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派早报:OPPO 展示 3D 人脸解锁技术,Google 或将在今秋发布 Pixel 智能手表,小爱音箱与 QQ 音乐达成合作等

$
0
0

OPPO 首次对外展示 3D 人脸解锁技术,预计 6 个月商用

5 月 10 日,OPPO 在深圳首次展示了自主研发的 3D 人脸解锁技术,并表示 6 个月推出商用。OPPO 的相关研发人员称,3D 结构光安全等级精度会达到百万分之一,远远高于指纹识别的五万分之一。在解锁速度上 3D 结构光解锁只需要 30 毫秒,目前 OPPO 研发技术已经进入 100 毫秒。来源

Google 或将在今年秋季发布 Pixel 智能手表

「爆料大神」 Evan Blass 近日在其个人 Twitter 上表示,今年秋季 Google 除了会继续推出两款不同尺寸的 Pixel 手机之外,还有可能推出 Pixel 智能手表。WinFuture 同样报道了这一消息,并称这款手表将会有三种型号,支持 apt-X 蓝牙技术、GPS 以及 VoLTE 通话功能,并有可能会搭载高通最新的智能可穿戴芯片 Snapdragon Wear 3100。来源

小爱音箱与 QQ 音乐达成合作,可直接播放 QQ 音乐歌曲

昨天(5 月 10 日),小爱音箱正式与 QQ 音乐达成战略合作,用户升级最新版「小米AI」App 后,可在设置中绑定 QQ 音乐账号,搜索和播放来自 QQ 音乐的歌曲。不过,目前小爱音箱暂时还不支持同步 QQ 音乐收藏和歌单,也无法播放从 QQ 音乐购买的数字专辑。

诺基亚 X 获得工信部入网许可

5 月 10 日,诺基亚 X 正式获得了工信部入网许可。这款新机将配备 5.8 寸 「刘海屏」,分辨率为 2280×1080,背部使用玻璃材质,有蓝色、黑色和银白色三种配色。配置方面,诺基亚 X 使用骁龙 636 处理器,配有 3/4/6GB 内存,32/64GB 存储和 3000mAh 电池。该机将于下周三(5 月 16 日)在北京正式发布。来源

开发者在百度软件中心发现恶意捆绑程序,系百度内部员工所为

5 月 8 日,有开发者 在安全社区 ThreatBook发帖称,自己在百度软件中心下载的 PuTTY 被恶意捆绑安装了其它软件,经过溯源发现捆绑行为是百度内部员工所为,此后有疑似文中提到的百度工作人员回帖表示并非个人所为,是被他人栽赃,也有匿名用户跟帖表示涉事员工已经离职。来源

微软高管表示愿意与苹果合作,将 iMessage 带到 Windows 平台

在今年的 Build 2018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推出了全新的「Your Phone」应用,可以让 Android 和 iOS 设备与 Windows 10 电脑配合使用。近日,微软高管 Joe Belfiore 和 Shilpa Ranganathan 表示,微软希望在尊重 Windows 10 生态的前提下,与苹果展开合作,并将 iMessage 服务带到 Windows 平台上。来源

Excel 加入 JavaScript 函数功能

近日,在 Build 2018 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宣布为 Excel 加入 JavaScript 函数支持,用户可以用 JavaScript 代码创建自定义 Excel 公式。目前,该功能已向 Office 预览版测试人员开放。来源

昨日精选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在速读这件事上,哪一款 Mac 的 PDF 标注工具最高效?

$
0
0

PDF Expert发布了 6.3.1 版本,支持了双页浏览,这个功能之前在 PDF Expert 的 Mac 版本中其实早就有了。一次浏览两个页面,貌似功能上只对一个图/表超过两页的文档管用,但是对我而言,这是我的速读流程中很必要的功能,速读「一目十行」的前提就是,得把十行都放进眼帘,整体提取,而双页展示让这件事拓展到了两页的范围内,十分有益,除了浏览之外,复查时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但,为什么要速读呢?复查的效率和速读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下通过介绍我的速读流程,对比一下我用过的几款 PDF 标记软件,主要是 MarginnotePDF ExpertiAnnotate 4,以及 Evernote(你没看错,就是Evernote),希望思路对大家有帮助。

图1:双页展示
图1:双页展示

厕所阅读的启示

不管是扫读 VSI 类通识书,还是做强力阅读,我习惯在第一遍阅读时用简略的读法,务求对全书有个面貌,这种对全局把握的安全感大大减少我对书的畏惧。曾经我对正经阅读百般畏惧,各类正经书目鲜见读完的,尽管书的前三章一般充满我密集的笔记。与此同时,在厕所一本书 + 一只铅笔陪我读完了培根、帕斯卡尔、毛批《三国演义》、《古文观止》…… 而且远不止一遍。我阅读经验的中很重要的一点应该就是:让阅读和记录变得轻松,至少作为熟悉的第一遍应该如此。记录整理的心理成本也会影响到标注乃至阅读,所以,我们要考虑减少的成本包括:阅读时的记录成本,阅读后的整理成本。

第一遍阅读,流程追求高速提取,有记录的需求的话,需要先读后查,注意力首要集中在书中,记录务求简便。以实体书而论,我阅读时偏好拿一堆碎纸条,看到有趣的地方,一塞了事,全书看毕,再来检索整理:这样做比使用书签便宜(即便不专门准备,厕所里也极易得到),比铅笔画线容易翻查。

纸条方案就是一个很好的流程,既方便获取/使用,又方便回顾,缺点只在最终的整理输出上了,即便是李敖的档案整理法,也远不如全文搜索的 Evernote,或者能自动复习的 Marginnote。电子阅读在阅读的浏览、标注、最终归档整个流畅上有更好的方案。

电子阅读中的速读障碍

阅读注意力 vs 标注注意力

除了能够更加方便地「一目二十行」,到了电子阅读时代,文档标注类软件的强大在标记、检索、整理乃至输出方面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但在速读流程中,首先会遇到的问题是标注的注意力和速读注重的效率的矛盾。

自 Marginnote 以后,我本以为文档标注不再需要任何其他软件。事实上, Marginnote 至今也的确是我首选的强力阅读工具,丰富的功能如颜色标记、条件过滤、卡片记录及复习、强大的输入输出能力(脑图、Anki、Evernote)都保证了其作为「终极」标记 app 的地位,甚至可以说,除了手写输入(我使用 GoodNotes或 iOS 自带的备忘录)的一环暂时还无法替代外,我的阅读流程不需要其他的app了(P.S. Marginnote 3 估计也快来了,期待)。

不过事实是,功能强大需要建立在非常专注的前提下,对我而言,如果随手记录的流程太过复杂,总有些时候让人产生本末倒置的感觉,Marginnote 的强大有的时候会产生尴尬的误触,而且完备的功能总让我有第一次就要完整地做好笔记的冲动,逐渐积累的心理压力非常容易最终造成整个阅读流程的崩溃。阅读状态的不同决定了阅读时的专注程度是有差异的,主题阅读时的聚精会神和扫读时的一目十行的明显不同。Marginnote 的强大阻碍了它成为速读流程的起点,同时在笔记整理方面,标注的查看及其封闭的标注体系也造成它很难成为任何中间的流程,只能作为「终点」,具体的理由见下。

标注及标注的检索

其次,从我的厕所阅读速读流程经验到电子阅读会遇到很多障碍,电子阅读的检索优势本来可以降低对将来整理的心理成本,但这个流程中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障碍。

比如书签,操作一般在右上角(如 Kindle、豆瓣阅读、PDF Expert ),而持握翻阅时,手总是在中下部,操作比较别扭。即便做好书签,再次回顾时,需要调阅出书签列表,逐一点选,总是卡顿,而且书签的指向是不明确的,书签不是一个好的记录工具。

卡顿是速读的敌仇,无论是在丰富的标注工具间切换,还是大面积框选,还是翻页的延迟 (看着 Kindle DX 露出礼貌的微笑),还是查看标注的繁琐,都是很糟糕的回顾体验,增加的心理成本容易造成阅读流程崩溃。

可行的电子速读流程及整理问题

最便捷的速读流程是随手画上一笔,这一笔在电子阅读时代可以检索了。说到画上一笔,手+笔应该是最佳的方案,因为大多数软件都支持在链接到笔时,手的操作变成简单的翻页,这样可以不用每次想要标记都要点一次状态栏,随手一划即可,比用手在标注工具及翻页之间选择来得便捷。只要使用设备支持蓝牙触控笔即可,我个人使用过 Adonit Jot ScriptBamboo Sketch,现在是 Apple Pencil,在速读的角度,差别不大,携带方便即可。

总之,保证速读流程的记录顺畅要降低各类阻力,不用考虑标记的完备性,不用考虑标记的美观,减少工具的切换,最快的实体书阅读方案是手+纸条,最佳的电子书阅读方案是手+蓝牙触控笔简单点划。

速读流程之后,就是速读完的记录的再整理了,电子阅读的优势是画完可以方便地回顾,但回顾也有回顾的效率,回顾的效率同样影响是否回顾,甚至是否标注,也就是同样影响完整的阅读流程。

快速回顾所有的标记,有两种方案:

  • 第一种,就是画完能在标记之间快速翻动,就像在书中翻检纸条一样
  • 第二种,直接输出所有标记的页面。

这两种方案 PDF Expert 均不支持,支持双页浏览这个特性带来的优势很难抵消这个劣势。

标注间快速移动

先说第一种方案:快速移动到下一个标记。在 PDF Expert 中,切换到下一个标记的方式只能是,点开右上角的标记一览,然后找到标记列表,然后逐个点选,实在是太麻烦了。与之相比,在 Marginnote 当中,使用笔记列表,用手在左侧点选相对容易一些,不过也没有一键跳到下一条来的便捷。

图3 PDF Expert 文字标记展示
图3 PDF Expert 文字标记展示

此处介绍一下 iAnnotate,这款 app 我从2012年就开始使用(那时还是3代),功能的范围十分强大,甚至可以说是所有 PDF 标记类 app 中的魁首了,如此优秀的能力在国内却很少看到介绍文章,可能是因为其全英文操作页面吧,以下的说明提到其中功能时都将附注原文。软件功能键都在侧边栏中,总共有标注(Annotation)、导航(Navigation)、视图(View)、文档(Document)、工具(Utility)五类,以下是比较重要的三栏展示:

图2 iAnnotate 功能展示
图2 iAnnotate 功能展示

其中我认为有趣的有:

  • 移动到下一个标注( Next Annoatation ):这简直就和纸质书那种翻到下一个纸条一样爽快
  • 键入今日日期( Typewriter With Today’s Date ),效果类似打上一个时间图章,不过是可以随日期变化的,可以用此来记录。我用到的场景是之前翻译书时,在原始文档中用键入时间来记录进度,假设文档难度均匀,先记录十天,也就能估算每天的进度量,用于安排或者调整原先的翻译计划。

同时,iAnnotate 4 还支持类似 Marginnote 的导航-正文并列模式,在查看页面缩略、文档结构或标签时此模式下可实现导航栏出现在页面的右侧,方便直观地点选操作,当然也可以在此模式与全屏模式间切换,效果如图:

图16 iAnnotate 侧边一览模式
图16 iAnnotate 侧边一览模式

在文档标记的快速切换及快速查看功能上,iAnnoate 无疑能极大地减少回顾时的阻力。

标记的输出

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种输出所有标记页面的方案。

在 PDF Expert 中,并不能完成对标记页面的输出。其支持的输出标记的方式(通过邮件-批注摘要)只对文字类 PDF 的文字类标注起效,比如在文字版 PDF 中高亮、下划线部分段落,可以相对完整输出,不过输出内容就变成了平实的文字(就像 Kindle 的笔记输出一样)。

图4 PDF Expert 文字标记输出
图4 PDF Expert 文字标记输出

对于图形类标注,比如划线、框选等,查看和输出的结果则是迷之语言描述…

图5 PDF Expert 图形标记查看
图5 PDF Expert 图形标记查看

图6 PDF Expert 图形标记输出
图6 PDF Expert 图形标记输出

iAnnotate 4 在输出标记上要强上很多,除 PDF Expert 能做到的鸡肋输出外,iAnnotate 4 还能输出 PDF 格式的标注总结,以及,输出所有有标记的页面,这正是第二种方案所需要的。

操作如下:在分享选项( Share Options )中,高级选项里可选是否输出标记总结,输出的模式除了和 PDF Expert 一样的文字版之外的 PDF 类输出;如果勾选了最后的只输出标记文件( Annotated Pages Only ),则会输出所有带有标记的页面,这样一次输出两个文件夹。选择页面:

图7 iAnnotate 输出标记
图7 iAnnotate 输出标记

导出有标记的页面到 PDF Expert 后查看,可见仅有带有标记的页面:

图8 iAnnotate 输出标记页面一览
图8 iAnnotate 输出标记页面一览

对于标记的输出上,PDF 格式的标注总结,带有左侧格式说明和右侧的具体标记,不过遗憾的是,图像类标记仅有图画区域,比如一点比划就只能输出一点。

图9 iAnnotate 输出图像标记
图9 iAnnotate 输出图像标记

关于标记的缩略展示这一点,在 Marginnote 中也是类似的:

图10 Marginnote 图像标记
图10 Marginnote 图像标记

解决方案也一样,都可以利用框选栏,框住整个部分,则可得到所选的区域了,不过画框老实说还是比较分散注意力,远不如画一笔来得简略。具体效果以 Marginnote 为例:

图11 Marginnote 框选标记
图11 Marginnote 框选标记

在标记的输出效果这一点上,有一个软件令人惊喜,那就是 Evernote,其内置的标记功能可以输出一个特殊的标记总结,不仅自然地将之贴在了原文之前,还能保留所有标记的高度之内的所有笔记,比如在段落右侧竖着画一条线,则在总结中可以看到线的高度范围内的整个段落。效果如下:

图12 Evernote 标记总结效果
图12 Evernote 标记总结效果

这样的总结模式对于论文摘录和引用的场景十分有效,用 Evernote 浏览+复习论文也是个不错的流程,而且原文档就在下方,要查找上下文也非常简便。可惜的是,Evernote 浏览和标注的体验太差了,所有标注都得选取再使用,即便用了触控笔,手的操作也不能和笔简单分开(双指可以进行翻页,但是极容易误触)。更惨的是,Evernote 的这套标注体系是封闭的,和其他标准都不同,标注后的文件用 PDF Expert 打开,是无法在标注列表中看到标记的位置的(标记总结能够正确展示),这点 Marginnote 也一样,用他们做阅读的起点似乎并不明智。不过借助 Evernote 本身强大的归类和索引系统,内生地打造一套论文预写作工具,这个标注的体验还是非常棒的。

要模仿这个功能,可以靠 iAnnotate 输出标记页面,再融合到原文档之前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速读流程的起点与终点

我个人比较推荐 iAnnotate 和 PDF Expert 联合使用作为速读流程的起点,因为他们的标记格式是一致的,共享文档十分方便,具体的流程是:

  • 用 PDF Expert 的双页模式浏览
  • 用触控笔随意点划标记(不用频繁切换标注工具)
  • 全书扫完后分享到 iAnnotate,利用切换标记功能重新整理标记,输出标记页面或标记总结
  • 用 PDF Expert 或 iAnnotate 将笔记与原文档合并以模仿 Evernote 的输出效果

而终点除了存到 Evernote 中利用标签系统及全文检索外,还可以考虑 Marginnote。比较麻烦的是 Marginnote 也不能识别普通的 PDF 标注( p.s. iAnnotate 以及 PDF Expert 的标注在 Adobe 家的 PDF 浏览器中是能兼容的),但是书签能被 Marginnote 识别,用 iAnnotate 的快速定位笔记的方式结合打书签将原文件标记之后,发送到 Marginnote, 重新制卡、整理也是可行的流程,毕竟 Marginnote 的卡片功能简直堪比 Anki ,或者借助 Marginnote 输出到 Anki 作为终点。

