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8 月 29 日),微软宣布将为 Xbox One X 游戏主机和 Elite 精英手柄推出白色版本。白色版 Xbox one X 将与《辐射76》特别同捆套装一起推出,目前不会单独售卖。套装售价 499 美元,将于今年 11 月 14 日登陆微软商城。白色款 Elite 精英手柄售价 150 美元,目前可前往微软商城预定,将于今年 10 月 16 日起发货。来源
GD2md-html 能把 Google 文档转换成 Markdown 或者 HTML 格式。由于 Google 文档采用富文本编辑器,很多情况下把内容直接复制到其他编辑器里会出现板式问题。这时你就可以使用 GD2md-html 转换 Markdown 或者 HTML 格式的文本,从侧边栏的插件里复制粘贴到其他编辑器中。
今日凌晨,苹果正式向媒体发出主题为 Gather Round(中文「又该团聚了」)的邀请函,宣布将于美国当地时间 9 月 12 日上午 10 点(北京时间 9 月 13 日凌晨 1 点)正式召开秋季发布会,活动地点位于苹果公司新总部 Apple Park 的乔布斯剧院。根据此前消息,本次发布会将发布三款新 iPhone,此外还有可能发布新款 Apple Watch、iPad Pro 和 Mac 电脑。来源
据路透社报道,苹果于近日完成了对 AR 设备制造商 Akonia Holographics 的收购, 该公司主要产品为 HoloMirror AR 眼镜,并拥有相当多的 AR 相关软硬件技术专利。尽管苹果并未明确表示本次收购的目的,但此前有媒体消息称苹果正在打算生产一款消费级 AR 眼镜,此次收购或将帮助苹果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来源
Sorted 的主要成员有两位,分別是 Leo 和 Harry,另外还有数名来自世界各地的股东及顾问。
Leo Tumwattana 是来自泰国的美籍人仕,MBA 学位,曾就职 Louis Vuitton,工作为企业顾问,由于工作关系,要与多个部门及分店沟通,经常出现多任务并行的情况,亦需顺速处理及协调。他一直醉心研究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任务的方法,差不多把市场上的产品都试过一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具,因此曾多次为自己开发软件来满足自己需求。
Harry Ng 来自香港,是连续创业者,早前在教学上与 Leo 合作,亦因此一拍即合。多年来工作一直希望能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在小孩出生后,更觉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刚开始时,尝试协助制作 Sorted 的 macOS 版,渐渐发现用户对 iOS 版的需求大增,便一起参与进来。
左为 Harry,右为 Leo
你们团队的成员来自香港、大陆等地区,说说你们是怎么远程进行协作的吧,会用到什么工具和方法?
现在团队成员都在香港,但都喜欢在家工作,因为配有的大屏幕显示器不能带到街上。
我们每周都会举行一次见面例会,时间通常在周一。我们会约在共同的工作室见面,因为 Harry 过去的时间会比较多。
说起苹果的 Logo,我们自然会想到下图中这个灰色的图案。虽然苹果被咬掉一口的创意很容易让人印象深刻,作为一个果粉你甚至可以说它很优雅,符合 Jonathan Ive 爵士的设计美学,但是有多少人会考虑把这么一个颜色单一的 Logo 作为我们的手机壁纸或者电脑壁纸呢?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它过于单调,并且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过于常见,缺少了一点新意。
不过创意十足的网友们不会满足于此,他们根据苹果历届发布会的宣传海报和世界各地 Apple Store 的风土人情创作出了很多好看的壁纸。用它们作为你的手机或者电脑壁纸,不但能丰富你的数字生活,还能彰显你十足的个性。
