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打开即用的免费在线白板工具:Witeboard | App+1

$
0
0

少数派团队里有几位远程工作的同事,每次开会时如何让信息互通变成了一个难题。我们有时会使用白板来记录会议的内容,但这些内容往往很难让远程的同事可以及时看到。

如果你所在的团队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那么今天介绍的 Witeboard 可以帮助你很好地解决共享白板的需求。

Witeboard 是一款实时在线白板工具。它不需要注册使用,你可以直接访问 witeboard.com 来新建一块白板,然后将链接分享给他人进行实时协作。

Witeboard 目前提供了两种输入工具:铅笔和文字。你可以使用铅笔(快捷键 P)来画图,它提供了形状识别的功能,能帮助你快速地画出圆形和长方形等常用几何图形。

你也可以直接在白板中使用文字(快捷键 T)来输入内容,Witeboard 提供了多种颜色供你选择,帮助你区分不同内容。

实际体验中,Witeboard 的延迟很低,基本上可以做到实时同步。团队成员可以使用它来绘制简单的产品原型、进行头脑风暴……但就像一块真正的白板一样,当你使用橡皮(快捷键 E)时,你可以直接擦掉别人的内容,所以用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一点。

Witeboard 除了支持电脑浏览器之外,你还可以直接在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浏览器上使用。不仅如此,它还支持 Slack 登入,方便你和同事进行协作。

图 / Witeboard

你可以登录 witeboard.com 来免费使用 Witeboard。



让手机也能玩上 PC 游戏:Moonlight

$
0
0

如今手游越来越火,在电脑上用模拟器玩王者荣耀,玩「吃鸡」手游已经见怪不怪,但是你是否想过有一天能在手机上玩 PC 游戏呢?由于手机性能、操作系统限制,目前还无法直接实现这一目标。今天介绍的 Moonlight 则是一款游戏串流软件,可以通过另一个手段实现「手机上玩 PC 游戏」。

什么是游戏串流?

大部分人对这个概念还很陌生,游戏串流功能可以让设备 A 通过网络访问高性能设备 B 上的游戏画面,从而实现 配置较低的设备流畅游玩配置要求高的游戏 。

换句话说,你只要在高性能的 PC 上安装游戏,就可以把游戏画面 + 声音串流到客厅的 MacBook Air、电视机、投影上。

在 Steam 中就提供了这样的游戏串流功能:「家庭流式传输」,只要登陆同一账号,就支持同一局域网内的两台设备互相串流游玩。这个功能也能让 Mac 和 Linux 都享受到 Windows 上的众多游戏。

让手机也能串流:Moonlight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玩个游戏还要开两台电脑,有意义吗?」确实,Steam 只支持电脑之间的串流,对于追求画质和游戏体验的 PC 玩家而言,串流似乎并不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功能。

这款 Moonlight 是一款开源的 PC 游戏串流软件,它则是换了个思路,可以让你在手机上直接玩到 PC 大作。这样就可以完全摆脱线缆的束缚,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享受 PC 游戏了,这样是不是有吸引力多了?

如何使用 Moonlight?

Moonlight 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只需要安装和正确启用相应功能即可,其余的工作都会帮你自动完成。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Moonlight 采用的是 NVIDIA 的游戏串流技术:GameStream,所以只支持 N 卡。

PC 端操作:

  1. 首先在 NVIDIA 官网下载最新版本驱动软件和 GeForce Experience。
  2. 在 GeForce Experience 的设置中启用 GameStream。在使用过程中,它会将手机模拟成一个 NVIDIA Shield 设备。

手机端操作:

  1. 下载 Moonlight 客户端并打开。
  2. 如果 PC 端已经正常启用 GameStream 且与手机在同一局域网内,Moonlight 中就会自动出现这台 PC,点击 PC 图标即可连接。

第一次点击时可能会出现配对码,在 PC 端输入手机上显示的配对码就能连接。

连接之后,GeForce Experience 中检测到的游戏也会同步显示在 Moonlight 中,也可以访问 Steam 大屏幕,方便地启动各种游戏。在 Moonlight 进行串流之后,屏幕中内置了全套的手柄虚拟按键,你也可以选择关闭或者 Simple 版按键。

我尝试进入《绝地求生:大逃杀》,没有任何问题。不过用手柄玩 FPS 类游戏都很困难,更不要提虚拟按键了,所以我没敢进入匹配。(如果有勇士测试过,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Moonlight 简单测试

我测试了《DmC:Devil May Cry》(鬼泣)这款游戏,因为动作类游戏最需要「搓手柄」。

在游戏加载和动画过程中,游戏画面令人惊叹,1080P 的游戏画面在手机上显示没有打折扣,Moonlight 最高支持 4K 分辨率的传输。在进行大量操作时,动作流畅连贯,延迟很低。并且游戏的声音都是从手机中播放的,PC 端只显示画面,就像真的在手机上运行 PC 大作一样,游戏体验极佳。

缺点是按键太大影响到画面,虚拟按键没有实体按键那么有触感。包括在游戏中需要用到 L 和 R 键时(正常手柄的上方)很难进行操作。而且不支持手柄的游戏是完全不适合在手机上游玩的,比如 MOBA 和 RTS 类游戏。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一些更轻量的、操作难度低的游戏进行串流,比如 MineCraft、ICEY、NEKOPARA,这样进行游戏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如果你确实想在移动设备上更顺畅地玩大型单机游戏,还是建议使用 iPad 串流,或者入手手机使用的游戏手柄以达到更棒的游戏体验。

上面这一切,只需要你有足够的网络带宽、一台配置 N 卡的 PC、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了,还不赶快试试?

总结

相比其他的远程控制软件,Moonlight 是一款专注于游戏串流的 App,将 PC 大作换了一种方式在手机上运行。只要你的网速足够快、电脑配置足够高,你就可以在手机上轻松享受 PC 游戏的乐趣。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中下载 Moonlight。



学会这几个打包技巧,让你轻装踏上回家路

$
0
0


编注:本文配图多为手绘,画质不佳请见谅🌚

被回家行李淹没的你,需要这份清单使用指南 一文中,我列出了一份回家行李的清单,不过仅仅知道要带哪些东西可能还不够,这篇文章就来和你分享一些打包的技巧,让你行李保持紧凑的同时不影响取用常用物品,潇潇洒洒地踏上回家之路。

打包原则:利用率和重心

在之前文章中的整个清单就是根据使用率来列的,所以打包起来就有了头绪:常用的放外层,不常用的放内层、下方。

衣物:卷起来,压箱底

衣物绝对是随身物品里的大头,它们整体的使用率不高,但不带足的话想必会被一场降温狠狠教训。我包里的一件冲锋衣就占了背包将近一半的空间,但为了抵御江南阴冷的冬风,只好塞进包里。面对这些重量不大但是很占位置的物品,我的做法就是卷起来,塞背包最下面

江湖上流传的衣物收纳法大家都有所耳闻,要领就是一个「卷」字,若是遇上金贵的衣物,则换上客气一点的「折」。光是卷起来还不够,我们在把这些卷状物塞进包里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何时将会使用它们,下面就从我背包的底部开始,看看我都塞了哪些衣物。

打包前后对比

T恤、衬衫和内衣

在冬季,贴身衣物的更换并不频繁,一般只在到达目的地时才会用到备用衣物,大可把它们卷起来放在背包的底层。卷衣服的方法可以分三步:

  • 铺平,翻起衣服下边缘
  • 向内折,卷起
  • 把下边缘翻回去
单衣的卷法

袜子和内裤

袜子和内裤往往和内衣一起更换,可以把它们塞在衣服的边上。我们照样可以把它们卷起来:

内裤和袜子的卷法

Tip:成套打包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极致紧凑的人,将贴身衣物成套打包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所谓的成套打包,就是把内衣、内裤和袜子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借鉴卷内衣的方法卷在一起。

卷在一起

这个方法节约体积的效果立竿见影,并且途中换洗也很方便,抽出这么一卷备用衣物就好了。

裤子

冬季外裤的更换率是非常低的,一般的旅程也不过几日,供换洗的裤子可能不用放进背包,但是一条宽松、轻薄、速干的裤子仍然有必要,在洗漱后可以换上,让被牛仔裤或卡其裤紧绷了一天的大腿放松放松。裤子同样可以卷:

