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除了工作之外,是不是应该仔细关注一下你的身体了?

$
0
0

这是一份完全版的健身运动 Tips 分享,我记得在我写第一篇文章 —— 《装了啥,也没装啥啊》的时候,有提及过健身和运动并且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提问。但是由于那篇文章主要还是分享软件推荐和生活方式,所以没有特别过多的健身运动分享。所以这篇文章,我邀请了我身边对健身和饮食最为苛刻的女生一起来给大家 2018 年的健康生活助攻一把。

👧 女生篇

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叫 Miki,是即将成为莫那什大学的本科新生。今年 18 岁,在健身方面有将近两年的持续。这次是被 Klein 忽悠过来同大家分享女生运动方面以及饮食方面的一些小建议。

因为什么而想到的健身?

初中吧,那个时候有过这个心思,不过还是仅仅想减体重而已,而且那个时候对于健身没有什么认知,一度认为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而且那时候被一些身材不错的女生不接纳和嘲讽,也算是有种土肥圆的意思,最后导致没有真正的行动起来。后来到了高二的时候,我转换到了澳洲班,整体是一个新的同学环境,加上单独雅思补课遇到了一些新同学(包括厚积发 Klein 那时候的身材)他们的一些生活方式还有擅长领域让我感觉他们都是大佬。所以我决定脑子和身体,两者一个都不可以抛,也算是为了给以前嘲讽我的人一个漂亮的反击。

说说你对女生健身和饮食的建议

知乎,微博还有 Google 是很不错的知识搜集地,但是有些信息需要自己在 Google 和相关信息里筛选一遍。我加了不少大佬和达人的微信,关注了他们的微博去尽可能的把相关方面的知识给自己填充起来。最后效果还是让我挺满意的,从饮食,健身还有生活方式上我都得到了比较正确的引导。

饮食方面

我的食谱

我在开吃或者开做之前会习惯性的查看一下卡路里,热量,碳水化合物还有蛋白质等指数,每天基本上是少食多餐。我现在在等待大学开学,所以每天都有很充足的时间去训练自己。时间充裕的好处可以让我把训练和就餐时间穿插开,也可以保证每次训练后能得到及时的补充。

现在我比较排斥外食,很少在外面吃饭。我喜欢自己做饭,会经常在微博还有 YouTube 上看一些男神女神的 Vlog 去学习。自己做饭的好处大概是: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这样以后独自生活或者是离开家人的照顾也不会亏待自己;另外就是自己动手可以把营养量还有所需的食物以及配料整的明白很多,油腻和不健康的食物也是健身禁区的一部分。

每天都要有水果和坚果,这两者对于身体的恢复还有补充很重要。鸡胸肉是我吃的比较多的,不单纯有水煮这类。很多女生一想到水煮鸡胸肉很难吃就远远的逃开了,其实肉类的做法不仅一种,自己动手可以拓展出很多美食。

多喝水,不要不吃饭,不要吃药。还是那些问题,女孩子不要去听信什么精油推拿,减肥药,绝食减肥这些东西,对自己的身体百害无益。依靠药物和那些不健康的方式催促出来的身体,看上去该胖还是胖,身体该不好还是不好。至于马甲线,川字肌,药物和绝食是没有办法做到的。我个人对于饮食和体重体脂是有一些苛刻的样子,但是结果却让我个人比较满意。生活保持规律,别熬夜,别通宵。我以前特别喜欢胡吃海喝,大晚上不睡觉看剧,还有很多没有规律的生活导致之前身材和身体不尽人意。(看看 Klein 刚回国的时候,通宵吃鸡,惆怅的肥猪一样)

卖相不佳别介意

健身方面

我个人认为女生健身需要一步一步来,健身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没人可以瞬间拥有女神级的身材,前凸后翘,走路惹火这种。对每个人来说,务实和努力是获得最后成果的唯一办法。

对于肥胖的女生,增肌和减脂二者可以同时进行,但是对于肥胖的女生难度很大,所以我个人建议先减脂。将减体和运动配合起来,达到效果之后再讨论增肌。慢跑快走 和 深蹲 还有一些基础的有氧运动,对于肥胖女生的减脂是很有帮助的。

其中,慢跑 我建议把时间控制在 50 分钟左右,保证体力不会消耗过快并且跑步动作要正确,这样可以避免膝关节受伤。快走则需要女生费一些力气和时间,通常我们会选择使用甩脂机等可以所谓可以通过抖动去消耗脂肪的方式,然而快走可以一定程度上锻炼我们的腿部肌肉和腰部肌肉,并且将慢跑和快走结合起来还能提升我们的耐力。深蹲我不建议女生们上来就直接负重训练,包括深蹲前热身还有必要的保护措施都要准备充分。

对于身材中等渴求有进一步的女生,对于现阶段,我认为适当增肌和继续减脂是可以稳定保持的一个方式。除了正常的饮食保持之外,训练量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度逐步提高。我并不推荐大重量的器材去给自己疯狂施压,女生没有必要训练出男生那样的厚实块状的身材。快跑俯卧撑 还有一些无氧有氧的运动结合起来,会让自己努力的效果更加明显。

其中,快跑是一个非常有利于我们耐力增长的运动,鉴于这一部分女生在追求的更近一步的身材塑形,我建议配合 标准的宽臂俯卧撑并适当的负重和加大训练强度 可以让效果更佳显著。至于有些小伙伴会问的补剂问题,合规的补剂是可以摄取的。但是在摄取之前请自己检查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有禁区,以及自己的训练强度是否需要补剂来作为额外补充。(Klein 之前的训练量小于蛋白粉的摄入量,所以身体一度出现过不适)

对于整体的健身人群都是一样,不管做什么运动都一定要尽力标准,不可以马马虎虎。不标准的动作除了达不到效果之外,还会有很大几率让自己受伤。长期在不正确的动作下进行训练,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并且会把身型变得难以修正。不管男生女生,重量级训练最好有人陪护。每一项训练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不管是热身,塑形,重量级还是最后的拉伸恢复,每一步都要有足够的耐性去完成。女生的训练比男生更加困难,除了质量之外,数量也不可以落下。建议女生做运动要留三分力,有助于体力恢复好进行下一个项目。有时候也许你会在正确深蹲后很难受,会腿软,这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仅仅是开始的第一步,不要轻易放弃,但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装备方面

  • 健身设备:可拆卸哑铃 + 弹力带 + 健身垫 + 跑步机
  • 辅助设备:iPhone 7 + Apple Watch Series 2

iPhone 和 Apple Watch 可以配合起来记录我的运动周期和运动能力,非常详细的圆圈说明让我对自己的行动力有清晰的认知。

可拆卸哑铃在家不会占用很大地方,日常训练是一个不错的负重器械;弹力带可以在一部分动作上给自己施压,让自己的完成度需要更加努力;健身垫非常容易携带,并且可以保护自己在地上的动作不会因为地板原因受伤;跑步机在阴雨天,或者是不想外跑的情况下提供了大的便利。

我常用的健康 App

其他建议?

其实没有特别多的建议,控制饮食,调节生活的作息规律。有想法是好的,可配合努力要坚持住才是该有的样子,不然就只剩下空谈。注意保护自己,尽量按照要求完成动作,别因为训练受伤。祝每个女生都可以尽快获得自己想要的身材!(Klein 是猪)

👦 男生篇

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叫 Klein,RMIT 的学生。今年 18 岁,在健身方面有过三年的坚持和将近九个月的荒废,还有现在的重新拾取。

因为什么而想到的健身?

初中那会因为体弱多病加上非常的皮,所以被老爹给从 2014 年到 2015 年关在 PLA 空军某师参与训练。后来在 Ins 等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许多男神,身材着实惹人羡慕,所以也继续秉持这个愿望一路努力。其实结果有些大起大落,从 2015 年之前的 171 cm、55 kg 到 2017 年 10 月的 180 cm、80 kg 再到 2017 年 11 月的 180 cm 、50kg 最后回到现在的 180 cm 、72 kg。

不得不说,情绪和生活是非常影响整个人的重要因素,荒废健身也会让自己变得不堪一击。在去年 11 月回国以后也是一度有些贪恋美食,把体重和体脂抛在脑后,疯狂的和垃圾食品作伴还有不健康的生活作息让自己和死宅没有区别。最后也是自己忍不下去,最终决定回归正轨。

说说你对男生健身和饮食的建议。

男生健身需要有一个目的性,减脂和增肌应该是当前大部分男生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太过于瘦弱,体脂低但是肌肉量也是非常低,虽然看起来有腹肌,但是实际上小身板让人觉得非常奇怪;有的则太过于肥胖,可能肌肉量着实很高,但是过高的体脂让自己变成了一个球。

饮食方面

我个人实际有别于 Miki 的饮食。在我个人看来男生需要注重的是体脂,体重高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轮廓,当体脂低体重高的时候,肌肉量和肌肉线条就会让自己的身材趋于完美。所以我个人基本上是吃的多训练量也高,多吃多练是我对于男生健身的一个感觉。另外,油腻食物 和 碳酸饮料,这两者我建议大家少吃最好杜绝。这两者可以理解为禁区,对于你的运动和健身没有任何的帮助。高蛋白质和高热量的食物我吃的比较多,并且在训练之后的四十分钟内我会选择饮用 2L 的蛋白粉补剂作为一个加成。(抹茶味的真的很好喝)

牛肉,坚果,水果和鸡蛋还有大量的水,是我每天都要有的部分,在人体代谢方面,水分和水果会提供很大的帮助。牛肉和鸡蛋具有充足的蛋白质,在重度训练后,及时快速的补充这些可以让身体得到补充回复。很多人都是光练不吃,这样的结果很容易导致肌肉越来越小,效果成反比的样子呈现。

禁烟酒禁熬夜。在一天的训练之后,熬夜和烟酒对于肌肉的恢复还有营养的吸收非常不利。我在回国那几天,昼夜颠倒,整个人很快就水肿起来,暴瘦和暴胖让自己真的是欲仙欲死。

我的食谱

健身方面

量力而行,去健身房的男生们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上去就拿着大重量的疯狂输出。做好预备热身运动和相应的保护措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慢慢的提高自己。健身房是训练和努力的地方,不是竞技场,没有必要因为这种比较给自己添伤。

对于太过于 瘦弱的男生,我不建议一开始就踏入健身房去和重量级器械作斗争。现在家或者户外训练,把体重给调节上来,可以按照 Keep 等运动健身 App 一步一步来。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正确的饮食,让自己的体重和肌肉量慢慢上涨。

对于太过于 肥胖的男生,跑步机是一个非常有利于减脂的器械。每一个动作都要做的尽力标准,胖一些的男生更加容易受伤。有氧和无氧相结合,最好有人陪同一起训练,不然一个人会挺孤独的。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还有生活习惯,减脂不会是很大的问题。

没有基础和经验的可以根据相关 App 比如 Keep 来进行训练,量力而行。双臂,肩部,背部,胸部,腹部,腿部,臀部都是需要训练到位的地方。有些时候人们光顾着训练上半身,但是下半身却被忽略到整体不协调。

我的健身计划

装备方面

  • 健身设备:健身房 + 弹力带 + 举重护腰
  • 辅助设备:iPhone X + Apple Watch Series 3 + BeatsX

我会比较喜欢游泳,所以 iPhone X + Apple Watch Series 3 的防水是我比较满意的,在佩戴同时可以详细的记录下运动轨迹以及身体参数。BeatsX 的磁性耳塞可以在不佩戴的时候防止耳机缠结,易于收纳且方便携带。另外有时间的男生还是办一张健身房卡吧,毕竟里面的器械比单纯的在家做自重俯卧撑要有效的多,当然你得坚持去。弹力带我通常用来做一些恢复和拉伸训练,较低的价格和质量还是值得购买。举重护腰对于经常有大重量训练的男生来说必要的,防止自己的腰部受伤最基本的还是量力而行。

对于常规的健身知识获取我个人比较推荐知乎和 Google 还有 Keep 应用,如果有梯子的同学可以考虑去订阅一下一些男神女神的 YouTube 频道或者是社交媒体账号,他们会不定时分享健康运动的知识。

你经常使用哪些健身类 App?

我常用的健身 App
  • Apple Watch Training

连接 Apple Watch 之后会出现的一个应用,国行版本译为「健身记录」。应用内会有徽章获取和详细的运动指数显示。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和朋友通过 Apple ID 的方式进行训练量的分享。

我个人认为 Workouts++ 是一种新的 Watch 认知方式,多种不同的表盘的实用性和非常有感觉的页面让我觉得它是一款神器。

推荐阅读:《定制运动表盘,在 Apple Watch 上离线听播客:Workouts++》

图片出自上文

其实现在使用起来比较少,大部分都是通过 Health 的数据源直接同步再查看了。并且应用内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各个详细指标,连接多个第三方 App 也可以进行数据的同步。

关于饮用水的提醒,我只购买了这一个应用,我感觉已经足够胜任了。非常简单的页面和使用方式,对于饮水量和身体关系都有着非常清晰的说明,定时的提醒以及饮水程度的表示都是非常易用的。

  • Keep

国产良心应用,内置多种训练参考和训练日程定制。同时也具备相关器械,装备购买的商城。如果不想看到 App 内的商城广告可以选择下载海外版的 Keep 使用。我记得刚开始健身的时候,有过想直接挑战进阶训练和强化训练,后来真是的 Keep 教我做人系列,健身这个东西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来,急于求成只会弄伤自己。

很多人对这个应用其实褒贬不一,有的用户觉得晚上睡觉带着表不舒服,有的认为会很耗电。其实因人而异,我比较习惯晚上戴着睡(我有两块表🌚)到了早上起来的时候 Series 3 放置充电,Series 2 带着可以继续记录晨跑状态。AutoSleep 的数据一直是比较稳定的,但是不知道最近是怎么搞的总是会有一些数据不准确的情况发生…… 有些头大。

推荐阅读:简单几步设置,让 AutoSleep 更准确监测你的睡眠

图片出自上文

是一个非常不错的 GTD 应用,除了事项安排之外,我还单独分列了训练和学习等列表。非常好用的事项输入以及每日的邮箱提醒,让我觉得必不可少。当然有关 Todoist 的使用绝对不止这么一点,详细内容可以参阅少数派其他文章。

其他建议?

