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谁说手机 AR 只能玩游戏?装修时这些 AR 应用能帮你省不少事

$
0
0

说起装修,可是让人一把鼻涕一把泪啊!这真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还有很多繁琐的细节。

防盗门买多大尺寸的?铝合金门窗的尺寸?台面选用什么样的石英石才漂亮?电视背景墙多大合适?沙发、桌椅怎么挑选到合适的?网线要牵多长?无线路由器放在哪里好?。。。。。。

一大堆的问题呼啸而来,心累!

这时候,千万别忘了强大的手机,因为现在有很多实用的 App 可以在装修过程中帮到大忙。

AR尺子:测量房间面积、窗帘长度和高度

AR尺子可以把iPhone手机变成一把虚拟量尺,不仅可以测量长度,还能测量角度、面积、高度等。

装修过程中免不了测量一下房屋面积、门窗、桌椅的大小尺寸。这时候,AR 尺子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AR尺子测量门的宽度

只要打开应用,在手机屏幕上点几下,长度结果就出来了,实在太方便!需要多长的网线?掏出手机,AR 尺子量一量客厅到书房的长度,就可以了。AR 尺子在这方面比皮尺方便多了,因为支持多段连续测量。

测高度的时候就更爽了,完全在手机上操作即可,不用垫个桌子或爬上梯子。

AR尺子测量高度


嗯,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Magicplan:拍拍照自动生成房屋平面图

装修前,需要绘制房屋的平面图,才能做好后续的设计。

有了 AR 应用,我们只需要拿出手机,绕着房屋拍一拍,就可以自动生成专业的房屋平面图。人人都可以成为设计大师了。

平面图生成后,可以进行手动修改调整,还可以添加家居物品、税费等的费用,快速生成预算表。用了这个应用,俨然一个装修的老司机,可以在装修师傅面前炫一炫了!

Magicplan


Housecraft:买家具前先预览下效果

沙发、桌子、椅子、柜子等这么多家具,在买之前怎么知道是否和房间搭呢?怎么可以在买之前预览效果呢?如果买错了,可是非常麻烦的。

Housecraft 专注解决家具的 AR 预览。应用内置各种家具的3D模型,用户可以将这些虚拟的立体家具摆放在家中,然后 360 度观看、放大拉小、随意摆放位置,从而观察是否合适。 

这些家具的模型效果非常惊喜,看起来很逼真。

Housecraft摆放婴儿床


CambriaAR:帮你挑选合适的石英石

Cambria 是美国最大、最贵的石英石企业,专门生产高端石英石。

Cambria 为了推动销售,开发了 AR 应用:Cambria AR,可以让人们在家里、餐馆等场所看到选用不同材质石英石的效果。

使用起来也很简单,扫描地面,识别成功后,就可以把石英石放在地面上或者厨房工作台上,然后可以选择不同的样式,进行预览。一个奢华低调有内涵的台面,轻松搞定。

Cambria AR


AR WiFi信号大师:直观展示房间WiFi信号强度

AR WiFi 信号大师通过 AR 的方式把无线信号强度直接显示在手机屏幕上,从而直接看到 Wi-Fi 信号强度,帮助我们优化网络、选择合适的无线路由器放置地点。

在装修之前,先用这个检测一下房间各个角度的 Wi-Fi 覆盖情况,信号强的地方就可以放无线路由器、放沙发(玩手机用^_^)。

AR WiFi信号大师

如果隔壁有一个漂亮妹子,可以把这个应用推荐给她,然后嘛,自行想象。


注意,以上这些 AR 工具,使用了 ARKit 技术,只能在下面这些设备运行,并且系统需要为 iOS 11

  • iPad(2017)
  • All iPad Pro
  • iPhone X
  • iPhone 8 Plus
  • iPhone 8
  • iPhone SE
  • iPhone 7 Plus
  • iPhone 7
  • iPhone 6s Plus
  • iPhone 6s

另外,这些 AR 应用使用的特点是,需要先用相机扫描物体所在的水平面:地面、桌面等都可以。如果识别不了环境,无法启用 AR 功能。

怎么提高识别的成功率呢?根据实际测试,水平面需要有一定的纹理,不能是完全纯色的,不能有很强的反光。光线要充足明亮,否则很难识别出来。 地毯、未刷漆的木板以及粗糙的水泥地都是很好的参考面,而反光过于强烈的大理石、瓷砖上的识别率就不能保证了。

最好是这种平面

好了,赶快尝试一下这些应用,祝大家装修出温馨甜蜜的小窝  ^_^



买了任天堂的 Nintendo Switch,有哪些必买的配件值得推荐?

$
0
0

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 Nintendo Switch 从发布就吸引到了无数人的关注,但是由于前期的产能不足问题,造成了一机难求的局面。随着近期产能的提升,供货量也变得更加充足。

如果你最近有计划购买 Switch ,配件该如何选择?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个人的经验出发,推荐一些实用的配件们。

储存卡

Switch 主机内置 32GB 的存储空间,相比于选择 PS4 和 Xbox One 500 GB 甚至 1 TB 的储存空间来说,Switch 的内置储存空间真是太小了。不过 Switch 可以插入 microSD 卡来扩充储存空间,最高支持 2TB 的 micro SDXC 内存卡。

那么到底要不要配置一个储存卡,又需要一个多大容量的储存卡呢?从储存内容上看,Switch 的存储空间主要是用来储存数字版游戏、游戏截图、游戏补丁和存档,当你插入了储存卡,这些内容都会游戏存到储存卡当中,但是游戏存档还是会存到内置的储存空间中

由于 Switch 的内置存储空间过小,即使你都是购买实体卡带来玩游戏,还是非常建议购买一张储存卡。建议考虑 128GB U1 的储存卡,或者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选择。

我自己购买的是闪迪 128GB U1 的储存卡,另外任天堂也和闪迪联合推出过 Switch 专用的储存卡。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储存卡的知识,欢迎阅读一下少数派之前的一篇文章:

CF、SD、Micro SD 这些卡该怎么选?这篇文章教你如何买到满意的储存卡

任天堂和闪迪合作的储存卡

关于实体游戏和数字版游戏

Switch 采用卡带作为实体游戏的介质,实体游戏和数字版游戏从游玩本身并没有差别,实体游戏可以更好的收藏游戏,转卖也比较方便。而数字游戏则免去了来回换卡带的痛苦。由于 Switch 并不锁区,由于一些低价区的存在,数字版游戏往往会有更多的价格优惠。

想了解如何买到最便宜的 Switch 游戏,欢迎阅读这篇文章:

如何在 eshop 买到最便宜的 Nintendo Switch 游戏?

卡带盒

如果你是一个喜爱购买实体游戏的玩家,那么卡带盒将是你必不可少的一个配件。Switch 本身又提倡分享游戏,有着很多游戏支持多人模式,所以外出带上多个游戏很常见。

卡带盒本身区别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卡带盒的外观和能存放的卡带数量,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我最近购入了一款塞尔达风格的卡带盒,我个人非常喜欢。

PowerA 塞尔达卡带盒

游戏手柄

游戏手柄可以说是游戏机最必不可少的配件了,想要在游戏中有更好的操作,当然需要一个得心应手的游戏手柄。

Joy-Con 手柄

Switch 自带的是一对 Joy-Con 手柄和一个 Joy-Con 握把,Joy-Con 手柄作为这次 Switch 的一个创新点,体验确实不错。不仅可以插入主机,作为掌机模式的手柄,还可以插入握把组成一个传统的握持手柄,同时也可以作为双人模式的两个小手柄。

那么,我们还有必要再购入新的 Joy-Con 手柄吗?如果你想要多人联机游戏,想要 4 人游玩,或者 2 人游玩 《Arms》的话,再购买一对还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任天堂还推出了各种配色的 Joy-Con,如果你想让自己的 Switch 看起来与众不同,可以购买不同颜色的手柄来自己搭配。

Joy - Con 手柄

另外,自带的 Joy-Con 握把不具备充电功能,你需要将手柄插入主机才能进行充电,如果你长使用握把模式,可以考虑购入一个带有充电功能的 Joy-Con 握把。

充电 Joy-Con 握把

Switch Pro 手柄

如果你还是更习惯传统的手柄,或者你经常玩动作、运动或者射击游戏,那么你可以考虑购入一个 Switch Pro 手柄。

一直以来,大家对于任天堂的专业手柄印象并不是很好,但是这次 Switch Pro 手柄有了很好的改善,总体的操作手感很不错,同时还有多个颜色的限定版可供选择。

Switch Pro 手柄

手柄充电座

当你购置了许多手柄之后,手柄如何充电就会成为一个很头疼的问题。这时购入手柄充电座就非常必要了。

目前市面上大多都是 Joy-Con 手柄充电座,最近我购入了一款充电座,可以同时充一对 Joy-Con 手柄和一个 Switch Pro 手柄,如果这些手柄你都有购入的话,这个充电座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个充电座的另一个优点是,Switch Pro 手柄的充电口在手柄的上方,所以一般的都需要将手柄倒立插入充电座,而这个充电座赠送了一个转接头,可以将手柄正立充电,而且充电时只需要将手柄放入充电座即可,不要再麻烦地将手柄插入充电座。

PowerA 手柄充电座

硬角包

如果你经常外出携带 Switch,那么建议你购入一个硬角包。它不仅可以为 Switch 提供很好的保护,而且很多硬角包还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功能。

例如我正在使用的这款硬角包,提供了 10 个卡带插槽,还预留了位置可以放入充电宝或者 Joy-Con 腕带,而且这个硬角包还可以当一个桌面支架,比起直接将 Switch 放到桌面上,它下方可以留出空间,方便一边充电,一边游玩。

硬角包

amiibo

amiibo 也许是任天堂最贵的配件了。虽然它们的单价并不是很高,但考虑到它的收藏价值……amiibo 本身是任天堂游戏不同角色做成的手办,还带有 NFC 功能,可以供 Switch 读取,可以和游戏联动,在游戏中获得不同的道具。

毛绒耀西 amiibo

大多数 amiibo 都是塑料材质的,当然也存在一些另类的 amiibo,例如用毛线材质做成的「毛绒耀西 amiibo」。收藏 amiibo 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看着自己桌上的各类 amiibo ,对任天堂的爱又增加了一分。

amiibo

总结

以上这些都是我个人购买的 Switch 配件,如果要为刚购买 Switch 的玩家推荐必买的配件,我个人推荐储存卡和 Switch Pro 手柄,这两个东西对提升使用 Switch 的体验帮助很大,让你玩游戏更加轻松。

在购买配件时,还是根据自身的使用情况和需求购买,如果购买之后利用率很低的话,还不如将资金投入购买游戏。毕竟买主机最重要的还是玩游戏啊。


文本编辑利器 UltraEdit 和文件比较工具 UltraCompare 将取消中国特惠,这是你最后的机会

$
0
0

UltraEdit 和 UltraCompare 来自开发商 IDM Computer Solutions,前者是老牌强大的文本编辑工具,后者能够帮你轻松对比多个文件或文件夹之间的结构和内容差异。

「数码荔枝」一直以中国特惠价格 ¥119 和 ¥79 在销售 UltraEdit 和 UltraCompare。很遗憾,我们接到了开发商通知,这两款软件会在 2 月 10 日恢复官网原价 ¥599 和 ¥299。如果你对这两款老牌实用的工具感兴趣,这是你最后的机会特惠购入它们。

UltraEdit

作为一款老牌而久负盛名的编辑工具,UltraEdit 以全面的功能和强大的性能深受许多专业人士的喜爱。如果你也在找一款表现不俗的文本编辑工具,UltraEdit 会是一款不错的选择。

功能全面的强大编辑工具

作为一款优秀的编辑工具,最基础的编辑功能绝对不能含糊,UltraEdit 就实现的很好,它支持各类字符编码,对语法高亮、宏功能与拼写检查等功能的支持也不在话下。在处理大文件和标签化多任务处理的场景下,UltraEdit 的速度也非常快,足见其性能的强大。

除此之外,UltraEdit 还提供了开发商旗下 Ultra 系列软件的其它基础功能,比如文本内容对比、文件加密等,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

打造你专属的文本处理环境

UltraEdit 支持多种主题视图和布局设置,设置也足够简单,你可以根据需要打造属于你的文本处理环境,提高编辑效率。

与其它应用联动

UltraEdit 允许你快速调用开发商旗下 Ultra 系列的其它工具或是你预先设置好的特定程序处理文本文件。当然,快速搜索特定的专业术语也是可以的。

UltraCompare

UltraCompare 与 UltraEdit 来自同一开发商,专注与不同文件或文件夹之间的区别对比,帮你更快速定位到需要的文件并做进一步处理。

文件和文件夹比较

UltraCompare 能够帮你比较文件或文件夹之间的内容区别,搭配过滤器、同步滚屏等功能会更加高效。另外,利用文件夹比较模式配合针对相同文件的过滤功能,你还能很方便地查找电脑中的重复文件,并删除它们或者做进一步处理。

FTP 支持

除了对比本地电脑上文件的区别,UltraCompare 还支持连接 FTP 服务器与远程文件进行对比或操作。

创建常用会话

如果你经常要比较特定几个文件之间的区别,比如常规的输出日志调试记录,UltraCompare 能够让你保存当前的对比参数为一个会话,方便之后重复并且快速地进行相同的比较,非常方便。

UltraEdit 和 UltraCompare 均支持 macOS、Windows 和 Linux 三大主流操作系统,功能全面的同时,两款软件也保持了相当不错的性能。

「数码荔枝」会按照开发商要求在 2 月 10 日将这两款软件恢复为官网原价 ¥599 和 ¥299,目前仍在中国特惠,仅需 ¥119 和 ¥79。如果你感兴趣,不要错过这最后的特惠机会购买 UltraEdit 和 UltraCompare

领取少数派读者专属优惠券,可以在特惠价基础上再减 ¥5:

一周 App 派评:上周值得关注的 8 款 App

$
0
0

各位周一好!本周我们为大家挑选了 8 款值得关注的应用,快来看看有哪些你感兴趣的。

iOS 精选(3 款)

潮汐 2.0:让它带你进入梦乡


上周,这款综合了白噪音与番茄钟功能的「潮汐」更新至 2.0 版,新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专注音效,还加入了睡眠和小憩功能。现在,你可以让潮汐「哄」你入睡了。

由于增加了一项重要功能,潮汐的首页由原本直接进入专注番茄钟,改为自动判定。根据当前时间,应用会自动切换专注或睡眠的入口,你可以可以点击底部两个按钮直接进入。

启用潮汐的睡眠功能前,与许多睡眠应用一样,需要提前设置起床时间,设置完成后点击月亮按钮,夏日蝉鸣声渐渐响起,你便可随之进入梦乡。应用会自动识别你的睡眠状态,并根据睡眠情况控制白噪音的持续时间。

同样,在即将到达起床时间时,应用会根据你的睡眠状态提前播放柔和的自然声音,尝试进行「轻唤醒」,尽可能让你获得更好的起床体验。如果你仍未苏醒,时间一到闹钟与震动齐鸣,也不怕睡过头。

除了睡眠功能外,2.0 版还增加了「日帖」和「潮汐日记」功能,点击首页空白处,即可进入日帖,如果你习惯于分享每日一句的话,新版倒是可以让你少装一个应用了。日记则需要登录后才可使用,你可以在此看到自己每日的专注和睡眠情况,并依此做出调整。

请输入图片标题

MyScript Calculator 2:手写计算超轻松


「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做数学题打草稿也很慢,不像在计算器里按几下结果就出来了。不过「慢」是慢在大脑计算的部分,手写算式却有着直观明了的优点,许多式子手写容易,要导入计算器可能还得费一番周章。

如果有应用能识别手写算式,又能代劳大脑计算,那运算效率或许又能提升一个层次。这款曾入选苹果年度最佳 App 的 MyScript Calculator 便能做到这一点,它可以识别你手写的各类算式并自动进行计算,如果手写有误,像当初打草稿那样一涂重写即可。它还能反过来推导算式中的未知数,并且支持多个算式同时计算。

最近这款应用推出了 2.0 版,新版适配了包括反三角函数在内的更丰富的数学运算符,并且支持多行书写功能,当一排不足以容纳所有算式时,可以在下一行继续书写,应用同样可以自动识别。新版还适配了 iPad 的 Drag and Drop 功能,你可以从其他应用中将数字拖入计算,其余的拖放功能也无需再内购使用。

不过除此之外,2.0 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功能性优势,如果你已经入手了上一版本的 Pro 版,应该也足以应对日常使用,可以不必着急购买新版。

关联阅读:《还是手写直观:手写计算器MyScript Calculator》

请输入图片标题

BFT:一只能让你更专注的萌熊


接下来推荐的还是一款结合了白噪音的番茄钟应用,不过相比简洁明了的「潮汐」,BFT 则多了几分童心。BFT 的主体是一只手绘萌熊,它捧着一个计时器,当你反转手机,专注计时就开始,安抚人心的鸟啼虫鸣也随之响起。如果你忍不住想要拿起手机把玩一番,倒计时会立刻停止并不断闪动,催促你立刻放下手机。

点击左下角的六边形按钮,即可进入设置界面,你可以在这里调节番茄钟的时长、间隔以及音效等等。BFT 的音效也是手绘风,它提供了 5 种白噪音音效,你可以根据需求自行更改。

如果你觉得传统的番茄钟应用太过「冷淡」,不近人情,那不知这只萌萌的大熊是否能给予你温暖的专注呢?

关联阅读:听说番茄钟也不能让你专注工作,我们决定派一只熊盯着你

请输入图片标题


Android 精选(2 款)

Rootless Pixel Launcher:又一个原生启动器

市面上基于原版 Pixel Launcher 的各种「魔改版」有很多,这当中,个人最爱的一直都是由 paphonb所开发的 Rootless Pixel 2 Launcher,这款修改版在尽可能保留原汁原味 Pixel Launcher 体验的基础上加入了有限的可定制项,包括隐藏应用、强制适用彩色「G」logo 等等。

上周,另一个 Rootless Pixel Launcher又出现在了派小队的视线当中(命名也是足够混乱了),这款由 Amir Zaidi 所开发的启动器乍看和上面提到的那一款似乎没什么区别,但二者其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paphonbRootless Pixel 2 Launcher基于 Pixel Launcher 修改而来,而 Amir Zaidi 的 Rootless Pixel Launcher直接从 AOSP 的 Launcher3 源码进行编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众多 Pixel Launcher 的独占特性。

两种实现方式殊途同归,不过 Rootless Pixel Launcher的功能要丰富许多,包括:

  • 应用抽屉内基于打开频率进行应用推荐
  • 支持应用第三方图标包和动态日历图标
  • 支持通知手势
  • 在小屏上修正了 App Shortcuts 弹出菜单的显示问题
  • 在设备没有安装 Google 应用时调用浏览器执行搜索
  • 为没有屏幕导航按键的设备提供额外的底部边距
  • 禁用图标蒙版来避免系统为尚未适配自适应图标的应用强制嵌套图标背景
  • ……

总结起来,Amir Zaidi 在不同分辨率和 DPI 设备上的表现可能会更好,Pixel Launcher 的底部搜索框在没有屏幕按键的机型上看上去也不会那么奇怪。

你可以从 Github 直接下载安装这款 Rootless Pixel Launcher,Google Pixel 用户需要使用 对应的 Magisk 模块 才能用其替换自带启动器。

PodAlarm:和千篇一律的闹钟说再见


在不借助 Tasker、Automator 等自动化工具或 Sleep with Android 等睡眠追踪应用的前提下,Android 系统的闹钟铃声选择面其实很窄:除了系统自带的死板铃声之外就是本地歌曲。

如果你想在「人床分离困难」的早晨听点不一样的,PodAlarm 这款应用也许能够帮到你。它几乎可以和任何播客、在线流媒体音乐播放器或有声读物应用连接,连接后即可将这些服务作为闹钟使用,非常方便。

需要注意的是,理论上来说,我们可以在 PodAlarm 中选定任何应用作为闹钟,但并不是所有应用都支持播放指令。因此,选择 Pocket Casts 作为闹钟前,请打开 Pocket Casts 确认一下播放队列中是否有内容,否则无论 PodAlarm 怎么发送「播放」指令闹钟都是没有任何内容的。其他应用同理,在将 Spotify 作为闹钟时,请保证播放队列能够正常播放(已离线或保持网络连接)。

Product Hunt 精选(3 款)

Domain Pecker:向你推荐合适的域名

如果你想注册一个公司或者搭建个人博客,选择一个合适的域名非常重要,而 Domain Pecker这个免费开源的域名生成工具应该能帮助到你。

Domain Pecker 推荐的域名大致由两部分组成。首先,你需要输入自定义关键词,然后是给关键词随机增加前缀或者后缀。

目前,Domain Pecker 支持向关键词添加的前缀或后缀类别有:动物名称、水果名称、蔬菜名称、武器名称、动作词汇以及代词或最高级等。

选择好生成规则后,点击右边的 Generate 黄色按钮就可以看到由 Domain Pecker 随机推荐的域名了。当然,你也可以看到相应规则下被注册的域名。

我感觉 Domain Pecker 并不适合首次注册域名使用,而是当你想要注册的域名已经被注册时,你可以使用它随机添加一个前缀或后缀。现在就可以访问 Domain Pecker,或将其添加到收藏夹以备后用。

Courseroot:选择自己想学的网络课程

如今,无论是想学习新的工作技能,还是利用业余时间「充电」,都可以关注便捷流行的网络课程。

当我想要学习某个主题的网络课程时,我一般会到不同的网课平台上搜索相应的关键词,再对比课程的价格和完成对质量的初步判断,最后再决定是否要购买。其实这个过程是比较繁琐的,而今天推荐的 Courseroot可以帮助简化选择网课的流程。

简单来讲,Courseroot 就是将不同网课平台的课程资料整合在了一起。你只需要在一个地方搜索,就可以得到不同网课平台的课程的信息。同时,Courseroot 还支持进一步筛选价格,是否需要结业证书,以及课程的预估学习时间。

我很喜欢 Courseroot,但由于它目前仅囊括了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网课平台,所以对国内的部分用户不太方便。当然,如果你经常使用 Coursera,Udemy 等网站,一定不要错过 Courseroot

Golden Kitty Awards:2017 年最值得关注的产品

最后要推荐的是 Golden Kitty Awards,这个可能是你第一次听说的奖项,其实就是每周派评的选题来源之一,Product Hunt 的年度最高奖项。

Golden Kitty Awards 集中整理出了 2017 年最值得关注的产品排名,产品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移动应用、数码硬件、设计工具以及生活物品等 16 个类别。

你在 2017 年使用过这些优秀的产品吗?现在就去 Golden Kitty Awards颁奖页面看一看吧。

本期「一周派评」由 @snow@Android 派小队 和 @huhuhang 联合撰写。


游戏主机完全选购指南:2018 版

$
0
0

距离上篇 《游戏主机选购完全指南》已经有了快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游戏主机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变化,索尼和微软齐头并进,先后发布了 PS4 Pro 和 Xbox One X,让 4K 成了去年游戏领域的关键词,完成了半个世代的更迭。而任天堂则独辟蹊径,靠着独特的玩法和质量极高的第一方作品,在 9 个月内狂卖 1000 万台 Nintendo Switch,势头迅猛。

年末将至,如果你有意让自己新的一年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或者就是单纯想挥霍一下自己过剩的年终奖或者压岁钱),考虑购买一台的游戏主机的话,希望该文能帮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主机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 主机三大家,到底选哪个?
  • 国行港行美日行,到底怎么回事?
  • 国服港服美日服,玩个游戏就这么难吗!
  • 服务及其配套周边

主机三大家,到底选哪个?

