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28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在少数派征文活动推出之前,「一年后」这个标题已经拟好,准备为 2016 年写一个结尾。不料赶上期末复习,暂且搁置;在放假后回家的第一天起就忙碌地分摊家里的琐事,一转眼就是过年,然后就是现在。时光太快,一篇文章搁置了两个月后才完成,其中的心境反复转换,分时完成的三篇总结放在一篇文章里也显支离破碎,请各位读者朋友见谅。
2016 年,拥抱音乐流媒体
打开电脑,将喜欢的音乐下载到本地,通过 USB 导入到 iPod 或者是其它音乐播放器;在手机上预先用 Wi-Fi 下载音乐,以备通勤时的离线播放。这是 2016 年前,音乐一直以这样的形式,通过层层「关卡」来到我的耳边。在高中时,学校严禁学生带电子设备进校,但对于不具备的网络接收能力的音乐播放器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我对于音乐流媒体将传统的音乐播放设备拒之门外仍旧耿耿于怀的原因。作为一位恋旧与注重生活仪式感的音乐爱好者,音乐流媒体到底是如何说服我的呢?
我眼里的音乐流媒体
在我眼里,网易云音乐还算不上一个音乐流媒体平台。
它更像是一类音乐社区或者是音乐论坛,而它的会员服务更像是在这个社区进行音乐下载的门票。只要在会员期内,用户可以自由下载没有保护的音乐,并且在 PC 或者 Android 等开放的平台进行文件导出。这就更接近传统的音乐商店,而非一种音乐服务:在用户停止付费后,仍旧可以享受那些被导出的音乐内容。
而我所定义的音乐流媒体是一种音乐服务,如果没有订阅服务,那么用户就再也无法享受到来自它的音乐服务了。流媒体的音乐只能被「离线缓存」而非「下载」或进行二次传播,因为后者很可能会损害版权所有者的利益。拥有完备的版权保护机制是音乐流媒体的一大特征。同时完备的版权保护也从某种方面确保了音质的可靠性。
我更倾向于纯粹的音乐流媒体服务,而非某种社区或是论坛。后者包含了太多的非音乐元素,诸如莫名其妙的音乐评论和段子、周边商城以及不靠谱的音质与良莠不齐的歌单。在这样的社区里评论和他人的偏好很容易影响自己对一首音乐的判断。就我自身而言,在看到歌曲的评论数时,还没有开始欣赏,心里已经给这首歌曲一个武断的评价了。许多冷僻的音乐其实也同样合我胃口。总之,一个好的音乐流媒体服务,不应该给用户的音乐欣赏制造太多纷扰。
我相信这是一种克制,也是平台对自身定位的考量。
音乐流媒体服务除了因素的纯粹性之外,相比传统的音乐商店,向用户开放的完整曲库也是其优势之一。但是传统的音乐商店很难在国内看到,类似音乐社区的平台成为了主流。相较各个平台,并没有哪家可称自己的曲库是最为完备的。各种算法得出的或是人工选荐的歌单,让用户发现符合自己胃口的新音乐,以此来保证了用户的音乐享受。这是判断音乐流媒体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因为归根结底,订阅服务的目的是提升用户的生活质量。
网络时代来临后,硬件之间的鸿沟不应该再成为阻拦用户收听音乐的理由。音乐播放器的容量再大,也比不过整个网络曲库。开通服务后,只要有网络,用户就可以任意浏览聆听无线电波里的流动的音乐 —— 不管怎么说,流媒体很适合那些乐意用互联网充实自己音乐生活的年轻人。
Apple Music:初尝流媒体