管住自己的嘴,坚持自己的目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得不到搓衣板一样的身材。健身是一条很长远的路,既然选择就坚持住,别像我有一个九个月的耻辱荒废期。肌肉补剂只有在你努力训练后配合摄取才会有效果,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是正常现象。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受伤。

后记

感谢 Miki 百忙之余参与这次的女生篇撰写,Miki 是我的好朋友,在我最自暴自弃放弃健身和希望的时候,感谢她和我身边的许多朋友尽心尽力的把我拖回他们心中最喜欢的我的那个起点。Miki 和我都只是业余健身的学生,文中如有表述不当或者需要修改的部分,欢迎提出意见和指教。希望大家可以在 2018 年除了拥有非常好的业绩和成绩之外,也可以拥有完美的身材和健康生活。

上次看胸没有,这次有了



像 Mac 高手一样管理应用,从 Homebrew 开始

$
0
0

如果你关注 macOS 相关的文章,会常常会看到这个词:Homebrew。

想找第三方应用了,brew search搜索一下;想下载一个工具,brew install一下;想从 Github 上拷贝一份代码,先别急,打开 Homebrew。这个连图形界面都没有的家伙,为什么出镜率这么高?其实,Homebrew 是统一管理 macOS 中应用的最佳方法之一,而且大量优秀的应用都可以在 Homebrew 中找到。

如果说 Mac App Store 是一家大超市,Homebrew 就是一间精品小铺——如它名字(家酿啤酒)所代表的那样。

在使用 Mac 的你,可能接触过 pkg 格式的安装文件,用它们装上的应用往往不知藏身何处;也可能看到一些「大神」在使用命令行工具,自己很羡慕却不知道如何下载。有了 Homebrew,你就能轻松安装、管理、卸载许多应用,像个黑客一样,一条指令,让它们乖乖执行你的命令。

管理第三方应用,从未那么轻松

许多时候我们需要从第三方下载应用,他们似乎特别喜欢自作主张,逮到一个位置就落地生根,日后你想要升级、卸载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它们。而有了 Homevbrew,你可以把第三方应用装到一个统一的位置,管理起来就能像查户口一样一找一个准。

图片来自 唐小筑 的文章
图片来自 唐小筑 的文章

也许你有每次安装应用时都仔细检查安装路径的好习惯,但如果有一个管理工具能帮你好好调教这些不听话的家伙,何乐不为呢。

啊,对了,下载下来的应用如果带有内购,你仍然需要通过正规方法予以授权,并不是用 Homebrew 就能绕过付费的门槛了。

推荐阅读:

再谈 Homebrew Cask 在 macOS 上安装应用的轻松感 - 少数派

借助 Homebrew Cask,教你快速下载安装 Mac App 新姿势 - 少数派

忘了你的 Mac App Store 吧

Homebrew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但是不代表只有 Power User 才能使用它。Mac App Store 是每个 Mac 用户获取应用的重要渠道,而如果你不满意 Mac App Store 的下载速度和稳定性,那不妨看看 Homebrew 这间集市里有什么替代品。

有了 Homebrew 后,mas也许是你最值得安装的工具,通过它,你可以:

  1. 不想再忍受 Mac App Store 缓慢的打开速度;
  2. 批量安装或更新 Mac App Store 应用;
  3. 快速切换 Mac App Store 账号。

虽然作为一点点的牺牲,你也看不了「编辑推荐」「排行榜」�这些热闹的信息,但我们要的就是简简单单完成应用的安装和更新,对吧。

图片来自 唐小筑  的文章
图片来自 唐小筑 的文章

外事 Homebrew 管,内务 mas 负责,相信你管理起 Mac 应用来会更加轻松。某种程度上,有了 Homebrew 的 Mac 才是完整的。

推荐阅读:终端上的 Mac App Store「mas」让应用的安装与更新无比轻松 - 少数���派

一起来用 Homebrew 吧

Homebrew 本身的用处仅仅是下载、管理各种应用,但正是它极其克制而专精的功能,让 Mac 的应用管理变得无比简单,不论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

是的,当你开始对这个简洁而富有魅力的工具产生兴趣时,你离 Mac 进阶用户就更近了一步。你可能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多 Homebrew 的技巧和通过 Homebrew 可以获得的强大工具,却苦于找不到入门和进阶的文章,那就不要错过少数派为你准备的 Homebrew 专题。

👉Homebrew,Mac 应用管家 - 少数派>

这是我关于餐饮开支的省钱心得

$
0
0

在预算问题中,如何控制购物消费、如何控制基本生活开支(房租、交通费等)这些常见问题已经有很多讨论了,餐饮预算还很少提过。如果只是一句带过「多自己做、少下馆子」未免还是太笼统。即使是餐饮预算这样占比不高的开支,也是有不少优化的方法。

餐饮开支虽然不是占比最高的开支,但绝对是潜力最大的。经过半年多的思考和实践,我的餐饮开支生生是从略低于平均水平,降到了平均水平的 1/3,在以前我是很难想象的。

餐饮预算的目标不应该仅仅是花的少那么简单,因为关系到身体健康,吃得好同样重要,两方面必须都要兼顾。即使是最差的规划,也应该保证饮食质量和之前持平。最佳的结果是:

  • 花的少
  • 吃得好

饮食开支的基本构成

餐饮上的支出,不管是下馆子、自己做还是叫外卖,其实无外乎两项开支:

  • 人工费,既包括他人的人工费,也包括自己的,如果自己做饭,自己的人工也是要考虑的;
  • 材料费,主要是食材的费用,也包括一些必备的装备。

其实,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发展中地区,餐饮开支中人工费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们出去下馆子,吃的其实就是人工费,真正食材费用的占比并不高。而且,越是发达地区,人工费占比越高。

参考德国斯图加特的情况,随便出去餐馆吃点什么,很容易就人均 10 欧以上了,而食材费用一般不会超过 20%。即使在国内,食材费用的占比也不会超过 50%。

另外,我们在买原材料,支出的费用也是包含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比如一些特殊的异地水果,会包含不少运输费用。

降低餐饮开支的基本逻辑

时间换金钱,金钱换时间

根据上面的分析,降低餐饮开支的首要任务应该是降低餐饮人工费。降低人工费用不仅仅少下馆子那么简单,也要考虑自己的时间支出,整体思考。

省下的费用 = 下馆子的费用 - 自己的人工费 - 食材费用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饮食结构,薪资水平也完全不同。所以,很多时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来看。

如果是在国外,不管是下馆子还是叫外卖,费用都相当不低,几乎可以说,不管自己做什么,都划算。

在国内情况又有所不同,平均工资还比较低,人工费占比不高。但是,是不是就不用考虑人工费了?非也,并不是所有地方、所有品类的人工费都不高,比如说,叫外卖人工费占比肯定比食堂就餐高出不少,西餐或者西点的人工费就比一般中餐要高。

我们应该首先找到人工费占比最高的开支来下手。

流程优化 摊薄固定成本,降低可变成本

既然我们决定了用自己的人工来取代外来的人工,降低餐饮开支。那么,就必须考虑如何降低自己的人工成本。我觉得成本核算的两个概念非常有用:

  • 固定成本,单次做饭的固定成本,不随「量」而变化;
  • 可变成本,做饭「量」越多,成本越高;

固定成本主要是做菜的一些准备工作,比如安装、清洗器具。还有一些食材的加工也是属于固定成本,比如揉面团、打奶昔,在一定范围内,不管你做多少,所花费的时间是差不多的。

另外,个人的心智消耗也属于固定成本,对于不太喜欢做菜的人(比如我),一次做菜多还是少,其实心理压力差不多大。倒是多次做菜,心理压力会几何倍数的上升 😝。

至于可变成本,这个应该不难理解,做饭的量越大,工作量就越大,比如洗菜、切菜,或者包饺子、做面条(不包括前期准备的部分)等等。

固定成本的降低主要靠增加每次做菜的量来摊薄,比如我做菜一次固定成本是 10 分钟,如果一次做两人份,平均下来每份固定成本就是 5 分钟,如果一次做四人份就只有 2.5 分钟了。为了降低固定成本,一次做菜的量应该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多。比如做一些面食,面条、馄饨等,我会一次做一个星期以上的量,然后冷冻在冰箱里面,可以放很久。

相比于固定成本的摊薄,可变成本只能直接降低。我的方法是合理的购买一些厨房装备,选择标准是——机器的费用应该能在 2~3 个月以内值回票价。如果不能,那么购买机器就只是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而已,不但不能降低成本,还会导致铺张浪费。

优化餐饮结构,降低材料费

杜绝浪费

浪费是餐饮开支中必须重视的部分,虽然占比可能没有那么高,却是完全不应该出现的,应该尽可能消灭的部分。想要降低餐饮开支,杜绝食材的浪费也是最为立竿见影、且不会影响生活的方法。

虽然完全不浪费不太现实,但是我们也可以用很多方法尽可能的降低浪费。比如:

  • 买水果时只购买少数几样,如果买的品种太多,必然先吃喜欢的,一般的就很可能被遗忘了;
  • 购买食材时,事先想清楚应该怎么用,打算做什么。如果不考虑清楚,很可能买回来又发现想做的菜食材不全,或者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 尽可能把家里的新鲜食材「消耗」完,再购买新食材。不然,旧食材很可能就被遗忘在某个角落了。

发掘给力的菜品

有些菜品不但好吃,而且材料要求低、成本低!我们要找的就是这样的菜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极大的降低餐饮开支,还能提升生活质量。基本选择条件:

  • 易于大批量制作
  • 易于保存、保鲜
  • 原材料要求低,成本低

目前为止我发现的最符合条件的菜品是——带馅面食,其中我选择了馄饨

  • 馄饨相比于饺子,面皮更易于批量制作(方形的);
  • 面皮成分的原因,既可以做馄饨,还可以做面条、米皮,不容易粘,好保存;
  • 最关键的一点,肉馅的成本远低于其他菜品,不管是什么馅,和在一起都很难不好吃。而且碎肉在我们这里是价格最稳定、最便宜的肉类了。

另外,面条也是不错的选择,面条做好可以冷冻在冰箱里,浇头也可以大量制作,冷藏在冰箱里半个星期还是没有问题的。

超市里的冷柜其实是发掘这类菜品的好地方,因为生产厂商已经按照这个方法筛选过一遍了,我们可以直接套用结果了。

买特价食材,而不是特定食材

当地的超市里经常会有规律性的食材打折,优先购买打折的食材,不仅可以省钱,还能够拓展自己的视角,丰富自己的饮食,有利于均衡。

举个例子,如果我喜欢吃苹果,每次去都买苹果,很容易营养不均衡。但是,如果以打折为标准,而不是自己的口味,就会吃到各种不同的水果,丰富自己的饮食。(不过,有些特殊情况,有些水果即使打折还是贵了很多倍,就不考虑了)

对于选择困难症的朋友,这个方法还能解决选择的难题,不用纠结,买打折的就好了。

找到上游货源

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尽可能上游的货源。比如,有些超市是从菜市场拿货的,那么直接去菜市场就是更好的选择,更便宜而且更新鲜。

只是,这一点不太适合德国,在这里超市就已经是第一手货源了,直接从农场拿货。菜市场反而要贵了。

一些给力的厨房设备

搜罗了一下自己的厨房,总结了下面几个对我帮助最大的设备:

  • 厨师机
  • 压面机
  • 调温水壶

厨师机

Bosch MUM4
Bosch MUM4

做过蛋糕,手动打发过鸡蛋的朋友肯定对这种酸爽记忆犹新。厨师机对于西点制作绝对是一个神器,效率高不说,还可以让你无视各种「注意事项」,可以省下大把时间。

因为自身足够高效、足够暴力,可以弥补很多步骤上的不足,比如鸡蛋蛋清和蛋黄分离不好,依然可以无压力打发;也不用小心翼翼的翻拌混合防止消泡,厨师机转一圈直接搞定,比什么手法都好使。

仔细的阅读了德国权威机构 test.de 的报告以后,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德国市面上最便宜、最 low 的 Bosch MUM4,价钱只有竞品的 10~20%,功能性却很完善,各项指标其实都不输于竞品,只花费了 45 欧元。

压面机

压面机
压面机

2017 年度最划算的买卖,没有之一。压面机的成本是 50 欧元不到,只用了在一个多月就值回了机器的成本。

馄饨和面条等面食非常适合大量制作并且易于保存,但是最大障碍是——擀面皮。

馄饨的面皮很薄,手工擀过的人应该会深有体会,每擀一下面皮还会自己回缩。擀好的面皮常常是圆形的,再分割成方形的时候,又会有很多边角。

经过一番研究,我决定购入压面机。做面食最花时间的和面和擀面皮,分别交给厨师机和压面机来搞定,馄饨反而成了最快捷省事的菜品。而且还几乎不需要考虑家里的食材,一股脑变成馅料就 OK 了。

如果晚上回家身心俱疲,这些面食也是最方便的,而且在美味上一点也不差。

后来经过试验,本来 2 个小时只能做一顿的量,而现在 3 个小时能做出一个星期的晚饭。而且压面机附带的面条功能,直接给我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因为在国外只能买到超市的意面(煮熟实在太慢,至少十几分钟),买不到挂面和新鲜的面条,以前自己做又实在太麻烦。自从有了压面机,就爱上了面条 😍。

馄饨
馄饨

面条
面条

调温水壶

调温水壶
调温水壶

调温水壶和保温杯真的是绝配!