其实与第一篇文章类似,尽管时间过了很久,但是我的观点依旧还是没变:选购一台游戏主机,其实需要考虑的东西并不多。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主机请根据自己对游戏阵容的喜好来选择。

一般来说,欧美主流的 3A 作品发售平台都会包含 PS4/Xbox One,所以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玩到《刺客信条》、《使命召唤》、《战地》、《侠盗猎车手》等等一系列的第三方大厂的枪、车、球作品,PS4 或者 Xbox One 都是不错的选择。其实真正能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可能就是各个平台的独占游戏了哪个更吸引你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其实关于每个平台的独占作品都有什么,网上随意一搜都有很多,你可以自己去看看预告片、媒体和玩家的评价,大概就可以了解一二。下面我仅从我个人角度,谈一谈三个平台分别吸引我的原因。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平台的独占作品一直都比较强势,所以对我来说,索尼旗下拥有的众多的第一方工作室通常就是质量的保证,Guerrilla Games 的《地平线:零之曙光》、Santa Monica 的《战神》、顽皮狗的《最后的生还者》与《神秘海域》......这些质量极高的第一方作品撑起了 Playstation 的游戏生态,一个游戏机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游戏阵容啦。

请输入图片标题

Xbox

Xbox 平台的今年的独占阵容则稍显了弱势一些,相比索尼,Xbox 更赢在了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宽松程度上,Xbox 的账号政策历来就是最宽松的,允许玩家随意转服、跨服购买,都是相当不错的功能。微软很早就推出了 Xbox Play Anywhere,允许玩家一次购买,就可以在 Xbox/Windows 10 同时拥有该作品,实现了部分作品的跨平台购买、跨平台存档,甚至还有跨平台的联机。

在 2017 年更是推出了「向下兼容功能」,你可以在 Xbox One 上畅玩数百款 Xbox 360 游戏,以及经典的第一代 Xbox 游戏,在同一台主机上运行三个世代的游戏,可以说是微软的黑科技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另外,在今年 6 月,微软正式宣布推出​​ Xbox Game Pass,开创了游戏订阅制度的服务的先河。该服务不仅将包含已经发售了的微软第一方独占作品,还将包括 Xbox One 平台未来发售的重要独占游戏的新作,简单来说,你只需要订阅该服务,就可以在 Xbox 上及时玩到基本所有的微软第一方独占作品了,非常类似 Mac 上的 SetApp​​​​。

Nintendo Switch

Nintendo Switch 应该是今年最独特的硬件,它让无时无刻的主机游戏体验成为了现实,它绝对不是一台掌机,而是一台可以带着走的主机。虽然它的机能不够强大,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任天堂似乎才是真正记得什么叫做「有趣」的游戏和体验,左右 Joy-Con 的设计让你随时可以与好友来两盘,《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超级马力欧奥德赛》更是双双成为了去年的满分之作,同时,独立游戏在 Switch 上迎来了 一大波热潮,随着中文游戏的不断增加,Switch 可能是今年国内讨论度最高的游戏主机。

请输入图片标题

Tips: 我需要买 PS4 Pro 或者 Xbox One X 吗?

PS4 Pro/Xbox One X 分别是索尼和微软推出的「半世代」主机产品,可以完全兼容自家的所有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唯一的区别就是外观与机能。这两款主机在思路上类似,即带给主机玩家 4K/HDR 的游戏体验,但由于主机的特性,想要实现较好的画面效果需要厂商的来进行适配,所以大多可以实现 4K/HDR 的作品为第一方作品,由于机能强大,Xbox One X 做的远比 PS4 Pro 要好,有一大批第三方游戏都提供了原生 4K 支持或更新包支持。如果你预算充足,拥有 4K 显示设备,这两款自然是你的最佳选择。(这并不意味着游戏在普通 PS4/Xbox One 上运行的会很糟糕)

请输入图片标题

国行港行美日行,到底怎么回事?

注:

  • PSN(Playstation Network)与 Xbox Live 分别为索尼和微软的游戏网络账号服务。
  • DLC 即 Downloadable Content,意思是追加下载内容,是对游戏内容的后续补充,有些付费,有些免费。

由于特殊国情,造成了游戏主机版本鱼龙混杂,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情况。不过随着国行 PS4 和 Xbox 的解锁,以及 Switch 完全不锁区/不锁区的新政策,版本的选购已经比原来简单了很多。

Playstation

目前 PS4 根据销售地区的不同,我们能够买到港版、美版、日版、欧版、国行这几种版本。(港/美/日/欧版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方便说明后文统称「海外版」)国行版和海外版具体的区别,我想这张表格就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虽然原生的国行系统无法登录外服,但是在 2015 年的某次系统更新后,索尼推出了 PS4 账户备份/还原功能,也就是说,现在的国行,只要经过备份系统账户/还原这一步骤后,可以实现国行的成功解锁,顺利登陆外服(方法请自行某宝)。再加上国行还有两年保修,出现问题时也更加省心。

PS4 到今天为止一共拥有三种: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最左侧的初版 PS4 已经停产,买新不买旧,就不要考虑它了。PS4 Slim 比初版 PS4 更轻薄、更安静(性能上无差异),而性能更强的 Pro 自然也更厚。PS4 Pro 只有 1T 容量版本,而 PS4 Slim 有 500G 和 1T 容量两个版本。最新的系统支持外接最大 8T 的 USB3.0 移动硬盘,所以空间什么的,基本不用担心。

从左到右,分别为: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
从左到右,分别为: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

Xbox

与 PS4 类似,Xbox One 目前也分成了海外版和国行版这两种,但是由于 Xbox 国行的解锁方法实在是过于简单,让我没有理由不推荐有保修又能上外服的国行......所以请大家用力买国行版本就可以了,真的很方便。

具体解锁方法请看 这里,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国行 Xbox One、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微软到目前也只有三种型号的 Xbox,即 Xbox、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最左侧的初版 Xbox 已经停产,所以也不用考虑。Xbox One S 比初版 Xbox 更轻薄、更安静(性能上无明显差异),移除了笨重的外置电源,同时加入了 4K 的蓝光播放器功能,而 Xbox One X 在增加性能的同时竟然缩小了机身,可以说要赞美微软的工业设计了 🌚。

从左到右,分别为:Xbox 初版、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从左到右,分别为:Xbox 初版、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Nintendo Switch

对于 Nintendo Switch 的政策,一句话总结就是「任天堂,你变了」。相比起 Wii U 时代的锁区/锁服的做法,任天堂这次全面开放,不管是港版/日版/美版还是全球任意一个版本,都可以运行任意地区的卡带,实体版一律不锁区,不会有任何的地区上的限制。简单来说,就是看好价格,买哪个版本的都可以。(唯一区别是港版为英式插头)

请输入图片标题

国服港服美日服,玩个游戏就这么难吗!

与 App Store 类似,PS4、Xbox One 和 Switch 会根据地区的不同,商城也被划分为了不同区域,然而在具体的账号政策上却有所不同。

Playstation

通常来说,PS4 需要一个港服账号就可以满足你日常的所有需求,注册方法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只需要打开 官网,在选择国家/地区时选「香港」即可,港服提供了简体中文的版本的网页和商店,除了某些独立游戏,正常的 3A 大作都会按时上架,并且有着较好的中文支持,可以说是国内 PS4 玩家的「主战场」。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不过其他服总会有一些让你心动的东西,比如最近大火的《堡垒之夜》的吃鸡模式,港服就并未上架,你需要注册美服账号,创建新的用户,登陆并下载。

与 App Store 类似,理论上来说,你的 PSN 账号一旦确定了地区,就不能修改了,所选地区为「香港」的账号只能访问港服,不能访问/下载美服的内容。

海外版 PS4 可以自由创建/登陆任意服的 PSN 账号,国行版 PS4 的朋友请还是求助朋友或者某宝。

详细的注册过程可以查看这篇文章

Xbox

相比 PSN,Xbox 的账号政策则要宽松许多,你需要先 注册一个微软账户,一旦你的账户登录之后,进入系统-语言和区域-位置,可以随意选择全球任意一个地区的卖场购买游戏(你也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的系统设置里更改语言和地区,有同样的作用)

请输入图片标题

简单来说,Xbox 的账号政策为:一个账号,走遍全球。

详细的注册过程可以查看 这篇文章。

Nintendo Switch

Switch 的账号政策其实与 PSN 类似,只不过唯一一点不同的为,在 注册账号的时候,国家/地区请选择日本、美国或者欧洲国家,因为港服目前并没有开放,创建的账号是无法使用 eshop 和联机的。

你可以创建多个地区的账号,并在 Switch 上登陆,方便的切换不同的卖场。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任天堂账号一旦确定了地区,只能访问所选地区的 Eshop,不能跨服访问。你可以在 账号官网更改所在地区,但是必须清空账号中的所有余额。所以我的建议是,分别注册日区/美区两个账号,分别登陆在 Switch 上,可以避免换区需要清空余额的烦恼。

详细的 Q&A 可以查看微博 @NintendoSwitch 的 置顶博文

Tips:关于 Playstation Plus 和 Xbox Live Gold

目前 PS4 和 Xbox one 皆采用了付费联网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付费会员(PSN Plus/Xbox Live Gold)才能联机对战,会员的价格基本都在一年 200 元人民币左右。当然,会员是有福利的,会员每个月都会赠送 2~3 款左右的免费游戏,一年下来,其实赠送的游戏总结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充值会员的价格,所以假如你经常玩联机游戏,还是建议充值会员来的值一点。(Switch 在未来也会有,暂时没有推出,目前为免费联机)

请输入图片标题

Tips:关于支付方式

PSN 港服与 Xbox Live 港服都支持支付宝购买,你也可以选择某宝购买点卡。

Switch 的日区/美区 eshop 支持国内发行的 Visa 全币/双币信用卡(美区记得地址填免税州),你也可以选择某宝购买点卡。

服务及其配套周边

实体版 or 数字版?

随着近几年数字分发渠道越来越便利,我们已经很难在 PC 平台上看到实体版的光盘了。然而在主机平台,实体版依旧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销售份额,一是因为实体版会给玩家一种收藏感,二是因为可以通过出售二手卖掉自己不喜欢的游戏。在购买实体版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些游戏的中文只会在港版才有(PS4/Xbox One 都是如此,Switch 不同)。假如你喜欢数字版,由于支持提前预载的特性,故能比实体版的玩家先玩到最新发售的游戏,唯一的缺点就是你可能需要一个容量大点的硬盘,并且无法出售二手。

网络加速

其实不管是索尼、微软还是任天堂,网络状况一直是玩家经常吐槽的一点。不管是打开商店还是游戏联机,在不启用专门的加速器的情况下,可能经常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如果你经常需要用到主机的联网功能,建议购入专门的主机游戏加速器。

硬盘扩展性

目前,不管是 PS4 还是 Xbox One 的基本款的容量都是 500G,但是面对当今游戏动辄 40~50G 的大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500G 似乎也显得捉襟见肘。幸运的是,PS4 和 Xbox One 都支持了外置硬盘进行扩展,通过 USB 即插即用,十分方便。(该硬盘不能用作普通移动硬盘使用)

如果你觉得的不够方便,PS4 也可自行更换硬盘(教程),缺点是游戏需要重新下载。

对于 Switch 来说,我的个人建议就是,请买一个容量较大的 micro SD 卡,因为 Switch 游戏虽然看似每个都不大,但是由于暂时不支持导出存档或者云存档等功能,换存储卡=丢掉游戏存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另外,随着《Doom》、《上古卷轴5》、《黑色洛城》这种级别作品的发售,一个至少 64G 的存储卡可以说是必需品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手柄

手感是一个较为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也不尽相同。从大多数人的反馈来看,Xbox 的手柄的握持感是明显好于 PS4 的。相比 PS4 手柄,Xbox One 手柄提供了更多的振动反馈,除了底部的两个振动马达之外,在 LT/RT 两个按键处又多添加了两个马达,这点在玩赛车或是射击类游戏时尤其明显。

在 2015 年的 E3 展前发布会微软上公布了精英版 Xbox One 手柄,新增两个辅助按键,可替换十字键和摇杆等设定更加可以满足高玩的需求,特别针对竞速类、格斗类和射击类游戏优化,可以提升操作手感,唯一缺点是价格较贵,国行版售价 1099 元。

请输入图片标题

至于 Switch 的手柄,由于造型多样,握持方法也实在太多,我只能说,手感不算太差,日常用起来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为了玩法的多样而牺牲一些人体工学,可以理解。如果你坐在电视前玩 Switch 的时间较多的话,任天堂的官方的 Switch Pro Controller 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游戏体验。

本文篇幅有限,涵盖的内容也不是十分全面,如果错误,欢迎指出。

祝大家游戏愉快,Life is short,play more。🎮

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有关于主机游戏的内容,还可以看看下面这几篇文章:

如果你想为 iPhone X 选购一套外置镜头:bitplay SNAP!X 体验 | 新玩意

$
0
0

在 iPhone X 推出 2 个月后,bitplay 为 iPhone X 推出了全新设计的 「SNAP!X」 手机壳,并同时推出 HD 广角镜头和 HD 长焦镜头两款手机镜头。不过众所周知,iPhone X 的摄像头素质非常不错,那么我们还有必要为它购置外置镜头吗?看完这篇文章,希望能带给你一些答案。

SNAP!X 系列手机壳

相比于前代适配 iPhone 7/7 Plus 的 bitplay「SNAP!7」 系列手机壳,「SNAP!X」 系列手机壳从原来的黑白两色增加到了黑白绿蓝 4 种可选颜色,而且还在在保留原有拍摄快捷键的基础上,取消了手握木柄设计,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为了保证握持感受,「SNAP!X」 手机壳改为硅胶材质握柄。每款手机壳都随机附赠深浅两种配色的硅胶握柄,方便使用者自由搭配。不过由于取消了木质手柄,导致了 「SNAP!X」 系列手机壳无法直接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需另外连接手机夹等辅助工具才能使用。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SNAP!X」 系列手机壳主体采用塑料材质,为了方便安装在手机上,手机壳包边位置则是采用了硅胶材质,而在需要频繁拆装镜头的螺口位置则是使用了更耐用的金属材质。不过在多次使用后,深色螺口还是会有轻微掉漆磨损现象的发生。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 「SNAP!X」 系列的螺口支持在主副两个摄像头上使用,iPhone X 的两颗摄像头等效焦距分别为 28mm 和 52mm,搭配 bitplay 的高清广角镜头(0.6倍)和高清长焦镜头(2倍)后,理论上等效焦距可以达到最广 16.8mm、最远 104mm 的范围,为专业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除此之外,一直以来 「SNAP!」 系列手机壳标志性的拍照快捷键,依旧与前代产品一致,采用连杆装置,每次按动相当于按动减小手机音量的按钮,在使用照相应用时十分方便。但平时非拍照状态下使用时,有可能会发生误触的情况。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

推出全新 「SNAP!X」 系列手机壳的同时,bitplay 还推出了全新设计的高清广角镜头。相比前代可拆卸式遮光罩的设计,新一代高清广角镜头采用镜头与遮光罩一体化设计,使用起来更方便。

新一代镜头仍然保有前后两个镜头盖,安装镜头时只需将镜头盖卸下,在 「SNAP!X」 系列手机壳的螺口旋紧即可。值得一提的是,新款高清广角镜头可配合新推出的 CPL 滤镜使用,可消除画面中不必要的反光(偏振光),让画面更加通透。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下面是一些使用高清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使用 bitplay 高清广角镜头拍摄

高清广角镜头使用在 iPhone X 的主摄像头上等效焦距为 16.8mm,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画面中无明显暗角,但边角位置仍有少量畸变。 

bitplay 高清长焦镜头

bitplay 在更新高清广角镜头的同时,还推出了新的高清长焦镜头。

高清长焦镜头采用与高清广角镜头相似的设计,镜头与遮光罩合在了一起,并配有前后两个镜头盖,安装也是只需卸下镜头盖,在螺口旋紧即可。新款高清长焦镜头与高清广角镜头一样,可配合新推出的 CPL 滤镜一起使用。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下面是使用高清长焦镜头拍摄的照片:

使用 bitplay 高清长焦镜头拍摄,等效焦距为 56mm

高清长焦镜头使用在 iPhone X 的主摄像头上等效焦距为 56mm,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画面中无明显暗角,但边角位置仍有少量畸变。 

除搭配主摄像头使用外,高清长焦镜头还可以配合 iPhone X 的副摄像头使用,等效焦距为 104mm,但在这种使用情况下需要配合三脚架或手持云台才能进行稳定对焦,且对无穷远处对焦非常困难。

使用 bitplay 高清长焦镜头拍摄,等效焦距为 104mm
使用 bitplay 高清长焦镜头拍摄,等效焦距为 104mm

对于使用 iPhone 7 Plus、iPhone 8 Plus、iPhone X 等具备双摄像头手机的用户来说,其实外置长焦镜头的使用场景并不多,大多数光源较好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机身自带的长焦镜头进行拍摄。

我在体验过程中,主要的使用场景是在夜间需要进行远距离拍摄时,会使用 bitplay 的高清长焦镜头,因为主摄像头光圈更大,防抖效果也更好,在低光环境下,让主摄像头使用外置长焦镜头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总结与购买建议

在近一个月的体验过程中,几乎每次使用 biplay「SNAP!X」 系列手机壳进行拍照时,自带相机或第三方拍照 app 配合 SNAP!X 手机壳上的快门按键使用都非常方便,握持手感虽不及前代木质手柄的手感,但依旧能够提供较好的握持感受。安装 「SNAP!X」 系列手机壳后,可以直接将手机平稳地水平放置,方便特殊拍摄场景的使用。

图片来自 bitplay 官网

bitplay「SNAP!X」手机壳保持了前几代产品的传统,为用户提供了一套更为完整的手机外置摄影配件体验,可搭配外置镜头的设计、按键快门及手柄,将 iPhone X 包装成了一部随身相机。 

优点:

  • 手机壳使用机械装置,无需用蓝牙或电池;
  • 手机壳重量变轻,配合手柄和尼龙手腕绳使用手感更好;
  • 手机壳设计两个螺口,方便双摄像头分别安装外置镜头;
  • 高清广角和长焦镜头畸变控制较好,无明显暗角;
  • 高清广角和长焦镜头采用遮光罩与镜头一体式设计,使用更方便;
  • 两款高清镜头可配合全新 CPL 滤镜使用。

缺点:

    • 在非拍摄情况下,右手持握操作手机时,快门按键偶有产生误触情况;
    • 不能像前代产品一样,直接安装在三脚架上,需借助手机夹等工具;

    你可在 bitplay 官方商城 买到「SNAP!X」系列手机壳、高清广角镜头及高清长焦镜头。 

    这 11 款 watchOS 小工具,让你的 Apple Watch 更实用

    $
    0
    0

    一直以来,Apple Watch 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是:一块用来看通知以及每天都要充电的手表。可能放到 watchOS 1 和 2 的时候我也许会赞同。而到了 watchOS 3 以后,大量应用重写了 watchOS App,不仅优化了性能还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功能。因此我想通过这篇文章来分享一下这些实用的 App,让你充分利用起你的手表。

    相机

    每只 Apple Watch 都会携带这个应用,然而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从来没打开过,我相信是因为 Apple Watch 上并没有摄像头,然后看到这个图标认为需要购买额外的镜头或者硬件设备才能使用。然而这个应用实际上是搭配 iPhone 上的后置摄像头用的。

    打开 Apple Watch 版本的相机以后,手机上的相机自然也会打开,同时手表上是镜像的手机捕捉画面。在电子取景器下面的两个按钮,一个是即时快门,另一个是 3 秒延时快门。作为 Apple Watch 应用怎么能少了重压的支持呢,重压后有额外的 4 个按钮,分别是切换前后相机(反转),闪光灯,HDR 照片,实况照片(Live Photo)的开关,方便进行这些选项的快速调整。

    Apple Watch 相机很适合用来拍摄大合影或者摆拍之类的场景。比如春节家庭大聚会时,随便找张椅子把 iPhone 架好,然后用 Apple Watch 进行远程遥控,就能轻松拍一张大合影。

    Drafts

    Drafts 在我看来就是一切文字处理的起点,它打开之后就能够输入,方想到什么的时候就可以快速输入,输入完毕以后,按下 Home 键返回桌面就好了,堪称 iOS 上的「闪念胶囊」。而后还接入了 iOS 内置的听写 API,轻松说出自己的想要记录的话就可以了。想要了解更多 Drafts 的内容,可以来读读这篇「这个 App 值得买:iOS 上的顶级文本处理应用 Drafts 限时特价」(注:降价已恢复,而且 Drafts 很快将推出下一个付费更新的大版本。)

    Apple Watch 上的 Drafts 自然也是主打听写输入,很方便地进行输入,当然通过铅笔符号也能切换到手写模式下,不过输入效果并不特别的好。

    同时还能够进行更进一步的听写增加更多的文字,包括加在这段话前,和这段话后两个选项,方便进行更多的调整。

    通过手表收听播客

    Workouts++

    Workouts++ 是一款能够强化 Apple Watch 运动模块的应用。如果你并不希望在运动的时候听音乐,而是希望听点播客不妨就来试试吧。

    在 iPhone 上 Workouts++ 通过搜索的方式添加播客以后,就能在 All 中看到所有的播客了,点击某一期播客就直接开始下载,然后传送到 Apple Watch 上,就能收听了。如果你的手表带有数据服务那么就可以试试在线收听。

    在手表上可以控制速度,也可以直接跳转到某个时间(不是 Show Notes 里的章节),通过数码表冠可以调整音量。同样在设置里可以设置直接跳过对话中间的空白部分。

    不过受限于 App 本身,没法和其他的播客客户端同步,当然收听播客只不过是 Workouts++ 的一个功能而已,想要了解更多关于 Workouts++ 的内容,不妨读一下「定制运动表盘,在 Apple Watch 上离线听播客:Workouts++」