裤子是最好卷的

因为我每次到旅店都会换上备用裤子,便把这件使用率相对高度的物品放在衣服上面,卷好的裤子也容易一抽就从包里抽出来。

外套

外套这种东西,总是穿上太热、搭手上太冷,常常脱下穿上,使用率在衣物界几乎只居于围巾之下。像是我此次北上,每换乘一次便改变一下行头。脱下不用的外套同样可以卷起,不过毕竟时不时要取出使用,不用卷得太严实。下面以连帽衫的卷法为例:

连帽衫可以把自己塞进帽子里

Tip:不要在外套里藏东西

外套口袋几乎是零钱、纸巾这些小东西的黑洞,我们把零碎物品临时放进大衣口袋后,它们往往就滑到站台下或者被洗衣机嚼得粉碎。我把外套视为防护层[1],而不是一个移动式储物柜。如果我们不需要全程穿着外套,就尽量不要在外套里放东西。

到此为止我们就把衣服塞进了背包中,在实际操作中,你会发现这「恰好」符合户外打包的「重心靠上」原则,行李背起来会省力不少。我们不是刻意要让自己的行李变成一个户外行囊,但是借鉴一些方法会让自己舒服许多。

参考:多日重装的打包三原则

旅程中会用到的物品

学会一些压缩体积的方法后,把背包打成一个炸药包不难,但是想要随时从中取出要用的物品就不是简单的事了。所以在打包的时候,我们就要把那些旅途中会用到的物品放在外层、上层。

电子产品

常用物品也要讲个使用频率高低,电子产品是我们一路上打发时间离不开的工具,大家都懂得把它们放在最容易取放的地方,我就只给几个比较「私货」的建议:

  • 将笔记本电脑的 USB 口朝上,方便给手机等设备充电
  • 电子设备集中放在一个地方,便于快速取出、更快地通过安检,你一定不希望在安检仪前翻箱倒柜只为把一节相机电池掏出来吧
  • 与前一条抬杠似的,Kindle 需要远离其他电子产品,防止误触打开

个人护理用品

离家较近的朋友,也许不能体会长途跋涉、夜宿火车的辛苦,我在经历了几次过夜的火车之旅后,就能感受到横跨半个中国赶回故乡是一件非常劳累的事。近几年的旅程里,我开始携带一只护理包,内含简单的牙刷、毛巾和洗面奶,放在背包侧边的口袋里,在转机的间隙或是候车的时候稍作清理,让自己不致于变得油腻邋遢。

个人护理用品

对了,如果你不幸坐上了一趟长途火车,这份生存指南也许能让你好过一些:如何度过 24 小时的无座火车之旅|数字游民生存指南 - 少数派

证件和票据

一路上我们要不断地出示身份证和车票、登机牌,这些东西会把钱包撑的鼓鼓囊囊,有人甚至为它们准备了一个单独的小包。我在被大量票据折磨之后,摸索出了一套「收集-使用-归档」的流程,让自己的钱包保持精简。

我把身份证、银行卡、零钱和还没过期的车票捆在一起,要用哪个就抽出哪个:

  • 车票在上车后就夹进日记簿、放进背包,不让它再占据我的口袋
  • 随身现金只有一两百,用完就找取款机
  • 身份证和银行卡不会同时抽出,总有一个在支撑我的简易钱包
简单但是实用的钱包

关于精简钱包,可以看我以前的文章 没装多少钱还特别厚?3 步精简掉钱包里的多余物品 - 少数派

建议邮寄的物品

我们总有一些背包或行李箱装不下的东西,其实你犯不着把它们全拎在手上,邮寄也是一个办法。下面的几类东西是比较适合邮寄的。

备用衣物

按理说冬天不用像夏日那样频繁地洗澡更衣,但是为天气变化作准备也好,换换形象也罢,我们仍然要带不少的备用衣物。倘若它们不是非常贵重,我推荐采用邮寄。你可以前往快递点询问它们工作到何时,要邮寄的话这几天就该抓紧了。

书本

学生族的书本占据了行李的大部分重量,如果你正在把厚厚的书本塞进书包,不妨先考虑一下自己会不会看它们。在准备考试的读者会辛苦一些,要带非常多的纸质书,不过你们在路上也没多少机会把它们全翻一遍,邮寄也不要紧。

鉴于书本非常重,邮费会比较客观,需要邮寄的读者请尽量前往附近学校的代收点,他们也许会提供一些优惠。

礼物、手信

回家时总会给家人带点礼物,我有一段时间四处游历,买了不少特产,都是邮寄回去。许多地方特产店铺都提供邮寄服务,价钱也和购物网站差不多。

不过礼物也要视情况,如果不是特别重或容易腐坏东西,还是随身带回去。每次我爸开车来镇上接我,如果看见我两手空空[2],总要求我买一袋几十块的蛋糕给家里的老人。这些东西不是多贵也有没有多好吃,但表示了小辈的一些心意。

其实你也知道,长辈们真正期待的只是你能回去。别考虑太多,打包好就启程吧。


  1. 可以参考三层穿衣法:Layered clothing - Wikipedia ↩

  2. 因我所有东西都在包里,自然「两两手空空」矣  ↩


小巧、全能还免费的 Mac 录屏工具:Kap | App+1

$
0
0

平时给文章做配图、给朋友演示操作,少不了一个录屏工具。我先后使用了 GIF BreweryGIFoxLICEcap,但它们不是太简陋就是太复杂。直到遇见 Kap,我马上意识到这才是我要的工具:功能强大,操作简单。

Kap 寄居于菜单栏工具,界面开门见山,一颗硕大的「录制」按钮占据了显眼的位置,剩下只有几个必要按钮和输入框供调节参数。但是在这个界面之下,隐藏了丰富的录制功能:

  • 只录某个窗口
  • 全屏录制
  • 自定义录制区域

指定某个窗口进行录制的功能可谓解决 Mac 上录屏一大痛点,不用手动调节参数,就能精确录制到某个 App 内的内容。同时,你也可以选择是否录制声音,需要做讲解视频的用户应该会喜欢这个功能,。

在丰富的模式外,Kap 的一个细节也让我感动:显示鼠标点击位置。在录制演示视频或动图时,能显示鼠标点了何处,会让演示变得更清晰易懂。

我一直在寻找能显示鼠标点击位置的工具,Kap 将它集成在了录屏工具里,不需要另外再开一个应用,无疑大大方便了用户。

最后,Kap 的导出选项也较为丰富,包括了主流的 GIF 和 MP4 格式,也有新潮的 WebM 格式。需要提醒一下,导出时默认的分辨率比较高,建议使用时将左下角的尺寸(Size)改小一点,节约动图和视频的体积。

总之,有了 Kap 之后,我录制屏幕内容的工作流变得很简单。如果你也有录屏的需求,Kap 是不应该错过的选择。

你可以在 官网上直接下载,或者通过 homebrew cask 安装:brew cask install kap

今年最满意的一体机:Surface Studio | 2017 年度征文

$
0
0

「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22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我是科技美学的朱海舟。

少数派一年一度的征文又如期开始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请诸位赏眼。

说今年最满意的硬件产品?

我简单盘点了一下,最满意的,恐怕还是这台正在服役的一体机——微软的 Surface Studio。 

Studio 起价两万六,很显然,它不是一台主打高配置和性价比的产品,而是被归到专业领域、小众市场。如果你像我一样既不会画画,又不搞设计,好像完全没有必要考虑买这个嘛?