Apple Music 在中区一经推出就引起了我的关注。 10 元/月的「白菜价」似乎意味着从国内的音乐平台跳转过去没有任何价格鸿沟,何况苹果还给出了长达三个月的体验期,这就更没有理由不去尝试了。
体验的结果当然非常糟糕:客户端设计平平,还非常容易误触(此处指 iOS 9 的音乐客户端);国内网络水土不服,经常无法加载音乐;中文曲库不全等,其中第二点是最为致命的。有一次点击音乐播放后我就把手机丢在一边,然后在电脑前工作,工作了一会儿突然响起音乐吓了我一跳,原来是 Apple Music 终于加载成功开始播放了。这不是段子而是真实的故事。与 iTunes 的联动逻辑更是让我摸不着头脑,索性完全不在电脑前使用 Apple Music。令人惭愧的是,在使用 Apple Music 将近一年后,我才知道如何使用 iCloud 音乐库来上传本地的音乐。
如果留心自己尝试新事物的过程,我发现往往是这样:新事物诞生后马上去尝试,但是尝试了不久就放弃了,直到某一天一个机缘巧合发生,再次尝试,然后才真的成为忠实用户。
这个「机缘巧合」就是苹果全面升级了在华的服务区,包含 App Store 与 Apple Music 在内的一众服务网络质量都有可观提升。原本使用 Apple Music 需要挂上代理或是使用 Apple DNS 这样带着妥协的折腾,现在无需折腾即可赶上前两者的速度啦。
苹果独有的 AAC 格式音乐据说是从母带直接转来,音质值得信赖。 Apple Music 对于数字版权有着更完备的保护,付费享受正版音乐是一种心安理得。值得一提的是,Apple Music 的古典音乐曲库完备,歌单的整理与排序也相当合理,对于我这样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而言,这是一份很贴心的礼物。升级 iOS 10 后带来的客户端的全新设计相当符合我的审美。
不过除了古典音乐以外, Apple Music 值得我吐槽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对它而言,加载一首歌曲与缓存一首歌曲没有区别,因此流量耗费相当快。Apple Music 使用起来就像国内平台一般,都是先缓存,然后出门听缓存的内容,而不是全部的曲库。其次 Apple Music 对于华语歌曲的推荐似乎陷入了一种奇怪的逻辑,「每周新发现」栏目里从来没有推荐一首合我胃口的歌曲,我其实也很好奇它是如何避开所有我喜爱的歌曲而不推荐的。¯\_(ツ)_/¯
尝试用 Workflow 来为 Apple Music 导入 Billboard 榜单来收听流行音乐,可惜几乎所有流行音乐都让我觉得吵闹。这些 Workflow 都不是我制作的,感谢那些制作者。(也可见 Apple Music 在某些方面的不完备与封闭。)
附上: Billboard 榜单前三十 与 UK 前一百
我既无法在外出时享受到网络上的完整曲库,也无法发现更多合我胃口的新音乐,我的音乐生活一下子陷入了贫瘠,甚至无法与从前在网易云音乐平台时相比。我只能在 Wi-Fi 环境下欣赏音乐,但是事实是我几乎不在网络条件优裕的情况下单纯欣赏音乐。推荐算法技穷,我听来听去那么几十首歌。在这种情况下,我似乎与广阔的音乐世界隔离了。
Spotify,让发现新音乐成为一种可能
除了高昂的会员费用外,Spotify 还有许多因素阻挡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用户:网络「不畅」、免费用户受到 IP 限制、iOS 客户端没有上架中区等,如果你是一位霉粉(泰勒斯威夫特的粉丝),就更没有理由使用它了。