    WatchPlayer

    如果想要更好的播客收听效果,那不妨试试 WatchPlayer,这款 App 能通过分享功能,将诸如 Downcast, Overcast 或者 Castro 和其他带有音频的链接,轻松音频文件添加到 WatchPlayer,然后在 WatchPlayer 里就会开始下载并通过蓝牙传送到 Apple Watch。这样就不需要额外的在添加一份订阅列表到 WatchPlayer,还能完整的同步播客收听位置。

    在手腕上进行录音

    极光录音

    如果想要让手表变成一块录音机,不妨试试极光录音,打开按下位于屏幕正中间的按钮就能进行录音。

    录制完成以后就可以通过蓝牙传送到手机,同时录音文件能够在手表和手机上进行回放,也可以通过分享做更进一步的处理。能够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Just Press Record

    如果你在整个 Apple 平台都有录制音频,可以试试 Just Press Record。Just Press Record 会将录制完毕的音频自动保存到 iCloud 云盘里,在你所有的设备上进行同步。应用本身还支持高质量录音( 96kHz / 24-bit ),将语音转换为文字的功能,以及外置 Lighting 麦克风等功能。

    由于 Apple Watch 版本和极光录音本身没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具体看你需求进行选择。

    记账 & 查询报表

    无论是 MoneyWiz 还是 Money Pro 亦或是 Moze 都在 Apple Watch 上都有相应的 App 能够进行快速记账,查询账户预算等。尤其是在手表上刷完 Apple Pay,连密码都不用输的情况下,凭什么还要掏出手机进行记账。

    Authy

    Authy 方便你能够直接在手表上直接访问你账户的 2 步验证码。由于不需要额外的验证,就可以直接在手表上打开,所以我建议用完以后就退出比较好。

    AutoWake

    「早上需要早起,不愿意闹醒别人?闹钟不够智能,到点的时候你又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

    不妨试试手腕上的闹钟 AutoWake 吧,通过 Apple Watch 的线性马达,在你设定的时间之前,趁你在浅度睡眠时候通过震动将你唤醒。而且在手机端还有安全闹钟,防止震动没有将你唤醒。同时这个应用能在开启剧院模式的时候,启用强震动。

    PomoNow 2(TomoNow)

    PomoNow 2(所有英文区域叫 Tomonow) 是由少数派作者 Megabits 开发一款具有「仪式感」番茄钟应用,能够在手表上,快速开始番茄钟和添加任务。加上作者本身的对 Watch 优化,非常流畅和精准的记时体验。

    PCalc

    PCalc 是一款非常老牌的计算器软件了,在手表端它当然不止一个计算器,还包括了均摊制小费计算,单位换算,常数获取这 3 个方便的功能功能。

    1. 均摊制小费计算

    有的时候大家一起聚餐,最后某个人用卡结算完需要吃完饭那就该到了均摊这顿饭费的时候了,PCalc 内置的均摊制小费计算能够基于总费用,小费比例和均摊人数进行快速计算,最后得到每个人所应该支付的费用,具体的小费数目,加上小费以后的总金额。

    2. 单位换算

    单位换算中包含了角度,面积,字节,液体体积,当日汇率,密度,能量,力,燃料,长度,发光强度,功率,压强,速度,温度,时间,转矩,体积,重量这些维度上的换算。

    3. 常数获取

    常数包括了天文学常数,原子常数,电子常数,数学常数,物理化学常数,通用常数和用户定义的常数获取。

    写在最后

    充分利用 Apple Watch App 能够快速完成一些简单实用的操作,所以 Apple Watch 现在不再只是一块手表了,即使现在依然还比不上 iPhone,但至少证明了可穿戴设备还是有非常不错的前景的。

    题图来自 Crew on Unsplash

    2017 年,我围绕 Notion 搭建了自己的学习系统与工作流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19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上云之风劲吹,作为希望行走在数码趋势前沿的一名学生,我也希望把我的个人资料都迁移上云。首先我把自己的个人文件迁移到了 OneDrive 并在本地使用同步盘。微软作为全球知名厂商,把隐私托付于他们手上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可靠的,另外,OneDrive 针对 Windows 和 MacOS 都提供了不错的同步工具。然后,出国留学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纸质笔记不易保存的特性,更促进了我把笔记电子化的决心。也正是在对云端笔记应用的探索之中,我逐步确立了对于 Notion 的选择并围绕它建立了自己的整个笔记系统。

    Notion 初印象

    一个典型的 Notion 界面包含了这个笔记应用的主要特性。Notion 主界面分为可隐藏的左侧边栏和笔记页面两个部分。页面部分在顶端位置增加了可选的主题图片和页面图标,这两个部件让人能够非常简洁地让自己简单的笔记变得美观大方,主题鲜明。例如示例页面中我的笔记内容是一个学年的学习笔记,因此我采用了矢量化处理的学校照片作为主题图,采用 🚌 图标表示这是一个 Roadmap,一目了然。 我自己也是一名 Web 开发者,多年的互联网冲浪经验告诉我,这样简单实用的设计是 APP 团队对 Web 页面要素的精准提炼和概括,深得我心。

    进入页面的正文部分,上图的三列内容分别表示我学年的总体纲要、进行中的课程和已完结的课程,每一个标题对应一个单独的笔记页面。这个排版的实现依赖于 Notion 的 Block 特性,简言之就是页面中的一切内容都是一个单独的“块”,都可以以积木一样的形式堆砌组合。这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特性,因为它解决了笔记应用的两个问题:

    1. 传统笔记应用只采用左侧边栏的树形目录结构,这样当我浏览一个项目的时候就难以对项目内容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把握;
    2. 按照项目或主题用文件夹管理笔记文件也能带来整体感,但是相应的需要管理单独的、碎片化的笔记文件,并且在往返于笔记之间的时候需要来回在文件管理器和笔记应用之间切换,降低了效率。

    作为一名互联网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种 Wiki 式的超链接笔记管理模式。

    以上就是对于 Notion 应用的一个初步印象,更加全面的介绍可以在少数派上的文章看到。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这个不一样的云端笔记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

    实用强大的学习笔记

    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学习笔记应用其实有一些刚性需求,如灵活的布局和强大的公式输入功能等,这都是在选择一个笔记应用时必须有的考虑,对此,Notion 在多个方面满足了我的这些需求。

    灵活的布局

    在复习的时候,我常常发现有的笔记内容需要补充,或者有的公式放置在其对应的应用旁边似乎更加能促进理解。得益于 Notion 模块化的设计,我可以轻松地按照自己的需要对页面进行布局,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便捷地把一整个部分拖拽到合适的位置,这样的特性是纸质化笔记无法比拟的体验。

    强大的公式输入

    公式输入是工科生始终绕不开的需求,如果没有合适的输入方式,就将陷入截图的无线循环中去。而截取图片保存公式缺陷众多,比如普通图片无法根据屏幕大小调节分辨率,无法对公式进行编辑等。对此,Notion 使用 KaTeX 插件实现了 LaTeX 级的公式支持,我也因此能够在各个学科笔记中得心应手地插入所需要的内容。

    精准的全文搜索 🔍

    当笔记内容变得多而复杂,搜索就变得至关重要,Notion 的全文搜索能够坐到多语言精准直达,让我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一款笔记应用应有的基础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工作和学习来说,需求其实相对固定,各家笔记应用或多或少都能做到,只是在实现上各有优劣。而综合实用、便捷和美观方面的考虑,我选择了 Notion。

    便捷美观的生活记录

    相对于形式相对固定的学习笔记,生活笔记的形式更加多样,要想满足生活笔记的各种需求,我利用 Notion 的特性更加深度地定制了我的资料库。

    这一年在学习闲暇之余,我常到欧洲各处走走,去小时候在书里和电影里看到的地方亲自体验一下。我的旅行相对简单,和女朋友四处走走,在各个城市寻觅一些美食,记录一些美景。然而再简单的旅游也需要基本的攻略,再三精简之后,至少还有以下内容不可或缺:

    • 路线 &票务信息;
    • 备选餐厅;
    • 住宿凭据。

    以前我使用各自独立的方式管理这些文件和资料。例如使用星标邮件标记飞机票、火车票和酒店订单,使用 TripAdvisor 和 Airbnb 的 APP 管理饮食和住宿。这样的管理方式问题还是在于碎片化,容易引起查找文件的时间浪费,而且当其中某些项目有特殊注意事项时容易遗忘,如廉价的瑞安航空公司要求必须打印飞机票,而我如果提前两个月购票的话,临行前准备时很容易忘记这件事,但如果把旅程信息统一整理,则不会再遇到类似问题。因此,现在我使用 Notion 为每一次旅程单独建立一个页面并汇总所有的资料,实现了一站式旅游文件管理。这样不仅在旅途中使用方便,事后回忆的时候,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和吃过的餐馆,也更加地具有代入感。

    此外,利用 Notion 的模板 Block,我就能够在旅行记录页面一键添加新的按模板构建的旅行攻略,省去了每次做结构类似的笔记时的重复操作。

    推而广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需要记录的场景,当我业余学习矢量图制作的时候,我会设计一个包含作品展示和关键步骤记录的模板;当我接受一个外包开发任务的时候,我会为每一个待开发功能设计一个包含思路、数据结构设计、可能的 bug 等部分的模板……总之,一切事务,都可以经自己的手思考出最优的流程,并通过模板的形式保存下来,既简化了操作流程,又促使我们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务的本质是什么,而且在逐步优化自己制作的模板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的工作流实现了最优。

    创意无限的互联网应用

    当我越来越成为 Notion 的重度用户的时候,我迸发出了一些新的灵感,发现了它的更多妙用。

    个人博客搭建

    有时候我会想搭建自己的一个博客,但是又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因为我不想长时间的订阅 VPS,又不太喜欢墙内的一些 PaaS 平台,总觉得我的文章产出会因为哪一天忘记续费而化作乌有。直到我发现利用 Notion 的分享功能,其实就可以轻松搭建起一个个人博客。

    搭建这样的一个个人博客的时间花费可能少于网上的任何一种方法,我只需要创建一个页面,并将它共享到互联网上即可。我想发布的文章内容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技术笔记、读书感想、旅行游记等等都有可能,这时我只需要在该文章在原笔记本中设置为发布到网络,然后在 Blog 页面添加一个页面链接,大功即告成。

    终于,我在网上有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发声的地方。以一种最简便且稳定的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博客主页的 URL 很不美观,形如 https://www.notion.so/2017-Notion-xxxxxxxxxxxx,对此我的解决办法是利用 Bitly 的短网址服务,把主页网址映射到一个有意义的地址上去。其实更进阶的话还可以申请域名并做隐性转发,考虑到我目前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想要发布,就先搁置了。

    远程 USB

    远在出国以前,我就一直对大学的打印服务不甚满意。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

    • 学校的电脑常常有病毒,U 盘总是被污染;
    • 部分电脑由于使用次数太多,U 盘接口太多松动,无法识别需要反复插拔并维持特定位置。

    其后出现了各种云服务,很多同学把自己需要打印的文件存储在云盘或者邮箱,在打印店下载并打印,我觉得这也有几点不妥:

    • 每次打印都要登录账号,步骤繁琐;
    • 在公共电脑输入密码等敏感信息有隐私泄露风险;
    • 使用过后一旦忘记退出,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甚至有做一个临时云 U 盘服务的想法,而如今我的设想只用 Notion 的一个页面就得以实现。我还是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页面,分享权限设置为发布到网络,再用 bitly 创建一个形如 bit.ly/usbname 的短链接,一个远程 USB 就搭建完成了。由此我更新了我的打印体验,出门前潇洒地把文件拖入远程 USB,到打印店输入一个网址即可搞定。不过需要注意的还是特别隐私的文件不适用于这一方法,不过对于我来说,课件、票据等等资料,私密性其实就不那么高了。

    与 Notion 相关的工作流

    随着我打开这个 APP 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围绕它的工作流。简单来说,我使用它频率最高的用法有:

    • 用浏览器看文章时做笔记;
    • 用预览看 PDF 时做笔记;
    • ...

    在执行以上任务时,我会将知识源应用和笔记应用并排显示在桌面,沉浸式工作。

    这也就意味着我需要经常进行以下操作:

    1. 打开知识源应用;
    2. 调整窗口至布满屏幕左侧区域;
    3. 打开 Notion;
    4. 调整窗口至布满屏幕右侧区域。

    为了降低我开始做笔记的“心理成本”,我使用了 Window Tidy 和 Alfred 来简化这一操作。

    首先我通过 Window Tidy 设置快捷键 Cmd + Option + ←/→ 来执行窗口布局的操作,然后我用 Alfred 的 Workflow 创建了这一工作流:

    这样,我就可以通过呼出 Alfred 并输入少数关键字的方式快速进入“工作台”了。

    其实针对与 Mac 上的效率工具联动,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思考,但由于 Notion 是一个基于 Web 技术开发的应用,无法提供一些原生程序所能提供的接口,因而和其他工具的联动性相对要差一些。另外我也曾经发信息跟开发者团队沟通,问他们可否将 Notion 接入系统 Spotlight,答复是他们也有此考虑,但是还未实现。我也期待 Notion 有一天能像 Todoist 等应用一样提供更丰富的 API,这样我们也就开发出更加丰富的笔记姿势了。

    结语

    2017 年,我用 Notion 以上述的方式建立了自己全新的笔记系统。如果说要问它给我带来哪些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我想是帮助我养成了思考和记录的习惯,让我明白只要有心,一切事物的数字化记录都可以那么地简洁、优雅而方便。记录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回顾起来看着一年里自己积累下的这么多内容,心中难免会有些自豪。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想此时我才真正算是有了些理解,其实这句话也许不是在说写下来就一定比不写更容易记忆,而是说记录和书写,要求我们对输入大脑的内容有一个思维处理的过程,而正是这个处理的过程,帮助我们从我们所看所听的材料里悟出了更多。我希望我终生都能够在记录的过程中学习,而我一生中所有有意义的事物,都能够以合适的形式留下记录,所谓数字生活,大概也就能由此而开始吧。

    「本文参与 少数派 2017 年度征文 」


    在 今年的年度盘点活动 中,我们再次举办了年度征文活动,以「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为题,回顾一下你在 2017 年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你仍然拥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来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2017 年,我围绕 Notion 搭建了自己的学习系统与工作流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19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最近几年,各行各业上云之风劲吹,作为希望行走在数码趋势前沿的一名学生,我也希望把我的个人资料都迁移上云。首先我把自己的个人文件迁移到了 OneDrive 并在本地使用同步盘。微软作为全球知名厂商,把隐私托付于他们手上目前来看还是比较可靠的,另外,OneDrive 针对 Windows 和 MacOS 都提供了不错的同步工具。然后,出国留学的经历让我意识到纸质笔记不易保存的特性,更促进了我把笔记电子化的决心。也正是在对云端笔记应用的探索之中,我逐步确立了对于 Notion 的选择并围绕它建立了自己的整个笔记系统。

    Notion 初印象

    null

    一个典型的 Notion 界面包含了这个笔记应用的主要特性。Notion 主界面分为可隐藏的左侧边栏和笔记页面两个部分。页面部分在顶端位置增加了可选的主题图片和页面图标,这两个部件让人能够非常简洁地让自己简单的笔记变得美观大方,主题鲜明。例如示例页面中我的笔记内容是一个学年的学习笔记,因此我采用了矢量化处理的学校照片作为主题图,采用 🚌 图标表示这是一个 Roadmap,一目了然。 我自己也是一名 Web 开发者,多年的互联网冲浪经验告诉我,这样简单实用的设计是 App 团队对 Web 页面要素的精准提炼和概括,深得我心。

    进入页面的正文部分,上图的三列内容分别表示我学年的总体纲要、进行中的课程和已完结的课程,每一个标题对应一个单独的笔记页面。这个排版的实现依赖于 Notion 的 Block 特性,简言之就是页面中的一切内容都是一个单独的“块”,都可以以积木一样的形式堆砌组合。这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特性,因为它解决了笔记应用的两个问题:

    1. 传统笔记应用只采用左侧边栏的树形目录结构,这样当我浏览一个项目的时候就难以对项目内容有一个整体直观的把握;
    2. 按照项目或主题用文件夹管理笔记文件也能带来整体感,但是相应的需要管理单独的、碎片化的笔记文件,并且在往返于笔记之间的时候需要来回在文件管理器和笔记应用之间切换,降低了效率。

    作为一名互联网爱好者,我非常喜欢这种 Wiki 式的超链接笔记管理模式。

    以上就是对于 Notion 应用的一个初步印象,更加全面的介绍可以在少数派上的文章看到。接下来我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这个不一样的云端笔记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的改变。

    实用强大的学习笔记

    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学习笔记应用其实有一些刚性需求,如灵活的布局和强大的公式输入功能等,这都是在选择一个笔记应用时必须有的考虑,对此,Notion 在多个方面满足了我的这些需求。

    灵活的布局

    null

    在复习的时候,我常常发现有的笔记内容需要补充,或者有的公式放置在其对应的应用旁边似乎更加能促进理解。得益于 Notion 模块化的设计,我可以轻松地按照自己的需要对页面进行布局,并且在需要的时候便捷地把一整个部分拖拽到合适的位置,这样的特性是纸质化笔记无法比拟的体验。

    强大的公式输入

    公式输入是工科生始终绕不开的需求,如果没有合适的输入方式,就将陷入截图的无线循环中去。而截取图片保存公式缺陷众多,比如普通图片无法根据屏幕大小调节分辨率,无法对公式进行编辑等。对此,Notion 使用 KaTeX 插件实现了 LaTeX 级的公式支持,我也因此能够在各个学科笔记中得心应手地插入所需要的内容。

    null

    精准的全文搜索 🔍

    当笔记内容变得多而复杂,搜索就变得至关重要,Notion 的全文搜索能够坐到多语言精准直达,让我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null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一款笔记应用应有的基础功能。这些功能对于工作和学习来说,需求其实相对固定,各家笔记应用或多或少都能做到,只是在实现上各有优劣。而综合实用、便捷和美观方面的考虑,我选择了 Notion。

    便捷美观的生活记录

    相对于形式相对固定的学习笔记,生活笔记的形式更加多样,要想满足生活笔记的各种需求,我利用 Notion 的特性更加深度地定制了我的资料库。

    这一年在学习闲暇之余,我常到欧洲各处走走,去小时候在书里和电影里看到的地方亲自体验一下。我的旅行相对简单,和女朋友四处走走,在各个城市寻觅一些美食,记录一些美景。然而再简单的旅游也需要基本的攻略,再三精简之后,至少还有以下内容不可或缺:

    • 路线 & 票务信息;
    • 备选餐厅;
    • 住宿凭据。

    以前我使用各自独立的方式管理这些文件和资料。例如使用星标邮件标记飞机票、火车票和酒店订单,使用 TripAdvisor 和 Airbnb 的 App 管理饮食和住宿。这样的管理方式问题还是在于碎片化,容易引起查找文件的时间浪费,而且当其中某些项目有特殊注意事项时容易遗忘,如廉价的瑞安航空公司要求必须打印飞机票,而我如果提前两个月购票的话,临行前准备时很容易忘记这件事,但如果把旅程信息统一整理,则不会再遇到类似问题。因此,现在我使用 Notion 为每一次旅程单独建立一个页面并汇总所有的资料,实现了一站式旅游文件管理。这样不仅在旅途中使用方便,事后回忆的时候,看到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和吃过的餐馆,也更加地具有代入感。

    null

    此外,利用 Notion 的模板 Block,我就能够在旅行记录页面一键添加新的按模板构建的旅行攻略,省去了每次做结构类似的笔记时的重复操作。

    null

    推而广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需要记录的场景,当我业余学习矢量图制作的时候,我会设计一个包含作品展示和关键步骤记录的模板;当我接受一个外包开发任务的时候,我会为每一个待开发功能设计一个包含思路、数据结构设计、可能的 bug 等部分的模板……总之,一切事务,都可以经自己的手思考出最优的流程,并通过模板的形式保存下来,既简化了操作流程,又促使我们去思考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件事务的本质是什么,而且在逐步优化自己制作的模板的过程中,也让我们的工作流实现了最优。

    创意无限的互联网应用

    当我越来越成为 Notion 的重度用户的时候,我迸发出了一些新的灵感,发现了它的更多妙用。

    个人博客搭建

    有时候我会想搭建自己的一个博客,但是又担心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管理。因为我不想长时间的订阅 VPS,又不太喜欢墙内的一些 PaaS 平台,总觉得我的文章产出会因为哪一天忘记续费而化作乌有。直到我发现利用 Notion 的分享功能,其实就可以轻松搭建起一个个人博客。

    null

    搭建这样的一个个人博客的时间花费可能少于网上的任何一种方法,我只需要创建一个页面,并将它共享到互联网上即可。我想发布的文章内容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技术笔记、读书感想、旅行游记等等都有可能,这时我只需要在该文章在原笔记本中设置为发布到网络,然后在 Blog 页面添加一个页面链接,大功即告成。

    null

    终于,我在网上有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发声的地方。以一种最简便且稳定的方式。

    不过这种方式有一个缺点,就是博客主页的 URL 很不美观,形如 https://www.notion.so/2017-Notion-xxxxxxxxxxxx,对此我的解决办法是利用 Bitly 的短网址服务,把主页网址映射到一个有意义的地址上去。其实更进阶的话还可以申请域名并做隐性转发,考虑到我目前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想要发布,就先搁置了。

    null

    远程 USB

    远在出国以前,我就一直对大学的打印服务不甚满意。其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

    • 学校的电脑常常有病毒,U 盘总是被污染;
    • 部分电脑由于使用次数太多,U 盘接口太多松动,无法识别需要反复插拔并维持特定位置。

    其后出现了各种云服务,很多同学把自己需要打印的文件存储在云盘或者邮箱,在打印店下载并打印,我觉得这也有几点不妥:

    • 每次打印都要登录账号,步骤繁琐;
    • 在公共电脑输入密码等敏感信息有隐私泄露风险;
    • 使用过后一旦忘记退出,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甚至有做一个临时云 U 盘服务的想法,而如今我的设想只用 Notion 的一个页面就得以实现。我还是只需要创建一个新的页面,分享权限设置为发布到网络,再用 bitly 创建一个形如 bit.ly/usbname的短链接,一个远程 USB 就搭建完成了。由此我更新了我的打印体验,出门前潇洒地把文件拖入远程 USB,到打印店输入一个网址即可搞定。不过需要注意的还是特别隐私的文件不适用于这一方法,不过对于我来说,课件、票据等等资料,私密性其实就不那么高了。

    与 Notion 相关的工作流

    随着我打开这个 App 的次数越来越多,我开始思考围绕它的工作流。简单来说,我使用它频率最高的用法有:

    • 用浏览器看文章时做笔记;
    • 用预览看 PDF 时做笔记;
    • ...

