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吴彦祖、鹿晗用什么 App 拍照修图?请收好这 8 个明星同款摄影应用

$
0
0

熟悉我的读者们应该会知道,我十分喜欢手机摄影,所以我也关注了不少拍照十分个性鲜明的明星,顺着他们的照片,我在 App Store 中淘到了许多明星们使用的摄影 app,今天就把它们一一推荐给大家,你与明星的距离,就差这些拍照好看的 app 了。

吴彦祖、陈意涵的最爱:Hipstamatic

翻一下大众男神吴彦祖的微博,你会发现他的照片常年都是一个画风——复古的暖色调滤镜,大圆角矩形的照片,相纸样式的边框,而且比例有 90% 都是正方形的。由此我们可以不怎么科学地得出一个结论:吴彦祖是个专一的好男人。(误)

请输入图片标题

喜欢旅行和摄影的陈意涵也经常会在网络上分享自己拍摄的照片。她的照片都带有浓浓的胶片风味,具有一种复古迷人的气质。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他们使用的正是 iOS 平台上一款非常老牌的摄影 app——Hipstamatic,到了今天,它的版本号已经到达了惊人的 340。它以丰富的可定义拍摄参数,海量高质的「镜头」与「胶卷」,俘获了大批用户的心,当然了,这也包括吴彦祖和陈意涵。

Hipstamatic 是一款前后期结合的摄影 app。在前期,Hipstamatic 的相机分为「经典模式」和「专业模式」。在「专业模式」下,你可以手动调整快门速度、IOS、曝光、对焦、白平衡等参数,十分实用。而「经典模式」则非常复古,有着逼真的拟物界面,能让你体验一下使用传统胶片机摄影的乐趣。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在后期,Hipstamatic 没有「滤镜」这一概念,取而代之的是「镜头」与「胶卷」的无数种组合。除此之外,app 中的编辑工具也十分强大,除了基本的曝光、对比度、饱和度等,还有颗粒纹理、曲线等工具,可以说是一应俱全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郭采洁的推荐:MOLDIV、Catwang 和柏林少女

相信近年来因为《小时代》等影视作品,大家都十分熟悉这位来自台湾的演员、歌手了。郭采洁的照片也延续了本人生活中少女心满满的风格,十分可爱。

请输入图片标题

郭采洁热衷于给自己的照片加上胶片风的滤镜,她曾分享了自己使用的滤镜 app——MOLDIV。它既是一款包含了多种形态相框的强大拼图 app,同时也是一款功能丰富、简单易用的后期处理 app,它提供了近两百种相框,一百多款滤镜,还有多种编辑工具,综合性极强。

而除此之外,她还喜欢为自己的照片添加上各种样式的贴纸。

请输入图片标题

Catwang 和「柏林少女」就是她使用的 app,它们功能单一,专门为你的照片加上各类画风清奇的贴纸。Catwang 的贴纸偏向于搞怪风格,除了郭采洁照片中的猫头,app 内还有披萨、怪物、符号以及各类生活小物品的贴纸,非常值得玩味。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柏林少女」则专注于手绘风的贴纸,这些贴纸都是由插画家「柏林少女。安安」所绘制,画风或诙谐,或鬼畜,或可爱,给人一种小学生的简笔画的感觉,丑萌丑萌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打造 Bling Bling 的苏运莹风格:GirlsCam、Colorow

前几年,苏运莹自己创作的一首《野子》红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在大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她拍摄的照片,同样为许多人所喜爱。

请输入图片标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她的气质也深深地体现在她的照片中——阳光充足、颜色饱满、表情搞怪,还时常带有那各式彩虹光斑,给人一种莫名灵性的感觉。她本人在微博上曾解答过粉丝的问题,分享了自己使用的滤镜 app——GirlsCam。这是一款号称能让男生用了都自称小仙女的 app,它和一般的美颜自拍类 app 不同的地方大概是独家的滤镜和粉嫩的贴纸吧,所以深受苏运莹喜爱。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至于画面那些 bling bling 彩虹光斑,用 Colorow 就可以后期添加。这款 App 内置了许多逼真的光学效果,除了能够细腻地模拟各式彩虹光,还有阳光透过窗户的光线、透过树叶的斑驳等特效。这一点点特效的添加,能够改变整个画面的布光,甚至观感上已经完全不同于原本的拍摄场景了,如果能够合理地运用 Colorow,肯定能够为照片增色不少。

请输入图片标题

用它,你也可以拍出宋祖儿的气质自拍:B612

如果你看过《花儿与少年》的话,你应该会对宋祖儿比较有印象。

请输入图片标题

她的自拍也十分俏丽,虽然用的是烂大街的 B612,但却拍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复古胶片风滤镜、迷幻的漏光特效,再加上一个大留白的边框,虽然很「网红」,但是与少女气息相得益彰。同款自拍特效可以在 B612 「贴纸」中的拼图特效里找到。

请输入图片标题

相信大部分人熟悉 B612 都是因为它强悍的美颜功能,以及各种有趣的动态特效,但随着不断迭代更新,它的功能日渐丰富,除了特效风格多样化、个性化,你现在还可以在 app 中制作表情包、拍 MV、拍长视频等,可玩性十分高。

请输入图片标题

鹿晗式迷幻色差自拍,你也可以有

尽管我派女粉丝比较少(也许?),但流量巨户鹿晗恐怕是无人不知了。他常常会在微博与 Instagram 上分享自己的自拍,风格比较多变,但最近他在微博上分享的一张自拍是这样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画面效果就像是你在看红蓝 3D 电影时忘了带上眼镜一样,这种色差特效给人一种迷幻、酷炫的感觉。虽然鹿晗没有公布他使用的 app,但如果你也想尝试一下类似的效果,用 Faceu 就可以做到。

和 B612 类似,Faceu 是一款美颜自拍 app,而这种故障风的效果就藏在众多特效中,它的位置如下图: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这个特效本身是不带黑白效果的,所以我们还需要在「滤镜」中切换成「回忆」滤镜,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今天为大家整理和分享了这些 app,希望大家阅读后都能有所收获,如果你也想在朋友圈获赞多多,不妨试一下像明星们一样,保持一个极具个性又好看的拍照风格吧。如果你还知道其他明星使用的拍照 app,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发现更多手机摄影和修图技巧 📷


macOS 隐藏的「注释」技巧,能帮你从凌乱中一步找到文件

$
0
0

为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求,每个人的电脑中都有一堆 App。其中有些可能并不常用,经常是为了解决临时遇到的问题,经过一番查找与对比后下载的 App。为了免去再次查找、下载的麻烦,这些 App 就留了下来。然而,在一段时间后再次打开 Launchpad 时,看着某些不怎么用过的 App 的图标,可能就会一脸茫然:「这货是干嘛的?」此外,看到一些优秀 App 的介绍后,也往往会下载备用,同样会造成这个问题。

null

电脑在长期使用后,如果不是经常整理文件或着恪守命名与存放的原则,那么文件也可能杂乱无章。根据能否搜索内容,文件可分为两种。可搜索内容的,例如 Markdown、Txt 等文本格式的文件,再度寻找时,可以根据对于文件名和内容的印象进行搜索。而对于不可搜索内容的,例如图片、电影等,只靠文件名搜索,可能就无法如愿找到。

解决上述情况的一个好办法就是,为文件(软件也是文件的一种)添加注释,需要时通过搜索快速打开。例如,对于 KeyCastr这款实时显示按键的软件,可以加上「键盘 按键 显示 教程」等注释。我个人习惯于使用空格分隔的相关词语。其中的「教程」是考虑到这款软件常用于写教程。

null

另外,在为一些文件添加注释后,也能够达到聚合同类软件或文件的效果。例如:

请输入图片标题

对于有些名称不好记的软件,添加注释后也更加方便搜索。

null

可能有读者会问为什么不用标签呢?一般而言,标签是通用性的词语,比如「个人、工作、家庭」等。本文中,为文件添加的注释,是对其功能、用途或内容的概括。

添加注释

一般的方法为:

  1. 选中文件后,右键菜单中打开显示简介(Get Info)或按下 ⌘Command-I快捷键。
  2. 鼠标定位到注释框。
  3. 输入注释。
  4. 关闭:点击关闭按钮或按下 ⌘Command-W

null

可以看到,步骤有些麻烦。而且,多一步就多一份懒得用的可能。

所以,这里介绍下添加注释的快捷方法:

1. Finder 工具插件

下载 AddCommentToFile,放置到一个你习惯的位置。我是放置在 iCloud/Apps/FinderPlugins文件夹中,方便同步。

在 Finder 工具栏上,右键点击并选择自定工具栏,将 AddCommentToFile 拖入工具栏中你喜欢的位置。需要注释时,点击 AddCommentToFile 图标,输入后回车即可。如果选中的文件原来就有注释,则输入框中包含,方便修改。

null

对于桌面上的文件,需要在 Finder 中打开桌面文件夹,然后点击按钮添加注释,多了个步骤
。但是我认为,一般而言,桌面上的文件都是近期文件、记忆清晰、直观可达,不怎么需要注释。如果确实需要,则可以使用下面的第二种方法。

AddCommentToFile 原理说明(可跳过):这个 App 是在 Script Editor 中使用 AppleScript 编写的,可用 Script Editor 打开,其内容为(以 --开头的是说明性文字):

tell application "Finder"    -- 获取当前选中文件列表    set finderSelectionList to selection as alias list    -- 判断是否有选中的文件    if length of finderSelectionList = 0 then        -- 如果没有,就弹出提示        display alert "== Alert ==" message "Please select a file/folder !" as critical    else        -- 如果有,就获取第一个文件        set theFile to (item 1 of finderSelectionList)        -- 获取文件的注释        set oldComment to comment of theFile        -- 获取文件的名称        set theFileName to name of theFile        -- 生成对话框的信息        set theMsg to "Enter comment for " & theFileName        -- 弹出对话框        set theResponse to display dialog theMsg default answer oldComment with icon note with title "Finder" buttons {"Cancel", "Continue"} default button "Continue"        -- 设置新的注释        set comment of theFile to (text returned of theResponse)    end ifend tell

2. 使用 Alfred 添加

下载 AddCommentToFile 后,在 Alfred 中搜索,回车键运行。这个工具默认的操作对象是当前选中的文件。

null

灵活搜索

说完注释的添加,再来说下如何搜索。

1. Alfred 搜索

null

在默认情况下,Alfred 只搜索 App、偏好设置和通讯录(上图中的第一个框,Essentials 部分)。Extras 部分(第二个框)包含了文件夹、文档、图片等,不建议勾选。如 Alfred 所提示的,在只勾选 Essentials 部分时,它最有效率。如果你需要搜索文件、文件夹等内容,只需要在唤出 Alfred 后,先按一下空格键再输入搜索词语即可。

因此,唤出 Alfred 后直接输入注释中的词语,就可以搜索相关 App。

null

唤出 Alfred 后先按一下空格键,再输入注释中的词语,搜索文件、文件夹等。输入框中的第一个字符 '是按下空格键后自动生成的。

null

另外,如果要搜索文件的内容,可以使用 in 关键词的方式。

2. Spotlight 搜索

在 Spotlight 中搜索,个人感觉不如 Alfred 那么方便。如果直接在 Spotlight 中输入关键词,产生的结果十分混杂,往往得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这时候,需要使用一些搜索语法,以限定搜索范围。例如:

  • kind:app 关键词搜索 App
  • comment:关键词搜索注释

语法中的词语受系统语言影响,如搜索 App 在中文系统中为 种类:应用 关键词。更多的搜索语法可以看官方文档:

总结

使用注释有以下几个优点:

  • 记住必要信息,避免看见软件或文件后不知道是干嘛的。
  • 快捷搜索,不用去想文件名,直接输入描述你的需求的关键词。
  • 避免记忆有些不好记忆的软件名,这相当于为软件加了个别名。
  • 聚合同类软件或文件。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在通知中心一览日历和提醒事项,你只需要这个小部件:Eventail | App+1

$
0
0

通知中心应该是大部分人每天都会查看的页面,我也一样,通知中心最靠前的两个 Widget 部件分别是待办事项以及每日的日程,它们能让我瞥一眼就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但长期以来,我也苦于这两个部件的面积过大,一来分散了注意力,在查看时要花更长的时间捕捉信息,二来当我想要用到下面的部件时,我还要再往下翻找几轮,体验上大打折扣。

Eventail就是一个把日历和提醒事项集中在一处展示的小部件。

右侧为 Eventail
右侧为 Eventail

有了 Eventail,我们可以一览近期的日程和提醒事项。同时,通知中心的长度也大大缩短,我们可以把更多常用的小部件放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地方,提高 Widget 的利用率。

展开查看详情
展开查看详情

Eventail 的本体其实是一个 Widget 部件,在这里,不同的日程和事项会按照你设定的列表颜色呈现出来,当你的事项过多时,你可以点击「展开」来查看全部事项。点击一个事项,你可以看到它们的具体始止时间。原点表示的是日程,空心方框表示的是提醒事项。

如果你打开 app,你可以找到 Eventail 的设置参数,这些参数都会体现在 Widget 中,比如字体、显示的天数、事件来源等。

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

Eventail 的免费版仅提供展示日历功能,如果你想看到提醒事项,还需付 ¥12 购买。当然了,Eventail 是为了 iOS 自带日历和提醒事项而打造的,如果你使用的是第三方 GTD app,那么你完全可以只用它来查看日程,这样也节省了不少空间。

现在,你可以在 App Store中免费下载 Eventail。

拿不定主意选什么 App,少数派帮你做选择 🙋

Roguelike + 集换式卡牌?这款「混搭」的卡牌游戏真的不一样: Slay the Spire

$
0
0

说到集换式卡牌游戏(Deck-building),你可能是想到的是那些鼎鼎有名的万智牌、游戏王、炉石传说、昆特牌等等等等。但是老玩家们都了解,这一类型的作品往往为了数据平衡和可持续发(quan)(qian),难免会遇到规则越来越复杂、数据难平衡而易膨胀等问题。

近期在 Steam 上发布的一款特殊的集换式卡牌单机游戏进入了玩家们的视野。这款独立游戏仅仅在测试阶段就得到了众多的好评,正式上线后就备受关注,Steam 社区的好评率高达 97%,这就是杀戮尖塔(Slay the Spire)。

 

Roguelike + 集换式卡牌 =?

Roguelike 游戏一般拥有大量道具,利用高随机性营造出极为丰富的内容变化,往往具有易平衡、重复乐趣强的特点。当这样一种游戏类型和集换式卡牌结合时,又会诞生出怎样的作品呢?