以上介绍了一下我的速读流程及其中涉及到的优秀 app,其中的很多「需求」也许只是我自己矫情,能对你带来一点启发,了解这几个软件某个很特别的功能的使用场景,我就很开心了。

横向对比 PDF Expert、iAnnotate、Evernote、Marginnote

以下简短地就提到的四个软件的 iOS 版本做个粗略的对比介绍,首先是一些主要功能的对比表:

图13 对比表
图13 对比表

PDF Expert —— 文档处理的核心

如表中我不专业的分类所展示的,PDF Expert 在外部支持上拥有压倒性的优势,非常适合在苹果生态中做文档中转,Handoff 的无缝传输以及 Apple 的颜色标签都能最大限度地减低文件处理流程,加上双页浏览、支持文档加密以及特殊的文档遮蔽(比高亮操作要遮蔽得彻底、比画黑线要美观,还是实用的),绝对是阅读流程中浏览、文档管理步骤最便捷的一环。在它的所有功能中,最让我困惑的是画面截取这部分,在 Mac 版本中可以顺畅使用,但是在 iPad 里却一直无法实现,请方家教我。

值得一提的特殊功能还有其笔记功能中的放大书写功能,此功能非常类似 GoodNotes 里的书写功能,其要义就是放大指定的范围进行书写,并且支持自动扩展范围,比如写到页面边缘时左侧会出现蓝色提示栏,继续在提示栏中书写,可保证书写过程不断的情况下,实现转行。两个软件中的笔记功能效果如图:

图14 放大书写功能(左 GoodNotes 右 PDF Expert )
图14 放大书写功能(左 GoodNotes 右 PDF Expert )

此功能在 iAnnotate 4 当中可以借助签名( Signature )功能部分实现,差别就在于 iAnnotate 中书写的范围不能自动扩展,效果如图:

图15 iAnnotate 利用签名功能实现放大书写
图15 iAnnotate 利用签名功能实现放大书写

iAnnotate —— 文档标注的魁首

iAnnotate 的优势在文档标注的复杂性、输出能力,包括之前已经介绍过的的导航能力如在标记间快速切换功能、标注-正文并列功能,以及输出带格式的笔记总结及输出所有标记页面的能力。除此之外,支持插入录音功能这一点使其非常适合于课堂笔记及快速阅读时的记录,便于先记录后整理,(p.s. 在此场景下更好的方案是锤子闪念胶囊功能,加上pasteasy 就可以实现通用剪贴板了)。

Evernote —— 乱入的特异功能

Evernote 方面就不再详述,其定位并不是 PDF 阅读器,所以有很多功能的缺失,不过作为轻阅读及普通论文的初步浏览方面有一定的特性。希望其他阅读器厂方能集成这种有趣的特色,如果已有其他软件可以轻松兼容普通 PDF 标注,请方家教我。

同时,必须承认,在文献管理的意义上,由于缺乏输出能力,明显劣于 CitaviZotero等专业软件。

Marginnote —— 强力阅读王者

Marginnote 作为笔记软件的特性不是本文重点,其在 PDF 标注方面的优势并不十分突出。和 iAnnotate 一样,也具有插入录音功能。在浏览和普通的标记环节,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同个文档的分屏浏览功能了,此功能在阅读专业文献的脚注、章注时十分好用;此外还用得上这个功能的场景还包括翻译类文本,无论是中英对照还是古今汉语正文注疏对照阅读,这个功能都十分有用。顺便一提,在 PDF Expert 的 Mac 版本中也有对应的功能。

写在最后:性价比以及可预测的非理性

以上,从我的速读流程开始比较了四款 PDF 标注软件的功能特色,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在软件购买时除了衡量具体场景的使用频次及不可替代性再做决策外,我还想就性价比方面写一些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 PDF 阅读类工具同时购买两个或多个是很划算的,虽然价格不菲,但是考虑到阅读 app 换代频率低、旧版很够用可以长期不升级,性价比依旧不错,实际上,如果没有这次介绍,我也许会一直用我的 iAnnotate 3 呢,因为网盘同步、支持文件这些功能,我完全可以基于 PDF Expert 来浏览,而 iAnnotate 只作为笔记整理及输出的中转站即可。

阅读的本质是内容而不是工具,沉迷于工具而非阅读本身显得荒谬,但是工具也有工具的力量。人不是全然理性的人,但是我们是可预测的非理性 ( predictably irrational ),无论是利用购买工具的沉没成本(让你肉疼到觉得不用来看书都对不起自己),还是在工具中尽量减低心理成本,能让阅读流畅、让记录保存、让检索变得简单,都是工具可以带来的改善。无往不在的枷锁间,让选择多了那么一点点,总是好的。在选择域中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自由的起点。Bonne lecture!


>把 iPad 打造成学术利器,就在专题 iPad 学术指南🎓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陪伴你成长 🙆

喜欢看纪录片的你,快把这 6 个网站加入收藏夹

$
0
0

纪录片是个获取新知的好方式,作为一个纪录片爱好者,从哪里可以了解值得观看的纪录片,又有哪些渠道能第一时间看到好的纪录片?赶快跟随少数派来一起了解一下值得收藏的纪录片网站。

腾讯视频纪录片频道

说到纪录片,一般大家都会首先想到 BBC、国家地理和 NHK 这些著名厂牌。如果你想在国内观看这些「大厂」出品的纪录片,腾讯视频 是一个你不能错过的网站。

腾讯视频里的大厂纪录片

腾讯视频近几年在纪录片上投入了大量资源,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从众多国际著名大厂引进的正版纪录片,还能看到腾讯和大厂联合出品的精品纪录片,例如联合 BBC 拍摄的纪录片《蓝色星球 2》。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腾讯视频目前在国内拥有的纪录片版权都首屈一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纪录片需要购买会员后才能观看。

CCTV 纪实频道

如果你喜欢像《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这些国产精品纪录片,那么 CCTV 纪实频道 是一个不错的网站。这里汇集了由央视纪录频道拍摄的纪录片,此外还有一些美国国家地理和 BBC 的经典纪录片的译制版。

作为国家电视台,央视一直都在致力于制作与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相关题材的纪录片,对这些领域感兴趣的话,不妨来这里找找纪录片。

VICE

VICE 是一家创立于 1994 年,专注于为年轻人提供高品质内容的媒体。一提到 VICE 的纪录片,很多人都会想起《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 由于采用比较贴近实际生活的方式对被采访者进行记录,这种独特的「浸入式」风格让 VICE 的纪录片具有很强的真实感。

如果你喜欢新鲜事物,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相信你会在 VICE 里找到你喜欢的内容。你可以在 VICE 的网站或者官方 App 找到这些纪录片。

bilibili 纪录片频道

B 站的 纪录片频道 一直在国内纪录片爱好者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在这里你能找到很多国内其他平台不容易找到的纪录片,并且一些热心的网友还会上传自己翻译的版本。

除了丰富的纪录片资源,B 站的 BDC 栏目还会定期以一个主题的形式推荐最新和热门的纪录片。如果你遇到了「片荒」的情况,可以来看一下这个栏目,相信你能在这里找到不少有趣的纪录片。

BDC 栏目

不过也要指出的是,B 站很多纪录片都存在版权问题,B 站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去年开始购买了一些影片的版权,比如最新一季的 Top Gear,希望能在这里看到越来越多的正版纪录片。

豆瓣豆列

找高质量纪录片是一件有点费力的事情,有时候参考一下别人的评价是一种好方法。在国内看纪录片评分的话一般都会去豆瓣,但其实在豆瓣除了看评分之外,收藏豆列也是发现好纪录片的一个途径。

类似于网易云上的歌单,豆列是由网友们自己制作的书单和影单。豆瓣上有很多高质量的纪录片豆列,如果你刚刚开始观看纪录片,不妨就从 豆瓣高分纪录片开始。如果你对某一类主题的内容感兴趣,比如天文学知识,可以关注像 宇宙纪录片这样的专题型豆列。

另外,每年豆瓣都会对当年的影片进行整理,制作成 年度榜单,其中「评分最高的纪录片」也值得收藏。

2017 年的年度榜单

Rocumentaries

嫌自己找纪录片太麻烦?这个网站就是为你准备的。Rocumentaries 是一个纪录片聚合类网站,里面汇集了 BBC、Channel 4、Netflix、VICE 等渠道的高质量纪录片。不仅如此,它还提供一个邮件订阅服务,定期推送给你网站上的热门影片。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大部分影片都不提供中文字幕,同时一部分影片需要在相应平台付费才能观看。

除了上面的这些网站,如果你有更多值得推荐的纪录片网站,或者推荐你自己最近在看的纪录片,欢迎在评论中与我们分享。

理财投资服务和工具越来越完善,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自己学习?

$
0
0

编注:本文为《理财投资新手的操作指南》后记,这份教程以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为核心,力求做到零基础,读完教程即可直接上手,获得个人投资的方法论。


从教程完结到现在过了几个月,现在的市场行情和当时写作的时候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在更新教程的时候,国内沪深 300 指数一路气势如虹,美股也让人觉得上涨没有终点;而现在国内市场一蹶不振,美股市场也陷入回调、震荡行情。

环境的变化再一次证明了「知行合一」的困难,虽然我在教程中一再强调长期投资、不要被短期的波动影响,但是一定还是会有不少朋友对于投资又开始产生怀疑,至少我身边就有不少例子。不过,等到几年之后我们再回头看这段时间的波动,就会发现这其实只是一个很小的波动而已,短期的波动并不会动摇经济和市场的长期发展。

对于投资而言,要学习的东西真的很多,除了知识以外,经验(或者说经历)也同样必不可少。纸上得来终觉浅,不管我在教程中再怎么强调,肯定还是不及实际体验来的印象深刻。就如教程开始的介绍,我们不能指望一份教材就能全面的搞懂理财,但是还是希望能够依次为契机,让大家开始了解市场,开始尝试学习理财,发现理财的意义。

市面上的理财投资服务和工具越来越完善,为什么还要花时间自己学习?

现在互联网金融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如火如荼,总会给人一种无所不能的错觉。但是,这些工具到底能不能代替我们做决策,如果能,那么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自己学习呢?

真正决定投资收益的不是投资工具,而只能是你自己。

在《您厉害,您赚得多》中看到一段很触动的话,大意是「过去十几年,中国整个基金行业中基金的平均收益要超过 15%,而投资基金的基民平均收益却是负数」。

这是我最近想明白的一个道理——赚钱的不是工具,而是人。一个不懂市场、不懂理财的人,就算拿着上好的工具,很可能依然赚不到钱,证券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所以说,不管工具再先进、再好用,没有一个懂工具的人,依然发挥不了作用,这是自主学习最大的意义。

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现实,即使拥有一个可以长期正收益的投资工具,最终决定收益的还是投资者自己。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涨杀跌、从众投资,很难实现很好的收益,反而不如什么也不干来的收益稳健。

越是大家预期一致的时候,越是风险或者机会的时候。

对于大多数的事情,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都能很好的推动事情的进展。但是对于证券市场,一切却截然相反,越是大家观点一致的时候,越是市场危险的时刻。

教程更新的那段时间,市场行情还很给力,几乎是单边上涨。当时一种预期越来越普遍——美股是慢牛,会不断上涨。我曾看到这样的留言,里面多次提到「不会跌」、「长期持有」等字眼,就隐隐觉得不对。果不其然,几个月以后美股开始进行大幅度调整,现在还在震荡之中。

对于这些新兴工具也是一样的道理,越是大家一致看好的时候,反而越要留心警惕。

投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事件。

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如果……就好了」或者「……就赚他一笔」,实际上就是把投资这件事看做了一件事,而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理财的工具虽然能够在「一个事件」这个问题上帮助我们,却不能代替我们走完整个过程。

比如「为什么要投资」、「如何获得投资的资金」等关键问题,理财工具并帮不上什么忙。

如果把一件事分成「从 0 到 1」和「从 1 到 100」两个阶段,那么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就是「从 0 到 1」的过程。而外在工具只是提供一个加速,「从 1 到 100」,帮助我们快速发展。而如果没有初始的 1,即使加速再多倍,也依然是零。

工具没有办法帮我们坚定内心。

从教程开始更新时的市场景气到现在的市场震荡,市场和各位投资者的心理也经过了一轮小的起落。从开始时的慢牛,躺着赚钱,到后来的各种“意外事件”导致市场下挫。也经历了身边朋友们从看好市场、喜欢理财(主要是因为赚到钱了),到怀疑理财、重新思考人生(赚的钱又亏回去了)。

投资者在不同的投资环境中,常常会出现心态的大起大落,从乐观积极持续看好,到悲观消极,甚至离开市场。心态的变化其实还是源于认知的不足,而工具类产品并不能在本质上提升认知。当然,仅凭一两篇教程也并不能够实质性的提升这种认知,我们依然需要不断的扩充知识,不断的学习。

在市场下落的过程中,其实大家普遍都会亏损,只是区别在于有些人思考、反思,继续学习,获得新的认知,完善自己;而另外一些人会选择放弃,退出市场。

所以说,工具再强大也终究只是工具,更多的是辅助加速的功能,而不能越俎代庖代替我们的思考和决策。不管工具多么厉害,我们也不应该疏忽自己的学习过程,如果看兴趣可以也看看我的推荐书单历史文章整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理财投资的「一招鲜」

理财投资的可能性多种多样,选择让人眼花缭乱,看大家的回复留言也注意到很多问题都是集中在「选择」:

  • 两种投资产品的比较选择;
  • 有点钱不知道应该投点啥。

其实其中 90% 的问题都可以在第二章《制定个人投资计划》中找到答案,不过可能因为篇幅原因大家没有注意到,所以来重新画一下重点。

不管遇到任何投资上的选择问题,一个几乎永远不会错的做法就是——确定预期投资时间时间时间

预计投资时间越长,越值得选择高波动性、高预期收益的投资产品,比如股票指数基金等;相反,如果预期时间越短,就越应该增加低波动的稳健品种,比如债券基金或者货币基金(余额宝)。十年以上选择股票指数基金准没错,如果一年以下还是建议稳妥的货币基金或者一些短期理财。

而市面上各种各样的投资产品,其本质无非是波动性和预期收益的不同。只要确定清楚预期投资时间,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写作的一点心得

常有人说「写作是公开的日记」,不过在我看来,这类文章和日记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投稿是写给别人看的,不然何必要发出来呢?既然是给别人看,就不应该只图自己写着痛快而完全不考虑读者的理解和视角。这也是我对于写作这件事最大的感悟,作为作者,还是要尽可能的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审视内容。

另外,公开写作还可以拉动自己思考,因为是要写出来的内容,出于对内容负责的态度,思考也会(不得不)更加全面客观。让我想起来以前中小学的时候,有老师布置作业和要求阅读的书目,才能高效的搞定,自己想要看什么东西却常常迟迟难以开始了。

在写作领域,我还依然只能算是一个新手。过去的几个月,由于个人原因和生活上的一些问题,写作暂停了一段时间。每天被各种事情搞得焦头烂额,完全静不下心,坐在电脑前也迟迟不愿打开 Ulysses。

经过了这几个月的生活变迁,从暂停更新到重新开始写作,越发的佩服那些能够长期坚持更新的作者。每个人的生活都难免出现波折,写作这件事也很容易被影响、被拖延,而这个时候还能坚持更新,真的需要非常惊人的努力和毅力。给所有坚持持续更新的作者点个赞。

致谢

必须感谢各位读者对我的教程的支持和鼓励,每当在留言区看到这样的评论——「看了也谈钱的文章,开始正视理财的重要性……」——都会觉得干劲十足,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传播理财对于生活的作用和意义,是我写作的目标。我一直觉得投资理财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可以极大的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和自由度。虽然理财和投资不是万能的,但是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确实是很多生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如果我们不用为收入发愁,很多生活中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除了支持和鼓励,更要感谢提出批评指正的朋友,帮助我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关于交流讨论,很赞同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观点。

交流有两种目的,证明自己「能」和证明自己「不能」。就个人进步而言,找到「不能」比「能」重要得多。

大家的反面观点,恰恰是我发现「不能」的良机。就投资而言,找到「不能」、少犯错,比寻找成功要重要得多。投资 9 次翻倍,第 10 次失败破产,那么前 9 次的成功就统统归零。所以才会有芒格先生的名言「我只要知道哪里会死,然后不去那里就好了」,非常幸运能够和大家一起认知升级。

还要感谢少数派平台,尤其是我的责编 Hum 和编辑文刀。如果当初没有 Hum 发现我文章中的亮点,估计我现在还待在某个小角落默默地码着文字没人关注 😣。因为 Hum 的支持,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和文章。教程写作中,还很荣幸的被 Hum 邀请参加了一期 Checked 播客,说实话当时真的紧张到爆,总是会回忆起自己的黑历史。Hum 也果然不出意料的严格,被 NG 的好多次……

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卡住的地方,感觉话就在嘴边,可是思路却出不来。Hum 的一项「异能」对我帮助特别大,虽然他对理财和投资的研究并不多,但是却总能非常有效的找到要点,几句话就能帮助我理清写作的思路。如果有作者觉得自己有内容可以写,但是一时半会还梳理不出思路,强烈建议向 Hum 请教,绝对有惊喜!