在购买之前我也是有这个疑惑的。

但别急,真正用上以后,我想不仅能从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还想和你延伸聊聊 Studio 背后的人机交互的变革。

外观设计

Surface Studio 延续 Surface 家族的设计语言,整体简约纯净,偏向于性冷淡风,平直的线条风格硬朗,无多余的修饰和曲线过渡,只有中间的微软 logo 比较显眼,摆在任何工作环境里都透出一种专业干练的气质。

整机采用铝合金材质,底座和屏幕之间采用两根铰链作为支撑,这个铰链是整机精华所在。它能实现屏幕任意角度的无极悬停,只要一点点力气,比如用一根手指,就可以切换工作形态,但如果用笔在屏幕上画画,都不会改变角度或者引起晃动。推拉之间有着完美的运动轨迹和恰到好处的阻尼感。

屏幕最低可以压到 20° 角之于放置桌面,无论用什么角度使用 Surface Studio ,都不会看到铰链,整个屏幕宛若悬浮于桌面之上,这也是让微软硬件设计团队感到骄傲的细节之一,被称之为「零重力铰链」。

Studio 在整体设计上几乎挑不出槽点,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所有接口均位于机器背面,包括 USB 3.0 接口、标准以太网口、Mini DP 视频端口、SD 卡插口以及 3.5mm 耳机插孔,很显然设计师是希望把零碎的线头藏在不可见区域,尽量保证桌面的整洁,但直接导致用户要靠感觉去盲插,很不方便。

屏幕显示

Surface Studio 屏幕非常薄,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它 AMOLED 屏,实际上它将一整块 LCD 光学架构封装于铝合金锻造机体内,最厚部位仅有 12.5 毫米,边缘最薄处仅 8 毫米,虽然机器重达 10 公斤,但看起来仍然非常轻盈。

这块 28 英寸 PixelSense 显示屏,分辨率达到 4500×3000 像素,是常规 4K 显示器的 1.6 倍,总像素数略低于 iMac 5K 显示器(5120*2880),DPI 仍然达到视网膜级别。

微软全线产品均采用 3:2 的宽高型屏幕,这个比例有两个好处,

第一,常见的单反相机拍摄的照片以 3:2 居多,这个比例的屏幕可以让摄影师更完整地用到整块屏幕。

第二就是因为 Surface 全线都可以触摸,当我们以平板模式使用时,通常会因为透视的原因使得显示内容看起来更宽一些。如果本身就是宽屏幕的话,那么在倾斜之后视觉上会更加狭长,3:2 的屏幕反而更适合触摸和阅读。

缺点是在看视频和玩游戏的时候,显示区域相比 16:9 的屏幕大幅缩减。

色域方面,完整覆盖 99% sRGB 和 DCI-P3 色域,并且在桌面侧滑菜单中可以实现 DCI-P3 与 sRGB 模式的一键切换。

这点对于设计师和摄影师来说比较实用,既可以在 P3 色域下精确的控制作品的丰富色彩,又可以随时审查非 P3 色域设备上的的表现效果。

微软还在系统全局加入了 True Scale 功能。简单来说:屏幕显示比例和现实大小 1:1。

比如,在 Surface Studio 上打开一个文档,默认采用 A4 纸尺寸,屏幕上显示纸张跟现实中的 A4 一样大,可以直接在屏幕上还原作品在真实世界里的样子,工具中的尺也是真实厘米数。这可以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优化自己的设计,所见即所得,节省重复打样的耗材。

毫无疑问 Studio 拥有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好的屏幕,外媒估价仅屏幕部分报价就接近 2 万。

我们查了一下市面上类似的产品,比如新帝的 27QH 触屏显示器,2K 分辨率,支持电磁笔,报价 1 万 6。另一款是戴尔的 XPS27 一体机,配置与 Surface Studio 相近,27 寸 4K 触摸屏,不支持压感笔,报价 2 万 3。

所以舍得掏钱购买 Studio 的一定不是性能控,但一定是屏幕控和外观控。

硬件性能

也许是因为屏幕占了太多成本,微软 Surface Studio 的性能严重瘸腿,落后一年的处理器和显卡,最高 128G SSD+2TB HDD 的混合硬盘,老式 SATA 接口。

虽然能流畅运行 PS、Primiere 等专业软件,但渲染大型工程文件时捉襟见肘,主流 3D 游戏也只能以中低画质运行。

更遗憾的是,这款定位专业的电脑没有配备雷电3接口,导致其扩展性大受限制,不能满足视频剪辑对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也不能外接独立显卡,或者变成独立显示器。这就让这台一体机成了一次性电脑,过几年性能落伍以后只能整机淘汰,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屏幕。

Surface Dial 及其他

和 Studio 一同发布的还有一个全新配件,叫 Surface Dial,本质上是一个自定义蓝牙旋钮,可以自定义选择旋钮的功能,比如调节音量、缩放比例、快进快退、笔刷大小颜色等等。理想状态下,这个轮盘会非常具有创造力,比如在剪辑视频的时候,可以前后逐帧回放,在游戏中精确控制目镜倍率等等。

然而现实很残酷,目前支持 Dial 的软件非常少,以至于大部分时候,Dial 对我来说只能调音量和切歌,配合 Studio 就像是一个 KTV 点歌台。

Dial 能和大多数 Win 10 电脑配对使用,比如三星的笔记本和华为的平板电脑,但和屏幕直接互动的仅有 Surface 家族。如果哪天适配的专业软件多起来,确实值得买一个试试。

Surface Studio 还有很多其他细节设置,比如多枚麦克风组成的麦阵。可以在一个相对不算安静的环境里距离设备 5 米的地方用语音控制 Cortana,即便不在电脑边也可以轻松操控电脑。

电脑触控化到底是不是大势所趋?

刚刚说到,如果你和我一样,既不会画画,也不是设计工作者,买这么一台 Studio 是不是既浪费钱又白费机器呢?

那我把这个问题换个角度:

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你会买一台全触屏的电脑?电脑触摸化是否大势所趋?

我们知道,十年以前,苹果公司发布了初代 iPhone。

当时乔布斯在发布会上揶揄了以 Window Mobile 系统为首的旧式智能机,只能用键盘、轨迹球和触控笔、间接操控机器,全屏触摸形态的 iPhone 一出,开创了人类智能机的新时代。

10 年以后,微软的一体机 Studio 宣告上市,苹果随后发布了新 iMac 产品与之同台竞技,当时就有记者提问,苹果的手机和平板都有触摸屏,什么时候电脑也会加上触摸屏呢?

苹果的营销副总裁 Schiller 是这样回应的:

一台 27 英寸的 iMac,必须去抬起胳膊、用手摸才能用,你敢想象吗?太荒谬了。

虽然他没有明确指向 Surface Studio,但再一次重申了苹果的立场:电脑不需要触摸屏,就算是可触摸,也只是在键盘区域多了一个 Touch bar 就够了。

所谓:「相逢狭道间,道隘不容车」,这两个厂商对于电脑触控化有极端的见解。

微软从保守跨向激进,旗下产品全线配备触摸屏,并且致力于操作系统的融合,一套系统,既能触摸,也能键鼠,既能装在台式机上,未来也能装在手机上。

而苹果从激进回归保守,排斥电脑触控化,手机是手机,平板是平板,电脑是电脑,系统各自独立,不可互相取代,想要完整体验苹果生态,最好买齐全套。

键盘鼠标和指笔触控哪个更有效率?

苹果营销副总裁认为,在 27 寸的 iMac 上使用触摸屏幕,绝对是一场灾难。如果真的使用触摸屏幕的话,必须重新设计 macOS 的许多 UI,如此一来,反而会伤害另一批习惯使用鼠标或触摸板的用户。

因此,这终究来说是一种取舍:用户界面和操作系统不能同时最佳化两种选择。做同一件事情,如果你想要用触摸的方式,只能买 iPad pro,如果想要键盘鼠标,只能买 Macbook,相同价位的产品,互相抗争,无法相通。

就目前而言,这个理论在 Win 系统上也是成立的。

尽管 Windows 系统一直致力于将键鼠和触摸融合化,但是仍然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比方说,软件最常用的按钮往往放在天涯海角,28 寸的电脑用起来张牙舞爪,双手很容易疲劳。

在我使用 Studio 的这一段时间里,使用键鼠和触摸操控的比例大概是 7:3,对应了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两个方面。

在写文章、玩游戏、剪视频的时候,毫无疑问,键盘鼠标更有效率。但是在浏览网页、阅读新闻、看图文的时候,触摸屏的效率更高。

这两种模式各有所长,互相补充。

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说,一切媒介都是人的延伸,交通工具是腿的延伸,望远镜是视觉的延伸,电话是耳朵和嘴的延伸,电脑等是大脑的延伸。既然已经是延伸了,为什么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加入键盘鼠标这样的中介呢?

这是因为科技过去还不够强大,很多必须依靠键盘鼠标才能完成的工作,与其说是触摸屏无法实现,倒不如说现在的软件系统还没有跟上来,人们的使用习惯还没有转变。

这就好像初代 iPhone 上市的时候,很多人抱怨没有实体键盘,打字速度都上不去,没有触控笔,操作精确度不够一样,随着手机系统的不断更新,这些问题都已经不是问题。

毫无疑问,微软 Surface Studio 仍然有些超前,软件 UI 跟不上。但我想,相比走稳路的老司机,这一步势必是要有人迈出去的。 

结语

业界有一个普遍的观点,PC 已经是夕阳产业,用户趋于饱和,销量节节下滑,未来很有可能是移动终端的天下。

在我看来,PC 产业式微和这些年创新乏力有着莫大关联,你看相比手机工业的芝麻开花节节高,多少厂商还死守 1366*768 的老旧分辨率,每年外形、模具不变,只是定期升级一下性能,企图苟延残喘呢?

