪,并试图引导后者而免于自毁。

  • 《冷暴力》+《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前面的书都是在主观审视自己的情绪,但或许有时候极端情绪的起因不止是自己的焦虑或手足无措,也许自己也是从受害者变成施害者。「脱离原生家庭」其实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常看到的诉求,目前我依旧对其无解。不过厘清社会关系对自己的影响力,或许也是自我改变的第一步。

结尾

我不知道「情绪自救」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或者感兴趣关注的领域,但我相信每个人都曾遇到过情绪失控的问题,只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虽然文中我大量提到要「正视」情绪,但肯定有的人也能通过「逃避」来解决情绪困扰,而「情绪自救」有趣的地方则是它没有一种固定的处理方式,它所教导的是希望我们能把「自我」从情绪中拯救出来,而无论你是「正视」、「逃避」还是「压制」,这些都不是重点,只要你能恢复理智,便达到了「情绪自救」的目的。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山本耀司

曾经我是非常恐惧「负面情绪」的人 ,彼时也不知道情绪深渊里还有一种称之为「消极情绪」,我但凡觉得自己心理难受了,就会疯狂的寻找导致难受的原因,并且无意识的在难受中对事件相关者进行一些相对极端的表达,试图自我证明「那不是真正的我」,但事态往往愈演愈坏。

现在我依旧时常陷入负面情绪中,但是我会克制自己在被情绪淹没时进行诉求表达,不断反思情绪源头,再也不会下意识的就「控制自己不要难过」,那是控制不了的。上面列出的书单中对我震撼最大的是《非暴力沟通》,让我明白日常生活中我是一个多么暴力的人。而我相信逐渐克制自己用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在社会关系中表达和沟通,负面情绪(的出现)自然会越来越少,而凡事思考那是「意愿」还是「需求」,尽可能的避免对一件事物极端的渴望,也会在生活中避免很多烦恼。

最后,希望每个人都能从情绪中将自己拯救出来。


想入坑《Apex 英雄》却无从上手?这里有一篇实用的入门指南

$
0
0

不久前曾写了 一篇文章 来介绍目前爆火的大逃杀游戏《Apex 英雄》。随后也收到一些私信咨询关于这款游戏的问题,所以这次针对「对这款游戏感兴趣想尝试的玩家」写一篇还算比较实用的新手指南。

注:本文相关内容以 PC 客户端为描述标准。不解决下载报错、游戏崩溃、或网络延迟等问题(归结于网络环境、设备性能和客户端自身原因),也不赘述基础操作(进游戏后会有简单的操作教程)。另外对于英雄和武器没有做特别详细分析,建议自行查找相关攻略。

游戏目前仅有 8 位英雄

我该选择什么样的英雄?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提到过《Apex 英雄》区别于《绝地求生》的一个重要设定在于「可选择拥有不同战术功能的角色」。虽然在这款游戏中「射击准度以及身法」尤为重要,并不是选择了强力的角色就拥有更大的优势,但哪些角色更容易上手、更适用,或者是更具有独一无二的功能性呢?

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没有详细介绍,但初入王者峡谷(游戏目前的地图名称)的新玩家们还是有必要全面了解,做到知己知彼。

推荐新手选择

班加罗尔 现有英雄池中进攻性与功能性都极其出彩的角色,也是几乎每个小队都会上场的主要角色之一,其超高的机动性与功能性成为队伍侦查与发起进攻的前锋。

班加罗尔演示片段
  • 被动技能「疾步」增加跑速,使得她在小范围战斗时可以拥有更高的机动性。
  • 主动技能「烟雾发射器」可造成大范围的视野屏蔽,对于小队战术调整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掩护撤退、集结进攻或是配合友方「寻血猎犬」的透视技能都能带来极大的收益。
  • 终结技能「雷声滚滚」,大范围的移动限制可以在队伍进攻时带来足够的先天优势。

生命线演示片段

生命线 是大家进入游戏后第一个操作的角色(训练场主角),也是网络上被恶搞得最多的一位。虽然在进攻性上并不出彩,但是在队伍功能性上却有着不俗的优势。

  • 被动技能「战斗医疗兵」在援救倒地队友会在前方生成护盾,同时加速救援速度,使用恢复道具的速度也会提高 25%,你可能无法直接感受到这个被动有多实用,当你进入游戏后大概就能明白这一点点救援的时间可以换来多少优势。
  • 主动技能「治疗机器人」由于诸多限制并不实用,但是在前期某些激烈战斗过后可以用来代替消耗医疗品。
  • 终结技能「补给仓」可以召唤高级资源空投,这也是大部分队伍选择将道具「大招加速器」留给生命线的原因 —— 前期多叫几次空投快速形成(或是弥补)装备差。
寻血犬演示片段

寻血犬 在英雄分类上独树一帜,有着目前唯一的「侦查」分类。在技能组上既有着得天独厚的侦查能力,又有着不俗的进攻性,搭配排名靠前的班加罗尔会产生强力的技能组合。

  • 被动技能「追踪器」可以查看敌人留下的痕迹,包括脚步、攀爬或翻越、开关门等等,痕迹会随时间逐渐变浅,当你发现前方有着敌人新鲜的足迹,可以推断敌人就在附近。
  • 主动技能「上帝之眼」可以短暂曝露小范围内掩体后原本不可视的敌人、陷阱与线索位置,在多掩体的房区场景展开战斗时,这个技能可以为团队带来强大的先手优势。
  • 终极技能「狩猎野兽」可以大幅提升寻血犬的移动速度,同时对大范围内的敌人及其足迹进行非常明显的标记。这也是为什么说配合班加罗尔的烟雾弹有着极其出色的战斗能力。

你也可以尝试

恶灵、幻象、探路者 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但是其技能组不像前三位推荐角色对于新手而言那么友好。他们的技能并不强力但是往往能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常常在集锦中看到恶灵一个人遛着满编队伍打,或者是探路者一发钩索连喷杀敌人措手不及等等。

相对于前文提到的英雄,这三位的技能带来的直观增益较小,但是用好了却能带来非常爽快的游戏体验。

俗称:传家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恶灵是目前游戏唯一拥有其独有专属橙色套装的角色,这也是她人气一直高涨的原因之一(因为酷啊!)。

各英雄「击中判定体积」对比

剩下两位大块头 直布罗陀腐蚀不太建议新手尝试,除了操作起来的笨重(错觉)外,技能组合受对战场景地形限制较大,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体形在「击中判定体积」上也相当吃亏,建议在熟悉游戏节奏后再逐渐尝试。

地图看起来很复杂,我该跳哪里?

目前仅有的一张地图

先看看目前仅有的这张地图,真的很小很小。飞艇会在每个开局从随机位置沿直线飞行,队伍由一名指定玩家领队跳伞,其它玩家可以选择通过鼠标中键建议落点,或是单独降落(不建议)。

如上图不同颜色标注的区域,紫色对应高级资源区、蓝色对应中级资源区、灰色对应普通资源区,越高级区域相对选择落点的队伍越多,战斗也越密集(当然也要看飞艇的走向而定)。

建议不太熟悉游戏的新手玩家选择中级或低级资源区,尽量放慢节奏保证足够的存活时间来了解游戏。如果你已经对游戏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尝试与队友挑战一下高级资源区,落地后的物资抢夺以及频繁交战也挺刺激的。

下落时会有速度、高度等提示
图片来自 Thrasher66099 @ Youtube

说个跳伞的技巧,在领队跳伞过程中,可以观察左侧的标记来将飞行速度控制在较高的区间。一般可以通过垂直下落(提升飞行速度)与平行俯冲(控制飞行距离)的交替来保持速度的最大值,加速到达目标落点,一点点时间的差距可以换来落地后物资争夺的先手权。

落地了,捡什么?

跳伞落地后,请优先以最快速度搜括你身边所有的物资,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撤离或是战斗,第一波交战(或是撤退)过后,开始进行新一轮的物资补给。本文不对所有枪械武器进行伤害对比,简单说一下哪些枪比较推荐新手使用。

注:落地后能捡到什么就用什么,第一波交战过后再考虑枪械更换。

枪械类型
  • R-301 卡宾枪:射速、精度、准确度与稳定性不俗,轻型子弹容易获取,中远距离表现都很不错,缺点就是基础弹药量与伤害值较低。
  • EVA-8 自动霰弹枪:近距离战斗伤害极高,与单喷相比射速较高,提高容错性。
  • 和平捍卫者:单喷,近距离战斗伤害比连喷高,射速较慢,适合有一定枪法基础的玩家使用。
  • 轻型喷火机:精准度中等,射速一般,但是最大的优点是装备高级弹夹后弹药容量可以扩展到 65 发,也就意味着更长时间的火力持续能力。
  • 辅助手枪:单发,超高伤害,各阶段表现都比较出色。缺点也很明显,载弹量较少、枪身晃动幅度较大,适合射击准度较高的玩家。
  • 长弓精准步枪:狙击枪,单发与爆头伤害优秀,远距离对枪表现很棒。喜欢玩狙的玩家可以将这把枪作为首选。

不同种类的枪械对应使用不同类型的弹药(轻型、重型、霰弹、能量子弹),一个队伍的合理分配也比较重要。以上推荐带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感受,当然这些武器自身属性本身也表现出彩,但由于玩家水平、射击体验的不同,找到适合自己手感的枪更重要。

空投补给中可能碰到金色武器

另外要说明的是游戏中在空投补给会随机刷出金色獒犬霰弹枪和金色克雷贝尔狙击枪,以及在每局随机某些区域刷新满配件的金色武器,如果看到了一定要拿,即便自己不会用,也可以交给队友。

其它道具如何选择?

除了枪械外,游戏中还有大量的防具、投掷物和消耗品可以搜集,可以按照以下思路进行选择(比较贴心的是,游戏中的防具都不可摧毁,且可以通过消耗品进行恢复,通常落地后快速搜集挂满,后续再根据「白 — 蓝 — 紫 — 金」品质进行替换,金色防具带有高收益的特殊效果)。

可以直接替换敌人包里的护甲来进行充能
  • 护甲:提供可恢复的额外护甲,金色护甲特殊效果是在处决敌人后完全充能。
  • 头盔:减少爆头伤害,金色头盔特殊效果是使技能加速充能。
  • 背包:提供额外背包空间,金色背包特殊效果是治疗时间减半。
  • 倒地护盾:倒地后开启可抵挡正面伤害,金色倒地护盾特殊效果是自我恢复。

消耗品除「绝招加速器」根据情况携带外其它都是必备,由于规格的区分占用的背包格子数量也不同,建议每个类型携带一组即可。因为在非交战状态下不需要消耗,而交战状态下没有太多的时间一直打药,交战过后可以通过舔包来进行补充。

使用时移动速度会变得很慢很慢
  • 护盾电池:消耗一定时间为护甲充能。分为大型护盾电池(一次恢复所有护甲,每格背包存放 3 个)、小型护盾电池(恢复一格护甲,每格背包存放 6 个)和凤凰治疗包(恢复所有护甲与生命值,每格背包存放 1 个)使用时移动速度变慢。
  • 注射器:消耗一定时间恢复生命值。分为大型(一次恢复所有血量,每格背包存放 3 个)、小型(恢复 25 血量,每格背包存放 6 个),使用时移动速度变慢。
  • 绝招加速器:消耗一定时间为终结技能充能 20%,使用时移动速度变慢。一般会给队伍中「生命线」玩家使用,加快获得空投补给的进度。

投掷物分为 电弧星铝热剂手雷破片手雷三种不同的伤害型投掷物(每格背包存放 2 个),分别造成的伤害数值与特殊效果也不相同。如果背包限制较大,建议「电弧星」为首选,其具有黏着效果,爆炸后会对冲击敌人造成视野模糊和减速(超强的干扰效果)。

一个电弧星的威力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枪械配件可以拾取和替换,一般除「瞄具」需要根据枪械和使用习惯进行选择外,其它配件都以品质越高为优先选择。

毒圈来了,快跑!

图片来自 Ross @ Youtube

与同类型大逃杀游戏一样,在《Apex 英雄》中依旧有着不断向内缩小的安全区来强迫队伍进行战斗,如果你的队伍不幸落在了距离安全区很远的地方,也不用太担心,游戏中提供了多种快速转移的方式。

  • 游戏本身的动作设计中加入了「滑铲」这个动作,可以小幅度提升跑速,在下坡路使用可以大幅度增加移动速度。
  • 游戏中加入了大量的绳索(可中距离滑行)与气球(可远距离飞行)等场景道具,通过这些道具可以进行快速移动。
  • 如果队友有人选到恶灵或者探路者,也可以通过终极技能(传送门、超远距离滑索)帮助队伍进行转移。

需要注意的是,在跑圈时时刻注意前方动向,以及避免制造较大的动静(比如生命线叫个空投什么的),容易被前方的其他队伍卡点伏击。

对战需要注意

首先,需要严肃说明的是,这是一款射击游戏,无论怎么花哨依旧是一款射击游戏,所以对枪法的要求必不可少,要想玩得好就务必要提高自己的射击水平(虽然前几天看到某主播全队不拿枪靠投掷物和格斗术赢了比赛)!不过我作为一名枪法非常糟糕的玩家,在这一点上不能提供太多的有效信息,目前也有大量的枪械使用和练枪教学视频,感兴趣可以搜搜看。这里仅说几个对战需要注意的点。

  • 善用掩体:游戏地图尽管小,但是各种各样的地形和建筑也极其丰富,善用这些掩体可以帮助你规避很多伤害,以及争取更多的重新组织进攻或撤退的时间。尤其是在房区近距离战斗时,快速移动绕房、攀爬至房顶都是不错的选择。
多利用房区掩体进行战斗
  • 团队站位:这一点少有新手玩家注意,在不确定的战斗开始前,队伍前锋通常安排班加罗尔或者寻血犬这样高机动性或是具有侦查能力的英雄进行探路,而类似生命线、直布罗陀、探路者等功能型英雄往往站位会偏后排一点,这样避免功能型英雄被集火秒躺,有更充裕的进攻准备时间。
  • 灵活射击:右键开镜或机瞄能够提高一定的射击精准度,但是在近距离战斗时,敌人的移动幅度较大,收镜后进行腰射可以更快速跟枪。这只是提供一个思路,灵活运用各种射击方式才能最大化输出伤害。
灵活切换射击模式进行输出
  • 滑轮换枪:同样是近距离战斗状况下,当主武器的一管子弹打完,可以滑动鼠标滚轮快速切换第二把枪进行射击,避免因强制换弹而被敌人白白输出。

一些小技巧

关于房区的「门」,有很多技巧可以讲。《Apex 英雄》里的门很奇怪,子弹几乎完全无法打破,所以在房区对战时常常将门当作掩体,或是通过开关门来输出并规避伤害。如果门对侧有人或者障碍物(如腐蚀的毒气罐、阵亡后留下的包),则门无法被正常打开,可以通过在内侧抵住门的方式进行治疗、补给、救援等等。当然门也可以被破坏,比如「格斗术」两下可以砸开,或是通过投掷物炸开。

烦死人的门!