    在执行以上任务时,我会将知识源应用和笔记应用并排显示在桌面,沉浸式工作。

    null

    这也就意味着我需要经常进行以下操作:

    1. 打开知识源应用;
    2. 调整窗口至布满屏幕左侧区域;
    3. 打开 Notion;
    4. 调整窗口至布满屏幕右侧区域。

    为了降低我开始做笔记的“心理成本”,我使用了 Window TidyAlfred来简化这一操作。

    首先我通过 Window Tidy 设置快捷键 Cmd + Option + ←/→来执行窗口布局的操作,然后我用 Alfred 的 Workflow 创建了这一工作流:

    null

    这样,我就可以通过呼出 Alfred 并输入少数关键字的方式快速进入“工作台”了。

    null

    其实针对与 Mac 上的效率工具联动,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思考,但由于 Notion 是一个基于 Web 技术开发的应用,无法提供一些原生程序所能提供的接口,因而和其他工具的联动性相对要差一些。另外我也曾经发信息跟开发者团队沟通,问他们可否将 Notion 接入系统 Spotlight,答复是他们也有此考虑,但是还未实现。我也期待 Notion 有一天能像 Todoist 等应用一样提供更丰富的 API,这样我们也就开发出更加丰富的笔记姿势了。

    结语

    2017 年,我用 Notion 以上述的方式建立了自己全新的笔记系统。如果说要问它给我带来哪些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我想是帮助我养成了思考和记录的习惯,让我明白只要有心,一切事物的数字化记录都可以那么地简洁、优雅而方便。记录也许是人的一种本能,回顾起来看着一年里自己积累下的这么多内容,心中难免会有些自豪。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想此时我才真正算是有了些理解,其实这句话也许不是在说写下来就一定比不写更容易记忆,而是说记录和书写,要求我们对输入大脑的内容有一个思维处理的过程,而正是这个处理的过程,帮助我们从我们所看所听的材料里悟出了更多。我希望我终生都能够在记录的过程中学习,而我一生中所有有意义的事物,都能够以合适的形式留下记录,所谓数字生活,大概也就能由此而开始吧。


    今年的年度盘点活动中,我们再次举办了年度征文活动,以「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为题,回顾一下你在 2017 年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你仍然拥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来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最知名的 GTD 应用 �OmniFocus 要更新 3.0 了,抢先看看有�哪些新功能

    $
    0
    0

    注:本文所提及的 OmniFocus 3 新特性,都基于 OmniFocus 官方博客所透露的开发计划,可能与正式版有所出入。

    老牌任务管理软件 Things 时隔三年后,在去年发布了大版本更新,被戏称为「有生之年」系列。其实自 OmniFocus 2 发布至今,也已经过了三年半的时间。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OmniFocus 不断进化,无论是功能还是设计都变得完善而稳定。但 动作只能赋予一个上下文(Context)、无法协作等常年为人诟病的特性,在这一代中没有变化的迹象。

    已经发布了三年半的 OmniFocus 2

    终于,OmniGroup 宣布在 2018 年将推出 OmniFocus 3,并公开了不少让人欣喜的新特性。让我们看到 OmniFocus 2 这个本身已经足够强大的任务管理工具,如何变的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OmniFocus 3 的 8 项新特性

    这次所公开的 OmniFocus 3 的新特性,基本可以分为两类:OmniFocus 3 的全新功能,以及对 OmniFocus 2 的功能进行使用体验上的优化

    全新功能

    在 OmniFocus 3 透露的开发计划中,有 3 点值得一提的功能优化:

    1. 上下文改为标签

    这是最让我这个老用户意外的改变:OmniFocus 2 中的 Context (上下文)在 3 中将改名为 Tag(标签),并且在 OmniFocus 3 中可以为一个动作分配多个标签。

    OmniFocus 2 中一个动作只能被分配一个上下文,这一设计使用者是褒贬不一。习惯了 2Do 或 Todoist 的用户会觉得这个设定太过「落后」,没法自由的筛选动作。而我则认为单一的上下文,方便我厘清动作该执行的情景。抛开这些两者定义上的差别,可以预见的好处是在制作自定义透视时,利用标签筛选动作的灵活性会更大。

    OmniFocus 3 的全新设计

    2. 基本协作

    终于,OmniFocus 开始动身开拓协作这块疆土了。它会使 OmniFocus 成为团队项目管理工具吗?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Omni Group 并没有这么打算。OmniFocus 3 的协作不是类似 Trello 多人共用同一个数据库,而是类似 Todoist 一样由用户 A 发送一个任务给用户 B,用户 B 可以决定是否接纳这个任务。一旦接纳,这个任务就变成「链接(Linking)」的状态,进入 B 的数据库。用户 A 和 B 可以自行调整链接任务所属的项目,只是动作的状态会被同步。

    对于大型项目的协作,Omni Group 推出的是 OmniPlan,而通过此次 OmniFocus 3 的改动,Omni Group 想表现出的是让人们在继续轻松管理个人任务的同时,可以与同事更好地沟通进度。

    3. 基础的网页端

    「网页端意味着 Windows 用户也能用 OmniFocus 了吗?」这可能是大家看到这个消息时脑子里会蹦出的问题。从官方博客透漏出的信息看,Omni Group 似乎并没有表现出这个意思。

    开发团队明确表示网页端不会是独立的版本,只能添加新动作,编辑动作的备注和截止日,查看动作的基本信息。无法查看自定义透视和回顾视图,也没有提醒功能。OmniFocus 网页端只是方便用户在其他平台上查看和简单修改动作,没法承载 OmniFocus 的主要功能。

    目前来看,想要发挥 OmniFocus 的实力,还是离不开 OmniFocus for Mac 或 iOS。

    功能优化

    标签、协作和网页端是 OmniFocus 3 中全新的三个特性。 目前来看,和 OmniFocus 2 相比,这些新功能并没有颠覆它的用法,只是拓展了它的使用场景。不过这仅仅是开始,我们可以期待在之后的更新中,这三项功能变得愈发强大和完善。

    相比让人完全耳目一新的三项新功能,剩余五项对现有功能的改进,其实更能直接的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 OmniFocus 3 将采用全新的界面设计,加强阴影和对比的效果。
    2. 在上下文透视中可以手动调整动作的排序(OmniFocus 2 中,上下文透视内动作的排序与动作所处的项目中的排序同步)。
    3. 设置时间属性和重复时,会更加智能。例如如果你没有为动作设定截止日,就不会问你是否需要将动作设定为「再次到期」的重复模式。
    4. 完善的提醒功能。不仅可以为动作设定单独的提醒时间(与截止日时间无关),甚至还能像系统闹钟一样,如果你没有完成动作,就反复提醒。
    5. OmniFocus 3 的 Mac 和 iOS 版都将支持基于 JavaScript 的自动化脚本。
    OmniFocus 3 的通知功能

    在官方博客中开发团队反复强调 OmniFocus 听取了许多使用者的意见,从功能改进上来看所言不假。例如 OmniFocus 的基于截止时间的闹钟提醒一直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所有任务都等到截止时间才提醒,那这个提醒可能就失去了意义。例如抢春运车票,不仅不能再截止时间才提醒,从开始可以抢票时,就应该可以每个整点或者半点提醒,只到抢到票为止。

    OmniFocus 3 的变与不变

    每一次大版本更新,都是应用的一次涅槃重生。而从 OmniFocus 2 到 OmniFocus 3,既能看到传承,也能看到变化。

    变:摆脱 GTD 的限制,考虑真实情境

    上面标签、闹钟和协作等新特性,体现了 OmniFocus 3 本质上的改变:最符合 GTD 理论的 OmniFocus,开始摆脱 GTD 对它的限制,考虑用户的真实使用习惯

    GTD 理论中认为,动作应该被分配到一张特定情境的任务清单上。我认为 OmniFocus 2 也是受这个理念的影响,限制一个动作只能被分配到一个上下文。而实际情况是,一个动作往往可以在好几个情景下完成,例如写邮件,既可以是 iPad,也可以是 Mac。可能在纸质任务管理时代,把一个动作抄在好几张清单上太过复杂,但是现如今只要鼠标点几下就完成,不发挥数字设备的优势就太可惜了。

    OmniFocus 2 中对提醒功能的不够重视,也是受传统的 GTD 理论的影响。但是每一个使用任务管理工具的人都明白,有时候闹钟比人的主动性更可靠。这些改变都说明 OmniFocus 3 将不会死守 GTD 理论,而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优化使用体验。

    不变:依然重视透视

    而从 OmniFocus 2 到 3,不变的是它对透视(Perspective)的重视

    虽然修改了外观、属性和提醒功能,但是 OmniFocus 仍然是一个以透视为核心的任务管理工具。用户让任务装进 OmniFocus,再在不同的情境中,通过透视提取自己当下的任务,这个核心流程并没有变化。OmniFocus 3 的所有新特性,可以说都在为这个流程的体验进行了优化。

    关于 OmniFocus 3 的发售与《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教程

    虽说官方已经公开了 OmniFocus 3 的重大特性,但是对于发售时间,并没有明确表明。官方博客里给出了 OmniFocus 3 的 TestFlight的参与链接,但截止至一月二十九号,并没有开放 OmniFocus 3 的测试版。所以目前也不能给出一个预估的 OmniFocus 的发售时间。

    而作为 《OmniFocus 入门与进阶》教程的作者,我会尽可能地保证 OmniFocus 3 的教程会随着软件及时更新。

    对于已经购买了 《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的用户,OmniFocus 3 的教程将会分不同情况提供免费升级和优惠升级,规则如下:

    1. 在 OmniFocus 3 教程发布前的 3 个月购买《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的用户,可以免费升级到 OmniFocus 3 教程(请注意,OmniFocus 3 教程上架后再购买《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的用户不能进行免费升级。);
    2. 在 OmniFocus 3 教程发布前 3 个月之前购买《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的用户,可以以 3 折优惠购入 OmniFocus 3 教程;
    OF 3 教程升级计划

    《OmniFocus 2 入门与进阶》现在正在 7 折促销中,你可以 点此 前往购买。

    让我们一起期待 OmniFocus 3 的到来!


    一千多块钱的台灯听起来很夸张,但这是我今年买得最值的硬件丨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20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光线对我们眼睛的影响正越来越受到重视,iPhone、Android 在这几年都加入了防蓝光功能以保护视力,现在 Windows 也自带了近似的夜灯功能,三大操作系统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保护着我们的视力,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更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室内光源。 

    就我个人来说,因为对消费电子行业的了解,并且也需要不断地面对着屏幕,所以我对于电子产品屏幕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之前也写过很多科普文章来阐述相关的概念:评价一款产品时,我们关注的是什么?(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显示器

    我的老台灯和我经常面对的一些屏幕

    对于屏幕来说,与视力健康相关的参数主要就是两点:调光方式和硬件防蓝光支持,这两者都较容易被理解,PWM 调光成本低难度小,所以在一段时间风行于世,但它的原理实际上是通过快速的开关屏幕背光来让屏幕亮度降低,越暗时闪动更明显,这就意味着从原理上 PWM 调光相对于无频闪的 DC 调光会更容易让我们的眼睛感到疲劳。蓝光则已经被证实能抑制褪黑色素的分泌,导致失眠最终影响我们的健康。

    除此之外,另一个不是参数但也对视力有影响的则是屏幕表面是否为雾面,相对于镜面带来的直射光,雾面能在背景光源反光的情况下将镜面反射柔滑成为漫反射避免强光的直接刺激。

    室内光源对眼睛的影响也很类似屏幕,首先就是频闪,和电子设备的屏幕一样,普通台灯如果使用电感镇流器接入工频电流,则会产生 50/60Hz 的频闪。与检验显示器是否为 PWM 调光相同,在光源面前快速晃动手指,如果看到不连贯的残影就说明它的频闪频率已经很低。

    高速摄影检验频闪

    如果想更进一步的检验频闪,还可以用高速相机拍摄,通过慢动作回放来判断。我也找了一台 PWM 调光的显示器作为对比,通过上边的慢动作回放 GIF 可以看出左边的显示器存在频闪,而右侧使用 DC 调光的显示器和 WiT Genie 都不存在频闪。

    回过头来观察 Genie 的电源适配器,就会发现在电源转换的过程中 Genie 就已经把交流电转换成了 DC 直流,所以如果用晃动手指和高速摄影两种方法测试自己的台灯还不放心的话,也可以看看它的电源适配器来进一步帮助判断。

    遮光性

    我的老台灯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灯泡光线向四周发散,导致只要坐姿稍微放松,人眼低于灯罩下沿就会被晃瞎,如果把灯罩向人的反方向倾斜,就会导致屏幕出现白斑,因为我对屏幕的要求都是雾面,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严重,如果是镜面屏幕则会出现直接的反射光导致眼睛受到刺激。

    Genine 遮光表现(左)我的老台灯遮光表现(右)

    从上方的对比度也能看出老台灯在灯罩正下方周围有一圈泛光,而 Genie 控制得很好,基本没有侧边漏光导致屏幕反光,从人的角度朝灯管看去也看不到灯管的发光部件。

    即使是在灯管水平面以下的角度,人眼能看到的发光部件亮度也没有超过 2000 cd/m2, 经过我的测试,这主要和 Genie 的两个设计有关:

    第一,Genie 内部导光板可以让光线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两侧散射,配合的灯罩上特殊的半圆柱设计,能让光源路径更加集中,这些纹路相互平行,在侧倾角度变大之后灯管的亮度会有比较明显的降低,所以在人坐姿时看到不到刺眼的光线。

    Genie 灯罩上的路径

    第二,Genie 的光源来自于 36 颗平行的 LED 灯珠,灯带一共被分为左、中、右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各 12 颗灯珠,当启用智能模式时,为了均衡屏幕亮度与周围环境光线,中间区域的灯珠会降低亮度,两边则会提高亮度,配合曲线设计能让光线均匀的分布。

    两种照明模式

    光线分布均匀性

    ESNA(北美照明学会)推出过详细的室内读写作业照明的作业面面积要求准则,办公室室内光源应保证在 500lx 以上。

    北美照明学会(ESNA)中关于照度的标准

    按照 JIS 日本工业照度标准,教室这类长时间学习的场所,照度也需要在 300~500lx 以上。

    日本工业标准(JIS)中关于照度的标准

    欧洲的 EN 12464-1 标准中也规定了阅读写作时需要 500lx 照度。

    欧洲 EN 12464-1 标准

    也就是说在日常的环境光下,桌面可以被分为主要作业区域和次要作业区域,分别对应长时间读写学习和短时间读写的需求,主要作业区域需要 500lx 以上照度,而次要作业区域需要 300lx 以上照度。

    ESNA(北美照明学会)对于读写作业照明的作业面的要求

    我的老台灯仍然是圆形灯罩,通过一个灯泡发光,所以得到的照明区域也只会是圆形,而我们的桌子却大都是方形,所以实际上的可用照明区域进一步减少,就变成了扇形。经过测试,老灯泡在距离桌面 40cm 高度的情况下,台灯几何中心的垂直投影点照度约为 825lx。

    老台灯照明范围

    距几何中心的垂直投影点 10cm 处照度衰减至 87%, 距 20cm 照度为 520lx 左右,衰减至 63%, 距 30cm 照度为 337lx 衰减至 40%, 已接近距 40cm 衰减至 26%, 距 50cm 衰减至 17%, 按照美国、欧洲与日本的标准,我的老台灯符合 500lx 照度长时间读写标准的区域,只有大约 A4 纸那么大,算上 300lx 照度标准的区域,也只能照明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书。

    Genie 照明范围

    在方形桌面上,显然 Genie 的长条弧度灯管相对我的老台灯会有更大的照亮区域,这一点在没有测试之前,很明显就能感受出来,如上图所示 Genie 的照明范围可以覆盖从最左侧键盘一直到鼠标的位置,鼠标右侧区域的亮度也可以满足辅助作业面的需求。

    因此我把我的桌面划分成了 4×4 一共 16 个区域,通过测量每一个区域的平均照度来得出 Genie 的亮度均匀性与衰减表现。

    Genie 亮度均匀性与衰减示意

    如上图所示,Genie 灯管的几何中心正下方可以达到约 1200lx 的照度,在这周围的 20cm 里亮度几乎没有衰减,左侧 4×3 的方格都能达到 500lx 以上的照度,右下角距离灯管最远的方格平均照度也在 300lx 以上。

    也就是说 Genie 提供的主要照明区域(500lx 以上)已经可以满足一台笔记本电脑+一本书,算上辅助的次要作业区域(300lx 以上)还可以再照亮一本书或者一页 A4 纸。

    为了测试具体的性能表现,我也在专业的实验室环境测试了 Genie 的亮度和色温表现。Genie 台灯可以调节一共 11 级亮度,在距离桌面 45cm 高度,距离台灯几何中心的垂直投影点 40cm 的点测得的照度结果如下图:

    11 级亮度

    可以看出,Genie 台灯每级亮度分布较为均匀,最低照度 136lx, 最高可以达到 589lx 照度,也就是说它的亮度能达到 20W ~ 75W 传统白炽灯在同样距离下的效果。

    经过测试,Genie 台灯的色温一共也是 11 级调节,能覆盖 2721K~5719K 的范围:

    Genie 色温测试结果,每一条竖线代表一档色温

    也就是说从 Genie 可以完整的显示出从暖白光到中性白光再到冷白光的色温。覆盖了钨丝灯(2700K),下午日光(4300K),平均正午阳光(5300K)。这样的色温跨度已经可以满足从白天到夜晚的需求。

    色温变化过程

    之前我们提到过 Genie 的灯带由 36 颗灯珠组成,更具体的来看,其中 18 颗为 2700K 色温暖白光,另外 18 颗为 5700K 冷白光,因此 Genie 调节色温的方式,实际也就是通过分别控制暖白光灯珠和冷白光灯珠的亮度来实现的。

    智能传感器位于灯罩向下方

    Genie 的智能调光功能则是通过环境光传感器来实现的,这颗传感器被设计在灯罩下方的两颗螺丝中间的位置。经过测试这个传感器不会感知当前环境的色温,只会感应环境亮度。

    因此智能模式下的色温是固定在 4000K 左右的中性白光,而智能模式下的亮度调节采用的是「补充亮度」的逻辑,也就是说当环境光足够亮,Genie 就会降低亮度,而环境光不足时则会升高亮度,让工作区域的照度保持平衡。

    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的使用和测试,WiT Genie 最大的优势我认为还是这几个:

    • 弯月型长条灯头让有效光照区域比以前的老台灯大得多
    • 分区照明让光线分布更均匀,直视发光部件不刺眼
    • 智能调光可以保证工作区域的明暗平衡。
    • 可以自己调节色温和亮度,防蓝光
    • 好看也算一个吧

    对我来说 WiT Genie 也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 实际上调节亮度和色温是无级的,但是旋钮的挡位并不那么严密,所以有小几率会出现某一次转动旋钮亮度变化相对平常更大或更小的情况。
    • 台灯的灯座如果可以再薄一点就好了,比如参照旁边 ThinkVision 的底座,那样既是放在桌子上也不会嫌底座占地方,毕竟北京房价高,面积很重要。

    最近已经在准备把家里和办公室的台灯都换了,台灯确实也是个用了更好的就回不去的东西。


    在 今年的年度盘点活动 中,我们再次举办了年度征文活动,以「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为题,回顾一下你在 2017 年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你仍然拥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来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从写作、排版、学术、代码四个方向,挑选适合自己的文本编辑器 [评论送礼]

    $
    0
    0

    在参观 Vitra 设计博物馆时,看到造型新奇,材质考究的座椅设计,不禁感叹道:椅子的历史,虽已逾千年,在功能上却未曾有大的变动。正是设计师赋予了这类物件长久的生命力。

    写作工具的世界也是如此。

    今年是 Microsoft Word 诞生的第 35 年,Vim 面世的第 27 年,即使是相对年轻的 Markdown,也有 12 个年头。但开发者们的创意从未枯竭。针对写作的各类场景,各种需求,通过实作,开发出了形态各异的写作工具。

    任何工具出现的意义,都是去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正如乌尔姆造型学院创立人奥托﹒艾舍所言:

    将哲学用于思考,将设计用于制作,两者将会通往同一个目的地。

    在这次盘点中,我们将放开对富文本、Markdown 等语言之间优劣的讨论,也不去争论「谁是最好的写作工具」。而你将会看到:

    • 优秀的 Markdown、富文本和 LaTeX 写作工具的介绍
    • 各个写作工具最鲜明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 针对不同人群的购买建议

    当然由于本人精力、能力有限,不可能涉猎所有的写作工具,也没法对每一款做出详细的测评。所以没有出现在本文中的工具,并不代表不值得推荐。另外有一些工具近年来没有重大功能更新,在介绍时会相对简略,这并不意味着它的地位下降。不过为了照顾到大家的求知欲,每个工具介绍末尾都会附上详细介绍的文章链接。

    盘点类的文章不必从头到尾的细读,诸位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根据目录按图索骥。

    个人写作的最佳伴侣——Markdown 工具介绍

    从纸质书籍转变到网站,从博客进化到社交网络,Markdown 的流行,不是因为标记语言看上去很酷(要不然手写 HTML 应该流行才对),而是因为它着实减轻了写作者的负担。书写 Markdown 时,写作者不再纠结文章的外观,而只用专注于内容。

    而通过 Markdown 写作,不止是起到「纸」和「笔」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辅助写作者完成从草稿到发布的一揽子流程。短到发一则长微博,长到写一部小说,都有 Markdown 工具来协作我们轻松完成。

    摆脱了传统纸质文档与 Word 等富文本编辑器在外观样式上的费劲,Markdown 写作工具可谓个人写作的最佳伴侣。

    如果你对 Markdown 尚不熟悉,可以先阅读《Markdown 完全入门(上)》和 《Markdown 完全入门(下)

    在 Mac & iOS 上写一本书:Ulysses 和 MWeb

    如果想用 Markdown 写一篇长文甚至是完整的书稿,要做到的不仅是能写 Markdown,更要让使用者沉浸其中,不必在多个应用中辗转。如果要挑一款 Mac & iOS 上 Markdown 编辑器的作为代表,Ulysses 绝对有资格胜任。

    Mac & iOS 上有特点的 Markdown 编辑器众多。Ulysses 胜在功能丰富,可谓「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标记语言、编辑器配色和导出样式, 这三个方面的设计无所谓对错,全取决于用户的喜好。而 Ulysses 直接给了用户极大自定义的空间。通过内置文档库,iOS 和 macOS 版本可以无缝衔接,确保使用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开始书写,不必拘泥于环境。类似打字机模式、写作目标和关键词等附加功能,不一定每个你都需要,但一定会有几个击中你的痛点。