杀戮尖塔就是这样一款游戏,它有效的保留了两种游戏类型的优势和乐趣。这样描述可能还比较空洞,那么我来介绍一下它的具体玩法吧。

目标:登上塔顶

游戏目前有两种模式,分别是标准模式和每日挑战模式。标准游戏的开始你要选择一个角色来进行一轮游戏,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初始生命值、金币、初始遗物和初始卡组,能构建的卡组方向也不同。目前游戏中有铁甲战士和静默猎人两个角色可选,未来将加入更多角色。

 

选择角色后你要在随机生成的线路图中选择一条路线来到达本层顶端。路线中的关卡包括通常怪物、精英怪物、休息点、宝箱、商店和随机事件。整轮游戏分为三层,每一层的顶端都有一个 Boss 关卡,击败 Boss 后就能恢复所有的血量进入下一层。每一轮的游戏目标就是击败第三个 Boss 登顶,获得大量的经验值来升级角色。角色升级能够获得解锁更多的牌和遗物并可能在接下来的新一轮游玩中遇到。

选择困难症发作

作为 Roguelike 游戏,每一次你爬塔失败时就必须从零开始重新来过1。但这一轮又一轮的新游戏也正是 Roguelike 也是杀戮尖塔的魅力所在。为什么这么说?往下看。

循序渐进的牌组构建

每次通过怪物关卡都能在三张牌中选择一张加入你的牌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跳过),另外你还可以在商店用击杀怪物获得的金币购买牌或者选择付费移除一张牌,如此在向上爬塔的过程中一张一张地构建这一轮你理想的卡组。

 选择困难症再一次发作

这意味着你不能像以前的卡牌游戏那样在游戏开始就完全规划好卡组的打法和结构。因为你永远不会知道在这一轮中你会捡到哪些牌,会遇到哪些随机事件,拿到哪些遗物,Boss 又是哪一个。有时候你还可能会遇到诅咒牌——纯粹为了让你卡手而存在的无法打出的负面牌,在某些事件中获得,会进入你的卡组。因此你所要思考的中心是如何通过取舍牌和处理随机事件来在面临 Boss 之前构建出本轮最完善的卡组。

这样的牌组构建模式的体验很有意思。一方面由于卡组构建被赋予了高随机性,每一轮游戏你所使用的套路都可能不一样,每一次新游戏都会有未知的、崭新的体验。另一方面,由于卡组的构成被分划为数个阶段,在构建过程中必然要与途径的怪物战斗,因而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卡组在成型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强大和灵活,并且很可能会因为在某一阶段拿到了一张核心卡而让整个卡组发生了质的变化。这样循序渐进的卡组构建让思考的过程也变的富有有趣。

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变数

目前杀戮尖塔中总共有 200 多张牌。牌的种类主要有攻击牌、技能牌、能力牌三种,额外还有诅咒牌和状态牌两种特殊牌。牌上的内容包括打出这张牌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点数、种类和卡牌效果。攻击牌是能对敌人造成一定伤害的牌;技能牌是一种在本回合的生效的效果,如获得格挡点数或者对敌人造成负面状态等等;能力牌的效果在发动后会附加在角色上,并在本场战斗中一直生效。牌效果强度和稀有度有关,但有些非稀有的牌也有可能在某些卡组的构建中起到关键作用。因为能在一轮游戏中接触到的牌是高随机并且少量的,所以卡牌效果和数据的平衡就没有像以往的卡牌游戏那样被强调了。

 

在击杀怪物、打开宝箱或者遭遇随机事件时,你还可能会获得遗物。目前游戏中共有 100 多件遗物。遗物是能够影响你整轮游戏的特殊道具,它能赋予你一项被动能力并在你拿到它那刻起一直在本轮游戏中生效。遗物有稀有度的分划,分别是普通、罕见、稀有和 Boss 遗物,其中最为稀有的 Boss 遗物往往都拥有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当你在一轮游戏中拿到大量的遗物时,错综复杂的效果共同生效,甚至能让游戏的性质都发生变化。

除了获得遗物之外,随机事件还包括各种例如小游戏或者特殊交易的事件,种类繁多。有些事件中获得的遗物可能会在另一个事件中有特殊的意义。

与常见的 Rouguelike 游戏相似,这些大量的变数会让每一轮游戏的发展都可能向着有趣的、意想不到的方向前进,让玩家在每一次面临未知的选项时都充满期待和兴奋。

我觉得我要死了

易上手的战斗系统

很多卡牌游戏有精密且复杂的规则,虽然这些规则让游戏的公平性有了保证,但难免会造成上手困难、对新玩家不友好的问题。杀戮尖塔的战斗规则就目前而言对卡牌游戏的新玩家十分友好,没有太多的文字游戏和扣字眼的效果,每个游戏中的词条都在旁边有解释,整套战斗系统也相对易懂易上手。(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有官方中文。)

 

游戏的战斗为回合制,我方和敌方双方轮流进行行动。在我方回合开始时,你将在你的「抽牌堆」中抽取一定量的手牌,并获得 3 点能量点数。在回合结束时没有在本回合打出的牌会进入「弃牌堆」,没有被消耗的能量点数会被清空。当抽牌堆中没有牌时,弃牌堆中的牌会在抽牌时返还至抽牌堆。

在我方回合,你可以查看敌方的「意图」——也就是它会在下一个敌方回合采取的行动,比如给予你某种负面状态或者具体到某一数值的伤害,亦或者是强化自身或在下回合进行格挡等等。你要根据敌人的意图和敌人的特性来计算每回合你要打出多少点伤害来击杀敌人,上多少点格挡值来抵御敌人的攻击。

战斗进入后期时基本上就是数学题了。因为众多的遗物的效果和卡牌的效果重叠,计算量越来越大,如何打出最高的伤害就变得尤为烧脑。但这样的计算绝不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想象一下,面对 Boss 下回合要给你的必死高伤,你对着一副手牌疯狂计算一顿后突然发现一套打法能够直接带走对面,尽管你还没有操作,游戏画面没有任何变化,但得知了自己胜利的这个瞬间依然成就感满棚。这就是卡牌游戏的本色乐趣。

就很气

总结

杀戮尖塔是一款地结合了 Roguelike 和集换式卡牌两种游戏类型的单机独立游戏,它同时保有了两种游戏的乐趣,并各取所长。游戏过程中可以随时保存并退出,再打开时可以从本关卡重新开始2 ,你完全可以在空闲的时候随时开一轮。内容丰富,战斗系统和规则不复杂,易上手,对新手也很友好。游戏画面和音乐并不出彩,也没有明显的世界观设定和故事,但总体来看作为刚发布没多久的独立游戏而言完成度已经非常高了。尤其是目前还处于早期体验版本,更新也比较频繁,可以期待一下未来的内容添加和移动平台的移植。

你可以在 Steam 上购买 杀戮尖塔 Slay the Spire 当前价格 ¥ 52,支持 Windows、Mac 和 Linux,有中文。

写在后面

杀戮尖塔的主要开发者为 Anthony Giovannetti 和 Casey Yano 两人。他们最初的开发目标是想要创作一款结合了 Roguelike 模式的类似 Dominion3的卡牌游戏。同时本作也受到了 Netrunner4 的启发——实际上,Giovannetti 就是 Netrunner 网络社区的运营者,此人也称得上是桌游圈里的一名 dalao。杀戮尖塔的测试反馈就在 Netrunner 的社区中进行,初期测试者均来自社区中的桌游资深玩家。

另外游戏的平衡测试过程很有意思。Giovannetti 收集了玩家们在成功登顶时所使用的卡组,并针对那些出现频率过高的高强度卡进行削弱调整,对使用频率过低的卡进行增幅调整或者干脆移除。这让卡牌的数据平衡变得更加容易和明确,不需要征用大量的测试者来测试就能进行。

2018 年 1 月 21 日,杀戮尖塔夺得 Steam 周销量榜第二名,据说近一半的销量来自中国玩家。究其原因,嘛......「感谢热心网友 谜之声 提供汉化」(笑)。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有趣的新游戏 🎮

想让 Android 更独特?来试试自己 DIY 一套图标包

$
0
0

众所周知,Android 的特点之一,在于它为用户提供了相对而言更大的自由度,而这也成了很多智能手机爱好者选择 Android 的理由之一。要知道,对于个性化来说,Android 用户除了更换壁纸铃声,还能更换应用图标、系统配色、字体、主题、桌面小工具......甚至整个桌面启动器。

如此之多的自定义项目,让每台 Android 手机都可以做到「千机千面」,体现属于你自己的个性。

那么,如果你之前研究过如何个性化 Android,你肯定听说过「图标包」这个概念。一般来说,图标包在 Android 上,指的是一些适用于一些第三方启动器的自定义图标集合包,通常作为一个 APK 进行安装。

但这些 Android 图标包毕竟都是公开下载的,动手能力强的朋友们可能觉得还不够个性想自己画一套;也有的看上了别家 ROM 主题中的图标,想在自己的启动器上用......

问题来了,有没有可能自己动手,DIY 一套图标包呢?要是你动了这个念头,恭喜你,本文就是为你准备的。

何为 NanoIconPack

NanoIconPack 是一套简单轻量的图标包模版,由国人 By_syk 开发,并以 Apache 许可证 2.0 版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基于这套模版二次开发图标包。

这套模版功能不多,但胜在简洁实用,界面友好,同时兼容性也非常高。除了「老三样」Nova、Apex 和 ADW,它还支持各种其他沿用图标包规范的启动器。

已经有很多图标包是基于 NanoIconPack 二次开发而成,其中包括 PDC 图标包Cardicons Ⅱ 图标包 等。如果你也想自己绘制图标并打包,那么选择在 NanoIconPack 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理论上,二次开发 NanoIconPack 最好是拥有一定的 Android 开发基础;但如果你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也没关系,只要跟着本文中描述的步骤走,胆大心细,你也可以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款图标包。

准备图标

既然要做图标包,准备好图标自然是硬性条件。你可以选择自己画一套图标,还可以从其他 ROM(例如 MIUI)的主题文件中提取。

需要注意的是,图标的尺寸虽然没有硬性规定,但最好是 192*192 px,这一数值也是 Android 上 xxxhdpi 分辨率图标的默认大小。更大也不是不可以,但不要太大,否则可能会影响到启动器的正常显示。

图标的命名也有些讲究,开发者 By_syk 在 Wiki 上给出了如下命名规则建议:

  • 图标文件名(不包括 .png 扩展名)仅使用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a-z\d_]+)
  • 不能使用数字打头(\D.*)
  • 重名则以下划线加数字添加后缀(_1)
  • 为了避免与上一条重名规则冲突,应用名中的英文与数字之间不要用下划线隔开。例如相机 360 应命名为 camera360而不是 camera_360.png

正确的例子:

cuto.png chrome_dev.png camera_1.png

错误的例子:Calendar.png 500px.png camera_360.png

因为模版的文件中已存在占位符,个人建议将数个常用的系统图标以如下方式命名,以节省一定的工作量:

计算器 - calculator日历 - calendar相机 - camera时钟 - clock通讯录 - contacts电子邮件 - email图库 - gallery音乐 - music电话 - phone设置 - settings短信 - sms

准备好之后,将它们保存到一个文件夹备用。

本文中将使用提取自 MIUI「凹凸世界」主题文件中的图标为范例。图标原作者:hynick

安装 Android Studio 和 SDK 工具 &注册 GitHub 账号

为了继续接下来的开发工作,你需要安装一个 Android Studio 以及相应的 SDK 工具包。

前往此处 下载 Android Studio,但请务必注意,在安装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需要对网络环境进行处理才能解决的错误,请在网络上查找相应教程进行解决。

本文中将不再赘述相关安装过程。

同时,如果你之前没有 GitHub 账号,你还需要去新注册一个。注册 GitHub 账号很简单,点击 Sign Up 后按提示输入对应信息即可。在此同样不详细讨论了。

将项目导入 Android Studio

万事准备周全后,打开 Android Studio,在右上角找到 File 选项,选择 New → Project from Version Control → GitHub

然后会弹出 Clone Repository 窗口,如图所示,在 URL 处填入 https://github.com/by-syk/NanoIconPack.git (此时可以点击 Test 按钮测试能否正常访问),将 Directory Name 改成自己为图标包起的名字,点击 Clone .

如果之前没有用 GitHub 账号登录过 Android Studio,那此时会提示你登录 GitHub,按提示正常登录后执行上述操作即可。

接下来,你需要耐心等待 Cloning 操作完成。

一旦完成后, Android Studio 便会自动显示项目界面:

界面中左侧显示的是项目的文件夹与文件,其中的 /nanoiconpack 为库代码,/app 为应用代码。下文中的内容,基本上只涉及到对应用代码,也就是 /app 目录的修改。

添加图标

该往模版里添加图标了。找到 /app 下的 /res/drawable 目录,右键点击,选择「Show in Explorer」选项,此时应该会显示 res 文件夹,双击打开 drawable-nodpi :

此时将里面的文件全部删除,再将之前准备好的图标拷贝进去。

如果你还准备了 384*384 px 的大尺寸图标样本,你可以回到上一级目录中,将那些图标拷贝到 mipmap-nodpi 文件夹中,这样会让图标包应用中自动显示高清图标。但这些图标仅用于展示,不会应用于启动器。

接下来,在 Android Studio 中找到 /res/drawable/values 下的 icon_pack.xml,这其中包含了两个 icon_pack.xml 文件,有一个带有中国国旗图标,作为简体中文本地化的版本。

这个文件的作用是记录图标包中包含的图标文件名,以及图标文件相对应的应用名。以 values\icon_pack.xml 文件为例,其中第一部分为图标的文件名:

<!-- File name (no suffix) list of all icons in /res/drawable-nodpi/ --><!-- Names like "Calendar", "500px", "camera_360" are not allowed or recommended. --><string-array name="icons" translatable="false"><!-- A --><item>alipay</item><item>amazon_kindle</item><item>autonavi</item>  

第二部分为每个图标文件相对应的英文应用名:

<!-- Corresponding app name list of all icons in /res/drawable-nodpi/ --><string-array name="icon_labels"><!-- A --><item>Alipay</item><item>Amazon Kindle</item><item>Autonavi Maps</item>

请谨记,每个图标文件名与应用名之间都必须呈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不能出现写了文件名,但应用名有些写了,有些不写的情况。虽然你可以选择全部不写应用名,但我不推荐这么做。

编辑完毕后,就可以打开带着国旗的 zh\icon_pack.xml,这一块用于填写中文应用名:

<!-- Corresponding app name list of all icons in /res/drawable-nodpi/ --><string-array name="icon_labels"><!-- A --><item>支付宝</item><item>亚马逊 Kindle</item><item>高德地图</item>