烧了热水放进保温杯又不能喝的感觉忍受了好多年,自从阴差阳错的买了调温水壶问题一下就解决了。可以直接烧到 50 度,灌进保温杯,省了好多时间,不用小心翼翼的兑凉水了。

总结

规划餐饮预算的目标应该是:吃得好,花的少。如果以降低营养水平为代价,那么省钱就没有意义了。

餐饮开支可以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两个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在每个部分上分别思考,可以把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部分,有利于找到最优方法。

适当的购物开支,置办一些装备是有利于节约的。但是,必须要经过定量的思考和分析,以免陷入以省钱为借口的消费循环中。

iOS 11.3 要来了,这是 iOS 11 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更新

$
0
0

苹果今天发布 iOS 11.3 的开发者预览版,这是 iOS 11 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次更新。

此次更新加入了 4 个新的动话表情(Animoji),查看电池使用情况的新功能,并将 ARKit 升级至 v1.5,此前短暂出现在测试版中的 iCloud 云端信息(message on iCloud)功能也重新回到了系统中。

目前苹果仅放出了 iOS 11.3 的开发者预览版,公开测试版将于晚些时候发布,正式版则要等到今年 3 月份。

Animoji 又添 4 位新成员

动话表情(Animoji)可以说是 iOS 11 最受欢迎的几个新特性之一,利用 iPhone X「刘海」中的传感器,Animoji 可以将你的面部表情实时转换到经过处理的 12 个 Emoji 上,不少人用它来做 Animoji KTV 或是为电影配音,着实在各大社交平台火了一把。

请输入图片标题

在 iOS 11.3 中,Animoji 又加入了 4 位新成员:龙、熊、骷髅和狮子。

可以直接在系统设置中查看电池寿命

前段时间苹果就降频事件向用户道歉,并在声明中承诺会在 iOS 系统中加入供用户查看电池寿命的功能。

这个功能也会随 iOS 11.3 更新到来,iPhone 6 及以上用户可以在直接在「系统 - 电池」选项中查看电池健康情况,并获得维修建议,不过在今天放出的开发者预览版中还没有见到这项功能,可能要在后续版本中才会加入

关联阅读:

iMessage 信息可以通过 iCloud 同步

iCloud 云端信息的功能在 iOS 11.0 的几个 Beta 版中曾短暂出现过,它允许用户将 iMessage 信息保存在云端,即使更换设备或者重置手机,你也能通过登录 iCloud 账户同步以前的 iMessage,不过这个功能又在随后的 Beta 版中被取消。

这次 iOS 11.3 的测试版苹果又把这个功能加了回来,可以在「设置 - 我的名片 - iCloud」中打开此功能。

请输入图片标题

ARKit 更新至 v1.5

iOS 11.3 还将 ARKit 更新至 v1.5,利用新的 ARKit 技术,iPhone 可以发现并识别标志、海报和插图等 2D 图像的位置,并通过 ARKit 呈现出更加生动的效果,对于博物馆的互动展示,或者电影海报宣传都很有帮助。

其它更新

App Store 应用更新时显示版本号和应用大小:在 iOS 11.3 的 App Store「更新」页面可以之间看到更新应用的版本号以及应用大小。

iPhone X 付款时「双击侧边按键」的提示更明显:此前在 iPhone X 上购买应用时「双击侧边按键确认付款」的提示会直接出现在侧边按钮的位置,不少用户表示提示出现的位置很难察觉到,这次更新苹果这个提示放在了底部的的购买信息框内。

信息应用中加入「商务交流(Business Chat)」功能:「商务交流」主要是方便用户直接在信息 app 中与企业代表进行交谈、安排预约或使用 Apple Pay 购物。这项功能不会向企业透露用户的联系信息,并让用户可以随时终止交谈。

「健康」功能整合更多医疗信息:新的健康记录功能可将医院、诊所和现有的健康 app 进行整合,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轻松查看多家提供商提供的医疗数据。从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将来自多家机构的信息整理在一个视图中,并定期接收有关自己化验结果、用药情况以及健康状况等的通知消息。健康记录数据会被加密并受密码保护。

(文中图片来自 苹果官网

我去了一趟 Ulysses 的德国总部,拜访了这个「工匠」团队 | 幕后

$
0
0

提到德国城市莱比锡,喜爱古典音乐的人会知道,巴赫在这里的圣多马教堂工作了 27 年;钟情于古籍的人会知道,收藏了 1913 年来全部德语书的德意志国家图书馆,不在首都柏林,而在这里。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德国第一条长途铁路,也拥有着欧洲最大的火车客运站之一: 莱比锡中央车站

而对于热衷于在苹果设备上写作的人来说,莱比锡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macOS & iOS 上有口皆碑的写作应用 Ulysses 开发团队就在这里。

如果你对 Ulysses 还不太熟悉,那么来自苹果官方的两次褒奖,德国区 App Store「Best of 2015」和「2016 Apple Design Award」,足以让你认可它的产品水准。它设计精美,功能完善,给每一个写作者带来了沉浸式的写作体验。

然而,在我眼里,Ulysses 却是一家「反常」的科技公司。

成立 7 年来,团队一直保持着小团队的工作模式,至今也只有 14 名员工,但却能做出业内最好的写作工具之一,此为「反常」之一。

大多数科技公司都愿意往硅谷靠拢,以获得更大的投资机会和曝光率。即使是在德国,也会更愿意前往首都柏林,但 Ulysses 就一直驻扎在古城莱比锡(也是创始人之一 Max 的家乡),没有一丝跟着风口跑的意思,此为「反常」之二。

带着对 Ulysses 产品的热爱和对其团队好奇,我代表少数派,应邀前往了莱比锡。在春寒料峭的周一清晨,和 Ulysses 团队聊了聊关于新功能、订阅制以及中国市场的话题。当然登门拜访的最大的好处,是有机会能一探究竟,Ulysses 是在怎样的环境里诞生的。

从左至右依次是:Ulysses 创始人 Max ,少数派 sainho93,市场营销与沟通负责人 Rebekka,中国市场公关关系负责人邵静雅。

Office Tour

Ulysses 办公室所拥有的温度感,与我脑海中对「公司」、「办公室」所带有的刻板产生了强烈的对撞。

带有 Ulysses 图标的大门

Ulysses 办公室的布局非常简洁明了。在打开颇具格调的后木门后,办公室的整体分布便一览无余:办公室的中央空间是休息厅兼茶水室,由此联通各个工作空间。休息厅无论是家具和灯光,都试图给人营造一种温暖放松的气氛,绝无一丝「大干快干」的压迫感。

休息厅

各个办公室按照职能划分:开发、设计和公共关系……最核心的,当属开发团队所占据的办公室。

开发团队

开发团队成员不分级别,围坐在房间中央的办公桌边。其中创始人 Max 为了健康,果断选择了站立式办公。

从窗户眺望,正好能将公司所在街道的街景一览无余。莱比锡作为千年古城所积淀下的古典气质,渗透在城市的一砖一瓦,但恰恰又和 Ulysses 产生了奇妙的融合。

将视线收回到房间里,我便立马被慢慢一墙的「功勋章」所吸引。画框中都是 Ulysses 在 App Store 中被推荐时的截图。从 2013 开始,Ulysses 积累下了来自苹果官方和用户两边的上佳口碑。

提起德国公司,我总会联想起它们的「效率」和「严谨」,不自主就以为德国公司的办公室也会是相应的严肃风格。但在 Ulysses 办公室,完全不会给身处其中的人带来一丝压迫,团队在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中,数年如一日的打磨着自己的产品。

想看视频版的 Ulysses 之旅以及 Office tour,可以观看我拍摄剪辑的 Vlog(如果不介意比较晃的镜头):

专访 Ulysses 团队

尽管是本应最忙碌的周一上午,Ulysses 的创始人 Max、市场营销与沟通负责人 Rebekka 和中国市场公关关系负责人邵静雅还是欣然接受了少数派的采访。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们畅谈了关于 Ulysses 的现在与未来。

π:你们一直保持着一个小规模的团队,你们觉得这对你们开发 Ulysses 有哪些优势?

Max:我认为小团队的优势,在于成员之间非常熟悉,彼此了解,省去非常多不必要的沟通成本。团队的结构非常扁平,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例如 Rebekka 负责市场营销,程序员负责编程。当我们需要互相沟通时,可以非常快的找到负责的人。团队内部没有绝对的上下级关系,可以为了一个同一个目标互相平等的交流,但又能明确自己的使命。

Rebekka:正如 Max 所说,我们团队的结构非常扁平。当我有疑问的时候,非常轻松就能得到来自其他成员的解答。不需要像大公司一样有非常多的会议。

π:Ulysses 的设计一直以来广受好评。可以谈谈你们认为设计一个写作工具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Max:我希望每个使用 Ulysses 的用户,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悦。用户通过我们的产品,能真正感到自己富有生产力。用户能清楚的明白,自己能完成多少任务,能高效的完成任务。而不是将精力和时间消耗在整理数据、调整文本格式上。用户也不用担心同步等问题,能随时随地的写作,能一直集中于写作本身。

Rebekka:用户可以通过 Ulysses 完成很多任务,导出文本、排版格式等等。但是最重要的,是用户能在 Ulysses 里集中于写作。

π:Ulysses 的中文适配一直都做得很及时,这一点在国外开发者当中还蛮少见的,对于中国市场你们是怎么看的?

Max:在中国市场我们的用户越来越多,2016 年中国市场超过了德国,成为我们用户量第二大的市场。所以我们很早就认真地讨论过中文适配的问题。我们认为中国用户不会太愿意在英文版的 Ulysses 上工作,会让使用 Ulysses 变得棘手,所以我们都一直及时的做中文适配。

Rebekka:实际上这对我们还是一点挑战,我们完全不认识中文,也没办阅读中文。但是我们认为要为每个市场的用户考虑,才能获得更多的用户。

π:Ulysses 去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订阅制,你们还为此单独写了一篇文章,其中你们也谈到转为订阅制之后的优势。例如「订阅制让更多人能够有机会用上 Ulysses」,和「订阅制后一次大版本更新可以分拆成多个小更新,减轻开发压力」。目前来看,订阅制实现了你们期望的目标了吗?

团队内部讨论订阅制时的画板还保留着

Max:现在来看还是太早,没法给出肯定的结论,起码要(开始订阅制)一年后才能评估它的效果。但是它带来的趋势已经逐渐明朗,我们能更容易接近用户,也能根据市场调整策略。例如中国市场的订阅价格,其实只是德国市场的 80%。至于开发上的压力,其实一直都有。我们必须不断开发新功能,以留住用户,但现在不用将所有新功能攒到一起再发布。

订阅制对我们来说也是新鲜事物。我卖了十五年软件,但是现在也没法给出结论,说订阅制是好还是坏。所以我们现在也需要时间,去看看订阅制到底有哪些优缺点。我想到了秋天的时候,应该能有一个清晰的答案

Rebekka:Mac 版我们一直有试用版,但是 iOS 没有。所以订阅制的另一个优势是,用户可以轻松的将应用下载下来去尝试。

用来显示用户量等信息的显示屏

π:你刚才提到,转为订阅制之后,可以在新版本中为 Ulysses 不断增添功能。可以透露一下目前正在开发的一些新功能吗?

Max:我们的需求列表一直很长,完成了一个新功能,就会有两个新需求被记进去。现在我们正在优化写作目标机制,希望用户可以设定目标,设定截止日,用户能直接看到自己的进度是快还是慢,是否需要加快写作的进度。我们还会优化 Code Block,优化查看和管理关键词的方式,更大的计划还有文档协作,为电影、学术等专业领域写作体验优化等等。当然这些大的计划都需要更多的时间,目前只是计划阶段。

π:可以详细聊下关于文档协作的功能吗?我相信有很多用户急需这个功能。

Max:目前这个功能还没有排上开发日程,但是我们对此也有了一些构思。我们希望借助 Ulysses 本身的文档结构(注:Max 这里指的是 Ulysses 中文章可以被分为多个片段,导出时再合成一篇文章),实现近乎无缝的协作方式。除此之外我们还希望 Ulysses 能完成审稿等一系列流,让用户在 Ulysses 里就完成一切工作。 

后记

此次探访 Ulysses 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有自己喜欢的事易,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难。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Ulysses 无疑会面对所有该有的竞争、市场风险甚至来自用户的压力。但 Max 坚持开发了 Ulysses 逾十二年,能让他坚持下来的,我想只有是对这份事业由衷地喜爱。

Ulysses 没有像其他企业一样站在「风口」起飞,甚至都不愿意追着风口跑。在古城莱比锡的办公室里,犹如传统工匠般的工作模式。最后呈现给世人的,是又一款「Made in Germany」的佳作。

关于「幕后」

我们每天会接触大量的软件、硬件,但是多数时间下,都只是以固有的「使用者」视觉去体验和评判,快节奏的模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太多背后的理念。「幕后」栏目 因此而生,我们会不定期邀请一些开发者,讲述他们创造产品背后的故事。这是本栏目的第 42 篇文章。

👉 阅读其它「幕后」故事 >


[送码] 安全高效,专为团队办公打造的企业网盘:亿方云

$
0
0

2016 年个人网盘的大面积关闭,让很多人开始关注和使用企业网盘,作为专业在工作中使用的网盘,其专业度、办公操作体验和安全性都优于个人网盘。

但是与大多数人的理解不同,企业网盘不仅仅是文件存储和备份工具,文件协作效率提升、团队知识沉淀和经验传承等才是企业网盘最重要的价值。

这也是 亿方云 与普通企业网盘在产品理念和价值层面最大的不同。

在日常办公中,员工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展示。

对于个人,亿方云是一个工作中使用的网盘,可以帮用户轻松存储和备份工作文件,同时也可以随时随地的便捷访问、预览和编辑文件。

对于团队,亿方云是一个基于文件的团队协作平台,团队成员可以基于项目建立协作文件夹,实时同步和共享最新资料,基于文件进行讨论,多人共同编写同一份文件,甚至将文件发起审阅多人确认,提升各团队成员之间的文件协作效率。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亿方云的具体功能:

便捷的文件自动备份、查找和访问

  • 工作文件实时自动同步和备份
  • 海量资料中,快速定位所需文件
  • 无需安装专业软件,轻松预览文件
  • 无需下载,在线编辑工作文件

团队文件共享与协作

  • 团队内外部文件共享,保持信息同步
  • 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同一份文档
  • 文件历史版本,随时追溯查看
  • 文件评论和弹窗消息提醒

团队效率提升神器——文件流转套件

  • 文件分享
  • 文件收集
  • 文件审阅

便捷的文件自动备份、查找和访问

工作文件实时自动同步和备份

日常办公中,绝大多数的工作都是以文件的形式展示,如何将文件便捷安全的存储和备份是企业网盘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价值。通过亿方云,用户可以无感知的实现 PC 端与云端文件的实时同步,本地文件保存后自动同步至云端,云端文件修改也实时同步到本地。支持局域网同步加速,断点续传,支持企业内部秒传。

海量资料中,快速定位所需文件

在日常工作中,「找文件」这个动作其实花费了我们非常多的精力。资料同步到云端后,利用亿方云的全文检索能力,用户可以在海量资料中快速定位所需要的文件。

即使只记得文件内容中的某些关键词,也可以通过全文搜索来定位到目标文件,支持通过选择文件所在文件夹、关键词类型、时间范围来进行精准搜索,在一个庞大的资料库中查找文件不再麻烦。

无需安装专业软件,轻松预览文件

亿方云一直在努力帮助用户更方便快捷的访问和使用文件。日常办公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格式的文件,比如 CAD 图纸,需要查看但电脑又没有装专业软件,这个场景下亿方云可以帮助你完美预览专业文件,并且无须下载任何应用或者软件。

亿方云支持 100 多种格式的文件在线预览,不管是 Word、PPT、Excel、PDF、JPEG 等常用格式还是 CAD、PSD、revit 等专业格式,都可直接在线查看。

无需下载,在线编辑工作文件

为了方便日常办公,亿方云提供了在线编辑功能。存储在云端的文件可以直接在线编辑,不需要下载,同时编辑时自动锁定文件,锁定期内其他人只能预览,无法修改文件。锁定时其他人仍可正常预览、下载,解锁之后可编辑状态。

团队文件共享与协作

团队内外部文件共享,保持信息同步

我们经常遇到一个项目多人参与的情况,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工作,资料都在各自电脑本地,项目信息可以通过开会同步,但当前项目资料实时变化无法同步,同时项目结束后的项目资料归集也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

亿方云通过建立协作文件夹完美解决团队协作资料信息同步及归集问题。可以快速建立各部门的共享文件夹,也可按项目需求与客户、合作方等外部协作者建立共享空间,当文件被修改,云端实时同步,确保共享文件的各方使用最新的文件版本。支持对不同成员进行权限设置,保证文件安全前提下实现各种协作需求。