    Ulysses  使用时界面

    如此多的功能累加在 Ulysses 身上,依托优秀的界面设计,并不会有一种复杂难懂的感觉。反而让人使用时非常放心:可以在将写作相关的所有步骤,都在其中完成。最终让使用者真正沉下心来写作,不必为其他事务叨扰。

    更多关于 Ulysses 的文章:

    去年 Ulysses 转为订阅制收费后,不少用户颇有微词。而 MWeb 则是我愿意推荐的另一款 Mac & iOS 上的 Markdown 编辑器。

    MWeb 作为 Markdown 书写工具不输 Ulysses。无论是 Mac 与 iOS 间内置文档库同步等特性,还是编辑器配色、打字机模式等细节,MWeb 都一应俱全。而且 MWeb 是国人开发者的产品,在响应中国用户的功能需求上,有着先天的速度优势。

    MWeb 使用时界面(图片来自 MWeb 官网)

    但 MWeb 绝不仅仅是 Ulysses 的替代者,它自有的「独门利器」,让 Ulysses 用户都羡慕。正如其名字中的带有「Web」字样,MWeb 本身就是一款静态网站发布器,可以完成从书写到网站生成并发布的流程。功能上 MWeb 支持 LaTeX 语法高亮和编辑器内预览,也有原生支持表格等特性,这都是 Ulysses 还需要改进的部分。

    更多关于 MWeb 的文章:

    Ulysses 和 MWeb 在产品素质上都很优秀。有了多种选择自然就需要不同的购买建议。

    影响购买的第一条因素当然是价格。Ulysses 目前是订阅制,订阅后可以使用 macOS 和 iOS 版。每月订阅价 27 元,一次订阅一年是 218 元。但如果是学生,则是一次订阅半年是 73 元。另外 Ulysses 已经加入Setapp。而 MWeb 是两个平台分开售卖的买断制,Mac 版 98 元(另提供免费的 Lite 版),iOS 版为内购模式,内购 60 元获得全部功能。

    Ulysses 的价格

    而从产品本身来说,MWeb 支持静态网站生成,本地图片上传到图床等功能,如果正好是刚需则应该选择 MWeb。而 Ulysses 在导出样式上选择非常丰富,界面设计和写作目标等小功能完善。如果写作的不用到 LaTeX,表格等元素,更希望有省心的使用体验,Ulysses 会更值得推荐。

    在 Mac & iOS 上写零散的内容:Bear 与 Textnut

    Ulysses 和 MWeb 本身绝对是无可挑剔的工具。但倘若你的需求没有复杂到写书稿,或许长期系统的写某一方面的长文,只是想零散的写一下短文,例如工作笔记,或者想找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当做备忘和速记本,二者的价格就怎么看都觉得划不来。

    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功能特性。想实现「在 Mac & iOS 上写零散的内容」,绝不是找个便宜甚至免费的 Markdown 工具来敷衍就行。我认为以下两个特性对于这类需求非常关键:

    1. 富文本模式或「所见即所得」模式。Markdown 写起来方便,但坦诚地讲,富文本看上去更悦目。对于一则简短的备忘或者记录下的灵感片段,可能会多次去查看,此时能不费劲地就能阅读富文本就显得重要。
    2. 能通过标签管理文档。想记录的内容林林总总,书单、菜谱、备忘或者知乎 Live 的笔记。这些内容很难齐整的通过文件夹彻底分类。通过标签来管理文档,就比文件夹显得灵活实用。

    Bear 自诞生之初,其目的就是「crafting notes and prose(书写笔记和散文)」。

    只看编辑界面,你可能完全不会意识到 Bear 是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例如删除线、待办列表和分割线等元素,书写时用 Markdown 标记符号,但显示的已经是富文本。在 iOS 上,你更是可以用功能键修改文本。当然 Bear 也没有忘本,打开「Markdown 兼容模式」,就又能显示出 Markdown 标记符而非富文本(但例如标题等,仍然是富文本样式)。Bear 自身带有十二种主题,加上在界面中的一些细节优化(例如网址会变成链接符号),让它的颜值在 Markdown 编辑器中数一数二。

    在 Bear 中输入标签

    虽然不是最早支持标签管理的编辑器,但 Bear 对标签的支持非常彻底。不仅支持嵌套标签,最近更新中更是改进了标签输入方式,写了开头第一个字编辑器就会弹出选框,方便自动补全,省的每次都要完整的输入一遍标签。

    作为用户,对 Bear 唯一的不满可能就只是它采取的订阅制了。虽说可以选择不订阅,但缺失同步功能我认为是无法接受的。所幸订阅价格相比 Ulysses 亲民的多,分为每月 10 元或者每年 103 元两种。

    更多关于 Bear 的文章:

    但如果还是认为如此简单的需求,订阅 Bear 算不值得的话,TextNut 则是免费工具中值得推荐的。

    Textnut 本身的定位还是像 MWeb 或者 Ulysses 那样传统的 Markdown 写作工具。类似打字机模式、文档库和外部文件夹等特性,都是 Bear 不支持的。不过开发者同样不满足纯文本的 Markdown,着重强调了文档的富文本模式。在 iOS 和 macOS 版本中,富文本模式与 Markdown 模式的切换按键都放在优先级非常高的位置。

    切换富文本模式

    和 Bear 类似,Textnut 也支持根据标签查看文档。不过遗憾的是,标签并不能嵌套,以及 iOS 版尚没有专门的界面查看标签,在 iOS 上整理标签略有不便。

    Textnut 在 iOS 和 macOS 上都是免费加内购的模式,不过好在同步功能免费版就能用,只是会被限制为四个文档库和两个 Dropbox 文件夹。不过倘若使用的需求不是太强,其实也是够用的。

    更多关于 Textnut 的文章:Textnut,给你专业写作体验的免费 Markdown 编辑器

    Windows 平台的骄傲: Typora

    多数用户选择 Typora 是因为它的「所见即所得」模式,和 Textnut 的富文本模式还不同,Typora 在你敲下一个标记字符后,立刻渲染文本成富文本。

    但我认为,「所见即所得」只是功能设计上的选择,Typora 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在 Windows 上提供了完整且顺畅的 Markdown 体验

    Typora  的功能特性

    表格插入、数学块以及代码块的语法高亮和显示行数,都是很多 Mac 上的 Markdown 编辑器都没有做到的。而打字机模式、专注模式和大纲等功能,也一应俱全。值得一提还有可以自定义预览样式,由此可以衍生不少玩法。可以放心的说,只讨论书写编辑 markdown 文本的体验,Typora 不输任何一款 Mac 上的编辑器。

    更多关于 Typora 的文章:

    安卓平台上的诚意之作:iA Writer

    作为 iOS 上老牌的 Markdown 编辑器,安卓版的 iA Writer 保留了众多 iOS 上的特性,可谓诚意满满。

    和 iOS 版一样,iA Writer 安卓版也是定位于「从写作到发布」的一站式写作工具。写作时的专注模式,以及键盘上的语法标记快捷键,让输入在 iA Writer 中变得顺手。而导出时和其他版本一样,也能选择不同的模板,从而导出不同的外观样式。和其他工具相比虽没有绝对的亮点功能,稳定流畅的体验就让它值得推荐。

    全平台使用 Markdown:Simplenote 

    可能前面在介绍其他平台的应用时,就已经有不少读者在想:为什么不介绍 Simplenote。不是因为它不够好,而是要放在这一节来彰显它与众不同的特性:真正的全平台同步

    Simplenote 支持的平台

    不仅是 iOS、macOS、安卓或者 Windows,甚至在 Linux 上你也能使用 Simplenote。虽说 Markdown 格式文本天然便于同步,放在任意云盘中,在不同平台都可以用不同的应用打开。但是像 Simplenote 这样内置了同步功能,真正实现了设备间无缝切换继续工作的状态。

    Simplenote 的同步速度

    作为一款 Markdown 编辑器,Simplenote 还实现了其他编辑器不太重视的协作功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已经习惯直接将文件共享给团队成员,但直接在编辑器内实现协作,无疑在使用上更加便利。此外 Simplenote 还有一个「杀手级」功能:生成预览网页。当我们临时向他人展示一篇文章的内容,直接给对方一个网页肯定比发送 Markdown 文档或者 PDF 方便的多。

    这样有特点的产品,居然还是完全免费的,不下载一个简直对不起开发者。

    更多关于 Simplenote 的文章:Simplenote for Windows,有 Markdown 加持的极简写作工具 

    兼顾排版与写作——富文本编辑器介绍

    在网络写作环境中,Markdown 文本从书写到发布有着难以逾越的优势。但是一旦将应用场景放在传统的学校或者办公室内,需要打印出来的、带有特定排版的 PDF 文档才是真正的刚需。

    虽说 Ulysses 等工具能自定义导出样式,但是让普通用户自建一套样式实在有点难为人。况且还有的用户对 Markdown 语言并无好感。从备忘到写书稿,这些不用 Markdown 的用户的需求也需要被认真对待。

    绕不开的 Pages 和 Word

    必须明确一点,Pages 和 Word 都是专业的排版工具,而非为写作而生。

    写作工具非常注重写作过程中的体验,所以很多应用会有打字机模式或者专注模式,使得界面中的其他元素暗下去,以期让使用者浸入写作的世界。而排版工具则更注重对文档样式的修改。从字体选择到打印设置,都是为了排版出样式优美的文档

    Pages 和 Word 就是 macOS 和 Windows 上两款最知名的排版工具。两者强大的排版能力和在行业内的普及不必多言。特别是 Word,现在大多数的教育机构和办公场所都在使用。

    习惯了 Markdown 工具的人难免对 Word 的书写体验有些嗤之以鼻,但这绝不代表这两款软件本身不够优秀,只是定位不同导致了产品的体验不同。这里提出来并不是要评判两者的写作体验,只是拿出来提醒使用者,真正能让 Pages 和 Word 长久不衰的地方,应该是文档后期的排版功能而非写作本身。

    一站式写作工具:Scrivener

    Pages 和 Word 不适合写作不代表富文本编辑器都不适合写作。恰恰是富文本编辑器 Scrivener,革新了我对「写作」的概念。

    早年间看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内容早已还给作者。唯独对作者两年间找了一处安静的住宅,专心写作的轶事印象颇深。以至于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以为写作都是靠一支笔一张纸,一气呵成的完成。

    《纯真博物馆》手稿

    但 Scrivener 的「卡片式写作」概念却是更符合大多数写作者的真实境况的。参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纯真博物馆时,便能看到他写作《纯真博物馆》的手稿,正是一张张单独的纸张。《纯真博物馆》前前后后写作了六年的时间,想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 Scrivener 中,你也可以像这些作家一样分开写自己的文章,最后在编排成一篇完成的文稿。

    Scrivener 的工作界面(图片来自官方网站)

    除了「卡片式写作」,Scrivener 也照顾到了写作的每个流程。在收集素材阶段可以直接导入收集到的网页和 PDF 文档,写作时有快捷搜索窗口,导出的格式也非常丰富。与 Pages 和 Word 最大的不同在于,Scrivener 也非常在于写作者的书写时的体验.打字机模式、写作目标和字数统计等功能都有,让使用者不用羡慕 Markdown 工具的用户。

    Scrivener 的存在,证明了写作工具的体验与写作语言无关,只取决于开发者的设计取向。

    轻而美的富文本编辑器:备忘录和石墨文档

    当我们处理非办公文档等轻量级文档时,坦诚地讲我更愿意推荐 Markdown 工具。但若是你实在不习惯 Markdown 语法,备忘录和石墨文档是最值得推荐的两款富文本编辑器。

    作为 iOS 和 macOS 的内置应用,备忘录的功能之强大一直被忽视。特别是 iOS 9 来连续三年的不断更新,让备忘录几乎可以完成你能想到的需求。简单的列个清单写个备忘不在话下,涂鸦和速绘功能则是 Markdown 编辑器想都不敢想。

    双击 iPad 屏幕打开备忘录

    更要命的是作为 iOS 的原生应用,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与系统深度整合。 iPad 上在锁屏状态下用 Apple Pencil 双击屏幕,直接进入速记界面。iOS 中备忘录可以借着原生应用的身份,被放在控制 中心,方便随时启动。这些都是第三方应用不可企及的特性。

    更多关于备忘录的文章:

    石墨笔记则是今天要推荐的第一款基于网页端(也有 iOS 和安卓客户端)的写作工具。

    团队协作(视频来自官方网站)

    网页工具具有先天的跨平台属性,石墨笔记尤其强调团队协作。团队成员可以实时的共同进入编辑状态,如果有所失误也可以通过历史版本恢复。加上富文本编辑工具和表格功能,可以说是办公环境下小团队合作写以及申阅文档的生产力工具。

    更多关于石墨文档的文章:最优美的在线协作文档工具:「石墨」评测

    学术写作的不二之选——LaTeX 写作工具介绍

    学术写作对格式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让人头疼的有参考文献、目录、交叉引用、复杂数学公式、图文混排等一系列只有专业排版应用能搞定的事情。早在 Word 面世之前,TeX 就凭借良好可读性、大把自动化工具和强大细致的排版能力,成为西方学术界事实上的标准工具。不少期刊都会给出自己的 LaTeX 模版,方便研究者按固定样式完成报告。

    尽管相对大众冷门,但 LaTeX 编辑器可选的数量绝不比富文本编辑器和 Markdown 工具少。这里自然无法一一细数,只能推荐几款我认为适合初学者的编辑器。

    在 Mac & iOS 中写 LaTeX:Texpad 

    刚开始使用 LaTeX 编辑器时,最头疼的不是语言本身,而是 LaTeX 工具的各种调试。Texpad 让我这个 LaTeX 菜鸟省去了不少学习 LaTeX 之外事务的时间。

    在 Texpad 的偏好设置中用图形界面的方式展示了引擎安装包的位置以及健康状态,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勾选来控制例如自动补全、自动缩进和主题等设置,或者切换 LaTeX 引擎。虽说在其他编辑器中,调整这些选项都可以简单的通过修改配置文件完成,但是对于初学 LaTeX 的我来说,图形化的工具更容易上手。

    Texpad 的设置界面

    回到编辑器本身,Texpad 也有不少值得推荐的功能。 Texpad 采用常见的三栏式布局:大纲,编辑界面和预览界面一字排开,比起用第三方阅读器当预览的工具更容易操作。特地设计的符号窗口,也方便了当时还记不住数学符号命令的我。

    符号界面

    Texpad 还有对应的 iOS 版,这在 LaTeX 编辑器中实属罕见。两者可以进行文档同步,不过排版时受到 iOS 系统的限制,不能完全实现 Mac 上的功能。

    尽管使用图形化程度如此高的 LaTeX 工具显得不酷,但 Texpad 绝对是我尝试过的对新手最友好的编辑器

    在 Windows 中写 LaTeX:WinEdt

    Windows 上的 LaTeX 编辑器同样不少,本着「适合新手」的要求,WinEdt 是一款合适的推荐,但实际上 WinEdt 强大到适合任何级别的 LaTeX 用户

    细致的设置界面

    和 Texpad 类似,我看中 WinEdt 也是图形化的设置界面和编辑界面。相比 Texpad,WinEdt 的设置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从 PDF 阅读器到 LaTeX 语法都可以调整。而在编辑窗口,例如图表、链接和列表等功能都是以图表的形式存在,数学符号自然也是可以直接在窗口点选。

    编辑界面

    而 WinEdt 的强大之处在于「Active Strings」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输入字符触发脚本,例如输入/cite,便会自动弹出参考文献窗口。用户可以自定义触发字符串的行为,使用得当会大大提高写作效率。

    在全平台写 LaTeX:ShareLaTeX

    预览 LaTeX 要比 Markdown 复杂的多, 由于不同平台 LaTeX 引擎之间互不完全兼容,导致没有哪个编辑器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平台」。不过借助网页端 ShareLaTeX,可以实现真正的跨平台写 LaTeX。

    完整编译一份文档所需时间

    虽然是是网页端的工具,但是 ShareLaTeX 的厉害正在于媲美本地工具的体验。编辑器内快捷键、LaTeX 引擎选择等常见于本地编辑器的特性,ShareLaTeX 也具备。更难得的是,ShareLaTeX 渲染文本的速度,完全不输本地编辑器。以我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机器为 Macbook Pro 13 2017 with Touchbar)来看两者在速度上几乎是没有差异的。

    模板库

    ShareLaTeX 不仅仅是复刻了本地应用的功能,更是发挥了自己网页端的优势。可以从 ShareLaTeX 的模版库直接下载适合的模版,省去了设计文档格式的时间。我直接下载过一份简历模版,只修改了其中的内容,就打印出来作为正式简历提交了。如果是自己设计或者使用 Word,可能在排版上要花的时间远多过内容本身。

    价格列表

    如果完善的工具自然不大可能完全免费,ShareLaTeX 分为免费账户和高级版账户。免费账户限制每个项目的协作者,而且完整的历史版本功能和与 Dropbox、Github 的协同功能。不过如果只是自己使用,其实免费账户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如果是学生,则有半价的学生优惠。

    能定义「文本编辑器」的编辑器: Sublime Text 3、VS Code 和 Atom

    前面介绍了 Markdown 和 LaTeX 的写作工具,事实上两者都是纯文本格式的文件,自然也可以被一些本来用于写代码的编辑器拿来写。这类编辑器开发之时都不是为了特定的某个文件格式,但只需开发者开发出相配套的插件,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体验。

    本来说起编辑器就不能不提「编辑器之神」Vim 和「神之编辑器」 Emacs,但前者的 Vim 输入模式和后者的快捷键操作方式学习曲线都比较陡峭。所以这里我们只列举各位能「打开即用」的三款热门编辑器:Sublime Text 3、VS Code 和 Atom。

    Sublime Text 3

    Sublime Text 3 在三者间历史相对悠久,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启动快,打开文档快,编辑文档速度快。第三方的 Markdown 和 LaTeX 插件(官方称为 Package )很多,其中我推荐必装 MarkdownEditing 和 LaTeXTools

    用 Sublime Text 写 Markdown

    MarkdownEditing 提供了配色主题、自动补全、语法高亮等功能,在编辑本文体验上使得 Sublime Text 3 不输专门的 Markdown 编辑器。而 LaTeXTools 则更加强大,它除了提供编辑上的便利,更重要的是使得用户可以在 Sublime Text 3 直接编译 LaTeX 文件,而不需要借助终端。

    更多关于 Sublime Text 3 的文章:Mac OS 配置 LaTeX 环境

    Atom

    Atom 是 Github 研发的文本编辑器,最大的特点是它基于 Chromium 浏览器框架开发,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这使得它在发布四年内,便积累了大量的第三方插件。

    最新版的 Atom 内置了 Markdown Preview 插件,不过我仍建议安装 markdown-preview-enhanced,除了能优化书写体验外,这个插件使得在 Atom 还能获得 PDF 导出、LaTeX 数学和自定义预览 CSS 等高级特性,功能之丰富直逼 Markdown 编辑器了。 

    用 Atom 写 Markdown

    在 Atom 使用 LaTeX 的话也有相应的插件支持。能自动补全和语法高亮的language-latex,编译文本的 latex,以及支持预览的 pdf-view

    更多关于 Atom 的文章:

    VS Code

    三个编辑器里 VS Code 的身份最为特殊,在 Mac 上如此好用的文本编辑器竟是出自微软之手(当然也有 Windows 版和 Linux 版)。

    个人感觉,VS Code 的设计风格更偏向轻量级的 IDE(集成开发环境,包括编程语言编辑器、自动构建工具、和调试器等工具),而非追求简洁的文本编辑器。 有的极客对此不以为然,在使用上感觉没有 Sublime Text 那种来去如风的爽快,但是对于编辑 Markdown 和 LaTeX 来说,确是再合适不过。

    在 VS Code 上配合 LaTeX Workshop插件,体验甚至好过许多专门的 LaTeX 编辑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两个功能是 LaTeX Workshop 提供的自动补全参考文献,省去了打开 Papers3 或者参考文献文档去找关键词的步骤。而 VS Code 默认将错误反馈、插件输出分开显示,在编译出错后查找 Bug 时方便不少。

    用 VS Code 写 Markdown

    当然 VS Code 也有很多 Markdown 插件,其中 Markdown All in One 和 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 值得推荐。正如其名,Markdown All in One 集成了许多 Markdown 编辑器的功能:键盘快捷键,大纲视图和目录等。而 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 用于预览 Markdown 文本。值得一提的是,LaTeX Workshop 和 Markdown All in One、Markdown Preview Enhanced 三款插件的开发者都是国人。

    拒绝 IDE 与编辑器之战:该挑选哪一类编辑器

    对编辑器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肯定知道当年的编辑器之战,之后 IDE 出现后,IDE 与编辑器拥趸之间的争论也不绝于耳。到底该用 Ulysses 和 Texpad 这类已经设计好的工具,还是该用 Sublime Text 这类文本编辑器,我想不少人也有过类似的纠结。

    以 Sublime Text 为代表的文本编辑器优点明显:自定义程度高、与写代码时使用习惯一致。文本编辑器的插件不仅仅是能细致调节功能选项,有能力者可以直接自行增强插件的功能,这是 Ulysses 绝不可能提供的体验。

    不少程序员喜欢在一个文本编辑器内解决所有语言代码编写的工作,这样他能完全熟悉一个工具的快捷键和功能调试,以发挥最大的生产力。对于这类用户来说,Markdown 和 LaTeX 的书写自然也应该用文本编辑器完成。

    而以 Ulysses 为代表的应用优点也很明显:上手即用,不用操心太多工具。比起在 Sublime Text 中每增加一个功能就需要自行研究一番官方文档,Ulysses 使用起来就简单的多。但这并不代表使用 Ulysses 就不酷,类似写作目标,打字机模式等功能,在文本编辑器中很少见到优美的实现。

    此外不得不考虑的是价格问题。上文提到的三个文本编辑器以及插件都完全免费的(Sublime Text 可以购买,但是不买也只是会偶尔弹出询问购买的弹窗),而好的 Markdown 和 LaTeX 工具通常都价值不菲。

    所以对两者的购买建议其实非常简明。如果你:

    • 能够自行学会使用文本编辑器的功能和第三方插件
    • 希望与写代码的编辑器保持一致
    • 希望细致的控制工具的每一个细节
    • 不觉得付费的工具给你带来额外的体验

    那么我建议你选择文本编辑器。上文介绍的三者都非常优秀,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即可。

    而如果你:

    • 不愿意在工具上折腾太多时间
    • 希望使用时有简单易用的体验
    • 被某些特别的功能所吸引(打字机模式或者一键发布到网站)
    • 认为专门的工具带来了值价的体验