自此,icon_pack.xml 修改完成。接下来需要修改的是 drawable.xml,位于 /res/xml 目录下:

这个文件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你可以在 Nova Launcher 中直接浏览图标包,而且会发现它还能分门别类地显示图标:

而这个特性的背后就是 drawable.xml 的功劳了:它用于给 Nova Launcher 等启动器提供图标选择列表,同时告诉启动器哪些图标属于哪个类型。

NanoIconPack 模版默认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分类。如果你嫌麻烦,就基于这三个分类编辑就好。第一个分类「Basic」中存在一些占位符:

<category title="Basic" /><!-- Copy basic icons here from All category --><!--<item drawable="browser" />--><!--<item drawable="calculator" />--><item drawable="calendar" /><!--<item drawable="camera" />--><!--<item drawable="clock" />-->

你或许已经注意到了,item drawable= 后跟着的是每个图标的文件名。所以,务必注意不要写错。

如果你听了我上文中的劝告(命名常用系统应用的图标文件名),你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占位符开头的 <!-- 和结尾的 --> 删除。就像这样:

<category title="Basic" /><!-- Copy basic icons here from All category --><item drawable="browser" /><item drawable="calculator" /><item drawable="calendar" /><item drawable="camera" /><item drawable="clock" />

然后,剩下的两个分类「Game」和「Alternative」,你可填写可不填写,如果不想填写的话,删掉就好。但是结尾的「All」分类一定要填,像这样将图标包的所有文件都填进去:

填写完毕后,这个文件的工作也结束了。最后,我们要找到与 drawable.xml 同样位于 /res/xml 目录下的 appfilter.xml

可别小看它,这个文件非常重要!它决定了每个图标与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因为有它的存在,启动器才可以自动识别图标包中适配的应用,并将图标覆盖到每个应用上。

这个文件由许多条 <item /> 代码所组成,一条代码的结构大致如此:

<item component="ComponentInfo{[包名]/[启动 Acrivity 名]}"drawable="[图标文件名]" />

应用包名是每个 Android 应用的唯一标识符,系统依据包名来判断并识别应用。纵使一个应用改名换姓,只要包名一致,系统就会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应用。

举个例子:有一天,我派的 Cuto 壁纸突然决定将应用名改成 Otuc,图标也改掉了。

但在安装 Otuc 时,由于我派在改名字的时候没有改掉包名,系统依然判断「Otuc」和「Cuto」是同一个应用,会直接将旧应用做更新处理,而不是重新装一个新的。

另一个「启动 Activity」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它决定了当你在启动器上点击图标时,应用会打开哪个页面。

所以,这两个元素是图标包区分应用的关键;而这也允许了不同应用使用同一个图标文件。

举个例子,在一台 Google Pixel 上,「相机」应用的 <item />适配代码大致是这样的:

<item    component="ComponentInfo{com.google.android.GoogleCamera/com.android.camera.CameraLauncher}"    drawable="camera" />

而对于一加手机而言,适配代码则会变成:

<item    component="ComponentInfo{com.oneplus.camera/com.oneplus.camera.OPCameraActivity}"    drawable="camera" />

看出来了吗?由于手机厂商的不同,「相机」应用的包名和启动 Activity 均有区别;但以这种方式,它们都可以调用图标包中的 camera.png 文件。

那么,问题又来了:该去哪里找这些包名和启动 Activity 呢?毕竟对于这些基本应用来说,每家手机厂商可能都不一样,工作量还是颇大的。

好在开发者 By_syk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参考的模版文件,其中已经包含了很多系统应用以及常见应用的 <item /> 代码,只要寻找自己图标包中包含的应用,然后复制粘贴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想要适配的应用,模版中也不存在,怎么办?这时候就需要用到 Package Name Viewer 2.0 这款小工具了。

小工具会将手机中已安装的应用分为用户应用和系统应用两类,你可以选择手动翻找,或是进行搜索。再用 Cuto 做个例子,在列表中找到 Cuto 之后,点击就能看到这个窗口:

上方的 com.sspai.cuto.android 即为包名,下方的 com.sspai.cuto.android.EntryActivity 自然就是启动 Activity 了。你可以选择复制并发送到电脑上,按上方的说明填写 <item />代码。

至此,添加图标的部分就结束了。这一块的具体工作量取决于你想要适配的图标多少,但也是最麻烦的一部分,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去编辑文件。

好在,结束了这一块之后图标包已经趋近完成了,接下来的工作都很简单。

配置图标包

正如上文所述,Android 系统需要依照应用包名来识别应用,所以你也要为你的图标包起一个包名,顺便还要为它设置一个版本号。

找到左侧的 Gradle Scripts 选项,双击打开 build.gradle (Module: app) :

再找到文件中的 defaultConfig 区域。其中 applicationId 即为包名:

包名的起名方式可以参考如下模版:com.[你的名字].iconpack.[图标包的名字] (均只能使用英文字母)

versionCode 和 versionName 均为版本号的一部分,前者可以理解为「内部版本号」,后者则是显示在前台的版本号,可以依据你自己的想法进行设置。

另外在这一部分还需要注意,如果你希望你的图标包能向下兼容(最低 Android 5.0),那么你需要填入 minSdkVersion 和 targetSdkVersion

后者填入最新的 SDK 版本即可(Android 8.1, API Level 27),而前者决定了应用最低可以在哪个版本的系统上安装,建议填入代表 Android 5.0 的 21.

既然图标包也是一个应用,那么你显然需要为它准备一个图标 —— 严格来说是四个。

说是四个图标,原因是应用图标文件 ic_launcher.png 分布在 /mipmap-hdpi/mipmap-xhdpi/mipmap-xxhdpi/mipmap-xxxhdpi 这四个目录下,它们分别代表着四个不同的分辨率:72*7296*96144*144 和 192*192

不过这倒不是什么麻烦事,做一个最大分辨率的图标,再分别缩放保存即可。

接下来,回到 Android Studio 的项目中,我们需要编辑一下 /res/values 下的 strings.xml

这个文件是用来决定图标包的名字、作者,以及显示在图标包「关于」界面中的内容的。

app_name 处用于填写图标包的名字,developer_name 处填写你自己的名字。

文件下面的内容会在「关于」界面中显示。 NanoIconPack 默认自带了很多内容占位符,包括图标包作者、捐赠信息等。如果你不需要显示某项信息,可以自行留空,但不要删除。

这个文件和 icon_pack.xml 一样,也有一个 带国旗的 zh\ 版本(如上图所示),记得一并编写。最后呈现在应用中的效果就像这样:

信息允许换行,但需要使用 \n 作为换行符。另外,一些特定符号(比如说版权所有的©️)需要使用代码代替,请注意 Android Studio 提示的错误信息。

NanoIconPack 还可以编辑图标包应用的主题色,相关文件是位于 /res/values 下的 colors.xml

如果你不太熟悉颜色的代码以及搭配,可以试试在 Material Palette 网站上随便选两个看上去顺眼的颜色,它会自动帮你生成一套搭配方案。

具体的效果如下:

到了这一步,图标包的开发工作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要做的,就只剩测试和打包了!

测试并打包

万事俱备,只欠打包;你很快就能用上自己 DIY 的图标包了!

不过在打包之前,最好还是在设备上测试一下,看看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首先要确认在 Android 设备上启用了开发者选项,并且启用 USB 调试功能。

然后点击 Android Studio 上的 Run 按钮,会弹出窗口,让你选择连接到电脑上的设备:

接下来,点击 OK 即可。如果一切顺利,你就会发现设备上自动打开了图标包应用,确认无误后,就可以打包为 APK 安装包了。

在 Android Studios 中找到 Build → Generate Signed APK

该选项用于生成已经签名好的 APK 安装包,至于如何进行操作,建议参考 Google 官方的文档

只有最后一步需要注意,务必在 Versions 处打上 V1 的勾,不然可能会出现无法安装的情况:

当然,生成安装包时也有可能会出错,具体的错误信息会显示在底部的 Messages 处,请善用搜索引擎,网络上一定会有解决方案。

好了,你的 DIY 图标包已经正式打包完成了!快去启动器上换上试试吧!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又一波解谜游戏来袭,准备好迎接烧脑挑战了吗

$
0
0

解谜游戏一直是许多玩家所喜爱的游戏类型,其烧脑的谜题,不断深入的剧情,让无数玩家大呼过瘾。我们为喜欢解谜游戏的你精心挑选了四款游戏,让它们带给你不一样的解谜体验吧。

谎言游戏

在 谎言游戏 中,玩家所扮演的主人公与另外七个人被卷进一场名为「谎言游戏」的游戏。参加这游戏的八个人中藏着杀人犯,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找出杀人犯,对他们「处刑」,最终揭开谎言游戏的真相。

游戏流程分为「探索模式」及「谎言会议」两个阶段。在「探索阶段」,你可以自由地在各场景里进行探索,搜寻杀人犯的线索。在线索准备完毕后,便可以根据系统的提示进入「谎言会议」,在这个阶段,你需要用自己搜寻到的线索指证杀人犯,并揭穿对方的谎言。如果你出示了错误的证据,则会增加他人对你的怀疑度,从而将自己送上刑场。

搜集证据 > 谎言会议 > 举证辩论

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让我想起了 PlayStation 平台上的「弹丸论破」1 。而实际体验下来,谎言游戏无论是在画风,或是解谜的过程,给人的感觉都确实很有弹丸论破的味道。但它更像是简化版的弹丸论破,在谎言游戏中,剧情的展开非常直接,线索设置的难度也适中,减少了卡关的可能性,给玩家一个连贯的游戏体验。

弹丸论破(左)及谎言游戏(右)

谎言游戏有多结局设定,要想将游戏中所有真相挖掘出来,需要玩家多次通关。而在二周目中,你会发现其他角色对主角的态度与一周目有着细微的差别,而你也能在二周目搜寻到不同的线索来揭开谎言游戏的真相。


古董旅店

在 游戏 中,你所扮演的是一名女警察。某一天你带着妹妹出门时,因为坍方而被困于一间诡异的旅馆里,却发现旅馆里意外发生了命案。游戏的解谜形式以密室逃脱为主,通过在一个房间里探索来找寻有用的线索,从而揭开命案的真相及这间诡异的旅馆背后的故事。

游戏的谜题设计不算特别难,只要稍微细心一点都可以找到线索来破解谜题。游戏与 NDS 平台上一款名为 「极限脱出 9 小时 9 人 9 扇门」2 的设计很像,都将密室逃脱与一定的剧情相结合。但古董旅店并没有强调「密室逃脱」,而是将「寻找线索」作为主要任务。

游戏的剧情与探索的交替自然,不会给人过于突兀的感觉。制作组在人物立绘及语言表达上下了不少功夫,玩家可以通过人物立绘及其语言获得一个很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自然也有利于剧情的推动。

如果你对这款游戏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在 App Store 找到它的续作 古董旅店 2


爱丽丝的精神审判

爱丽丝的精神审判 这款游戏套用了经典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人物。玩家在游戏中扮演女高中生神埼爱丽丝,在一天放学后,从疯兔子口中得知一位同班同学被人杀害了,从而卷入了对于这个案件的审判。

童话《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经典人物

游戏的玩法借鉴了卡普空(CAPCOM)旗下的知名游戏「逆转裁判」3 。你要通过在不同场景的探索,找到充足的证据,在审判庭上为无辜的人开罪。更要通过搜集证据指出真正的凶手。

与「逆转裁判」系列一样的是,爱丽丝的精神审判有着「精力」的设定。当玩家给出的证据或回答不正确时,则会扣除一定的精力,当精力被扣光时,游戏便会结束,此时玩家需要从该章节的开头重新进行游戏。

游戏中的「精神审判」非常诡异,有着「先处刑,再审判」的制度。而更加诡异的是,除了爱丽丝以外的所有人都对此不感意外,仿佛只有爱丽丝是一个正常人。没错,这是游戏对于《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借鉴。除此之外,游戏里的很多细节都在致敬这部经典童话,而游戏创新性地将童话与案件审判结合起来,让这款游戏又有别于童话,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恋爱大作战

如果上面几款游戏对你来说太过紧张压抑,或者你想体验一些不同寻常的解谜游戏,不妨来尝试一下 这款游戏

恋爱大作战将恋爱模拟游戏与解谜游戏相结合,你所扮演的女主角在某个社交应用上同时与多个男性交流。而你既要回复他们的信息来提升他们对你的好感度,也要细心分析他们的语句中不正常的地方,并通过调查来判断对方是不是一个渣男。

每个男性角色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故事,在与他们交流的人过程中,你做出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对方对你的态度以及你对对方的态度,从而影响到最后的结局。当你开始质疑对方是渣男时,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平板及电脑去搜集对方是渣男的证据,从而避免被渣男所欺骗。

揭穿渣男的各种方法

你与男朋友们的结局会因为「渣男指数」与「亲密指数」而不同,如果想尝试所有的结局,也绝非一件易事。


> 下载 少数派、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读有趣的内容 🎉


从 5 个方面入手,让你的 Android 手机电池更耐用

$
0
0

前些时日让 Apple 深陷舆论风口浪尖的「电池门」让大家再次关注起「电池健康」这件事。不论 Android 还是 iOS,电池之于电子设备,就好比水之于人,是让一切开始的能量源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不同于 iOS 较为保守的系统限制,Android 的开放性让我们对手中的设备有更多的操作自由,也为我们在「电池健康」这件事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篇文章就带你从锂电池内部开始,消除一些误区,探寻一下关于电池健康,我们能做的一些事。

关于锂电池你需要知道的一些事

虽然现在已经是 2018 年,但是一些关于电池的坊间传言还是存在,有些却有其实,有些则纯属谣言,甚至还被广为流传。求证传言的同时,我们也引入一些对锂电池特性和使用事项的介绍。

新手机一定要充满 12 小时「激活」电池?电池一定要完全耗尽再充电?

这个说法起源于上一代电池镍镉电池的「记忆效应」,由于电池有记性,所以不完全充放电会导电池容量流失。

然而现如今的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使用的都是锂电池,完全没有所谓的记忆效应,不存在 12 小时激活论和完全耗尽再充电的说法。甚至比起没用完就充电,完全耗尽电量后再给手机充电反而会对电池不利。

边充电边玩手机会影响电池寿命?

边充电边玩手机确实会影响到电池寿命。但这个表述并不准确,事实应该是「边充电边玩手机而产生的热量导致的高温状态会影响到锂电池寿命」。

充电玩手机本身并不会对锂电池造成什么伤害,然而由于存在能量的转换,热量的产生不可避免,因而造成的高温则会对锂电池的容量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所以充电玩手机并不是不可以,只是一定要注意避免手机过热。

冬天自动关机关机是 iPhone 的「专利」?