写作时,文刀也提供了好多技术支持。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付费教程中的内容上传和一些排版上的修改都是有文刀做的。每当遇到各种技术问题也是第一时间骚扰文刀 😅。

再次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表示感谢。


理财投资新手的操作指南》是一份以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普遍适用性为核心,力求做到零基础的教程,让各位读者读完即可直接上手,获得个人投资的方法论。

这里提供的投资方法,即可用于境内投资,也同样适用于境外投资。境外投资的特别之处还将用一章专门解释,让大家身处海外也能轻松搞定理财投资。

通过本教程能获得:

  • 从零开始,掌握个人理财投资所需的知识;
  • 从最基本的目标出发,更全面的理解个人理财投资的意义;
  • 学会制定一个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理财投资计划;
  • 一套稳定的、适合所有人的简单投资方法,超越 70% 专业投资者的收益;

通过教程并不能:

  • 快速成为投资高手,长期跑赢市场。优势投资者的成长之路需要无数的学习和积累,想要通过一篇教程实现,并不现实;
  • 本教程只介绍每个人都可以简单使用的投资方法,不谈论个股分析、价值投资等策略。

👉 点此了解教程大纲

这款应用想用可爱的 3D 动画告诉你最新天气:Tinyclouds | App+1

$
0
0

iOS 上的天气应用品类繁多,有简洁精美的 Yahoo 天气,也有高颜值,接地气的 我的天气。今天要介绍的这款 Tinyclouds,试图凭借着可爱的动画效果入驻你的手机。

打开应用,随着云朵的散开,一座繁华的城市出现在屏幕上,颇有「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意思。这座城市的天气反映的正是你所在的城市的天气,无论是阴雨绵绵还是晴空万里,Tinyclouds 都会用直观的动画提醒你。

当然,如果你想要获取更多天气信息,只需上拉底部的温度栏即可。与许多天气应用相同,Tinyclouds 提供了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但 Tinyclouds 除了提供天气情况外,还会对当日天气进行简短的描述,即使你对天气没什么概念,你也能从它简单的描述中获取未来的天气情况。

TinyClouds 与系统天气应用

Tinyclouds 最具特色的便是它的动画效果,开发者在 官网 上称其为「The adorable weather app(一款可爱的天气应用)」。Tinyclouds 中的城市不仅会根据现实变换天气情况,还会根据当地的时间切换昼夜,尽管只是简单的降低了画面亮度,但在细节上足以体现 Tinyclouds 在动画方面的追求。我们也期待开发者能在后续的更新中针对细节方面做出更多的调整,比如给夜晚的城市加上灯光效果。

尽管 Tinyclouds 的动画效果出众,但它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无论你在中国的哪一个城市,它都会识别为「China」而并非城市名,虽然天气状况不会因此受到影响,但在视觉体验上还是被其他应用拉开了差距。

其次,尽管 Tinyclouds 支持手动添加城市,但你只能添加一个中国城市。在你添加中国城市的时候它能以「Guangzhou, China」及「Shanghai, China」这样的方式识别出这个城市并获取天气信息,但在标题上只会显示 China。所以当你尝试添加第二个中国城市的时候,就会出现图中这样将前一个中国城市替换掉的情况。经过邮件联系,开发者也承诺将会尽快着手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你对天气应用没有什么太高的要求,而你又恰好被 Tinyclouds 高颜值的动画吸引住了。那么不妨将其收入囊中,盯着城市中来来往往的车辆,也可以是一种不错的放松方式。如果你需要同时查看国内多个城市的天气状况,或者无法忍受 Tinyclouds 现有的 Bug,我们建议你先持币观望。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6 元购买到 Tinyclouds,Mac 版正在开发中,你可以在 Tinyclouds 的 官网 查看 Mac 版的上线情况。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


批量加水印、裁剪、压缩……一个 Retrobatch 就能搞定

$
0
0

如果只是批量压缩图片,那么 Mac 上有不少软件可以做到;如果还需要批量裁剪、调色、加边框、加滤镜呢?剩下的选择就屈指可数了。Lightroom Classic 的同步功能可以做到,但是其界面陈旧又繁琐;Picasa 支持一些常规批量操作,终究不够全面;而 Retrobatch 则以一种灵活优雅的方式实现图片批量操作。

Retrobatch 由用户自由创建 Workflow 来实现相应的功能,这些 Workflow 能取代大量的重复劳动,可以说是提高生产力的利器。Retrobatch 的一般操作是从左边栏拖动相应动作到工作区形成节点(Nodes),节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 Workflow,最后运行这个 Workflow 即可。

Retrobatch 主界面

以批量给图片加边框为例

创建批量给图片加边框的工作流:批量导入图片 → 加边框 → 导出图片。

1. 批量导入图片:从左边栏把「Read Folder」拖到工作区,在右边栏选择图片文件夹(也可以直接从任意地方把图片文件夹拖入工作区)。

2. 加边框:从左边栏把「Add Border」拖到工作区,在右边栏设置边框颜色和尺寸。

3. 导出图片:从左边栏把「Write Images」拖到工作区,会自动弹出窗口选择导出到哪个文件夹,右边栏可以设置文件名后缀。

4. 运行 Workflow:以上三个节点连接成 Workflow 后,点击上方的运行按钮,静待处理完成。

可以看到 Retrobatch 的主要操作就是 drag & drop, 它的大多数 Workflow 的逻辑都是相当简单的,而且可视化的界面简洁明了,非常容易上手。需要注意的是往工作区添加新的节点不能超过一个格子的间隔,否则就连接不上。

灵活的 Workflow 组合

既然这些动作节点是可以随意拖动连接的,那么就表明我们可以灵活地创建各种 Workflow。比如我们可以给上面那个批量加边框的 Workflow 添加一条支线,让它同时保存一份尺寸缩小 50% 的图片,如下图这样:

Retrobatch 就相当于提供了一套运行规则和基础设施,剩下的完全由用户自己去组合创造。它本身也提供了一些 Workflow 模版,比如转换格式、添加日期等,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经常用到的 Workflow 保存为 .retrobatch 格式的文件,方便下次使用。

Retrobatch 能做到的常用批量操作包括:调色、加边框、加滤镜、加水印、移除地址信息、裁剪、镜像、压缩… … 其实一个图片编辑器的基础功能 Retrobatch 已经覆盖的七七八八,当这些功能在 Workflow 里自由组合和运转时,Retrobatch 的强大之处就显现出来了。

目前 Retrobatch 还处于 beta 阶段,可以免费试用 14 天,购买完整版需要 $30如果你对 Retrobatch 感兴趣,可以到官方网站下载试用。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如何临时修改 macOS 应用的界面语言

$
0
0

一般情况下,应用程序的界面语言会和系统语言保持一致。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会希望临时换用一种不同的界面语言。例如,一些程序的中文翻译词不达意,有必要参考英文界面来确定功能的准确含义;又如,一些网页会强制按照浏览器语言显示不同版本,因此必须通过切换浏览器语言来控制网页语言。

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应用程序都提供了切换界面语言的选项。事实上,大多数 macOS 的内建应用都没有这样的设置。如果每次遇到这种需求都去临时改变系统语言,未免过于耗时和麻烦。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终端命令来解决。macOS 允许在运行应用程序时向其传递特定参数,其中,-AppleLanguages参数就是用来控制应用程序的语言的。例如:

# 以简体中文界面启动 Safari 浏览器$ open -a /Applications/Safari.app --args -AppleLanguages '(zh-CN)' # 以英文界面启动 Pages$ open -a /Applications/Pages.app --args -AppleLanguages '(en)'

如果想以其他语言启动某个应用程序,只需要修改将上述命令最后的地区代码。其他一些常用的代码包括繁体中文(zh-TW)、日文(ja)、法文(fr)、德文(de)等。

要知道一个应用都支持哪些界面语言,可以在 Finder 中找到该应用,点击右键选择 显示包内容,然后查看 /Contents/Resources目录下以 .lproj结尾的语言文件目录;.lproj之前的部分就是各语言对应的地区代码。

Safari 的语言文件
Safari 的语言文件

当然,更快捷的方法还是使用终端命令。例如:

# 查看 Ulysses 支持的界面语言$ ls /Applications/Ulysses.app/Contents/Resources | grep lproj> Base.lproj> de.lproj> en.lproj> …

为应用程序的特定语言创建快捷方式

如果需要比较频繁地用不同语言显示某个应用,那么可以为其创建一个快捷方式。

方法是:打开系统内建的「脚本编辑器」应用,新建一个文档,在命令栏输入:

do shell script "open -a [应用程序路径] --args -AppleLanguages '([要显示的语言])'"

点击 文件> 导出,起一个易认的名字(例如「Safari CN」),并将「文件格式」选为「脚本」,然后将其导出到 Applications 文件夹。

用脚本编辑器为特定语言创建快捷方式
用脚本编辑器为特定语言创建快捷方式

这样,就可以直接从 Launchpad 以特定语言启动这一应用了。

AlfredLaunchBar用户可以用该原理制作动作来实现同样效果,在此不赘。

默认以特定语言启动应用程序

最后,如果希望始终以某种与系统设置不同的语言启动特定应用,可以用 defaults write命令来修改其默认设置。具体语法是:

$ defaults write [应用的 Bundle ID] AppleLanguages '([要默认显示的语言])'

例如:

# 默认以简体中文打开「文本编辑」应用$ defaults write com.apple.TextEdit AppleLanguages '(zh-CN)'

其中,应用的 Bundle ID 可以通过运行 mdls -name kMDItemCFBundleIdentifier [应用程序路径]来查找。例如:

# Chrome 浏览器的 Bundle ID$ mdls -name kMDItemCFBundleIdentifier /Applications/Google\ Chrome.app> kMDItemCFBundleIdentifier = "com.google.Chrome"

如果不再需要固定应用程序的显示语言,在终端运行:

$ defaults delete [应用的 Bundle ID] AppleLanguages

即可解除上述默认语言设置。

>关注专题 轻松玩转 Mac 命令,开启更多 macOS 隐藏功能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派早报: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国区应用按规无法使用 iOS CallKit 功能,小米组建独立手机相机部门等

$
0
0

滴滴顺风车业务停业自查整改一周

5 月 11 日,滴滴发布公告称,自 5 月 12 日起,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其他平台业务对全体司机全面审查,用一切手段清理平台上可能的人车不符情况,并对运营及客服体系进行全面整改。

5 月 6 日凌晨,祥鹏航空公司一名空姐执行完航班后搭乘滴滴顺风车赶往郑州火车站,途中惨遭司机杀害。滴滴在公告中称,针对这起案件的自查中发现,平台原有夜间安全保障机制不合理,导致在该订单中针对夜间的人脸识别机制没有被触发。此外,嫌疑人在案发前,曾有一起言语性骚扰投诉记录,客服5次通话联系不上嫌疑人。由于判责规则不合理,滴滴后续未对投诉做出妥善处理。

根据工信部规定,国区应用无法使用 iOS CallKit 功能

近日有开发者收到苹果官方邮件,称根据工信部规定,在国区 App Store 上架的应用不能使用 iOS 自带的 CallKit  功能。CallKit 功能允许第三方应用在语音通话接入时,直接在锁屏上显示和普通来电类似的接听界面,此前微信曾经适配此功能,但之后以「改善使用体验」为由在后续版本中移除了对 CallKit 的适配。来源

微信 CallKit 界面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允许中兴恢复经营

昨天(5 月 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 通过其 Twitter 账号表示 他正在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合作,为中兴通讯提供一种快速恢复业务的途径,并已经要求美国商务部尽快完成此事。此前由于中兴违反与美国商务部达成的和解协议,美国商务部在 4 月中旬激活「拒绝令」,对中兴通讯执行为期七年的出口禁令,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口零部件产品。上周,由于禁令影响,中兴 宣布 停止主要经营活动。

小米组建独立相机部门,强化手机相机研发

5 月 13 日晚,小米科技 CEO 雷军发布内部信称,决定在手机部组建独立相机部门,强化相机研发。雷军在信中表示,拍照已经成了很多用户选购智能手机的关键因素,用户对于手机拍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机部门将集中全公司的优势资源,一定要把小米手机的拍照水平做到世界顶级水平。

此外,雷军还任命原手机部产品项目部负责人朱丹为相机部总经理,并晋升为手机部副总裁,其原职位将由王腾接任。来源

传 iPhone SE 2 将在 9 月发布,配备原深感摄像头

日媒 Mac Otakara 此前曾表示 iPhone SE 或于 5 月上市,但近期从中国配件厂商处获悉,苹果目前仍未确认 iPhone SE 2 设计 。原型机中既有延续 4英寸 iPhone SE 设计,也有 6 英寸屏幕的型号,因此产品还未进入量产阶段。此外从配件商处获得的配件图看出,iPhone SE 2 设计中加入了原深感摄像头,即刘海屏设计,但从考虑成本的角度出发,采用更大显示屏设计的可能性并不大。来源

苹果因 MacBook 蝶式键盘故障将在美遭遇集体诉讼

苹果近期将在美国地区迎来一场有关 MacBook 蝶式键盘的集体诉讼,部分 MacBook 蝶式键盘被曝出存在无响应以及故障问题,即便是小量的灰尘碎片都可能让键盘失效。原告认为苹果明知键盘存在缺陷依旧让设备发布,因此希望苹果召回缺陷设备或承担修理更换键盘所产生的费用,目前苹果尚未对此发表评论。来源

Google 要求 OEM 商及时推出安全性更新

据 XDA 社区消息称,在今年 Google I/O 后续的会议中,Google 提到了有关安全性更新问题,即 Google 正在拟定将安全性更新的内容也纳入 OEM 协议框架中,从而避免 OEM 厂商只提供大版本更新升级,而忽略周期安全性更新部分。新的协议将会和未来发布的 Android P 一同配合,从而确保无论是入门级 Android 产品还是高端产品,都可以获得及时的安全性保护。来源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进入公测阶段的 Android P,这 15 个变化最值得关注 | 具透