    那么我认为专门的 Markdown 和 LaTeX 编辑器更适合你。

    以我自己为例,因为要写少数派的文章,我更喜欢通过 Ulysses 的文档库,在 Mac 和 iOS 间无缝的切换,Ulysses 本身各种功能也非常完善,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对 Markdown 编辑器的需求。而 LaTeX 我则更喜欢使用 VS Code 配合 LaTeX Workshop。主要是 ShareLaTeX 和 Texpad 体验虽好,但VS Code 配合 LaTeX Workshop 也完全不输两者。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花费额外的钱去买专门的编辑器。

    质感爆棚的写作工具:Zine、小记

    文学之所以能和音乐、绘画等一并列入艺术的范畴,除了是记录信息的媒介,更重要的它也是写作者呈现自我的渠道。对于仅仅想表达自我的人来说,上述工具都显得太过严肃刻板。一款颜值和写作感能带来享受的工具,才是他们的真正需求。

    小记(左)与 Zine(右)的界面

    Zine 和小记这两款应用正是极度讲求视觉呈现。 Zine 提供了丰富的字体选项和写作背景,将图片、视频等元素的插入也处理的十分优雅。而小记则更为极致,在极简的背景和典雅的康熙字典字体互相映衬下,给人一种在宣纸上书写的错觉。

    后记

    至此,几乎市面上能见到的热门编辑器种类,都已经介绍完毕。

    人们总在呼唤过去的美好。八十年代的诗歌,九十年代的散文,新千年伊始的博客,似乎当下总是不尽如人意。但正如伍迪艾伦在《午夜巴黎》中所说:

    如果你留在这里,这里就变成你的现在

    不久以后,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才是黄金时代

    这才是现实

    不尽如人意

    因为生活,本来就是不尽如人意的。

    微博,短视频,直播,的确各种各样的新媒体正在塑造当代人的审美趣味,但这绝不意味着文学的式微。

    只要你拿起了笔,写作就不会消亡。

    话题讨论:你在使用什么写作工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工具,那么,你在使用什么?它是如何融入你的工作流的?欢迎在评论中分享你正在使用的写作工具,我们将在下周一(2018 年 2 月 5 日)精选一条评论,送出价值 100 元的亚马逊中国电子礼品卡

    同时,相信不少读者对于自己的写作工具有很多话想说,不妨把它们整理成文,投稿到今年的少数派年度征文活动「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中。参加征文,你不仅能让更多人看到自己思考与感悟,还有机会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你的「蛙儿子」不在家时,可以试试养点豆芽:放置游戏推荐

    $
    0
    0

    最近一款叫做 青蛙旅行(旅かえる) 的游戏刷爆朋友圈,从去年 11 月上架至今,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创造了令人惊异的网络热潮。不仅是年轻玩家,许多父母辈的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养呱」阵营中,这是印象中鲜有的一次 —— 由放置游戏引发的全民热潮。

    大家可能已经习惯了游戏中激烈的战斗、华丽的装备或者是娴熟的操作,而放置类型游戏却依旧我行我素与大众游戏背道而驰。没有战斗、没有装备、不需要操作,玩家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准备与收获。

    放置类游戏的乐趣来自于近乎禅意的情感寄托,玩家不是游戏中的一部分,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等待结果的产生。它将操作与策略的时间空白化,玩家无需进入游戏也能在一定的时间后得到令人满意的收获。

    看你吃饭也是一种快乐

    简单来说玩家仅需要在固定时间(比如上下班、午休、睡觉前等等闲暇时间)打开游戏,对游戏前置工作进行准备(比如青蛙旅行中要配置干粮和其它携带品),然后就可以关掉游戏直到下一次打开游戏收获成果。放置类游戏的特性与移动设备非常贴近,本文将会盘点一下移动设备上那些有趣的放置养成类游戏。

    青蛙旅行 旅かえる

    首先是我们的主角 —— 青蛙旅行(旅かえる),这款游戏来自日本开发商 Hit-Point,于 2017 年 11 月正式上架,玩家将在移动设备中照顾一位孤独的青蛙旅行家,为它准备旅行用的干粮与手信,然后等待它从各地寄回来明信片,或者是旅途结束带回来各式各样的纪念品。

    清新的日系画风,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角色,无数玩家开始悉心照料这只热爱学习与旅行的呱。关于这款作品大家应该已经在各个社交平台看到过大量的同人、恶搞作品,如果你还没有开始,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玩法简单但是语言可能成为障碍,如果有需要,可以查看 TapTap 整理的攻略与说明合辑 。


    猫咪后院 ねこあつめ

    其实在青蛙旅行之前,Hit-Point 早在 2015 年就已经推出过一款令人沉迷的放置游戏 —— 猫咪后院(ねこあつめ) ,当时这款游戏以其可爱的画风与「猫」属性依旧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两款游戏风格与玩法极其相似,玩家在后院里布置各种各样的玩具与食物,过一段时间就会有猫咪来到后院玩耍。

    在一个繁忙的工作日后,打开手机,享受难得的田园静谧时光,看着后院里顽皮的猫崽们,似乎这一天的疲惫都烟消云散。这款游戏在 2017 年被改编为电影「猫咪后院之家」,评价不及游戏这般令人满意,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找来看看。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


    深海水族馆 ABYSSRIUM

    养完呱喂完猫,我们来看看海底生物吧。这款由 IDLE idea factory 制作的点击类放置游戏 深海水族馆(Abyssrium) 曾获得 2016 年 Google Play 最佳独立游戏奖。游戏机制与前文提到的两款纯放置类游戏有所不同,在这款游戏中玩家需要通过「点击」来产出更多资源。

    玩家需要在深海培养一块礁石,通过点击获取资源,以资源来换取珊瑚、鱼苗以及扩张礁石地形等。由于添加了更重度的资源要素,玩家在游戏初始阶段需要不断累积资源来提高自动产出的速率。相较与前面两款作品来说稍微复杂了一些,不过一旦度过游戏初期的培养阶段,后续可以通过资源自动累积来获取更多的鱼类,构建绚烂多彩的海底世界。

    这款游戏以其精美的画面闻名,背景音乐也沉稳深邃到完全可以作为睡前音乐。如果你想感受一下美妙的海底世界,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


    鸟的天堂 Birdstopia

    这也是一款以「点击」产生资源的放置游戏,不过在 鸟的天堂(Birdstopia) 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身形娇美而迷人的鸟。玩法与深海水族馆类似,游戏背景是一棵巨大的树,树上有草地、有湖泊,玩家通过点击生成资源,用资源来换取更多的栖息地以及鸟类。

    如果说海底世界还是人间,那鸟的天堂就真的是天堂般的景色。全世界的鸟都可以养在手机里,感兴趣的话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蘑菇花园 Mushroom Garden

    说完了动物来说说植物吧,这款陪伴了我大学四年时光的 蘑菇花园(Mushroom Garden) 那时候它还叫做菇菇栽培。玩家需要在一个培养室内,通过提供光照、养料、水份来培育各式各样长相诡异的蘑菇,游戏不需要太多点击,只需要按时收取成熟的菇菇就可以了(长时间未收取会坏掉)。

    与青蛙旅行的耐心等待不同,这款游戏更注重「培养」,不同的设备状态下能够培育出不同种类的蘑菇,也要第一时间收取避免蘑菇坏死,整体相对轻松,以收集图鉴为乐。面对这么魔性的蘑菇们,如果你还没有玩过,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还有几款内容更为丰富的续作,感兴趣的玩家可以找来试试。


    豆芽人 もやしびと

    为什么豆芽身上会长出帅气英俊的脸!在蘑菇花园你能感受到可爱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在这款 豆芽人(もやしびと) 中,满满的都是违和感却又有一种莫名的「快感」。玩法与蘑菇花园类似,不过在这里我们要培育的是各种面孔的豆芽人!

    这是一款完美呈现日式无厘头与冷幽默的搞笑放置游戏,你真的能抵御这张帅气面庞的诱惑吗?日后吃豆芽前,都会不自觉想起那些帅气的男孩子吧(笑)。如果你想要尝试,可以在 App Store 与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该游戏。


    感谢旅行青蛙让这个天生小众的游戏类型被更多的人发现,它并不是一种让你纠结是否值得花时间去摆弄的游戏类型,它们时而幽默、风趣让你爆笑,时而安静、沉稳让你心绪平静,它们天生与世无争,只是安静的躺在一个角落,等待被玩家想起。

    贴在触控板上的智能键盘,让你的 MacBook 也能用上小键盘丨福利派

    $
    0
    0

    在笔记本电脑上输入数字是比较麻烦的事情。输入手机号码、身份证这种常用的数字串,还可以使用 macOS 的「文本替换」或者 Windows 上第三方输入法的输入记忆等功能来快速实现;但是对于随机数字的输入,就不得不使用键盘上方那一排数字按键了。

    上班后,使用 Mac 输入数字的场景多了起来,在整理公司报表中的经营数据、在收集会议与会人员的电话号码等工作时,手指来来回回在数字键 1 到 0 这 18 厘米左右的长度上纠缠不清,我就无比怀念双飞燕数字小键盘上那一顿敲的高效流畅。

    图片来自网络

    拉酷 Nums 超薄智能键盘,可以说给像我这样在笔记本上需要小键盘高效输入数字的用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而且可谓创意十足。

    简约设计,德国红点奖青睐

    当我听说 Nums 这款产品时,我真的以为这是一块键盘。在笔记本触控板上贴上它,你就能把原本功能已然强大的触控区域添加新功能——数字小键盘。

    图来自拉酷官网

    实际上 Nums 是一款软硬件结合的产品,它的硬件部分真的就是一张贴膜,完美镶嵌在触控板表面,来为用户指示数字和功能按键的位置,配合软件使用,真正发挥这款键盘的智能之处。相比实体键盘,Nums 不用考虑线缆、接口、连接等各种问题,仅在笔记本电脑原有的硬件上做功能加法,就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作为 MacBook 最重要的操作区域,如何能在贴了一张膜的情况下还能还原手感非常重要。据官方介绍 Nums 贴膜采用航体级矿物玻璃材质,贴膜的厚度只有 0.26 毫米,防水防刮手感丝滑。我在 MacBook Pro 的 C 面右掌托位置贴了少数派 logo 贴纸,仔细观察,贴好后的 Nums 键盘的高度和贴纸相差不多,手感方面,确实如官方宣称版顺滑。

    创意功能,触控板手势强化

    上文提到 Nums 的本质,其实是一款软件产品,在 拉酷官网 下载 Nums,输入产品激活码,这款智能键盘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我使用的笔记本是 MacBook Pro,因此功能介绍均以 macOS 系统进行。

    Nums App 强大之处在于类似触发角手势功能。我们知道在 macOS 中,鼠标移动到触控板的四个角落,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系统偏好设置 > 桌面与屏幕保护程序 > 触发角)。Nums 的手势也类似,只不过它是利用手指从四个角落由外向内滑动触发,并且它与 macOS 原生触控板的所有手势都不冲突,等于说是在原有的功能上,做了强化。

    触摸板上的数字小键盘

    利用手指在 Nums 左上角由外向内滑动,就能直接启动 macOS 原生计算器应用,你可以快速开始加减乘除数字运算。Nums 贴膜的九宫格数字键位和加减乘除功能键位,和计算器界面中的排列保持一致,也与 iOS 计算器一致,因此使用习惯可以顺畅沿用,只有被放到左下角的 enter 键可能需要使用一段时间才能适应。

    当然,在 Mac 上输入数字可不仅限于计算器这一款应用。在任何输入框内,利用手指在 Nums 右上角由外向内滑动,就可以快速切换「鼠标模式 / 数字模式」,默认情况下 Nums 以「鼠标模式」优先。毕竟 Nums 使用的是触控板区域,手势操作和输入操作的冲突似乎没有得到完美解决,两者不可兼得,它们之间的切换还要用户利用右上角的这个手势手动进行。

    举个例子,当我们使用 Excel 进行表格计算时,要怎么输入数字呢?首先打开一张表格,在默认的鼠标模式下选中单元格;随后在 Nums 贴膜上利用右上角往内滑手势切换到「数字模式」即可利用这个小键盘快速输入数字;完成后按 enter 继续在下一单元格输入数字,或者直接在触控板上任意滑动,切换回默认的「鼠标模式」。

    对于「鼠标模式 / 数字模式」的切换,Nums 会发出横幅通知,来提示用户。 

    触摸板上的高效启动器

    macOS 快速打开通知中心的触控板手势,是双指从触控板右边缘向左轻扫。Nums 也参考了这样的手势设计,使用单指从触控板左边缘向右滑动,可以实现应用的高效启动。

    触发 Nums 的这个手势,Mac 屏幕上会悬浮 20 宫格的应用启动器,分别对应 Nums 贴膜上的 20 个键位。触发后,手指停留在哪个键位上,就能快速打开那个键位的应用或网站。例如想利用 Nums 快速打开少数派官网,那么只要将手指从触控板左边缘向右滑动并停留在数字 4 上,不到半秒时间,Safari 就启动并加载少数派官网网页了。

    至于如何配置这 20 宫格的启动器,利用的是 Nums 左下角手势,在「闪电启动设置」窗口,将应用程序拖入、手动输入网址即可。

    凭借简约设计以及创新实用功能,Nums 获得了德国 2015 红点至尊奖设计和日本 2017 Good Design 设计大奖,不管是设计工艺还是功能实现,都获得一致公认的好评,对于那些在笔记本上需要小键盘高效输入数字的用户,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少数派读者特惠

    Nums 现在已经支持从 MacBook Air 到新版 MacBook Pro 的全型号 MacBook,本次少数派联合 Nums 为大家带来专属福利,现在前往 少数派微店 Pi Store所有型号的 Nums 智能键盘都能以 6 折价格获得,活动持续两周(1.31 - 2.14)。

    • MacBook Air / 老款 MacBook Pro:¥129→¥77.4
    • 12 英寸 MacBook:¥169→¥101.4
    • 16/17 年款 MacBook Pro(13 英寸) :¥269→¥161.4
    • 16/17 年款 MacBook Pro(15 英寸) :¥299→¥179.4



    iPad 的生产力比得上电脑吗?我想用几张图再来谈谈这个话题丨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21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每当讨论 「iPad 的生产力」这个话题时,争论双方都会默认一个前提:个人电脑是有生产力的。于是争论的焦点在于「iPad 能不能取代电脑,达到和电脑一样,甚至更高的生产力?」。

    然而在我看来,个人电脑也不一定有生产力

    下图是简单地模拟立方体内的火焰(位于立方体底部一点),在 20 秒内变化的过程。相较于真正用于科学研究的大型模拟项目,这次模拟的边界条件十分基础,去掉了复杂的现实条件约束,尽可能减轻了计算负担。

    20 秒的二维火焰模拟

    但在我的老款 13 寸 Macbook Pro 2014 上,整个运算的时间需要十余分钟。上图只展示了二维的模拟成果,如果是运算三维空间内的变化,所需时长超过两小时!也就是说,如果我的代码有一个字符的错误,我一个上午的等待就白费了。这样的电脑称得上「生产力设备」吗?

    Julich 研究所的两台超级计算机

    而如果我用工作单位的超级计算机 JURECA(在全球超算里,计算能力排名第 29 位),加上网络延迟和排队时间,可能在半分钟内就能获得三维模拟的结果。根据设备的每秒浮点运算次数(FLOPS)大致换算,把 Macbook Pro 平铺相接,大概需要 2.5 个足球场面积,所有的 Macbook 计算力总和,才能与 JURECA 相当。对于科学计算模拟的任务来说,超级计算机才意味着生产力。

    13寸 Macbook Pro 2017 版本的 CPU

    什么是生产力

    对于个人电脑,我们需要对它的「生产力设备」光环祛魅。

    没有哪种设备绝对比其他设备有「生产力」。能帮助我们工作,产出成果的设备,都算生产力设备。对于梵高和毕加索,一本记录灵感的 Moleskine 就算生产力设备。而对于我来说,方便我写计算代码的 Macbook ,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和超级计算机带给我的生产力并不冲突。

    对于 iPad 的生产力讨论,首先要将它从「个人电脑的替代品」的定位中剥离。就像超级计算机和 Macbook 之于我的同等地位,iPad 和个人电脑也要当做两类独立的设备来讨论其生产力。

    然而从当下的实际体验来看,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电脑的生产力强于 iPad」。那么这种差异是从何而来呢?

    运算能力没有限制 iPad 的生产力

    在上面超级计算机的例子中,设备的运算能力成了超级计算机和个人电脑生产力的衡量标准。而比较起个人电脑和 iPad 时,电脑呼呼作响的风扇,不停闪烁的指示灯,似乎暗示着它的性能要比 iPad 碾压级的强劲。iPad 的运算能力真的影响它生产力的一道坎吗?

    当前的现状是,仅从理论性能来看,iPad 的运算能力并不一定比电脑差

    barefeats 去年选取了两款最新的 13 寸 Macbook Pro 和几款 iPad Pro,进行了运算能力的对比。尽管受到架构、系统、跑分软件等因素的影响,最后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设备间的绝对差异。但是大致趋势可以判断出来。

    运算能力评测对比

    以单核性能来看,最新款的 10.5 寸版本 iPad Pro 与 2017 款 13 寸 Macbook Pro 的跑分差异仅为 15% 左右。考虑到这款 Macbook Pro 所配备的 CPU 可以算作中端,我们可以大胆的下一个结论:iPad Pro 的计算能力,相比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水平没有明显的落后

    尽管两者之间的运算能力还是有优劣之分,但一方面依赖设备计算能力的工作仅存与科学计算模拟、3D 建模或视频编辑等特殊工种,90% 普通用户接触不到;另一方面对于大数据、机器学习或者云计算等对运算能力有着怪兽级需求的任务,这两类设备的运算能力其实都是沧海一粟, 15% 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说运算能力不是让我们感觉「电脑比 iPad 生产力强」的原因,那么真实的差距在哪呢?

    与个人电脑的交互方式系统架构的差异,限制了 iPad 在一些工作场景下的生产力。

    软件生态不同,使得 iPad 的生产力场景被限制

    尽管 iOS 其实就是精简 macOS 而来,但是苹果对 iOS 开放程度的限制,以及 macOS 的 17 年历史(从 2001 年 Mac OS X 10.0 发布开始算)所积累下的第三方生态,让 iPad 目前还没法取代 Macbook 或者 PC。

    iPad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桌面应用还没有功能齐全的 iOS 应用

    不用去看 ArcGIS 这类极其细分专业工具,就是普通用户都耳熟能详的 Word,其桌面版和 iOS 版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Word for iOS 的界面

    如果以 iOS 版 Word 不能插入复杂公式为例,可能不会触到大多数用户的痛点。但我想 Word for iOS 缺乏根据插图编号,自动生成和更新图片目录的功能,会让不少用户深有感触。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白领,都需要这个功能列出报告里的图片,方便他人寻找插图。在 Word for iOS 上你就需要手动编写,一但编号顺序有变化,只能再手动修改一次。毫无生产力可言。

    iPad 在软件生态上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之前在桌面平台已经完善的生态圈,没法复制到 iOS 中

    Python 作为 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重要的组织之一)评选出的2017年度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在个人电脑上进行开发,各个平台自然是支持的非常完善的(macOS、Windows 和 Linux 等)。

    但在 iOS 上,以知名的应用 Pythonista 为例官方打出的口号是:

    A complet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for writing Python™ scripts on your iPad or iPhone.

    尽管它本身功能非常全面,甚至通过第三方工具的形式,可以通过pip命令安装其他开发者写的第三方包。但是由于语言限制,并不是所有第三方包都可以顺利在 Pythonista 中运行。我自己就尝试过安装 VTK 绘图包,因为它的代码中混合了 C++、Java 和 Python 语言(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但是不妨碍理解),在 Pythonista 就不能顺利运行。对于当时要做数据可视化的我来说,iPad 就是无法胜任的,只能选择在 Mac 中工作。

    Pythonista 也可以制作一些图表

    那些诞生于 iOS 之前的专业应用,或者极其细分的专业程序,在 iOS 上仍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无法让专业人士转移自己的工作流程到 iPad 上。

    交互设备不同,使得 iPad 的生产力场景被限制

    桌面设备的输入设备是可以精准操作的键盘和鼠标,输出设备的屏幕尺寸大小不限(外接显示器)。相比之下 iPad 的交互设备主要依赖尺寸固定的触摸屏和手指,这也使得它的使用场景被限制。

    在 iPad Pro 的发布会上,苹果特定为了它拍了一部广告片。片中各行各业的人用 iPad 从事一些之前只有电脑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中一位建筑从业者拿着 Apple Pencil,用 iPad 打开了一份建筑草图。

    且不说 iOS 版的 AutoCAD 在功能上完全不能与桌面版相比(软件生态的限制)。用手指触摸,或者 Apple Pencil 去画 CAD 草图,以我土木工程本科学习的经历,个人认为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不同于画家的收集灵感用的草图,建筑图纸要求极其精确,一厘米的错误,可能导致施工时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除了手指(或者 Apple Pencil)比不上鼠标的精度所造成的生产力缺失,显示屏幕的尺寸也会对工作效率有所影响。

    还是以画建筑图纸为例。即使出现了黑科技使得在 iPad 上也能方便地精确绘图,我的 27 寸外接显示器能显示足够大的工作区域,不用反复进行缩小查看细节,放大调整绘图区域的操作。而这些操作即使是在 12.9 寸 iPad 上,我想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不像鼠标和 Apple Pencil 间的区别那样显而易见,但实际工作中也会降低不少工作效率。

    这么一看,软件生态和交互方式的区别,造成了「电脑比 iPad 生产力强」的印象。似乎也可以得出一个大家口中常听到的结论「iPad 买来娱乐还可以,生产力还是靠电脑吧」。

    iOS 和 iPad 的硬件,让它有了生产力

    但是如果回头去看 iPad 的软件生态和交互设备,它并不是比电脑差,而是不同。

    iPad 并不是装了一个阉割版 macOS,也不是配了一套差劲的鼠标和屏幕。iPad 的 iOS 和触摸屏,以及配套的硬件,正是它生产力的来源

    iOS 带来的生产力

    虽然 iOS 的历史相比 Windows、Linux 等系统非常年轻,不大可能「取代」这些桌面级的系统。但是它也有不少让桌面系统的羡慕的应用。

    Collector for ArcGIS 就是一款 iOS 上的专业向应用。利用它你可以方便的收集和更新地理信息。对于测绘人员来说,以往外出田野调查都需要戴上专业的设备,先采集地理信息,再手动记录在图表或者电脑中,回去办公室再更新绘制的地图 

    Collector for ArcGIS

    现在如果精度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就可以将采集、纪录和上传数据放在这款应用中完成。本科的一门专业的课程作业是校对一片区域的街道位置,再进行重新规划。我就使用过它完成测绘任务,测绘任务一下午就全部完成。不谈体力消耗上的差别,光是时间上就节省了大半。