之前提到了,在使用消耗品时角色移动速度会变慢,一旦变慢则会非常危险,如果学会并熟练掌握「滑铲小跳」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 在奔跑过程中按住下蹲进入「滑铲」阶段,跳起后快速打药,落地后再按住下蹲保持滑铲状态,同时快速连跳以保持在较高速移动的状态下进行恢复。以此为基础的还有「滑铲旋转跳」,比较复杂的操作,感兴趣可以搜搜教程进行练习。

玩家可以利用「攀爬」这个动作设定上到很多刁钻的位置,通常需要通过两段相近的可攀爬场景来进行,比如一扇打开的门,可以帮助你上到更高的房顶,或者是贴墙的围栏,也可以成为你攀爬上高台的垫脚石。

会爆出好东西的机器人

游戏中玩家偶尔会遇见「发光的小机器人」,不过大部分时间你都是先听见他机械式的发声,循着声音找到后,破坏掉可以获得对应颜色品质的装备或道具。

进入教程后游戏会告诉玩家,当一名队友阵亡,需要拿到该队友的「芯片」,才能去特定的复活点进行复活。在实际游戏中,某一位队友拿到了芯片,另一位队友前往复活点一样可以复活阵亡的队友,可以节省不少的跑图和复活时间。

写在最后

这篇「新手指南」带有比较强的主观体验感受,可能在英雄、枪械推荐以及某些描述上会与部分玩家想法不同。但是作为一位上手花了比较长时间的「新人」,我希望我曾遇到过的一些问题能够解决「准备入坑新人」的一些问题,那也挺好。

玩家突破 5000 万,欢迎加入

在撰文过程中,《Apex 英雄》官推公布目前全球玩家人数突破 5000 万,值得高兴。当然游戏也仍旧面临着网络不稳定、游戏崩溃、匹配机制不合理、外挂入侵等等问题,希望 Respawn 能够意识到并逐步解决,创造一个真正的传奇。


被冷落的 WIN 键,其实比你想的更好用

$
0
0

我们经常会利用快捷键组合,绑定我们常用的系统操作,来优化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你接触过 macOS,被它相对精巧的快捷键设计所惊艳,那你一定也要了解一下 Windows 10 的快捷键。

大多数 Windows 10 默认的快捷键都是和 Windows 徽标键相绑定的,几乎所有字母、数字按键和 Win 徽标键都有快捷键绑定,下面这些是几个比较常用的快捷键设定,非常值得记一下。

打开操作中心

操作中心就是 Windows 的「通知栏」,通知信息和常用的设置选项都在操作中心体现。因此,利用快捷键 Win + A 唤出「操作中心」,就可以直接、快捷的调整 Windows 的各项设置,十分方便。

Win + A 打开操作中心

打开设置

快捷键 Win + I 会直接唤出 Windows 的设置 App,这里是更详细的 Windows 10 设置应用。

Win + I 打开设置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除了从 Windows 的任务栏点击「文件资源管理器」图标,我们还可以利用快捷键 Win + E 从任何环境下唤起「文件资源管理器」,更加方便。

Win + E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

打开搜索

在 Windows 10 近几次更新中,Windows 将 Cortana(小娜)和 Windows 搜索这两个功能分离的更加彻底,独立的 Windows 搜索实际上使用体验还是相对不错的。除了在任务栏直接输入、点击 Cortana 图标或点击「搜索」图标来唤起 Windows 搜索外,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快捷键 Win + S 来唤起搜索界面。快速高效。

Win + S 打开搜索

打开「连接」快速操作

这是一个相对不为人知的快捷键,主要用来快速连接蓝牙设备,比如:蓝牙音响、蓝牙鼠标、无线键盘和无线显示器等等设备。唤出这个菜单,我们就不必进行每次进入设置 → 点击设备、蓝牙再连接的繁琐操作了。

Win + K 打开「连接」快速操作

显示桌面

Win + D 是一个我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快捷键,当我打开多个窗口之后,工作区域一片凌乱,此时我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个快捷键,快速返回桌面,最小化全部窗口,十分高效。

Win + D 显示桌面

除此之外,Win + , 是预览桌面内容的快捷键。我们可以利用 Win + , 这个快捷键预览桌面上的文件等内容,同时又不影响其他窗口,也很好用。

锁定屏幕

Win + L 锁定屏幕的快捷键是我日常使用频率第二高的快捷键。利用这个快捷键我可以快速锁定屏幕,进入登录界面,同时五分钟之内又不会休眠。因此我可以利用这个快捷键在我需要稍微离开电脑的一段时间内,短暂的保存我的工作状态,同时又不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Win + L 锁定屏幕

打开云剪贴板

云剪贴板是 Windows 10 1809 中新加入的功能。除了能够保存本机的剪贴板历史记录,Windows 10 的云剪贴板还可以在多个 Windows 设备之间同步你的剪贴板内容,真正实现「在家复制,在办公室粘贴」。👻

Win + V 是唤出历史云剪贴板的快捷键,这里我们可以直接选择某项剪贴内容,直接粘贴,还可以直观的查看剪贴历史,并删除某项剪贴记录等等。

Win + V 打开云剪贴板

唤起 Windows 截图

其实 Win + Shift + S 的截图功能并不是 Windows 10 1809 更新的功能,但是这一功能在 1809 更新中发扬壮大了。除了能够截取屏幕的某一部分的截图,这一原生截屏快捷键还可以选择全屏截图以及任意形状的区域截图。同时截图之后,Windows 10 1809 更新还新增了截屏标注,可以利用触屏笔直接在截屏上面绘制标注,使用体验极棒。

Win + Shift + S 打开 Windows 截图

调出 Emoji 输入框

Win + ; 可以直接调出一个输入 Emoji、颜文字和符号的输入框,在这里我们可以直接选择 Emoji、颜文字和符号,进行输入。这一快捷键特别适合比如我这种 Emoji 爱好者。🤭

Win + ; 打开 Emoji 输入面板

虚拟桌面

在 Windows 10 中,Windows 终于加入了对虚拟桌面的支持。虚拟桌面有很多可玩性,有兴趣的同学推荐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推荐阅读:Windows 虚拟桌面的高效启动技巧

下面这一组快捷键是和虚拟桌面的操作相关的一组快捷键:

  • Win + Ctrl + D 创建虚拟桌面
  • Win + Ctrl + F4 关闭当前虚拟桌面
  • Win + Ctrl + ← 向左切换虚拟桌面
  • Win + Ctrl + → 向右切换虚拟桌面
Windows 时间线

其他

最后,限于篇幅我介绍的快捷键当然并非是全部 Windows 能够使用的快捷键,这里面仅仅是我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快捷键合集,推荐给大家。同时,一些诸如 Ctrl + Tab 切换窗口、Win + Tab 唤起时间线等等的快捷键,我觉得都是比较相对而言广为人知的快捷键,我也没有进行过多介绍。更多的快捷键设定,我们可以直接参考微软官方给出的快捷键合集:Windows中的键盘快捷方式

如果你对上面介绍的快捷键也不太满意,希望能够自定义自己的快捷键,我们也可以通过 AutoHotKey 来自定义 Windows 上面的全局快捷键。由于 AutoHotKey 实际上是一个脚本语言,需要一定的编程基础才能进行配置,因此我这里不具体赘述了,有需求或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

推荐阅读:让你在 Windows 上也能实现高效操作:AutoHotkey

有关 Windows 快捷键的介绍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有了这些快捷键的加持,你在 Windows 上面的生产力能再上一个台阶。感谢阅读。💪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派早报:魅族 Note9 正式发布、QQ 帐号注销功能预计下周正式发布、Unicode 12.0 正式发布等

$
0
0

魅族 Note9 正式发布,售价 1398 元起

昨日(3 月 6 日),魅族正式发布千元机魅族 Note9 手机。该机配备了一块 6.2 英寸的定制小水滴屏,屏占比为 89.23%;背面采用后置指纹识别模块和竖直双摄手机,后盖则采用了高光亮瓷堆栈工艺处理,提供皓白、幻黑和渐变星耀蓝三种配色可选。

配置上,魅族 Note9 搭载了高通骁龙 675 处理器,配有 Hyper Gaming 智能图形调度技术,支持 18 W 块充,配有 4000mAh 电池;前摄采用了与魅族 16 系列同款的 2000 万前置摄像头,后摄双摄方案采用了三星 GM1 MOD 版本的 4800 万像素 + 定制版的 500 万像素黑白副摄。

售价方面,魅族 Note9 的 4GB + 64GB 版本售价 1398 元,6GB + 64GB 版本 1598 元,4GB + 128GB 版本售价 1598 元,将于 3 月 11 日开卖。来源

腾讯:QQ 帐号注销功能预计下周正式发布

昨日(3 月 6 日),腾讯 QQ 官方公众号正式「官宣」:QQ 帐号注销功能将在手机 QQ 7.9.9 版本中上线。目前该版本正在灰度体验中,预计下周正式发布。

据了解,在手机 QQ 7.9.9 版本中,用户可通过点击「头像 - 设置 - 帐号 - 设备安全」进入「注销 QQ 帐号」页面,满足页面所描述的注销条件,即可申请注销。腾讯表示,注销时需要将 QQ 支付财产结清,并通过安全状态检测和绑定手机验证才可注销,而且 QQ 号注销后将不可恢复。来源

Unicode 12.0 正式发布

在公布了 104 个 Emoji 12.0 候选表情九个多月后,Unicode 联盟近日最终选批了其中 59 个 Emoji 表情并发布了 Unicode 12.0 正式版。和此前一样,本次更新的焦点依然在于扩充 Emoji 表情的多元化属性,获批的新 Emoji 表情包括导盲犬、印度佛寺以及拥有 171 种不同性别、肤色搭配的「手拉手」。来源

全新设计的 Office 图标已经登陆 Mac 版 Office Insider 更新通道

根据微软的计划,采用全新设计的 Office 应用图标将从本月开始陆续向 Office 365 用户进行推送,而现在处于快速通道的 Mac 版 Office Insider 已经可以提前收到更新。此外本周的更新还包括重新设计的 Outlook 联系人卡片,支持 macOS Mojave 的暗色背景模式以及一些常规更新修复。来源

office-icons-new-2018

Pocket Casts for Android 更新 7.0 正式版

自去年五月被公共无线电联盟收购之后,Pocket Casts 一直在布局覆盖全平台的大更新,昨天,其 Android 版本也迎来了 7.0 正式版。7.0 最为直观的变化在于采用了更美观的 Material Theme 设计风格和底栏导航,播放器部分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可以快速访问队列、工具以及笔记等;查看节目列表引入了归档系统来管理节目,支持节目搜索和归档状态跨平台同步。更新后应用售价依旧为 3.99 美元,老用户可以免费升级。来源

concact-2019-03-07-085252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在 iPhone 上装未验证应用?这些风险你能承担吗 | 科普

$
0
0

「我想在手机上玩 GBA 游戏,App Store 里咋一款模拟器都找不到呢?」「我想在 iOS 上双开微信,有没有安装包」「有没有 XX App 的免费破解版?」相信有许多 iPhone 用户都有过这样的疑惑,在 Android 下可以随意安装的应用在 App Store 中却找不到。

Android 往往只要一个 APK 包就能随意安装各类应用,如何在 iOS 下自由安装应用,这也是不少 Android 转 iOS 用户的疑惑。有人找到了所谓「简单方便」的第三方应用商店,甚至还能安装各种破解软件。它们都通过网站直接下载并安装企业级证书实现,然而实际上这类应用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

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为什么不建议大家在 App Store 以外的第三方渠道安装应用,这些应用市场背后的故事,以及安装第三方应用的风险。

何为 iOS 第三方应用市场

许多人习惯性地认为,由于 iOS 权限的封闭,下载应用的唯一途径就是 App Store。但实际上也有一些 iOS 的第三方应用市场。

一款 App 想要上架 App Store,就必须需要经过苹果的审核。除了色情低俗等违法内容之外,盗版、破解版、模拟器、微信双开这些类型的应用都属于「违规应用」,统统不能上架。需要注意的是,违规的标准是由苹果制定的,违规 ≠ 违法,早些年的输入法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文为付费栏目文章,出自《Power+ 2.0》,订阅后可阅读全文。

创业失败后,我这样爬出低谷 | 2018 年度征文

$
0
0

编注:本文是 「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24 篇入围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完整获奖名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说实话,我内心是拒绝写这些话题的

这个标题是之前看了一篇文章《从低谷爬出 —— 记录我的恢复经历》突然想写的,我没作者那么专业,能说出那么多理论与专业知识,所以我就写写自己的生活与心态转变

一直觉得自己有个很奇怪的功能,似乎就像心里还有一个房子,只要我把一些东西放进这个房子,就能不带任何情感的去看待这个东西,而这个东西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人。 或许是这个奇怪的功能让我能不那么焦虑,又或许是因为太过焦虑而养成了这个功能。总之,我慢慢的发现,我对很多事都没了兴趣与期望,脾气变化不定,甚至易怒(为了小事)。

还是老规矩,结论写在前面,这不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也不一定能解决你的迷茫,但是如果你准备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甚至也正好创业失败,我觉得我们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心心相惜。

我的过去

我是一个 designer,在很多人心里是个很高级的职业,但你一定也在朋友圈、微博见过设计师的自嘲,确实,设计师与设计师的收入差距可能达到千倍甚至万倍。

图片来至网络
图片来至网络

从业了 7 年,创业了 5 年,设计师创业成本可算很低,办公地点甚至就是星巴克外加一台电脑就行。哦,对了,不是星巴克而是 COCO,因为咖啡买一送一。

走上创业这条路,主要是当时突然发现很多厉害的设计师都创业了,而装饰公司把设计师当销售,说白了,KPI 根本不是设计,而是你卖了多少主材、成交了多少额度的项目。于是崇拜设计大佬,想做自由自在的设计师的我,便走上了这条路。

时至今日,要说创业这条路,我并没有后悔,只觉得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创业以后收入的确增加了不少(毕竟刚毕业的设计师,工资真是低的可怜),后来追加投资以后,也有了自己 300 多平的门面(最后被房租拖死),当然,最让我觉得值得的是,能按自己的想法做设计,甚至挑选客户,设计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施工工艺、流程也懂了太多太多。

说起来,因为创业,买了车买了大房子,为什么我还是说失败了?因为我并没有因为这个而感到一点开心,而公司又变成了我一个人,我也不准备继续下去了,貌似没有一个真的能交心的朋友,心态疲惫、变得很丧。

或许每个人都有一个创业的梦,但是这个梦真的不一定是美梦。

那些大家说烂了的创业难与苦我就不说了,只说说关于时间的角度。开始创业以后,从埋头苦干,到后来偶尔抬头看看前面的路,再到想从第三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我发现我根本抽不出空来。不知道世界上有没有一种病叫做电话恐惧症,总之白手起家的我慢慢发现只要你醒着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只要有电话进来,就要立马处理各种问题,而没有电话的时候,还能获得片刻的安宁,但不是在做事,就是在不断的补充自己,要么提高专业知识,要么恶补管理方面的知识。

没了时间、没了生活、也没了精力,最后只剩疲惫

其实我知道,是管理的问题,我没有第一时间抽身出来,没有成为优秀的领导者,但其中的苦衷说不明白。

感到心累

创业 5 年,得到了很多,但带来的副作用也很多,比如长期加班带来的饮食作息不规律、饿了么会员、白费了的健身卡、以及最重要却最不容易发现的 —— 心态逐渐恶劣。

追其原因又是一堆对创业的吐槽了,所以这里也不说那些有的没的,而让我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脾气变得开始让自己讨厌,有试着改变,改了半年都没有一点成效。于是老是在心里和自己说,这个不重要,那个不重要,不要生气,但是积累以后,往往是一次爆发。

我是个完美主义者,之前觉得挺好,还一直坚信一句话 「要做就做最好」,于是做事都全力以赴,有几次要交设计稿的前几天,突然灵光一现,想到了好方案,于是不管几点都要爬起来把原来的方案全部推翻重做,当然这种完美主义渐渐成了我的工作、生活的做派,慢慢的也开始对下属有了这种要求。

完美主义者对缺憾抱有恐惧,通常表现出三个特点:

高标准:对完美的渴望。认定完美是存在的,追求确定、精确的完美。

缺陷感:对缺憾的恐惧。永远全力以赴,害怕任何细节的失败,总认为可以做的更好。

不原谅:出现状况时,会认定是人为的责任,是因为自己或他人自身缺陷引起的。

——《从低谷爬出 —— 记录我的恢复经历》

慢慢发现,这样不仅让自己身心疲惫,丢失自信心,害怕失败、习惯性逃避,同时伤害了身边的人。

迷茫低谷

其实只有自己清楚,所谓的放权、让他们大胆去干,都是自己想要逃避,假装去上班,然后返回家里,把自己关在房子里,几乎一个月没怎么去过公司,我知道自己出问题了,但是却不知道怎么治疗,甚至害怕和逃避这个问题。