$
0
0

刚刚过去的 I/O 2018 大会,我们见识过在医疗领域大显身手的 Google AI,惊叹于在预约这件事情上几乎可以说是通过了「图灵测试」的 Google Assistant 和 Google Duplex 技术,也有幸见证了 Material Design 在原有设计原则上朝着个性化品牌表达、灵活性和跨平台等方向的再次跃进。

而最早亮相于 3 月份的 Android P,也在本届 I/O 大会同期迎来了第二个开发者预览版本(为了行文方便下面简称 DP2)。在第一个开发者预览版的基础之上,DP2 也被称作首个 Beta 版本,那它又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新变化呢?这篇文章带你一探究竟。

Project Treble 初见成果

提前用上下一个版本的 Android 不再是 Google 设备的「特权」,Android P DP2 支持更多机型了

在 I/O 大会上 Google 宣布,得益于 Project Treble 为 Android 系统版本更新带来的便利,Android P DP2 支持的机型品牌也从原先仅有 Google 一家扩展到了包括 Essential、Google、诺基亚、Oppo、索尼、Vivo、小米和一加在内八家厂商在内的 11 款热门机型,其中一加6由于还未上市暂没有列入 Android P 的 设备支持页面

Home 键手势

与 DP1 乃至此前所有版本的 Android 系统相比,Android P DP2 为 Home 按键加入的手势操作格外引人注目

Home 键手势在派小队的 Pixel XL 上默认关闭,因此我们需要前往「设置 - 系统 - 手势」中进行开启。开启 Home 键手势后,原有的屏幕按键将迎来视觉和操作方式两方面的变化。

主屏返回键会自动隐藏

视觉上,左侧的返回键得到了保留,在启动器主屏时,这个返回键还会自动隐藏,仅剩下整合了 Home 和多任务两大功能的新按键。

这个长相与 iPhone X 的手势操作指示符类似但更加短小的「药丸」状 Home 键主要拥有三种操作:点按、向上轻推和横滑

其中,点按即点击和长按,点击 Home 键可以从任何界面直接返回主屏,长按 Home 键则能在任何界面呼出 Google Assistant。

向上轻推则包含了三层逻辑:

  • 向上轻推一次,打开多任务管理界面。这个操作几乎适用于 Android P DP2 的所有系统界面,除了应用抽屉。
  • 在多任务管理界面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上轻推,打开应用抽屉。这个操作几乎适用于 Android P DP2 的所有系统界面,换句话说,不管我们正在使用什么应用,只要能够呼出多任务管理,就能顺势打开应用抽屉选择启动其他应用。
  • 向上一推到顶,直接打开应用抽屉,这个操作仅适用于主屏。
多任务界面样式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最后是横滑,在 Home 键上向右横滑即可进入多任务管理界面,这里其实也包含了两层逻辑:如果我们向右横滑后随即松手,就能立即在最近使用的两个应用之间完成快速跳转;而如果我们在向右横滑后按住 Home 键不放,那接下来我们就可以继续左右滑动 Home 键来横向卷动多任务卡片预览,松手时位于正中的应用将被打开。

横滑设计虽然说是 Home 键手势中变化最大、学习成本最高的,但只能向右横滑、横滑松手快速跳转这类设计其实也参考了此前被设计在屏幕按键区域最右侧的正方形多任务按钮,因此在操作逻辑和使用习惯上适应起来并不算太难。

但严格来说,Google 对 Android 系统屏幕按键的改造还算不上是「全面屏」手势——毕竟它依然还要在屏幕底部占据一片不小的显示区域。

易用性提升

Android P DP2 在易用性方面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离线机器学习(on device machine learning)」的全面引入,一直以来都在 Google 其他软件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 AI 这一次在 Android 操作系统上正式实现落地。

自适应亮度 &自适应电池

首先,Android P DP2 引入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自适应亮度(Adaptive Brightness)和自适应电池(Adaptive Battery)功能。

此前,Android 平台的自动亮度(Auto Brightness)功能一般基于传感器所采集到的环境光强度进行亮度调节,而自适应亮度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加入了对用户手动设置偏好和使用场景的考量

环境光不再是屏幕亮度调节的唯一参考因素

通过对我们手动亮度调节操作的不断学习,系统会逐渐在适当的场景中接管亮度调节,比如当我们在玩游戏、看视频时将亮度调高,打开电子书阅读器或夜间浏览网页时将亮度调低等等。

自适应电池功能原理与之类似,Android P DP2 可以通过对我们应用打开频率和使用习惯的学习来对 CPU、运行内存等系统资源进行智能化调度。从 I/O 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自适应电池功能可以减少 30% 左右的不必要 CPU 唤醒,带来更好的续航效果。

Adaptive Battery

此外,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派小队还发现,电池详情界面会根据我们的使用习惯显示剩余电量的预计续航时长,给出「根据您的使用情况,电量将在凌晨 1:00 前耗尽」这样的直观提示。这个提示偶尔也会在我们的使用过程中以通知的方式出现。

电量续航通知,图自 AndroidPolice

应用操作预测 & Slices

熟悉 Pixel Launcher 的用户应该都知道,在 Pixel Launcher 的应用抽屉顶部一直都有一个基于用户使用习惯进行应用推荐的区域,如果你为 Pixel Launcher 开启了「读取应用使用情况」的权限,这个应用推荐会变得相当称手。

Android P DP2 基于离线机器学习和新加入的 Slices API 对这一特性进行了扩展,现在,Pixel Launcher 还会根据我们的使用习惯推荐一些应用之外的快速操作,比如插入耳机后提供一个快速播放某张专辑的快捷方式、夜深人静时悄悄放上女朋友的联系人头像、点一下就能马上拨通等等。

App Actions 根据使用场景推荐应用和操作

Slices 则把这个推荐的可能性进行了扩展,让适配了 Slices API 的应用可以直接在 Play 应用商店或 Google 搜索应用的搜索结果中展示与搜索内容相关的应用界面和应用功能入口。

Slices 可以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展示应用交互

比如当我们搜索「应用促销」时,适配了 Slices API 的 App Sales 可以直接将促销列表展示在搜索建议当中。正因为如此,Slices API 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给了应用微件(widgets)更大的发挥空间。

多任务效率提升

除了上面提到的呼出手势以外,多任务处理效率在 Android P DP2 中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Android P DP2 主要提供两种新的多任务快捷操作:智能文本选取和图片选取

横向多任务卡片给了每一个应用更多的展示空间,因此多任务卡片在这个版本中也彻底摆脱了只能作为缩略图预览的鸡肋作用。从 Android P DP2 开始,我们可以直接在多任务卡片缩略图上长按进行文字选取,这个操作使用于几乎所有拥有文本显示的应用,长按弹出的文字编辑菜单与普通模式下无异,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多任务卡片预览在 Google Keep 和 Chrome 之间进行文字内容的复制粘贴,无需进行频繁的应用切换。

在 Chrome 的多任务卡片中直接选取文字,图自 AndroidPolice

而即便不是文本,借助智能文本选取功能,我们也能够从涂鸦、照片中直接提取文字,这里的操作与 OCR 识别类似。

在 Chrome 和 Spotify 的多任务卡片缩略图中选取专辑封面,图自 AndroidPolice

最后,在多任务卡片中可以直接选取的其实还有图片,比如我们可以在 Google Photos 的多任务卡片缩略图上直接选中某张图片,然后在弹出菜单中进行分享。当然,这个功能如果后续能够加上「搜图」操作体验会更好。

从网页截图中选取文字,图自 AndroidPolice

注:除了自适应亮度和自适应电池,本部分的其他功能目前都只适用于 Pixel 2 和 Pixel 2 XL 两款机型

通知系统

令人欣慰的是,每年我们都能看到 Google 在改进 Android 通知系统上所做的努力。在 Android P DP2 中,通知系统主要迎来了以下几方面变化:

层级整合与优化

在以往的 Android 版本中,勿扰模式的出现曾让我们一度感到困惑——除了响铃、震动和静音三种通知提醒模式以外,Android 系统也引入过优先、勿扰和完全静音三种通知优先级别。

而如果你还没有搞明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Android P DP2 也许能为你的内心带来一份难得的「平和」:DP2 对通知进行了彻底的整合和优化。

具体而言,DP2 的通知依然分为两部分,勿扰模式和响铃方式。勿扰模式会对通知进行第一次「把关」。但 DP2 完全去除了「优先、完全静音」等容易给人造成困扰的选项,因此 DP2 中的勿扰模式仅存在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一旦开启,除「例外情况」中选定的内容以外,几乎所有的应用通知都将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得到完全屏蔽

也就是说,如果你觉得当前通知栏里的通知太多太乱,也可以开启勿扰模式来将他们一扫而空。关闭勿扰模式后这些通知将再次显示。

勿扰模式将彻底屏蔽视觉和听觉打扰

响铃方式则决定了应用在可以发出通知的前提下,应该以何种方式提醒用户。Android P DP2 提供了响铃、震动和静音三种模式,可以在操作音量按键时弹出的音量调节面板中进行快速切换。

通知管理更方便快捷

在操作逻辑层面的整理和优化之下,一些通知管理操作也得到了改进。

在 DP1 中,如果我们经常滑掉某个应用的某种通知,系统会建议我们直接对该类别通知进行禁用。

通知禁用建议

而在 DP2 中,我们不仅能在通知面板左下方看到一个「管理通知」的快捷操作人口,还能通过长按操作来对应用通知进行快速操作:

  • 如果是可清除通知,则根据用户习惯询问用户是否禁用该类别通知
  • 如果是常驻通知,则根据用户习惯建议或直接提供「最小化」操作,最小化的通知将被折叠显示以节省通知面板空间
停止显示通知和「最小化」通知

后台状态一目了然

对后台应用使用麦克风、摄像头等传感器的权限进行限制是 Android P 的重要改动之一,而现在,这个改动得到了更具体的实现。

在 DP2 中,如果某个应用正在后台使用麦克风或摄像头,那么这个应用的通知上会出现相应的小图标来对用户进行提示:

后台使用麦克风提示

其他改动

除了以上四部分需要详细介绍的部分以外,Android P DP2 还有一些小变化,它们分别是:

锁屏支持天气显示了

不知道是不是 bug,Android P DP2 的锁屏界面在派小队的 Pixel XL 上布局十分奇怪,时间等信息和以往的版本相比明显下沉。不过在更新 Google App 至最新版本后,DP2 的锁屏可以调用 Google App 中的天气信息了。

锁屏天气显示

浮动通知动画更好看了

Android P 对系统动效进行了全面翻新,浮动通知的出现和收起也不例外。

启动动画「果味」更浓

尽管如此,并不是所有的动画都那么令人满意,比如应用启动——iOS 用户应该会觉得很熟悉:

多任务卡片布局带来的变化

还记得 Google 根据开发者反馈专门为 Android 系统加回「一键清除」所有最近任务卡片那件事吗?随着 Android P DP2 多任务界面设计的改动,派小队发现这个功能又消失了。

此外,新的多任务界面带来了新的分屏操作方式,但这个方式不仅不太美观,操作起来也远没有之前那么方便:

分屏只能通过长按菜单

Markup 下放至 OG Pixel

作为第一代 Pixel 用户,派小队曾在 DP1 疯狂嫉妒只有二代 Pixel 才有的屏幕截图编辑工具 Markup。好在这次放出的 DP2 中,这个功能已经下放到一代 Pixel 和 Pixel XL 了。

Markup 截图编辑工具

除此之外,截图通知也在 DP1 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除了分享和编辑,直接删除选项也得到了回归。

截图通知操作更多了

快速设置面板

快速设置面板又从 DP1 的上下翻页式改回了目前 Android 8.1 正式版中的左右翻页,(看来这个改动的反馈不太好)。另外,快速设置面板顶部现在会显示一些基本信息,比如勿扰模式状态、闹钟等等,也正因为如此,DP1 中出现的闹钟快速设置开关也被取消了。

快速设置面板顶端

启动器 Dock 背景消失了!

DP1 搭载的新版 Pixel Launcher 为 Dock 栏采用了一个新的半透明圆角遮罩,一度让很多 Android 用户表示难以接受。好在 DP2 引入 Home 手势后这个 Dock 背景也顺势得到了取消:

Dock 栏没了背景,但依旧不算干净

非常丑陋的 LTE 指示图标

最后,这是 Android P DP2 中最丑的地方:移动数据的指示图标。

……

以上就是 Android P DP2 的全部内容,根据 Google 的时间线,我们还将在 6 月迎来 DP3 和 DP4,到时我们也会第一时间为大家整理更多新系统值得关注的功能。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 Android 的新鲜资讯。

让 Steam 也能用上 Nintendo Switch Pro 手柄 | 一日一技

$
0
0

Nintendo Pro Controller 这个手柄作为 Nintendo Switch 的附带配件之一,可以说是让各位玩家们有玩游戏的体验更上了一层楼。

这样好用、舒适的手柄,我们当然要发挥它的全部作用。上次我曾提到 《怎么样在电脑上使用 Joy-Con 游玩游戏》,评论中也有读者希望介绍一下 Pro Controller 的驱动程序。现在 Steam 官方开始支持了 Nintendo Pro Controller 作为输入设备。在这篇文章,我们来介绍一下怎样抢先体验到这个功能。

进入 Steam Beta 测试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个功能仅在 Steam Beta 中可用。启用 Steam Beta 非常简单:

1. 首先点击左上角的「Steam」,选择设置。

2. 在「参与测试」一栏中点击「更改」,再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team Beta Update」。

点击「确定」之后,你的 Steam 会开始更新,这时等待更新完成即可。

3. 将手柄和电脑配对

这步非常简单,打开电脑上的蓝牙设置界面,选择添加蓝牙设备。

之后按下手柄上的 Sync 按钮,直到手柄指示灯左右闪动,你应该就能在设备中发现「Pro Controller」了。点击连接即可。

如果成功连接的话,你的手柄的 Home 按钮周围应该会亮起。同时 Steam 应该会提示你进入大屏幕模式以获得最佳体验。或者,你还可以点击右上角的控制器图标来进入大屏幕模式。

Steam 大屏幕模式

配对之后,我个人尝试游玩了 METAL GEAR SOLID V: THE PHANTOM PAIN 以及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等游戏,发现适配非常完美。不仅 Steam 大屏幕上支持手柄震动,而且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等游戏甚至还支持晃动手柄来瞄准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希望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 Nintendo Pro Controller 的话,我强烈推荐你去尝试你一下 Steam Beat 的这个新功能。

题图来自 Unsplash


一周 App 派评:上周值得关注的 8 款 App

$
0
0

各位周一好!本周我们为大家挑选了 8 款值得关注的应用,快来看看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iOS 精选(3 款)

VOUN 2.0:打破正方形的「条条框框」


上周的 App Store 新应用推荐,几乎是亲一色的「老朋友」,其中 VOUN 算是我非常青睐的一款了,它可以为照片添加让人眼前一亮的相框,无论是分享还是珍藏都是极好的。然而自上架后,三年以来 VOUN 毫无动作,上周却忽然「诈尸」,带来上架后首次大版本更新,全新的 2.0 让它的实用性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首先,上个版本被疯狂 diss 的正方形导出「规则」被稍稍打破一些,你可以在导入或导出时选择 3:2 的画幅,新版还支持导出最高为 4088x4088 分辨率的图片,算是更适于收藏。此外,新版加入了 2 款全新相框,总体而言,虽说自由度依然有限,但可玩性总算是强了一些。