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同一份文档

亿方云支持多人在不同客户端、不同地点同时编辑同一份文件,进行内容协作,避免文件传输的繁琐过程,大幅提升团队工作效率。应用场景包含行政数据统计、财务数据汇总、多人协作标书制作等。

文件历史版本,随时追溯查看

随着文件的不断修改和更新,亿方云会自动保存文件的历史版本和历史修改记录,可随时追溯查看,最多支持 100 个历史版本保留。历史版本可实现「设为最新版本」「下载」和「删除」等操作。

文件评论和弹窗消息提醒

在聊天工具群内讨论工作,很容易被其他的聊天内容覆盖,不专注,并且回溯查看讨论内容时需要摒除大量无用信息,耗费时间和精力。

亿方云支持针对单一文件进行评论,交流内容与文件内容强相关。一份材料的讨论需要谁参与时直接在评论中@对方。同时亿方云支持消息实时提醒,收到消息时自动在系统内弹出提醒,并可点击快速跳转查看。支持按消息类型 / 已读状态进行筛选查看。

团队效率提升神器——文件流转套件

文件分享

「发送文件给某人」是文件除了编辑之外的最主要价值。我们经常使用邮件、QQ、微信、钉钉等工具发送文件,文件发送方首先上传文件,接收方也需要经历下载的过程,如果遇到超大文件还会经常遇到上传下载失败的情况。

亿方云为用户构建了一个快捷的文件分享通道,在亿方云上直接分享文件,告别上传、传输等过程,一键直达。支持为文件 / 文件夹生成外链(二维码)分享,在文件分享前可进行下载权限、访问期限、访问密码等权限设置,并支持一键分享给部门 / 群组 / 同事。

文件收集

如果你需要向几个人、几十个人甚至几百个人收集文件,你会怎么做?我们大多数人会有这两种做法:

  1. 群发邮件,要求按格式回复邮件,然后一个个接收、下载、统计;
  2. 建一个微信群或钉钉群,反复强调要求群内成员提交文件,并挨个小窗口催要。

我们预想一下,如果是需要收集 100 人的文件,需要一个人耗费多大的时间和精力?真的难以估计。

其实如果放在亿方云上,文件收集非常简单。

在亿方云上发起文件收集邀请,被邀请人接收到信息后,可以自行将文件上传到指定的文件夹中,无需传统的邮件或 QQ 发送,大大减少文件收集时间。支持通过链接向外部成员发起收集。在文件收集的过程中,成员之间的文件互不可见。同时还支持收集统计,各个成员是否上交文件清晰可见。

文件审阅

做为一款文件管理与协作工具,文件审阅功能必不可少。或许此功能跟 OA 有很大雷同,但亿方云的审阅功能更专注于文件内容本身,而不是事项。

当文件需要多人确认时,可发起审阅,支持多个文件同时发起审阅审阅可导出 Word 格式的记录文件,包含审阅详情(标题、发起人、发起时间、审阅人)、审阅文件和审阅回复。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之外,作为企业级产品,我们也在企业管理、文件安全保障等层面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比如企业管理报表、风控体系、云查毒、文件防泄漏等,并且通过可信云、公安部等级保护、ISO20000/27001、CSA STAR Certification 2013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等行业顶级安全认证,欢迎大家下载亿方云体验我们的产品。

最后,从功能回到我们做产品的初衷,亿方云的使命是「让企业更快、更聪明的运转。」

这句话中有两个核心词,「更快」和「更聪明」。亿方云作为企业最基本的办公工具,可以在很多的维度帮助企业变得更快。不管是更快的访问和共享信息,还是更高效的团队协作,再或者如提升决策效率,执行效率和管理效率。

同时,企业最重要的知识和成果都存储在企业的文件里,但存储对于企业的价值极其有限,企业如果想要保持高竞争力,就必须不断的学习适应变化,亿方云可以帮助企业积累和传承知识,赋能给组织的每一个人,让企业变得更聪明。

少数派读者特惠

春节将至,我们将在通过本文链接注册的读者中抽取三位幸运用户,赠送价值 3600 元的亿方云团队版一年使用权。提前祝大家春节快乐。

  • 注册链接:亿方云
  • 领奖方式:工作人员将会在 2 周内电话联系通知中奖。

哪款 Android Telegram 客户端更适合你?我们对比了这些应用

$
0
0

2017 年国内使用社交聊天工具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常规出现的微信、QQ、新浪微博外,越来越多应用开发者和网站将 Telegram 作为很重要的社交平台之一。Telegram 目前已经支持了 Windows、macOS、Android、iOS、WP 和 Web 平台,但其官方 Android 应用,在使用体验之后,我觉得还有以下可改进的地方:

  • 缺乏官方中文切换的功能。总有一些朋友面对非中文的应用界面,有种「抵抗」情绪,「直观」体验上难以产生中文语境下的亲和力。Telegram 官方应用缺少切换中文语言的内置功能,需要通过第三方中文语言的文件才能间接实现中文切换。在这里推荐关注 Telegram 中文频道,按照提示下载中文语言包,并通过简单的安装步骤即可使用;
  • 应用主题定制化选项较少。官方应用的主题定制上仅支持颜色主题、聊天室背景、字体大小更换;
  • 其他地方。部分功能需要较多的繁琐步骤,比如静音 Telegram 好友和关注频道、群组的消息提醒,需要进入每个聊天页面进行设置,或者在官方应用后台的「通知与声音」的设置中统一关闭;所有聊天信息在同一界面下,不容易区分哪些是好友、群组、频道等联系人消息类型。

由于 Telegram 的功能提供了开放的 API 开发接口,所以也催生了大量第三方 Telegram 客户端。在这篇分享文中对比使用了两款 Android 平台的第三方 Telegram 应用,与 Telegram 官方版本相比,它们有没有闪光的地方。

两位主角

现在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两位主角:Plus MessengerTelegreat,Plus Messenger 作为历史悠久的第三方 Telegram 客户端,Google Play 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达到了 500 万至 1000 万的区间,而 Telegreat 宣称自己是 Plus Messenger 的改良版,由台湾应用开发者 Sean Wei 出品。

Plus Messenger 的亮点

Plus Messenger 作为较早出现的第三方 Telegram 客户端,在支持中文语言、定制主题和分组显示消息类型上有着不错的表现,不少后来发表的应用或多或少都有去借鉴,同时还保持了很不错的操作流畅度。

Plus Messenger 在应用设置中提供了简体中文的切换选项,初次安装也会自动根据手机语言的设置环境调整应用语言,应用目前支持多达 29 种语言。

Plus Messenger 分组显示消息
自由选择显示的标签页

Plus Messenger 在主界面中,支持分组显示不同的消息类型,分为用户、群组、超级群组、频道、机器人以及收藏的消息,用户通过滑动或者点击的交互操作即可进行不同消息的切换。

Telegram 官方应用的主题调整选项

Plus Messenger 另一大特色就在于拥有丰富的主题调整和 Plus 高级功能设置,Telegram 官方应用支持对消息的字体大小、聊天室背景、是否使用动画效果的选项进行调整,本身内置了预设、蓝色和黑色的应用主题,官方在主题和交互方面,可调节的选项并不多。而 Plus Messenger 的主题调整主要针对界面样式,包括了各个控件的颜色/形状、字体样式/大小、渐变效果这几方面。

左为 Telegram,右为 Plus Messenger
Plus Messenger 丰富的主题颜色

上面就是经过主题调整后 Plus Messenger 与 Telegram 官方应用的对比图。

Themes for Telegram 和 Themes for Plus Messenger

如果你喜欢收藏和下载大家分享的 Telegram 主题,Plus Messenger 开发者 rafalense 还开发了 Themes for TelegramThemes for Plus Messenger 这两款类似主题商店的应用,让热爱更改主题设置的用户有更加丰富的选择。

Plus 设置

另外,Plus Messenger 在 Plus 设置中提供了功能调整的选项,我个人常用的选项是:设置要发送图像的质量为 100%、关闭用户个性签名、开启在菜单中隐藏手机号码和打开保留原始文件名称,当然 Plus 设置中并不止这几个选项,用户还可以针对对话框、消息、通知的部分做更加细致的调整。

Telegreat 的亮点

Telegreat 作为刚发布没多久的应用,本身的定位就是作为 Plus Messenger 的改良版本,所以上手使用 Plus Messenger 后,再去使用 Telegreat,用户会很容易察觉到这两两款应用在界面布局、功能设计上有不少的相似之处。在体验 Telegreat 之后,发现其支持中文界面、主题定制(比 Plus Messenger 少了下载主题的功能)、分组消息上也有很好的完整度,同时也增加了几个较实用的功能:

Telegreat 主界面默认增加管理人和未读消息的标签

主界面默认增加了管理人和未读消息的标签,其中未读的标签方便了用户查看哪些还未阅读的消息类型,不会与已经阅读过得消息类型混在同一界面中。

聊天界面直接更换背景

用户可直接在聊天界面中更改对话背景,用户无需再进入多层级的设置页面才能完成设置。

侧边栏快速跳转

Telegreat 聊天界面侧边栏拥有快速跳转功能。用户进入某个聊天界面后,可以通过右边侧边栏快速跳转到其他还未阅读的消息,无需跳回主界面。

官方版本外的好选择

Telegram 以其点对点加密加密聊天、聊天记录云同步绝不丢失、频道公告等优点,成为不少朋友另一个社交平台的选择,其开放功能的接口又让第三方开发者开发更多非官方的客户端。Plus Messenge 和 Telegreat 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两款应用完善了 Telegram 官方版在中文语言界面、消息分类、主题定制等方面的功能。

如果你已经将 Telegram 作为社交平台的主力工具,刚好在寻找更加易用、更加完善的第三方 Telegram 应用。那么,我推荐你尝试使用 Plus Messenge 和 Telegreat。

软件下载:




你期待已久的微信多账号功能,就要在下一版里上线了

$
0
0

微信最近的更新频率可以说非常频繁且很有诚意,近几次的更新都带了不少让人惊喜的「小功能」,在这次的内测版本中,微信更是推出了让大家都期待已久的微信「多账户」功能。

你可以复制以下链接,并在微信中打开,便可以得到 Android 内测版的下载提示页面。

下载链接:http://support.weixin.qq.com/cgi-bin/mmsupport-bin/readtemplate?t=page/android_exp__index&clientversion=下载

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次内测版究竟更新了哪些具体功能:

切换账户功能

以往你在手机上登录另一个微信号时,需要退出 A 账号,然后输入需要登录 B 账号的名称和密码;或者使用手机系统内置的双开应用功能。

这次的内测版终于新增了一键切换账户功能,打开「我 - 设置 - 切换帐号」,将弹出轻触头像以切换账号的页面。就可以只需要输入一次的账户密码之后,下次无需再重复输入,即可完成两个账户之间快速切换登录的操作。

需要留意的是,一键切换账户的功能仅是解决了退出登录时手动输入的问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双开」微信应用,未能实现两个账户同时接收微信消息的功能。

集中管理发现页栏目

目前微信在发现标签页中已经集成了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等十个栏目,这次内测版更新则增加了集中管理发现页栏目的功能。打开「设置 - 通用 - 发现页管理」后,可以在同一页面中快速打开/关闭任一发现页栏目。

微信零钱通正式推出

少数派之前发布过《除了「余额宝」,你手机里的「零钱」还可以存到这些地方》这篇文章,提到了微信零钱通的存钱服务,当时还未全面开放给全部用户使用。

这次的内测版本微信零钱通也面向全部用户正式上线了,打开「我 - 钱包 - 零钱」,在我的零钱页面中可以看到「零钱通,随时支付并享收益」的提示字样,点击后打开零钱通开通页面。目前零钱通的宣称优点是:实现微信支付的功能、转出资金实时到账。

其他新变化

除了上面四个主要的更新外,这次内测版还带来了一些优化更新:

  • 收藏笔记可保存为图片,并且可分享至朋友圈。
  • 丰富的视频编辑功能,将视频发到朋友圈,可以实现添加颜色标注、增加文字、表情和裁剪十秒钟短片的编辑操作。

这次内测版的更新更多集中在非微信核心功能(聊天、朋友圈、公众号)的更新,比如微信账号登录、发现页栏目管理等,如果你需要频繁切换微信账号的话,相信这一内测版本能够满足你一部分的需要。


更多微信的使用技巧:


用不着的旧手机号不要随意丢弃,主动销户可以为你省去不少麻烦

$
0
0

上周,中国联通更新了官方营业厅客户端,新增加一项相当实用的功能——手机号码销户,让用户终于可以在手机应用中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地注销个人手机号码。所以这一篇指南就来整理一下国内三大运营商手机号码销户的操作流程,透过这份指南,来了解明白销户的重要性,以及究竟有哪些途径可以实现手机号码销户。

销户是什么

早几年偶尔会看到这样的新闻,用户将不使用的手机卡丢在一旁,多年后竟然收到了运营商催缴欠缴的月租费用,出现这样「乌龙事件」的新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户没有将不再使用的手机号,主动向运营商注销。

销户是指用户结清费用,与电信运营商终止产品订购协议的业务,注销其所使用的号码。手机销户之后,这个号码会被运营商收回,再放出去其他用户,而如果选择停机的话,机主还可以保留一段时间,续费重新激活后可以继续使用这个手机号码。


手机号码注销或者更换之前,你可以通过少数派另一篇分享文做好网络账号服务的解绑操作:手机换了新卡后,我换绑了这些账户的手机号


联通用户销户指南

中国联通目前支持两种方式办理手机销号业务,其中移动应用的途径最为方便,而线下营业厅成为最「保险」的做法。

途径一:直接在官方客户端办理

这次中国联通再次成为先行先试的代表,根据官方给出的更新公告,用户将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 Android 或者 iOS 版本更新至 v5.6.2,即可在「服务 - 办理」滚动到页面最后可以找到「销户」的入口,点开之后可以看到这样的提示界面:

目前,用户通过手机营业厅 App 自主注销手机号码,只支持本机手机卡销户业务,不能手动输入手机号码。应用内支持两种验证方式:短信验证码和 ICCID 码 1 校验。需要注意的是,根据联通官方的用户协议,有两点重要的内容:

  1. 因为销户影响网络服务解绑有可能造成用户隐私和财产损失,。
  2. 手机号码销户后会在次月生效,如果已使用国际漫游的待销户手机号码将于次月正式销户,否则需要结清相关欠费后,方能正式销户,话费余额可以转移到预留的手机卡中。

途径二:前往号码归属地的营业厅

通过微信在线咨询客服,得到的答复是支持通过号码归属地的营业厅办理销号业务。用户希望注销的号码如果无协议等限制条件,持本人有效证件到号码归属地营业厅即可办理销户手续。