果然,公司开始出现问题,方案未按时完成,预算出错导致公司垫钱,设计犯错导致工程返工,初创时期都没怎么犯错的问题,出现在创业 5 年的公司身上,也导致了一些老客户的不满意甚至离开。

说起来真的可笑,创业 5 年的公司,不是因为经历了什么金融风暴、不是被敌人干掉、不是因为决策失误,却是因为自己心态崩塌逃避现实而失败。幸运的是公司规模并不大,虽然当时没有解决自己心态问题,却想通了一点 ——我不想做下去了,所以止损还算快。

基本停工以后,除了一些还在做的项目,公司全部对外说很忙,不再接新的项目。我也闲下来了,开始慢慢找原因,给自己做「治疗」。

心态转变

又闷了一个月,打打游戏、看看书、看看设计资料,想要放松心态,但收效基本没有,心里还是很丧,甚至开始自我否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郁症。

没完成的很多是因为手表没电
没完成的很多是因为手表没电

反正想来想去也没什么收效,那就从坚持一件事开始吧。都说坚持一件事情 21 天就能养成习惯,我觉得改掉一个习惯好像也挺容易,坚持 50 多天,说停就停了……然而治好我的 「」 的却是我怎么都没想到的事。

自我 「治疗」 差不多将近 4 个月,好像除了颓废,好像没有得到什么新的东西。这时候新房交房,说句实话,没有一点激动和开心。接下来就是收房→办手续→做设计→做预算→做选主材→定软装→项目计划→安排工人→开工。这都是刚创业的时候,自己做的最多的事,每个项目都自己跟自己管,所以一切也算信手捏来。

由于公司已经基本解散,自家项目也就不叫之前做施工的项目经理了,自己联系那些以前的工人,辅材倒是还从原来的供货商那里拿,合作久了也方便。主材我是不好意思去那些合作的店子去拿,知道是自家装修,肯定半卖半送希望后面多照顾生意,公司都没了,还照顾个啥,况且都是大牌东西,自己也知道同厂小品牌质量一样,价格便宜多了,所以自己跑市场谈价格什么的,有时候不用买材料自己也没事,还去房子自己做点事,比如露台的地面、美缝、部分灯具开关安装、网线接通、智能系统调试等等,也算是充实的很。

说来也奇怪,天天下工地,吃穿都和工人一起,每天累得腰酸背痛,心里却很踏实。干着刚创业的时候做的最入门的事,甚至自己动手做工,慢慢我开始懂了,我之所以开始逃避、开始心累、开始自我否定,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一直在做不喜欢的事,一直在做我心里不认可的事,而自己又是个完美主义者,一直想要做好,做出成绩,结果得到的是各种问题,然后自己喜欢的设计却越来越没有时间去学习、去提高,只是单纯的在用老的思维积累经验。

初见成效

发现根源以后,我开始拒绝做不喜欢的事,只由着心里的想法去生活,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家人摊牌,告诉他们我创业失败了,接下来想多学习专业知识,去体味生活。

我不再给自己列一大堆的 to do list 也不搞每天定时学习计划,我把印象笔记重新整理了一遍,原来基本都是工作的笔记本,现在我把所有工作相关的笔记本合成了一个。

几乎全是工作的笔记本
几乎全是工作的笔记本

而 to do list 改用 Things 3 来处理,我不会像印象笔记那样写很多条,然后每天不时的去看看,然后记录完成情况,备注问题以及其他情况。我把复杂的任务拆分到每天,Things 3 的分类方式是今天明天随时某天,于是我只要专注今天里面的事件,有时间就处理下明天或者随时里面的事,某天里面的事件往往是一些不痛不痒的事甚至是一些一时兴起的记录,比如:看《将夜》—— 要知道我之前是绝对没有时间碰小说的。

重新规划每天的时间以后,时间不再是属于创业,而属于自己。我也渐渐的感知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多么的快乐而有动力,当然每天的工作不可能全部都是自己喜欢的,但每天完成今天的事以后,还是会有一些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一些疑问

我也沉迷过游戏、抖音等等,但我最终觉得那些只是止痛药,让我短暂的从焦虑和迷茫脱身,而一把游戏结束以后却让我感受到加倍难受,那时候它们对我来说,就是毒品一般的让人着迷,我只能不断的开启新的一局,刷抖音到自动睡着。

然而生活一天一天的过去,总有天你会为这些逃避付出更大的代价,如果你已经意识到了,请你找个时间和自己谈谈心,问问自己,这辈子这样逃避着过,真的满意吗。都说戒烟难,而我见过一个朋友只用了一个晚上,而现在 3 年过去了,也没有复抽。

现在很多人都在说自律,自律并不是给自己排一堆的事,然后按时按点完成,也并不是规定自己几点睡几点起,我见过很多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反复推敲,做各种计划安排,最终做出了完美的计划却消耗了所有的动力,最终也坚持不了几天,其实他并不是不能坚持,也并不是不够自律,而是详细的计划往往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似乎给人一种一条计划没有完成没有做好就会影响整个项目一样,这样就像完美主义者的高标准,快速消耗动力。

我的做法是只给自己安排一个项目,然后每天安排一定量的任务,可能这个量只需要半天(所有能用的时间的一半),把其他想做的事安排进 Things 3 里面的 随时(比如你想学画画,又想学摄影,那么只安排画画,而摄影安排进随时),今天的事完成,我就习惯的去做明天的事,累了就做随时,慢慢的发现今天的事早几天就做完了,事情越做越快,没有感觉到压力反而觉得自己做的太快,很有成就感。

2018 过去了,对创业 6 年的生活说再见了,2019,我准备去找一份能让我专心做设计的工作。

只是记录自己的转变,写的比较啰嗦,其实自己也清楚不是怕讲的不够清楚,而是大部分文字都是说给自己的,希望 2019 能真的对以前 say goodbye。

在 Android 手机上看天气,你有这些高颜值、无广告的选择

$
0
0

前些天,一款从塞班时代便成为我们手机中必备的天气软件「墨迹天气」被指上传用户隐私数据,尽管墨迹天气官方回应对此进行了否认,但一方面隐私安全绝非小事,另一方面作为一款天气应用,现在的墨迹天气无论从界面设计还是从使用体验上来说都早已不能满足我们对天气应用的需求。

那在天气应用数量泛滥、功能同质化严重的大前提下,还有哪些天气应用能够同时满足好看和可靠这两大要求呢?

除了早已「变味」的墨迹天气,我们的选择其实还有很多。

海外高质量作品

Overdrop

作为本类别的颜值担当,Overdrop 在首次开启时为我们提供了直观而友好的设置引导。

设置向导

进入应用后可以看到,气温、风速、降水、体感温度等等常用信息一应俱全,淡雅、清新的设计风格有利于天气数据的展示,同时也让 Overdrop 的主界面非常耐看。

主界面

当然,Overdrop 最大的亮点还是它兼具数量和质量的 widget 插件。

Overdrop 提供了将近 40 种不同风格的可选插件样式,这当中有完美还原 Pixel Launcher 体验的 At A Glance,有韩国 OEM 厂商此前酷爱使用的插画风格圆角卡片,也有各种点、线、几何图形共同构成的抽象图案。

微件与主题

无论你走的是哪种风格,Overdrop 都准备了一款能为你的主屏「画龙点睛」的桌面微件。不过部分应用主题和微件样式需要付费购买,一次性解锁 key 应用售价 30 元人民币。


Today Weather

初次启动时你也许就会注意到,由于整体采用了不可更换的黑色背景,Today Weather 是一款对 AMOLED 设备极为友好的天气应用。

主界面

和 Overdrop 不同,Today Weather 拥有 5 个天气数据源和两个可选雷达数据来源,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应该都能找到符合当地实际天气状况的天气数据。搭配 Today Weather 纯黑的背景,这些数据在呈现效果上也还算直观好看。

另外,Today Weather 还会在主界面放上一张与当前地点、天气和时间相呼应的主题图片,我们可以将这张主题图片连同特定的天气数据以卡片的样式分享出去。相比简单的文字和粗暴的截图,这种分享天气的方法无疑更为优雅。

丰富的天气源和订阅功能

最后,Today Weather 还在设置中提供了四套可选天气图标包,但仅「图标包 1」能够免费使用。通过付费升级至高级版后可以使用所有图标包并移除广告,售价上提供半年、一年的订阅制度和永久买断,价格约合人民币 7 元、8 元以及 28 元不等。

关联阅读:Today Weather,简约而全面的天气应用 | App+1


Dark Sky

与上面推荐的 Today Weather 截然相反,Dark Sky 默认主题走的是纯白、素雅的风格路线。

主界面

白底黑字的主界面算不上美轮美奂,但配合以纵向时间轴呈现的 24 小时天气预报和以横向温度区间呈现的 7 天天气预报,黑、白、灰三色构成的主界面信息流清晰、直观。暗色模式采用了近乎于「反色」的界面设计,但高对比度的界面元素依然能够有力地突显主要信息。

明暗主题对比

这种设计风格其实也算是与 Dark Sky 的特色进行了呼应——作为很多第三方应用的天气信息来源,Dark Sky 即便在国内大部分地区也能提供精确到街道和时刻的准确天气状况与天气预报。

此外,在天气时间线(WeatherTimeline)去掉「时光机(Time Machine)」功能后,Dark Sky 也成为了少有的几款内置了天气时光机功能的天气应用。你可以在主界面信息流底部找到时光机(Time Machine)入口,然后手动输入任意时间即可查看某个时间点的历史天气或根据历史天气走向生成的未来天气预测。

时光机与订阅功能

不过免费版 Dark Sky 的功能也仅限于以上提到的部分了,分钟级降水预测、降雨和极端天气提醒、widget 插件和 WearOS 功能,需要我们进行付费订阅才能完全解锁,订阅价格为 2.99 美元/年。


高质量国人作品

几何天气

几何天气是一款很是「开放」且高颜值的天气软件,之所以说它「开放」,是因为它在外观设置上提供了不少自定义选项,包括图标风格、界面风格、天气源等等可供修改;此外几何天气也提供了暗色模式、定时预报天气等贴心功能。

主界面与设置项

由于天气源能够自行修改的缘故,首页显示的数据自然也会跟随我们选择的天气源发生变化,这些天气信息默认以卡片的形式分类展示,卡片上的动画、图标风格、信息类别和展示顺序都可以在设置中自行修改定制。

同时,几何天气也提供了八种不同样式的小部件供你添加,如果你的手机支持,还可以将「几何天气」放在通知栏当中。

不同天气下的动态效果

不过几何天气最有意思的设计在于,主界面动画还会随着重力感应数据的变化而变化:当你选择「圆环状天空」时,首页上方会有一个根据当日天气显示的几何图形;当你选择「Material动画」时,首页则会使用云朵、太阳等天气情景来展示当日天气,背景颜色也会随之改变。这些动画动画都支持从重力感应获取数据,查看天气时稍微倾斜手机,动画就会顺势发生移动。

因此总体来看几何天气颇有下文将要介绍的一加天气的影子,它提供更加丰富的设置选项,动画效果谁更好看,就需要大家在下载体验后自行评判了。


Holi 天气

和大部分天气应用一样,Holi 天气默认采用的天气信息展示方式也是左右滑动切换城市、天气数据由上至下分类呈现的设计。糅合了预警信息、10 天天气折线图预报、24 小时折线图预报、日出日落时间和风向、能见度等详细信息的主界面看上去不仅可以说是紧凑,视觉上甚至还有些拥挤。

一繁一简两种展示模式

但你可以将这个版本看做是为天气数据强迫症们准备的——在主界面右上角的三点菜单中点击进入 Holi Go! 模式,原先主界面顶部的景观动画便会下拉展开,一个崭新的极简模式呈现在我们眼前。

Holi Go! 模式切换效果

除了可以在设置中自行选定的景观动画,Holi Go! 模式不提供任何天气数据,好在内置的四种景观动画都足够美观,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对当前天气状况的速览需求。

滑动切换效果

Holi 天气还在设置中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动画效果设置,虽然很多地方目前略有卡顿,但总体视觉观感非常舒适。

天气分享卡片

如果你想将天气分享给朋友圈、群聊,Holi 天气还支持将当天的天气合成卡片,在卡片里不仅有温度、地区等数据,还有你所选择的景观动画背景。桌面小部件也提供了 9 种展示方式,颜值不低且都支持自定义,放在桌面既能帮我们快速了解天气也能为我们的主屏增色。


Pure 天气

既然提到了「快速了解天气」,将当天的天气设置成手机壁纸其实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Pure 天气便提供了这一功能。

Pure 提供的天气壁纸

通过设置启用 Pure 天气提供的动态壁纸后,当我们所设定的城市发生天气变化,手机主页壁纸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如果你想提前了解不同场景下的动态壁纸效果,还可以在 Pure天气右上角的菜单中点击「动态背景预览」进行查看。

由中国天气网提供的生活信息

在实际使用体验方面,以中国天气网为主要数据来源的 Pure 天气更像是一个生活助手,首页的生活指数中提供了化妆指数、感冒指数等等常见的生活小贴士,贴心指数完全不输大家印象里的墨迹天气,但 Pure 天气显然没有广告,理论上也不会窃取我们的隐私信息。


OEM 天气移植版

一加天气

一加手机的氢OS 曾凭借简洁与轻巧的设计被不少人所推崇,作为其系统中内置天气应用的一加天气也是如此。

一加天气主界面

在天气数据上,一加天气和同类天气软件并没有很大区别,数据展示方式也十分直观:打开一加天气便可以看到当下的温度,向上拉则可以看到更详细的天气数据,如未来15日的天气,紫外线强弱,能见度的千米数等数据。

位置管理

一加天气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它的背景动画:如上文介绍几何天气时所言,一加天气的主界面背景动画也会随着当天的天气状况变动,在前后左右晃动手机时,背景的天气场景也会随之倾斜。下雨的动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向左移动屏幕,雨滴会向左倾斜,相反,当我向右倾斜时,雨滴则也会向右倾斜。

动态效果

而它的动画也不限于这些,你可以通过右上角的按键添加多个城市,而添加后便会在列表中生成一张带有当日天气相同场景为背景的卡片。之后当你在首页切换场景时,场景会由深变淡的改变。更有艺术感的天气展示方式,让你看天气不再只是是看笼统的数据,而是多了几分「灵动」。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 Play 应用商店中找到的一加天气有安装机型限制,建议大家前往酷安应用市场下载移植版使用。


魅族天气

魅族天气是之前版本的 Flyme OS 中内置的天气应用,因而它在整体界面设计上也完全向 Flyme 6 靠拢:整体数据竖直排放,背景则是根据时间与天气切换,背景动画上也会与当天的天气契合,向上拉就可以看到天气的更多的详细数据。

魅族天气主界面

在使用过程中,魅族天气有两个相对更为贴心的小功能:一个是温度下方来回切换的「温度提升降低的度数」和「风级」,另一个则是在它下方展示的空气质量,点击它还可以看到未来三天空气质量的条形统计图,全国空气质量排名与主要污染物。

空气质量与本地资讯

在软件最底部,还有一个能够看到所展示城市的「本地资讯」,如果你觉得它有违我们本次推荐的核心理念,也可以在设置中将其关闭。

有了 Flyme OS 的颜值「背书」,魅族天气其实也是个不错的天气应用选择。当然,和一加天气一样,魅族天气也有机型限制,需要大家前往酷安下载移植版。


索尼天气

顾名思义,索尼天气自然就是索尼 Xperia 系列手机中内置的天气软件了,但是相比前几款 OEM 厂商的内置天气应用,索尼天气要显得更为纯粹些。

索尼天气主界面与天气来源

索尼天气首页所展示天气数据只有温度、日出日落时间、风速、未来三天天气等关键数据,由于采用的数据源是 AccuWeather ,当我们想要详细了解天气时,点击温度便会跳转至 AccuWeather 网站通过网页浏览。