不少人一提起手机冬天被冻关机,可能都会被反问一句:「你用的是 iPhone 吧?」。

事实上因低温而导致的电池不耐用是锂电池的通性,其原理也不难理解:电池的充放电均为化学反应,温度低了,物质活性降低,反应速度自然会减慢。相较于高温,低温对电池造成的影响较低,回到正常温度后,电量没了的那部分还会回来的(但不代表低温对电池实际容量没有影响)。

言而总之,手机本身就属于消耗品,随着日常的使用,电池完成一次又一次完整的放充电循环,电池容量会发生不可逆的损耗,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我们在日常使用中其实不用过多在意什么「在 30% 左右开始充电最为健康」,「定期完全充放电」等使用事项,这些方法诚然对延长手机电池的寿命有所帮助,但每天时刻在意手机的电量,不停计算充放电周期,这样做似乎有些得不偿失。我心目中良好的电池使用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 随充随用,不要过度在意电池损耗这一自然过程。
  • 避免手机暴露在极端环境下,这一点现在手机厂商都有注意,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有相应的警告。
  • 关注电池信息,在出现不正常情况时及时维修。(快速掉电,异常发热等)

说到电池信息的展示,在这里我们推荐几个电池相关的 Android 应用。

关注电池信息

AccuBattery:实时量化的数据统计


AccuBattery 是我最喜欢,也是最推荐的一个 Android 电池应用了。其特点就是用非常量化的数据展示出电池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使用情况。

AccuBattery 将电池的使用情况以 mAh 为单位,计算出实时的耗电情况,并转化以每小时耗电百分比显示出来,让你时刻能对自己手机的电量有一个踏实的认识。

除此之外 AccuBattery 还关心电池的循环周期,提醒你充电到多少数值可以完成一次电池循环,你可以通过转动电量环旁的浮标设定充电通知,在完成相应电量补充时提醒你拔掉电源。如果你在乎电池的循环寿命的话,AccuBattery 可以帮助你少操点心。

为了方便用户实时查看耗电情况,AccuBattery 可以常驻通知栏,实时显示当前的耗电水平。

随着使用 AccuBattery 的时间越来越长,通过数据的积累,AccuBattery 可以对你的电池寿命进行估算。需要注意的是刚开始使用的话这个功能会不太准确,时常发生计算出的电量比电池设计容量还大的情况,不过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这个数据会越来越趋于准确。

BetterBatteryStats:图表化的数据信息


由于需要读取一些深层次的电池数据,初次进入 BetterBatteryStats 需要在电脑上用 adb 来给予权限,开发者在其网站提供了详细的 教程,完成之后就能看到实时统计的电池数据了。

BetterBatteryStats 提供了各种分类的数据查看方式,例如,你可以通过 Process 来查看各个系统进程所耗电量的占比,从中揪出耗电大户;或是通过 Kernel Wakelock 查看有那些更深层次的进程在蚕食你的电量;甚至还可以通过 CPU States 来查看不同时间下自己手机 CPU 运行频率的占比,看手机是否长时间处于高频状态工作,拉快了电量的消耗。

点击右上角进入 Graphs 图表界面。这里的数据显示类似系统自带的电量曲线,但是有更多的曲线可供参考。这些曲线在同一时间轴上一一对应,从中异常的浮动,你可以快速定位到是那些因素在影响你手机的续航。

如名字所言,BetterBatteryStats 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的电池信息,不过由于需要借用 adb 以及现实的数据更为底层,不太适合大多数用户。如果你是不折腾不舒服星人的话,BetterBatteryStats 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系统自带电池管理

如果你不想安装第三方 App,或只是想简单了解手机耗电情况的话,Android 设置中自带的「电池」选项就够了。

系统会自动收集你平日的使用数据,根据的你独特的使用习惯给出电池剩余使用时间的预估值,也就是说,这个功能理论上是越用越准的。

除了预估使用时间外,系统还会给你展示出过去一段时间内各个 App 的耗电情况,帮助你找出其中的耗电大户。点击大电池图标,还可以进入「高级电池用量」界面,其中有电池使用曲线和比单纯的 App 耗电统计更上一层的电池统计。

自带电池管理是系统层面集成的,数据更准确,但缺点是所提供的数据有限,无法获得其它更详细的信息。

所以在了解到自己手机的电池情况后,我们怎么做才能让自己的 Android 设备能续航更久一些呢?

延长续航的几个方法

尽管 Android 随着不断更新,已经极大完善了权限和后台的管理机制。但由于 Android 开放的特性和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许多国产应用并不会上架 Google Play Store 即使上架了更新频率也很慢,远不及第三方应用市场的分发效率,但未经 Google 官方审核就意味着少了许多约束。

权限的滥用成了众多应用都有的恶习,借由这些权限,它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占用了我们的后台,降低了系统的续航。拔除它们不需要的权限,从后台将它们赶出去成了我们的主要目标。

权限管理:过多的权限会让一些应用长久占用后台耗电

许多应用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求各种权限,这时候作为用户的我们要三思而后行:一个地图应用真的需要读取你的短信吗?一个不需要用户输入声音的应用为什么要访问你的麦克风?面对这些不合理的权限申请,我们要果断的拒绝。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京东为例,若是不给予它读写电话的权利,它干脆直接罢工——只要得不到权限,它就会一直不停的退出,让你无法使用,颇有一丝无理取闹的意味。

所幸的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了 App Ops 这款应用,无需 Root,通过简单的设置,你可以让应用们获取「假的」权限,即便在系统设置了你允许了京东读取电话信息,只要在 App Ops 里选择禁止,它就只能拿着不存在的权限空欢喜。

一些应用会申请类似麦克风的权限,然后借此常驻后台,禁掉这样的应用权限,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些毒瘤应用从后台逐出,延长续航。但是有些国产应用似乎用了更高级的方法成了后台的钉子户,遇到这种应用我们该怎么办呢?

后台管理:阻止一些应用在偷偷后台运行

通过对不在主界面运行的应用进行冻结和结束进程,防止其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常驻后台,既可以释放内存空间,也可以延长手机的续航。

Android 有许多高质量的后台管理应用,其中比较知名的两款应该就是黑域和冰箱,这两款应用少数派都曾介绍过,读者可以阅读相关文章进行了解。


相关阅读:


相关阅读:应用太耗电?不如「冻」起来:省电小工具 Ice Box

系统设置:利用设置减少电量损耗

除了排除以上这些耗电的隐患,我们也可以主动做一些设置调整,来延长手机的续航。

降低定位精度

在 Android 定位设置选项中,我们可以更改定位的模式,从「高精度模式」调整到「省电模式」,即使用网络来定位而不是 GPS。

减少亮屏时间

屏幕往往是手机的耗电大户,尤其是在全面屏当道的今天,越来越大的屏幕也成了越来越大的电池负担。通过降低屏幕亮度或是减少亮屏时间,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节省电量。

低电量模式

Android 内置「低电量模式」,开启后系统往往会通过降低屏幕亮度,清理后台,降低 CPU 频率等等一系列措施来省电,延长手机续航。

硬件方面

软件措施之外,还有硬件层面的注意事项。当我们的手机出现硬件问题时,通过官方渠道解决总是最正确的选择。若是你的电池表现异常,考虑换块电池的你最好与淘宝等货物良莠不齐的平台敬而远之,而是选择官方维修门店或是授权过的第三方维修机构,即便价格上会有一些差距,但换来的却是稳定可靠的服务体验。

我们常常看到手机电池爆炸的新闻,其中不少事故的诱因都是不合格的第三方配件——由于缺少自动断流或是电路保护功能,成为了事故的导火索。所以在选择充电相关配件时,不可一味贪图价格的低廉,首选是官方配件,其次是一些靠谱的第三方配件品牌,例如 Anker等,价格虽然贵了一点,但在安全面前,一切都是值得的。

少数派上关于手机电池和第三方配件的一些文章:


家里有闲置的打印机?不如试试打印一些有趣的东西:Creative Park

$
0
0

阅读完少数派文章《方便省钱还有趣,为你的寝室添置一台打印机》,内心十分激动,兴致勃勃的淘下了一台打印机,无奈每天只能看着它吐出一堆习题 😫,准备给它休憩的时候,偶然发现一些有趣的打印。如果你也正想把你的打印机打入冷宫的时候,不妨看看这篇文章。

能够一起做的「纸模型」

许多打印机厂商都有出套自己的打印工坊,例如佳能的 Creative ParkCreative Park 是一个创意纸艺素材打印网站,提供 1:1 尺寸的纸模型,图片采用 PDF 格式,下载打印完,直接就能开动了。既然是狗年,那就造出一只小狗放在桌面监督自己吧:

柴犬 艺术家:ayumu saito/craft pocket

这只可爱的柴犬,仅用一张 A4 纸就能创造它,你可以从网站上下载到它的「细胞」组成,提供 1:1 尺寸的纸模型,下载完打印后直接就能开动啦,只要按照图片模型剪开,并按所示绿点粘黏,你就能慢慢地就能见证它的成长

柴犬的「细胞」组成

相约几个人在闲暇时间里一起动手创造它,或者是与孩子的亲子活动,都能获得不少乐趣。

你还可以在 Creative Park 里完成其他作品,就像这样:

惊喜的是 Creative Park 中还提供了以下板块:👇

  • 拍照道具(帽子,头罩,面具)
  • 暗设机关的玩具
  • 贺卡,信封
  • 家居装饰品
  • 建筑物

做一份属于自己的「日历」

过年后家里面红红火火的台历太显眼,使用 PPT 自带的模板来完成简单的设计,创作出独一无二的台历或者挂历。

如果你懒得使用 PPT 制作日历,在强大的 Creative Park 中也有提供日历模板的下载,不仅有平面版,还有立体的日历 😲,就像这样:

手动抽拔的日历,时刻提醒自己

打印自己喜欢的墙壁「装饰品」,甚至自己的「文集」

我们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自己喜欢的句子,如果你不太喜欢家里或者宿舍有太多的留白墙壁,你也可以像这样挂满,放上自己喜欢的文章:

或者简单的留下喜欢的图片:

如果你不知道哪里能寻找到图片,这里分享一个提供无版权又精美的图片应用 Unsplash WallPapers 来寻找自己喜欢的画面,通过打印机把它带到现实世界来:


Creative Park 会不定期的更新素材,当然更多的素材是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如果遇到你喜欢的,那就打印出来吧。😀

你或许有更加好的创造想法,不妨在讨论区于大家分享一下吧。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有趣的应用 💡


免费开源的 Windows 管理剪贴板,让你处理文字更高效:Ditto

$
0
0

复制粘贴,复制粘贴。这种重复性的按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环,这种干燥的工作,不光无聊,也会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你曾经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想从一个网页复制一些数据到另一个网页,可是每段数据却被隔开(比如表格)而导致不得不复制一次粘贴一次,不能做到批量复制。现在,用 Ditto 来帮你管理剪贴板,让你的剪贴板更强大。

一个一个复制很麻烦

一个快捷键,一个完美的剪贴板

首先,我推荐你先到 Ditto 设置界面中设置一个自己喜欢的快捷键来激活 Ditto 窗口,并且记住这个快捷键,这将很大地提升你的工作效率。我个人设置的是 Ctrl + Shift + D,D 就代表 Ditto。

设置界面

只要按下你在 Ditto 应用程序中设置的快捷键,你的剪贴版,包括你历史剪贴过什么内容,都会呈现在你的眼前。

使用 Ditto 建立在熟练使用快捷键的基础上,一旦记住,就会很大地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Ditto 窗口

忘记复制粘贴了什么?复制粘贴的文件或文字不小心删除了?没关系!你可以在 Ditto 窗口的最下方搜索你的剪贴板历史。Ditto 都会帮你记住,并且快速找到。

在一个地方分段选择了一些数据,想在另一个地方批量粘贴?没问题!直接在 Ditto 窗口中利用 Ctrl 或 Shift 键批量对粘贴条目进行选择。然后再按下 Ctrl + C 复制,Ctrl + V 直接粘贴,就能一步做到。这样,你就不用再来回来去地切换程序,最大化你的工作效率。

在尝试上面这个功能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每个条目都被隔了一行,如果你不想这样呢?没关系。选中你想粘贴的条目,点击右键,转到 Special Paste,就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进行粘贴。下图中,我使用了「删除换行符」选项,你也可以选择「粘贴 + 两个换行符」的选项,很适合在使用 Markdown 编辑器的时候。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功能,就是可以先按住 Ctrl + Shift + D 或者你自己设置的快捷键,按住 Ctrl + Shift 不松开,再次按下 D 键,高亮选择就会往下移动,之后松开 Ctrl + Shift + D 键,高亮选择的剪贴板条目就能立即上屏。既快速又简便。

快捷键,进一步提升效率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Ditto 窗口中,前十个粘贴条目都在左面被标记上了从 1 到 9 再到 0 的数字。其实,你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的快捷键,快速粘贴前十个条目,而不用多次打开 Ditto 窗口。我个人使用了键盘上的 Alt + Shift + Q 一直到 Alt + Shift + P 这一行。来做快捷粘贴你也可以在设置界面中自定义自己希望的快捷键。

或者,你还可以先激活 Ditto 窗口,再用 Ctrl + 1 到 Ctrl + 0 来粘贴第一到第十个条目。

用分组,分出效率

会经常用到一组数据想要粘贴?Ditto 有着分组的功能帮你管理你的剪贴板数据。只要选择你想放进分组里的条目,再右键选择想要放进的组内即可。

同样,你可以通过在 Ditto 窗口中按下 Ctrl + G 访问各个分组。来进一步管理你的剪贴板。

快,其他功能也要快

在 Ditto 设置界面中,打开「快速粘贴键盘」标签栏,你可以设置一个「导出到 QR 码」的快捷键。

设置好这个快捷键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快捷键来快速生成 QR 码。首先打开 Ditto 界面,选中你想要生成二维码的条目,再按下你上面设置的快捷键,就能生成 QR 码。比如,你想在手机上继续浏览你在电脑上浏览的网页,那么你就可以用这个技巧来生成二维码并转换设备。

同样,上面的图片还支持导出到谷歌翻译以及图片的功能。导出到图片的功能对生成长微博等场景来说非常有用。

文后:谁会用到这款软件

如果你是一位编辑,经常需要输入一些重复的内容,或者经常需要复制粘贴,那么我会很推荐你去尝试并研究一下这款软件。

如果你是字幕组的一员,经常会需要输入一些重复的角色名字等等,你可能也会觉得这款软件很有用,就比如分组功能,假如你担任多个影片的翻译任务,那么你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影片分出不同的分组来做到快速的复制与粘贴。

总之,如果你经常会和文字打交道的话,Ditto 则会是你爱不释手的一款软件。是的,这款软件的精神就是:能用一步完成的,绝不用两步。

你可以在 Ditto 官网上下载到这款软件,应用开源并且免费。这款软件同时在 Microsoft Store 里可用。官网同样提供绿色版本。

春日拍张好照片,教你如何用手机拍出一朵好看的花

$
0
0

三月伊始,全国各地的春天马上就要到了,淅淅沥沥的几场小雨以后,晴朗的日子也到来了。趁着明媚的春光,是时候出门踏青拍照了。

说到春天拍照,自然就会想到各式各样的花,如何通过一些小技巧拍摄出一朵好看的花?相信看完这篇文章你就能找到一点答案。

首先,你需要一台大光圈手机


本身拍摄花朵需要较大的光圈,光圈是控制镜头进光量的重要组成部件,一般而言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大小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

简单来说,光圈数字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也就越大,景深也就越浅,也就是更容易突出所拍摄的物体,模糊掉其他距离较远的物体。

受到体积的限制,手机上的光圈一般是不可调节的,也就是恒定的,每个手机镜头的光圈大小都可以在官网上技术规格里查到;比如 iPhone 8P 的广角镜头是 ƒ/1.8 光圈,长焦镜头是 ƒ/2.8 光圈 。一般来说目前各家的旗舰手机都配置了足够大光圈的镜头,因此你可以放心用它们来拍摄。

花朵应该怎么拍?