在 @Clyde 的安利下,我开始尝试使用 Spotify。想要连接上 Spotify 的音乐服务器,代理或是修改设备的 host 文件都是可行的方案,且对于现代中国年轻人来说难度不高。但是它的 IP 限制让我颇为恼火,即使我的代理 IP 与账户地区相同,也依旧提示错误而无法登录。好在每个账户都有七天的体验期,得以让我在正式订阅前一窥服务究竟。与免费账户相比,会员可以享受三台设备的音乐离线(而不是下载,请注意这里的区别)、自由选择播放某一歌曲(否则你只能一个歌单一个歌单听下来)、剔除广告(不得不说其实广告也蛮好听)以及多设备联动等功能。
那么,真正挡在我面前的只有这一条了:iOS 客户端的置备。我有美区账户,但我一点都不想因为切换账户而导致缓存在 Apple Music 的古典音乐歌单被清空。正当我犹豫不决即将弃坑时,(感谢)郭老师在这时推了我一把,让我正式入坑:借助桌面端的 iTunes 换区来下载客户端传输到手机上。具体步骤可以移步查看我写的这篇文章。
与网易云音乐红、Apple Music 白完全不同,Spotify 的界面主要采用绿色与黑色搭配。不得不说选择这两种颜色很能体现出设计实力,连我这个色盲都能对这个标志和配色方案产生喜爱之情。播放界面整洁干净,没有什么多余的嘈杂元素。可以说这是我见过设计得最棒的音乐客户端了。
(图二即是 Spotify 客户端最有趣的设计细节:长按预览精选集内的音乐。灵动有趣)
为什么我说它让发现新音乐成为一种可能?除了各式 Playlist (也就是精选集/播放列表),它还会根据算法为你整理好你喜爱的歌曲。
- 初上手时当然先搜索自己较为喜爱的歌手,然后将喜爱的歌曲添加到自己的 Library(音乐库),这里的音乐库概念与 Apple Music 的类似。每个歌手都有对应的 Radio(广播)可供你聆听,在广播里听到喜欢的音乐可以顺手添加或是标心,且会为你自动添加到 Liked from Radio (广播里听到的喜爱歌曲)这个播放列表里。
- 次回,如果你特别喜爱某种类型的音乐,比如摇滚或是后摇或是民谣等,你可以在 Browse(浏览)选项卡中选择对应类型,每个类型都有若干张精选集可供你选择。如果你喜欢一整张精选集,成为它的 Follower (关注者)并将它收进播放列表里。每张精选集下方都标注了它有多少位关注者。如果你关注流行音乐,在 Chart (榜单) 里发现音乐似乎也是不错的选择。而我则会在 Mood (情绪)下选择精选集来播放作为生活的背景音乐。
- 是的,「生活的背景音乐」。这些精选集大多风格近似,如果你能喜欢这张精选集其中的三四首,那么这一整张精选集都不会让你失望,至少不会让你觉得刺耳而切换到下一首歌曲。这就是「Spotify 推荐的每一首音乐都符合我的胃口」这样近乎神话的说法由来。因此我认为精选集很适合作为一种背景音乐一样的存在。举个我的使用案例:我在写稿时会选择 Relax & Focus (放松与专注),轻音乐伴随我完成几个小时的撰稿;在洗衣服的时候常常播放 Relax & Unwind(放松在无风的安静天气里)或是别的轻快风格的歌单,跟着音乐轻轻哼唱或是伴着节奏搓衣服……我从没想到洗衣服会如此带感呀!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吧。这是不是用音乐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呢?