    硬件带来的生产力

    谈到鼠标和 Apple Pencil 的差异,可能我们会本能的认为精度上的差异决定了两者的优劣。但是 Apple Pencil 在需要书写笔记的场景下,恰恰对鼠标和键盘有着压倒性的优势

    在德国的大学里不会要学生去买教科书。而是一学期老师上课的板书,或者每节课配套讲义就构成了这门课的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在上课时尽可能快速抄笔记,动作慢了老师是绝对不会下课了把 PPT 发给你的(貌似是由于 PPT 内出现的图片的版权问题)。如果使用电脑的键盘来输入,速度很难比手写快,特别是身为工科生,大量公式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更雪上加霜了。

    Notability 的界面

    而从上学期开始,我借助 Apple Pencil 和 Notability,完全实现了笔记的电子化。Apple Pencil 虽然精度比不上鼠标,但是它完全和笔类似的使用体验,在手写笔记方面完胜鼠标。在 iOS 上我还会使用 Apple Pencil 在 MarginNote 中对 PDF 进行批注,虽然 Mac 上的 MarginNote 也有手写的功能,但是我一次也没用过。我想在 Mac 上用鼠标手写笔记,八成会变成个灵魂画家吧。

    相比 macOS、Windows 这些动辄几十年的老系统,iOS 在软硬结合上比他们走的更远。虽然有很多工作场合电脑也能完成,但是在 iPad 上的软硬结合使得体验更佳,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我们下面举几个例子管中窥豹。

    批阅 PDF

    PDF 阅读对于电脑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但在 iPad 上这件事完成的更加自然。

    一次回国的飞机上,身边一位穿着西装的商务人士拿着第一代 iPad,以半卧的姿势蜷缩在座位上,看一会 PDF 文档,大概太过疲劳就又睡过去。睡醒手顺手就解锁 iPad,继续以半卧的姿势看 iPad 上的文档。如果没有 iPad,他会拿笔记本电脑也这样的姿势工作吗?会拿着纸质文档在昏暗的机舱里看 PDF 吗?我想即使他有这个意愿,也很难像用 iPad 一样有效率。

    在 iPad 上批注 PDF

    在 iPad 上阅读 PDF,根本不用担心带没带想看的那份纸质文档,各类云同步会让你随身携带一整书柜的文件;不用担心周围环境如何,特别是 iPad Pro 带有的 TrueTone 和 Night Shift 技术,能让眼镜更加舒适。iPad 比电脑也更加便携易拿。如果需要修改或者批注文档,用 Apple Pencil 明显比键盘来的自然。

    这让自然和高效的体验,对于需要大量阅读 PDF 的商务人士来说就是生产力。

    扫描文档

    我至今仍记得,当我说我用 iPad Pro 扫描出的文档分辨率,比办公室里那台一千多欧的复印机还高时,同事发出的惊叹和质疑的眼神。

    iPad 上的摄像头,通常被当做一个「多余」的拍照设备。但是如果用 Scanbot 扫描,就能基本完成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任务。电脑也有摄像头,但是无论是分辨率还是使用方式,都很难和 iPad 的摄像头相比。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扫描名片或者文档几乎是每日日常。iPad 就给了他们随时随地完成这件事的自由,不必一股脑带着资料去公司的复印机前排队。

    iPad 的轻薄带来的好处

    虽说现在的笔记本也在往轻薄的方向发展,但是以 iPad 目前的重量,就能把不少人从办公室中解放出来。

    Ulysses 的 iOS 版基本完整的复刻了 Mac 版上的功能,即使是自定义样式,也可以通过网络云同步到 iOS 版上。这使得如果你是使用 Ulysses 来写自己的报告,就完全不用正襟危坐在电脑前。拿着 iPad ,去阳光下躺在躺椅上,就可以完成任务。

    Working Copy 的界面

    上文举了 Python 的例子来证明 iOS 在软件开发上的限制,但不意味着软件开发者就享受不到 iPad 的福利。Working Copy 是 iOS 上一款 Git (程序员之间进行代码协作的工具)客户端,它提供了完整的 Git 图形操作,使得如果程序员不是要大段的写代码,带着 iPad 去度假,也能和办公室的同事保持工作进度。

    从传统的纸笔到桌面电脑,进而进化到笔记本直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上一代的计算设备并没有因为新一代计算平台的出现,就完全彻底的消亡。

    iPad 的出现,不会替代笔记本电脑,而是独立为一类新的计算平台。它的 iOS 系统和硬件特性,就它生产力的来源。

    找到最大的生产力设备——iPad &电脑生产力象限图

    设备的多样化自然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写文章可以在 Mac 上完成,也可以在 iPad 上配合 Smartkeyboard 完成;速写既可以在纸上完成,也可以在 iPad 上配合 Apple Pencil 完成。比起以往的泾渭分明,现在设备间的界限变得模糊。那么对于一项任务,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设备完成呢?

    一项任务所需的软件生态和交互硬件,决定了什么样的设备能发挥最大的生产力。

    iOS 和桌面系统的软件生态不能粗暴的以系统架构的简易程度进行划分,真正产生影响的因素,在于背后的开发者参与的程度,从而导致了软件生态更适合大众的普遍需求,还是细分领域的专业需求。

    iPad 与电脑的软件生态

    桌面系统能覆盖绝大部分的需求,自然它的生产力也就更高。例如前面提到的软件开发、排版等工作,都是 iPad 目前无法涉足的。但是从另一头来看,iPad 满足了一部分原来是由桌面电脑来完成的任务,并且能让工作效率更高,例如 PDF 的阅读等。

    同样地,iPad 和电脑的交互设备不能一刀切的以精准度划分优劣,而是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趋势。

    iPad 与电脑的交互硬件

    除了在精确的绘图工作中鼠标有着绝对的优势,其他方面 iPad 所代表的「模糊定位」的操作其实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特别是 Apple Pencil 的加入,让纸张这种电脑都没有干掉的媒介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如果不是情感上或者习惯上的约束,人类对用纸记录信息的需求会越来越低。以 iPad 为第一台设备的一代成长过后,可能会反问我们:为什么要在纸上写字?

    既然已经分清了这两个维度对设备的划分,如果现在把这两个维度综合起来看,会发生什么呢?(如果看不清请右键点击,选择「在新标签页中打开图片」)

    iPad 的生产力象限

    当我们综合考虑软件生态和交互设备这两个维度后,会发现几个有趣的结论:

    1. 只能在电脑上的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少了。比如软件开发,绘图等;
    2. 既能在 iPad 上完成,又能在电脑上完成的任务,可能在 iPad 上完成的体验更好,生产力更高。例如画思维导图、阅读 PDF 等;
    3. 一些目前在电脑上完成体验更好的任务,可能将来会在 iPad 上体验更好。例如文献管理,Git 管理等。

    那么,我们有绕回最初的问题:iPad 会取代电脑吗?

    iPad 是 iPad,电脑是电脑

    从 iPad & 电脑生产力象限图来看,的确能看出 iPad 在越来阅读的场合变得更有生产力。但是在短暂的可预见的时间段内,iOS 不大可能追上 Windows & macOS 所积攒下的软件生态,在 iPad 上没法精准定位的问题,也不会得到解决。

    iPad 不会取代电脑,不是新一代电脑。有种生产力设备就叫 iPad

    从最开始以为 iPad 的生产力不如电脑,到发现 iPad 也有自己独特的生产力场景,再到以为 iPad 会取代电脑,直到缕清了生产力象限图我们才意识到:

    iPad 和电脑是两类独立的设备,互相不是替代关系。

    作为使用工具的人,留给我们的问题是:我们能发挥它们最大的生产力吗?


    在 今年的年度盘点活动 中,我们再次举办了年度征文活动,以「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为题,回顾一下你在 2017 年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你仍然拥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来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真正解决你的痛点,那些良心的 Android 独占应用:隐私工具篇

    $
    0
    0

    Android 系统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对开发者来讲是十分友好的,这意味着开发者们不仅可以实现一些在其他操作系统上实现困难甚至「禁止」实现的一些需求,还能跳过繁琐的审核流程轻松向全世界分享他们独特的 idea。

    利用这个合集,我会分享一些你可能在 Play 商店上或主流渠道找不到的良心应用,在阅读完这个合集之后你会感叹:原来不用那些臃肿的「毒瘤」也能优雅地解决一个个痛点,Android 也可以如此轻盈流畅。

    接着上一篇「下载工具篇」的推荐,我们来到了这个系列的第二篇 —— 隐私工具篇,如果还没有看过第一篇的朋友可以点击这个传送门:下载工具篇

    这一篇主要向大家带来 5 个可以提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安全,更好防止隐私泄露的工具,以及相关的小知识与小技巧,接下来就直接进入正题吧。

    App Ops:自动化你的应用权限

    想要保护手机上的隐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应用获取不到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权限管理软件轻松地拒绝应用获取敏感权限。不过当  Android 6.0 Google 将权限改为运行时申请,一些十分想要你的个人信息的应用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 —— 拒绝就不给用,每次运行应用都会向你申请诸如「电话信息」「地理位置」等相关不相关的权限,如果拒绝就直接退出应用,即使这个应用的功能和这些权限毫无关联。

    这个时候 App Ops 就可以满足你既不想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又想要用这些应用的愿望了。它的作用是提供一套半独立与 Android 权限服务体系外的,针对每一个 App 的权限设置,不仅可以在用户允许相关权限后通过返回空数据等「禁用」权限,还可以禁止许多系统权限管理本身不提供的权限。

    就以微信为例,App Ops 提供的权限如下:

    而且 App Ops 的权限操作不会影响到系统权限的开关,也就是说如果你在系统权限管理允许了权限而在 App Ops 禁止了权限,那么应用检测权限返回的结果是允许但实际上并不能获取到正确的数据。这就解决了那些「不给权限不给用」应用的使用难题。

    App Ops 比系统管理方便的地方还在于它提供了根据应用名称和权限集中管理,支持按照应用名称,安装时间和更新时间排序。其他特点有:

    • 支持通过自定义的模板自动对每一个新安装的应用设置权限;
    • 支持通过模板批量设置应用权限;
    • 支持备份和恢复权限管理文件;
    •  无需 ROOT;
    • 可以通过应用行为推测出系统检测不到的相关权限。

    💡 小技巧:不要让奇怪的支付宝「吱口令」污染了你的剪贴板

    最近支付宝的「吱口令」被一些流氓开发者和网站主们发掘出了新用途,在不告知用户的情况下偷偷地把自己的吱口令放到了用户的剪贴板上,用户打开支付宝就会自动领取他们的吱口令红包。虽然没有造成用户的财产损失,但是这种「薅羊毛」的行为会让一些人反感(当然一些开发者告知用户后让用户手动复制吱口令的行为是十分推荐的,毕竟用户不用花钱就能给开发者捐赠)。

    推荐大家通过 App Ops 把除了输入法以外的应用的修改剪贴板权限全部拒绝,除非你清楚地知道应用申请这个权限是用来干嘛的不然不要允许,这样子你的剪切板就不会再出现奇奇怪怪的吱口令了。

    照片保险箱:你的秘密文件夹

    每个人的手机上都会有一些文件(图片,视频)是出于各种原因不想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看到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一款好用的文件保护 App 来帮忙了,照片保险箱就是由我挑选出来同类应用中能够比较好得保护文件的一款 App。

    既然要加密隐藏文件,那么用来解密和查看这些文件的 App 当然也得隐藏地足够深,不然别人一看到「照片保险箱」这个名字就知道是干嘛的了(当然设置虚假密码之后你也可以故意让别人看到)。照片保险箱提供了两种隐藏自己的方式:
    • 一种是把自己伪装成人畜无害又无聊的计算器,就算你打开它也是一个真正可以用的计算器,只有长按计算器界面左上角的图标(当然也是要密码的)者用计算器输入密码再双击「=」才能进入真正的保险箱。
    • 第二种是让自己从启动器上「消失」,没有可以直接点击的入口,用电话拨打 ##你设置的密码 或者访问 http://open.thinkyeah.com/gv 才能进入保险箱。

    照片保险箱其他优点和好玩的地方:

    • 不是简单地隐藏文件,是真正的本地加密文件(所以记得恢复出厂设置之前解密文件)。
    • 符合 Material Design 设计标准,界面美观(支持切换主题),功能专一,后台纯净。
    • 支持设置虚假密码,当你被迫输入密码的时候输入虚假密码可以展示你设置好的虚假文件(再也不怕被查手机啦)。
    • 开启闯入警报后解锁失败时会自动通过前置摄像头拍摄照片,轻松知道谁动了你的手机。
    • 支持直接拍摄加密照片和视频,解密时支持直接还原到原来的路径。
    • 自带隐私浏览器,直接保存图片和视频到保险箱。
    照片保险箱几乎拥有关于加密和隐藏文件的所有用到的功能,比起同类应用更加成熟和全面,这下子就更加放心把自己的小秘密放在手机里面啦。

    Avira AppLock+:给应用加道锁

    说到身边的隐私烦恼,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防止别人打开手机上的某个应用(例如微信),隐藏应用是一个方法,不过当这个应用我们也想要频繁使用的时候这个方法就显得非常繁琐。另一个方法就是应用锁了,大部分系统现在都自带了这个功能,安全性还是可以的。

    不过,当你的系统没有这项功能,又或者你只想要某些特定的时候才开启某个应用的应用锁怎么办呢?这里推荐一个由本职是制作杀毒引擎的小红伞推出的应用锁 —— AppLock+。


    它与市面上另外一堆同类不同的特色,除了界面好看意外还有它支持针对单个应用,根据特定位置和时间打开或者关闭应用锁,也支持简单的防卸载防护。


    不过,AppLock+ 与其他所有同类 App 都是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平时防止小朋友乱玩手机还是可以的,要是有人铁了心地想要解开你的应用锁方法有很多。无论是强行停止应用锁,清除应用锁数据还是直接禁止应用锁悬浮窗权限都可以干掉这层安全措施。给系统设置也加上应用锁和把应用锁本身隐藏起来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性。

    Heaven:斯诺登想要保护你的私人空间安全

    斯诺登的名字大家都应该听说过吧,自从揭露美国「棱镜计划」和监听门之后他的名字就经常与「网络隐私」同时出现。最近他的名字再次与一款名为 Heaven 的 App 一起出现,这款斯诺登参与开发的 App 专注于一个很炫酷很像谍战片里面的功能 —— 入侵检测

    当你在 Play 上下载这款目前仍在测试中的 App 之后,除了一段乔治-梅瑞迪斯的经典名言,它还用一句简短的话语告诉你它唯一的用途:利用闲置手机作为运动,声音,振动和光线探测器,侦测家里,办公室或者酒店房间等私人空间是否在你离开时闯入不速之客。看来斯诺登关心的范围已经从网络隐私拓展到现实隐私了。

    你可以找一台旧 Android 手机,最好是扔掉都不心疼的那种,让 Heaven 把它变成一个全方位的自动监控仪。第一次使用时需要校准各种传感器的基准,从前置/后置摄像头之间选择一个合适的,然后将手机静置(靠在桌子或者八爪鱼三脚架上),一边用手在画面内移动一边拨动下面的数字使其达到一种只要有移动物体画面黄色部分就会明显增多的状态。接下来的声音和运动传感器亦是同理(就是调整到有人的时候那条线会明显波动即可),也可以根据具体场景调整,这样子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以后你只需要把手机藏好(静置),然后轻触现在开始,30 秒后就会进入工作模式了(屏幕上会显示「已激活」)。当 Heaven 侦测到异常的时候会自动给你设定的号码(手机有 SIM 卡的话)发送警报短信,并且在本地保存包括摄像头画面和录音在内的相关日志,如果你有 Tor 的话还可以实时远程查看这些日志。有了 Heaven,一台旧手机就能大大提高我们在现实中的隐私安全性,这也算是拿旧设备上的一堆传感器干了一回正事。

    💡 小技巧:Heaven 除了隐私之外的妙用

    • 首先当然是利用它去抓拍宠物/野生动物啦,无论你想拍各种神出鬼没的野生动物,还是记录你家的哈士奇有没有进卧室用床脚磨牙,Heaven 都可以胜任。
    • 记录呼噜声/梦话,利用 Heaven 的声音检测我们可以轻松地把自己或者别人睡觉发出的各种奇奇怪怪的声音准确录下来,第二天再查看说不定会发现惊喜哟。
    • 出差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床垫底下,振动阈值调整到比较高确保只有床垫剧烈震动的时候才会触发警报。如果不幸触发警报,远程听听 Heaven 录下来的声音就有可能发现惊喜(出差时间较长记得加上移动电源)。

    应用变量:伪造 App 获取的隐私数据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可以针对每个 App 伪造不同的隐私数据的 Xposed 模块 —— 应用变量(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 Xposed 可以阅读我的文章「关于 Android 7.1 的 Xposed,你想知道的都在这」)。

    上至伪装 SIM 卡和手机号码,下至伪装手机型号和网络信息,加上伪装语言和 DPI,还能自动随机数据,应用变量的应用场景可谓十分宽广,至于除了保护隐私还能用它来干啥就靠大家的脑洞了(不能说不能说)。

    结语

    这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我会不定期更新这个合集,如果你喜欢这个系列,可以持续关注少数派。

    最后做个小广告:除了文中提到的隐私问题,其实我们平时最常遇到的下载操作,也跟隐私和安全有很大的关系。如果你想了解下载原理,搭建下载工具,提升下载速度和了解下载隐私监控方面信息,可以购买一份我在少数派的付费教程《下载科普:隐私,稳定与速度》,你想知道的都在里面,不在里面还可以评论私信直接问我,不要错过噢。

    Mac 上最常用的 4 款效率利器,一个 LaunchBar 就能统统搞定

    $
    0
    0

    我也非常喜欢「专物专用」的工具型软件,在 Mac 上装了不少功能单一但也挺顺手的应用。但是随着应用数量渐渐增加,应用功能逐渐复杂,我慢慢意识到我很难用到每个应用的全部功能,而且每个应用还有不同的交互方式,很难全部记住。当我需要某个功能时,常常忘了它的快捷键是什么、它在菜单栏的哪个角落,有时甚至会忘了自己装着这个应用1

    所以我一直在找一款工具,能够以统一的交互方式实现我需要的功能。一般来说,这样工具往往需要我们自己配置,甚至还要写点脚本,使用的门槛不会低。然而,LaunchBar 算是一个异类,我们使用 Mac 时需要的不少效率功能它都自带,而且因为这些功能都在同一个软件里实现,体验也完全一致。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精选一些 LaunchBar 的自带功能,这些功能都是一些知名效率工具的核心功能,也许有了 LaunchBar,你就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应用购置费。

    轻量而可拓展的剪贴板管理工具

    剪切板管理工具可谓提升效率的必备品,你只需把稍后要用的文本、链接、图片等内容放进剪贴板工具,要用时再取出来即可。Mac 上多数剪贴板管理工具都是收费的,好在如果你买了 LaunchBar,兴许可以省下这笔开销。

    LaunchBar 的剪贴板管理功能简单实用,能存储最多 100 条剪贴板历史记录,还可以设置黑名单来避免复制密码管理器里的敏感信息。我尤其喜欢它的纯文本模式,不会把文字的格式复制下来,往印象笔记里粘文字就不需要手动去除烦人的格式了。

    但 LaunchBar 剪贴板最强大的地方,还是在于其拓展功能,所有的剪贴板历史记录都可以按下 ⇥Tab键来执行下一步操作。比如在淘宝搜索剪贴板内容,或者把一段历史记录发送到笔记应用里。

    可以说,LaunchBar 的剪贴板已经成了一个跳板,不仅拥有剪贴板的基础功能,更能够实现丰富的拓展。

    用 Snippet 代替 TextExpander

    我们常常听说 TextExpanderTypinator等输入增强工具,它们可以大大减少输入的工作量,例如通过几个缩写字母输入整句话、插入当日日期。

    TextExpander 快速输入日期

    LaunchBar 也有自己的输入增强功能:Snippet,内置了一些用原生输入法很难打出来的文本(比 ⌘、⌥ 和 ⇧)。在涉及输入操作时,LaunchBar 的智能学习功能就派上了大用场,你不需要设置一个「输入码」,只要为 Snippet 取好名字,用过几次之后,以后只用比较随意地键入 Snippet 名字中的几个字母,它就会出现在你面前。像是插入 Markdown 格式的链接,我一般只打 MKL三个字母,而 MKMARKMAL等其他模糊的输入其实也都行。

    也许你已经注意到,我插入括号后光标自动定位在了中间,免去一次手动移动。在 LaunchBar 的 Snippet 中,你是可以随意制定光标位置的——而这还只是 Snippet 功能的一部分。

    多数的输入场景,用系统自带的文本替换搭配 LaunchBar 的 Snippet 功能就已足够,有了它们,你不需要再去购买或订阅一个输入增强工具。

    让 Send to 变成增强版的 Pop Clip

    Pop Clip是一个划词增强工具,可以让你的 Mac 获得类似 iOS 的弹出气泡,对选中的图文进行一些操作。

    iOS 和 Pop Clip 的「气泡」

    如果你不介意使用触控板或鼠标,Pop Clip 的体验也不错;但你要是想获得更直截了当的键盘操作,那么 LaunchBar 更适合。

    LaunchBar 有一个「Send to」功能,选中图文后按下预设快捷键,就把待处理的内容发送到了 LaunchBar 里,直接键入所需功能就可以处理它们了。

    目前我觉得最舒服的使用场景是把 Safari 的网页转到 Chrome 里打开,只需要敲两下 ⌘Command键,紧接着键入 ch就可以看到 Chrome 浏览器了(太好了,我又少装了一个「在 Chrome 中打开」的浏览器插件)。

    如果你常用系统的右键菜单或 Pop Clip,应该还记得它们那一长串的选项,用光标去点击很容易误触(尤其是按钮很小的 Pop Clip)。LaunchBar 毕竟是以一个启动器,接着你可以直接键入所需动作的名字,一般打几个首字母它就会出现在第一个,等着你按下回车。

    大多数情况下,LaunchBar 的 Send to 功能已经代替了我的右键菜单,⌘Command键也成了我提升效率的「核弹按钮」。

    不用 Fantastical 也有自然语义输入

    添加日程曾经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情,我也羡慕过 Fantastical的「自然语义输入」2,只需要打一句话就能添加日程。但是我似乎用不上它其他的功能,最后我还是没有掏钱。

    使用 LaunchBar 后我放下了对 Fantastical 的想念,因为前者也有「自然语义输入」。键入 calendar的前几个字母来召唤日历,不要打开它,敲下空格就能在不打开日历的情况下添加日程。语法很简练,越是复杂的、包含信息越多的日程,安排起来越能感觉到便利。

    我输入的每一个关键词都会显示出对应的日期、时间、地点等信息,一看便知日程的细节。

    👀 Tips:其实 Mac 自带的日历也有比较基础的自然语义输入,例如在应用左上角的输入框里输入 明天中午和 Ancle 吃饭,就能添加一个设定好时间的任务。

    和 1Password Hi-Five!