主界面动态效果

但纯粹并不意味着简陋。在索尼天气主界面的天气展示也是通过一个能够根据天气情况与时间自动切换的背景来呈现的,当我们向左或向右划动切换城市时,最上方的背景也会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效果。事实上,上面我们推荐的 Holi 天气,在景观动画和过渡动画上都向索尼天气「取经」不少。

卡片风格的 widget 样式

最后,索尼天气同样也支持小部件,这个卡片风格的小部件背景与索尼天气中的天气背景同步,样式单调了些,但设计风格不输 Overdrop。索尼天气默认只支持 Xperia 机型,如果你正在使用其他设备,可以前往 XDA 下载通用的移植版本。



以上便是我要推荐的九款 Android 平台天气软件,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功能上,它们显然都各有千秋。那么你更中意哪一款呢?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有奖评论] 你需要怎样的内胆包?tomtoc H13 体验推荐

$
0
0

内胆包,字面理解是介于电脑和背包之间的一个贴身保护产品,所以早期的内胆包大多是赠品,用潜水布或记忆棉等材料配个拉链,实现基础的保护功能,但颜值实在太差,通常会做得五颜六色,甚至丑得你不想把它从包里拿出来。

也许是因为大家都觉得太丑了,于是内胆包突然开始向艺术产品发展,出现了纸质和皮质的内胆包,我估计他们的灵感来自于乔布斯的 MacBook Air 发布会。但这样的内胆包,不仅价格昂贵,反而不能提供真正的保护作用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那么,一个好的内胆包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几个实用场景来分析一下。

内胆包的使用场景发生变化

最基础的场景是出差时的保护需求,电脑始终是精密物件,尤其是今天的产品越做越薄,防止各种意外碰撞是非常必要的。电脑背包通常会具备一个笔记本隔离袋,但大多数产品做得都不好,比如容易滑落、容易触底磕碰等等。关键是作为背在身上的产品,你依然要优先考虑它的个性和颜值,能同时做好设计、保护、空间的电脑背包非常少。内胆包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背包你随便选,全面保护靠内胆。

第二个场景是因为 SOHO 一族产生的,他们通常会在家附近的咖啡厅或创业空间工作,这种情况下,你通常只需要带上电脑、充电器、或者记事本,一个带有附属收纳的电脑包,刚好可以满足需求,还可以配合一个悠闲的环保袋,一身轻松,潇洒自如,随时保持工作状态。

第三个场景是商务交际的变化,近几年拜访一些客户或朋友的时候,大家更喜欢到星巴克开放交流,比在公司会议室要轻松很多,而这个时候,我通常只会使用 iPad 向客户展示相关资料,记录一些洽谈要点,所以内胆包就成了临时的商务包,当年为了更轻松的去见投资人,我连夜去 Apple Store 买了一个 inCase,虽然融资没谈成,但不能丢了商务范儿。

所以当我拿到 tomtoc H13 这个产品的时候,瞬间眼前一亮,因为它不仅能满足以上所有的场景需求,更是在设计、用料、做工等方面都无可挑剔的一款产品。tomtoc 是从北美开始的电脑包品牌,他们的产品特点就是在简约精致的基础上,追求颜值于功能的平衡,因此在北美市场获得巨大成功,旗下的 Macbook 和 Switch 系列,更是受到全球消费者的追捧。

tomtoc H13 可以满足你的全部需求

颜值到位

申请了专利的主副袋设计,外表简洁,内有乾坤。简洁的外观看起来更有商务范,以至于我发微博的时候,大家都以为是商务背包,黑色和浅灰绿两个颜色,一个年轻、一个沉稳,都不会突兀。藏在背面的提手,让它可以变成临时手提包,避免一直夹在腰间的尴尬,完全可以独立使用。

功能惊喜

主袋做到全向的保护,凹凸错落的高弹缓冲垫,有效分散两侧的意外冲击力,底部两角更是做了独家的防撞护角,无论哪个角度着地,都不必担心损伤电脑。

副袋虽然小一个尺寸,却功能齐全,插袋可以放手机、Kindle、记事本,底仓可以放充电器、鼠标,还有一个网袋,可以放证件、名片、卡包,最大限度的满足你的日程收纳需求。

材质可靠

外部材料采用来自杜邦的 Cordura 面料,一种广泛用于军事用品的高强纤维,耐磨性比尼龙还有高出两倍,因为轻巧耐磨,手感舒适。拉链部分自然来自 YKK,绳环设计,既好用又好看。外部整体是防水溅设计,就算是雨天使用,也不必担心。

最后就是价格了,这样一个多场景、全功能的内胆包,售价 249 人民币,是我当年买 inCase 的一半价格,是 Apple 官方内胆包的四分之一价格,它能在电商平台内胆包品类里持续霸榜,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去 官方商城 详细了解。

关注需求,创意无限

不管是钱包、背包还是内胆包,随着人们需求的变化,都在做功能性的调整,比如钱包,因为手机支付替代现金和刷卡,所以要变得非常小巧;背包在背负功能基础上,则越来越重视颜值;现在,内胆包则开始成功跨界了,那些关注用户细分需求的产品,总能获得不错的反馈。

可以在评论里聊聊你的场景和需求,我们选一位优质评论,送出 tomtoc H13 一个。欢迎大家留下你的想法,也许少数派会联合 tomtoc ,为你量身定做一款实用个性的包包。


让你「买买买」停不下来的博物馆周边,不只有故宫一家

$
0
0

博物馆商店又被称为博物馆的「最后一个展厅」。对笔者来说,文创周边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展览的延伸,而是展览的必备组成部分。现在,当许多人去逛博物馆时,到文创商店「买买买」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期待的固定项目,这不仅可以延续自己对相关展品的喜爱,表达自己对巧妙设计的欣赏,也是对博物馆最直接的支持。

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不仅能在实地游览中购买心仪的文创,还可以在网上方便地购买纪念品和衍生品。少数派也为大家整理了在国内中比较值得入手,又容易在淘宝上买到的博物馆周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故宫博物院

凭借着超强的 IP 和接地气卖萌的策划,故宫博物院已经在国内博物馆文创产业中走在前列,发布的产品经常能引发热议。

目前,故宫官方及授权的文创支线众多,在故宫博物院的 官网页面 上,文创商店的入口共有四个,分别是故宫文创旗舰店、故宫博物院文创馆、故宫淘宝和故宫商城。

故宫淘宝

「故宫淘宝」早在 2008 年就在淘宝上线 ,其营业执照信息是北京尚潮创意纪念品开发有限公司,由隶属于故宫博物院的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授权开发文创产品。故宫淘宝很擅长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用活泼幽默讲段子的方式普及历史、宣传产品,被称为网红届的一股清流。

目前店里人气最高的是「故宫猫」的迷你摆件,可以挂在显示器、桌面、书架等处做装饰。

而下面这款「小印章套装」,是选取明清帝王的有趣御批及印玺做成,轻轻一印,彰显态度!

笔者最爱还是花样繁多的和纸胶带,美到哭泣。

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

「故宫博物院文创旗舰店」的天猫旗舰店的注册时间是 2016 年 5 月,其企业名称是「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属于故宫出版社。店面设计也很漂亮。

下面这款武财神主题的「神来运旺手机壳」就很值得入手。

或者来一套「千里江山」或「清明上河图」的书签。我的书本上,有着万里河山!

下面这两款「云磴期仙」主题的文件夹和帆布包,是设计师选取清初画家王原祁所绘《卢鸿草堂十志图》中「期仙磴」一景设计的,也都很漂亮。

另外,由故宫出版社出版的《故宫日历》近年来也备受公众喜爱和追捧。

早在八十多年前,1933 年至 1937 年,故宫曾推出过五期《故宫日历》,每日一张故宫藏品的图片。当时风靡全国,号称当时的「头号社交礼物」,可惜因抗日战争而中断。2010 年起,每年度的《故宫日历》正式复活,至今已形成了品牌效应。2019 年《故宫日历》是以生肖「猪」为主题,选取故宫博物院收藏文物中与猪相关、以及反映饮食文化和富足生活的文物。自用送人,都很适合。

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馆

故宫博物院文创馆归属于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目前没有天猫或淘宝店,主要在微店上卖商品,种类较少,定位也相对较贵。

而故宫博物院文创馆最出名的商品就是 2018 年末上线的「故宫口红」。当时,「文创馆」和「故宫淘宝」关于口红项目的「口红之争」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被戏称为「庶长子和嫡次子之争」。不过,口红上架后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购买者认为「好看不实用」。目前,故宫淘宝的口红已经全部停产;故宫博物院文创馆和华熙生物合作生产的口红和面膜还可以在线上平台、天猫润百颜旗舰店上买到。

故宫商城

至于故宫商城,目前只有网店,店内商品很少,似乎还在建设之中。

大英博物馆

于 1753 年成立的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家对民众开放的博物馆。2018 年 7 月 1 日,大英博物馆在 天猫旗舰店 正式上线,很快引起抢购热潮。短短半个月,第一批亮相的商品已有不少显示「售罄」。 

比如,下面这几款根据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开发的胶带、美甲贴和行李牌等。

而下面这款冰箱贴的设计来源是大英博物馆的网红展品「路易斯棋子」(Lewis chessmen),它们的制作年代推测为公元 1150 年到1200 年,发现于苏格兰的刘易斯岛,是大英博物馆最具话题性的藏品之一。

2017年,大英博物馆曾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展出「大英博物馆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当时,这枚用手抚面的「后」棋子就以其独特的表现力被做成多款表情包,登上了微博热搜。而这款冰箱贴在天猫店上架后也受到广泛欢迎,多次售罄,目前又有补货喔!

大英博物馆还收藏有大批埃及文物,成系列的文物周边可以满足埃及迷的幻想。比如下面这几款以埃及「盖尔安德森猫」为设计来源的磁铁挂钩、「纸莎草」橡皮擦、「阿努比斯」神灵帆布袋。

中国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藏品丰富,不缺少文创的设计来源,天猫店内值得一买的东西也不少。比如这几款精美的鼠标垫。

下面这两款「夜光书签」是以「金步摇」为设计来源,摇曳生姿,活泼喜人。

苏州博物馆

在国内地方性博物馆文创中,苏州博物馆(天猫旗舰店)是笔者最喜欢的,买到停不下来。

这三款以博物馆建筑为灵感的「木刻冰箱贴」目前是店内销量最高的商品,其名称分别为绕莺藤、古蕉叠、笼翠竹。

这款「山水间文物置物座」灵感来源于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内的片石假山,远山的排列可以自己组合移动,设计性与观赏性都很棒。

这款「衡山杯」不仅杯身晶莹美丽,更将「文衡山」印章作为底款,适合内敛低调的爱好者。

这款清新淡雅的「古风手账本」有 12 个月份不同设计的内页,很适合文艺的妹子。

苏州博物馆还有「苏绣 DIY 手工体验套装」,包括真丝底布、竹棚、绣针、绣线、剪刀、穿针器和教程,心灵手巧的人不妨一试。

这款以「秘色瓷」为设计来源的「莲花碗抹茶曲奇」不仅颜值高,味道也不错,非常受游客欢迎,目前天猫店内正在预售。

苏州博物馆还有一些季节性限量售卖的商品,比如这款一般在每年 9 月份开始预售的「文征明手植紫藤种子」。在苏州博物馆老馆忠王府东路戏厅南部的庭院内,有一架紫藤,是明代著名书画家文徵明亲手所种,而这些种子,就是真的从这株文藤上结出来的!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天猫旗舰店)在中国地方性博物馆中文创收入排名首位,其周边也很受观众欢迎,比如下面这款灵感来源于宋徽宗「天下一人」签名花押的帆布包。

这款「昼眠夕寐」眼罩也是来源于宋徽宗,摘取自赵佶所书《千字文》卷,意为「日间小憩,入夜熟睡」,尽显一派悠然的生活情趣。

另外,上博一些有时效性的,比如和临展配合的文创更值得「剁手」。比如,2017年在上博举办的「大英博物馆藏百物展」中,文创产品的总销售额就达到了1700万元,创下特展相关文创产品销售纪录。商品中不仅包括常规的笔记本、冰箱贴、胶带纸、相框、纹身贴,甚至包括了「狼人杀」桌游。

而最近,上海博物馆正与迪士尼米奇进行 90 周年的跨界文创合作,推出了一系列中西合璧的文创产品,比如玩偶、杯子、钥匙圈、胶带等,米奇爱好者们不要错过啦!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天猫旗舰店) 是2018年注册的,但其「唐妞」IP 早在 2012 年就开始推出,经过几年的打造,如今已颇有人气。「唐妞」以唐代仕女俑为原型,高髻峨眉,面如满月,活泼可爱,已经成为了陕历博的形象代言人。

馆藏国宝「唐葡萄花鸟纹香囊」巧妙地利用重力原理,无论怎样转动都能保持平稳不会倾倒,经「国家宝藏」综艺推广后吸粉无数。这款复刻版香囊价格虽然略高,但也非常受欢迎。

敦煌莫高窟

在淘宝上有两家和敦煌莫高窟有关的店铺,一家是「敦煌研究院旗舰店」,注册企业名称是「敦煌兰德坊艺术品有限公司」;另一家是「敦煌莫高窟官方店」,注册企业名称是「北京兰德坊艺术品有限公司」。据淘宝店的客服说,它们其实属于同一家。

敦煌研究院旗舰店中,这款「镂空金属荷花书签」是最受欢迎的商品,采用黄铜材质,质感轻盈,晶莹剔透。

这几款「手绘供养人便携化妆镜」的名称为「无相」,是要时刻告诉照镜子的我们以「无相心」看待自己和世界吗?

敦煌莫高窟官方店中,「纸胶带」的品种多到让人眼花缭乱,一定能满足胶带爱好者的需求。

「藻井」是石窟内内呈穹窿状的天花,下面是以藻井为设计来源的「陶瓷杯垫」。

还有多姿多彩的「纹身贴」。

下面这款冰箱贴以敦煌石窟中的「鹿王本生故事壁画」为创作来源,奇幻瑰丽。

这款艺术家创作的「麓之灵」杯垫,气质非常宁静隽永。

这几年,伴随着互联网的浪潮,博物馆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变得「年轻化」,纷纷推出自己的文创产品线,也得到了公众的注意与欢迎。不过,要真正做出植根于博物馆自身特色,有文化内涵,又得到市场认可的文创,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条道路上,国内博物馆才刚刚起步,有时不免有「千篇一律」或「用力过猛」的尴尬感,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现在的文创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部分博物馆已经走在了前列,苏州博物馆的「文征明手植紫藤种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观众,我也拭目以待!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每天 15 分钟,畅销好书免费听:妙读 | App+1

$
0
0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有空」进行坐下来静心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只剩下通勤时那零星的碎片时间可供支配。然而通勤时糟糕的环境也让阅读体验大大折扣——摇晃的车厢、拥挤的人群以及昏暗的灯光,这些都让抱着书阅读成为一种奢望。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零星的碎片时间,也无需良好的阅读环境,就能让「阅读」随时随地进行的办法呢?