接下来,就让我带你们一起来看看吧。
苹果发布会系列
每年的苹果新品发布会或者 WWDC 活动,苹果都会提前发布一张活动海报,通过奇妙的创意一方面预告了活动的时间地点,另一方面也隐藏了一些活动内容相关的彩蛋。比方说昨天刚释出的九月新品发布会海报,一个金色的圆圈,让很多人猜测这是预示着新 iPhone 的黄金配色和圆形表盘的 Apple Watch。当然也有很多设计师利用这些海报,发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创作出了很多精美绝伦的壁纸。
每年苹果都会在世界各地新开很多 Apple Store 零售店,并且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设计不同的宣传海报。国内读者比较熟悉的,像杭州西湖店的书法外墙,重庆解放碑店的城市缆车元素等。不过,海外的设计师对基于苹果素材的创作可能更加活跃,他们根据一些国外地区的 Apple Store 宣传海报创作出了一类饱含异国风情的壁纸。
在使用的前两个星期,我对这个手机可以说是爱不释手。但两个星期过后,我慢慢发现,我最开始期待的那些东西最后都落空了。再加上我发现的其他问题,导致最终我还是换回了 iPhone。今年的早些时候我也曾使用过一段时间 iPhone X,在 OPPO Find X 使用期间也不断地在两者之间进行对比,所以本文中两者会在许多方面进行 PK 。
下面我就先说说被 OPPO 所吸引,使用后又觉得没有满足期待的地方。
对我来说全面屏不是越大越好
在 OPPO 的线下体验店刚刚上手时,我不断把这手上如同艺术感的 Find X 拿在手上把玩、滑搓、旋转,我对这块「玻璃做的鹅卵石」深深着迷。曲面屏使手机的两侧收到极窄,纵使手机厚到 9 余厘米,仍然手感轻盈。在刚刚上手的前几天,我也经常握着它,就这么宠溺地看着,看自带壁纸、看 App 开屏广告、网易云音乐的登录界面……仿佛自己就握着一块玻璃。
握在手中欣赏时
虽然 Find X 的全面屏和轻薄手感给人能够单手使用的错觉,但若是实际单手使用,又觉得并不舒服——返回键在屏幕的左右边角,每一次大拇指拼命地去够屏幕的下边角,都是对小拇指和虎口的一种折磨。这时我想,这样的底部上划操作在 iPhone X 的交互中其实也大量存在,为什么我不会感到明显的不适呢。
后来我总结了两者在手机底部手势操作的对比:
返回桌面:从底部中间上划。这点上 Find X 和 iPhone X 的操作手势是一样的,这时两台手机的操作体验都较为舒适。
返回手势:iPhone X 是右划返回,手掌操作时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下左图),比较舒适;Find X 是左下边角或右下边角上划返回,手掌操作时是这样的状态(下右图),不太舒适。而且由于返回操作是经常需要连续滑动,所以小拇指在这个位置的确不是很舒服。
左为 iPhone 的返回手势,右为 Find X 的返回手势
点击底栏操作:iPhone X 由于底部 Home Indicator 的存在,底栏都会被抬高一点,手指在点按时比较舒适;Find X 的底栏则是「贴地飞行」,点按时不太舒适。图为淘宝首页的对比,注意观察底栏的高度。
左为 Find X,右为 iPhone X
打字操作:iPhone X 同样由于底部 Home Indicator 的存在,键盘会被抬升一大截,比较舒适;Find X 的键盘同样缩在屏幕最底下「贴地飞行」,不太舒服。由于两部手机的下边框都极窄,所以打字时手指放在什么位置,确实取决于厂商对键盘高度做怎样的优化。图为 Spotlight 页面的键盘高度对比。
在我使用 Find X 的时候还会碰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误触。这些误触无处不在,几次让我抓狂,我举几个例子。(由于我是左撇子,所以误触大都发生在左下角,请留意。)
单手打字时,我稍不留意就会用手掌打开左下角的符号按钮。
单手操作地图导航时,用两指捏合手掌总是会碰到左下角的关闭按钮。