除了功能性提升外,VOUN 还对首页进行了改版,原本的单图幻灯片式的展示,改为了纵向的照片墙。现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一张照片上注目或是一划而过,就像刷社交平台那样,而不用再跟着 VOUN 的节奏来看了。

相关阅读:《把照片裱起来,一秒变画廊大作:VOUN》

请输入图片标题

泼辣修图 5.0:图层功能来了


除了 VOUN 之外,上周著名修图应用「泼辣修图」也进行了一次大版本更新,5.0 版的更新重点,大约就是「图层」了。图层是专业修图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泼辣修图引入图层功能,可见是进一步向专业级靠拢。但对移动端用户来说,单纯「图层」并不一定实用,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寻找及处理多图层素材。泼辣修图在引入图层功能的同时,内置了许多素材,比如极光、云彩、光效、渐变色等,这就瞬间让「图层」变得非常友好,即便你对图层一无所知,也可以玩出花来。

打开「图层」标签,你可以看到丰富的图层素材。例如,你可以利用「云彩」使单调的蓝天变得更有层次,又或是使用「天空」素材将日夜颠倒,让极光降临。「漏光」与「灰尘」可以模拟出老旧胶片的风格,「双重曝光」则能为单调的的图片添上霓虹的色彩。内容虽然丰富,但你其实可以这些全都划分为一类,它们其实都是预设好混合模式的贴图素材,配合上多样化的蒙板,可以迅速并和谐地改变照片环境或是提升表现力,相比自己找素材琢磨肯定省力不少。不过泼辣修图也提供了自定义图层,它并不会剥夺你自由创作的权利。

此外,新版还增加了明度和深度工具,前者允许你将高光与阴影部分区分处理,后者则可以帮你区分景深再进行调校,这些都可以让你的画面处理更为精细。

新版泼辣修图的收费策略由原本的买断制变为了订阅制,你可以以每月 16 元或是每年 153 元的价格订阅,这相比之前的 128 元买断的确贵出不少,但鉴于泼辣修图有多平台支持,这一价格我觉得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下面是老用户「偷笑时间」,你无需支付额外费用,仍可继续享受所有高级功能。如果你想了解更详细的更新内容,可以查阅下面这篇文章。

详细测评:《泼辣修图迎来 5.0 更新,向移动端专业修图更进一步》

请输入图片标题

WeatherKit 3.0:简简单单看天气


感受了直白的 Mr. Weather,见识了有趣的 Tinyclouds,你或许想要回归那个「最初」的天气应用,简简单单的天气和温度就够了,那 WeatherKit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简单的渐变色背景,硕大的温度悬停在屏幕中部,天气状况则在底部的白色卡片中露出一些端倪。上拉卡片,你可以看到体感温度、降水概率等更多数据。WeatherKit 并不是只有冰冷的数据,「太阳在玩捉迷藏呢」「今天天气超棒的」,温度下方的问候,还挺有人情味儿的。点击右上角的相机按钮,你还可以将信息附在照片上,与朋友分享天气状况。

被国内天气应用「惯坏」的我们,WeatherKit 的订阅价格大约到了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地步了,非常基础的多城市、空气质量、5 日预报等功能,都需要每月 6 元的订阅,或是 108 元买断才可使用,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Android 精选(3 款)

Summarize:抓取英文网页中的关键内容


作为 Google Feed 的用户,派小队非常喜欢 Google Feed 在资讯抓取上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它总能第一时间在负一屏为我们送上值得一读的文章;但另一方面,这些文章的可读性却往往不太好,即便有 Google AMP 技术的加持,很多网站出于盈利或流量原因也喜欢在资讯正文穿插一些极其影响文本可读性的广告、视频和「相关链接」。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烦恼,最近上架的这款出自 MonospaceIsotope开发者 Jack Underwood 的新应用 Summarize 应该能够帮到你。

Summarize 是一款功能纯粹、体积小巧的工具应用,我们只需要在浏览网页时调用系统自带的分享接口直接将网页分享至 Summarize,它就能自动从该网页中整理和提取主要的文字内容;Summarize 还支持多个活动窗口(Activity),也就是说,不同网页的 Summarize 可以分别存放在后台任务中,非常方便。

但 Summarize 也有缺点。首先,在派小队的测试当中,它始终无法抓取中文网页的主要内容;其次,尽管支持多活动窗口,但 Summarize 应用本身却不支持对已经收集到的网页文本内容进行存档,功能上而言还非常简陋。

你可以在 Play 应用商店 下载到这款免费应用。

Squirrel:雅虎出品,团队群聊新选择


从 Google 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大公司对于社交应用的热情应该都是无止境的。上周,雅虎就突然推出了一款名为 Squirrel 的群聊应用。

从雅虎上传至 Play 应用商店的应用描述来看,Squirrel 允许用户根据不同的讨论话题在同一小组下创建多个「聊天室」,话题相关成员可自行加入。同时还有面向全体小组成员的「公告」和面向特定成员的「私密聊天室」,在聊天室中,成员可以随意向某条消息发表「表情回应」。

这些特性一一看下来,这是一款怎样的产品,用过 Slack 的朋友应该会很清楚。

目前 Squirrel 还处在测试阶段并且仅支持邀请制,想要体验的朋友可以试着向 Squirrel发送申请邮件。另外,鉴于雅虎是一家有着 悠久用户数据泄露历史的公司,派小队并不建议大家在 Squirrel 上建立话题过于私密的群组,简单体验就好。

Google News:新版客户端抢先登陆 Android

上周的 I/O 大会异彩纷呈,从 Google Duplex 到 Android P Beta,AI 在 Google 自家服务中落地的速度正在加快。

新版 Google News 正是加入到这次 AI 革新行列中的众多应用之一。

借助独家的 Newscasts,新版 Google News 客户端使用 AI 对新闻进行分析并提炼新闻简述,让我们在客户端首页就能快速了解资讯内容;通过多个新闻来源的自动整合,Google News 现在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完整而立体的新闻报道,每篇报道都会附上 AI 的推荐原因,让我们不仅了解新闻的来龙去脉,还知晓为何自己会接收到这条讯息。此外,新版 Google News 还支持使用 Google Subscribe 在多个设备和平台间同步报纸和杂志的付费状态。

如果你等不及 Google 官方的推送,可以前往 APKMirror 直接下载新版 Google News的客户端进行安装体验。

Product Hunt 精选(2 款)

Fugue:免费音频素材网站

Fugue是一个提供免费音频素材的网站,你可以寻找到适用于视频短片或 VLOG 配乐的音频素材。

为了方面快速寻找到合适的音频,Fugue 从主题、流派以及心情等三个较大的维度对全部素材进行了分类,而这三个维度下又被细分为数十个不同的小类。除此之外,Fugue 还给出了每段音频的 BPM 值,以便用于判断节奏的快慢。

目前,你可以免费下载 Fugue 上的所有音频素材,唯一的条件是注明出处。如今,免费无版权的图片素材网站越来越多,而 Fugue 是免费音频素材网站中比较不错的,添加的浏览器收藏夹把。

Touch Bar Timer:放在 Touch Bar 上的计时器

Touch Bar Timer的名字很直接地概括了这款应用的功能,也就是一个可以放在 Touch Bar 上的计时器小工具。

Touch Bar Timer 的功能极其「单一」,通过单击 Touch Bar 上的按钮,就可以随意地开始或暂停计时器。同样,双击即可完成计时器重置。

如果你正好能用到这款计时器,现在就可以 免费下载使用。开发者非常用心地给产品网站添加了一些有趣的交互,值得 探索一下呢。

本期「一周派评」由 @snow@Android 派小队 和 @huhuhang 联合撰写。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发现更多新奇应用 📱


派早报:特斯拉在上海注册公司,Google 推出新一代云存储计划,余额宝下调快速提现额度等

$
0
0

特斯拉在上海注册公司

近日,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可以发现,特斯拉在上海成立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公司注册于 5 月 10 日,由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外资独资,注册资本 1 亿元人民币,注册地点位于上海自贸区内。

从目前的注册信息来看,特斯拉(上海)并不具备生产和销售电动车的资格,不过此前 Elon Musk 表示将在今年第三季度公布特斯拉中国工厂的选址地点,再加上其电池合作伙伴松下也表示考虑与特斯拉在华建立一家新工厂联合生产锂电池,种种迹象都表明未来几年我们会见到在中国生产的特斯拉电动车。

Google 推出 Google One 云端存储计划

近日 Google 宣布将推出新的云存储服务 Google OneGoogle One 支持家庭用户共享服务,未来存储空间将可以和 Gmail 以及 Google Photo 共享。Google One 提供 100 GB(1.99 美元/每月)、200 GB(2.99 美元/月)及 2 TB(9.99 美元/月)等不同方案。Google 同时表示,这项新的存储计划将取代 Google 云端硬盘。Google One 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首先在美国地区推出。来源

两大主流电子邮件加密算法严重漏洞曝光

据 ArsTechnica 报道,时下最流行的两种电子邮件加密算法(PGP/GPG 和 S/MIME)存在严重漏洞,或导致邮件的明文信息暴露,并可能影响到用户过去已经发出的邮件。对此,明斯特大学应用科学系计算机安全教授 Sebastian Schinzel 在 Twitter 上表示,当前暂无针对该漏洞的可靠修复方案,对于当前正将 PGP/GPG 或 S/MIME 用于敏感通讯加密的用户,应该立即在电邮客户端中禁用该功能。来源

6 月 6 日起,余额宝快速提现额度下调至每日 1 万元

余额宝近日发出通知,6 月 6 日起,余额宝转出到银行卡的快速到账服务(2 小时到账)额度从每日限额 5 万元调整到 1 万元,普通到账服务(第二天到账)及消费支付等均不受影响。

支付宝相关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项调整是余额宝与平台上三家基金公司协商后作出的决定,调整「体现了余额宝小额、分散的现金管理的本质」,并「将一如既往主动进行风险管理,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服务。」

微软确认 Windows 10 Nearby Share 将支持 Android 和 iOS 

Windows 10 四月更新加入了诸多新特性,其中类似苹果 AirDrop 的 Nearby Share 可以方便地在 PC 以及移动设备上分享文件。在近日的 Build 2018 大会上,微软对外确认这项功能将会很快支持 Android 与 iOS,而且 Nearby Share 将支持蓝牙和 Wi-Fi 两种不同的传输方式。来源

任天堂将在下月重新开售迷你 FC

昨日(5 月 14 日),任天堂日本官网宣布,将于今年 6 月 28 日重新上架销售复刻版迷你 FC 游戏主机。新机体积将与 2016 年推出的复刻版保持一致,比初版小 60%。游戏方面,新机将收录 1983 年至 1993 年间的 30 款游戏,并针对高分辨率显示器进行优化。新机官方售价 5980 日元,约合 340 元人民币。来源

图 / 任天堂

(题图:特斯拉官网)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用 Airtable 和 Workflow 打造你的阅读进度清单

$
0
0

自从接触到了 Airtable 和 Workflow,总觉得这两个要是结合起来会非常有用,但一直不知道怎么把两者结合。直到4月22日读到《Airtable + Workflow = 效率?基础入门 | 新手问号》才知道结合二者的技术,于是萌生了利用 Airtable + Workflow 跟踪自己阅读的想法。

本文设计的 Workflow 的下载链接如下,你可以后一边查看 Workflow 步骤、一边阅读文章,效果更加。使用以下 Workflow 前需要配置填入 API key 和相应表格链接。

概述

虽然豆瓣本身就有跟踪自己的阅读书目的功能,但是还是更倾向于一个更加本地的,并且可以自己对数据进行操作的记录。在接触到 Airtable 之后觉得很适合,于是为自己建立了一个 Books I read 的表格,有三个 sheet,分别是 Books I want to read (想读), Reading(在读)和 Books I read(读过)

Books I read表格概览

想读(Books I read)中包含了

  • 书名(Name)
  • 作者(Author)
  • 添加日期(Date added)
  • 想读理由(Reading reason)
  • 总结(Summary)
  • 豆瓣链接(Douban link)

在读(Reading)表格在想读表格的基础上添加了

  • 开始日期(Date started)

已读(Books I read)表格在在读表格的基础上添加了

  • 结束日期(Date finished)
  • 评分(Rating)
  • 我的短总结(My short summary)
  • 阅读笔记(Reading notes)

但是 Airtable 本身的输入方式并不是非常方便,尤其是在移动端上,连复制功能都没有,然而跟踪阅读书目中最常见的操作就是把一条记录从这一个 sheet 移到另一个 sheet。在看完《 Airtable + Workflow = 效率?基础入门 | 新手问号》之后,我决定采用利用 Workflow 自动输入的方式。另外,虽然不想在豆瓣上记录自己的数据,但不得不承认豆瓣上关于图书的数据库是很强大的,所以在添加书目的 Workflow 中我使用了从豆瓣上抓取书名,作者,简介的手段,减少输入成本。

Workflow 设计

我一共设计了三个 Workflow,分别是

  • 添加想读:通过书名在豆瓣检索获得作者,简介等信息加入想读的 sheet,添加想读理由和时间戳
  • 添加在读:选择在读的书名,将该记录从想读sheet移动到在读 sheet,并添加时间戳
  • 添加已读:选择已读的书名,将该记录从在读sheet移动到已读 sheet,添加时间戳,自己的总结和读书笔记(可选)
流程图

前期准备

这个 Workflow 是基于豆瓣和 Airtable 的 API,所以需要对 API 比较熟悉。API(应用程序接口)用于程序和其他软件的沟通,本质是一些预先设置好的函数。在豆瓣和 Airtable 的 API 实际使用中,可以简化理解为通过向服务器发送一个操作『链接』,服务器对记录进行操作(返回,添加,删除等等),其中记录储存格式主要是 JSON。

关于 Airtable 的 API 的使用在《Airtable + Workflow = 效率?基础入门 | 新手问号》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建议读者先移步这里。

关于豆瓣的 API,由于这里我主要参考的是 搜索图书评分 Workflow 中已有的操作,这里就不做赘述了。如果读者有需求添加自己的功能,请移步豆瓣 API 官方文档。

关键操作拆解

这三个 Workflow 中核心都是使用 Workflow 的 API 操作,包含的 API 操作主要是添加和删除,下面简要一下关键操作。

豆瓣搜索

如前所述,豆瓣搜索的部分我参考了少数派 Workflow Gallery中的 搜索图书评分 Workflow,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入了获取作品简介的功能,下面展示相关的Workflow操作:

豆瓣相关操作

这三个 Workflow 中核心都是使用 Workflow 的 API 操作,包含的 API 操作主要是添加和删除,下面简要一下关键操作。

Airtable 操作

Airtable 记录添加

Airtable记录添加相关操作

以上是 Airtable 记录添加的相关操作,设置好 URL(可从 Airtable 的官方文档获得),利用 Get Contents of URL,选择 POST 即可添加记录。添加的记录是 JSON 格式,名字叫 fields,设置如下图:

Airtable记录格式在Workflow中的设置

Airtable 记录检索

Airtable记录检索相关操作

与记录添加类似,记录检索就是把 Get Contents of URL 中的 Method 设置为 GET,不需要设置 Request Body。返回的是一个 JSON 格式的记录,与前文的豆瓣返回结果类似,利用相似的操作,我们将其变为一个选择列表。

Airtable 记录删除

记录从一个表移入到另一个表其实是添加和删除两步,Airtable 记录删除的 Workflow 操作如下:

Airtable记录删除

与前面很类似,我们只需要指定 URL,选择 Method 为 DELETE 即可。主义这次的 URL 需要包含需要删除的记录的 id 信息,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 Airtable 的文档或者参看具体的 Workflow 动作(下载链接在文后)。