用户可以在营业厅查询的 页面 中找到离自己最近的营业厅,并且可以通过电话咨询的形式先沟通需要办理销号所需的材料(通常是本人身份证或者委托文书),以及要注销的手机号码是否支持前往办理注销,之后再前往办理该业务。

移动用户销户指南

中国联通推出营业厅自主销户业务后,网上已经有新闻评论说中国移动是否「敢」跟进联通的自主销户策略,根据收集的资料来看,中国移动暂时仅支持线下营业厅办理销号业务。

在移动官网实体营业厅的 查询页面,与之前的做法一致的是,找到附近的营业厅,前往之前最好电话沟通咨询能否办理手机销户的业务。

经过在线咨询移动客服,动感地带或神州行、全球通客户销户的规则有所不同:

  1. 动感地带或神州行号码不再使用,无需办理销户手续,当动感地带或神州行号码进入冷冻期,则该号码无需再使用;
  2. 全球通客户解除服务协议;或欠费三个月,移动公司将客户的状态设为欠费销户。客户交清费用后,移动公司将回收号码的使用权;
  3. 新开户一个月后才能办理销户业务。

电信用户销户指南

中国电信将销户称为拆机,经过在线咨询得到的答复是携带个人效证件,前往有拆机业务的营业厅办理,需要注意在不能办理异地拆机,需回号码归属地营业厅办理。

打开电信线下营业厅位置的 查询页面,找到最近营业厅,前往之前最好电话沟通咨询能否办理手机拆机业务。

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自动销户

可能已经有朋友将放置大半年的手机卡拿来拨打时可能提示已经不能使用了,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运营商会对 3 个月不使用的手机号码进行了自动销号。

但手机卡依然会在这段时间里产生月租费用,并且这部分拖欠的费用有可能进入营业厅的黑名单,用户在当地办理手机卡业务时,会被要求补齐原先的费用才能办理,并且会影响用户所在运营商的账户信用。所以如果用户的手机号不打算使用的话,完成各种解绑之后,一定要注意销户。

号码归属地销号

三家运营商目前还不支持异地注销手机号码,即需要注销的手机号码归属地是 A 市,用户需要时本人或者出具委托书的形式前往 A 市办理销号的业务。

销户和停机的区别

停机业务与销户有所不同,用户不希望直接注销手机号码,有可能以后还会使用的话,可以选择办理停机保号,运营商通常会收取所谓的保号费用,一般是 5 元/月,6 个月不开机运营商会回收号码销户。中国联通需在线下营业厅办理停机业务,移动网上营业厅 和 电信网上营业厅 均可在线办理停机业务。

结语

手机销户的概念和实现的过程并不像手机转换套餐那样,存在太大的难度,也没有传说中「老用户与狗不得办理」的霸道潜规则。

但是目前不少用户并没有主动销户意识,更多人会选择将不要的手机卡荒废在家或者直接扔到垃圾堆里,这样的操作或多或少存在隐患,有可能信息被盗、身份被冒用等牵涉到个人切身利益。

同时,运营商也面临用户离网后营收降低的压力,在销户的环节上设置了不少障碍。所以希望通过这篇销户操作指南,帮助到大家重新认识手机号码销户的重要性,并且根据操作流程较为轻松实现销户的目的。

如何在 Windows 上实现自动化?让这些工具帮助你

$
0
0

Windows 作为全球覆盖范围最广、个人用户量最高的操作系统。它代表着最广泛的生产力,自动化的工作流程自然是少不了的。这里就为你介绍一些 Windows 上的优质自动化工具。

由于每个人的需求不同,自动化的流程也不尽相同,所以本文不会讨论具体的流程和案例,仅对工具进行介绍。

简单易上手的自动化工具

大多数人选择工具时更倾向于直观的、低门槛的工具,这类工具简单实用且容易上手。Windows 上的选择很多,这里选取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工具:Microsoft Flow 和 Windows 计划任务,分别负责 网络服务 和 本地自动化 两个部分。

网络服务流:Microsoft Flow

Microsoft Flow 是微软在 2016 年 6 月份推出的功能,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相当不错的自动化工具。它的使用方式与 Workflow 和 IFTTT 非常相似,Microsoft Flow 的主要功能是 串联各种网络服务 ,围绕着 Office 套件、邮件、各类国外网盘、国外社交软件展开的工作流。

Microsoft Flow 支持 204 项接入服务,IFTTT 则提供了 573 项接入服务。单从数量上来看,后者远超前者,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体会不到差别,因为需要用到的常用服务类似,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那些「独占」服务。Microsoft Flow 中对于 微软自身的服务 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其中不乏 Todoist、Github 等优秀的应用,还有自家的 Outlook、OneNote,并全线支持了微软的 Azure 云计算平台。如果你的全套工作流程都是基于微软的工具,那么 Microsoft Flow 比 IFTTT 更适合你。

Microsoft Flow 的特点是类似于 Workflow 的 多步骤操作,在服务之间可以做到 顺序结构、条件判断、循环操作,不像 IFTTT 单个机器人只支持触发条件和具体操作两个步骤。在流程中加入了类似 Magic Variable 的功能,可以将流程中用到的变量直接添加到 Flow 中。这就大大扩展了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功能。微软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使 Flow 达到一种可编程可定制的效果。

此外,在 Microsoft Flow 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常规网络服务,还添加了对文件系统、文本分析、FTP 的支持,还有变量、控件、数据操作等便于用户进行更精细化调整的工具,将网络服务与本地进行了结合,使得 PC 本地文件在本地配置网关之后也可以加入 Flow 中,这是它与 IFTTT 最大的区别。

总体而言,Microsoft Flow 更像是一个 Workflow 和 IFTTT 的集合体,将多项网络服务打通、串联,实现一套完整的工作流。

本地自动化:Windows 计划任务

其实 Windows 本身自带了自动化功能,这就是 Windows 计划任务

不过说实话很少有人用到它。一方面是 Windows 没有对这个功能做太多引导,另一方面 Windows 的用户会习惯性关机,导致一些任务无法执行,久而久之也就放弃了它。目前已经沦为软件自动更新的主阵地。

实际上 建立计划任务很简单,设定触发器、设定启动时的操作、设定脚本或者程序,就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比较实用的计划任务有「开机启动 WiFi」「定时关机」「自动备份文件到移动硬盘」等。

除了基本功能,还可以添加 更具体的触发条件和限制,「PC 空闲 10 分钟后再启动任务」「运行时间超过 3 天自动停止」都是一个多选框的事。

如果对批处理比较熟悉,可以试试 更高级的使用方法:写一个 .bat 脚本交给它运行。这样就可以执行一连串的任务,适用的场景会更多。比如实现定时清理各处的缓存文件、关闭后台程序提高运行速度、断网时自动检测网络状态并生成报告等一系列功能。

专用自动化工具

本地效率工具 Listary

Windows 中自带搜索功能很慢,为提升效率就需要用到一些额外软件。

Listary 是 一款集搜索与调用为一体的效率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 增强文件浏览和搜索功能,可以完成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快速搜索,收藏常用文件夹,快速切换到当前路径,快捷右键菜单等高效操作。使用方式上类似于 macOS 中的 Spotlight,双击 Ctrl 调出搜索框。

它可以方便地完成本地搜索、复制路径、网页搜索、应用搜索、快捷使用命令行、快速调用软件等功能。比如我想在某个目录中以管理员身份打开 cmd。原先可能需要鼠标进行多次操作才能打开,然后 cd 到当前目录。有了 Listary 后,只需打开这个目录,双击 Ctrl,输入 cmda,就可以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Listary 中 支持高度定制化的关键词设置,比如添加快速 Google 的功能,只要了解它的搜索规则,就可以随意添加想要的搜索引擎,将来只需输入 gg + 关键词就能打开浏览器搜索。

这软件中有个值得一提的小功能:快速切换到当前路径,这是替我节省时间最多的一项功能。在保存文件时默认会跳转到上次保存的位置,只要有 Listary 在后台运行,只要在旁边正在运行的窗口中点击一下,就会快速切换到当钱的路径。这个功能可以极大地提升我们保存文件、选择文件的效率。

Windows 上的效率软件有很多,Listary 实际上是一个国产软件,它对于中文的支持非常好,是最值得推荐的软件之一。除了 Listary,Wox 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者之间大概是 Alfred 和 LaunchBar 的差别。


自动化的文件管理方式:DropIt

Windows 在文件管理方面经常会碰到需要批量处理的情况,如果用计划任务的方式处理会很麻烦。所以就要用到第三方的文件管理工具:DropIt,这款软件简直是专为懒人而生的。

简单地说,DropIt 是一款将文件自动分类的软件,非常适合不愿意手动整理文件的用户使用。

它可以 定时监视某个文件夹中的内容,并将符合筛选条件的文件 自动归类 到另一个位置。比如自动将「下载」目录中的文件归类为「压缩包」「视频」「文档」等。全程不需要手动操作。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文件管理工具。

除了自动归类,你还可以通过 DropIt 快速完成 对文件的流程化操作——将修改日期为今天的文件筛选出来 → 将这些文件打包 → 发送到移动硬盘。原本一连串的操作在 DropIt 里只需要一步。

DropIt 明白用户的懒惰,所以为他们打造了自动分类、监视文件夹、各种人性化的功能。同时又把规则的制定权留给了用户自己,让用户方便地建立起自己的文件管理方法。

尽管它的界面不那么美观,UI 风格不那么统一,但它的功能直切痛点,没有多余的功能,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够以自己的想法整理自己的电脑,这就足够了。


高度定制的自动化

Windows 的 Power 级功能其实并不少,为了实现高度可定制的的自动化,一些以脚本语言为主的自动化软件因此诞生。

Windows 批处理

Windows 中自带的批处理文件(Batch File)是一种简化的脚本语言,本质上就是 DOS 命令的集合。适合执行重复性的任务。像是清理系统垃圾、刷新系统缓存等操作都可以用批处理实现。

如果有编程的基础,学会一些 简单的批处理语句 就可以完成不少操作了。这些操作可以方便地调用系统自带的软件,也可以实现对文件、网络、进程的管理。

它的缺点同样明显,由于运行环境复杂,越复杂的操作就越容易出错,难以保证所有代码都按照顺序执行。虽然它支持循环、嵌套甚至是动态变量,依然不推荐用它完成过于复杂的操作。学习使用 Powershell、Python 等语言显然更为合适。

Windows Commands 官方文档

自动化操作:AutoIt GUI

AutoIt 是一个使用脚本语言的自动化软件,采用的语言类似于 Basic。它可以模拟键盘按键、鼠标移动、对窗口的控制来实现自动化操作,而在其他语言中很难做到这些操作,这便成为了它最大的亮点。

AutoIt 中还可以将脚本编译成 .exe 可执行文件,由于 .exe 文件更容易被其他软件调用,可以配合 Windows 计划任务使用。这也使它的功能覆盖面更为广泛。在 AutoIt 的论坛中也有不少人分享利用 AutoIt 制作的小工具,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自由定制快捷键:AutoHotkey

AutoHotkey 是 Windows 上一款非常强大的脚本工具,可以通过自定义的一个快捷键触发一系列的动作,可以通过命令调用系统接口、其他程序或是编写可视化界面。

在学习初期,也可以配合 Pulover's Macro Creator 这样的键鼠录制工具来达到想要的效果。

其实它的功能上与 AutoIt 比较接近,但是两者采用的语法规范并不相同。比如在 AutoHotkey 中的每个功能都以「命令」的形式出现,而 AutoIt 是以「函数」出现的,并不通用。

至于两个工具如何选择,我个人的意见是:如果你学习过 Basic,可以试试 AutoIt,反之则推荐 AutoHotkey。


AutoIt 和 AutoHotkey 都需要用独立的脚本语言编写,学习成本比较高。这里只做简单介绍并附上官网链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学习。

总结

与 Windows 有关的高程度自动化相关软件着实不少,比如文中介绍的 AutoIt、AutoHotkey ,但奇怪的是,与此相关的社区、论坛却在逐渐没落,一篇帖子发出去可能几天后才有人回复。我想,很大程度上与这类工具的门槛高、学习成本高和缺少 GUI 界面有关。有了 Workflow 这类的应用出现之后,大多数人显然更愿意通过拖拽控件和少量配置来实现自己的需求。

好在 Microsoft Flow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让我们将本地的工作和网络服务进行结合,在同类服务中显得很有新意。只是目前支持的服务数量仍然偏少,如果将来微软有心做大,对 Windows 用户而言实在是一件幸事。

除了这两个极端,Listary 和 DropIt 这类效率工具则是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尽可能简单地解决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其实这些不同思路的自动化软件都是为了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减少重复劳动是提高效率的一种重要方式。无论是上手即用的效率软件还是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脚本语言,凡是能为工作提供帮助的都是好工具。


下载时你有考虑过隐私问题吗?

$
0
0

几年前我读到过一篇文章,它说用一行命令就能知道我的电脑下载过什么。

这行命令是:

sqlite3 ~/Library/Preferences/com.apple.LaunchServices.QuarantineEventsV* 'select LSQuarantineDataURLString from LSQuarantineEvent'

在 Terminal 里粘贴这个命令后再敲回车,我看到了窗口里刷出的链接,每个链接都确实是我下载过的东西的地址。但是我发现,和文章吹嘘得不符的地方是,它并没有显示所有我下载过的文件。

我用这个技巧找到过之前下载过但勿删的文件。不过,这件事对我影响更多的是,它让我意识到我根本不了解「下载」——这件我们上网时最常做的事:

因为首先,很明显有些工具可以用这行命令找到,有些不行,说明下载的原理或手段似乎并不一样;

更深层地,我隐隐感受到下载与隐私之间的某种联系。这件事我产生了一种淡淡的忧患意识——我虽然是点「下载」按钮的那个人,但知道这件事发生的人并不只有我一个,而且我还不知道谁知道这件事。

2012 年,我留学的日本推出了法律:非法下载版权材料的日本网民将面临最高 2 年徒刑或 200 万日元(折合人民币 16 万)的罚款(也有可能两者并罚)。这条法律印证了我当时关于下载和隐私之间的猜想。抓人要讲证据,政府总不会是发现某一户人家下载巨大就跑到一个人家打开电脑乱翻一通,它知道谁、什么时候、下载了什么。

虽然各位不在国外,但下载与隐私之间的关系不容小觑,即便你的品行十分端正,你应该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 为什么有的资源下载到 99% 就停了?
  • 为什么有的资源压根不开始?
  • ed2k、种子、磁力链接 都是什么?哪个快?