单手在桌面划动有时会卡住,原来是其他手指搭到了屏幕边缘。
躺着用手机是误触的重灾区,任何操作都必须小心翼翼。
在刚刚开始使用 Find X 时我刚好去密云旅游了几天,每天高频率地使用地图让我发现单手缩放地图时,Find X 经常不能像 iPhone 那样随意缩放,而且必须只用两根手指来操作,手掌的其他部位也不能碰触到屏幕。
防误触优化不到位
OPPO 有没有做防误触优化呢?肯定是做了的(我曾体验过完全没有做任何防误触优化的坚果Pro,误触情况惨不忍睹。),但优化的级别还远远不够。这其实是防误触的设计问题:Find X 在操作地图时只能使用双指,而三个以上的手指呼上去的时候它就懵掉不动了;相较于 iPhone 在判断地图缩放时的并不是只判断两指,而是三指、四指、五指都可以操作。这也是手掌会对 Find X 的操作造成干扰的重要原因。
Find X 地图缩放时三指呼上去懵掉
这里有个地方很有意思,大家买到手机也可以自己测试一下。无论是地图的缩放,还是桌面的左右滑动、列表的上下滑动,Find X 单指、双指滑动都可以操作,三指及以上滑动时懵掉不动;而 iPhone 是地图、桌面和列表的滑动,都是五指以下都可以操作,六指操作时懵掉不动。这其实也可以反映出两家的防误触在日常使用中影响操作的情况。
这块屏幕被调教得有点鲜艳得过头了,看久了再看 iPad 或电脑屏幕,都觉得暗淡无光。这样的屏幕对我产生了这样一个的影响,就是在修图和对视频调色的时候对颜色的判断不准确。明明在 Find X 觉得已经调到比较合适的水平了,但会发现微博/朋友圈/一闪视频发出去之后,在别的手机上查看的效果很差,灰蒙蒙的,色彩也非常地欠饱和。照片中的对比可能看起来没有那样违和,但实际上手的差别是很大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比一下。
Find X 与 iPhone X 看同一张图片时的对比
升降结构和怕坏焦虑
和很多人已经知道的那样,Find X 相机模组的设定是很不错的,安全等级和 iPhone X 相似;升起的速度也相当快,人脸解锁速度经比较甚至比 iPhone X 还要快一点。
升降模组
在解锁的时候,若是勾选了「面部识别时需注视屏幕」,你就必须盯着屏幕,它才会解锁,就像下面这样。
盯着屏幕解锁
若是你没有看屏幕,它就会这样。解锁失败模组也不会收回去,而是就在这里等着,就像下面这样。
不看屏幕不解锁
但很快地,我就厌倦了这个机械结构,并且有点害怕:
随时准备好夹手的紧张。
似有似无的等待时间。
那图书馆中和深夜时的「滋滋——」声。
我们现在不讨论 Find X 这个机械结构真实的易损坏概率,只说受到这种「容易损坏」的心理因素的影响,我会产生一种每天使用这个结构时的焦虑,我把它叫做「怕坏焦虑」。这种怕坏焦虑普遍存在于上一两代人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中:「少看电视,别把电视看坏了」。在当代年轻人中也有很多体现,比如有很大一部分人会为了避免损坏 iPhone 的 Home 键,通过开启小白点来代替 Home 键的日常使用。
后来的我无奈地认为,尽管升降模组炫酷、有用,可我还是宁愿选择有刘海的屏幕(和IP67级防水)。
OPPO Find X
系统流畅度与系统观感
前面说过 Find X 在线下店体验时流畅度是不错的,但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它与 iOS 的流畅感并不完全相同。并且用过一段 Android 后发现,尽管厂商在努力,可并没有能真正解决一直存在的「割裂感」。
Android 的流畅与 iOS 的流畅感觉并不相同
iOS 的动画速度较慢,加上动画帧率较高,所以看起来十分流畅。
Find X 的返回桌面动画做得很好,基本与 iPhone 相差无几。但其他的动画稍有些跟不上:首先动画的速度很快,这样势必「连续感」就会有所损失;其次多任务手势如果想临时改成切换到上一个应用(手指向右下角滑动),触发的几率很低,用起来并不如 iPhone X 中舒服。
晚上一关灯,Find X 马上在 3 秒钟之内降到最暗,我一下子就看不清屏幕内容了。每每这个时候我又要手动调整屏幕亮度。我又不是猫能自行调整瞳孔,我眼睛还没适应黑暗啊!