其他操作

设计中有很多获取记录并输出成选择列表的操作,在 Workflow 中这个功能实现有些复杂,在这里我参考的是豆瓣阅读中的相关操作,可以看出真的是很复杂……

冗长的把记录变成输出列表的操作

演示视频

下面是三个 Workflow 的演示视频,可惜分辨率不高。

添加想读演示

添加在读演示

添加已读演示

一点体会

这也是我第一次正式的做一个相对而言比较大的 Workflow,在感受到 Workflow 强大的同时,整个 DIY 过程也有些许体会。我平日工作很大一部分是编程,虽然 Workflow 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编程』,但是其逻辑和 Python 之类的还是有一些不同,并且 Workflow 的调试也和一般的程序有所不同,需要一点时间适应。另外 Workflow 目前还不支持动作复制的功能,尤其在我这个有很多重复类似操作的设计中感觉还是有些繁琐。

相关链接

Airtable API
  • 本文的 Workflow 设计参考了基于《Airtable + Workflow = 效率?基础入门 | 新手问号》by @小他还是他,另外根据小他在评论中的指路,也参考了《技巧:利用 Workflow 记录书籍 / 影剧到 Airtable | Matrix 精选》by @Hughchanx

  • > 想知道关于 Workflow 的更多用法,请访问少数派的 Workflow 专题🔥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装上这 9 款 Windows 绿色软件,让 U 盘变成即插即用的工具箱

    $
    0
    0

    对于经常尝鲜使用 Windows 软件的玩家来说,安装 / 卸载 EXE 程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使用过程。

    如果你厌倦长时间等待安装的过程,那么实用的绿色工具正好帮助解决上面的使用痛点。绿色工具不依赖环境,无需等待安装过程,配置数据全部写在软件目录下,而不写入系统注册表或者用户电脑的个人文件目录里。由于大多数绿色工具是以压缩包的形式存在,达到了解压即用的效果。

    所以要总结绿色工具的优势,分别是干净(移除时只需删除软件目录)、灵活(更换另一套系统时无需重新配置)、便携(放在 U 盘等移动设备上,即插即用)。

    这篇 U 盘里需要常备的绿色工具合辑,将分为上下两篇,这篇分享文里我将介绍系统日常操作类的绿色工具,包括了:

    • 搜索:Everything
    • 截图:Snipaste
    • 图片:IrfanView
    • 编辑:Notepad++
    • 下载:EagleGet
    • 电子书阅读:Calibre
    • 文档阅读:LibreOffice
    • 视频播放:PotPlayer
    • 压缩:7-Zip

    Everything

    Everything 提供了 32/64 位的便携压缩包,以 64 位安装包为例,其解压前大小为 1.35MB,软件通过访问 NTFS 文件系统的 USN 活动日志,几秒钟的时间里完成检索几十万设置上百万的大小文件,并且实时检测到文件本身更改的情况。

    我们将解压的文件放在 U 盘里,换一台未曾使用过 Everything 软件的电脑,打开软件时会提示需要十几秒的文件检索时间,完成检索之后,用户就可以享用飞快的搜索体验。此时,U 盘里的 Everything 文件夹仅增加了几个个人配置的文件,下一次在同一电脑里打开 Everything,无需重新检索。

    初次打开 Everything,需要十几秒的检索时间

    在已经检索了几十万文件的电脑里,如果需要搜索名称包括 Chrome 的文件文档, Everything 会随着用户输入的每一个字时实时更新搜索的结果,瞬间出结果的体验还是相当给力。

    所输即所得的搜索过程

    Everything 支持特定的搜索语法/正则表达式、设置快捷键快速呼出软件窗口,实现一键搜索,如果用户认为记住各种语法/规则/快捷键组合等内容,觉得很复杂的话,软件提供了更直观的高级搜索功能。用户只需要根据界面的搜索条件,通过点击选择和输入查找内容,就可以实现特定的搜索。

    高级搜索

    如果你还想全面了解 Everything 的搜索功能,考虑订阅少数派付费栏目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正确管理文件,第三期介绍了如何利用 Everything 工具来提升效率。

    Snipaste

    国产 Windows 良心软件之一 Snipaste,官方提供了 32/64 位的压缩包版本,解压即可使用。Snipaste 自动检测边界及文本、形状、箭头、涂鸦、高亮、马赛克等强大标注功能外,Snipaste 还能让你将截图或剪贴板内容直接固定在屏幕上,方便随时查看。

    标注配图

    写作过程中难免要在文章里配上一些说明图片,如果涉及特别指明图片中哪个重点区域,或者是步骤说明的情况,那么图片标注会让配图更有重点和条理性。

    Snipaste 支持使用数字按键「1」和「2」来缩小和放大线条的粗细,用户使用形状、箭头、文字来重点说明哪个区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如果要在同一张图片中展示多步操作的过程,除了上面用箭头作为标注样式外,还需要增加序号来明确阅读时的条理性。

    使用序号标注,增加步骤阅读的条理性

    固定贴图

    对于我来说,Snipaste 最常用的功能之一是固定贴图。比如需要截取不同页面或者窗口的部分内容,并将它们组合或者比较,以往的做法是分别在本地保存两张图片,而 Snipaste 固定贴图功能可以让截图在屏幕上置顶显示。我的用法是将不同的截图做比较,或者方便做图片组合,「变相」制作长图。

    扩展阅读:

    IrfanView

    IrfanView 是一款拥有十五年历史的软件,官网宣称这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图片查看器之一,其强大特性是支持丰富的格式和第三方插件扩展本身的功能。

    对于我来说,IrfanView 比其他图片浏览软件强大的地方还在于支持预览 Photoshop 的 PSD 格式文件,而且打开的速度相当不错。

    打开 PSD 文件的速度比较理想

    如果在无外网连接的电脑里,临时需要图片格式转换的话,IrfanView 则可以担当转换的工具。在 JPEG/GIF 保存的设置窗口中,IrfanView 提供了便捷的滑动条来调整图片保存质量,另外安装了 RIOT 插件的话,可直接设置希望保存图片的大小,更精确地控制图片转换和压缩大小。

    滑动条块来压缩图片大小

    当然,IrfanView 拥有丰富的第三方扩展,很好地扩展了自身的功能,在官方 页面 可以找到大量扩展合辑,用来实现图片 OCR、Email 发送图片,甚至是读取 CAD 文件、改造成音视频播放器。

    Notepad++

    Notepad++ 属于轻量级的代码文本编辑器,支持插件扩展功能,软件本身默认支持多种流行的编程语言,它已经很好地取代了我 Windows 10 的笔记本工具。

    Notepad++ 官方提供的压缩包,解压缩后即可使用,同时用户可以将兼容的第三方插件、主题放在软件目录中对应的 plugins、themes 等文件夹中,用于定制化 Notepad++ 软件。

    简洁的主界面

    在我本人的使用经验来看,Notepad++ 标签页形式显示每一个文档,语法高亮代码、自动补全这两大功能已经满足了非专业的使用需求。在这里介绍两个 Notepad++ 的使用小技巧,如果你上手一段时间后肯定还能够发现更多方便的软件操作。

    多行数据合并为一行。打开替换窗口,在查找目标里输入「\r\n」,替换为输入框的内容为空,查找模式选择「正则表达式」,最后点击「全部替换」,即可将多行数据合并为一行。

    多行数据合并为一行

    给所有行首添加统一内容。按住按键 Alt,使用鼠标左键拖拉需要统一输入内容的位置,最后输入内容完成添加统一内容。

    给所有行首添加统一内容

    EagleGet

    EagleGet 是一款支持 HTTP、HTTPS、FTP、MMS、RTSP 协议的下载软件,软件还可以嗅探 Youtube、Facebook、Dailymotion、Vimeo、Pandora、RedTube、XVideos 等视频网站的视频资源。

    软件主界面

    解压下载到本地的软件压缩包,以管理员身份运行软件根目录中的 install.bat 文件,即可在浏览器中安装 EagleGet 插件,方便嗅探各大视频网站的资源。

    扩展阅读:

    迅雷下载不能用了?Windows 上还有7 款工具可以帮你搞定

    这里推荐的Windows 应用,都经过了严格地人工挑选

    Calibre

    在别人电脑上,如果遇到 AZW3、MOBI、ePub 格式的文档无法打开的尴尬情形,那么将 Calibre 放在 U 盘里,一定能够帮助你查看预览各种电子书。Calibre 支持导入几乎市面常见格式的电子书,还能够在不同的格式互相转换,方便导入到电子书硬件设备上。

    Calibre 主界面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 Calibre 完整的功能介绍,可以细读 sainho 分享文「强大的本地电子书管理工具:Calibre 使用指南」。

    LibreOffice

    有时会碰到将一个 doc/docx 文件带到另外的电脑时,发现竟然没有安装 Office 套件,无法打开文件。如果在 U 盘里下载好 LibreOffice 绿色版,可以解决这种尴尬的问题。目前,LibreOffice 是和 PortableApps 合作推出一个绿色安装版本(下载地址)。

    安装之后的文件目录
    套件之一 Writer

    除了单独下载 LibreOffice 绿色安装包外(文件格式是 .paf.exe),用户还可以选择安装 PortableApps 主程序,再通过主程序内置的应用商店来使用各大知名软件的绿色版本,就像是集合了众多绿色软件的应用商店,比如 Kaspersky、Foxit Reader、Listary、Team Viewer、Irfan View、Mozilla Firefox、Chrome、GIMP 等多款知名软件。

    PortableApps 官网列出支持的软件目录

    LibreOffice 兼容微软 Office 文档格式,可能有朋友对这款软件启动或者运行过程中有缓慢的情况,建议通过增加每个对象的内存和图形缓冲区、禁用 Java 运行时环境等设置提高软件启动时间和运行性能。

    PotPlayer

    如果遇到在别人电脑里无法打开希望分享的视频文件时,来自韩国开发者的视频播放工具 PotPlayer 能够很好地化解以上尴尬的情况。透过 PortableApps 商店下载和安装 PotPlayer 绿色版本,如果希望支持更加全面的音视频格式,也可以额外安装 OpenCodec 模块插件。

    PotPlayer 主界面

    7-Zip

    与前面介绍的 LibreOffice 相似,7-Zip 在 PortableApps 平台有专门的绿色安装版本(下载地址)。7-Zip 支持压缩和解压缩 7z、XZ、 BZIP2、GZIP、TAR、ZIP、WIM 格式,官方宣称对于 ZIP 及 GZIP 格式,7-Zip 能提供比使用 PKZip 及 WinZip 高 2-10% 的压缩比。

    7-Zip 主界面

    平时我使用压缩类文件,最为常用的操作还是以解压缩、创建压缩文件为主,7-Zip 则很好地满足了我的需求。和其他压缩软件相比,7-Zip 拥有绿色免费的特性,去除联网扫描文件这类略显「多余」的功能,专注做好解压和压缩这两大功能。最后,打开 7-Zip 双版面显示(快捷键 F9),便捷地在不同的文件路径中移动需要的文件。

    双版面显示

    结语

    绿色工具为我们带来了无需等待安装过程、配置文件不写入系统注册表,达到了打开即用的目的,将这类工具存储在可移动的硬件设备中,同时又带来了随时可用的便捷性。在这篇分享文中,希望在 U 盘中常备这些实用的工具包,相信肯定会极大满足在系统维护、日常使用的需求。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不再错过任何一款好用的 App 📱

    能帮你省钱的一站式网购工具:松鼠识惠

    $
    0
    0

    网购时最让人心痛的莫过于「买完东西才发现忘记领优惠券了」,刚买的东西转眼就有了更低价,不过很多优惠券的位置都比较隐蔽,每次淘宝前都自己动手找实在麻烦,如何才能省心购物同时尽可能不错过任何一点优惠呢?

    之前向大家多次推荐过的 有券助手 其实可以很好地解决上面地问题。有券助手在多次更新后功能已趋近成熟,在最近一次更新中,它更是改头换面以「松鼠识惠」的身份重新出发。

    如果你对它还不太熟悉,我们不妨借此机会来重新认识一下这款应用。

    省心「拾」惠,自动领券

    虽说经过多个版本的迭代更新下来,松鼠识惠在功能上已经相当丰富,但它核心功能依然是找券。

    应用提供了自动和手动两种找券方式。自动找券需要借助辅助功能或 Xposed 框架,打开后应用会在我们通过淘宝、天猫浏览商品时自动在后台寻找可用优惠券,有可用优惠券时会将页面自动导向至优惠券领取界面,如无可用优惠券,则只会通过悬浮小图标提醒,整个找券过程几乎不会对我们的网购体验造成任何形式的干扰。

    松鼠识惠几乎不会对购物体验造成多余的干扰

    手动找券功能则可以看做是一种补充手段,如果你不想打开辅助功能或安装 Xposed,只需在商品详情页面点击分享并复制链接,即可手动寻找优惠券。

    智能「识」惠,找准最佳的买入时机

    除了借助优惠券,查看产品历史售价和「货比三家」的跨平台比价也能帮你省下不少钱。

    松鼠识惠完整地保留了有券助手强大的商品情报功能,当我们在淘宝或天猫客户端上看到心仪的商品时,可以通过点击悬浮窗的方式来了解该商品的价格折线图。

    这里的悬浮窗还提供除了历史价格曲线以外的诸多实用功能:如「同款穿越」能够带我们找到价格更低、优惠更多的同款商品;订阅降价则能在商品还有更多降价空间时一键订阅降价资讯、方便我们第一时间收到降价提醒。

    不仅能找券,应用自己也提供了不同数额的返利红包,在悬浮窗价格曲线下方,我们能看到当前商品领券下单后的返利红包信息。

    你可以在这里直接领券下单,如果你已经授权登录并绑定好了淘宝账号,完成下单后应用还能自动识别到订单信息,直接把返利红包发到你的钱包里。

    松鼠识惠能在第一时间提供低价、好价信息

    返利、历史价格曲线和降价提醒之外,松鼠识惠还支持深度比价功能。

    秒杀比价一个不少

    这个功能与我们在其他平台上所使用的比价插件类似,可以对同一商品在京东、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的价格进行横向对比并给出最低价格,在哪买、怎么卖,一眼便知。但比较遗憾的是,深度比价功能目前仅支持苹果、三星、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尚无其他门类商品。

    更多实惠,网购不止于「省」

    虽然作为一个网购需求相对较少的人,个人此前相对比较喜欢早期那个功能纯粹、设计简洁的有券助手。但对电商平台依赖性更强一点的用户而言,拥有强大的购物辅助工具和全面的商家优惠信息的松鼠识惠的确算得上是必备的利器。

    除了上面提到的找券、比价,应用本身还为用户提供了每日红包、下单返利等多种福利。

    其中「每日红包」会在用户分享应用或完成 50 次找券后向用户发送 4 个现金红包,这些红包可以在应用内直接提现。

    分享和找券则能获得返现

    找券、秒杀、比价、返利……如果你想在网购的过程中省时省力,松鼠识惠提供的一站式网购解决方案值得一试。




    无需插件,一个书签就能给浏览器加上网页翻译功能 | 一日一技

    $
    0
    0

    遇到一个看不懂外文网页,我们第一反映就是装个翻译插件,或者把文字复制到翻译工具里。

    其实不需要专门的浏览器或任何插件,只需一个书签,就可以实现网页翻译的功能:

    带翻译功能的书签
    翻译前后对比

    这种书签叫 Bookmarklet,其内容并不是网址,而是一串 JavaScript 代码。通过下面三步就能添加一枚带翻译功能的书签(以 macOS 版 Safari 浏览器为例):

    1. 任意选择一个网页,将其保存为书签;

    2. 右键点击这枚书签,选择编辑地址;

    3. 将地址替换为下面的代码(任选一个):