又有多少年了,我们没有遇见有激情购买的电脑了呢,如今手机卖得比电脑贵,我们心甘情愿一年一换,而真正吃饭的家伙,换不换又有啥区别?

微软 Surface Studio 以一个全新的姿态让我眼前一亮。

毫无疑问,这是微软在死气沉沉的 PC 联盟里吹响的新的号角,向夕阳产业发起的新一轮的冲锋。

虽然 Studio 和微软众多产品一样,概念超前,软件拖后腿,只能吸引专业用户,限于成本也非常昂贵,注定不可能大卖。这次冲锋很可能以失败而告终。

但我相信这不会是无意义的尝试,因为只要还有这样富有创新精神的厂家,哪怕冒着亏损的风险尝试一些幺蛾子,而不是靠一年升级一次硬件赚一波。

PC 产业就还有可能迎来下一轮朝阳。

作为 10 年苹果电脑的老用户,这一次,我投 Surface Studio 一票。


在 今年的年度盘点活动 中,我们再次举办了年度征文活动,以「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为题,回顾一下你在 2017 年的变化,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思考分享给大家。

你仍然拥有两个月的充足时间,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来赢取我们为你准备的丰厚大奖。你可以 点此 了解详细的征文规则。


不想被广告邮件追踪个人信息?这篇文章教你如何防范

$
0
0

引言

浙江温州最大皮革厂江南皮革厂倒闭了!我们没有办法,拿着钱包抵工资!原价都是100多、200多、300多的钱包,统统20块!回复 T 退订。

经过与垃圾短信多年的斗智斗勇,我们现在对上面那种信息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我们都知道,收到这种短信,不管是发送「T」还是「复 T」都不能让江南皮革厂更快倒闭;相反,回复行为相当于告诉对方这是一个真实有效的手机号,从而变本加厉地给你发送广告。对于这种垃圾信息,最省事的方法是直接拉进黑名单,一了百了。

其实,在垃圾信息的另一个重灾区——电子邮件中,类似的手法也是很普遍的。推广邮件的发送者往往都是通过向第三方批量购买邮件列表获知我们的邮箱地址的,他们很难事先知道买来的列表中到底有多少地址真实有效。因此,追踪发出的推广信息是否被打开、被怎样的用户打开,是其迫切的需求。

「幸运」的是,电子邮件无论在功能还是容量上都比短信丰富得多,推广邮件的发件人不依靠「回复 T 退订」这种文字游戏,也有五花八门的方法可以追踪用户的信息。下文中,我们将介绍其中两种常见的追踪手法及其应对策略,并通过演示进一步加深实际感受。

手法一:利用「隐形图片」追踪邮件阅读情况

1. 原理

我们知道,电子邮件按照其内容格式,可以分为纯文本邮件和富文本邮件两种,目前用得最普遍的是后者。打开一封富文本邮件和打开一个网页并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是使用 HTML 来标记的,也都支持嵌入各种媒体文件。因此,只要在电子邮件中引用一张位于远程服务器上的图片,邮件客户端就会在打开邮件时向该服务器发起下载图片的请求。于是,服务器的控制者只要查看请求记录,也就间接知道了邮件是否、何时被打开,收件人使用了什么客户端,IP 地址是什么等信息。

用隐形图片追踪邮件的原理
用隐形图片追踪邮件的原理

这正是很多推广邮件用于追踪阅读情况的手法。原则上,在邮件中嵌入任意远程内容,都可以实现追踪效果;但实践中用的更多的做法是在邮件末尾插入一张 1*1 像素的纯白色/透明图片,因为这对邮件内容的影响最小,也最不容易引起收件人的注意。

2. 防范

那么,如何应对这种追踪方式呢?很显然,这种手法的关键点在于客户端从远程服务器上下载那张隐形图片,因此只要阻止这一请求的发生就可以了。需要说明的是,很多客户端出于用户体验考虑,都会预先加载未读邮件的内容,以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因此,即使不打开邮件,也可能在不经意间载入这些追踪图片。

好在,绝大多数的邮件客户端都会禁止被判定为推广内容的邮件自动载入图片等远程资源。但是,客户端的筛查机制并非百发百中;如果想彻底防御这种追踪,可以设置对所有邮件关闭加载远程资源功能。几乎所有的客户端都提供了这一选项。例如,Mac 的原生邮件 app 用户可以打开 邮件> 偏好设置,在 查看选项卡中取消勾选 加载信息中的远程内容。iOS 的原生邮件客户端则可以关闭 设置> 邮件中的 加载远程图片开关。

在 Mac 的邮件 app 中对所有邮件关闭加载远程资源
在 Mac 的邮件 app 中对所有邮件关闭加载远程资源

另外,用一个独立的邮箱来注册网上的各种服务并集中收取推广邮件也有利于对抗这种追踪。这是因为,Gmail、Outlook 这些较为优秀的邮箱服务不仅能更有效地过滤出垃圾邮件,从而自动阻止加载其中的追踪代码,而且还会对邮件中的各类链接进行处理,用其自己的服务器代理获取其内容并进行安全检查。这样,即便加载了这些追踪图片,你的 IP 地址等隐私信息也不会被暴露给发件方。

3. 演示

为了加深对这种手法的体会,我们不妨通过实验来说明其实现机制。提供邮件追踪的服务有很多,这里以 GetNotify为例。注册账号后,在任何客户端中用该注册邮箱发信时,只要在收件人的邮箱地址后加上 .getnotify.com,GetNotify 就会在你的邮件末尾嵌入一张隐形图片,并开始追踪其阅读状态。

例如,如果你想追踪发送给 mike@hotmail.com这一地址的邮件,只需将收件人填写为 mike@hotmail.com.getnotify.com。这一操作对收件人是透明的,即对方在邮件中仍然只会看到自己的地址。

我们通过 GetNotify 给自己的另一邮箱发送一封测试邮件,并在收到后打开阅读。很快,发件邮箱就收到了 GetNotify 发出的已读通知。告知其被阅读的时间、客户端的类型和 IP 地址等信息。事实上,这封邮件每被阅读一次,都会被记录在案并向你通知(默认通知前三次,最多可以设置为前 50 次)。

GetNotify 的已读通知
GetNotify 的已读通知

此外,还可以在网页端的 Outbox页面查看每封通过 GetNotify 追踪邮件的被阅读详情。

GetNotify 的网页端统计页面
GetNotify 的网页端统计页面

下面我们检查一下经过 GetNotify 处理的电子邮件,看看它是否符合前面说明的原理。打开这封测试邮件的源码,可以看到末尾处被插入了一段代码,其内容正是引用一张尺寸为 1*1 像素的远程图片。

GetNotify 对邮件的处理方式
GetNotify 对邮件的处理方式

我们将其中提到的图片地址复制出来,在浏览器中手工访问。很快,GetNotify 的后台就反映出这封邮件再一次被「阅读」了。这就印证了 GetNotify 的追踪方式正如前文所述。

手法二:通过邮件中的跳转链接记录用户信息

1. 原理

另一种实现追踪的方式是通过邮件中的链接。当用户点击链接时,其访问时间、IP 地址等信息就会暴露给发件方,从而为其后续发送邮件或定制推广内容提供线索。

可能有读者会问,邮件中的链接指向的地址未必都是由发件人管理的,对方如何知道用户是否访问了一个第三方的地址呢?