阅读不仅可以用眼睛,还可以用上你的耳朵

妙读是一款由阿里巴巴推出的阅读应用。与其他的阅读/电子书产品不同的是,妙读反其道而行之,将你喜欢的书「读给你」听,这样即便你处于拥挤的车厢中,我们只要带上耳机就可以进行「阅读」。

从眼睛转换成耳朵,「听」书从费眼力的看变成了更容易接受的聆听,形式上的转变让我们将重点放在了听的体验上,在我的感受中,真人的朗读更容易带入情感,以「说故事的形式」推进章节可能更能加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毕竟使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能够快速理解是粗读的本质。

而在聆听体验上,妙读也提供了一些人性化的功能,比如可以在播放器上控制语速来调整聆听体验,也可以通过快进 15 秒或者后退 15 秒的方式来对某些段落篇章反复聆听,当然我个人比较在意的功能则是定时——这样在睡前进行聆听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关闭朗读。

听读同步:用文字丈量阅读进度

如果只是听书,那么如何能够看到自己阅读的进度?显然妙读的「妙」体现在了它拥有一个「听读同步」功能——当你打开一本新书的时候,除了可以用耳聆听之外,还可以用眼阅读。

当你聆听到某个章节时,打开对应的章节就可以看到当前章节的文字版,这样的好处显然不言而喻——一方面可以掌握聆听的进度,另一方面在不方便聆听时可以继续阅读。

当然在文本阅读方面,妙读也做了一些设置上的优化,例如你可以设置文字的字号大小,以及修改界面为夜间阅读模式,看到你觉得精彩段落还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甚至要是觉得电子书看不过瘾,也可以直接点击原版书籍购买实体书。总之,文字阅读体验虽然并非是妙读的主要功能,但从使用体验上并不逊于其他的电子书应用。

书馆:丰富书目免费畅听

对于读者而言,其实最为关心的是哪些书或者内容适合我。而妙读则通过「书馆」版块提供了一系列的书籍推荐来帮助读者进行选择,依靠阿里巴巴提供的大量内容,目前上架妙读的书籍都可以免费畅听,除了通过传统的分类之外,还通过榜单、影视剧原著这种更容易熟知的大众作品为快节奏的上班族提供更直接的推荐。

不过我更喜欢的则是其精选书单功能,因为阅读的很多著作之间往往会互相关联,而通过书单的形式,我可以对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一次系统的了解,书单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例如我对中国历史感兴趣,那么通过历史专题书单,可以阅读到《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一系列与之关联的历史类的书籍,从而扩展该领域的系统性的认知,也可以帮助自己建立相关的知识内容的完整体系。

而经过每天持之以恒的阅读,都会被记录在「足迹」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每天阅读聆听的时间,阅读的记录,收藏的金句以及阅读积分——而通过积分商城则可以兑换了实体书等一系列积分奖励商品。

小结

相比其他的内容平台,妙读提供了种类繁多的书目类型,更重要的是这些内容都可以免费畅听,甚至你可以通过每日的内容阅读来获取积分并最终得到值得珍藏的实体书。当然无论是看书,还是听书,其实都是我们获取知识的一系列的途径罢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用耳朵去阅读世界,更需要的是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官网 免费下载妙读,应用支持 iOS 和 Android。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派早报:徕卡发布全画幅定焦相机 Q2,任天堂发布 Nintendo Labo VR 套装,Surface Book 2 将推出八代 i5 版本等

$
0
0

徕卡发布全画幅定焦相机 Q2

昨晚徕卡发布了全新的全画幅定焦相机 Q2 ,新款机型采用了 4730 万像素的全画幅 CMOS,感光度为 50-50000,镜头采用了 Summilux 28mm f/1.7 SPH 镜头,焦段 28、35、50 和 75 mm,相机支持防尘防水。

性能方面自动对焦速度 0.15s,支持每秒 10 帧的连续拍摄。可以录制 4K 30FPS 的视频,搭载有 368 万像素的 OLED 电子取景器,3 英寸的 LCD 触摸屏。售价上美区定价为 3995 美元。来源

任天堂发布 Nintendo Labo VR 套装

昨日(3 月 7 日),任天堂正式公布了 Nintendo Labo Toy-Con 系列第四套游戏产品:VR 套装。据了解,VR 套装同样是基于纸板拼装与 Joy-Con 手柄相结合的游戏方式,其中加入的特殊光学元件使 Switch 呈现出简单的 VR 效果。

Nintendo Labo VR 套装共有 2 个版本,基础版(含 VR 眼鏡+火箭筒 Toy-Con)售价 3980 日元;而套装版(含 VR 眼鏡+ 5 款 Toy-Con) 售价 7980 日元,该套装将会在 2019 年 4 月 12 日发售。来源

微软将很快发售搭载第八代 i5 处理器的 Surface Book 2

2017 年 10 月微软发布 Surface Book 2 时,只有 i7 型号采用了第八代处理器,而 i5 型号采用了较旧的第七代处理器。近日外媒 WinFuture 发现,一些零售商公布的产品列表中出现了采用新配置的 Surface Book 2,搭载有 Intel Core i5-8350U,8GB RAM 和 256GB SSD,新配置售价为 1499 美元。来源

索尼 PS Remote Play 应用上线 iOS 平台

昨日(3 月 7 日),索尼推送了 PS4 的 6.5 系统版本更新,主要增加在 iOS 设备上的遥控操作支持,iOS 用户现可前往 App Store 下载应用「PS4 Remote Play」登录索尼帐户与 PS4 进行配对。连接成功后,PS4 设备将会显示在 iOS 设备中,其中还有模拟 DualShock4 手柄按钮的触摸控制按钮。来源

《合金弹头:无穷》Android 版开启预注册

合金弹头系列最新作《合金弹头:无穷》近期在 Google Play 开启预注册,相比此前的系列作品,新作在玩法上有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原先操控角色进行横板闯关的玩法被调整为指需简单点击就可以操控,游戏中玩家着重与组建自己的小型部队并和遇到的敌人进行作战,而游戏中的敌人被设定为精灵之类的怪物,因此感受上会和系列作品有较大的不一致。来源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如何选购一款「好游戏」?这是我的思考 | 2018 年度征文

$
0
0

编注:本文是「我的 2018 年度关键词」年度征文活动的第 25 篇入围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完整获奖名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游戏和电影、小说、音乐一样,都是正当的娱乐行为。同时游戏作为一种复合媒体,它的结构更为复杂和多样化。并且比起以往许多单一的媒体形式,依靠交互和反馈的游戏作品经常更容易被人接受。有些人认为,一些游戏作品能在深层次上影响人的心理状态。

2018 年对整个电子游戏产业而言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游戏市场依然年复一年不断扩张,大型商业公司投资开发的作品与小型团队独立开发的作品以一种趋向平衡的状态并存,现存游戏的数量已经开始朝一个新的量级发展。

对于一些玩家而言,筛选作品是一个出于经济、时间因素限制等多个所产生的需求。还有一部分玩家正处于「游戏荒」的状态,对于作品的选择十分茫然。本文旨在为普通消费者提出一些建议,为你在选购游戏前做一个小小的提醒,也包含了我自己在坚持 2018 年一年写作之后的思考。

但在进入正题之前,果然还是要先解释下我这个问题的理解:

什么是「好游戏」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是句让人耳朵听出茧子来、令人沮丧的结论,但我还是要把它抬出来。我不喜欢立下标杆,给作品分出三六九等。对于游戏作品的评判,我个人的态度一直都是相当随和的。

首先,对于消费者而言,游戏作为一种体验性消费,体验质量大多建立在个人主观上,它很难用一种绝对客观、明确的方法去总结和描述。经历、嗜好、思考方式……体验者细微的个体差异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选择偏好和具体体验质量,因此每个个人的体验都无法完全套用在另一个人身上上。

另外,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趋近于艺术品。「游戏能被称之为艺术」——我对这句话从未有过半点怀疑,尽管对于目前市面上的绝大多数作品来说,商业性往往还是要高于艺术性。正如你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定量去衡量一个作品的艺术价值,同样的,包含艺术性的游戏的价值也不能单纯用开发成本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做准绳。

因此,关于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游戏」,这里不存在绝对性的答案。广泛的概括,对于每一个消费者个体,只要是能满足其合理的精神需求的游戏作品就是「好游戏」。

那么我们回到正题上:怎样选购一款「好游戏」?换句话说,为了避免感到「钱花的不值」和「浪费时间」,我们应该怎样挑选游戏?以下是我的建议。

不要偏听媒体的评价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游戏的体验是一个相当主观的事情,任何人、任何机构的评价都不一定适用于你的真实体验。

我在接触《Rain World》这款作品的时候,甚至一度产生过对游戏媒体的愤懑。这是一款被普遍给予了低分评价的游戏,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来介绍它。

《Rain World》

它的缺点和优点都很明显。操作设计存在问题导致游戏不合理的困难,同时引导过于隐晦,上手十分艰难。但整个作品通过大量精致的画面效果和音效所营造出的氛围是我见过的最为出色的独立游戏作品之一。此外它暗含在后期的许多设定与剧情设计都十分对我胃口,但如果我没有坚持好几个小时的「受苦」是根本无法体会到的。《Rain World》对我个人来说就是一款被低分评价所掩埋了的「好游戏」,我更偏好于欣赏它的优点,甚至到了能够容忍它几乎全部缺点的地步。

本质上大多数游戏媒体的评价偏向于推荐那些容易被大众市场所接受的作品,这必然会导致那些受众更为小众、更为极端的作品被轻视。

除了无法顾及小众群体,游戏媒体的评测方式本身是否真的足够合理,这恐怕也要打上个问号。

前阵子刚刚发布的《Gris》,我派的作者 @kalen 也写了这一篇文章介绍:

文中没有提及的是 IGN 给予了其 6.5 分的低分,但《Gris》却获得大量来自玩家的好评。这之间的矛盾也在玩家群体间经历了好一段时间的讨论,许多人认为这是 IGN 单编辑制度所带来的问题,关于这些事情,本文就不展开了。

Gris

除了游戏媒体这类大型评测机构,近年来以个人名义在做游戏评测的人也很多。这类评测给人的印象通常更亲近于玩家,许多游戏经验丰富的评测者也确实能更加全面的评价一部作品。

但是说到底,评测这件事本身对消费者的意义也只限于参考罢了。我不建议以媒体评分和他人的评价作为挑选游戏的先决条件,尽管读评测、看评价貌似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方式,但我还是推荐先亲自试玩或是通过观看他人的游戏实况、游戏直播再做决定,其实比看任何测评都要直观和避免时间的浪费。

不要低估旧作品的魅力

前段时间我在 YouTube 上重温了一遍著名的「喷神 James」——AVGN(Angry Video Game Nerd)视频频道 的节目。James 作为资深的游戏收藏家和电影制片人,以在节目中扮演一名视粪作如仇敌的 Nerd大骂美国早期家用游戏机市场乱像而闻名。被网传「任天堂就是世界的主宰」的表情包就是出自他节目中的一张截图。

任世宰的梗就从这来的 

James 钟爱老游戏作品,在他的节目中最常出现的就是雅达利 2600 时代和任天堂 NES 时代的作品。这不单单是关乎情怀,有一定阅历的玩家都会理解,任凭时代变迁,机能增加,画面升级,有些深入游戏设计骨髓里的东西却是亘古不变的——譬如,游戏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经典能跨越时间的长河,时至至今都容易被人提及的原因。

永远不要低估旧作品的魅力。不过,即便我很想在这里把 SNES、SFC 的《超级银河战士》,还有 PS 的《恶魔城 X:月下夜想曲》这种级别的作品放出来,可是仔细想想果然还是太古旧了些……毕竟现在想要玩到这些作品也比较困难了。

如今 Switch 玩家还可以靠官方提供的会员福利玩到许多 NES、FC 作品

其实还有很多不那么古老、你现在也很容易买的到的老作品值得一玩。刚来少数派时我就写过一篇文章介绍《Aquaria(安琪拉之歌)》。

这是一款在 2007 年发售的独立游戏作品,迄今已逾 12 年。我依然认为其细腻的画面风格和悠扬的音乐放在今天也完全不会显得过时,更不要说谜题设计和剧情素质过硬。对我来说,它可能要比 2018 年相似类型的《空洞骑士》更加惊艳。如果你有兴趣,现在还能在 Steam 上买到它。

说起来这也是银河恶魔城游戏来着

说起 Steam 上你能买得到的那些旧游戏,很多时候,凡是超过了一定销售周期的作品,只要是个促销它们大多就会被以货真价实的白菜价出售。比如前些日子我出于怀旧,以平均每款 3 块钱的价格在促销期间收入了宝开工作室(PopCap)还是独立游戏团队时期的好几款作品,《宝石迷阵(Bejeweled)》、《怪怪水族箱(Insaniquarium)》、《祖玛(Zuma)》、《幻幻球(Peggle)》……如果少数派编辑部允许,我真想试着在首页推荐些诸如此类的,还未过「保质期」的经典作品,某种意义上那是我最擅长的领域。(´×`)

话说这么老的游戏还敢卖这么贵……

如果你分配给游戏的预算吃紧,或者说还未出现价格能感动你的钱包的新作,也许在促销期间把这些旧作品买回来也是个不错的主意。经过时间的考验后,它们更容易被找到,在大平台下载也更安全可靠。

调整心态

最后这条虽然这听起来有点扯,但其实在很多时候,一款游戏的体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外部条件影响而非作品本身。有时候是因为媒体的宣传,有时候是来自他人的几句评价,有时候纯粹只是由于几张截图或者别的什么小细节。我们经常会在自己不知觉的情况下先入为主,把一部分留下深刻印象的想法贯穿于自己真实的体验之中。

举个我个人的例子。我是一个很热衷于关注游戏开发背景的玩家。在我了解《Fez》的开发故事之前,我对它的评价一直是:这是一部从多个角度来看都相当出色的独立游戏作品。贯穿多周目的谜题设计,史无前例极具创新的玩法,精致的复古情怀画面,以及成堆的有趣 Neta——《Fez》是少数一款让我能惊叹「独立游戏竟然能做到这个地步」的作品,几乎没有什么缺点可言。

 

不过我后来我了解到其主要开发者 Phil Fish 是一位出了名的戾气很重的「愤青」,性格比较偏执,曾多次公开对自己作品的玩家们表示表示不满,据说他还因此遭到过多个发行商的联合抵制,在独立游戏开发者群体中也是一位不太受欢迎的人物。前些年的时候,Phil Fish 宣布了自己退出游戏开发行业的决定。

当时我对这样的事实颇为惊讶,尽管作者的为人与作为玩家的我本没什么关系,但是知道了这件事多少还是让我对《Fez》这部作品的想法产生了一些改变。

外部影响是我们无法控制的,也是难以避免的。也许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只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尝试换个角度看待;或者对作品更包容些,也是为了让自己玩的更愉快些。

写在最后

有些玩家渴望在游戏中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或喜或悲的感动,亦或者偏爱幽默与讽刺的内容;有些玩家则纯粹只是希望用游戏打发一段段无聊的时间;还有些玩家在游戏中寻求发泄的机会,释放平日里积攒的压力和消极情绪;甚至有些玩家试图通过专注于游戏来逃避现实中遇到的种种;近年来,游戏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交手段……

如今,游戏的目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行业未来如何发展,至少截止到今天,我仍然这么相信:

玩游戏,最重要是开心

装了啥 | 看片、杀毒、效率办公……这 34 款 Windows 应用,每一款都是神器

$
0
0

作为一名不务正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MacBook Pro 是我平时生活学习的好伴侣。为了干一些粗活和玩游戏,我也自己组装了一台 Windows 电脑。在本文中,我想分享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桌面端软件,还请大家包涵指正。

我的“开始”屏幕

让生产力更上一层

如果你经常浏览少数派文章,或者曾搜索过 Windows 效率工具推荐,对下文的软件或许有所了解。不过为了凑字数,我还是会再介绍一遍。

Listary

Listary是我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之一,它的作用有点类似 macOS 上的 Alfred,可以帮助你快速定位文件、执行网页搜索等。我会双击 Ctrl在任意位置唤出它,然后用键盘完成想要执行的动作。

Listary 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功能,就是在文件选择对话框下快捷搜索并切换目录。你也可以在任意文件资源管理器窗口用 Listary 在本目录下进行搜索,并通过右键单击执行各种命令。

你可以在 官网下载 Listary 免费版,19.95 美元的专业版则允许你进行模糊搜索、项目管理、自定义动作等进阶操作。

Everything

尽管 Listary 也可以搜索文件,但我更偏向于使用 Everything。它可以通过访问 NTFS 文件系统的 USN 日志,在数秒内检索完成几 TB 大小硬盘中的文件,并实时监测所有文件的增改情况。你可以通过正则表达式进行文件精确匹配,或使用更加直观的高级搜索功能,所有结果都可以近乎实时显示。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Everything,同时提供绿色便携版本。