拍摄花朵就是要离被拍摄的物体足够近,这样才能发挥出大光圈的威力。我们希望仅保留离镜头最近的花朵,模糊其他较远的花朵,这就是微距摄影。这样做的好处是:采用微距拍摄的方式能够让人更容易注意到你想表达的主题,与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去找你想要表达的那朵花,不如把那朵最好看花直接放到画面正中,展现给别人看。

要离的足够近

另外,如果你是使用iPhone 7 Plus 、 iPhone 8 Plus 以及 iPhone X 这三款机型,那么手机上自带的长焦镜头能够带来更丰富的构图,方便你去拍摄高处,或者远处的等不方便凑近拍摄的微距效果。

花朵应该怎么后期

春天的给人带来的感觉是清新自然温暖的……用曾经解释过的 专业术语 来说,春天微距风格的整体影调是中间调到高调,中掉到长调,画面主要元素甚至整个画面应该是偏向于温暖的暖色调。

懒人看这里:直接用滤镜

如果你认为自己做后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那么不妨就直接试试 VSCO 家的滤镜吧。下面推荐几款很适合用来拍花的系列滤镜:

A 系列,其特点是在保留照片自然的色彩情况下,略微给予画面一定的色彩变化和褪色。模拟电影的质感,非常适合春日摄影的任何需求。

E 系列,整个系列的特点就是将画面中的暖色往黄色做改变,让暖色变得尤其的醒目,阴影让其变得更加蓝,加强对比,适合在微距花朵的时候使用。

F 系列,通过降低画面部分颜色的不饱和度,打造优雅安静的效果,这样的优雅效果同样适合春季摄影。

Q 系列,整个系列通过模拟 Cross Processing 冲洗方式而成,通过这种冲洗方式而成的照片有异常精致的色调,同样也适合微距拍摄花朵。


来点有挑战性的:手动做后期

希望能亲手控制整个画面效果,那么就需要手动进行效果调整,我这里推荐的是 泼辣修图 这款应用。

针对微距静物的后期步骤主要分为 2 步,总的来说就是提升画面光影效果,第二步就是改变画面的色彩基调。

光影

在光影调整中,第一步就是适当的调整除雾效果,一般是调整到 50 左右的参数,这一步是为了还原画面的通透感,减少因为水汽霾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步,调整曝光,观察直方图,如果左边有溢出则提高曝光,如果右边有溢出,则降低曝光,当然调整的时候要注意整个画面的效果,避免过度调整,一般给 -20~20 就够了。但是这里我需要逆转前期拍摄时候出现的问题,所以曝光我选择调整到 40 ,以提升暗部亮度。

第三步,调整对比度和亮度,较大对比度具有冲击力,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场景都适合大对比的调整,但是一般而言春天的微距风景不太适合比较大的对比,同时由于光照的问题,本来暗部和亮部就有很大的差距,自然数值也不宜过大,对比我这里调整到 23。

高光、阴影、白色色阶、黑色色阶这 4 个参数一般都是联动调整的,针对的是在调整完毕前面选项以后,直方图仍有溢出,或者想要打造跟进一步或者其他神奇的光影效果使用的。比如在这里,我需要逆转光影,所以我是这样设置的,高光为 -68,白色色阶 -29,阴影 30,黑色色阶 14。这样就转变了原本不利的光影效果。

塑造完毕光影效果以后下面就要进入色彩调整环节了。

色彩

第一步,色彩面板,色温、色调、自然饱和度、饱和度。色温色调主要控制了整个画面的白平衡倾向,也就是整个照片的发色倾向,每个照片都不太一样。

如果你画面中蓝色太多了那么就可能需要往黄色部分拉,当然,想要表达更蓝的天空也确实可以往蓝色部分拉,但是切记这 2 个参数千万不要调整的太过分了,如果是照片本身的白平衡只需要调整个位数的数值就足够了;逆转照片本身的白平衡则需要加大数值。

饱和度、自然饱和度其实是一个参数,饱和度是对整个画面的调整,而自然饱和度则是对画面中色彩通过某种算法进行智能的调整,使之不会调整的过分。我个人喜欢拉一个较高的自然饱和度然后将整个画面的饱和度降低些来提高画面饱和度,事实上只提高一点画面的自然饱和度也是可以的。

而由于枝条部分是是有些发绿色的可以和花朵本身的颜色产生对比,所以我打算增强枝条的绿色,同时将整个画面的白平衡也变成黄绿色,使花朵更容易突出。首先是整个画面的色调调整,黄绿色色温降低,在泼辣修图中需要将其数值调整到 33 ,色调需要调整为 -27,同时花朵需要较为鲜艳的颜色,自然饱和度调整为 51 ,饱和度变为 -20。这时候整个整个画面的基调已经确定了。

第二步,HSL 工具,HSL 工具很多时候都是改变画面中色彩使用的,一般适合画面色彩比较多的时候,HSL 的作用就是将这些颜色尽可能的整理出来。

而由于枝条部分是是有些发绿色的可以和花朵本身的颜色产生对比,所以我打算增强枝条的绿色,同时将整个画面的白平衡也变成黄绿色,使花朵更容易突出。首先是整个画面的色调调整,黄绿色色温降低,在泼辣修图中需要将其数值调整到 33 ,色调需要调整为 -27,同时花朵需要较为鲜艳的颜色,自然饱和度调整为 51 ,饱和度变为 -20。这时候整个整个画面的基调已经确定了。

下面就要开始使用 HSL 工具开始调整了,由于本身花朵的颜色偏洋红色的,所以需要先将洋红色相往红色调整也就是+30,饱和度自然也需要提高到 +38。

接下来就是调整红色,由于我们想要的花朵颜色就是红色,因此稍微提高一下饱和度就足够了,我这里给到的是+20。

此外橙色也是画面中的一部分,但是对其不能色相调整的太过厉害,因为一方面阳光是橙色的,另一方面花全变成红色并不好看,所以稍微调整一下让他稍微向红色偏移一点就好了,这里我调整的是 -12,饱和度降低一些 -6,但是我这里提高了橙色的明度,让花蕊变得更清晰。

接下来就是黄色,因为枝条主要的颜色就是黄色偏绿色的,这时候我们想要更加黄绿色枝条也就只需要略微调整一下啊,这里我调整到了 15,因为不是主体所以饱和度调整为 -12。

最后就差天空了,天空现在的颜色本来是蓝色的,受到一开始色相的影响有点轻微发绿色,所以我们接下来就主要调整的是蓝色和青色。

对于蓝色,色相调整为 -46 使之变得更倾向与青色,饱和度和明度都需要降低,让天空变得不那么抢眼。对于青色色相,使用 -18 的值让天空更加变得绿一些,适当增加饱和度,并降低亮度。

以上就是怎么在春日拍照与后期的建议,不妨趁着春色正好赶紧出门拍照吧。


> 手机也能是你的摄影好帮手,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手机摄影技巧 📸


国产解谜游戏《死神来了》登陆 iOS 平台,本周 App Store 6 款新游推荐 | 新游派

$
0
0

本周迎来了不少曾在 Steam 平台已上架的移植作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这款国产像素风格的解谜游戏《死神来了》,以及将战棋与卡牌相结合的桌面游戏《阿门罗》,另外关注人性与心理的叙事游戏《铭记》也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游戏体验,最后是能让你爆笑的《地球毁灭前60秒》,体验一下世界末日前的荒诞。

死神来了 Death Coming

死神来了 自去年在 Steam 平台上架以来引起不少玩家的关注,口碑与销量都挺优秀的国产作品。在本周正式登陆 App Store ,该作以其暗黑幽默的风格以及轻松简单的玩法荣获了不少的专业奖项。玩家要扮演一位收割灵魂的代班死神,在不同的关卡场景中利用可交互的建筑、道具等等来解决场景中熙熙攘攘的人群。

作为一款箱庭式的解谜游戏,不同的场景探索可以带来极大的乐趣。尽管是以「杀人」为基础元素,但是像素风格的场景构建与人物模型极大的减少了敏感题材的话题性,玩起来非常轻松。如果你对这款作品感兴趣,可以看看少数派之前写过的详细测评,你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12)以及 Steam(售价 ¥28)购买该游戏。

相关阅读:致敬电影《死神来了》的游戏,这次你扮演的是死神


阿门罗 Armello

阿门罗 是一款童话风格的策略游戏,曾在 Steam 获得多半好评,画风极其精致,独特的卡牌加战棋玩法以及丰富的随机性令不少玩家沉迷其中。在游戏中玩家将扮演阿门罗家族的勇士,探索场景、击杀怪物、与其他玩家或者 AI 进行对抗,由于桌游属性的加入赋予游戏极强的策略性。

由于是移植版本优化较差,可以明显感觉到耗电量严重,游戏汉化也延续 Steam 上一直被玩家诟病的机翻,在对于故事和剧情的体验上较差。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在 App Store(免费下载,订阅付费)以及 Steam(售价 ¥58,目前折扣价 ¥29)购买该作品。


铭记 Keep in Mind: Remastered

你可以把 铭记 当作是一部剖析人类心理的微电影,主角乔纳森 —— 一位过着破碎不堪生活的酒鬼,某天夜里醒来陷入了一个黑与白的镜像世界,他将在这个世界里面对自己内心的十六个怪物,这些怪物正是令他颓靡的另一个自己。

游戏使用非常艺术化的手法完成了一次人性的探索与救赎,而主角乔纳森面对的问题,则是我们所有人都正面对或者将要面对的内心挣扎,每一段话,每一个场景都可能会让你有一些小小的触动,而这点小小的触动,对于这款作品来说,就足够了。你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6)以及 Google Play(售价 $0.99)购买该游戏。


噩梦房间 Rooms of Doom

I wanna 式高难度平台跳跃游戏,比较偏激的一种游戏类型,玩家喜好也非常极端。游戏目的就是控制游戏角色通过跳跃、二段跳等动作通过充满各种机关的房间,稍有偏差便会死亡。相较于传统同类型游戏,该作在关卡设计上做了不少的改进,增添了更多的影响玩家操作的房间类型以及场景元素。

喜欢体验这种噩梦难度游戏的玩家可以试试,如果你根本没有接触过 I wanna 或者同类型游戏,建议不要体验,不要给自己找罪受。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该游戏。


.projekt

极其风格化的一款益智类游戏,考验玩家对于三维空间的想象力。通过调整屏幕中由方块组成的实体来控制各个方向的投影,游戏难度由浅到深,上手不难但是后续的关卡依旧需要仔细思考才能顺利通过。

本周新游里我非常喜欢的一款作品,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12)、Google Play(售价 $1.99)以及 Steam(售价¥22,目前折扣价 ¥14)购买该作品。


地球毁灭前 60 秒!Meteor 60 Seconds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搞笑漫画日和》里有一集,当电视上播报说彗星即将撞上地球,还有几分钟世界末日就要到了,然后全世界的人疯狂地做着疯狂的事。这款游戏几乎是这一集漫画的翻版,不过你只有 60 秒的时间,你会做什么?