    如果你在电脑上使用 1Password,一定也能感受到其密码的填充远不如iCloud 钥匙串那么方便,可为了更高的安全性又不愿放弃 1Password。如果你有 LaunchBar,使用 1Password 里的密码就方便多了。

    通过 LaunchBar,你可以快速查看 1Password 里的密码,如果是网站的登陆密码,还能直接打开网页并填充。就像 Oscar Gong⌘ Space:LaunchBar 的力量中说的那样,也许你也会连 1Password mini(一个简化密码查看/填充的小工具)都用不着了。

    对了,由于 1Password 是我所有应用里唯一用 1 打头的,所以 LaunchBar 调用它非常方便,每次只敲一个 1Password 就能找到。

    小结

    这些功能只是 LaunchBar 的冰山一角,并且都是内置功能,不需要什么编程技巧你直接就能使用。

    其实,与其说 LaunchBar 代替了一堆的应用,不如说它把常用功能聚合在一个地方,通过快捷键+输入关键词的方式得以快速调用。由于工作上的需求,我仍然保留着一个专门的剪贴板管理工具,不过最常用的一些处理已经交给了 LaunchBar 的 Send to。

    有的读者担心 LaunchBar 功能太丰富了,本能地产生一种敬畏之心,不敢去尝试。其实你大可不用马上尝试那些自定义的功能,先试试 LaunchBar 自带功能吧。而且用过几次 LaunchBar 之后,它就会记住你最常用的选项,总能键入两三个字母就提供想要的功能,就像 Akinator3一样一猜一个准。

    是时候提升你的 macOS 使用效率了

    LaunchBar 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不过它独特的设计可能会让你感到一些上手难度。不用担心,这里有一份迄今为止最好的 LaunchBar 中文使用指南,能够帮你尽快享受到 LaunchBar 的核心功能,助你成为 macOS Power User。

    思维导图工具 XMind 出了一个高颜值版:XMind ZEN

    $
    0
    0

    XMind 对于思维导图的使用者来说不会陌生。作为一款优质的国产思维导图软件,它不仅有强大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同时在 macOS、Windows 和 Linux 上使用。不过,跨平台的特性也为软件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使用 Java 实现跨平台,XMind 的 UI 在 Mac 上显得非常老气,和系统的风格非常不搭。

    XMind Zen 作为一个重新设计的新版本,不但具备 XMind 全面的思维导图功能,同时还有重新设计的界面和交互方式。和较先推出的 iOS 版本使用了一样的设计语言,可以通过存储文件在 iCloud Drive 和 iOS 版本配套使用。目前 XMind Zen 已经正式发布,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新客户端用起来具体如何。

    重新设计的界面

    XMind Zen 的外观非常清爽,在设计上更符合 macOS 的设计范式。你可以像其他 macOS 程序一样对一个思维导图分支打开检查器,比起 Pro 版本的 XMind,上手难度更低,新手也很容易搞清楚怎么用。

    XMind Zen 新加入了大批的思维导图模版,模版的数量和质量都非常不错。与 MindNode 只是来回换颜色不同,由于 XMind Zen 具有更灵活的线条和边框选项,这些模板区别更加明显。

    macOS 风格的工具栏提供了比较方便的分支操作。思维导图的分支交互一直有两种方案,一种是通过点工具栏上的按钮,另外一种是在选中分支的时候点击浮动按钮。没有什么优劣之分。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使用快捷键的情况较多。

    软件提供了一批重新绘制的贴纸,不得不说,我觉得比 MindNode 的贴纸更好看。

    丰富的自定义选项

    XMind Zen 提供许多丰富的自定义选项。例如:

    画布选项卡

    在上方你可以修改思维导图使用的模版和背景色,下方则可以设置文件内生效的默认版式。

    • 线条渐细:在设置了较粗的线条(最大 5px)并开启线条渐细之后,就可以得到如下图的效果。
    • 彩虹分支:默认情况下,XMind 的模版中使用的分支颜色都是相同的,看久了可能会觉得有些乏味,这个功能可以给每一个分支换一个颜色。软件提供了几种可以选择的色板。

    此外还有一些布局选项:

    • 平衡分支:自动在比较空的方向上建立分支。
    • 自由布局:可以随处拖动分支,关闭则会将分支放在计算好的位置上。

    目前上面两个选项同时开启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平衡分支似乎没有把四处拖动的分支加入计算。

    最后一个比较强大的功能是设置文件范围内使用的字体,这一选项还可以在软件的偏好设置中修改,作用于所有新建的文件。

    样式选项卡

    首先软件提供了对几种重要程度标记,其实和手动设置颜色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一种快捷操作。

    之后是关键词的样式选项。

    举个例子:比如我想把一个用方框样式显示的分支主题修改为线条样式。

    首先我需要修改边框为一条直线,并选择实线边框,删掉背景色。如果需要的话再调整一下粗细就可以了。不过比较无奈的是,在你新建分支的时候,新建的分支还是原来的样子。

    布局选项也是 XMind 的一大特色,我们知道 XMind 并不只是一款思维导图软件,它还支持一些其他形式的图表,比如鱼骨图等。除了在选择模版的时候选择此类图表,你还可以把这些图无缝衔接在你的思维导图中。

    软件还提供了一个外框功能,允许你将一部分思维导图框起来加以强调,外框的颜色会根据模版改变,也可以自定义。

    Zen 模式

    Zen 模式是该版本的一大特色,看名字也看得出来。这是一个专注工作的全屏模式,启用后会隐藏软件的其他部分,只留下思维导图本身和右上角的三个按钮。

    首先是一个计时器,表示你开启 Zen 模式的时间。

    第二个是夜间模式,其实相当于是替换了一个暗色的模版,在晚上眼睛会舒服一些。替换之后除了颜色变化,字号也有所加大,我不知道这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因为加大的字号有时候会影响原有的布局,各位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自己体会一下。

    最后一个按钮是退出。

    Zen 模式隐藏了自定义选项,让用户只专注于内容而不是修改思维导图的样式。这个想法非常不错,但 MindNode 同样可以实现类似的效果。由于使用了系统的全屏 API,MindNode 在全屏状态下工具栏会默认隐藏,当你把右边的检查器也隐藏的时候,也同样只剩下满屏的图表了。

    XMind 主要的优势就是一键切换,但鉴于 MindNode 切换起来也并不麻烦,我对这个功能的必要性我其实是有一点怀疑。但切换夜间模式这个操作我非常喜欢。

    与 XMind Pro 功能差别

    首先这二者在文件格式的上是完全兼容的,可以交叉使用。

    相比于 Pro 版本,该版本:

    • 不支持查看大纲,没有甘特图,也不支持幻灯片展示。
    • 不能给分支添加录音,超链接,标签,和任务复选框。
    • 不支持批注。
    • 没有拼写检查。

    这些是我目前发现的差别,这与 XMind Zen 的产品定位有关,适当的省去了一些高级功能。但是大纲功能的缺失是我觉得不太能接受的,希望后期能够加入。

    不过在这次的新版本中 XMind Zen 加入了对 Markdown 的支持,对于会用 Markdown 来对思维导图中文字进行编辑的用户非常友好,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iOS 版本

    XMind 的 iOS 版本比较简单。相比电脑版,iOS 版本并不具备之前提到的这些自定义功能,全部的样式都遵循选择的模版,也不能自由调整版式。

    当我们在手机上使用思维导图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只是用做记录,版式设计等则是比较次要的事情,其实可以接受。iOS 版本的定价为每两年 ¥120,相比于在 iOS 上自定义功能较全的 MindNode,XMind iOS 在纯苹果平台的使用者这里显得不是那么有竞争力。

    想更详细地了解 iOS 版本的 XMind,欢迎阅读这篇文章:

    XMind for iOS:强大与简洁兼备的思维导图工具 | App+1 

    存在的问题

    XMind Zen 依旧不是一个原生 App,而是使用 Electron 制作的,你可以理解成一个 Chrome 浏览器里面显示一个网页。

    目前 macOS 上使用 Electron 制作的 App 非常多,比如 Station、Slack 等。这些软件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 CPU 使用率较高,非常费电。一些优化比较好的软件如 VSCode 可以做到很快的启动速度和较少的性能占用,但我自从把 XMind Zen 打开之后风扇就开始间歇性的狂转。这一问题大概会对电池供电状态下的使用时间造成不小的影响。

    总结

    XMind Zen 价格为每两年 ¥380 的订阅制,和 iOS 版本一起购买为每两年 ¥400,两个版本均提供试用。

    XMind Zen 是 XMind 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相比之前设计的 UI,这次的全新版本提供了更加现代的使用体验,作为日常使用是非常不错的。你终于不用忍受 Java 版丑陋的界面了。

    对于一般用户来讲,两年四百大洋的价格有些偏高。和 MindNode 相比,软件可以自定义的东西更多,支持除了思维导图之外的图表。假如你试用后认为这些功能上的差异值得差价,或者你认为 XMind Zen 的模版更加好看,那么可以选择购买。

    此外对于有跨平台的思维导图编辑需求的用户来说,XMind 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Java 版的 XMind 依旧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如果你想要寻找一个免费(只有高级功能需要付费)跨平台的思维导图软件的话,也可以尝试一下。

    XMind Zen 依然是一个跨平台的软件。如果各位觉得这篇文章似曾相识好像被改过了的话,那么你没有看错……在 XMind Zen 的官网上,如果你不翻到最底下,就只能看到本平台的一个下载链接,而且没有任何提示有其他平台的字样。导致我自从内测开始就不知道这款软件有 Windows 版本,向各位 Windows 用户道歉。作为对比,XMind Pro 的价格是 ¥699 买断制,算上跨平台的特性,你可以重新考虑一下是否购买这款软件了。

    假如你并不是很了解思维导图,或者担心买完了之后软件吃灰的话,欢迎来阅读少数派的思维导图付费栏目《这样画思维导图最有用》,学习如何画好思维导图,让思维导图者真正为你所用。

    👉 点此了解详情

    你终于可以用中文玩《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了

    $
    0
    0

    2018 年 2 月 1 日,《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终于迎来了万众期待的中文补丁,你不用重新购买游戏,只需要下载补丁,就可以在游戏中增加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游戏语言支持,用中文体验神奇的海拉尔世界。

    迟到的中文补丁

    2017 年 3 月 3 日《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正式发售,作为 Switch 的首发游戏,扛起了 Switch 的前期销量。游戏发售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不仅被多家游戏媒体给予满分评价,也获得了 TGA 2017 年度最佳游戏奖,一度有人戏称「为了塞尔达,买台 Switch 也值了」。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发售后,支持了 9 种语言和对应语音,但遗憾的是,由于不支持中文,这部满分作品在中国玩家心中,总是欠缺着什么。

    直到 2017 年 9 月 27 日,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官方发布的视频中,游戏制作人青沼英二先生,不仅用中文和大家打招呼,同时正式宣布,游戏将支持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并将在 2018 年初进行更新。在游戏发售后的 208 天,终于等到了游戏中文化的消息,从那一天,很多中文玩家都盼着重回海拉鲁。

    青沼英二宣布中文化

    2017 年 12 月 6 日,香港任天堂发布消息,《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文版将在 2018 年 2 月 1 日发售。在宣布中文化,到中文化发售的这 127 天里,林克在狂补中文,争取说出地道的汉语。

    图来自微博 @過期貓糧

    中文效果预览

    任天堂的第一方汉化质量的确不错,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语言习惯,并不是简单地将翻译进行简繁体的转换。

    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对比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翻译量非常大。不仅有剧情字幕需要翻译,还包括众多的道具和物品的说明。可不要小看这些说明文案,也许之前在玩英文版的时候,你只是知道道具和物品的用途,但是在以细节著称的《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这些描述文案里也留下了许多细小的剧情线索。

    例如大家之前都在疯狂寻找的「呀哈哈」,也就是现在的「克洛洛的果实」,当你收集齐所有的「克洛洛的果实」之后,会有一个彩蛋等着大家,但是这个彩蛋让很多玩家感到不解,之前的英文翻译并没有很好地说清楚这个线索,而这次的中文翻译可以说翻译地十分到位。

    distinct smell(独特的气味)和有点臭臭的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文实体版

    随着《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文补丁的上线,香港任天堂也发售了中文实体版。和之前香港任天堂发售的实体版不同的是,这次不再是直接引进日版贴上香港任天堂的标签,而是制作了繁体中文版的封面。

    《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文实体版

    中文实体版还附赠了早期购入特典。特典里含有一份繁体中文的冒险指南和地图,这个特典是之前在日本发售的「假日版」塞尔达所包含的内容,而这次,将会作为早期购入特典免费赠送。

    冒险指南

    这次中文版的冒险手册和地图都进行了详尽地翻译,但是中文版的纸比日版的纸更光滑一些,地图的印刷颜色,中文版比日版的要深很多。

    地图

    《塞尔达传说》三十周年艺术设定集

    热爱塞尔达的玩家又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在《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发售的同一天,中文版《〈塞尔达传说〉三十周年艺术设定集》也会发售。

    这本书是三十周年纪念设定集系列的第一本,系列共有三本。目前第二本设定集也在制作当中,随后也会发售中文版。

    本次中文版设定集制作非常精良,不仅保留了所有内容,使用的纸张和美版相比也有所进步,阅读时不容易出现反光。同时,中文版也对美版的印刷内容进行了修正,文字内容按照日文原版重新校对,防止二次翻译的错误。对于喜欢《塞尔达传说》系列的玩家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收藏。

    《〈塞尔达传说〉三十周年艺术设定集》中文版

    任天堂对于中文化和中文市场越来越看重,《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 《异度神剑 2》两个文本量巨大和细节要求严格的游戏,都可以做到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分开翻译,让我们看到了任天堂对中文市场的重视和信心。我相信,在之后的日子里,「八国语言」无中文可能将成为历史,越来越多的游戏将会首发中文,而不用再苦等补丁了。

    Type-C 接口 U 盘不一定是最快的,选 U 盘你最需要了解这 4 点 | 科普

    $
    0
    0

    前两天我派某编辑入了个新 U 盘,到手以后觉得这 Type C 接口的 U 盘速度奇慢,结果一查,才发现购价不菲的小东西里面用的是 「TLC 」的芯片(🦉🦉🦉)!很多读者会奇怪,我们最常听到的 U 盘参数无非「写入速度」「读取速度」,几乎从未出现在包装上的 TLC 又是何方神圣?

    本文就带你了解 U 盘的一些基础知识,拨开那些容易误导人的参数,让你知道真正影响 U 盘性能(主要是读写速度)的因素是哪些。

    知识科普 | 最重要的四个参数

    U 盘包装上的数据琳琅满目,让人摸不着头脑,其实我们关心的只是它「快不快」。因此,真正需要了解,主要是这四个参数:

    • USB 接口类型🔌
    • USB 技术规范(USB 2.0/3.0/3.1 与产品简介)📜
    • 主控芯片⭐
    • 闪存芯片(FLASH/容量)💾

    这四个因素对于 U 盘的速度影响逐渐加深且互相约束,希望看完后你能对 U 盘挑选更多几分把握。

    接口类型🔌

    市面上常见的 U 盘大多使用的是 Type-A 接口,现在我们已经慢慢走进 USB 3.1 时代,传统的Type-A 接口饱受诟病,商家已经慢慢在推行 Type-C 接口,不但可兼容 Thunderbolt ®(一种更高速的协议),还具有正反插的特性,由于接口小巧,更慢慢开始出现于手机端设备。

    请输入图片标题

    值得一提的是,接口并不能作为判断 U 盘速度的因素,接口类型仅仅只代表形状的变化

    注:图中的那么多接口,彼此都可以互换,某宝上转换接口的小工具很多。而且接口并不决定速度,购买自己使用频繁的接口类型即可。

    USB 技术规范📜

    我们常见的 2.0 / 3.0 的 U 盘,其实后面代表着的是它的传输标准,USB 2.0 在理论上可以支持最大为 60MB/s 的传输速度,而 USB 3.0 则在理论上支持了最大 500MB/s 的传输,也就是 USB 3.0 比 USB 2.0 在传输速度上将近快了十倍。但是主板接口、存储介质等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实际产品往往达不到理论值,甚至「达不到」商家的标称值(常见的参数是写入 40MB/s、读取 100MB/s)。U 盘的速度往往是由闪存芯片和主控来决定的(下文会有介绍),所以一个好的 U 盘,不能仅仅看它的传输标准。

    近期商家开始广推号称更高速、兼容性更好的 USB 3.1,要注意 3.1 也有 Gen1 和 Gen2(第一代与第二代)的区别,其中 Gen1 就是 USB 3.0,无非是新瓶旧酒换个名字。

    在推行 USB 3.1 的同时,为了推陈出新(防止插设备插三遍的你再次发狂😡),各大厂商特地推行 Type-C 接口(正反插)+ Type-A 双头模式,3.1 标准加上 Type-C 接口,单从造型上看就和普通 U 盘完全不同,商家当然要再赚一波,使得新款往往噱头十足,价格也是水涨船高。这些 U 盘能同时兼容两种形状的接口,的确在使用上会带来一些便利,单并不代表它们一定拥有高速度(据文章开头提到的编辑同学测试,市面上多数「双头盘」写入速度达不到 40MB/s 以上的,即突破不了 USB 3.1 Gen1 的瓶颈)。

    注:图中的 3.1 指理想情况下的 Gen2,但实际买到的多为 Gen1
    注:图中的 3.1 指理想情况下的 Gen2,但实际买到的多为 Gen1

    主控芯片⭐

    主控犹如 U 盘的大脑,作为一个品质高的 U 盘,其主控的好坏决定了一个 U 盘的使用寿命、速度、稳定性,厂家要在这三方面都要同时做到最优,主控地位不言而喻。

    常见的主控厂商有银灿、群联、擎泰、慧荣。每一个主控都有自己的优势与劣势,优劣区分方式通俗点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型号众多,不好一概而论😕)。

    银灿IS903主控
    银灿IS903主控

    主流商家有的不会主动标出主控芯片型号,可以通过「U 盘名称 + 主控」进行查询。通过网络查询主控芯片的评价来判断优劣,其中不乏详细的测评数据。

    注:银灿IS903主控芯片常常为 DIY 玩家中比较认可的一款,所以我特意挑出来放在文章,当然还有慧荣的 22xx/32xx 这里就不展开了。不过近几年来,越来越多高端设备已经开始使用 SSD 的主控,相比老旧的主控方案,直接上 SSD 的主控有些杀鸡焉用牛刀的感觉,不过能大大提升用户传输的体验,更甚顺带增强了4K的能力,某牌的 CZ 系列正是走的此类路线,不管内部 FLASH 芯片如何,CZ 的高端系列可以说是有口皆碑了(我真没拿这牌子一分广告钱🤚)。

    闪存芯片💾

    闪存芯片主流有三大类:SLC(Single-Level Cell,单层单元)、MLC(Multi-Level Cell,多层单元)和 TLC (Trinary-Level Cell,三层单元)。

    请输入图片标题

    在 SLC 中,1 个存储器的储存单元可存放 1 bit 的数据,在 MLC 中 1 个存储器的储存单元可存放 2 bit 的数据,TLC 可存放 3 bit 的数据。TLC 看起来好像能存放的数据更多,但是数据写入到TLC中需要八种不同电压状态, 而施加不同的电压状态、尤其是相对较高的电压,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得以实现,在TLC中数据所需访问时间更长,因此传输速度更慢(其它变量相同时)。

    你大抵可以查遍百度的所有的文章,最后会给出的综合结论是,SLC 是个好东西,买买买(💸)。

    请输入图片标题

    可是,主流的商家卖产品往往不标注内部芯片类型,既然在商品介绍中无法查询到该项信息,那咋办?不用担心,打开搜索引擎输入「U 盘型号 + ChipGenius」就能找到比官方更详尽的资料,而且某些型号还有更完整的测评。SLC、MLC 和 TLC 的好坏不是绝对的,但消费者至少有权利知道自己手上的 U 盘用了哪种芯片。

    注:

    1.MLC 和 TLC 也可以做到高速,但是可能牺牲的是使用寿命,且长期使用会导致永久降速,主控不佳的还会丢失数据。

    2.SLC 虽好,但低容量情况下有时候并不一定比高容量的 MLC 更具优势 ,同等级芯片在容量不同情况下速度依旧有差异。

    3.TLC 虽差,但是依旧是消费级入门之选,点名某知名大厂xx顿,常年销量拍前的盘用的都是 TLC 芯片,价格持续稳定,商家更是通过镭射签名再赚一笔(我觉得有些图标还挺好看的🏃‍♂️),HX 系列虽说不错,但是价格高得离谱,可能是想着和内存一样躺着升值吧。

    检测手中 U 盘的参数

    U 盘到手以后,咱们肯定心想,拉个文件试试,看看快不快。不过一般不急,先打开 ChipGenius看看参数,防止买到虚假盘。

    ChipGenius检测结果
    ChipGenius检测结果

    如果检测结果和包装(虽然包装上不一定会写)上有出入,你就应该当心了。U 盘买亏了是其次,用到假货丢失数据就糟了。

    接下来开始测试我们最关心的参数:读写速度

    CrystalDiskMark 跑分结果
    CrystalDiskMark 跑分结果

    测速小工具有很多,这里介绍的是 CrystalDiskMark ,Win 10 用户可在应用商店免费下载 。软件本体小巧,使用也很简单,选择你的 U 盘,点击左侧的 ALL 开始测试读写速度。(使用前请记得备份数据),跑分工具请勿频繁使用,尤其是 TLC 芯片用户,频繁擦写数据会使得 U 盘寿命减少。

    至于 U 盘 4K 能力,emmmm,看个热闹把,主要看读写速度。要提高 4K 随机读写能力,则需要更好的方案,Win to go 的对 U 盘的要求高正是这个原因。某论坛也会时常对支持 WTG 的 U 盘进行评测,有此需求的读者不乏可以作为参考。

    写在最后

    U 盘虽说是身边的小物件,使用频率如果高的话,还是推荐入速度更快的,可以减少使用等待时间,提升满满幸福感!

    在大容量硬盘的廉价化时代,移动硬盘(SSD/机械)往往更值得入手,虽说 U 盘的辉煌时代正在慢慢远去,但在钥匙环上陪伴着你的小东西还请好好珍惜🙉。

    最后的最后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关于 U 盘的知识,可以参考这些网站和工具。

    U盘检测工具:ChipGenius

    Windows U 盘测速工具:CrystalDiskMark

    Mac U 盘测速工具: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WTG的U盘民间排名参考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