其实,只要右键复制链接地址检查一下就能发现,推广邮件中的链接地址几乎都不是浏览器最终打开的页面地址,而是一个冗长、不可读的「跳转地址」。这种链接的原理和我们常用的「短链接」如出一辙,都是利用了 HTTP 协议中的重定向功能。当用户访问这种链接时,浏览器会收到一个值为 301 (Moved Permanently)302 (Move Temporarily)HTTP 状态码,并在响应的 Location字段获知真正应当访问的地址。

这就好比你根据邮件中留下的「地址」去敲门,结果被告知要找的人已经搬走了(301)或者暂时外出(302),应该去另一个地方(Location)找。而正是中间这番波折,让发件方得以获知你的访问情况。

用跳转链接追踪邮件的原理
用跳转链接追踪邮件的原理

2. 防范

很显然,与嵌入图片这种「全自动」的追踪方法相比,跳转链接有一个天生缺陷——它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但实践中,很多用户出于随意和好奇,经常轻易点击邮件中具有诱导性的链接;因此,这种方法很多时候反而比容易遭到屏蔽的追踪图片更加有效。

更应当指出的是,除了隐私方面的担忧,这种跳转链接还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因为它「掩盖」了真实的链接地址。经验丰富的用户都知道,观察链接地址本身就足以让我们获取很多信息。例如,如果收到一封看似来自苹果的邮件,告知你 Apple ID 的安全风险并要求重置密码,但其中的链接指向的却不是 apple.com,而是 appleid.cc之类的冒牌域名,那么很显然是不值得信任的,应当忽略这封邮件并直接拉黑删除。但是,如果邮件中嵌入的是跳转地址,那么只有点击后才能知道它到底指向何方,而或许它指向的正是一个含有恶意代码的网址。

显然,对于邮件中的跳转链接,最简单但也是最有效的防范方式就是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点击任何不明来源的推广邮件中的链接。目前,很多邮件服务商都提供了链接地址安全性检测的功能,会自动检查并标记内嵌链接的安全等级,帮助用户进行判断。像 Outlook 这样的服务,还会在外部链接上再「套接」一层自己的跳转链接,在点击链接时先帮用户「试毒」。结合这些辅助机制,就能在较大程度上防止误点恶意链接。

Outlook 等服务会在邮件链接上增加一层用于安全验证的跳转
Outlook 等服务会在邮件链接上增加一层用于安全验证的跳转

此外,进阶用户还可以通过 HTTP 请求中的 HEAD方法,在不真正访问链接内容的前提下获取跳转链接的真正地址。在终端中运行:

$ curl -I 链接地址

响应中的 Location字段就是跳转链接真正指向的地址,接着就可以通过观察该真实 URL 决定是否打开。(经过测试可以发现,curl -I操作本身不会被 MailChimp 或 bit.ly 的跳转链接追踪并记录。)另外,iOS 用户可以通过 OpenTerm这款免费 app 在移动端运行 curl命令,或使用网页版工具

在 iOS 上用 `curl` 查看跳转链接的真实地址
在 iOS 上用 `curl` 查看跳转链接的真实地址

3. 演示

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感受一下这一手法的效果。目前,相当多数的推广邮件是通过 MailChimp这一平台发送的。(需要指出的是,不要把 MailChimp 和垃圾邮件挂钩;相反,这是一个用户体验设计非常优秀的服务,很多独立内容创作者的 Newsletter 都是通过该平台发送的。)我们注册账号,创建一封测试邮件并发送,然后在收件邮箱中打开并尝试点击其中的链接。

用 MailChimp 发送测试推广邮件
用 MailChimp 发送测试推广邮件

这时,通过网络调试工具查看点击链接后发生的网络请求,可以看到该地址返回了一个 302重定向,随后浏览器开始访问真正的地址。

打开跳转链接时收到的响应
打开跳转链接时收到的响应

与此同时,MailChimp 的后台中已经反映出邮件及其中链接的打开情况。

MailChimp 后台的统计信息
MailChimp 后台的统计信息

总结

以上就是推广邮件追踪用户阅读状况和其他信息的两种常见手法。它们的原理都不复杂,但都较为隐蔽,利用的是用户的疏忽大意,因此比较容易得手。我们针对两种方式分别给出了应对方法,可以看出,除了必要的谨慎态度和技术措施,选用靠谱的邮件服务、培养良好的邮箱使用习惯,同样是对抗邮件追踪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非自愿收到推广邮件后,不应直接删除了事,而要根据不同情形采取对应措施,防止继续收到类似邮件。如果该推广邮件是来自于 MailChimp 等较为知名的群发平台(可以通过检查邮件中链接的 URL 来判断,如 MailChimp 发出邮件的跳转链接域名为 list-manage.com),那么可以直接点击邮件末尾的 Unsubscribe链接来退订。这些公司受到美国的 CAN-SPAM 法案规制,其提供的退订链接必须是明示、有效的,因此可以确保退订后不再被打扰。

相反,如果推广邮件并非来自这些规范平台,或是广告商自行炮制的,那么点击其中的退订链接可能未必有效,反而会起到暴露邮箱有效性的相反效果。对于这种地址,直接标记为垃圾邮件并加入黑名单可能是更有效的应对方式。

春节回家路上很无聊?用这 6 款游戏帮你打发时间

$
0
0

春节快到了,许多人也即将踏上回家的旅途。在漫漫旅途中,要如何打发无聊的时间呢?我们为你准备了以下几款手游,帮助你填充归途的无聊时光。

Life is Strange

Life is Strange 是一款以故事叙述为主的游戏,或者说是一部「互动式电影」。你在游戏中扮演女高中生 Max Caulfield,你所做出的任何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剧情的发展。

Life is Strange

游戏中,Max 拥有时光回溯的能力,当你做出的抉择产生不好的影响时,你可以回到过去,重新做出选择。

和一般互动式电影不同的是,Life is Strange 不只是简单地按照固定流程播放剧情,玩家可以通过选择来改变剧情。玩家在游戏中可以操纵 Max 通过对话向他人表达善意或恶意,从而影响对方对 Max 的态度。

游戏中的要素非常多,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房间,都有许多东西可以翻看。而你的做法会影响到你接下来的游戏体验。Life is Strange 的代入感非常强,例如 Max 房间的花因为没有浇水而枯萎时,Max 会因为这件事而感到失落,而 Max 的母亲也会发短信来安慰 Max。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18 元购买到 Life is Strange 的第一章,通过 60 元的内购可解锁第 2 至第 5 章。游戏暂无官方中文,购买前请注意。


Mind Construct

Mind Construct 是一个关于寻找记忆的游戏,玩家需要通过收集记忆碎片来恢复记忆,从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Mind Construct

在游戏里,你的任务是通过拖动屏幕中心的圈来收集散落在屏幕上的记忆碎片,同时避免触碰到障碍。而一旦你触碰到了障碍,你的活动范围便会加速缩小,这样你就无法收集到靠近屏幕边缘的碎片了。

Mind Construct 本身的玩法比较简单,但开发者用心地为它搭建了一个世界观,将传统的游戏模式与带有科幻色彩的世界观结合起来。玩家收集碎片的目的便是去解锁记忆来查看这个故事,这无疑为 Mind Construct 增添了不少乐趣。要达到全收集的目标也绝非易事,对于有强迫症的玩家来说,这应该是一款可以玩上很久的游戏。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Mind Construct


Last Day on Earth

你是否曾幻想过,如果世界末日真的来了,你要如何生存下去呢?在 Last Day on Earth 中,你可以切身体验末日求生。

Last Day on Earth

在游戏中,你需要收集各种材料来建造自己的庇护所,同时确保自己不会因为饥饿或口渴而死亡,与此同时,你还要抵抗僵尸的袭击。你也会遇到同一个服务器的其他玩家,你可以选择与他们合作,一起生存下去,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攻击他们,获取他们身上的装备及材料。

Last Day on Earth 有昼夜及季节系统,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事件可供探索,同时也会对人物产生不同的影响。作为一款 2.5D 沙盒生存策略游戏,Last Day on Earth 有着不错的写实性,操作手感也非常棒,再加上联机系统,可以玩家在 Last Day on Earth 的世界中更加真实地体验到末日生存的感受。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Last Day on Earth

Poly Bridge

在 Poly Bridge 中,你可以按照你的想法设计一座又一座的桥梁,过一把桥梁建筑师的瘾。

Poly Bridge

Poly Bridge 的游戏目标非常简单,你只需要在预算范围内设计并建设的桥梁让车辆能够到达目标点即可。但随着关卡的进展,会出现预算极其有限的情况,有时候你甚至需要通过升降桥梁来让不同的车辆到达不同的地点,非常具有挑战性。

Poly Bridge 的难度适中,是诸多桥梁建设游戏中比较出色的一个。到了游戏的中后期,材料的限制会越来越多,而目标也会越来越复杂,玩家可以选择超出预算来确保简单地通关,也可以选择另辟蹊径,用极少的钱完成目标。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30 元购买 Poly Bridge


如果可以回家早一点

如果当你每天下班回到家中,都会看到自己的妻子以各种不同的形态死去,你会怎么办呢?在这款游戏中,你扮演一位上班族,可你每晚回到家中都会看见自己的妻子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装死,你要做的就是通过解谜来救活你的妻子。