游戏看起来极其简陋,劣质的 Flash 动画效果,粗糙的动作反而让这个荒诞的世界末日显得有一些有趣。小品级的搞笑作品,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以及 Steam 免费下载该游戏。


即将上架的游戏

HYPERFORMA —— 这是一款有着精致艺术表现力的科幻作品,游戏本身带有着强烈的赛博朋克气息与宗教感。在过去的文明消失后,只剩下空荡荡的城市和古老的网络,一位探险家降临于此,开始在被人遗弃的网络中寻找消失文明的痕迹。虽然还没玩到 Demo,但是游戏本身气质非常令人着迷,目前该游戏可在 App Store 预定,预购价 ¥25,预计于 3 月 26 日正式发售。

方舟:生存进化 —— 这款在 PC 与主机平台非常受欢迎的生存游戏终于决定移植到移动端,孤身一人在岛屿醒来,你必须学会打猎、采集、种植等等生存手段才能在这个危险的岛屿活下来。游戏决定上架 iOS 与 Android 平台,你可以在 这里 进行预约注册。

以上就是本周的新游推荐,希望大家游戏愉快!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好玩的手机游戏 🎮

仅需 8KB,让你在 Windows 里更快地切换多个桌面:Virgo | App+1

$
0
0

微软在 Windows 10 中新增了虚拟桌面,我们可以通过新建虚拟桌面放置不同的软件窗口,这一功能给用户带来了更干净的屏幕显示,也为复杂的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它有一些让我无法忍受的缺点。

首先是Crtl + Win + ← →这种跨越键盘的快捷键,必须要用两只手才能按出,在频繁的切换中显得不够便捷。

其次是对常驻任务栏的软件支持很差。如果在第一个桌面中已经打开了 QQ、微信,那么当你在第二个桌面中点击任务栏的图标时,仍然会弹回前一个桌面,这就完全打断了二号桌面上的操作,再次返回二号桌面时就需要重新适应桌面环境了。

再加上 Windows 的鼠标和触摸板都没有办法做到 Mac 上流畅切换桌面的效果,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我闲置了。

今天要介绍的这款 Virgo 是一款轻量到极致的虚拟桌面软件,这款软件采用 C 语言编写,只有 323 行代码。整个软件大小仅为 8KB,却能实现完善的虚拟桌面功能。

初次打开 Virgo,没有任何提示,也没有菜单和选项,只有一个任务栏的常驻图标显示当前的桌面序号。

在 Virgo 中,最多可以分为 4 个虚拟桌面。而且所有操作只能靠快捷键——

  • ALT + 1 ~ 4 切换到 1 ~ 4 号桌面
  • CTRL + 1 ~ 4 将当前活动的窗口移动到 1 ~ 4 号桌面
  • ALT + CTRL + SHIFT + Q 退出程序
  • ALT + CTRL + SHIFT + S 启用或停用其他快捷键

这就是它的全部功能,如果你发出了「不过如此」的感叹,那你就错了。这确实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工具,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却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虚拟桌面的便捷。

首先是 Virgo 的快捷键设计很讲究,它只让你记两个操作:切换移动,分别对应 ALT 和 CTRL 键,每次操作只需要左手的两个手指就可以操作。再加上 Windows 中自带的 Win + 1 ~ 4 快捷键可以选择任务栏中的 1 ~ 4 个应用,只需左手就可以快速切换多个桌面和软件。

Virgo 不仅可以像自带虚拟桌面一样隔离两个桌面正在运行的窗口。而且当你点击 QQ、微信等图标时,这些窗口会直接显示在你的当前窗口,跟正常情况没有区别,也不会出现「打断操作」的情况。

如果不知道快捷键,是无法在两个桌面之间进行切换的。所以这同时也是一个防止别人偷看你屏幕的好工具,短时间离开时按下 ALT + 4 切换到一个空桌面,让电脑就像刚开机一样。

Virgo 用它那 8KB 的大小,就能为那些尚在使用 Windows XP、7、8 的用户增添虚拟桌面功能。也能为 Win 10 用户带来不一样的虚拟桌面体验。

关于兼容性问题,Virgo 采用了自己的切换方式,与 Windows 10 自带功能不通用,也不冲突,但是为了避免逻辑上的混乱,还是避免同时使用两者。

Virgo 作为一个免费开源小工具,却比 Windows 的虚拟桌面更好用,或者说,它只是做到了虚拟桌面应该做到的事情。

你可以前往 GitHub 免费下载 Virgo。


> App 那么多,怎么选?少数派 帮你做决定。


用 Workflow 一键转接人工客服 | 一日一技

$
0
0

有时,我们想查清忽然多出来的话费、看看快递为何没有动静,此时往往会拨打人工客服。一般我们需要根据冗长的语音提示来按下指定按键才能转到人工服务。

其实做一个 Workflow 就能汇集常用的人工客服电话,选择自己需要的客服,一键即可拨打:


你可以在 这里下载这个 Workflow。

这个 Workflow 制作、修改起来非常简单,你可以把自己常用的客服电话也加进去。

打开这个 Workflow,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 Choose from Menu 动作,我已经在里面预设了三大运营商和常用快递的人工客服电话,你可以把自己用不着的删掉,然后点击下方的绿色加号按钮,添加你需要的电话并为之取个名字。

点击绿色添加按钮

之后我们来到刚刚新建的菜单项,在它后面加一个 Phone Number 动作,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填写电话号码——了。

一般的人工客服电话都需要在接通后按照语音提示再按几次拨号盘,比如中国联通的号码是 10010,接通后需按 0转入人工服务,那么我们需要填入 Workflow 的号码就是 10010,0。其中的 ,可以通过键盘上的 pause键来输入

通过 pause 来输入逗号

输好电话号码后点击键盘右上角「done」,选择「Use Anyway」。

其他的人工客服电话也能如法炮制。

用这个方法拨打人工客服,就不用再听长长一串语音提示了。

想进一步了解 Workflow?不要错过少数派的 Workflow 专题,以及汇集最全中文 Workflow 动作的 Workflow Gallery:


> 下载 少数派、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玩转 IFTTT,互联网自动化也可以很简单

$
0
0

智能手机的普及,开启了现代人智能生活的新方式,出门用滴滴打车,服务周到又专业;订餐用美团、饿了么,方便实惠又便捷;付款用微信、支付宝出门再也不带钱包;仿佛有了智能手机我们就玩转了智能生活。

但我不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智能生活」,我理解的智能生活追求的是一个词「逐意」,就像是我们用洗漱池的水龙头洗手,手伸出水即流,手拿开水即停。一切水到渠成,顺其自然地发生,不需要我们刻意做什么,一切发生得刚刚好。

举几个智能生活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

  • 如果我打开家门,那么自动点亮玄关的灯,且三分钟之后自动把灯熄灭;
  • 如果第二天下雨,那么自动发通知提醒我的女朋友,告诉她明天出门别忘了带伞;
  • 如果我离开家,那么自动提醒我可以关闭 Wi-Fi 省电;
  • 如果有一篇文章我现在没时间看,那么自动设置晚上 10 点前提醒我阅读它。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智能管家」,它默默地帮我们处理上边的这些规则,比如我刚离开家,它就提醒我关掉 Wi-Fi 省电;比如明天要下雨自动帮我给女朋友发短信,提醒她带伞。我就再也不用操心了,它会自动地把这些事处理,而我做的只不过是去触发这些条件,比如打开家门,比如天气降温。这一切就像是刚才我举的例子,「手伸出水即流,手拿开水即停」,我认为这才是我追求的逐意的「智能生活」。

在互联网上真的就有这样一个「智能管家」,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IFTTT

互联网上的「智能管家」:IFTTT

无论你是否第一次听说 IFTTT,以下几个问题一定在困扰你:

  1. 到底什么是 IFTTT?
  2.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用 IFTTT 做什么?
  3. 如果没有 IFTTT 会怎么样?

1. 什么是 IFTTT?

简单说 IFTTT 是一个服务(也就是我们说的「智能管家」),对于这个服务,我们只需要设置规则,告诉它「如果 A 完成了事情 1,那么就让 B 完成事情 2」,它就会忠实地检查这些规则,并帮我们执行对应的任务。

在 IFTTT 中,我们可以通过 If This Then That的句式,分别设置 This(条件)和 That(动作),IFTTT 会像忠实的管家一样,自动检查条件是否达成,一旦条件被触发,它就会自动执行条件对应的动作,有了这个智能管家,我们就能真正地玩转智能生活了。

If This Then That

2.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能用 IFTTT 做什么?

这个问题,我们从两方面看:

如果你不了解 IFTTT,它能为你做什么?

IFTTT 最常用的两个服务是「提醒服务」和「定时服务」,通常情况下,这两个服务结合可以部分替代「日历」,因为它更智能。大部分人可以从这两个服务入手了解和使用 IFTTT。下边将列举一些我日常用到的提醒类和定时类任务,供大家参考:

  • 如果第二天气温降到 10 度以下,自动发通知提醒我添衣保暖;
  • 如果女朋友生日了,可以自动发短信(邮件、Slack、Telgram)通知我,可以创建多个 IFTTT 自动化任务,多个平台同时发,防止漏掉;
  • 如果晚上 10 点了,提醒我写日记,并且自动生成日记模版在 Evernote 中;
  • 每天晚上 11 点,自动关闭我的智能灯。

在《玩转 IFTTT》教程中,我将详细讲解「提醒服务」和「定时服务」的使用,提供大量案例供大家学习。

如果你了解 IFTTT,除了日常应用它还有哪些进阶玩法?

IFTTT 最大的功能是「连接两个智能服务(提供优秀而稳定 API),自动的帮我们执行任务」。如果你是一个已经用过 IFTTT 的玩家,可能最大的困惑是,我还能用 IFTTT 做什么?

简单说,如果你经常使用一个互联网服务,只要它有开放的 API ,我们就有理由将它自动化。

下边列举一些我的日常用法供大家参考:

  • 如果我发了一条微博,自动同步微博内容到 Evernote 做保存;
  • 如果我的安卓手机收到短信,自动发送通知到我的 iPhone,解决双机党的痛点;
  • 如果我遇到需要晚点仔细阅读的邮件(比如各种通讯录),我只需要给邮件打上星标(通过邮件客户端),那么自动在 Todoist 中创建一条提醒任务,提醒我晚上 9 点钟后阅读这封邮件。

刚才我们提到,IFTTT 最大的功能是「连接两个智能服务(提供优秀而稳定 API),自动的帮我们执行任务」。但是我们不要受到规则的限制,虽然 IFTTT 一次只能链接两个服务实现自动化,但是如果规则设置合理,我们完全可以将多个 IFTTT 自动化任务关联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自动化任务链」,完成更加复杂的任务,比如我的「稍后阅读」实例:

在 Feedly 中收藏一篇文章,自动将文章存储到 Evernote 的「08@稍后读」 文件夹中;如果 Evernote 中的「08@稍后读」文件夹中多了一篇文章,自动到 Todoist 中创建这篇文章的阅读提醒任务。

如果一个服务,它没有提供 API,我们依然也可以使用 IFTTT 的 Webhooks 服务其自动化,比如我的「书籍管理」实例:

当我买了一本书,自动在 Google Sheets 中记录书名和购书时间;当我阅读完一本书,自动在 Google Sheets 中更新阅读完成时间。这些操作都不需要我打开 Google Sheets 操作。

以上这些实例,都是我日常使用的,这些任务帮我节约了很多时间,更重要的事它们让我感到生活更加智能。在接下来的章节里,每个实例都会有详细的设置说明。

3. 如果没有 IFTTT 会怎么样?

通常情况下,「自动化任务」帮我们解决两件事:

  1. 提醒我要做某事或者查看某件事的结果;
  2. 帮我自动去做某件事,并且告诉我结果。

如果没有 IFTTT,也就是没有了「自动化任务」,以上说的两件事会给我带来很大困扰:

  1. 经常忘掉做某事。比如第二天降温,忘了给女朋友发短信爱心提醒。
  2. 许多事情需要我不停的重复做。比如,我要定期将微博消息拷贝到 Evernote 中存档。
  3. 比重复做更可怕的是,由于怕麻烦有些事就不做了。比如,为了实现「稍后阅读」,我每次都需要将链接复制到 Pocket 或 Evernote 中,然后再到 Todoist 中创建提醒我阅读的任务。

在《玩转 IFTTT,互联网自动化也可以很简单》这套教程里,我将通过大量的实例,详细的介绍 IFTTT 的各类玩法,相信一定能找到适合你的用法。

关于教程

💰 售价 28 元(原价 35 元,8 折优惠促销中)

👉 查看《玩转 IFTTT,互联网自动化也可以很简单》详情以及教程大纲

为了能讲清楚 IFTTT 的用法,真正的玩转 IFTTT,我会按照以下步骤,并结合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我们从多个维度了解并体验 IFTTT。希望大家能够按照文章的介绍,一步步的动手操作,那样一定能会学会使用 IFTTT,甚至能够自己发现自动化的需求并解决。

  • 初识篇:通过梳理信息孤岛是如何产生的,引出如何打破服务和服务之间的壁垒,再讲到 IFTTT 产生的必然性,充分了解 IFTTT 的前世今生,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
  • 基础篇:分别通过提醒类、定时类、社交类、任务管理类、网络存储类等实例,了解 IFTTT 的基础用法;
  • 本地应用篇:通过 IFTTT 应用结合手机本地的应用服务,自动同步照片,自动备份通讯录,快速拍照记录灵感灯操作,让我们的手机更加智能;
  • 进阶篇:本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串联多个 IFTTT 任务,组成一个大的自动化任务集合,来完成较为复杂的任务;第二部分介绍了 Webhooks 的用法,我们知道 IFTTT 的核心是 API 的调用,对于那些没有公开 API 的服务,我们依然可以自己构建 API,使其自动化;
  • 硬件篇:本篇提供了大量的智能硬件和 IFTTT 结合的例子,类似如果降温将灯的颜色变成蓝色,如果打开房门,自动点亮玄关灯之类。从线上到线下,让我们的生活更智能。

动手开启智能生活

进入过互联网时代,我认为的满足以下两点,才算真正的实现「智能生活」:

  1. 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2. 让重复的事情自动化。

只要满足了这两点,就一定会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效率,而 IFTTT 恰恰是这方面的专家,也是最容易入门的服务。IFTTT 自 2010 年创办至今,不停地维护和升级,对互联网上比较常见的服务都做了相应支持,目前已经支持 44 个分类里的 1120 个服务,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玩转 IFTTT」系列教程,旨在通过简单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让大家认识 IFTTT,熟悉 IFTTT,并且跟着实例一起操作,动手开启我们的智能生活。

👉 查看《玩转 IFTTT,互联网自动化也可以很简单》详情以及大纲(上线 8 折优惠中)

一周 App 派评:上周值得关注的 6 款 App

$
0
0

各位周一好!本周我们为大家挑选了 6 款值得关注的应用,快来看看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iOS 精选(4 款)

Todoist 11.7:全局搜索爽歪歪


上周著名效率应用 Todoist 更新至 11.7 版,版本号虽不起眼,实用性却不容小觑。首先,你可以将你任意一条项目、标签或是过滤器条目加入收藏,收藏条目会在列表栏中优先展现,借助这一功能你可以快速查看某一类任务。当你的配置项非常琐碎繁杂时,新功能优势非常明显。

新版 Todoist 还实现了真正的全局搜索,无论是任务、项目、标签,甚至是备注评论均可在顶部搜索栏中搜到,效率提升非常明显,无需再凭着记忆在各种条目里乱翻。此外,新版还对每日目标的展现进行了优化,点击列表页左上角的进度按钮,你可以了解每日进程以及过去七天的完成情况,图文式的设计让结果更为清晰,帮助你更好地掌控自己。

请输入图片标题

Paste 2:千呼万唤始出来


早在 2015 年 Paste for Mac 已凭借超高的颜值和不俗的效率,俘获了不少用户的芳心。当时开发者就表示 Paste for iOS 已经「Coming soon」,然而直到 2018 年的 3 月,也就是一周前,这款应用才以 2.0 的形式出现在 App Store 上。姗姗来迟的 Paste 2 是否对得起如此「佛系」的开发进程?答案是,它很好,但它似乎有些过时了。

多终端剪贴板应用,最重要的自然是同步效率。Paste 在这一点上表现不俗,无论是文本还是图片,同步几乎都可以立刻完成,并且十分稳定。不会像 Universal Clipboard 那样忽然失灵,也不会像 Pin 那样偶尔抽风,重复提醒。由于 iOS 的限制,你必须借助于通知中心小部件或是系统分享栏中的「Add to Paste」保存内容。当剪贴板内容太多时,你可以通过分类功能对信息进行整理,不至于乱成一团。

Paste 作为剪贴板的表现有目共睹,若是放在两三年前绝对值得推崇。然而如今大部分的剪贴板应用都不仅仅只管控复制粘贴,它们有的与工作流相结合提高效率,有的与社交平台绑定随时分享,有的可以直接运行脚本,然而 Paste 却连 iPad 都尚未适配。不过 Paste for iOS 在上架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已根据用户反馈进行了一次小幅更新,看起来开发者还是非常重视的,值得继续期待。

详细测评:《macOS 上颜值最高的剪贴板工具推出了 iOS 版,而且免费无内购:Paste 2》

请输入图片标题

PadStats:点一点就是更好的自己?