    Google 翻译:

    javascript:var%20t=((window.getSelection&&window.getSelection())||(document.getSelection&&document.getSelection())||(document.selection&&document.selection.createRange&&document.selection.createRange().text));var%20e=(document.charset||document.characterSet);if(t!=‘’){location.href=’http://translate.google.com/?text=‘+t+’&hl=zh-CN&langpair=auto|zh-CN&tbb=1&ie=‘+e;}else{location.href=’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u=’+encodeURIComponent(location.href)+‘&hl=zh-CN&langpair=auto|zh-CN&tbb=1&ie=’+e;};

    百度翻译:

    javascript:(function(){window.open(‘http://fanyi.baidu.com/transpage?query=’+escape(document.location.href)+‘&from=auto&to=zh&source=url&render=1’)})();
    在这里填入 JavaScript 代码

    添加好后,在一个外文网页直接点击这枚书签,就能实现翻译功能了。在电脑上比较简单,直接点书签栏中的图标即可,手机端需要先点地址栏展开书签页面后再点击。

    点击即可翻译

    一般来说,只要浏览器支持 JavaScript,Bookmarklet 就能够运行。主流的浏览器如 Chrome、Firefox、Safari 都支持 JavaScript,如果你发现运行失败,可以在浏览器设置里查看一下有没有开启 JavaScript。

    检查有没有开启 JavaScript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实用小技巧 💡

    派早报:锤子发布新旗舰坚果 R1 和 TNT 工作站,微软推出 Surface Hub 2,Adobe XD CC 向消费者免费开放使用等

    $
    0
    0

    锤子科技发布旗舰手机坚果 R1 和新品坚果 TNT 工作站

    锤子科技昨晚在北京「鸟巢」召开新品发布会,公布了新的旗舰手机坚果 R1 和坚果 TNT 工作站两款产品。

    坚果 R1 的设计延续了坚果 Pro 2 的风格,采用前后玻璃面板 + 背部指纹识别。「全面屏」方案使用了 Essential Phone 的「美人尖」设计,搭配一块 6.12 寸 LCD 屏幕,分辨率为 2242x1080(约为 18.7:9)。R1 采用骁龙 845 芯片,3600 mAh 电池,支持 18W QC4+ 快充和 10W 无线充电。拍照方面手机背部采用了 1200 万(IMX 363) + 2000 万(IMX 350) 的后置双摄方案,以及 2400 万的大像素前置摄像头。

    手机共有黑白两种颜色,具体售价如下:

    • 6G + 64G(仅黑色):¥3499
    • 6G + 128G(黑白两色):¥3999
    • 8G + 128G(黑白两色):¥4499
    • 8G + 1TB(仅黑色):¥8848

    坚果 TNT 工作站配备了27寸4K显示屏,支持 10 点触控,500万像素前置镜头,支持人脸解锁,工作站使用了定制版的 Smartisan OS,主打通过「触控 + 语音」的方式完成操作,系统内置了子弹短信、TNT Office 办公套件、「发牌手」搜索方式等功能。

    坚果 TNT 工作站显示器版本(需要连接 R1 使用)昨晚已经开始全款预售,售价 9999 元,预计 8 月 15 日发货。可以独立使用的工作站售价 14999 元,将于年底推出。

    微软推出新一代大屏会议室显示设备 Surface Hub 2

    昨晚微软对外公布了其下一代大屏会议室显示设备 Surface Hub 2,设备采用 50 英寸显示屏,分辨率超过 4K(未公布具体数值),长宽比为 3:2,采用极窄边框并可以通过悬挂结构进行旋转。这款设备采用的依旧是 Windows 10 操作系统,内置指纹解锁并允许通过一种全新的交互机制进行协作。

    Surface Hub 2 支持多套设备组合链接以构建大屏矩阵,并可以实现高清晰度的视频会议。微软并未给出 Surface Hub 2 的具体参数和售价,发售时间则定在 2019 年。来源

    Adobe 向个人用户免费开放设计工具 XD

    昨晚 Adobe 正式对外宣布,旗下的设计工具 Adobe  XD CC 面向消费者免费开放,消费者无需订阅 Creative Cloud 即可免费使用 XD,包括使用 Typekit 以及 CC 库等原先需要订阅付费的高级功能。

    XD CC 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导入 Sketch 项目,并可以与 Adobe Photoshop 无缝集成,从而快速开发出产品原型。当然 Adobe 更希望用户付费订阅 Creative Cloud,免费版 XD CC 仅提供了 2GB 的 Creative Cloud 空间,如果需要更大云空间存储则需要购买订阅。来源

    Wi-Fi 联盟宣布统一的 Mesh Wi-Fi 标准

    昨日,Wi-Fi 联盟(Wi-Fi Alliance)宣布 EasyMesh 计划,将建立统一的 Mesh Wi-Fi 标准来让不同品牌的 Mesh 路由器相互协作。EasyMesh 只是一个软件标准,路由设备可以通过升级固件来支持该标准。这一计划使得用户将不用更换整套 Mesh 路由设备,用更低的成本就能搭建更高覆盖度的 Wi-Fi 网络。来源

    Tweetbot 3 for Mac 更新:扩展侧栏与暗色模式登场

    第三方 Twitter 客户端  Tweetbot 3 for Mac 近日迎来重大更新,在本次更新中引入全新的暗色主题模式,时间轴过滤器(允许用户选择时间线中呈现的内容),可展开侧栏则允许快速访问列表、消息对话以及搜索内容;并且通过悬停鼠标可以直接播放时间轴中的媒体内容,以及多账户切换,iCloud 同步功能等,目前新版 Tweetbot 3 已上架 Mac App Store,售价 68 元。来源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每天了解科技圈的新鲜事 📰

    发布会上露面时间不足 1/3 的锤子「新旗舰」用起来到底怎么样:坚果 R1 上手体验

    $
    0
    0

    5 月 15 日晚,锤子科技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召开了新品发布会。

    一个月前的坚果 3 发布会上,锤子科技 CEO 罗永浩表示 5 月 15 日在「鸟巢」召开的发布会将会推出一款旗舰手机。在这之后,从泄露的老罗朋友圈截图,再到锤子科技副总裁吴德周的微博长文,还有锤子官方商城上线的纸尿裤都为这场发布会增加了不少的话题性。

    在期待和质疑声中,锤子昨晚展示了他们的新旗舰手机:坚果 R1。

    外观和屏幕:把做对的事情再做一遍

    当你看到黑色坚果 R1 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一款很熟悉的手机。

    坚果 R1 在外观上糅合了许多前几部坚果手机的特点,有点方正的外观搭配弧度外框,侧边的圆形按键和一条细线,隐藏式的光线感应器和听筒,还有背面 Logo 指纹识别等等。把这几年在工业设计做过的尝试进行优化后组合在一起,坚果 R1 的设计变得更加成熟。

    拿到手上之后,你会感觉坚果 R1 在手感上比坚果 Pro 2 和坚果 3 要更加圆润,仔细对比会发现 R1 正面和背面的玻璃边缘打磨得弧度要更大一些,这对于握持感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R1 的手感不错

    不过,这次坚果 R1 的背面的玻璃材质要比坚果 Pro 2 的更滑一些, 感觉也更容易粘上指纹,如果你比较介意这一点,还是戴上保护套吧。

    坚果 R1 使用了一块 6.12 寸的 LCD 显示屏,分辨率为 2242 × 1080(约为 18.7:9),由于前置摄像头放在了屏幕顶端,因此 R1 使用了类似 Essential Phone 的「美人尖」设计。另外这款屏幕还支持压感触控,可以配合 Smartisan OS 实现各种快捷操作。

    18.7:9 中多了的 「0.7」 就是「刘海」

    实际观感上,这块屏幕的色彩还原与亮度表现都不错。有趣的是,为了让前置摄像头看起来更协调,锤子科技在系统上进行了调整,默认将整个屏幕顶端作为状态栏,而没有选择使用「刘海屏」,当然你也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自己修改状态栏的风格。

    选择是否显示「美人尖」

    作为旗舰机自然成本有了更大的空间,于是这次坚果 R1 还是采用了坚果 Pro 2 上的背面 Logo 指纹识别模块。不过这次坚果 R1 的背面 Logo 工艺更进一步,不论是整体性和美观度都要比坚果 Pro 2 更加出色。

    配置和续航:「该有都有」的旗舰机

    在 M1/M1L 之后,这是锤子科技再一次推出「顶配」手机。高通骁龙 845 加上最高 8GB 的内存和最高 1TB 的 UFS 2.1 的存储为坚果 R1 的性能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在我们短暂的体验过程中,不论是系统流畅度,多开系统后台应用,还是玩大型游戏时的表现都足以令人满意。「不是最新高通芯片」终于不再是一个你购买坚果手机时需要纠结的问题。

    用 R1 成功「吃鸡」

    坚果系列的续航一直给人不错的印象。这次使用 Type-C 接口的 R1 支持 18W 的 QC 4+ 快充和 PD 3.0 协议,电池的容量为 3600 mAh,另外给 iPhone 充电的功能也被保留了下来。坚果 R1 还支持 Qi 标准的无线充电功能,最高充电功率可达到 10W。

    锤子推出的无线充电座

    对了,所有的坚果 R1 机型都拥有 NFC,这次终于不再是高配版的独占功能了。

    相机:夜景有所提升

    在坚果 Pro 2 体验时我们曾经提到拍照一直是锤子手机(现在应该叫坚果手机)的一个短板。这次坚果 R1 使用了 1200 万(IMX 363) + 2000 万(IMX 350) 的后置双摄方案,以及 2400 万的大像素前置摄像头。

    由于拿到手机的时间较短,我们没来得及用 R1 拍摄足够多的照片。从目前已知的信息看,这次 R1 在夜间成像方面的表现有所提升,大光圈的镜头加上光学防抖提高了你在夜间拍照的成功率。另外在成像风格方面,坚果 R1 的色彩要比坚果 Pro 2 更加趋向真实一些。

    发色趋向真实,噪点控制也不错(照片经过压缩)

    白天的成像效果(照片经过压缩)

    系统:在效率上再迈一步

    Smartisan OS 一直是锤子手机的一个核心卖点。闪念胶囊、一步和大爆炸等专注效率的系统功能,搭配众多人性化设置选项让 Smartisan OS 在 Android 阵营中显得格外特别。

    而这次,锤子科技希望在提高效率这条路上再迈出一步,跳过 5.0,直接推出了 Smartisan 6.0.

    前面提到过,坚果 R1 的屏幕支持压感功能。为了配合这个新特性,Smartisan OS 加入了全局压感快捷交互。你可以针对文本或者照片使用压感操作,快速呼出快捷菜单,直接执行像闪念胶囊、一步和大爆炸等操作。

    另外,你还可以自定义快捷功能,例如在锁屏界面直接跳转微信扫码等。

    当然,这次 Smartisan OS 6.0 的主角还是为坚果 TNT 工作站设计的一系列新功能,包括 Smartisan Office 套件和「子弹短信」等。不过由于目前这款产品要等到 8 月才会发售,所以我们也只有到时候才能体验到这些新功能了。

    小结

    对于坚果 R1 来说,它的目标是帮助锤子科技填上一直缺少的那块「旗舰机」的拼图,毕竟罗永浩自己说过上一次为了配置而牺牲设计的 M1/M1L 是锤子科技的「耻辱」。配置上给用户提供目前市场上 3000 元价位的旗舰配置,设计上保持坚果系列的特色,这样的一款手机在目前看来虽然中规中矩,但对于喜欢 Smartisan OS 但对之前坚果手机配置有所犹豫的用户来说,坚果 R1 是值得考虑的选择。

    我们也会在之后带来关于坚果新机和 Smartisan 6.0 的更多体验,敬请关注。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有趣的「新玩意」📱。

    在一个工具里搞定所有团队协作 + 文件管理:群晖 SkyNAS

    $
    0
    0

    数据存储新概念:什么是 NAS

    我们每天都会拍摄很多的照片、视频或者下载音乐文件,通常这些文件大多会被集中存储在电脑中,而在现在的云时代,我们还会将文件存储在云服务中,当需要使用时可以直接通过云端访问。

    不过这两种存储文件的方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存储在 PC 中你无法将文件及时和多个设备进行共享,而完全的云存储则受制于云端空间以及网络带宽的限制,无论是存储还是取用都受制于网络环境和带宽大小。

    有没有可以更为完美的文件存储方案呢?有,那就是 NAS。

    NAS 全称为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存储设备),是一种专门数据存储的技术方案。相比传统的数据存储方式,NAS 提供了集中式的数据访问服务。也就是说,任何终端(包括手机和电脑等设备)都可以访问或者将数据存储在 NAS 上。而对比一些在线云存储服务,由于 NAS 多支持内网访问和管理,因此无论是访问速度,还是多用户使用上都更为便捷。

    NAS 并非是一个近些年才兴起的技术,只是因为随着近些年家用多媒体娱乐的兴起,只需要将文件存储在 NAS 上,就可以实现通过终端直接访问、编辑和存储文件,由于 NAS 低功耗以及高可靠性,现也成为了家用文件存储服务器的代名词。

    而在该领域,群晖也一直是该领域的佼佼者。在不少使用者看来, 群晖就等同于 NAS ,因为除了简单的文件存储和分享之外,群晖还针对多媒体运用、小型 SOHO 办公、数据灾备等多个小的细分领域都提供的完善的解决方案,让 NAS 的功能变得更广,甚至可以作为轻量化的企业级服务器来使用。

    满足新需求:更适合小微企业的 SkyNAS

    而这也正是一部分新兴企业以及小型创业团队的需求,对于小型组织而言,传统企业在内网使用的服务器不仅硬件成本高昂,还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运维工作,无论是从成本考量还是对技术人员配备上都有不晓得门槛。而这些组织通常也需要内部业务协作、对业务文件进行存储等实际需要,那更为灵活的 SkyNAS 或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相比传统使用物理机的 NAS 产品,SkyNAS 无需购买物理设备,因此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合理搭配存储空间以及计算性能。而在功能上则沿袭了群晖 NAS 产品简单直观的操作,即便是没有太多 IT 运维经验的员工,也可以根据相关教程快速搭建出高可用的企业协作平台。

    简单三步购买并配置服务:搭建 SkyNAS 很轻松

    SkyNAS 目前基于国内最大的云计算服务阿里云,因此只要拥有阿里云账户,就可以像之前购买阿里云服务器一样购买 SkyNAS,然后在经过简单配置就可以使用了。

    从本质上看,SkyNAS 其实就是一个操作系统,无外乎就是在阿里云中购买一台云服务器,然后再购买一个SkyNAS 系统镜像将其安装上去,那么你可以有二种选择:

    已经拥有 ECS 云服务器:如果你此前购买过阿里云的服务器,那么只需要去云市场中找到 SkyNAS 镜像,然后将镜像系统挂在到云服务器中即可。

    还有一种是没买过,那么就需要购买完整的服务器 + 镜像。

    对于不少小微企业而言,多是第二种情况偏多。所以购买流程上还是需要有些技巧的,比如说根据实际二十人以内的组织和团队,购买上选择如下配置即可,即一核心 1GB 内存,然后挂载盘选择 20GB 的高效云盘即可(只能挂载一个盘),这样折合人民币大约在每月 119 元左右。

    如果实在弄不清规格配置这些参数也没关系,目前群晖还提供了更为直观的打包购买方案,三种规格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只需要根据自己组织或者团队的实际情况,直接匹配购买对应的规格即可!