如果可以回家早一点

游戏流程不算长,但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梗等待玩家去发掘,例如你在有猫的场景撸猫可以解锁成就,在一些时候做出不同的选择也可以解锁许多有意思的成就。游戏中埋藏了一条特别的剧情线,需要玩家多次通关才能解锁真结局,这无疑延长了可供玩家在游戏中游玩的时间。

游戏中谜题的整体难度不高,除了最后几关以外基本不会有特别严重的卡关。如果你苦于应对那些难度极高的解谜游戏,却又对解谜游戏有着热爱,不妨来尝试一下这款游戏。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以 6 元购买 如果可以回家早一点

BoneSwiper

如果把 2048 与地下城冒险结合起来,会发生什么?试试 BoneSwiper 你就知道了。

Bone Swiper

BoneSwiper 将地下城冒险与 2048 的游戏形式相结合,玩家通过横竖滑动来升级武器、盾牌和食物,而升级后的装备需要玩家控制角色去拾取。不过你要注意,你的敌人也会拾取那些装备从而变得更强。而如果你不小心将两个敌人融合在一起,你将会面对一个更强大的敌人。

BoneSwiper 在游戏中加入了昼夜交替的机制,在一定时间后,游戏会从夜晚转为白昼,玩家与敌人只能在夜晚进行攻击或拾取的行动,而白昼就是升级装备的好时机,当你将所有格子填满后,便会进入夜晚,让你的角色与敌人尽情战斗吧。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BoneSwpier


这个 macOS 技巧,能让你跟 N 个人一起听「同一首歌」

$
0
0

水猫是一个重度观影爱好者,每天繁重的科研之余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惬意地蜷在椅子上,用我写代码的 4K 显示器看部电影。这种惬意的时刻我向来是不介意和他人一起共享的,不管是看看刺激的《逃出绝命镇》,还是刷一刷休闲的《琅琊榜》,和小伙伴一起看一起讨论总是比一个人独酌来得开心。

由于办公室里不方便外放音响,所以在我去年入手了 AirPods 之后,就寻思着能不能让 AirPods 和我的耳机同时输出音频呢,这样晚上就可以和好基友一起在实验室里看电影咯。经过一番研究之后,我发现 Mac 系统自带的配置就可以轻松的实现。

和好基友一起看电影:蓝牙耳机 + 有线耳机

我们要用到的就是系统里面的「音频 MIDI 设置」� 应用:

请输入图片标题

左侧的列表中列出了所有连接在 Mac 上的音频设备,通过「输入/输出」标志符可以确定设备是麦克风(输入)还是扬声器(输出)���。内建输出就是系统默认的扬声器,显示 🔊标志的时候,内建输出是 Mac 的内置扬声器,显示 🎧标志的时候则是你已经插入了有线耳机了。设备右侧的「扬声器/麦克风」标志则代表了 Mac 目前正在使用的输入/输出源,若想更换输出源,即可以在 MIDI 里面右键切换「将设备用于声音输出」也可以在 Menu�� Bar 里面直接勾选。

为了让我们能够同时使用 AirPods 和有线耳机同时输出音频,现在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多输出设备」:

请输入图片标题

这里我将这个「多输出设备」命名为 A/WiredPods 然后勾选使用「内建输出」和我的蓝牙耳机「KChen‘s AirPods」,这样只需要在��音频输出里面勾选 A/WiredPods 就可以实现蓝牙、有线双输出了

实现环绕立体声:Mac 扬声器 + 蓝牙音箱

学会了这个多输出的技巧之后,我们的玩法可以再次升级,@文刀 向我建议可以组合 Mac 内建的扬声器配合蓝牙音箱实现环绕立体声效果。由于我的 JBL Pulse 没有带回家,随手拿了家里的一个物业搞活动送的蓝牙音箱做了测试:

请输入图片标题

创建一个叫做 Stereo 的多输出设备,然后把「内建输出」和「蓝牙音箱 S66」勾选起来,切换输出源到 Stereo 之后,把 Mac 放在前面,音箱放到身后去。我打开帕格尼尼的 24 号随想曲试了一下,别看 MacBook 和这个不知名音箱音质如蜡,可是环绕立体声瞬间把音乐的品质和音效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整个人似乎瞬间都充盈起来了呢(大雾 😃)。

注意事项:

  1. 使用了多输出设备之后,无法再使用系统调节音量,所以建议先切换至单独的设备调节好音量,再切换回多输出设备。
  2. AirPods 如果没有连接到 Mac 是不能使用多输出设备的,需要先切换至 AirPods,待连接完毕之后,再切换回多输出设备。
  3. 使用 Boom 等音效增强软件的用户,系统的内建输出会被 Boom Device 接管,创建多输出设备的时候,勾选音源应该勾选 Boom Device。

好了,希望大家好好享受与好友共享影音的欢乐时光。你也可以尝试并联更多的输出设备哦!
��


不用请设计师,你也能做出个性二维码:EFQRCode

$
0
0

二维码无疑是应用最频繁的社交入口工具之一,最常见的有用二维码刷公交刷地铁闸机、当面加好友时来扫个码、推广个人公众号时扫个码,极客点的有 微信 QQ 和支付宝通用的收款二维码扫一扫可以分享 Wi-Fi 密码的二维码 等等。

尽管二维码的生成已经相当便捷,但当我们在添加白底黑点的这张小小方图时,几乎怎么看都和我们的公众号文章风格、海报设计风格等等应用场景略有违和。本文要介绍的这款 EFQRCode,就可以让我们只需简单的几步操作,获得一张艺术风格的二维码,比如这样:

使用 EFQRCode 制作一张带背景的二维码非常简单,首先我们要获得我们要制作的二维码的链接。微信、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等等都可以直接生成黑白的二维码,我们先把这个二维码保存下来,然后使用 EFQRCode 扫码,把它背后的链接识别出来。

不过 iOS 版的 EFQRCode 不支持把链接的拷贝,我们还可以使用 iOS 原生相机,扫描二维码并在 Safari 中打开,再在地址栏中把链接复制好。

推荐阅读:iOS 11 加入了这些实用的新功能,升级后一定要看看

随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制作二维码了。在 EFQRCode 文本框中输入或粘贴链接地址,然后点击「Create」就可以生成一张黑白的二维码了,当然这个并不是我们想要的。

接下来,我们点击「watermark」,选择背景图片,再点击一次「Create」,一张带有背景图的二维码就做好了。我们可以点击「Save」把它保存下来。

EFQRCode 的「backgroundColor」和「foregroundColor」可以用来调节二维码的前景色和背景色,来适应背景图片的色彩风格。不过调节这两个颜色时需要注意,尽量使用对比度较高的颜色,来提高扫码的对比度。(下图的二维码使用了红色的背景图片)

如果我们的背景图片是多种颜色的图片,做成的二维码就更具艺术风格了。例如我们可以直接用微信头像拿来做成微信加好友的二维码,这样的二维码不仅个性化十足而且更具辨识度。同样我们可以把背景图片换成公司 logo、个人肖像照、产品宣传图等等特色图片。

支持 GIF 二维码的制作,也是 EFQRCode 的一大亮点,不过 Mac 版 EFQRCode 暂时不可以保存 GIF 二维码,我们需要使用 iOS 版才能保存。

你可以在 App Store 免费下载 iOS 版 和 Mac 版 的 EFQRCode。




[福利] 这款技术范儿十足的在线表单工具,让数据收集像搭积木一样简单:金数据

$
0
0

每个人都会有数据收集的需求,问卷调查、组织聚会、客户反馈、在线报名、员工信息录入……把要收集的这些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拆解,原来:数据,只是不同「字段」的聚合。

在 金数据,每个「字段」,都是乐高里的一个积木块,用不同的「字段」组合,可以搭建出不同的数据塔,灵活、有趣、高效而优雅。无论多么复杂的数据收集场景,都能通过「字段」拼搭实现。

字段,是积木块,也是连接器

「姓名」与「选项」字段的拼搭,就是一个问卷调查表;「姓名」「选项」「手机」「邮件」「单行文字」字段的组合,就是一个招聘信息录入表……甚至,你能用「商品」字段,构建具备支付功能的电商系统。

数据收集,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在金数据,「字段」既是积木块,也是连接器。「手机」和「邮件」字段,就是连接表单创建者与填表人的秘密武器,让表单,也能轻松发短信、发邮件。

解决数据收集最后「5 公里」,也解决收集以后的「反馈」

短信和邮件不够即时,有没有即时连接表单创建者与填表人的方法?