XYplorer

虽然 Windows 的系统功能不断得到强化,但是文件资源管理器却一直没有大的改变。你或许听说过 Total Commander的大名,但经过多方比较后,我最终选择了 XYplorer 作为主力文件管理器。

XYplorer 的界面与原生应用比较相似,方便快速上手,它提供了标签、目录树和强大的过滤功能,可以自定义命令并执行脚本。与原生相比,XYplorer 的文件操作更加优秀,多达 256 步的撤销操作及复制粘贴时的更直观处理,让你无惧修改。

XYplorer-Config

你可以在 官网以 39.95 美元的价格购买 XYplorer。

WGestures

当你习惯鼠标手势后,就很难忍受低效的鼠标交互方式了。利用 WGestures,你可以为每个软件分别设置相应的手势,完成窗口控制、网页导航、文本处理、快捷键及脚本命令等操作。WGestures 支持包括斜向在内的 8 种基本手势,配合鼠标右键及中键,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手势及操作。

WGestures 的另一个实用功能是摩擦角和触发边。你可以通过设置让鼠标移动到四角或在边界上摩擦时执行指定命令,不需要点击按键,提高日常操作效率。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WGestures。

Quicker

尽管去年才诞生,但 Quicker 已经成为我最喜爱的效率工具之一。它可以通过右键唤醒,并执行启动程序、模拟按键、运行脚本等诸多命令,减少鼠标移动和键盘切换。在不同软件中,我们常用的功能可能并不一样,而 Quicker 还支持为每个软件单独配置命令面板,提高工作效率。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Quicker。

关联阅读:Quicker -- 一种全新的Windows效率神器

Capslock+

Caps Lock 是一个必不可少、却总被遗忘的键位,从不与各路快捷键为伍。而 Capslock+ 的设计理念就是将它改造为和 Ctrl、Alt、Shift 类似的修饰键,实现文本输入增强、窗口切换、快速搜索等功能。

以文本输入为例,你可以通过 Capslock 键配合以下辅助按键实现大部分文本操作需求,不再需要在鼠标和键盘间来回切换。

Capslock + E / D / S / F(上 / 下 / 左 / 右)Capslock + I / K / J / L(上 / 下 / 左 / 右选中文字)Capslock + W / R(向左 / 右删除文字)Capslock + A / G(光标向左 / 右跳一个单词,对英文、代码特别有用)Capslock + ; / P(移动光标至行首 / 行末)Capslock + U / O(选中光标至行首 / 行末文字)Capslock + Backspace(删除光标所在行所有文字)Capslock + Enter(无论光标是否在行末都能新起一个换行而不截断原句子)

你可以在 官网下载 Capslock+,尽管无任何强制措施,但其为收费软件,不要忘了请作者喝杯咖啡哦。

关联阅读:Capslock+,Windows 上的新一代快捷键神器

Snipaste

我曾经尝试过 FastStone Capture、ShareX等多款截图软件,直到遇见 Snipaste 才画上句点。除了基础的截图功能外,它还可以添加文本、形状、箭头、涂鸦、马赛克等标注,并将截图或剪贴板内容直接固定在屏幕上,方便随时查看。

你可以在 官网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Snipaste,¥99 的专业版可以解锁父子元素框选、贴图裁剪及缩略图等更多高级功能。

关联阅读:
Windows 上最好的免费截图标注工具:Snipaste
幕后丨他做了最强免费「截图」工具 Snipaste 后,还有上万字的话想说

Visual Studio Code

人生苦短,我用 VS Code 完成关于文本编辑工作的一切。它天生支持几乎所有编程语言,还可以通过扩展个性化相应的语法高亮等。由于我通常在 Mac 上写文章,VS Code 还是我在 Windows 上临时编辑 Markdown 文件的首选。

如果你想忙里偷闲,VS Code 强大的扩展能力还能让你用它刷 LeetCode 或 V2EX,可谓带薪划水必备。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Visual Studio Code。

Feem

对于同时使用 macOS、Windows、iOS 和 Android 的我来说,如何在多设备间传输文件是件烦心事,而 Feem 这款应用,就能自动连接局域网内设备,并快速共享文本、图片和文件,延迟极低。

你可以在 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Feem 的 Windows 版本,并在 官网下载其它版本。

关联阅读:Feem v4:让文件传输和聊天一样轻松简单

QuickLook

macOS 有一项绝技,就是在访达选中后,按空格键就能预览文件内容,江湖人称「一指禅」。安装 QuickLook 后,你也可以在 Windows 上享受这一功能。它支持常见的文档、图片、视频、音频等格式,还可以通过插件预览 Office 文档和 ePub 书籍等。

你可以在 GitHub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QuickLook。

关联阅读:这款免费小工具,让你的 Windows 也能用上「一指禅」:QuickLook | App+1

买不起 Adobe 全家桶怎么办

作为一名穷学生,我并没有钱购买 Adobe 系列软件。为了应对设计、修图、排版及 PDF 编辑等需求,我选择了下列替代软件。

Affinity Designer

Affinity Designer是一款矢量处理与像素绘图工具,我认为是 Adobe Illustrator 最优秀的竞品之一。它同时具备矢量、像素处理工具和类似 Sketch 的 UI 设计能力,支持 AI、PSD、SVG、EPS 等专业格式,我所撰写文章的大部分配图都由它制作完成。

你可以在 官网Microsoft Store以 354 元的价格购买 Affinity Designer,一次性买断,享受终身升级。

Affinity Photo

看名字就知道,Affinity Photo 与 Designer 出自同一个开发商;同样看名字就知道,它对标的是 Photoshop。它的界面布局也与 Photoshop 比较相似,智能选择、画笔工具、污点修复、网格环绕等一个不少,方便快速上手。

你可以在 官网Microsoft Store以 354 元的价格购买 Affinity Photo,同样是一次性买断,十分良心。

泼辣修图

泼辣修图是一款轻量级的照片处理工具,如果我懒得打开 Affinity Photo,就会用它做一些后期调整工作。贴心的预设滤镜、自动人脸识别、图层、蒙版等特性,让你不用费太多心思,也能修出一张好照片。

泼辣修图可以在 官网免费下载,覆盖 Windows、macOS、iOS、Android 全平台,每年 149 元的会员订阅可以解锁更多高级功能。

Lunacy

近年来,Sketch 几乎已经成为了 UI 设计师们的标配,但要想在 Windows 上查看 Sketch 格式源文件,就要费一番心思了。不过,Lunacy 就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它不仅可以完整预览 .sketch 文件,还能胜任简单的编辑工作,跨屏协作更轻松。

你可以在 官网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Lunacy。

Microsoft Publisher

Microsoft Publisher包含在 Office 365 订阅中,算是 Adobe InDesign 的劣化替代品。它提供了比 Word 更出色的页面元素控制及图文排版功能,我会用来完成一些简单的社团海报和课程作业,暂且够用。

Eagle

要整理堆积如山的图片素材,Eagle 是我的不二之选。它能应对从 PSD 到 PDF 的数十种文件格式,并通过智能文件夹、标签、注释、颜色等方式有效筛选素材。如果在网页中看到喜欢的图片,你也可以用 Eagle 的浏览器扩展一键收集它。

你可以在 官网下载 Eagle,并在 少数派正版软件商店优惠购买。

字由

除了图片素材外,如何管理上百种字体也是件烦心事。字由则收集了数千种中西文字体,可以通过类型、风格、用途、字重等筛选。激活相应字体后,无需下载安装,就能直接应用至 Photoshop、PowerPoint、CorelDRAW 等设计软件中,简单易用。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字由,部分字体商用授权许可请联系相应厂商。

福昕高级 PDF 编辑器

福昕(Foxit)可能是我国最受欢迎的 PDF 阅读器,由其出品的 PDF 编辑器也是 Adobe Acrobat 的有力竞争对手。它提供了各种 PDF 批注工具;支持编辑 PDF 中的文本、段落、图片;设计并填写表单;OCR 识别图片中的文字;管理 PDF 页面;转换为其它文件格式等,界面也比较友好。

不过,我选择福昕高级 PDF 编辑器的理由很简单:我校购买了其教育版授权,可以在校内免费使用。对其他用户来说,免费的 Icecream PDF Editor和价格更优惠的 PDFelement 6 Pro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坏马也要配好鞍

不论电脑配置是高是低,做些系统优化总是有好处的。如果你不想忍受大数字或某鹅的荼毒,不妨试试下面的几款软件。

火绒安全软件

如果你觉得 Windows Defender 还是有些简陋,火绒安全软件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提供了病毒联网查杀、垃圾清理、下载保护、浏览器保护等国产卫士标配功能,但不会拖家带口向你问好,还你一片清净。

除了系统防护外,火绒安全软件还提供了数种实用工具,如弹窗拦截、右键菜单管理、启动项管理、文件粉碎机等。如果你是进阶用户,还可以试试火绒剑这一强大的专业安全分析工具。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火绒安全软件。

GlassWire

如果你想时刻了解电脑的网络动态,界面友好、易于上手的 GlassWire 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提供了直观的可视化界面,让你依据时间、应用程序、IP 等条件过滤流量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此外,GlassWire 还可以提示新应用请求联网和空闲时段的网络占用情况、禁用单个程序联网、设置流量套餐,并调用 VirusTotal 联网查杀可疑文件等,是一款全能型的防火墙。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GlassWire,39.99 美元起的付费版本将解锁联网前询问、迷你监控窗口等功能。

Process Lasso

Process Lasso 是一款进程级的系统优化工具,它可以通过规则调整各进程优先级,从而实现更优秀的系统性能调配。其内置了 ProBalance、SmartTrim、IdleSaver 和 Bitsum 四种预设模式,你也可以手动管理每个线程,并编辑配置文件,让你的电脑更懂你。

你可以在 官网以 36 美元的价格购买 Process Lasso。

Dism++

Windows 是个好系统,但很多操作未免过于复杂,而 Dism++ 则融数种系统优化工具于一体。它基于微软官方系统修复工具 Dism 的底层技术 CBS 实现,同时提供系统更新修复、内存占用优化、热备份还原等功能,小白也能轻松使用。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Dism++ 的绿色便携版本。

关联阅读:Windows 下优化软件推荐—— Dism++ | 强迫症晚期患者福音

Geek Uninstaller

Windows 的另一缺陷,就是卸载软件后留下的遍地狼藉了,这也成了卫士管家们的卖点之一。Geek Uninstaller,则是我见过最精简纯净的深度卸载工具。它仅有 6 MB 大小,绿色免安装,一键单击,就可以自动卸载并删除残余文件。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下载 Geek Uninstaller 的绿色便携版本,24.95 美元的专业版将为你解锁安装提示、批量卸载、启动项管理等功能。

SpaceSniffer

眼看着硬盘空间越来越少,翻遍目录却也难找讨厌的大文件。这时,SpaceSniffer 就能帮助你。它可以将整个硬盘的目录树划成片区,让你直观感受每个文件夹所占用的空间。你可以双击查看文件夹详情,并右键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找到它。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SpaceSniffer 的绿色便携版本。

如果你想要一款颜值更高的同类应用,Microsoft Store 中的 Spaceketeer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原价 71 元,截至发稿时正在限免。

关联阅读:了解硬盘空间使用情况,你只需要这看一张图:SpaceKeteer | App+1

好好看,好好玩

讲了一堆生产力,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日常生活娱乐上,劳逸结合更有效。

PotPlayer

PotPlayer 应该算是视频播放器中的国民应用了,常年活跃于各推荐文章中。它干净小巧而扩展性强大,拥有出色的解码能力和丰富的参数选项,同时界面可高度自定义,实乃居家杀人放火必备。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PotPlayer。

Honeyview

Honeyview 与 BandizipHoneycam师出同门,也是我的主力图片浏览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简洁,支持包括 RAW 和 PSD 在内的大部分图像格式。你还可以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通过右键单击预览图像,并直接浏览压缩包内的图片,无需解压。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Honeyview。

Cover

Honeyview 的双页模式是阅读漫画的好帮手,但专业的事,让我们交给专业的 App 做。而 Cover,就是我目前遇到过最精致易用的漫画阅读器。它可以添加本地或 OneDrive、Dropbox、Google Drive 等在线服务中的文件夹,识别 ZIP、RAR、PDF、ePub 等格式,自动刷新书库和裁切页面黑边,智能重命名等,并支持通过快捷键执行各种操作。

作为一款 UWP 应用,Cover 还支持动态磁贴刷新,并可以在 Microsoft Store免费下载使用,应用内购买则可以解锁 25 本漫画数量限制。

Latermark for Pocket

Latermark是一款全功能的 Pocket 第三方客户端,支持批量编辑、标签和高级筛选器、阅读风格等设置。由于是 UWP 应用,你还可以通过 Windows 原生分享菜单快速添加网页至 Pocket 稍后阅读,与其它平台无缝同步。

你可以在 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Latermark for Pocket,部分功能需要内购解锁。

Tweeten

在 Twitter 放弃桌面客户端后,要想好好刷推,我认为 Tweeten 是最好的选择。它基于 TweetDeck 开发,利用多栏设计增加可视区域,拥有强大的搜索过滤器及支持自定义 CSS 的个性化设置,大大提高了阅读效率。

你可以在 GitHub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Tweeten。

关联阅读:Tweeten:更好用的 Twitter 桌面客户端

Knotes

Kindle 自带的标注功能实在过于简陋:查找低效、难以修改、导出困难。Knotes 则改变了这一切,它能让你直观地浏览、搜索、修改和管理所有标注,导出至 Markdown、PDF 或印象笔记等,并支持双向增量同步。

你可以在 少数派正版软件商城以 29 元的价格购买 Knotes。

关联阅读:他们做了这款 Kindle 标注管理工具,想为你带来更多读书的价值:专访 Knotes | 幕后

一些有趣的小工具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分享几个或许不那么实用的软件,希望能解决你的一些「痒点」。

Windows 10 Auto-Night-Mode

在 Windows 10 版本 1809 中,微软加入了官方的黑暗模式。不过,最近流行的是依据时间自动切换系统主题颜色。好事的开发者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商机,Windows 10 Auto-Night-Mode 就能够帮助你按当地时间自动切换应用模式,并单独设置应用、系统、Edge 浏览器主题颜色。

你可以在 GitHub免费获取 Windows 10 Auto-Night-Mode。

XMeters

由于宿舍宽带常年处于薛定谔状态,时刻了解当前网速可以说是刚需了。而 XMeters 就能够在任务栏显示网速、CPU、内存及硬盘资源占用情况,并提供了多种个性化设置,再也不用请任务管理器出山了。

你可以在 官网免费获取 XMeters,自定义刷新频率需购买 4.99 美元的专业版。

关联阅读:高颜值 Windows 任务栏系统检测工具 :XMeters | App+1

EdgeTile Creators

自 Windows 8 开始,微软抛弃了旧有的“开始”菜单风格,并引入了磁贴这一全新设计。不过,对于未适配软件,大方块里小小一图标就不那么顺眼了。为此,我安装了 EdgeTile Creators,给每个软件都画上了对应的妆容。你可以自由定制不同大小的磁贴样式及颜色,并固定文件夹和链接,让“开始”屏幕更懂你心。

你可以在 Microsoft Store以 42 元的价格购买 EdgeTile Creators。

关联阅读:有了它,EXE 程序也能用上好看的磁贴:EdgeTile Creators | App +1

EarTrumpet

听音乐、看视频、玩游戏……在各应用切换过程中,你可能会频繁调整系统音量大小,以适应自己的耳朵。而 EarTrumpet 则可以为每个软件单独设置音量,还能选择要使用哪个麦克风,再也不用按音量键了。

你可以在 Microsoft Store免费获取 EarTrumpet。


如果你也想在少数派分享你「装了啥」,🙋🏻点这里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嫌记账太麻烦?一句话让「陪你记账」替你记 | App+1