所以,在策划 Power+ 的科普选题时我想请人把下载这件事写个清楚。没想到 @Fairyex 一起手,就列了 8 篇正文的大纲。

除了技术上的科普,这套教程也涉及了下载隐私与安全上的科普,作者还说:「在少数派写教程嘛,得给一点实用的东西,我想写一下怎么搭 Aria2。」除此之外,在教程的最后,作者还给了不少国内提升下载的技巧。

至此《下载科普:隐私、稳定与速度》这套教程所承载的内容已经远超我的预期了。

@Fairyex 作为技术型的作者,关于下载他还懂得更多技巧,作为给订阅本教程的读者的福利,只要是关于下载的事情都可以询问他本人,相信能问出不少你想知道的事。

下载科普:隐私、稳定与速度

「下载」仅仅是一个复杂数据交互过程的笼统表达,本栏目将以中国国情为基础,抛弃高深名词,从基础下载方式科普开始到自己动手在手机上搭建 Aria2 服务器,为点开此教程的各位完美解决以上地疑问。

简而言之,在这里你可以买到:

  • 无需任何相关知识与烧脑,轻松不费力地理解各种下载方式背后的原理与流程。
  • 小众而实用的新下载方式全面介绍,无论是资源下载还是文件同步,总有一款适合你。
  • 根据中国与外国各国国情,分别列出下载前必须了解的安全,法律与监控问题。
  • 著名国产下载软件「迅雷」背后的技术实质与黑历史。
  • 傻瓜向全平台(服务器,NAS,电脑及手机)上 Aria2 的搭建指南。
  • 超实用向,针对不同下载软件(迅雷,Aria2,百度云等)的下载提速方法。
  • 一个作者耐心,详细,竭尽全力回答你提出的下载问题的机会。

@Fairyex 希望每一个下载者都能够掌握这些原理和方法,利用文章中提到的技巧,通过自己的深化理解去切实提升互联网生活的质量。

谨将此篇科普和教程献给所有喜欢认识这个世界的派友。

如何购买

售价 ¥ 39

点此链接 可直接跳转至栏目订阅页面,由于少数派 iOS 客户端尚在审核,我们推荐你先通过网页进行购买和阅读。

为了让之前没有下载过 App 的新朋友能够先用上 App,我们启用了一个临时版本以供使用,该版本所有功能基本正常,已适配 iPhone X,但是,无法在 App 内购买付费栏目。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填写 📝表单申请

目录大纲

第一章 轻松入门,从基础下载方式讲起

  • 热身:最基础的下载方式 —— HTTP(S)
  • 专为传输文件的下载方式 —— FTP

第二章 进阶下载,从半中心化到完全去中心化(一)

  • 什么是下载中心化?什么是下载去中心化?
  • eD2k 下载的原理与应用
  • eD2k 的现状

第三章 进阶下载,从半中心化到完全去中心化(二)

  • 从种子文件理解 BitTorrent 协议
  • 轻松理解 BT 下载流程
  • 资源的诞生 —— 做种
  • 上帝视角观察下载流程
  • BT 的「救星」—— 磁力链接

第四章 那些有潜力的下载方式

  • Metalink 
  • UDP
  • PT 下载

第五章 开始动手!搭建属于自己的 Aria2

  • Aria2 介绍与 Aria2 的优点
  • 如何在电脑与 VPS 上搭建 Aria2
  • 如何利用旧手机搭建 Aria2
  • 网页和 App 管理 Aria2
  • 远程连接 Aria2

第六章 下载前必须了解到的安全,监控和法律问题

  • 传统 http 与 ftp 安全,监控和法律问题
  • 传统 http 与 ftp 如何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
  • eD2K 与 BT 的安全,监控和法律问题
  • eD2K 与 BT 如何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
  • 磁力链接安全,监控和法律问题
  • 磁力链接如何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

第七章 走进迅雷,从黑历史看发家到没落

  • 迅雷的本质
  • 迅雷的崛起
  • 迅雷黑历史时间轴
  • 迅雷的现状

第八章 提速专题,如何在国内提升下载速度

  • 提升 http 与 ftp 的下载速度
  • 提升百度云的下载速度
  • 提升迅雷的下载速度
  • 提升 Aria2 的下载速度


你可能不知道,iPhone 还能这样扫二维码

$
0
0

如果我跟你说 iPhone 的原生相机能扫描二维码,你一定会用一种看火星人的眼神回敬我;至于扫码能直接加入 Wi-Fi、Safari 也能解析二维码等技巧,可能只有非常关心 iOS 技巧的读者才知道了。

iOS 11 之后,iOS 设备对于二维码的支持有了质的飞跃,系统摄像头能直接扫描二维码,并执行打开网页、跳转至应用等操作,大大扩展了摄像头的应用场景。这篇文章帮你捋一捋 iOS 11 关于二维码的技巧,而已经有所耳闻的读者,也可以在本文中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原理,能够自己动手做出具备特殊功能的二维码。

打开网页或应用

这应该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技巧,如果二维码中的内容是一个网址,可以直接在网页或对应应用中打开它(支持 URL Schemes)。不过,最好养成长按压通知查看网址的习惯,检查一下链接里有没有可疑的字样。即便如此,来路不明的二维码还是能不扫就不扫。

拨打电话、发短信或发送邮件

如果相机检测到了电话号码或邮箱,你就可以直接向对方发送消息,或者把号码和邮箱地址存进通讯录。这倒是印了对于 3D Touch 的调侃,「没事儿按一按,总会有各种惊喜出现」。

添加联系人

如果二维码中存储了 vCardMeCard格式的信息,扫描后 iPhone 就会提供一个「添加到通讯录」到建议。制作纸质名片时你可以考虑加上这样一枚二维码,对方即使没有安装专门的名品扫描工具,也可以快速保存你的联络信息(如果他的手机支持扫描 vCard 格式的二维码)。

显示地点信息

我们常常在传单、海报上看见一个简略版的地图,显示主办方所在的地点,这很贴心,但是可以更进一步,把地点信息存储在二维码中,扫一扫就能在 iPhone 的自带地图应用里显示地点、进行导航。

想做到这一点,只需简单地把经纬度以 geo 纬度 经度的格式藏在二维码里面。可惜 iOS 还没智能到扫码显示地名的程度,我得打开地图才知道具体地点是什么。

添加日历信

添加日程

当二维码里的信息是 iCalendar格式时,你可以通过扫一扫来添加日程信息。不过现在日历订阅还是比较成熟的,一般用不上扫码这种离线的添加方式。

加入 Wi-Fi

最让人觉得稀奇的功能恐怕非扫码加 Wi-Fi 莫属,对着摄像头扫一扫,自动就连上了 Wi-Fi 网络。贴一张带有 Wi-Fi 信息的二维码(具体格式下文会讲)在墙上,下次朋友来你家就不用再问「密码是什么了」。

扫描二维码自动加入 Wi-Fi 的功能看似神乎其技,其实这只是苹果对于 zxing所发明编码形式姗姗来迟的支持。Android 设备早已可以通过扫码连接 Wi-Fi,就是利用了 WIFI:T:WPA;S:Wi-Fi名;P:密码;; 的格式存储 Wi-Fi 相关信息,免去手工输入密码的麻烦。

其实本文中的其他技巧也不是 iPhone 独占的,你不妨拿自己的手机扫一扫,说不定它们也支持一些特殊的操作。

Safari 也能解析二维码

除了系统摄像头,Safari 也可以解析网页中的二维码,只需重按图片就可以弹出选项菜单。

据说有人喜欢把「资源链接」藏在二维码里分享出来,下次遇到了可以直接在 Safari 中解析,不用再求助微信了(我可没试过)。

小结

每次 iOS 新版本公布或发布,大家都会眼巴巴等着「iOS XX 的 XX 个特性」的文章发布,从几十个早已听到厌倦的功能点里期望找出几个新鲜玩意儿。其实除了发布会和媒体的报道,你更应该看看会后面向开发者的几场讲解,才不至于一直在咀嚼别人消化透了的东西。

这篇关于 iOS 11 二维码的使用技巧只能说是条「旧闻」,但我猜有不少人从中能学到新东西。

想看完整的解说视频,可以前往苹果 官方站点


如何开启 Things 3 隐藏的设置选项?| 一日一技

$
0
0

自从 Things 3 出来以后,相信很多人都把它当作了新的任务管理应用来使用。因为它上手简单,界面简洁,非常适合平时任务不那么多,又想简单规划下生活或工作的人使用。

最近刚好看到一篇关于开启 Thing 3 隐藏的设置选项的文章和大家分享下(适用于 Things 3 for iPhone 和 iPad)

I’m all educated and knowledgeable now that I’m a Club MacStories subscriber. Case in point: Thanks to a recent Club MacStories issue, I discovered the hidden settings menu inside Things 3 for iPhone and iPad. 

via: The Hidden Settings Menu in Things 3 - The Newsprint by Josh Ginter

开启步骤

  1. 打开「设置」
  2. 进入「常规」
  3. 用力摇晃三下(每次摇晃应间隔 1 秒,太快会无效)

隐藏的设置选项

一些比较有用的设置

这些隐藏的选项大多是为了测试使用,或者当应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 Bug 以后,可以通过这些选项来调试。

其中比较有用的一个设置是「在“今天”中群组」。当开启这个选项以后,我们可以在「今天」视图中看到任务会按照项目名来区分,更为直观,我们可以和原先的界面对比下看看。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喜欢这个功能,比如 Josh Ginter 。在没发现这个隐藏功能之前,他就已经习惯了利用「标签」来整理(过滤)任务事项,一旦习惯了,就很难去放弃了。

开启后和开启前的对比


另外一个感觉比较有用的是「可折叠区域」。之所以说是「感觉」,因为目前为止我还没发现开启以后有哪些变化。按字面意思理解是可以将区域的项目折叠起来?但是不知道如何操作。如果你发现了,欢迎评论分享。

其他一些小彩蛋

除了可以在「常规」界面开启隐藏的设置,我们还可以在「帮助」界面和「设置」的「高级」界面开启隐藏的设置选项。不过需要重新摇晃来开启。

其他界面隐藏的设置选项


比如在「帮助」界面,我们可以选择从 Wunderlist 仅导入未完成的待办事项。在「高级」界面处理一些 Apple Watch 上的一些问题。

总结

其实好多开发者会在自己的 App 中添加一些 Debug 的模式,或者会把一些测试中的功能添加进去,只是触发条件不太容易被人发现而已。如果你还知道其他一些 App 可以开启「好玩」的 Debug 模式,欢迎评论分享~



MacDropAny:简单三步,把你的任何文件夹变成「云盘」 | App+1

$
0
0

使用过坚果云的朋友一定知道,坚果云可以将你的电脑硬盘上任意一个文件夹同步到云端,非常方便。但是现在主流的一些网盘如 Dropbox、Google Drive、OneDrive 甚至是百度云都不支持这个功能,如下图中 Finder 侧边栏上的 Dropbox 和 iCloud Drive 就对应了各自的云服务专属的同步文件夹,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要求你把需要同步的文件夹都放到这些专属的同步文件夹中,只有这样你想同步的文件夹才能被同步到云端。

对于很多有良好的文件整理习惯的人来说,这些云服务的设定很容易就打乱他们在本地硬盘上的整理成果,更不用说像 DEVONthink 这样的软件在新版本中甚至不再支持将它的数据库文件放在云服务的同步文件夹中了。

所以,同步任意文件夹这样的需求就应运而生了,而 MacDropAny 这个应用就可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

下载安装好 MacDropAny 后打开,你可以看到一个非常简单的界面,这样跟随界面上的提示,只要三步你就可以把你电脑上的任意文件夹同步到云端。

  1. 选择你希望同步到云端的文件夹;
  2. 选择你的云服务;
  3. 选择同步的目标位置所对应的同步文件夹。点击「Sync」,文件夹同步就完成了。

接下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想把我「Documents」文件夹里的「Investment & Financing」这个文件夹通过 Dropbox 同步,那么第一步我就在 MacDropAny 中选中这个文件夹。

第二步,在云服务列表中选择「Dropbox」。从这个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目前 MacDropAny 涵盖了几乎所有国外主流的云盘。

最后一步,我在 Dropbox 同步文件夹中选择一个文件夹作为同步目标位置,在这里,我选择的是 /Users/********/Dropbox/Documents 这个路径上的文件夹。这样,「Investment & Financing」这个文件夹就可以通过 Dropbox 完成同步了。

你可以从 官网 免费下载 MacDropAny 这个应用,马上就可以开始动手整理你的同步文件夹啦。如果你在使用后喜欢这个应用的话,可以通过 这个网站 向开发者捐款表达你的支持。MacDropAny 的开发者来自新西兰,目前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你可以在 twitter 上关注他,向他表达你对 MacDropAny 的喜爱或者向他反馈产品问题。


经典解谜游戏 The Room 推出续作,这次有一个别墅的机关在等着你

$
0
0

前些时候, The Room:Old Sins(中文名《迷室:往逝》) 在 App Store 开始接受预定了,我立马就用「这是我的钱,请拿走」的态度把指纹按了。作为 The Room 这一系列的最新作,经过两年多设计的 Old Sins 延续了前作的各种优秀特点,继续把这一系列极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机关解谜带到了这一作。

在 Old Sins 中,解谜的焦点是一个出现在阁楼的别墅模型,而你身上携带着的目镜将会帮助你发现这个大宅子中隐藏的秘密。

时空中的人们被一种叫 Null 元素的结晶卷入了虚幻的空间,别墅中的日记正是曾经被 Null 掠走灵魂的受害者所写。在不断解开这个房子秘密的同时,一个被 Null 毁掉的人和他支离破碎的家庭也会逐渐通过房间中的日记呈现在你眼前。在 A·S 合成 Null 元素结晶打开潘多拉魔盒之后,不幸就开始降临在这些人的头上。而你,正在收集被四散在世界各处的 Null 结晶的最后一块。

戴上随身携带的目镜,你就可以进入这座宅子中,去解开其中精巧的机关了。

恰到好处的诡异

不得不说,在 iOS 上各种各样的解谜游戏中,我最喜欢的还是 The Room 系列。The Room 中并没有突然出现的鬼怪,却处处潜藏着诡异的气息。

古旧的家具上的污渍,昏暗的灯光,诡异的音乐,偶尔传来的细碎的耳语,无时无刻不传达着隐秘的不安。The Room 系列在艺术设计上高度统一,相互协调,加上精心设计的蒙太奇,解谜的过程简直就像是在看一部电影。

手提箱上记录的关于寻找 Null 的提示

与那些用力过猛的恐怖游戏不同,The Room 创造了一种恰到好处的诡异氛围。在适当的时机出现的音乐更增添了一分神秘,不是恐怖游戏,却给人最真切的对未知的恐惧感。

精妙的机关设计

在游戏中,各种各样的机关盒子和带有机关的家具充斥着画面,生锈的齿轮咔哒作响,铰链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你会感叹于开发团队在这些机关中的用心。