有,金数据目前已经支持接入美洽和53客服。只要1分钟,就能让表单业务系统,具备客服即时沟通的能力。

支持插入即时客服


用金数据,你甚至还能收集数据金数据在数据收集之外,能实现如此强大、丰富的扩展功能,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惊讶:用金数据,你甚至还能收集数据。

用 GA 和 CNZZ 分析访客信息

作为一款技术范儿十足的在线表单工具,你可以用 Google Analysis 和 CNZZ 统计来分析表单访问情况。

表单访客分析,听起来好复杂。别担心,金数据已经在表单中嵌入了预置代码,只需要在表单设置中添加「追踪 ID 」即可。以添加 GA 统计为例,在 GA 后台添加要追踪的表单链接后,就可以获取一个跟踪 ID。

添加 GA 统计

通过这项设置,你可以追踪记录该表单被浏览的详细情况,比如访客数量、访客来源、使用的设备等。

访问数据一目了然

基于表单的精细化运营,从未如此简单!当然,不方便访问 GA 还可以用友盟统计实现同样的跟踪效果。

扩展属性,追踪每条数据来源

表单,不止于简单的数据收集,更多时候,它还是获取高价值业务数据的载体。比如,市场运营人员会金数据轻松拼搭出精美的落地页,进行广告投放、获取客资。

类似这种推广场景,能统计每条数据的渠道来源,非常重要。在金数据里,「扩展属性」可以区分和统计不同发布渠道的数据,精确追踪每条数据的渠道来源。

统计数据时在下拉菜单中勾选「扩展属性」,就能看到每条数据的渠道来源。

扩展属性

用「扩展属性」精确评估表单发布渠道质量,指导渠道优化

嵌入,让表单无处不在

你可以将金数据表单以多种形式,嵌入各种渠道,无论是个人网站、Wordpress,还是微信公众号。

在网页中,你可以嵌入表单悬浮按钮,也可以将填写页面,直接嵌入网页。

开放 API , 才够技术范儿

金数据 API 为具备编程能力的用户提供了极强的扩展功能。开发者可以通过表单 API 获取表单定义、通过数据 API 追加数据或通过数据推送 API 将新提交的数据推送到自己的平台。

获取API key

每个人都可以在「个人中心 - API」来开启 API 支持并获取 API Key/Secret。

人人可用的在线表单工具

作为一款技术范儿十足的积木式表单工具,金数据在可拓展性和足够的易用性之间做了很好的平衡。用法和场景既可以被挖掘得很深,80% 的普通用户,又能像搭积木一样迅速上手,真正的实现了人人可用。

最后,近期金数据还推出了金数据小程序「金数据 Mini」,过年期间通过微信就能快速创建表单,收集数据。

金数据 Mini

少数派用户专享福利

2 月 28 日前登录 金数据,在「个人中心 - 费用中心 - 优惠券」输入激活码 7460018138 ,即可领取价值 ¥50 的优惠券,可以直接激活或升级套餐时使用。


让窗口布局更有效率,Windows 平台分屏工具合辑

$
0
0

从 Windows 7 系统开始,系统内置的分屏功能方便用户,充分利用屏幕大小并列显示两个应用。在 Windows 8 和 10 中继续增强了分屏功能,提供智能分屏调整,手动调整分屏之间的面积比例,还支持了二分屏/三分屏/四分屏的特性。

在系统内置分屏功能的基础上,还有更多第三方工具在应用窗口布局管理、多屏幕场景切换、快捷键操作方面,增强了分屏功能的体验。

系统分屏

以 Windows 10 系统为例,系统自带功能支持多种分屏方式。比如用户通过鼠标将应用窗口拖到屏幕边缘,窗口会自动以占据 1/2 屏幕大小的布局显示,再将另外的窗口拖到另外一半屏幕边缘,也会自动占据剩下的屏幕区域。Windows 10 系统的分屏功能有以下特点:

支持快捷键操作方式:用户除了用鼠标拖放应用窗口到不同的屏幕边缘位置,来实现分屏显示,系统还支持键盘快捷键的操作方式。

  • 点选当前程序,同时按下 Win + ←/→ 可以使应用窗口缩至一半,并能调动左右位置;
  •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同时按住 Win + ↑/↓,能实现右上角四分一窗口显示;
系统支持多种分屏方式

Snap Assist 特性:用户将一个应用窗口拖放至屏幕的边缘,另一半屏幕区域将显示其他已经打开程序窗口的缩略图,方便用户预览不同的程序内容。

Windows 10 系统新增加了 Snap Assist 特性

AquaSnap

AquaSnap 是 Nurgo Software 公司开发的另一款明星产品(还有一款是 Windows 平台上窗口标签管理工具 TidyTabs),提供了个人免费版(部分功能受限)、标准专业版(18 美元/人)、商业专业版(599 美元)。下面是我认为 AquaSnap 的几个实用功能:

拖拽边缘自动分屏:与 Windows 10 内置的分屏功能类似,AquaSnap 同样支持 1/2、1/3、1/4 的分屏方式,用户将窗口拖放到屏幕边缘或者角落位置时,窗口将自动实现分屏功能,软件会以半透明的填充区域预览分屏效果,并且给出图标提示。

窗口边缘吸附:窗口对齐功能类似边缘吸附的作用,用户将 A 窗口靠近 B 窗口的边缘时,将自动实现对齐的功能,有助于充分利用屏幕的大小,避免出现窗口边缘容易重叠的问题。

请输入图片标题

自动调整窗口平铺的大小:如果希望同时改变每个窗口的布局大小,只需按住 Ctrl,使用鼠标拖动窗口边缘之间的位置,其他窗口布局也会随着改变,有助于用户快速实现改变窗口布局的目的。

使用 Ctrl + 鼠标拖动窗口边缘,实现自动调整大小

鼠标晃动窗口置顶:这是 AquaSnap 一大特色功能,用户鼠标按住希望置顶的窗口,随便晃动,松开后窗口会实现透明(可设置透明度)并且会置顶显示,再次晃动则恢复原本的正常状态。这一功能方便了在全屏化或者多个打开窗口的状态下,使用置顶方式临时进行比对或查阅资料等目的。

键盘快捷键操作:作为一款屏幕分屏软件,AquaSnap 支持键盘快捷键操作,方便用户快速实现窗口布局。

AquaSnap 还有更多实用的小功能,比如双击窗口任一边缘铺满同方向的屏幕空间、同时移动相邻的同组窗口、支持鼠标快捷键,个人免费版能够满足用户很大部分的需求。


    MaxTo

    MaxTo 前身是 Winsplit Revolution,软件支持 Windows 7(SP1)、Wimdows 8/8.1、Windows 10 系统,需安装 .NET Framework 运行环境。初次安装打开 MaxTo 后,软件会提示要求先划分屏幕区域。

    可保存多个配置文件:用户可保存自定义划分好的分屏方案,只需点击 保存配置 按提示输入配置文件的名称,即可完成保存。同时通过点击 装入配置 可使用 MaxTo 官方提供的 5 个分屏配置方案。在设置好分屏的配置方案后,将窗口移动到预先划分好的某个区域,按下应用窗口的最大化按钮后,窗口会自动填满之前的划分区域。

    请输入图片标题

    记忆上一次排列的位置:MaxTo 一大特色是可以记住用户调整好的窗口位置,下次关掉应用或者重启时,下一次打开 MaxTo 后,软件会自动排列好上一次窗口排列的位置,记忆功能利用了用户设置选择好的配置文件。

    请输入图片标题

    主区域和备用区域:MaxTo 的窗口排列支持主区域和备用区域,这一玩法类似新建了一个虚拟桌面,通过在主区域和备用区域分别装入不同的分屏方案,让用户将不同的应用窗口更多地放置在屏幕划分的区域。

    比如我会在主区域放置软件、参考大纲和截图工具,而在备用区域则垂直划分了两个显示位置,放置两个浏览器窗口,用于查阅资料。MaxTo 还支持两个区域协同工作,使用 Win + 数字键 或者 Win + Alt + 数字键 快捷键组合实现快速切换。

    请输入图片标题

    MaxTo 还支持快捷键组合、窗口边缘吸附、主动/被动模式和拖动时事启用窗口透明的功能,官方提供了 30 天免费试用时间,试用期结束后需要花费 19 美元一次性购买。


    DisplayFusion

    DisplayFusion 可以视为一款各类窗口/屏幕管理工具的「集大成者」,包括更换桌面壁纸、调整显示屏分辨率/色深调节、多显示器设备的窗口管理等等,而其中的 Window Snapping 就是可以拿来实现屏幕分屏功能。