诱惑越来越多,人越来越懒,我们总是要找些方法来「控几里技几」。之前有 iBetter 和 Fabulous来帮你监督自己,但如果你觉得成就式或游戏式太过繁琐,PadStats 可以让你非常简洁地完成记录。它的本质就是一个计数器,但配合上预设的活动和数据统计,倒也不失为一款极好的「自我养成」应用。

你可以在应用中设置多个活动,每当你完成时点击对应图标,即可完成一次记录。活动还支持设置目标,例如「我想读完 50 本书」,你可以在配置「读书」这项活动时,在「Goal Target」中设置 50 即可,之后你就可以在图标上看到目标进程。

我唯一不满的是 PadStats 的内置图标,虽然数量非常可观,然而大部分都是一些功能性标识,例如复制粘贴、方向键、投屏、上传下载等等,这些按钮与我的日常目标实在是相去甚远,翻了好久才能找到勉强合适的。希望下个版本中能增加图标分类,让我别找得这么辛苦。

请输入图片标题

Housecraft:摆好桌椅来「吃鸡」


iOS 11 发布已近一年,ARKit 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上周 App Store 优秀新应用中的 Housecraft 便是又一款利用 ARKit 进行家居布置设计的应用。打开应用晃动镜头,应用会像录入 Face ID 那样识别地面区域,随后你就可以将躺椅、沙发、柜子、电视等各类虚拟家居安置其中。Housecraft 中的虚拟家居有着不错的稳定性,阴影效果也相对自然,可以为你的家居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如果只是摆放家具,那 Housecraft 显然远不如 IKEA Place 等与实体产品相关联的 AR 应用。Housecraft 还隐藏着一些别的乐趣,将家具列表拉至底部,你就可以看见龙卷风和复制枪。你能在家中地板上模拟一场小型龙卷,也可以用复制枪击倒、复制或删除虚拟家具,让应用立刻变成射击游戏,你觉得你能用这把小枪吃到鸡吗?

请输入图片标题

Product Hunt 精选(2 款)

Sunsama:看板日历二合一

我们可以使用日历来合理安排日程,让自己的每一天充实而有序。但由于日历本身的特点,很少会将其运用到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同时偏向于使用像 Trello 这类的看板工具来协调每位成员的工作进度。

在我看来,日历主要是从时间维度来描述事件的过程,而 Trello 则偏向于从事件本身的进度展开。如今,Sunsama这款应用将日历和看板工具结合在一起,通过兼顾二者的优点,更好地帮助团队提高效率。

Sunsama 设计简洁漂亮。使用时,通过授权 Google Calender 来同步自己的日历事件。当你邀请其他成员加入时,就可以和团队成员共享主界面的看板。与此同时,你可以通过拖动等操作自由协调自己以及团队之间的任务。

在我看来,Sunsama 像是一款在团队任务协作过程中什么都可以做的工具,但又不是必须的工具。也就是说,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让我放弃现有的工具转移到 Sunsama 上面来。当然,如果你的团队还没有相应的协作流程,也可以试一试 Sunsama,说不定就喜欢上了呢。

Wakefy:每天被你的 Spotify 歌单叫醒

Wakefy是一款闹钟应用,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你可以使用自己喜欢的 Spotify 歌单作为闹钟铃声。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款应用的介绍时,我觉得值得体验一下。但后来,我发现它竟然是一款 macOS 的闹钟应用。🤔️ 好在 Wakefy 注明当电脑处于睡眠时,也不用担心它不会响的问题。

每天起床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但是被自己喜欢的音乐叫醒,可能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你会拿自己的 Mac 当闹钟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请 点击下载

本期「一周派评」由 @snow 和 @huhuhang 联合撰写。


>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发现更多新奇应用 📱


你的时间都去哪了?我做了这个 Workflow 来记录上下班所需时间

$
0
0

如果你和我一样,每天的上下班通勤时间较长且存在变数,那么是否会有记录下这段时间的想法?

之前,我一直使用 Moves追踪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这样也能较为粗略地记录下通勤时间。但可惜的是,自 iOS 11 发布之后 Moves 就不再更新,目前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后来,我尝试寻找能满足通勤时间记录的应用,不过大多都是以定时器的形式存在。如果使用定时器记时,每次都需要执行较为复杂的步骤:打开定时器应用 → 开始计时 → 结束及时 → 关闭定时器应用。更关键的是,当你想保存下每次持续的时间时,你还需要另想办法。

最后,我将目光放在了 Workflow上,并通过与 Airtable配合实现了记录上下班通勤时间的想法。

实现思路

首先,Workflow 中是没有与记录时间相关的 Action,只有能获取到当前时间的 Date 动作。

Workflow 中与时间相关的动作
Workflow 中与时间相关的动作

所以,本文的思路是通过 Workflow 获取到每一次开始和结束计时的时间戳,再将其更新到 Airtable 中,并使用 Airtable 中提供的 Formula 公式计算时间差。该时间间隔即为上下班通勤时间,同时将时间保存在 Airtable 中并返回到手机上。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Workflow 记录通勤时间流程
Workflow 记录通勤时间流程

如上图所示,每次运行该 Workflow 时:

  1. 先选择上班、下班状态;
  2. 点击开始计时,Workflow 会将当前时间戳上传到 Airtable 中;
  3. 到达目的地后,点击结束计时,Workflow 会将当前时间戳上传到 Airtable 中;
  4. Airtable 会计算时间差,并返回如上方右图所示的通勤时间结果。

配置和安装

该方案对应的 Workflow 制作非常简单,但需要你对使用 HTTP 请求方法比较熟悉,也就是 Workflow 中 Get Contents of URL动作。而这里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在 Airtable 设置正确的数据表结构。

回顾上一小节提到的实现逻辑,你可能觉得只需要新建一张表格存储 Workflow 上传的数据即可,其实不然。这里无法利用单张数据表实现的原因在于,当上传数据到 Airtable 中时,每一条数据记录都会新建一行,于是就会出现数据交错的情况,也就无法计算时间差。

无法计算时间间隔
无法计算时间间隔

于是,这里选择新建两个表,分别是 Update 数据表和 Time 数据表。其中,Update 表用于处理 Workflow 上传的时间及计算时间间隔,Time 表则用于记录每次通勤的时间。其中,Update 表如下图所示:

Update 表示例结构
Update 表示例结构

当 Workflow 上传时间戳时,选择使用 Airtable 更新数据记录的 XPATH请求方法,而不是新建数据记录的 POST请求方法。于是,这里的 Update 表格中始终只有一行记录。

另一张 Time 表如下所示:

Time 表示例结构
Time 表示例结构

其中:

  • Num:Airtable 中的 Auto number 属性,也就是自动计数器。
  • Created:Airtable 中的 Created time 属性,当某一条数据记录产生时,该属性列会自动记录当前时间。该时间也就是上班或下班到达目的地时间。
  • Action:通过 Workflow 上传,记录运行 Workflow 时选择的上/下班状态。
  • Time:通过 Workflow 上传,记录 Workflow 前一步从 Update 表中获取到的时间间隔。

完成以上的步骤,一切就大功告成了。如果你想直接使用我制作的 Workflow 和 Airtable Base,需要按下面的顺序配置:

  1. 通过 此链接访问与文中结构一致的 Airtable Base,并点击右上角的 Copy base 复制到自己的 Airtable 中。
  2. 通过 此链接安装对应的 Workflow,安装时根据提示问题修改自己的 Airtable API 信息和对应的请求 URL

如果你对 Airtable API不太熟悉,可以通过界面右上角的 HELP 选项查看官方给出的示例用法。

最后,我不愿意夸大记录通勤时间的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想法和需求是不一样的。不过,就我个人而言,探索「充分利用工具」的过程十分有趣。

还没有下载 Workflow?点击 这里下载。

>想知道关于 Workflow 的更多用法,请访问少数派的 Workflow 专题🔥

>下载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用 Mac 和 Android 配合,如何度过高效的一天

$
0
0

经常看到一些有关 Mac 搭配 iPhone 高效工作的文章,其中得益于苹果生态中硬件与软件的完美搭配,利用许多系统自带功能就能够方便的实现诸如钥匙串、工作文档编辑同步等。但是正如我的个人简介所示,作为一个「Android 脑残粉,Mac 探索者」,我一直以来使用的移动设备是 Android 手机,但电脑却是使用的 MacBook,所以我也在不断探索两个不同生态下的设备如何才能更好的配合,如何才能发挥出每个设备的优势。

15 年乞丐版 MacBook Pro&OnePlus 5T
15 年乞丐版 MacBook Pro&OnePlus 5T

也许用我一整天的学习过程就能够展现出两个设备的配合程度是怎么样的,也许只要合理的使用工具就算不在同一生态环境下,我们手中的设备都能获得高效的学习工作体验。

7:00

⏰叮叮叮……闹钟在七点钟准时响了起来,我不得不铺好被子下床关掉闹钟,刚一关掉,手机上的通知栏就来了一条备忘提醒。原来是昨晚我在 Mac 上用「Google Keep」记下的今天要给同学带的书。Keep 没有原生 Mac 应用,但是 Chrome 商店里有一款可以离线使用的 Keep 应用,能在 Launchpad 生成独立的应用图标,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Chrome 版 Google Keep
Chrome 版 Google Keep

出门时忘记关上桌子上的小米智能台灯,好在我有在「Tasker」上建立离开宿舍区域就关闭灯光的任务,开放的 Android 系统为这类效率类工具提供了更多的玩法,使用起来也非常高效。


Tasker
Tasker

8:37

坐在图书馆,里面的无线网络却非常不稳定,无奈我只能把手机当成网络接入点。直接开热点电池损耗大,没多久电量就见红,所以我安装了一款开源的软件 HoRndis,这样使用数据线连接 MacBook,打开设置中的网络共享,勾选 USB 网络共享即可。这样既可以给手机充电,又能给电脑高速上网。

USB 网络共享
USB 网络共享

这时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 YouTube 上 TED 的链接,把链接复制了一下,得益于「快贴」,Mac 端迅速同步到了刚才复制的链接,立刻就能在电脑端使用。这款云剪贴板工具既能弥补部分 Android 系统没有剪贴板的缺陷,又能秒速级同步剪贴板内容,在多设备中传递文本、图片等。


快贴
快贴

12:28

午饭过后,倦意袭来。写论文之前先睡一下午才是一个热爱学术的年轻人应该做的(实际上是下午要给老师检查)。但电脑还放在办公室,所以我打开手机上的 Word。Office 365 订阅下才有的「自动保存」功能,不仅免除了我忘记保存的烦恼,还让我能够在不同的设备里继续之前的任务。编辑动作基本上能实时展现在所有设备下,高效利用时间将内容写完,再去电脑上修改格式即可。

Office 365
Office 365

14:00

跑到老师办公室里,趁着其他人没来,把刚才路上拍到的花和云朵的照片导入 Mac 中。锤子科技制作的「HandShaker」是一款美观的 Android 手机文件管理 App,不像原生的管理软件那样丑陋又难用,这款 App 支持数据线以及无线管理,传输稳定。几张 RAW 的原张迅速来到了 Mac 的文件夹里,文件也比 AirDrop 更易管理。


HandShaker
HandShaker

15:17

有一件很尴尬的事,似乎是中午吃的东西有些不干净。肚子痛到不行的我只能丢下还没有看完的少数派文章,带上手机、打开 Chrome,刚刚看的网站就同步到手机端。让我在如厕时分也能尽情享受「高品质数字消费指南」的魅力🌚。


Chrome
Chrome

17:22

在毫无征兆下,教学楼区域停电了。笔记本电脑有电的我们依旧可以继续奋战,但没了 Wi-Fi、没带 U 盘的几个伙伴之间文件传输都成了问题。好在我有数据线,128G 的 Android 手机此时就变成了一个大容量的 U 盘,这让原本以为可以借停电休息的伙伴们又叫苦连天打起了精神。

21:00

忙了一天,回到宿舍洗完澡看一看剧。Mac 右上角突然弹出一条通知,我一拍脑门儿,原来是存在旧手机 Google Calendar里的一条生日提醒:明天是 XXX 的生日。使用互联网账户,存在 Google Calendar 的日程提醒都同步到了 Mac 中原生的日历应用里面。


原生日历&Google Calendar
原生日历&Google Calendar

总结

诚然以上的这些事情并不是每天都会发生,但这确实是我使用 Mac 和 Android 的过程中面临过的场景。我只是将其整合,来表明两者之间并不是难以高效配合的。所谓高效并不是只有同一生态圈下的设备能够做到,得益于众多软件厂商在跨平台兼容方面作出的努力,我们只需合理的利用工具,挖掘出各个设备的亮点,就能获得优秀的体验。

现在有很多人在追求高效的时候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需要用新的设备、新的工具来获得优秀的使用体验。但在我眼里绝非如此,毕竟作为学生我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置众多大家都赞不绝口的效率工具,所以我会将现有的工具进行深挖,去发掘出它的亮点技能。当这些实在无法达到我的需求时,我才会谨慎去购买。

也许我们有太多效率工具可以选择
也许我们有太多效率工具可以选择

在少数派的文章评论中我也发现很多读者在看过作者的推荐后种草购买,最终发现不适合。想想真的是旧的工具无法满足需求了吗?往往不是这样的。说个我身边的例子,朋友在看到别人的 Android 手机能在通知栏直接呼出支付宝或者微信的付款码时,表示十分羡慕。我拿着她的 iPhone 7 重压呼出了微信的 3D Touch 菜单,惊讶的眼神向我投来,用了这么久的手机,这些功能她全然不知。没错,有很多人都是这样,手握优秀的工具却完全没有发挥出它的强大功能。

毕竟高效高品质的数字生活,不一定要花大价钱才能做到,其实善用工具,我们都可以享用。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体验更现代的生活方式 🏃

用 Sketch 做一个动画:AnimateMate

$
0
0

Sketch 可以方便处理日常的设计工作,那么能不能在 Sketch 中将做好的设计,做出动画效果呢?今天介绍的这个 Sketch Plugin 就可以帮我们在 Sketch 中做出动画。