$
0
0

就像健身一样,要想成功养成一个好习惯,如果能有一个「搭子」陪你,往往更能一路坚持达到目标。记账这个相对个人的事情,如果也能有人陪你一起,是不是更能让你坚持下来呢?「陪你记账」就是这样一款贴心的记账软件,它给你找了一位虚拟助手,陪你聊天,陪你记账。

记账,竟然可以变成聊天

「陪你记账」的记账功能非常简单,点击应用底部的「+」号就能添加一笔交易。它的特色在于,你的一每笔交易都会变成一句话,发送给你的记账帮手,Ta 就像真人一样,会根据你的交易情况、收支类别和金额等,给你一句答复。你一言,我一语,记账变得和聊天一样好玩。

在应用首次启动时,「陪你记账」会让你选择不同的记账助手,默认提供了男朋友、女朋友、爸爸和妈妈四类角色。不同的角色当然有不同的口吻,女朋友是贴心棉袄,关心爱你,男朋友直男范十足,爸爸严肃认真,妈妈则会宠你上天。

和聊天助手聊天记账

你的虚拟助手角色可以在应用的智能助手设置中进行更改,我们可以给 Ta 换头像、更换称呼。嗯?李泽言是你亲爱的?陈立农是你的老公?你是白敬亭的小公举?没问题!马上给你安排。就像经典手游「恋与制作人」一样,「陪你记账」也能让你立刻承包爱豆。

图片来自微博用户 @L老子就是这么萌

聊天记账,还很专业

「陪你记账」的记账体系一点也不业余。凭借兄弟应用「鲨鱼记账」的基础,「陪你记账」继承了 3 秒速记的设计理念,将记账步骤简化到选收支、输金额,选备注三步。

在选择环节,「陪你记账」提供了大量预设的分类选项和备注选项来提高操作效率,涵盖了衣食住行等多个方面。这些选项还很与时俱进,游戏里的 Nintendo Switch、理财里的余额宝、交通里的滴滴等,包含了互联网新青年们常见的消费习惯。当然在应用中,你也可以添加新的类别,或者给它们重新排序。

至于记账的明细列表、统计功能,一直是轻量记账工具刻意回避的功能,「陪你记账」也同样回避账单搜索、交易筛选功能等设计。不过回过头想,何必把记账弄得那么复杂呢,能坚持下来就已经很难得了。

小结

趣味记账应用已经有很多了,记账城市 可以让你边盖楼边记账、圈子账本 让你可以和小伙伴一起记账,现在这款「陪你记账」可以让记账变得和聊天一样有趣。人是孤独的动物,试试「陪你记账」让你在财务管理的旅途中不再单枪匹马。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应用宝 免费下载「陪你记账」。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除了 UP 主,这 10 个 B 站官方账号同样值得关注

$
0
0

谈起 B 站,你可能会首先想到勤劳的 UP 主们。其实,除了他们之外,默默耕耘的官博也同样值得关注。在本文中,我就为大家整理了 10 个有趣的官方账号,让我们一起 (゜-゜)つロ 干杯~

哔哩哔哩番剧

要问 B 站哪家强,番剧可以说是当仁不让。如果你想即刻获取所有番剧上新动态,关注 哔哩哔哩番剧官方账号总没错。你还可以进入投稿列表,按播放量筛选出 B 站最热番剧,补番必备。

bilibili电影

除了番剧,越来越财大气粗的 B 站还购买了众多电影版权,包括《你的名字》、《刀剑神域:序列之争》等动画电影及《教父》、《阿甘正传》等经典之作。关注 bilibili电影官方账号后,你就可以收到最新影片推送及相关影评分析了。

迷影社

要消磨休闲时光,电视剧是个不错的选择。在 迷影社官方账号,B 站就为你准备了数千经典剧集。《孤独的美食家》、《和歌子酒》是下饭必备;《家有儿女》、《炊事班的故事》带你回味童年欢乐时光。如果你不知道要看什么,迷影社的专栏还会持续更新推荐文章,绝不会让你失望。

哔哩哔哩纪录片

除了影视之外,B 站还与 Discovery 探索频道CCTV 国家宝藏栏目等达成了合作,为我们带来了世界一流水准的纪录片方阵。除了上面两个官方账号外,你还可以关注 哔哩哔哩纪录片,在其它精品纪录片上线时收到通知。

哔哩哔哩番剧出差

由于版权关系,B 站大部分番剧都只能在大陆播放。不过,近几年,B 站也开始购买境外版权,方便海外党追番。而 哔哩哔哩番剧出差,就是为港澳台小伙伴们准备的良药,你可以在 TA 的主页发掘所有非大陆版权番剧,关注后就可以收到更新通知啦。

哔哩哔哩国创

近几年,国漫已悄然成长为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哔哩哔哩国创官方账号就会为你奉上关于国漫的第一手资讯,涵盖新番导视、原创放送、文章推荐等,包罗万象。

bilibili星访问

bilibili星访问是 B 站明星访谈的专用频道,除了蔡康永、周星驰、邓紫棋等国内艺人,你还会见到老番茄、山下智久等跨界人士,及紧追热点、角度新颖的时事报告。当然,还有大家最喜欢的互动抽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哦。

大家的音乐姬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的是,B 站已经开始涉足在线音乐领域。如果你想观看最新 MV,或了解更多音乐背后的故事,不妨关注 大家的音乐姬吧。

哔哩哔哩漫画

尽管一向被戏称为国产动漫之光,但直到去年 12 月,B 站才通过收购网易漫画正式涉足漫画领域。不过, 哔哩哔哩漫画官方账号早在 5 月份就已悄悄上线,并在近期活跃起来。目前来看,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动态更新相关资讯,并投稿一些低配漫改和专访视频,推荐喜欢漫画的小伙伴关注。

上海哔哩哔哩篮球队

2016 年 10 月,B 站冠名赞助了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并更名为上海哔哩哔哩篮球队,它也顺势开通了 官方 B 站账号,专职更新相关赛事视频。与其它体育频道相比,它投稿的视频更加多元化,包括各种花絮趣闻,还时常有福利放送,可谓真·文明观球了。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你的生活更精彩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Fantastical 2、PDF Expert……不到 200 元收下这些大牌应用

$
0
0

不知是为了庆祝女王节、女神节还是国际劳动妇女节,知名促销网站 StackSocial 悄然上线了一款新 Mac App Bundle,囊括了 Fantastical 2、PDF Expert、iStat Menus 6 等 8 款知名应用。原价 478.71 美元,最终到手价仅为 29.99 美元,优惠幅度较大。

⚠️ 友情提示:优惠将在两天后结束。

PDF Expert

PDF Expert 可谓各类优惠套装中的常客,也是我最为推荐的 macOS PDF 编辑工具。它沿袭了 Readdle 家内敛的设计风格,将 PDF 批注与编辑融为一体,曾获得 Mac App Store 2015 年度最佳应用称号。如果你还没有入手,不妨趁此机会拿下。

关联阅读:从 PDF 最佳阅读器,到 PDF 最佳编辑器:PDF Expert 2 新版

Fantastical 2

Fantastical 2 向来被誉为苹果生态圈内最佳日历应用,简洁美观的 UI 设计自不必多说,优秀的自然语义识别、一目了然的左侧日程视图更让它成为了效率利器。你可以像说话一样把日程的时间、地点安排地井井有条,并通过 Calendar Sets 分类管理日历。

关联阅读:彻底革新,知名日历应用 Fantastical 2 for Mac 正式发布

iStat Menus 6

iStat Menus 6 可能是 macOS 上最优雅实用的菜单栏监控工具。除了 CPU、网速、磁盘读写、内存占用这些标配功能外,你还可以用它来查看天气、日历安排、世界时钟等,并自定义界面样式和通知提醒,即刻获知系统状态变化。

关联阅读:不仅系统监控要做得更出色,iStat Menu 6 还能让你在状态栏看天气了

Command-Tab Plus

作为 macOS 默认的多任务切换快捷键,⌘Command-↹Tab可能是你最常用的键位之一。不过,原生功能总是会差那么点意思,默认显示所有已运行应用、无法精准切换应用……想解决这些问题,Command-Tab Plus 是你的不二之选。它允许你用快捷键直接切换到指定应用、创建独立工作区并自定义外观,多一种选择。

Pagico 8

尽管知名度可能不及 OmniFocus2Do,但 Pagico 8 是我见过最强大的任务管理工具之一。它结合了 GTD、日历、笔记和项目管理,让你在一处查看所有工作进程。

iLocker Pro

应用锁是个常见于国产 ROM 的实用功能,允许你为单个 App 设置访问密码,以防另一半突击检查手机。而 iLocker Pro 则为 Mac 添加了该特性,同时支持保护你的文件夹。你也可以设置儿童访问权限,在指定时间段开放部分应用访问,并轻松查阅所有活动记录。

Ultdata Recovery

人在江湖漂,总有手滑时。如果你不小心删掉了自己的重要文件,又按下了致命的清倒废纸篓按钮,Ultdata Recovery 就能帮到你。不论是外接磁盘还是 iOS 设备,它都来者不拒,支持扫描并恢复超过 550 种文件类型,为你的 Mac 加上一个撤销键。

Flux 7

如果你是一名前端工程师,界面友好、易于上手的 Flux 7 或许能成为你开发网页的新选择。它利用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设计,让你无需关注代码,就能通过拖放等操作搭建页面,配合预设的精美模板,是零基础用户佳选。

你可以前往 StackSocial 官网以 29.99 美元的价格获取以上 8 款应用。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本周看什么:《惊奇队长》国内上映,《权力的游戏》放出最终季预告片

$
0
0

从本周起,我们会为你挑选一周内值得观看的影视 / 游戏领域的预告片,配上简短的简介帮助你加深了解,并聊聊最近有什么好看的影视作品。

这周共有 5 个值得关注的影视预告片,以及 3 部值得去电影院观看的电影。

值得看的 5 个预告片

🎬《权力的游戏》第八季:最终预告留悬念

🔗原视频

就在 3 月 6 日,HBO 终于放出了《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最终预告片,该预告发布 24 小时内综合浏览量高达 8100 万,这也是 HBO 有史以来最火的预告片。剧集中的主角在预告片中都有露面,一些场景来自于剧迷们期待已久的异鬼和活人之间的最后的战役,在之前的采访中,导演已经透露第八季将在临冬城上演《权力的游戏》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战役,演员和剧组都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巨大努力。预计 4 月 14 日正式开播。

🎬《雷霆沙赞》:My name is……Shazam!   

3 月 5 日,华纳正式发布了 DC 最新的超级英雄电影《雷霆沙赞!》的最新预告,该作改编自 DC 漫画旗下的同名角色,同时也是 DC 扩展宇宙的第七部作品,剧情描述一名十几岁的少年能透过咒语「沙赞!」(Shazam!)来使自己变身成一名成年姿态的超级英雄。北美 4 月 5 日上映。

而「Shazam」这个名字说起来倒是十分有趣,因为这个角色最开始的名字其实叫做「Captain Marvel」(惊奇队长),由美国福西特漫画公司在 1940 创作,当时的目的是与「超人」竞争,当然由于角色设定太过相似,引来了 DC 的起诉,而最后福西特漫画公司做出让步,停止出版并赔偿 40 万美元,后来该公司也正式被 DC 收购,但没想到的是「Captain Marvel」的商标却被漫威先一步抢注,DC 为了不每次都向漫威支付使用费,干脆直接改名为了「Shazam」。有关于这个名字十分复杂的渊源,你可以阅读这篇 文章 了解。

🎬3DCG 动画《机动奥特曼》:这跟我想象的奥特曼……不一样啊!

🔗原视频

3 月 5 日,Netflix 公开了由神山健治、荒木伸治执导,下口智裕负责绘制的漫画改编的动画剧集《机动奥特曼》最新宣传片,初代奥特曼早田进的儿子早田进次郎将作为新的英雄登场,作为继承了英雄之血的新时代英雄,早田进次郎临危受命,穿上机甲变身奥特曼。第一季将于 4 月 1 日在 Netflix 全部上线。 

🎬《托尔金》:《指环王》之父托尔金文学想象世界一一呈现

🔗原视频

3 月 6 日,讲述《指环王》之父约翰·罗纳德·瑞尔·托尔金的生平的传记电影《托尔金》公布了第二支正式预告,该片讲述了托尔金的少年、青年以及从军时代,展示了战争爆发前这位伟大作家的友情、爱情及如何开启未来的文学创作之路,本片由尼古拉斯·霍尔特和莉莉·科林斯主演。北美 5 月 10 日上映。

🎬《X 战警:黑凤凰》:又一部以「告别」为主题的超级英雄电影

🔗原视频

2 月 28 日,《X 战警:黑凤凰》公布了第二支预告片,该片为「X 战警系列电影」的第十二部作品。故事设于 1992 年,也是《X 战警:天启》的十年之后,由 X 教授所率领的 X 战警女主角琴·格蕾在一次太空救援任务中,被一股神秘的宇宙力量击中险些死亡,意外拥有了宇宙最强「凤凰之力」,失控开启杀戮模式。官方之前已经确认了魔形女会死掉的消息,看来这将又是一部以「告别」为主题的超级英雄电影。北美 6 月 7 日上映。

值得看的 3 部作品

📗《绿皮书》(Green Book)


刚拿下第 91 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的《绿皮书》在上周已经上映,经过一周的发酵,在影迷和媒体关注和热议度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点。

非常优秀的电影,酣畅淋漓的那种一气呵成,没有多余的故事情节,每个细节的表达都起到好处地表现了故事了中心。维果·莫腾森所饰演的白人司机和马赫沙拉·阿里黑人音乐家之间所擦出的火花很棒,一个原本对黑人带有种族歧视的白人中年男子,和一个会八国语言的钢琴音乐家,因为一次一路向南的旅程,将两个人的命运紧紧联系了起来。这样用轻松的方式去讲述一段其实略为严肃的真实发生过的历史,太喜欢。

想到了「遗愿清单」和「触不可及」,都是反映阶级和种族之间的问题,只是这次,角色对掉。黑人是那个会说八种语言的钢琴演奏家,而白人是个经济水平堪忧的中年司机。以往黑人都是所有善良品质的体现,这一次似乎两者都平衡了一点。优雅、糙;冷静、燥;会一个人孤独饮酒吞噬苦楚、会学会不用拳头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妻子的角色在这一部里的表现也好舒服,最后和钢琴家的相拥实在动人:「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husband with me」,听完钢琴家的话后妻子上前一个拥抱在耳边轻轻感谢「Thank you for helping him with the letters」。

——所以好的喜剧都可以在最后让你热泪盈眶。

注:看完之后一定要去吃肯德基呀。

🐉《驯龙高手 3:隐秘的世界》(How To Train Your Dragon: The Hidden World)

2010 年的第一部上映到第三部,九年过去了,我们以为自己老了,可当电影开始梦工厂的新 logo 出现,你会发现,那个童年时候幻想的梦原来还是一直都深深在自己的心里。

虽然多年后有了胡子的 Hiccup 真的很像 Jake Gyllenhaal,所以看完之后立刻在朋友圈吐槽梦工厂应该给 Jake Gyllenhaal 一点版权费,但是当画面出现那个曾经陪伴着我们一起长大的熟悉的海盗,内心还是依然动容。

第三部最大的看点应该就是 Toothless 的恋情了,真的是单身久了看龙都清秀了起来。看 Toothless 追女朋友真的是很逗,Toothless 和 Light Fury 恋爱戏在 IMAX 屏幕的衬托下,整个画面感都升出了一丝不属于人类只有龙族才有的浪漫。

第一部相识,第二部成长,第三部分离。征服永远不会是最好的驯服方式,爱和理解才是。

最后所有的岛民解开自己龙的束缚然后告别的时候还是没有忍住眼泪,还没缓过来电影结束后放故事回忆的彩蛋更是催泪大杀器。因为从没有想过这个故事有一天会结局,友情、亲情、爱情。相识相知,然后共同成,然后各自成家别离。多年后 Hiccup 长成了 Jack Gyllenhaal,然后带着自己和 Astrid 的一儿一女和 Toothless 重逢,男肖母亲女肖爹,Hiccup 孩子和自己与 Astrid 发色的一致性又忍不住莞尔一笑。看到 Toothless 和 Light Fury 的孩子也觉得很幸福的圆满,当然如果来一个熊猫龙就更妙了。