The Room 用一系列复杂的机械结构,将房间中的一切都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系起来,一切的变化都不是凭空出现,而是这些机械运转的结果。

游戏中的机关设计都十分精巧,而其中最吸引各位玩家的,就是有着众多暗格的家具们。这些东西其实现实中也存在过。十八世纪的欧洲家具商曾大量为贵族定制过这样有趣的机关家具,本来平淡无奇的桌子上却可以打开层层嵌套的隐藏空间,探索这样的百宝盒正是一种经典的解密乐趣。

优秀的游戏设计

在带领玩家体验游戏氛围的过程中,优秀的交互设计功不可没。The Room 中,所有需要人力来移动的部件都要由玩家自己来完成,螺丝刀要自己拧,背包的扣子要自己打开,这些细节的交互让玩家仿佛在真正在操作这些精巧的机关,从而让游戏有了很强的代入感。

就解谜这一点来说,The Room 中的所有谜题都环环相扣,不会让玩家在无意义的地方逗留。这使得游戏过程非常流畅。游戏的难度较为适中,虽然略微烧脑,但并不会因为谜题本身过于困难而影响玩家感受游戏设计出的诡异气氛。

The Room 系列是 iOS 最经典的解谜游戏之一,有着自己独到的风格。与纪念碑谷以艺术传达为主,FEZ以解谜本身为重不同,The Room 用谜题来讲故事,从而让玩家真正体会到解谜的乐趣。鉴于游戏的每一作有着连续的剧情,我这里十分推荐没有玩过前作的玩家从第一代开始游玩这一系列,绝对不会失望。

几点补充

  1. The Room 在国内有时候被译作「未上锁的房间」,这大概是由于第一代作品的启动画面导致的,我个人认为这一翻译不好。
  2. 如果你想要了解游戏的剧情,这里有一个知乎上的帖子可以阅读:知乎
  3. 如果你想看看十八世纪的机关家具的话,这里有几个视频 The Roentgens' Berlin Secretary CabinetRolltop Desk by David Roentgen: Demonstration。尤其是后面这个,你甚至可以直接在游戏中看到它的影子。
  4. 游戏的时间一口气通关的话大概需要 4 个小时。

目前 The Room:Old Sins 还没有上线国区 App Store,根据之前消息,网易将在国内代理这款游戏,并已开放预约 。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 The Room:Old Sins,价格 4.99 美元。 




你的老旧 Android 手机只能压箱底?用这些 App 将它们变旧为宝

$
0
0

对于很多人来说,Android 手机快速的更新换代虽然让我们体验到了许多优秀的功能与硬件,但是众多淘汰下来的旧设备如果只是压箱底实在是浪费,而有旧物情节的朋友可能并不想将曾经陪伴自己的数码设备转手卖出。

如果旧的 Android 手机只是卡顿还能使用,推荐你阅读少数派的这个专栏 「让 Android 手机跑快点儿」这些技巧或许可以帮到你,让你的手机重获新生。倘若手机的部分硬件出了问题,而它已经无法作为一台合格的手机来使用的话,接下来我推荐的这些 App 也许可以让它们成为优秀的工具。

阿福管家

来自台湾的阿福管家可不是蝙蝠侠里面那位忠诚的大叔,但是它可以让你的旧手机变成一个监控设备。

null

现在很多人的家中都安装了监控设备,但拥有高清摄像头的手机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替代品。安装阿福管家 App 后,初次打开需要选择此手机充当监控端还是相机端,使用 Google 账号登入后就可以使用。旧手机设置为相机端后,使用另一台手机安装此应用或者在电脑网页端登入相同 Google 账号即可进行设置查看。

相机端可以设置动态检测,在视野中出现移动物体时自动保存录像,并且可以启用省电模式,锁定并调黑屏幕。监控端可以随时拍摄照片或者将视频添加绿色的低光滤镜达到夜视效果。

免费版的阿福管家只能录制低清视频,并且含有广告以及较小的录像存储空间。有较高需求的用户可以选择升级 29.99 美元一年的高级功能。同样拥有相似功能的 掌上看家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无需使用 Google 账号,更符合国内的网络情况。

你可以在 Google Play下载阿福管家。

AutoBoy 汽车黑匣子

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是一款让手机变成行车记录仪的 App,归功于手机中众多的传感器,在行车环境下手机能获得非常丰富的行车数据。在进入 App 后授权必要的数据,选择主界面布局后即可开始使用,主界面的显示与带屏幕的行车记录仪非常相似,便于点击的大按钮让行车时能够更加安全。

null

同时可以通过传感器测量碰撞程度,并将发生碰撞时的视频保存在安全区防止覆盖,还可以在发生碰撞时自动拨打自己设定的紧急联络电话。总之这款应用能够让手机胜任行车记录仪的各项要求。

这个「黑匣子」还可以连接 YouTube 账号,通过网络将视频保存在自己的视频库内,这样就保证 App 不会因为容量不足而无法录制,这也是众多行车记录仪都无法实现的功能。配合部分拥有光学防抖以及大光圈镜头的手机,也许会有媲美专业记录仪的体验。

你可以在 Google Play下载 AutoBoy。

DroidCam

台式机电脑没有摄像头?PC 端急需图像录入?旧手机就有不错的摄像头,何不利用它?这款 App 能让旧的 Android 手机化身电脑的摄像头。而只需要在手机上安装这款 App,并在电脑上安装对应的 DroidCam 客户端,它支持用 Wi-Fi、USB 以及蓝牙连接电脑来使用,相应的客户端可以在 App 的 官网下载。

null

这里以 USB 为例,首先需要在「关于手机」中点击版本号 7 次,然后在开发者选项中开启 USB 调试,开启 PC 的客户端,打开手机中 DroidCam App 后,使用数据线将手机和电脑相连。切换 PC 客户端到 USB 选项卡即可使用,这里提醒最好将设置中的「Limit FPS」关闭,防止图像卡顿。

WO Mic

电脑的麦克风坏了,想去修一下?或者需要一个无线麦克风以便远距离录音或者通过语音控制电脑? 也许这一款 App 又能让你省下一笔钱,它能够让旧的 Android 手机变成一个无线麦克风,这样就能自在的在电脑中进行语音聊天、录音等操作。与上面的相机一样,安装后在 App 的设置中选择连接电脑的方式,然后再开启服务即可。Wo Mic 同样提供了 USB、Wi-Fi 和蓝牙三种方式连接电脑,涵盖了有线和无线的连接方式。

null

电脑端同样需要先安装 Wo Mic 提供的 PC 客户端和驱动。相关软件可以 点此进入官网下载安装。Wo Mic 提供了 Win 和 Linux 的驱动与客户端,使用方法与上述的 DroidCam 类似,容易上手。

DriveDroid(需要 Root)

电脑系统出问题,急需 U 盘来重装系统,却发现 U 盘空间不够?旧的 Android 手机也许能来应急解决。进入 App 授予 Root 权限,将镜像路径指向手机的 ISO 镜像文件即可。

null

对于 Linux 系统的安装来说,这样就已经配置好安装盘,但倘若需要安装 Windows,还需要先创建一个空的磁盘映像.img,再通过命令行格式化并分区、载入文件后使用。操作起来有些麻烦,但是好在开发者在 App 官网发布了详细的指导说明,跟着指导可以很快熟悉相应的操作。

Linux Deploy(需要 Root)

看了少数派的「明明白白玩派」专栏之后是不是瞬间对树莓派长草?在选购之前想想你那压箱底的旧 Android 手机,既然树莓派有的蓝牙、Wi-Fi 都有,何不改造一番?Linux Deploy 就能让 Android 化身自带屏幕的「树莓派」。

null

这款开源的 App 支持主流的 Debian、Ubuntu、CentOS 等操作系统,同时也支持 ARM、X86 等架构的芯片,所以只需按照要求配置好相应的环境,在线安装好系统镜像后,就能当作一台便携式 Linux 电脑使用。

App 的 开源网站同样给出了详细的安装说明与指导,有需要的读者可以根据说明操作。同时,少数派的付费栏目 「下载科普:隐私、稳定与速度」中也提供了使用旧手机搭建 Aria2 下载器的教程,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了解。

One More Thing

手机厂商处理旧 Android 手机的方式普遍都是以绿色回收为主,通过给予用户回收补贴来提高旧手机的回收率。但很多旧手机都是因为部分零件损坏或者卡顿而闲置的,如果无法流畅的当作主力手机使用,依靠手机厂商对自家产品的有效支持,拥有众多传感器的 Android 手机也能焕发出活力。

三星 C-Lab 团队在去年启动的「Upcycling」项目,就致力于在老旧智能手机上发掘新的能力。当时在旧金山召开的开发者会议上,该团队将这些老旧手机转换成为各种有趣的工具。譬如团队将一台Galaxy 平板打造成为 Ubuntu 笔记本,使用 Galaxy S3 手机来监控鱼缸、进行投食,通过软件将带面部识别的旧手机制作成「猫头鹰」大门监控器。

null

同时三星也推出相应的 Galaxy Upcycling网站,免费放出相应的操作系统和为不同功能而设的软件。搭建的这套操作系统,将允许用户在设备上安装任何所需的东西。它比 Root 更深度,因为这个项目把整套 Android 都撤下来了。手机厂商对自家手机的熟悉程度是任何第三方都无法达到的,因此来自厂商的焕新改造才能让旧手机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全球每年废弃的手机约有 4 亿部,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处理回收,对环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把闲置的 Android 手机改造成顺手的工具,远比把它们换成不锈钢盆现金更有意义。所以请拿起手中旧的 Android 手机,动一动手,让它再次为我们的生活效力。

2017 年值得尝试的 9 款「另类」拍照修图 App

$
0
0

2017 年,短视频制作成为风潮,一批 优秀的视频类 App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手机摄影类的 App 这一门类却整体渐趋饱和,相比之下显得有些平淡。值得庆幸的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17 年依然有许多手机摄影 App 凭借着创新性和个性化获得了用户的青睐。

相比起往年,2017 年一些大而全的摄影 App 比较少见了,相反,许多开发者另辟蹊径,带来了很多优质的功能新奇的手机摄影 App,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2017 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手机摄影 App 吧。

复古相机「当道」

Gudak Cam & HUJI Cam


2017 年手机摄影界莫名翻起了一股怀旧复古的风潮,其中以 Gudak Cam 和 HUJI Cam 最富盛名。

从界面,到拍照流程,到画面效果,Gudak 可以说是复古到了极致。打开 Gudak,十足就是一个胶卷相机的背面,描述文字、图标、按钮等都复刻得十分细致。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同时,拍摄的操作上也模拟了以前胶卷相机冲洗照片的流程,你必须要拍完一个胶卷(24 张照片)才会开始冲印,冲印时间需要 3 天,也就是说,你今天拍摄的照片,三天后才能看到,可以说是非常逆时代了。

Gudak 拍摄出来的照片偏青色,色调阴湿,亮度偏低,有种「古早味」,但效果十分自然,没有刻意做旧的那种感觉,无论是拍人物和风景都别有一番韵味。

请输入图片标题

关联阅读:用 3 天的时间等待一张 Surprise:复古胶卷相机 Gudak


而如果你受不了 Gudak 出片所需的漫长等待,你可以试试 HUJI,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照片可以即拍即出。HUJI 有着类似于 Gudak 的界面,不过其取景器能够放大,也因此有了定时器、前后置转换等功能。

HUJI 拍摄的照片偏紫色,偏暖,边缘自带振荡和色偏效果,对比度较高,也很有质感。同时,右下角还有日期的水印,可以在设置中关闭或显示真实日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日期默认是 1998 年,有一种「自欺欺人」的年代感。

请输入图片标题

POLY


POLY 也是一款复古型手机摄影 App,可以为你的照片添加一种复古胶片感。POLY 在界面上不像 Gudak 和 HUJI 「古」得那么仿真,更类似于 Darkroom 和 VSCO,体验比较良好。

不同于 Gudak 和 HUJI,POLY 既能现拍也支持导入相册里的照片,也能对照片的效果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处理。POLY 有超过 20 款复古胶片风滤镜和 30 多款漏光特效和纹理颗粒效果,助你拍出风格独特和质感细腻的照片。同时,还能利用编辑工具进一步细调曝光、饱和度等方面。如果喜欢,你还可以添加多种拍立得相纸风格的边框。

如果你想体验怀旧风,又想有较高的处理自由度,那么 POLY 是值得你尝试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给照片「修」出特效

Plotagraph+ Photo Animator


水流、云朵、火焰,这些景物在你按下快门的瞬间被永恒定格,而 Plotagraph+ 就是一款能让它们重新动起来的 App。如果说,摄影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那么 Plotagraph+ 则让这种记录以一种十分有趣和独特的方式述说出来,它是一个满足你创作欲的绝妙工具。

Plotagraph+ 上手难度并不高,但却可以带来十分惊艳的效果。通过简单的操作,你可以定向运动画面的内容,为一张普通的静态照片带来活灵活现的的动态效果,并以视频、GIF 等形式分享出去。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同时,配合其他 App,Plotagraph+ 还能做出无与伦比的艺术效果。使用 Plotagraph+ 后,我再也不觉得 Harry Potter 魔法世界里会动的照片有多神奇了。🌚

关联阅读:用这个 App,让任意一张普通照片神奇地动起来:Plotagraph+

请输入图片标题

Defqt


不同于传统的摄影 App,Defqt 并不主打滤镜、参数调整等功能,用最简洁的操作把寻常的景色变得充满表现力才是它的亮点。

Defqt 内置了 22 种图片特效,包括对称、模糊、扭曲、噪音之类的形变,也有双色调、偏移、叠化等色彩效果,让你的照片变得「面目全非」的同时,也保证你创作的作品吸睛指数更上一层楼。

请输入图片标题

如果你看腻了千篇一律的自拍照和大同小异的风景照,那么你可以试试用 Defqt 找寻一下个性和新鲜。

请输入图片标题

拍出来就不一样

Focos


如果你对 iPhone 自带的「人像模式」的成像效果不够满意,你可以试试 Focos。

Focos 的算法非常强大,通过模拟相机的大光圈镜头,它可以提供比 iPhone 自带的「人像模式」更加专业的虚化效果,以及各式真实的散景光斑,还可以定制各种参数,带来更好的成像表现。

利用 Apple 在 iOS 11 上开放的相机和照片的深度信息接口,Focos 可以使你的双摄 iPhone 实现「先拍照,再对焦」的黑科技功能。同时,效果十分惊艳,不止是简单地解锁了「人像模式」,在合适的环境下,甚至还可以拍出媲美单反的效果。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令人惊喜的是,Focos 很好地把握了易用性和专业性之间的平衡。折返效果、口径蚀效果、焦外旋转……听不懂?没关系,Focos 直观的界面使普通用户也可以调出专业相机的效果。在即将更新的版本中,Focos 还加入了一批模拟众多镜头的效果预设,甚至动辄耗费上万元的镜头也可以轻松模拟。手机拍大片,谁说不可以?