- 既然有这么多张精选集,可不可以为用户量身打造几张精选集?还真有,在收听音乐几周后,Spotify 就会为你量身做了一张 Discover Weekly (每周新发现),并用邮件提醒你。这张精选集会根据你听的音乐在每周一更新,且以你头像作为精选集封面,充满了「私人订制」的味道。但是华语歌曲可能并不适合,我想它不知道我独喜欢《生命有一种绝对》而极度讨厌《小幸运》,却毅然决然给我推荐后者。这可能是所有包括 Apple Music 在内的国外音乐平台算法的能力之外。除了每周新发现,还有 Release Radar (新音乐雷达)精选集,以及按曲风为你整理的若干张 Your Daily Mixes (你的每日混曲)这样的栏目。
- 此外节假日或是周末,也会为你推荐一些精选集。Spotify 也有像 Apple 一样举办音乐活动,并且整理成平台专有的音乐合辑,这一点简直赞爆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 Spotify 才是真正为流媒体音乐服务设计的,其可以选择的最低音质为 96 kbit/s ,我想加载音乐时耗费的流量是完全可以承受的。打开一个网页的流量,我完全可以拿去加载一首音乐。如此一来,在外时我可以享受 Spotify 的一整个曲库的音乐内容。
上文提到的「多设备联动」功能,也值得讲一讲。只要设备处于可用网络下,并且打开了 Spotify 客户端,即可算作 Online(在线)设备,那么可以在在线设备间任意切换歌曲,甚至可以调节音量。比如我在家中/寝室中的 PC 从不关机,且一直打开着客户端,而我回家/寝室路上用 Spotify 收听音乐到家门口时,可以无缝切换至家里的 PC 。到了家,手机上选择切换播放设备,一秒以内,PC 就开始接着播放那首歌曲,且可以在手机上遥控切换等操作。这种体验可以用「爽利」概括。
Apple Music 可以让用户从桌面端上传自有音乐到用户曲库,Spotify 可以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源自一个偶然,在桌面客户端导入 iTunes 里的某些播放列表后我就没有再去搭理,直到某天我惊喜地发现这个播放列表的歌曲是可以播放并且离线的。这些音乐都是 Spotify 曲库之外的,诸如逃耻的片尾曲与国内的小众歌手的音乐等。如果用户想从网易云音乐转移到 Spotify,我想曲库不应该成为什么阻拦的因素。
所以不得不感谢 Spotify 与带我入坑的两位前辈,让我在 2016 年开启了如此理想的音乐生活。🤗
我讨厌不优雅的「量化自我」
数字生活中沉浮的我们总会遭遇一波又一波的数字化浪潮,「自我量化」就是其中一波。如果让我给它下一个并不准确的定义,我会这么描述它:利用仪器或者人工手动,以数字方式记录生活的某些特定方面的过程。说起自我量化,我常常会将它与「可穿戴智能设备」联系在一起。很明显,可穿戴智能设备最适合作为自我量化的仪器:可脱离智能手机单独运行、便携、更靠近用户。
在 2013 年,我获得了一只 Jawbone UP2 手环,并坚持使用以此进行某种「自我量化」的尝试。从今天这个角度看来,它的设计其实一点都不优雅:它通过 3.5mm 耳机接口进行数据同步,因此每次同步都需要用户摘下它,将它的同步端插入智能设备的耳机孔;为了保护这个同步端,Jawbone 给手环配了一个保护盖;一旦丢失这个保护盖,这个手环的外观便毫无美感可言。抛去续航因素,功能的相对简陋与数据的不可靠性也是不优雅的一个部分之一:仅记录步数并根据算法大致得出行走的距离与消耗的卡路里数。事实上我认为早期的「智能」手环近乎都是如此,一个简单的运动传感器还能开出什么花儿来?各家比拼的都是算法的准确性。
2015 年,可穿戴设备已经不囿于手环这种形式,在硬件形态上有了更多的选择:眼镜、跑鞋、手表等,并且在设计和功能上都有所改进。2015 年购入的 Fitbit Charge HR 是我购入的可穿戴设备中最为满意的一款:它的续航长达数天,可以记录我的步数、实时心率、爬的楼层数。只需要等个电梯的时间,即可通过蓝牙同步它的数据。算法也有所改进:心率数据的参考下,卡路里消耗计算更为准确;可以根据运动传感器的数据分辨出我刚刚打的是网球还是篮球。它所呈现出的量化结果甚至有了医疗方面的可靠性。静息心率的高低部分反映了我的身体素质(每次生病时它都会有数值上的明显上扬)。
不得不说,这款可穿戴设备的表现已经接近了我的期望。自我量化不应需要用户手动收集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也不需要用户自行从数据或者图表中得到结论。在保有用户的隐私情况下,量化服务应直接给出用户需要的量化结果和结论。自我量化的原始数据对用户来说应该也是可得的。