大概是梦工厂给我们这个故事最好的结局。

👱‍♀️惊奇队长(Captain Marvel)

从宣布开拍开始关注到电影上映也等了三年,中间也消磨了一些耐心,大概就是角色的选择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个人的感觉的话,其实比起所谓演员的颜值,因为之前关注布丽·拉尔森的电影,也仅只有她拿影后的《房间》和《金刚岛》,所以印象中就觉得她不是战士的形象,纯粹稍微担心她演不出惊奇队长的那种战士的勇武。今天一大早去看了第一场的 IMAX,倒是比我预期的好很多。

片头定制版的纪念 Logo 一出来就足够令人唏嘘了,还没看过的朋友们去过去看的话可千万别迟到了。
预告出来之后认认真真研究猜测剧情,但是也没想到会看到斯克鲁人怕猫,想到《银河护卫队》里的克里人怕尬舞就觉得很好笑,插一句喵喵真的是全场最佳 MVP 了。

其实电影算是中规中矩的发挥,大概就是说了惊奇队长的诞生 + 复仇者联盟名字的诞生 + 弗瑞眼睛瞎掉的原因 + 为什么弗瑞假死之后让寇森当局长 + 第一个彩蛋引出妇联4的剧情。但是放到90年代背景和年轻弗瑞和寇森的相遇倒多多少少有了点共情的意味。蒙太奇处理手法中孩提时代的惊奇队长和觉醒的惊奇队长镜头的交织也能涌起感动。

地铁上遇到斯坦·李,两个人互相真诚的微笑,我觉得是全电影最动容的点了。

该文由 潘誉晗 和 一只索狗 共同撰写完成。

定制推送内容、同步 Windows 剪贴板…… 把 iOS 推送通知玩出花:Bark | App+1

$
0
0

如果你可以轻松将任何信息推送到你的手机,你会用来做些什么呢?今天介绍的 Bark 就可以让你拥有这样的能力。不同于 Pushover 这样的推送服务,Bark 是完全免费且开源的,我们甚至可以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搭建 Bark 服务端以安全地推送敏感信息。

自定义推送内容

运行 Bark 后,我们会在应用内看到许多链接,它们均以 https://服务器/设备识别码/推送内容 为格式。其中,设备识别码最为重要,它直接决定了我们会将信息推送给谁。

将电脑上的内容推送到手机

当我们在电脑上工作,却有些文字想要发送到手机上时,常见的做法是用微信或 TIM 一类的应用给自己发送一条消息。有没有更方便的做法呢?答案是肯定的,这里以 Windows 平台的 Quicker 为例,macOS 平台可以用 Automator 实现相同的效果。

你可以在 这里 下载这个 Quicker 动作。在使用之前,我们有两件事需要做:

  1. 将自己的设备识别码粘贴到「设备识别码」这个变量中。
  2. 如果你正使用自己的服务器进行推送,则需要在「HTTP 请求」这个动作中修改推送的 url。

推送电脑上选中的文字

每当我们触发这个动作,它会默认推送你所选中的文字。如果你没有选中文字,则会推送你的剪贴板内容。如果两者皆无,你也可以手动输入需要推送的内容。如果你没有安装 Quicker,也可以尝试网友自制的 这个软件,它同样可以帮你推送消息到手机。

让 Windows 也能用上 Handoff 剪贴板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个 Windows + iOS 用户,那么剪贴板的同步或许是困扰你的难题。在苹果设备之间,Handoff 接力所带来的全局剪贴板让我们效率倍增。得力于 Bark 中的「自动复制」功能,我们可以借助它将 Handoff 剪贴板带到 Windows 上。

我用 AutoHotKey 写了 这个脚本。在使用前,我们需要在脚本的根目录创建一个名为 url.txt 的文本文件,并将自己的推送链接粘贴进去。随后运行这个脚本,它便会在后台常驻。在复制了一段文字后,我们只需要按下 Ctrl + Alt + C 的组合键即可将其推送到自己的设备上。

推送 Windows 剪贴板内容

在我们的设备接收到推送后,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Bark 会在接收到推送的同时将内容写入你的剪贴板。如果你有编写 AutoHotKey 脚本的基础,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修改快捷键等内容。

Chrome 插件

「在电脑上有文字要推送到手机」这一需求更多见的场景,还是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当我们看到一篇不错的文章、一段优秀的文字,难免想要将它推送到手机上。V2ex 网友基于 Bark 做了一个开源的 Chrome 插件。

我们只需要在插件设置中填入自己的推送链接即可,如果有多台设备需要推送,我们也可以填入多个推送链接并分别为它们设定名称。

Chrome 插件设置

该插件有以下两种推送方式:

  1. 推送指定文字:选中文字后单击右键,选择「Push to XXX」。
  2. 地址栏按钮:我们可以在插件的设置界面修改按钮动作,可以在网页链接和剪贴板内容之间选择一个进行推送。

你可以直接在 Chrome 应用商城 下载这个插件,或者在 这里 查看原贴。

给其它 iPhone 推送消息

我们也可以利用 捷径应用,向安装了 Bark 的设备群发消息,我们可以将其用于重要信息的通知等场景。我们可以通过 iOS 的分享菜单、Widget 小组件等方式使用「红色按钮」,它会自动检测输入的信息或剪贴板内容进行推送,如果两者都为空,则可以手动输入信息进行推送。

利用捷径分享选中的文字

在使用这个捷径之前,我们要先收集需要推送的设备识别码,并将其分行填入捷径最开始的文本框中。你可以在 这里 下载「红色按钮」。

搭建自己的服务端

除了客户端外,Bark 还为我们提供了服务端,让我们可以搭建在自己的服务器上。

如果你对推送内容的保密性有高要求,或是需要推送一些隐私信息,同时又有自己的服务器,不妨参照 官方文档 来搭建推送服务。搭建好自己的服务端后,我们可以实现更多天马行空的想象。比如结合 Huginn 服务 获取优惠信息 等。

比起 Pushover 这一类定价高昂的推送服务,免费的 Bark 降低了我们的使用成本。得益于其开源的特性,技术型玩家也可以用它来实现各种想象。需要注意的一点是,Bark 的推送消息是一次性的,它不会替你存储历史记录。因此,如果你用 Bark 推送了重要的信息,要记得及时保存。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Bark,或者在 这里 下载 Bark 第三方 Windows 客户端。如果你有关于 Bark 的奇思妙想,不妨在文章的评论区与我们一同分享。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有趣的应用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Nova Launcher 更新至 6.0 正式版:细节完善,门槛更低

$
0
0

经历了 6 个月的测试,知名 Android 第三方启动器 Nova Launcher 终于在本月初迎来了 6.0 正式版本。作为定制 ROM 用户拥抱原生 Android 的首选,这款刚刚过完 7 岁生日、经历了六次大版本更新的经典启动器是否风采依旧呢?

选项太多?想要的设置可以一搜即达

对于一款第三方启动器而言,新功能的加入一方面能为用户带来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会让主屏自定义流程变得繁琐,无形中增加新用户的上手门槛。上一个主要版本(v5.5.4)中,Nova Launcher 在设置里提供了包含桌面、应用抽屉、Dock 栏、文件夹、主题风格等选项在内的 10 个设置项入口,虽然数量众多,但对真正有定制化需求的用户而言又毫不多余。

v5.5.4 中冗繁的设置项

不过,众多的选项入口又让「找设置」成为了 Nova Launcher 的一大痛点,因而设置层级的改善优化无疑成为了本次 6.0 正式版更新的一大亮点。 具体而言,这一部分的更新内容包括:

设置界面增加搜索功能

上面提到,之前版本的 Nova Launcher 设置界面布局相对传统,我们需要根据分类进入对应的设置选项然后才能查找对应的功能。本次 6.0 更新直接在设置界面右上方加入了搜索按钮,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关键词搜索来快速定位设置选项。

无论你是新用户还是轻车熟路的「老司机」,这个小更新都会让你的定制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搜索设置可快速定位

Dock(托盘)设置整合

仔细观察上面 Nova Launcher v5.5.4 的设置截图我们不难发现,在此前的版本中,Dock(托盘)的相关设置也是作为独立项目存在于 Nova Launcher 的设置当中,而这样的设置层级显然不太符合大多数人对这一桌面区域的认知——即便 Android 9 在多任务界面的 Dock 栏引入了应用建议,在大多数熟悉 Android 默认启动器的用户心里,Dock 栏就是主屏的一部分。

因此 Nova Launcher 在本次更新中将托盘设置直接「搬迁」到了 Desktop 桌面设置里,优化了设置项的逻辑和层级,也更加贴合大部分用户对启动器的直觉和感受。

细节完善,关爱你的强迫症

自适应图标功能更强大了

Adaptive Icons(自适应图标)是从 Android O 引入的功能,该功能意图解决 Android 应用图标形状不统一、不能匹配 OEM 系统、桌面效果混乱等问题。引入这一功能后,应用开发者只需提供图标主体(前景层)和背景层,同时 OEM 厂商或 ROM 开发者提供一个遮罩层(形状),即可快速统一应用图标的视觉体验。

关联阅读:Android O 新特性介绍:自适应图标(Adaptive Icons)

对于无缘 Android Oreo 及以上版本系统的用户来说,我们依然可以使用 Nova Launcher 来获得同样的自适应图标体验:只需进入设置,在图标选项中打开自适应图标开关,然后就能设置喜欢的图标形状,包括圆形、圆角矩形、方形、泪珠形等等。

不过这样几种图标形状似乎还不太够,在本次更新中,Nova Launcher 额外加入了对自定义图标形状的支持,通过对图标边角弧度、切割方式和大小的手动调整,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更有个性的图标样式(比如下图的「半条命」风格)。另外,文件夹背景形状也能够自动匹配用户所选的自适应图标。

需要注意的是,自适应图标功能同样需要应用本身支持,如果应用并没有内置自适应图标(在此对 IFTTT 提出批评),那么只能使用 Nova Launcher 提供的图标重绘功能进行样式匹配,实际效果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文件夹形状更丰富了

文件夹方面,Nova Launcher 本次主要更新了展开样式和翻页方式。

原生 Android 系统中,文件夹展开后呈现为窗口式,即将文件夹内容以窗口形式展开,浮动在主屏之上。Nova Launcher 在此基础上新增了沉浸式展开,即文件夹以全屏方式展开,有点类似 iOS 和部分国产 ROM。

沉浸式与窗口式

Nova Launcher 6.0 中还可以自定义文件夹内的翻页方式,用户可以选择横向滚动、横向分页或新加入的垂直垂直滚动。

搜索栏样式全面覆盖

本次更新中,用户终于可以自由选择搜索栏的内容来源了(虽然只有两个),可选择项为 404 Search 或者 Nova Search(即 Nova 自带的本地搜索),认为搜索栏好看却又不能用 404 的大陆用户可以尝试一下。同样的,搜索栏相关设置依旧丰富,例如你可以设置搜索栏以 widget 形式加载或以托盘形式加载、搜索栏是否激活为 404 Search 浮动样式、自定义背景和语音按钮 LOGO 等。

Nova Launcher 6.0 也为应用抽屉内的搜索栏增加了自定义选项,设置内容与桌面搜索栏相同,但只能激活为 Nova Search 而已。

新增加 Nova Search

小结:第三方启动器式微?

不难发现,除了操作逻辑优化和少许样式的更新,Nova Launcher 6.0 并没有像以往那样为我们带来革命性的更新。虽然在原生 Android 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多可玩性,但这仍然打消不了我对这款老牌启动器的担心。

横向来看,与 Nova Launcher 同样老牌、从 2.X 时代一路杀过来 ADW Launcher 仍在更新,与此同时,Android 自家的 Pixel Launcher 也基本实现了与系统框架的整合,在 Android 9 当中,第三方启动器必须通过特殊的手段(通常涉及到 root)才能与多任务过渡动画无缝衔接。

ADW Launcher 对 2.3.X 及以下版本系统停止支持

一方面有这个「系统杀死第三方」的大限制,另一方面第三方启动器之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因此 Microsoft Launcher 这种大玩 Windows 10「多屏一云」概念的异类才格外受到关注,在这个话题下,Nova Launcher 似乎又有些食古不化了。

最后纵向来看,多数 OEM 厂商的审美水平都在逐步迎合消费者,功能也慢慢丰富了起来,消费者对第三方启动器的需求似乎已经不像过往那样强烈。部分厂商甚至给第三方启动器加上了诸多限制(例如常驻通知栏提示或权限限制),更有以「安全」为由禁止使用第三方启动器的强力措施。所以不仅是 Nova Launcher,大部分第三方启动器近两年似乎都现出了颓势。

你还会选择 Nova Launhcer 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派早报:一加 7 遭国外电商网站曝光,部分规格得到证实、苹果推出系列 iPhone 教学视频、摩拜单车将逐步关闭所有国际业务等

$
0
0

一加 7 遭国外电商网站曝光,部分规格得到证实

近日,国外电商网站 Giztop 晒出了一加 7 的渲染图以及部分规格,并与早前媒体的爆料信息一致,比如 6.5 英寸 AMOLED 显示屏、面部解锁、高通骁龙 855 处理器、后置三摄,以及弹出式前置摄像头;电池为 4000mAh,支持 44W Dash 超级闪充。而在存储容量方面,网站给出了 8GB RAM + 128GB ROM、以及 12GB RAM + 256GB ROM 的选项;价格则将会是 569 美元起步(约人民币 3824)。来源

oneplus-rende

苹果推出系列 iPhone 教学视频,涵盖面部识别、防水等功能

苹果在昨日上传了五个新 iPhone 教学视频,视频包括相机功能、面部识别、支付、防水等,视频长度都在大约 15 秒内,主要是专注的描述一个功能,例如一杯水倒入来突出 iPhone 的防水功能,以及使用 Live Photos 的「Key Photo」功能来找到完美的镜头。这些新视频均已上传到苹果的 YouTube 的官方频道。来源

摩拜单车将逐步关闭所有国际业务

近日,据科技博客 TechCrunch 报道,摩拜单车于上周五(3 月 8 日)裁撤了亚太地区运营团队,牵扯到 15 名以上全职员工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以及澳大利亚的更多承包商和第三方机构工作人员。知情人士透漏,受影响的员工被告知,摩拜将「逐步关闭」地区业务,但没有说明具体的原因。

有消息人士称,在占据大多数国际业务的亚洲以外,摩拜还即将开始在欧洲和美洲裁员。最终,摩拜将逐步关闭所有国际业务,只专注于中国市场及本土运营。来源

高通要求苹果在专利案中赔偿 3100 万美元

据 CNBC 报道,高通公司近日表示,要求苹果公司因侵犯其知识产权而支付 3100 万美元的赔偿金,并称该金额由每部涉嫌侵权的 iPhone 赔偿 1.40 美元计算而来。据了解,这些侵权是针对 2017 年 7 月开始销售的 iPhone,其中也包含了采用英特尔芯片的机型。

报道还指出,苹果公司侵犯知识产权主要体现在三项技术专利上:第一项是允许智能手机在设备开启后快速连接到互联网;第二项是涉及图形处理和电池寿命管理;第三项则是涉及调制解调器和处理器下载应用程序时的协同处理。来源

Android Q 早期测试版将兼容更多设备

Google 员工、Project Treble 团队成员 Iliyan Malchev 上周做客播客节目 Android Developers Backstage 第 110 期时表示,更多 OEM 厂商将参与到即将到来的 Android Q 早期测试当中来,虽然他并没有透露具体的数字,但理论上来说今年能向用户提供 Android Q 开发者预览版的手机厂商会比去年更多。除了 Google 自家的 Pixel 机型,去年共有来自七家 OEM 厂商的多款机型参与了 Android 9 开发者预览项目。来源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Viewing all 14290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