    购买完成打包好的套餐之后,不需要进行复杂的设置,系统会自动帮你完成大部分的设置,完成后直接访问 SkyNAS 即可。对于小型组织而言,如果恰好拥有一枚域名,也可以在阿里云中将域名解析到该 IP 地址上,从而实现通过域名访问 SkyNAS 并进行管理,在使用和管理上显得更方便。

    更安全的文件存储与共享

    企业中各个成员角色的不同,其获得的信息应当有所区别的,放在数据管理与分享上也是如此,比如说公司的行政与财务人员应该无法访问到公司业务相关文件,而作为业务层的开发、设计人员,也应当看不到财务人员所提供的公司报表,这就牵涉到了设置数据访问权限。

    因此,作为 SkyNAS 最为重要的一项功能,在提供文件存储的同时,也提供了极为完善的文件访问与权限控制,可以为每一位企业成员设立单独的权限,从而对存储信息进行有效管理。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 SkyNAS 之后,首先看到的是桌面,控制面板以及主菜单,对于习惯使用桌面操作系统的朋友而言应该不会显得陌生,当然如果你之前使用过群晖的物理机产品,你会发现 SkyNAS 只提供了与协作相关的功能,显得更具有针对性。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组织成员分配不同的存储空间,并为他们设置相应的文件访问权限。首先我们打开 SkyNAS 上的「控制面板」,在共享文件夹中,选择新建共享文件夹:

    在创建向导的「设置基本信息」中,根据我们的权限设置,勾选「对没有权限的用户隐藏子文件夹和文件」,这样没有权限的用户直接看不到文件夹下的任何文件。

    在后面的「配置高级设置」中,可以根据要求对文件夹的配额大小,数据完整性进行调整,如果你对文件夹空间大小无限制,那么点击下一步继续。之后点击应用完成创建。

    紧接着会弹出用户组权限设置,新用户未来默认都会加入到 user 组,因此在共享文件夹设置中勾选「可读写」,之后点击确认即可。我根据业务需求,分为「UI 设计」「开发项目」「行政文档」三个共享文件夹,后面我将针对不用的用户角色分配不同的读写权限。

    接下来,我们开始新建用户,这里同样是进入控制面板,然后点击「用户账号」,在里面选择新增用户,在弹出的向导中先填写「用户账号信息」,由于我创建的这个用户是公司的产品经理,因此他必须可以访问「UI 设计」文件夹,因此在访问权限上,需要给与其勾选「可读写」。紧接着在分配应用程序访问权限时,在协作和文件管理相关的套件后面勾选允许。

    最后选择是否需要对用户的访问速度进行限制(对于需要大文件传输的情况,可以选择控制上传速度从而保证其他人的正常使用),最后点选下一步进行检查,如果没问题就应用即可。

    根据以上的设置,我同时新建了三个用户,其中小 A 只能访问「开发项目」文件夹,而小 B 作为公司行政,也只能看到「行政文档」。当这两位用户使用自己的用户名登录 SkyNAS 时,他们在 File Station 中看到的文件夹也完全不同。

    由于权限设置的不同,三位用户也看不到 SkyNAS 的设置项,这样就达到了以用户职能为粒度进行功能以及存储空间的限制,从而对组织内的数据信息进行安全管理。

    而在组织内部,文件的分享也可进行控制,分享除了传统的邮件形式,也可通过启动安全分享的形式仅与组织内部部分人员进行分享,通过设置有效期的形式来控制分享时间,也可以生成二维码从而便于快速接收。

    一整套的协作解决方案

    在企业里,多人同时协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协作中我们需要多人协同在线编辑,团队即时沟通,共享日历进行项目管理。

    如果你对一些效率工具有所了解的话,应该对相关的一系列效率工具并不陌生,但可以做到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的则寥寥无几。SkyNAS 依托文件存储和管理基础,再其上提供了一整套的文件同步协作,日程管理以及内部沟通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团队推进项目时可以只在一个服务平台就完成所有工作内容。

    群晖 Office:文档协作最效率

    作为在线同步协作的核心,Office 套件是关键的功能。在我看来,群晖中的 Office 套件多少有点 Google Docs 的味道,只不过存储文件或者协作文件的空间则放在了 SkyNAS 上。而更让人熟悉的是它的界面:对于习惯于传统 Office 软件的用户而言,群晖 Office 只是将使用习惯搬到了网上。

    只要分配好相关人员和权限,打开 Office 即可使用——你可以直接从你的 SkyNAS 上导入保存的文档文件,然后双击打开,这样就可以在浏览器中打开文档了。

    编辑器提供了字号、字体、行间距、首行缩进,背景设置等大家最常用的各种格式设置,也包含插入图片、链接、形状、表格、图表等较为高阶的功能,对于经常使用 Word 等传统办公软件的用户来说没有什么学习成本。

    只要不涉及复杂的排版以及宏运算,在我看来群晖的 Office 套件完全够用。事实上对于一般运用场景来看,也几乎不涉及复杂的内容排版。

    在表格功能中,最重要的其实是各种公式算法,这对于牵涉到数学计算的统计表格来说非常重要,好在群晖 Office 提供了相当多的函数支持(参见 完整支持表),一些常用函数例如 AVERAGEIF 、MAX 均在支持之列,相信做一个销售提成计算表需要用到的公式绰绰有余。

    不过作为 Office 套件中极为重要的幻灯片,目前群晖 Office 套件尚未开放,未来将会在后续的更新中得到支持。

    而从协作的角度来看,群晖 Office 同样提供了协作入口,例如当你打开或者编辑一篇文档时,就可以在右侧加入协作人员参与编辑,此外你还可以对不明白的部分发表评论,等待协作人员的参与解答——相信你使用过 Microsoft Office Online 或者是 Google Docs 并和伙伴参与过协作,一定会对这部分驾轻就熟,毕竟没有比这个更直观的协作讨论方式了!

    当然,如果你希望和同时编辑的人员进行即时的聊天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在左侧的 chat 插件可以让你在编辑的同事和协作伙伴进行更为直接高效的沟通,想想曾经为了协作沟通的时候同时开着 Office 文档和 QQ:有时为了避免不是讨论的同一项内容还要反复的确认。你就可以想想 chat 插件在群晖 Office 上绝对是最具效率的体现。

    针对工作的即时沟通:Chat

    微信、QQ,这些即时聊天工具虽说在日常工作中给与了太多的便利,但也对组织协作带来不小的困扰——毕竟你无法保证组织内信息不会被成员无意中外泄,信息安全在企业沟通中也同样重要,显然更为纯粹的沟通工具,在企业协作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因此 SkyNAS 中专门提供了供团队即时沟通使用的 Chat,Chat 简单纯粹的沟通形式提高了企业效率,让团队成员在企业中可以专注于工作本身。

    与那些桌面级的聊天工具类似,Chat 同样也提供了 Windows、macOS 以及 Linux 客户端,但对于小微企业而言,网页版本的 Chat 其实也已经绰绰有余——你可以通过安装浏览器扩展的形式接收到推送提醒,从而不错过团队成员的重要信息。

    这种基于 SkyNAS 的完整体验的优势在于:你无需专门为了一项即时沟通工具而专门注册账号,只需要打开自己的 SkyNAS,点击 Chat 图标,然后直接进入聊天页面。

    即便如此,Chat 也依旧具备那些即时沟通工具所该有的那些功能,群组和会话功能对应的是 QQ 里面群(聊天组)功能和单独对话功能,对话中支持发送表情、文件、投票等等,甚至你还可以贴上一段 JavaScript 的代码问问同事哪里有问题——如果你身处开发团队,你一定会对这种更具有效率的功能而欣喜若狂。

    此外 Chat 也提供了视频聊天功能,如果公司有外派同事,或是在多地办公,可以通过直接利用 Chat 里进行视频会议。

    对于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用户,还可以利用 Chat 里的 Bot(机器人)功能,Chat 支持开放 API 接口的服务对接,可以配置传入和发出的 Webhook,整合外部资源的聊天机器人不仅可以将聊天中的新消息实时汇总,也支持响应用户的指令,能够接收多方应用的信息。例如以对话形式问聊天机器人,今天天气怎么样、公司附近有哪些餐厅、地铁末班车几点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 Chat 在我看来最为本质的一面:通过插件的形式,我可以结合在项目文档的协作中;而沟通上完全是为了工作的更有效率,让沟通不再是降低工作效率的累赘。

    Calendar:你做的那些,我都知道

    在企业协作环境中,最害怕遇到的情境就是——项目工作安排下去,但是到底谁在做,进度是怎么样?后续谁来继续参与?显然使用项目管理的形式可以明确项目方向和进度,所以无论是从文档协作,还是 chat 沟通,最终依旧需要设立日历事项——SkyNAS 也有着对应的组件:Calender。

    与 Chat 类似作为安排工作的一种工具类似,通过浏览器扩展的形式也可以在浏览器桌面即时收取事件安排的通知,当有团队成员新建事件并向你发出邀请时,你可以第一时间获悉并考虑是否参加,而组织化的项目安排也可以让成员知晓工作进度。

    当然从非协作的角度来看,Calender 也结合了一些待办事项的功能,从而可以将团队项目中的部分工作细粒到成员自身,这样即便是工作安排,也可以做到即从宏观上安排,也可以细分到具体成员执行。

    为团队共享笔记:Note Station

    SkyNAS 内置有群晖的基础套件:Note Station,从名字上让人不难联想到 Evernote,所以但就从软件界面,剪辑用浏览器扩展以及笔记编辑器都让人有种自然的亲切感。

    而针对团队协作,Note Station 引入了共享笔记的概念,即创建的笔记可以授权协作的形式分享给团队成员,允许其他成员参与编辑笔记或者查看笔记,这对于团队开会记录还是团队纪要来说可谓是极为方便的。

    SkyNAS 移动运用:随处皆办公

    办公协作不仅仅只有电脑桌面端,尤其是讲究效率的组织和团队中,随时随地办公(byod)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处理工作的场所也早就不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而是随时随地,任何设备!

    这放在 SkyNAS 也同样也是如此,即便是在手机上,你可以使用 DS file 在手机上打开团队共享文件夹并查看文件,随时创建、上传文档到 SkyNAS 上和团队成员分享工作进度。

    而有了 Chat 移动版本,即便是在外地出差,团队会议和项目讨论都可以专注在手机上完成;至于 DS Note:将信息随时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团队,让会议笔记和培训讨论可以更全面。

    只需要知道自己的 SkyNAS 地址和账户,手机也能变成移动办公室。

    玩转混合云:公共云和本地搭配,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同步和备份

    在企业中,与文件存储和协作相比,数据的安全与完整性也同样非常重要,即便是在当前协作数据已经上云的情况下,多地备份依旧可以确保数据的万无一失。

    对于本地已经拥有物理机群晖的团队,可以在物理机上使用 Cloud Station 来绑定 SkyNAS。输入 SkyNAS 地址和管理员账户,就可以完成本地物理机和 SkyNAS 的同步,这样即便是 SkyNAS 出现数据丢失,也可以在本地的同步数据中找到并即时恢复。

    对于安全要求更为严苛的团队而言,SkyNAS 可以做外网服务端,方便团队成员快速访问,而本地内网的群晖则可以放在本地做数据备份的存储,这种混合云的做法可以最大化的利用 SkyNAS 和物理机群晖各自的优势。

    此外 SkyNAS 也提供了向其它公共云同步的方案,如果企业没有物理机,而有诸如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这样的云存储服务,也可以将整个 SkyNAS 数据进行公共云备份同步。

    SkyNAS:面向小微企业的云协作解决方案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SkyNAS 的优势在于它通过一种极为直观简单的方式,搭建起一整套的团队文件共享、权限管理以及协作平台,这部分的成本低廉在,对于中小型企业无需购置专门的服务器硬件,也就无需在内网搭建域环境并部署内网 AD 管理等一整套的传统企业网络运维管理,这对于刚刚起步的小微企业而言,无外乎是巨大束缚的一次解脱。

    更为重要的是,SkyNAS 因为构建在公共云平台之上,因此它有着一般服务器硬件产品没有的优势:高度的弹性伸缩,小微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以热更新的方式对 SkyNAS 进行扩容或者增配,这样按需所取,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当然相比纯物理机群晖产品,SkyNAS 的存储空间成本还是略微偏高,所以更适合有大量文档协作的使用场景。对于牵涉到影视剪辑等多媒体制作领域,考虑到影视文件的体积等限制,可以从存储成本角度进行考虑来组建混合云,部分需要远程协作和分享的部分,上传至 SkyNAS(阿里云上传费用为 0,下载 0.8 元/GB),而制作的源文件,则使用物理机群晖产品,从而兼顾分享协作以及数据存储成本。

    相对小微企业而言,SkyNAS 提供了绝大部分场景所需的应用需求,并且根据小微企业更注重一人多角提供了更为精细的功能,从而让协作更简单,更顺畅。

    只需 4 步,你也能拍一张酷炫的「扔手机」风景照

    $
    0
    0

    前段时间我到香港旅游了一趟,除了一补《复仇者联盟:无限战争》在内地延迟上映的缺憾,还用手机收获了不少美照。

    旅程结束后,我将它们上传到我的 一闪账号(@熊d),不少即入选了编辑的精选推荐。其中,这组扔手机的照片得到的关注和点赞是最多的,看到这样「惊险」的场景,有小伙伴为其担忧——「接住了吗?」「好想知道手机怎样了」,而更多的则是好奇我是怎么拍出来的。

    所以今天,我就通过这篇文章,教大家如何拍出这种「扔手机」的照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为了得到这样的一张照片,我们只需要 1 台手机,2 个 App,3 张照片,4 个步骤。这里的「 1 台手机」并不是指你要用来丢出去的手机,我当然没有真的把手机扔掉,为了拍一张照片直接就把一台 iPhone X 丢掉也太丧心病狂了(土豪除外🙈),而是指用来拍照的手机。

    第一步,我们先拍下完整的景色,这张照片将会是最终成果中手机屏幕显示的画面。

    请输入图片标题

    第二步,我们保持刚才的镜头的位置,伸出自己的另一只手,使之入镜,并作出投掷的动作,再拍摄一次。到这里,我们已经有了 2 张照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第三步,我们还缺少一台用来扔的「手机」,为了造出一台手机来,我们需要用到带有「套壳」功能的 App。在这里我使用的是我派此前推荐的 OneScreen,因为它内置了多个角度的手机模版,呈现效果可以更加令人信服。同时,OneScreen 的机型模版数量也非常丰富。

    我们用 OneScreen 打开刚才在第一步拍摄的照片,并套上手机壳,在这里我们可以根据第二步中手的不同动作来配合选择手机展示的角度。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第三张照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第四步,我们将手出镜的照片和手机的图片结合在一起即可,任何带有图层功能的摄影 App 都可以做到。我使用的是 Union,因为它的界面简单,操作比较便捷。在 Union 中,我们把手出镜的照片添加到「背景」中,然后在「前景」中添加手机套壳的照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大多数 App 手机套壳后导出的图片并非是透明背景的,常常会带有白色的背景,因此我们需要把手机从背景中抠出来。

    所幸的是,Union 中内置了非常智能的抠图功能,蒙版中的「魔法画笔」可以针对画面中的颜色,将其全部去除,所以我们只需用「魔法画笔」点击图片中的白色背景,即可得到一张透明背景的手机图片。

    请输入图片标题

    最后,我们回到「前景」中,将手机的照片缩放旋转,使之更加配合画面即可。随后再进一步编辑、调色,便大功告成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这样「扔手机」的照片,操作起来十分简单,但效果却非常出众,比传统千篇一律的风景照要吸睛不少。下次去旅游时不妨试试这招,定能让你产出刷爆朋友圈的美照。

    请输入图片标题

    >手机修图高手之路,就在专题 想成为手机修图高手?先要用好它们🎆

    >手机也能是你的摄影好帮手,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 📸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