而除了可穿戴设备以外的手动方式,这更称不上优雅了,充其量只能是日记的某种形式,比如今天绕着公园的湖走了一圈、昨天跳绳 300 下等等。很难看出这样的记录会对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或是具备什么统计意义。更无用的是依赖某些 App 对摄入的食物进行热量统计 —— 食物的重量、单位质量的卡路里都是估算的,数据也无法保证准确性。这样一来,摄入的热量与消耗的热量都缺乏数据可靠性,何谈「量化」?在我看来,数字时代的自我量化,离不开智能设备的参与,也离不开算法与服务。
算法确保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能得出更为准确的事实数据,但为什么离不开「服务」?我相信,大多数人对自我量化排斥或者难以坚持践行的原因,很可能是量化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超过了它们的心理阈值:我有这个时间与精力统计调整卡路里消耗与摄入,为什么不直接去约朋友打一场羽毛球,亦或是五分钟的澡前跳绳?毕竟计算远远没有实践行动来得重要。那么计算这项任务交给谁?我相信「服务」的意义在于让用户摆脱这样那样繁琐的统计与动脑分析,直接提供给用户量化结论,并给出相应的健康甚至是医疗意义上的建议。
就像购买应用在现在逐渐普遍一样,只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能够被大部分人接受,这样「优雅」的自我量化很快会被接受、普及。就如现在的我一样,由于专业限制,我永远不会给予我的量化数据以统计学意义,我也没办法从复杂的数据中得出(看似那么简单的)结论来。
那么用户可以接受什么样复杂程度的数据呢?我可以举一个例子:浙江省的语文高考里有一道题,让考生从简单的数据图表中得出走势等结论,在政治高考中也有类似的题目。这样的题目经过训练,考生很容易拿到满分。我觉得那样简单的图表与数据,是用户可以接受的。
Jawbone 的 smartcoach 功能是基于当下数据的一种尝试,它会告诉你这几天要多运动,或者应该在几点前入睡以获得充足的睡眠。受限于检测内容少得可怜,它给出的建议也并不那么有建设性,无非是为了达成用户设置的目标,提前上床睡觉;为了达成用户设置的目标,今天需要达到几千步……无趣,也无用。这样的量化建议不痛不痒,甚至不需要统计得出。也正因为如此,智能可穿戴设备一直难以真正走入大众的生活,因为当下的它难以解决痛点需求,仅能为自我量化做一些微小的工作,更多的穿戴意义在于参考和玩味,以及「仪式感」的自我束缚。
从这样的短板出发解决问题,数字时代的「量化自我」与部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趋势已经昭然若揭。
事实上这篇文章的后半部分是在病房写的。我面前的病床躺着一位老人,没有头发,双目无神,形容枯槁,骨瘦如柴。我多么希望他能再陪我走一段,然而发现时已难以挽回……我想你大概可以理解我对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医疗尽早结合的迫切心情。为「量化」增添一份医疗意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畅想一下未来,你的手环将会在你醒来后在推送里告诉你身体的各项指标与异常项目,包括心率、血压、血液成分等。周末去健身馆健身前在一台类似于安检门的设备上站了一会儿,有关于内脏健康的报告就正在打印,一旁的工作人员告诉你这台神奇的设备正在促销……结合各项已经上传的数据,你的每日体检已经完成并发送至你的个人设备与私人医生。这份报告罗列了你的已有病情与待发病灶,附上了相关的医治建议;打开你的外卖 App ,弹出了饮食的注意事项与下单建议,并在点菜时提醒你这样选择培根卷、烤翅、西冷牛排和薯饼的话热量已经超标咯;健身房已经制定出了下一次的带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比如针对某些部位的锻炼和某些饮食习惯的强度设置;与伴侣出门散步前提醒你根据今天的天气状况可能会增加感冒的几率请多着衣……这一切一切的安排,都基于你的全自动的量化数据。