安装

  1. 下载并解压:AnimateMate-master.zip
  2. 双击 AnimateMate.sketchplugin 完成安装

PS,也可以使用第三方 Plugin 管理工具安装,安装方法可以参考 从 Sketch 45 版本发布,聊一聊 Plugin 的管理

使用方法

  1. 在 Sketch 中创建 Artboard 并绘制想要进行动画的元素
  2. 选中要设置动画的图层后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
  3.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动画属性进行设置
  4. 动画设置完成后,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Expor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A 将动画导出

 示例

创建基础动画

1. 新建一个 Artboard,并绘制一个方形。

2. 选中该圆形,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 Keyframe Number(关键帧序号)和 Easing Type(动画曲线类型)。

3. 改变图形属性,例如大小,位置,旋转等,再次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设置新的  Keyframe Number 和 Easing Type。

4. 都创建完成后,选中 Artboard,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Expor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A,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导出配置,将动画导出即可。

通过导出的 Gif 文件,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刚才在 Sketch 中完成的动画效果了。

创建延迟动画

除了刚才的基础动画,我们还可以将我们所设置的动画效果进行延迟处理,可以做出不同元素依次进行动画的效果。

1. 新建一个 Artboard,并绘制一排圆形

2. 选中所有圆形,然后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设置动画。

3. 将圆形移动位置,然后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设置动画。

4. 将圆形移动到初始位置,然后再次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Crea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K,设置动画。

5. 选中所有圆形,然后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Offse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O,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动画的延迟属性。

 6. 选中 Artboard,执行「Plugins - AnimateMate - Export Animation」或者使用快捷键 ⌃Control - ⌥Option - ⌘Command - A,将动画导出。

总结

通过这个 Plugin 我们就可以在 Sketch 中制作动画了,但是目前这个 Plugin 的功能还不够完善,并不能完成图形颜色、形状的属性的动画制作,希望在以后的版本中,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动画制作功能。

(题图使用 AnimateMate 设计而成)


> 发现强大的插件,分享使用技巧与心得,欢迎访问 探索 Sketch 专栏 🎨

>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让智能设备更好用 ⚡️


嫌 iPhone 原生相机功能少?试试这款前苹果设计师开发的相机 App:Halide丨App+1

$
0
0

比起第三方 iPhone 相机 App,一直以来我都更倾向于使用原生相机拍摄,因为可以直接在锁屏界面开启,非常方便。但有时原生相机功能会稍显单薄,一些进阶操作还是需要借助功能丰富的第三方相机 App 来实现。

今天要推荐的 Halide 就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手动相机 App,它的开发者 Ben Sandofsky 和 Sebastiaan de With 此前分别在 Twitter 和 Apple 工作,这款 App 去年五月上架 App Store 后就收到不少好评,它可供调整的参数丰富,还基于 iPhone X 的特性做了适配,能够帮助你拍摄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请输入图片标题

作为手动相机,Halide 拥有感光度、白平衡、快门速度 和 RAW 格式输出等手动相机的常用功能。而喜人之处在于,当大部分同类 app 都放着 iPhone X 的两个「耳朵」不用时,Halide 就巧妙地为它们分配了功能。

一是曝光度 / 快门速度,在自动模式下,右上方的「耳朵」会显示曝光度,在手动模式下,则会显示快门速度,两者皆可通过滑动来调整;二是曝光波形图,当画面越亮,高光越多,波形图的右端就越高,反之亦然,当波形图比较平衡时,就说明画面的曝光比较均匀。

曝光/快门速度的切换,以及波形图
曝光/快门速度的切换,以及波形图

同时,Halide 中还有很多人性化的小功能,比如辅助水平仪,以及手动对焦模式下的峰值对焦,可以让你清楚地看到物体是否在焦内。

当物体在焦内时,会被绿光覆盖(右)
当物体在焦内时,会被绿光覆盖(右)

除此之外,Halide 另外一个亮点是景深捕捉功能,得益于 iOS 11 上照片景深信息接口的开放,它能够提供类似于自带「人像模式」的虚化效果,但成效效果却要比它要略胜一筹。

对于前置摄像头来说,它还能利用 iPhone X 的 True Depth Camera 识别出主体,在人脸之外添加虚化效果。类似的功能 Focos 也有,但是在其他第三方相机中非常少见。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且,深度信息的呈现也无比直观。开启景深模式之后,你可以看到 Halide 测量深度时发出的脉冲效果,也可以以灰度图的方式查看,而最令人称奇的是,你还可以打开一张带有深度信息的照片,通过 AR 的方式把它放置在场景中,立体地查看它,非常炫酷。

从左到右:脉冲、灰度图、AR 模式
从左到右:脉冲、灰度图、AR 模式

尽管专业性较强,但是 Halide 的上手成本并不高,精简的界面和详细的入门指南让新手也能快速上手。你可以在App Store 购买 Halide,应用售价 30 元。


下载 少数派 iOS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发现更多好用的手机摄影应用 📸

我们提前玩到了《战神》新作,还问了制作人一些你关心的问题

$
0
0

本文首发于「游戏研究社」公众号(yysaag),原作者九月,少数派经授权转载,仅对排版略作调整。阅读原文


3 月 8 日,我们在索尼 SIEHK 的邀请下前往香港,提前试玩《战神》最新作。

根据保密协议的要求,我们需要在 3 月 19 日 23:00 之后发布相关内容,这也是大家今天才能看到这篇文字的原因。

活动现场被布置成了「战神」的主题风格,将在 4 月 20 日正式发售的 PS4 Pro 限定机与收藏版游戏实物已被摆出供媒体拍照,另外还有两位还原度颇高的 Coser,扮演奎爷和他的儿子。

除了可以体验 2 小时的《战神》新作之外,圣莫妮卡工作室的市场总监 Aaron Kaufman 先生也来到了现场。试玩过后,我们同 Aaron 先生简单聊了聊新《战神》的疑问与看法。

新作的名字就叫《战神》,没有任何后缀。它的主角还是奎托斯本人,讲述的是3代之后的故事。游戏将会提供 25-35 小时的主线流程。为了让团队集中精力,新作将不包含类似《战神:升天》的多人对战模式。

圣莫妮卡工作室社群主管、市场营销总监 Aaron Kaufman

Aaron 在活动开场说:

这部作品在《战神:升天》发售之后就着手开发了,至今已经制作了五年。《战神 3》结尾时奎托斯没有死,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他有了妻子、儿子,并且一些原因促使他来到了北欧。他希望能在这里找回失去的人性,并且教导儿子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神。 

但 Aaron 没有说明「妻子」的真实身份,我们也不知道父子两人来到北欧的目的。三部曲中那位死于奎托斯之手的妻女是否与现在有所联系,这位市场总监同样没有透露。

「如此重要的信息,当然要在游戏中由玩家亲手发掘。」Aaron 补充说。

典藏版所附手办近照

新的《战神》是系列发展至今「革新」程度最高的,也是依照现有情报最让玩家看不懂的。但经过了 2 个小时的实机试玩,我感觉一切担忧都是多余的——它还是那个战神,只是变得更好玩了。

下面的视频是一段试玩录像剪辑,包括几场小怪战斗、简单的解谜环节和一只中型 Boss 战,最后还有一小段装备锻造系统展示。

流程中有很多细节可以体现出奎托斯的改变。在儿子面前,他不再是那个暴戾的战士,更多的是一名成熟稳重的父亲。

狩猎时,奎托斯会阻止儿子擅自射箭,教他观察环境;战斗时,奎托斯每时每刻都在喊着让儿子躲远,生怕他受到伤害;一同击败了一只大型怪物之后,儿子失控般猛戳怪物尸体,奎托斯则是轻轻推开儿子,将他紧紧抱在怀中。 

Aaron 表示,此时奎托斯已经坦然接受了此前犯下的错误。如果说此前的主题是「复仇」,那这次他的任务则是与儿子一同塑造新的自己,控制愤怒,打破循环。

奎托斯将会教他的儿子怎样成神,而儿子阿特柔斯则会让父亲懂得怎样为人。

在将舞台锁定为北欧之前,工作室也曾考虑过其他神话体系。

最早我们考察的是埃及和玛雅,但最后确定了北欧。故事发生在维京人崛起之前的神话时代,这里有家族斗争、有神明夺权,而且环境黑暗寒冷,很符合奎托斯发现和改变自我这个设定。而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Aaron 放慢了语速,「希腊与北欧的信仰体系有一部分是共存的,他们只是在地理上被分割开了而已。

新作一改此前的锁定镜头,将视角放低到了后背。开发组表示,这样做是为了让玩家获得更加投入的体验。由于解放视角,这次右摇杆的功能改成了镜头调整,原本右摇杆的翻滚移到了手柄 × 键,而原本 × 键的跳跃……取消了。

来到北欧的奎托斯,换下了此前的招牌锁链双刃,操起了一把刻满符文的战斧——限定主机的图案就是斧头的抽象表达。这把战斧同样也是剧情的重要线索,会在流程中数次帮助玩家解开机关。记得典藏版游戏附赠的两只迷你人偶么?这两位铁匠兄弟就是战斧的锻造者。

奎爷的左手则是一块圆盾,用于防御部分攻击,以及更重要的「防反」。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的首发特典和豪华版数字特典也包含了几面纹样不同的盾牌。询问Aaron后,得到的答复是「这些盾牌只是作为外观,而不会有属性上的差别」。

接着,他还补充了一句让玩家们安心的话:我们不会在《战神》系列中增加任何微交易内容。

武器系统和视角的变革,带来的是操作方式的大幅改动。

首先最大的变化是,主要攻击键位从 □、△ 调整到了和黑魂、血源一样的 R1 与 R2。而左侧的 L1 对应盾牌,L2 是魔法。

原本用于轻攻击的方块键,现在是指示儿子阿特柔斯使用弓箭协助,面对特殊敌人会产生特定效果,比如吸引注意力、令对方丧失视力等等。弓箭的数量会随时间缓缓恢复,试玩阶段我们只有三支箭。

指示阿特柔斯在适当时机射箭,右侧是箭矢剩余数量

△ 键这次变成了抛掷战斧,需要用右摇杆控制视角,重复操作则是召回。通过这样的循环,就能以「放风筝」方式击杀敌人,而不仅限于曾经的近战肉搏。

试玩中我遇到了一只体型庞大的 Boss 级敌人。出于安全考虑,我就是用这种放风筝的方式过关的。

当然系列的传统「终结技」依旧存在,得益于视角变化,砍头、断肢等特写镜头也比以往更有魄力。

「这样打法会不会让玩家觉得‘不够战神’呢?」我问 Aaron。

Aaron解释说,曾经的奎托斯确实以近战为主,但这次开发组希望把选择权交给玩家。

比如当一群怪物围上来的时候,曾经你只能选择硬着头皮猛冲,但现在可以让儿子分散怪物,让飞斧冻住敌人,然后再用拳头猛揍剩下的可怜虫。你已经玩了新作,你觉得它的战斗手感和之前的比起来怎么样?

仔细想想,Aaron 说的的确没错。虽然「花样」变多了,但拿起手柄打上一仗,你很快就能感受到:它还是原来的战神——拳拳到肉、刀刀见血,流畅爽快的战斗依旧令人热血沸腾。

虽说试玩版的流程有限,但其实游戏的主要系统都已经展现出来了。

Aaron 提到,新作中奎托斯的主要武器不会像以往那样丰富,没有拳套、双手剑、大锤之类随时切换的功能,也不会出现「注入红魂升级武器」这样的设计,取而代之的是类似技能树的个性化升级路线。

武器锻造界面

战斗中的奎托斯依旧会获得类似红魂的经验值,同时还会拾取另一种相当于金钱的水晶。前者用于升级技能,后者是锻造武器所需耗材——像 Aaron 说的那样,可供玩家自定义的内容变多了,玩家可以选择自己的最优解。

此前公开的信息中,我们已经知道新作会采用「开放式」设计。实际试玩之后我们发现,新战神的开放世界和《地平线》与《刺客信条》等传统意义上的「沙盒游戏」有很大不同。

战神新作只是给玩家了一个比以往更宽阔的舞台,令玩家有更多的收集和探索要素,但不是开放流程。故事依旧会沿着预先写好的剧本前进,流程中也不会存在道德选择之类的难题。

沙盒游戏确实是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但不考虑主题、刻意制作的开放世界有时却是减分项,刚刚发售不久的《真三国无双 8》就是进化失败的例子。

「我们希望给玩家一些与以往不同的体验,保证叙事完整性的同时让玩家有更多可玩内容,比如 RPG 般的升级路线,个性化的装备锻造,以及地图中出现的可供探索互动。」

接着这个话题,Aaron 解释了新作大幅革新的原因:

从 PS2 时代开始,这个系列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这期间游戏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战神’的核心玩法却没有改动,很多粉丝在《战神 3》到《战神:升天》的这段时间流失。根据我们的调查,玩家喜欢的是壮阔的场景、宏大的故事、有魄力的战斗画面,但同时也希望游戏玩法能够进化,而不仅仅是画面的提升。

实际的游戏体验表明,制作组的尝试不是徒劳的,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个更加「丰富」的战神。

就像《最后生还者》的艾莉,流程中阿特柔斯也是全程跟随奎托斯,并配合解谜与互动的。最近这样父子、父女设定还蛮流行,比如《生化奇兵:无限》。

我问Aaron,这样的搭配是不是有致敬《最后生还者》的成分?

对方非常坦诚的表示,在游戏设计初期确实参考了其他游戏,但没有特意的去「致敬」或「模仿」另一部作品。

Aaron 透露,游戏的创意总监 Cory Barlog 先生的妻子是瑞典人,他的儿子同时学习了英语和瑞典语,母子两人经常在 Cory 需要翻译瑞典语的地方提供帮助。这个生活经验,让他萌生了在新作中加入阿特柔斯这一角色的创意。

试玩中有阿特柔斯帮父亲解读如尼文字的情节
在接手这个项目的时候,Cory 的儿子还没出生。随着游戏的完成度越来越高,他的儿子也长大了。在圣莫妮卡,还没成为父母的年轻人也很多,但他们都会成长。我们希望奎托斯也是一样,有一个逐渐成熟、稳重的过程。

采访过后,我悄悄地问 Aaron 了一个各位都很关心的问题:这次还有没有系列传统的「那种」小游戏?

奎托斯是带着孩子旅行,怎么可能还有那样的事!

虽然对此早已有心理准备,但得到官方如此肯定的答复,我的内心还是不免有些失落……


Viewing all 1376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