这个语音助手是不是耳背
语音助手的功能我平时使用得比较少。就我看来,它的功能没有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是这个小欧耳朵不好使,至少不如同样状态下的 Siri 和小爱同学。
OPPO 使用的唤醒词是「小欧小欧」,当在安静的屋子里,手机就放在桌面上时,用普通话呼叫 Siri 和小爱同学,几乎次次都能够唤醒。同样的字正腔圆地呼叫「小欧小欧」,却经常以失败告终。这个「小欧小欧」还有个功能叫做「语音寻找手机」。当你说出「小欧你在哪里」时,手机会边闪烁屏幕边闪烁闪光灯,并说「我在这里!看见我了吗?我在这儿呢!」灵气满满,让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的我心花怒放。但后来我发现,平时叫的时候它不应,没有叫它时小欧又应个不停。气死我了,真是太耳背了,比我姥姥耳朵还背,我一气之下关掉了这个「实用」功能(把语音识别好好提升一下就是真正的实用功能)。
其实说了这么多 OPPO Find X 让我失望、并换回 iPhone 的理由,无非都是 iPhone 功能中的老伙计了。
但对于 OPPO 来说,这台并非是最贵的 Android 手机,却把手机的工业设计和硬件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国产品牌的创新就像市场里的鲶鱼,给全世界都在拼命跟风 iPhone 的市场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去年九月,iPhone X 一出,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在拼命想着怎样在自己的手机中也放下一个刘海,甚至那些并没有结构光技术的厂商,也跑来蹭「跟风苹果」的热闹。而今年七月的 OV 两家却很好地给一票国产厂商上了一课,这两个「不跟随」的产品顿时让人对这两家公司肃然起敬。
这个效应可以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根据双因素理论来延伸我们的思考,手机的特性可以分为两种:激励特性和保健特性。激励特性是指那些消费者一看到、一使用就能明显感受到的特性,如出众的全面屏、极具前瞻性的升降模组、流畅的系统体验等。而保健特性就是那些如若缺失会引起不满,但具备的话则无法直观的被感受到的特性,如 Taptic Engine、Ture Tone 和 IP67 级防水等。
Find X 与 iPhone X 在双因素理论中的位置
现在看来,iPhone 是保健特性做得出色,基础体验能做到让几乎所有人满意,而激励特性在每年挤牙膏——每年九月挤一点牙膏出来。OPPO Find X 却恰恰相反,激励特性做得出色、营销宣传做得出色,而保健特性因为厂商不甚重视、Android 平台内发展不均衡而仍处在短板的位置。我觉得这仍然是一个阶段,当国产手机的激烈竞争更进一步,就一定会有厂商把目光转向「衣柜的背板」,争相提升自己保健特性的软实力。
有人说,OPPO Find X 有很强的试验性,这种试验性与小米 MIX 刚发布时的感觉很像。它几乎所有的设计都是为这全新的升降模块所服务的,很多功能也都做了相应的取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对于第二代 Find X 我们应该有更多的期待。我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也更加期待起手机设计能够重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明天。
上周五(8 月 31 日),抖音宣布加入 Apple Music 合作伙伴计划,加入该计划后,已订阅 Apple Music 会员的用户可以在抖音 app 内直接收听完整歌曲,未订阅 Apple Music 会员方案的抖音用户也可通过歌曲详情页中的「Apple Music 即刻聆听」标签获取三个月免费试用,据悉,抖音也是国内首个加入该合作伙伴计划的短视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