这样的美好愿望可能在某些医疗水平高的国家已经通过「定期体检」的形式实现了,但是这样更加便捷,也更加优雅,同时符合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拿到完备详尽的体检报告,除了服务器,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的这具皮囊。
如此海量的计算,都在无声无息间完成,同时保证准确性与即时性,怎么做到呢?不仅量化的硬件要下功夫,服务也要升级。除了性能更强悍的硬件,人工智能的加入也有它的必然性。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它,更像是一位熟知你个人信息的医生朋友,时间越久对你的情况掌握得越熟悉,不断优化算法与判断趋势。瞧,现在连算法都可能是为你「独家定制」的啦。
诚如罗素所说,人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生命的有限,才会窥见智慧的轨迹。「量化自我」于我看来,是对有限生命资源的测量,就像右键出来的「属性」里的条条框框与图表。而如何管理自己的生命,是生气勃勃地活着还是阴沉过活,亦或是醉生梦死 —— 在任何时代都无所谓 —— 那是个人意志的自由,数字与设备无权干涉。
折腾这件小事
不得不说,2016 年对我来说最具有成就感的事,是折腾这件小事。
有时候漫想,「折腾」这件事是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物质条件,一点一点需求累积起来后就萌发了自己动手改善条件的心。在我的《我是如何折腾我的低配 Android 的 | Matrix 精选》被推送至微博后,我看到有一条评论语带嘲讽:「是故意买一台 1G RAM 的机子来折腾自己的吗?」当然我并没有很生气,只是明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折腾」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我当然不是故意买一台低配机来膈应自己:购买时条件所限,才取此下策;国内 Android 使用环境并不如意,有必要采取手段;这是我几年前就开始的个人爱好。此三缘由,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余都可以概括为「改善客观使用条件」,所以才有段首那样的漫想。
那么,「折腾」是不是一种代价呢?原先这部分时间与精力,完全可以用于更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上,而不是改善不良条件。这么一想有些悲观,但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允许我引用@Microhoo 《Is an upgrade, not a choice |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中的这句话:
许多看似毫无意义的折腾,其实过程中你收获的思考根本无法计量……今天的数字生活和过去传统生活最大的区别是前者可以不计成本的去体验,或者说可以让人不纠结前期投入的义无反顾。同样是做好一件事,但是可以有更多的方式去完成,一切你比别人付出的多一点,将来都是你对抗这世界所有不如意的武器。
我讨厌瞎折腾,已经有完备的现成工具,不喜欢再费苦工夫自己造轮子。而我乐意那些能解决我需求的折腾,折腾的结果是可以实实在在改善我的生活品质的。「折腾」难以被人理解的一点原因在于,这个社会的大部分人,对于近乎全是外来的、不能用老祖宗的那一套东西解释的、也难以从传统工业观点解释的数字浪潮,有着近乎天然的轻蔑与恐惧。我想如果我是折腾糕点、烹饪,亦或是书法等等,恐怕不会有此境遇吧?
为了避免这篇文章沦为可读性贫瘠的纯论述文,暂且将问题抛在这里。文末接着谈。
回顾
Moto g (2014 LTE)
联通真坑老用户。这让我萌生了换号的想法,然后就是购入一台新设备,作为备机:便宜、品质可靠、原生系统、续航。半千的价格能够购入到 Moto 的经典外形设计、清澈嘹亮的前置双扬声器、CM 的「关照」机型之一,我不后悔购入这台设备。原厂固件只提供系统升级至 5.0 ,没关系,CM 14.1 的第一批就为设备提供了 Android 7.1 的更新。直到现在,Lineage OS 也依旧提供着更新支持,还有国产的 Mokee (魔趣)。上述这些近原生系统的刷入,是我日常体验的基础。也因为此,我深深迷恋上了 Android 原生的设计风格,这种糅合着克制与变革的美。