关联阅读:利用 iPhone 双摄,你可以等拍完照了再对焦:Focos

请输入图片标题

Enlight Quickshot


如果说 Enlight Photofox 是「主内」的后期型 App,那么同样出自 Lightricks 之手的 Enlight Quickshot 则是「主外」的前期摄影 App。

同时,Quickshot 也不是传统的相机类应用,它没有丰富的手动参数调整,而是剑走偏锋,主打三种新奇的拍照功能:

  • 支持手动调节程度的 HDR+
  • 根据画面自动调整倾斜,使照片永远正直的 Quickshot
  • 多张连拍照片合一,保留物体运动轨迹的 Strobe

这三种模式虽然不是日常最常用的,但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能够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除此之外,Quickshot 还有比较基础的后期功能,例如艺术调色、滤镜、细节锐化、画面调节、倾斜裁剪等。

请输入图片标题

焕然一新的「老」App

Enlight Photofox


Enlight Photofox 是 Enlight 的迭代产品,它的开发商是来自以色列的 Lightricks,旗下有着 Facetune, Videoleap 等非常优秀的图像类 App,可以说是「LIghtricks 出品,必属精品」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继承了 Enlight 丰富的功能和直观的操作,Enlight Photofox 一如既往的强大,是一款大而全的摄影后期 App,而且各个方面都比前作成熟了不少。Photofox 不仅止步于基本的照片后期,它还是一个功能全面的图形编辑和处理工具。全新引入的图层功能,可以让你灵活地对照片进行快速抠图、双重曝光、添加各种艺术效果等,完成更加进阶和专业的图像编辑工作。

如果你热衷于在手机上对照片进行艺术创作,那么 Enlight Photofox 是你不容错过的。

关联阅读:加入「图层」功能的 Enlight,成为了更专业的艺术修图 App:Enlight Photofox

Darkroom 3


Darkroom 是我一直以来都有使用的手机摄影 App,我对它的喜爱甚至超越了闻名遐迩的 VSCO。

没有了像 Enlight Photofox 那样花哨的功能,Darkroom 轻巧而实用,始终专注于最基础的照片后期功能。虽然其滤镜不如 VSCO 繁多,但质量上也有口皆碑。同时,曲线、HSL、分离色调等进阶功能的支持,使得 Darkroom 在手动调整方面有着更高的自由度,这是 VSCO 不能望其项背的。

同时,简洁直观的界面,流畅高效的操作,还有适时的 Taptic Engine 震动反馈……在 Darkroom 中处理照片的体验可以说是十分良好了。

请输入图片标题

Darkroom 在 2017 年的早些时间更新到了 3.0 版本,重新建构了基础的框架,带来了全新的图标(误)和许多项新功能。现在,你可以在 Darkroom 中直接编辑和导出 Live Photo,还新增了对 RAW 格式的支持,同时,得益于算法的加强,渲染效率得到提升,编辑和导出超大尺寸图片的效果更好了,所有操作都变得更加流畅和顺滑了。

写在最后

本文盘点了 9 款风格特点各异的手机摄影 App,有拍摄增强类的,有大而全后期类的,有功能单一却新奇类的……其实今年优秀的图像类 App 还有不少,但选取了这些是因为,它们一定程度上是这个门类下百花齐放的 App 中比较可圈可点的。如果你也有同类的 App 推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不会写代码也能用 JSBox,我们为你整理了这些实用脚本

$
0
0

JSBox已经发布了一个多月,从原来的售价 30¥ 也恢复到了 40¥。对于新的事物人们总是充满了好奇,但下载完之后发现需要自己来写脚本的时候,热情便退去了一半,加上人们对这种「用工具来创造工具」的概念并不清楚,能够玩转 JSBox 的人也就只剩下了真正的 Power User。

扩展阅读:JSBox: 一个创造工具的工具

但不可否认的是,JSBox 是一款非常好的工具,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能够让那些望而却步买来吃灰的人们重新唤起对它的热情,让好的工具更好地发挥它的用处。以下是我收集的一些非常有趣的 JSBox 的脚本、附下载地址,以及插件合集的地址。

⚠️注意:在少数派 App 中或微信内置浏览器等阅读本文章时,建议跳转至 Safari 浏览器中阅读,否则会在下方「安装脚本」中遇到无响应或闪退等情况。

固件查询下载

对于使用 iOS 设备的用户来说,固件版本的认证通道关系着你能否成功的将 iOS 设备「降级」。这样一个脚本可以帮你实现查询不同 iOS 设备的认证开放与否以及 IPSW(iOS 固件)的下载链接。

查询固件并下载
查询固件并下载

点击进入后会显示你当前的设备编号,如:iPhone9.1。在点击设备编号后即可查看 iOS 版本的开放情况,再点击版本后可以下载。

👉 安装脚本

作者:Hhdº

播放音乐排行榜

听歌时总是不知道该听什么,来试试让脚本自动获取 iTunes、QQ 音乐、Billborad 的 Top50 列表,并让 Apple Music 直接后台播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该功能只适用于国区 Apple Music 用户)。

快速的操作
快速的操作

两次点击,Apple Music 自动后台播放列表,比打开 Apple Music 还有来得快!

👉 安装脚本

作者:匿名

文件预览

最初 Pin 3.0 发布 xTeko 实验室,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扩展就是文件预览,甚至连 PSD 文件都能通过 Pin 直接预览,例如通过微信互相分享办公文件时不需要打开电脑也不需要过多跳转,可以直接在微信中调用 JsBox 直接预览。

PSD 轻松预览
PSD 轻松预览

👉 安装脚本

作者:cyanogen

下载 YouTube / Tumblr 视频

如果遇到了你非常喜爱的视频想要分享可以这个插件来下载,将 YouTube / Tumblr 中链接复制出来,直接点击该脚本,选择合适的视频尺寸即可下载,微信分享一键搞定。

快捷的下载方式
快捷的下载方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下载开始后,上方主题栏下会有很细的一条下载进度条。在下载完成后会自动弹出分享页面,在未下载完成时返回会导致下载任务取消,下载时间依视频文件大小和网络环境所影响。

👉 安装脚本

作者:MUI

查看网页元素

若想要在手机上查看网页元素,有了 JSbox 只需打开 Safari 并选择原 xTeko 实验室的「查看网页源码」,可以选择「所选 HTML」、「所选 CSS」,查看并编辑网页源码。对于喜欢折腾网页、查看字体的爱好者是个很不错的小工具。

在网页上操作
在网页上操作

👉 安装脚本

作者:cyanogen

文本替换

iOS 上有不少编辑器可以实现文本替换,但如果想在微信或其他聊天工具里替换一批文本,复制进编辑器操作就显得手忙脚乱了。对于这种貌似简单却如鲠在喉的文本处理需求,JSBox 提供一种可能性:在 Widget 里搞定。

文本替换
文本替换

把一段文本复制下来,呼出 JSBox 的 Widget 选择文本替换,依次输入需要换掉的字词和新字词,换好后的文本就复制进了剪贴板。

👉 安装脚本

作者:Minja

JSBox 也有中文分词

JSBox 的前辈 Pin 拥有备受欢迎的分词功能,其实在 JSBox 文档里你也能看到分词的接口,稍作改动 Pin 的招牌功能 JSBox 也能用了。

中文分词
中文分词

复制文本、打开 Widget,点击「分词」后即可弹出分号后的列表,选择一个需要的文字片段,它会自动复制进剪贴板。

👉 安装脚本

作者:Minja

小结

如何安装到自己的 JSBox 中

JSBox 中的脚本都是以 .js 为结尾的文件,约莫几 KB 不等。在安装时将 .js 文件下载,然后以文件分享的形式选择 JSBox,在弹出的页面中选择「保存为扩展」。或将 js 代码复制下来,然后在 JSBox 中新建脚本并粘贴其中。这样,该脚本便放到了你的库中,你也可以点击「运行脚本」来直接运行。(本文内采用调取 JSBox 来直接安装脚本,故此在部分浏览界面中会发生无法安装或直接闪退的情况,建议使用 Safari 来阅读本文。)

直接安装
直接安装

下载脚本文件后,分享以安装
下载脚本文件后,分享以安装

复制 js 脚本源码安装
复制 js 脚本源码安装

在已有插件中点击名称,进入源码中,点击右下方齿轮即可编辑脚本设置,如名称、图标等。在 Widget 中可以更快速的选择你所需要的功能。

使操作更便捷
使操作更便捷

更多的脚本……

JSBox 的脚本聚集地目前较少,我目前已知的有:Telegram、JSBox作者分享的 GitHub中有在持续更新的脚本。

所以我把我认为你也许会用到的脚本整理出来,希望能让你对 JSBox 拾回原有的热情。直接下载脚本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管你做何选择,都希望这份合辑能让你的 JSBox 不吃灰。

也许你有更好的脚本或想法,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听说番茄钟也不能让你专注工作,我们决定派一只熊盯着你:Bear Focus Timer丨App+1

$
0
0

当我想要专注工作或是学习的时候,我会播放白噪音来让自己沉静下来,也会开启番茄钟来提醒我要休息。以往我们的选择或许都是潮汐,但现在似乎有了新选择。

Bear Focus Timer 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略带蠢萌的画风。在整个界面上你找不到开始番茄钟的按钮,你只需要将手机翻转扣在桌子上,它就会自动开始计时并播放白噪音。而如果你在休息时间之前拿起手机,屏幕上的熊就会生气地盯着你,仿佛在责备你没有认真工作。

每当你完成了一个番茄钟,它便会送给你一幅画作为奖励,然后进入休息时间。而在休息时间,这只熊也会有不一样的动作。

事实上,相比起市面上很多强大的番茄钟应用来说,Bear Focus Timer 的功能过于简陋,它能做到的只有倒计时和播放白噪音(当然你也可以关掉白噪音),并在需要休息的时候提醒你。

如果你是一个重度番茄钟使用者,这款应用或许不适合你。但如果你刚接触番茄工作法,想找一个足够简单的番茄钟应用,又很喜欢这种蠢萌的画风的话,我想你可以尝试一下这款应用。

Bear Focus Timer 的价格变动较为频繁,所以如果你对它感兴趣的话,我建议还是趁早入手。



经典 Flash 游戏「超级花裤小子」推出新作,本周 App Store 5 款新游推荐 | 新游派

$
0
0

本周没有太多大作,但是休闲向的游戏较多。从 Flash 游戏时代延续至今的「超级花裤小子历险记」推出了全新版本,以滑动为核心玩法的卡牌冒险游戏「星陨传说」自带官方中文,体验不错。极具黑色幽默气质的点触式解谜游戏「万民四末」已于本周移植至移动平台。还有两款来自休闲游戏毒厂 Nitrome 与 Ketchapp 的新作「史莱姆披萨」与「飞刀挑战」陪伴大家度过新的一周。

超级花裤小子历险记 Super Fancy Pants Adventure

花裤小子系列是曾经红极一时的动作跑酷游戏,以其极简的线条画风、精妙的关卡设计以及完善的物理系统而备受玩家喜爱。该系列最早问世于 Flash 游戏时代,已经有 11 年的历史,这是花裤小子系列的第四部作品,率先上架于 Steam,随后移植到 iOS 平台。

快节奏的流畅体验,跑跳与砍杀相结合,再加上独树一帜的简笔画风格。如果你还没有尝试过该系列,可以优先体验去年上架的 花裤小子历险记(Fancy Pants Adventures),如果你喜欢刺激的跑酷游戏体验,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30)以及 Steam(售价 ¥36)购买该作品。

星陨传说 Meteorfall

如果你喜欢我们之前推荐过的 Dream Quest 或者是国产作品 月圆之夜,那么一定会对这款游戏感兴趣。星陨传说依旧是一款以卡牌为载体的轻度 Roguelike 角色扮演游戏,玩家需要选择独特的职业进行冒险,其所有的决定与技能都由通过卡片进行展示选择(类似王权里的左右滑机制)。

游戏的核心玩法比较简单 —— 踏上旅途、消灭怪物、寻找宝藏以及触发各种事件,随着游戏进行你将获得更多的卡牌。游戏最吸引我的特色在于其怪诞幽默的美术风格,相对方便的左右滑机制也极其适合在各种场合体验。如果你想要体验奇妙的卡牌冒险,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18,官方中文)以及 Google Play 购买该作品。

万民四末 Four Last Things

在 The Room 的新作还未上架国区时,不妨试试这款从 Steam 移植的点触式解谜游戏。该作全几十个场景都是迷人的油画风格,加上黑色幽默般的宗教相关剧情,只要耐心慢慢感受,能够获得一次非常舒心的游戏体验。

游戏目前暂未中文,而游戏剧情又与宗教有关,如果不细心查阅可能无法完整体会到游戏的笑点与黑色幽默。当然这款游戏适合你慢慢细致地体验,几十副油画场景就已经很值得你驻足细看了。如果你喜欢该游戏,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25)以及 Steam(售价 ¥31,目前折扣价 ¥15)购买该作品。

Thumper:Pocket Edition

曾在其它平台备受赞誉的视觉节奏跑酷游戏,你可以在这款游戏中体验到前所未有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经典的动作元素。游戏画面十分精致,太空科幻风格的金属质感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如果有条件,可以尝试体验这款游戏的 VR 版本,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

口袋版本的操作适配也十分简便,点击、按住、滑动即可完成所有游戏操作,非常容易上手,剩下的就是慢慢体验来自深空的极限快感。如果你喜欢该游戏,可以在 App Store(售价 ¥30)购买口袋版本,也可以在 Steam(售价 ¥68)、PS4 以及 Nintendo Switch 购买完美版本。

无尽西部 Infinite West

一款以西部牛仔为背景的策略战棋类游戏,玩家将控制为家人复仇的孤单英雄,深入西部,剿灭帮派。游戏战场为 7×7 的方格,场景中除了主角与敌人,还有多种多样的障碍物与资源。玩家需要在这个小小的战场中通过规划行进路线来收集资源与击杀敌人。

就目前体验来看,游戏的策略性并不算特别高,作为一款休闲单品来说倒是值得尝试,这款游戏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解锁全部关卡需要内购,售价 ¥18),如果你喜欢这种轻度策略性的占其游戏,还有一款 ENYO 值得体验。

其它值得推荐的游戏

  • 大家熟悉的 Nitrome 又推出了一款纵卷轴休闲跳跃游戏「史莱姆披萨 Slime Pizza」,画风可爱,操作简单。可以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 上周刚刚推出新作的 Ketchapp 又来了,这次是考验手速和反应力的飞到射苹果游戏「飞刀挑战 Knife Hit」,可以在 App Store 以及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本周新游戏推荐就是这样,希望大家游戏愉快!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