为了使它续航更长、运行更流畅,我进行了相关折腾,并先后写了《我是如何折腾我的低配 Android 的》、《Android 系统的黑域:阻止运行的涅槃重生》发布在 Matrix 社区。前者的阅读量倒是吃了我一惊,少数派原来有这么多可爱的 Android 用户。后者现在早已过时,但是作为较早的黑域用户,跟着作者发布的教程一步步部署环境、粘贴指令,然后自行搜索解决出现的种种问题,是相当过瘾的,包括整理思路写出文章。在一键脚本释出后,向脚本作者请求引用并且更新文章也是有趣的体验。现在,黑域的使用非常方便,用不着折腾。在 7.0 以上的系统甚至不需 Root 权限,在酷安社区也有值得尊敬的用户自愿提供服务器和制作应用为大家一键打补丁。他们的「折腾」,可比我有意义多了。
只是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用一些小技巧和自己的思考,让数字生活更加美妙。仅此而已。
路由器
在「正常地使用寝室宽带」、「接入真正的互联网」等硬性需求的驱使下,我迫不及待地在 2016 年的夏天进行这项折腾。这对于我来说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诸位读者可以想象一下,在南方炎热的夏天,我却手脚发凉,刷 Breed 时指令只要敲一行,但是一旦错误后果就很严重。我可不想误人,所以在后来的《我怎么就又开始折腾了呢:连路由器都不放过》里直接删除了刷 Breed 的过程,直接刷固件。写完了刷入过程后觉得有点半途而废的意思,又写了一篇简要的指南《我怎么就又开始折腾了呢:路由器的别样履职姿势》,简单介绍了路由器的基础用途以及我的相关需求。
我是诚实的,现在为止这台路由器依旧好好服役着,打开 Chrome 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从路由器后台监视网络运行情况。如果有不明的连续上传流量,打开 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将「ThunderPlatform」这个进程强制停止即可(手动微笑);描一眼图表就知道 iPhone 的自动 iCloud 备份应该还在继续……太多灵活运用的例子了,家里或是寝室里的网络走向基本心里有数。我自己也没想到,当初只是为了某个宽带插件而折腾,却意外获得了这样的小惊喜。
其实在此之前,我还试着进行一项众所周知的 VPS 折腾,过程回忆起来也是平平,并无什么可以分享,就没有写,省得少数派的朋友又收到邮件警告。
此前我是有代码恐惧症的,我觉得我一个文科生,这种东西做不来做不来,一看就头皮发麻。可是当我硬着头皮一步步做下去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困难。每一次回忆折腾的过程,都是全神贯注,我想专心去完成某件事,最后成功了,一定是有喜悦的。
很感谢这些折腾以及折腾后的思考,给我的文章积累了素材。其实写文章的时候脑力全速运转,也是一种值得享受的过程。
折腾与工具
折腾与工具似乎总是分不开,前文我已经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了,折腾应该有它的功利性。我反对已经有了成熟的现有工具,还要自己费劲心思造轮子。如果不是为了锻炼自己,我甚至想嘲笑那些人白费心思。搜索引擎如此强悍的今天,如果想要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满足一个特定的需求,可以先寻找现有方案。如果需求特别强烈,比如是一个长期的重复性动作,是不是可以考虑用 Workflow 等工具辅助一下。考虑完时间与精力的支出,再考虑是不是自己造轮子。
毕竟折腾和工具,都离不开「效率」这个词。
我想拿 Workflow 举例子,因为前段时间看到有批评说少数派有太多 Workflow 的教程,像是有钱人集体去 Matrix 炫耀一样。我除了一句「欢迎取关不看就滚」外还想在这篇征文里感谢 Workflow。刚刚接触的时候我的确不懂这个,只好收集别人现成的 Workflow 来使用,诸如下载 Instagram 图片、查快递、批量删除图片(天天用)等,也没有动心思自己折腾。在使用 VPS 后,我发现一次次打开 Safari 登录网页查询剩余流量是很琐碎的一件事,看到 Android 平台有相关查询的 App,猜测服务商应该为用户提供了各式 API 。果然有,学着现成的 Workflow 试试将接口获取的数据提取出来,最后成功了。现在只需要在 Widget 点一下,就可以看到剩余流量,这不就是便捷么?
查询 VPS 流量这个 Workflow 是借鉴了他人,但是最近我真的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了一个 Workflow。它可以从 Matrix 文章里抓取标题和链接,并填入特定的文字模板里,批量下载网页里的图片,跳转到墨客发送微博,发完后跳转回来删除下载的图片。也许这个 Workflow 可以让我每天节约好几分钟的时间,这是真正的效率工具用法:从需求出发。(也希望没有需求的人至少对分享用法的人至少保有善意。)
这个数字时代,有许多数字工具应运而生,帮助人们更好地在数字时代生活。有一种幸运就是,可以更为自由地为自己的需求打造工具。这是时代赠予工具用家的礼物,这是最好的时代。
在《我怎么就又开始折腾了呢:路由器的别样履职姿势》的文末我谈到了我的工具观:
盲目是生活前进道路上最大的敌人。工具变得多样而灵活,而人还是那样僵化,如果「折腾」没有让你产生新的有趣的内容,也没有实际上改变你的生活,那么所谓「折腾」只是你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一张没有意义的空头支票,它最多能给你一种心理安慰:有了更好的工具,我一定能有更高的效率,产出更棒的内容。
假象。
工具是一种完全客观的不具备内容的事物,而人是具有欲望的内容生产者。只有这两者的深度结合,才会迸发出让人喟叹的精彩内容。
人一旦为自己掌握一个真理,并努力依据这个真理过他的生活,那么他所拥抱的真理便成为一种虚妄。时刻审视自己的观念,确保自己不成为一个狭隘且单调的人。
结语
路还很长。
年末和朋友去看了大热的《你的名字》,大概是看之前舆论造势太过,看的过程中并没有觉得感动。反倒是一个过渡的小片段,男主角在天台上望着夜空中彗星的长尾,旁白说的那个词「这个年代」,让我莫名其妙有泪流的冲动。大概所有对这个时代的总结性话语都能勾起人对从前的怀念,即自认为的「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美好」,不管彼时是否真的感到幸福,甚至不用管这份美好是否真的曾经存在过,在那份妄想里总会加上新海诚风格的滤镜并深深记住,埋藏在心里。这是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吸引我的不是剧情也不是音乐的悦耳,而是那些美丽的自然风景与我的那份美好的妄想。
大约是在我最为忙碌的时候,我没有拥有任何可随身携带的互联网设备,最具备生产力的是我桌上的一沓稿纸和坚固实用的笔,每个人都被分配同样的任务,足够从睁眼忙到闭眼。而感性的我常常会被心中的戾气操纵,擅自逃脱到悠闲中去,随思绪漫游到各处。晚自习溜出去在天台静静坐着,听马路上的呼啸,欣赏路灯与星星的遥相呼应。或者是偷偷溜到空无一人的顶层教室,从窗口翻入,坐在窗边的桌子上,趴着俯瞰楼下的生春繁草,绕木蜂蝶。河畔升起的绿意,能一直蔓延到小径的地砖。四下无人声,微风吹拂过窗台的水杯,茶包的纸标签碰撞在杯身,发出叮叮当当清脆的声响。伴随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突然真正地明白了作文套话中「幸福感油然而生」的含义。
在《人类简史》里有这么一段话:
……可惜事与愿违。在传统信件的年代,我们通常只有最重要、不得不联络的事才会写信。写起信来也不是想起什么就写什么,而是字斟句酌、考虑再三。而且,通常对方的回信也会同样慎重。对大多数人来说,每个月来来去去的信顶多就是几封,也不会有人急于立刻回复。但在今天,我每天都会收到几十封电子邮件,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你立刻响应。我们以为自己省下了时间;然而,我们其实是把生活的步调加速成过去的十倍快,于是我们整天忙忙碌碌、焦躁不安。……
然而时代的车轮不是我等能以臂挡之的。
无论哪种选择,都代表旧的生活方式注定将要凋零。
多么矛盾:在「这个时代」,我最渴望的,是内心的宁静与悠然。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鼓励你在文末点赞和评论,这会成为 征文活动 最后评奖的参考之一,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 )
喜欢少数派?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少数派sspai ,微信公众号: sspaime
少数派( http://ssp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