    在我的体验过程中,DisplayFusion 除了有独立安装包外,还提供了压缩免安装的版本,对于追求绿色化使用软件的用户来说,压缩包的形式还是相当便捷。通过 DisplayFusion 设置页面中「功能」中,自定义选择将哪些调整窗口大小的操作放置在应用窗口的标题栏。

    请输入图片标题

    使用兼容性规则忽略特定的应用程序:DisplayFusion 另一特色的分屏效果就是用户可制定类似过滤规则,制定哪些程序会被 DisplayFusion 接管实现窗口管理功能,比如将 Chrome 浏览器禁用标题栏按钮,禁止对程序启用窗口吸附功能等。

    请输入图片标题

    屏幕分屏只是 DisplayFusion 其中一个功能而已,如果你需要更多窗口管理、多监控设备显示管理、远程控制、触控器,以及个性化调整系统桌面、开始菜单,那么 DisplayFusion 这个「集大成者」值得你去体验。


    结论

    Windows 平台的窗口管理工具虽然不及 macOS 丰富(HyperDockMoomSizeUpContexts),不过从 Win7 时代开始,直至 Win10 系统,Windows 系统本身内置的屏幕分屏功能也能够用户很大部分的需求,而诸如 AquaSnap、MaxTo、DisplayFusion 第三方工具则有效扩展了划分的区域,多个快捷键组合方式快速实现了不同的分屏方式,相信这些工具能够提升你在窗口布局管理的效率,充分利用时下大屏幕的布局空间。




    在手机上体验主机大作,最终幻想 15 口袋版登录 App Store

    $
    0
    0

    对于很多人来说,《最终幻想》这个系列承载着他们对于游戏的美好回忆。作为日系角色扮演游戏的代表作,《最终幻想》系列在游戏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玩家在游戏中跟随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惊心动魄的冒险,并且体验感人至深的剧情。系列初作于 1987 年发售,至今仍受到粉丝的热烈追捧。

    去年,开发商 Square Enix 公司宣布将为最新一作《最终幻想 15》制作手机移植版本。在经历了等待之后,今天《最终幻想 15:口袋版》(下简称 FF15 PE)终于正式登陆 App Store。

    如果你还不了解《最终幻想 15》

    在《最终幻想》的游戏世界观中,魔法与科技同时存在,世界是由代表着不同元素的水晶(后来改为魔石)所形成并支配,水晶(魔石)是魔法的源泉,游戏以水晶(魔石)展开构建世界,并通过主角的冒险故事来谱写一篇英雄史诗。

    游戏的核心玩法便是在冒险中通过战斗提升自己的能力,并结识新的伙伴,收集散落在世界的水晶(魔石)。最终打倒强大的 Boss。

    在最终幻想系列里,每一作都有其不同的设定,在《最终幻想 15》中,你所扮演的是路西丝王国的王子,在游戏世界观中,该王国保护着世界上仅存的一颗水晶。而游戏的剧情集中在国王逝世后,其他国家试图争夺水晶而入侵路西丝王国,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游戏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针对移动平台的大改动

    为了游戏能够在移动平台稳定流畅地运行,开发商 Square Enix 在 FF15 PE 上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同时也保留着许多 FF15 主机版的细节与设定。

    与主机平台的写实画风不同的是,FF15 PE 采用了动漫画风以减轻移动设备运行压力,但 BGM 与音效则尽可能沿用了原作设定,开场的 CG 仍能给玩过主机版 FF15 的玩家一种熟悉的感觉。

    FF15 开场 CG

    为了方便游戏操作,FF15 PE 针对触屏进行了优化。玩家只需要点击即可实现人物的移动,而可以对话的 NPC 头上都会有一个大大的按钮来提醒你这是一个可对话的角色。

    以往一些大型游戏在移动平台的移植版都会对内容进行大幅删减,而 FF15 PE 却保留了大量细节,比如开头推车时同伴的喋喋不休,经过路人时可以听到他们之间的对话,甚至在你长时间站着不动时,角色也会有一些小动作。而这些细节的保留能够使玩家更具有代入感。

    同伴间的相互吐槽

    在之前的最终幻想游戏里,采取的都是回合制的战斗形式。这一模式在 FF15 上则改为了即时战斗,玩家不需要像回合制战斗一样等待你来我往的攻击,而可以体验各种连击所带来的战斗快感。

    在 FF15 PE 上,玩家只要让角色靠近敌人,便可以自动攻击。玩家也可以通过滑动或长按来实现闪避或快速攻击远处的敌人。

    战斗场面

    不过,受限于移动平台的机能,FF15 PE 还是删减了一些内容。最直观的就是 FF15 PE 并不是开放世界,不同地点之间的切换需要载入地图,而且游戏视角是固定的,不能进行调整。此外,游戏的一些细节上也有所改动,但整体上不影响游戏的整体流程。

    FF15 PE 值得玩吗?

    在 App Store 上,FF15 PE 留了这么一句话:

    The Greatest RPG on Mobile.(移动平台上最棒的 RPG 游戏)

    在短暂的体验后,我并不觉得这是在夸大其词,手游大厂 Square Enix 在 FF15 PE 对于触屏操作的适配及优化上下足了功夫,不使用虚拟摇杆和虚拟按键,给屏幕留出了更多的空间。相对于前几作的简单移植,FF15 PE 可以说是为移动设备而生的。

    对于最终幻想的粉丝来说,这绝对是一款必玩的游戏;而如果你不曾接触最终幻想,我也推荐你尝试一下这款游戏,或许你会因此爱上最终幻想。

    你可以在 App Store 或 Google Play 免费下载 Final Fantasy XV Pocket Edition 并体验第一章的内容,并以 128 元的价格解锁后续九个章节。游戏自带简繁中文。


    春节有哪些「羊毛」可以「薅」?我们整理了最值得参与的「抢红包」活动

    $
    0
    0

    新年即将到来,美妙的假期在浓浓的年味中缓缓拉开序幕。像往年一样,很多平台和服务都在新年期间推出了特别活动,一一体验后,我们为大家省略掉了部分操作比较繁琐而且奖励比较少的活动,将最值得参与的活动汇总到了这篇文章中。

    此外,我们还专门制作了一份公共日历供大家订阅,可以把这些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都添加到自己的日历中。假期在家无所事事?不如一起来薅羊毛吧!

    支付宝集五福

    • 时间:2 月 6 日 0:00 - 2 月 15 日 22:00
    • 福利:通过 AR 扫描、蚂蚁庄园、蚂蚁森林「集五福」分红包

    支付宝今年延续了去年的「集五福领红包」活动,用户可以通过 AR 扫描、蚂蚁庄园和蚂蚁森林三种方式参与集福,集齐后即可在 2 月 15 日 22:18 拼手气瓜分 5 亿现金红包。

    收集福卡的方式有三种,其中 AR 扫描收集福卡又有两种「姿势」,一是扫描任意「福」字,同一个图案可以多次扫描。二是让朋友比出「五福到」的手势,拍摄之后就有机会获得福卡,经过验证,通过前置摄像头自拍比手势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多次扫描。

    此外,还有两种集福的方式,分别是「蚂蚁庄园收金蛋」和「蚂蚁森林浇水」。目前蚂蚁庄园活动已经上线,蚂蚁森林活动则要等到 2 月 11 日。

    请输入图片标题

    收集到福卡之后,大家可以翻转到福卡的背面参与刮奖,奖品包括红包、App Store 优惠券、虾米音乐 SVIP 月卡等等。而且部分福卡多得一张后是可以重复刮奖的,大家可以多试试。按照目前集齐人数的增长速度来看,如果每天都参与集福刮奖的话,估计加起来会比最后瓜分 5 亿获得的奖励更加丰厚。

    请输入图片标题

    新浪微博「让红包飞」

    • 时间:2 月 1 日 - 15 日(签到红包),即日起 - 3 月 2 日(粉丝红包),2 月 11 日 - 3 月 2 日(「财神卡」红包,共两期)
    • 福利:签到领红包,抢「粉丝红包」,收集「财神卡」开红包

    新浪微博今年推出了「让红包飞」活动,今年该活动有多个内容,但尝试之后发现部分内容操作太繁琐而且奖励并不丰厚,遂略过,下面只介绍值得参与的内容。

    一是每天签到领红包。2 月 1 日到 2 月 15 日,每天进入签到页面即可领取一个红包,15 日当天签到可参与转盘抽奖,获得更大的奖励。要注意的是,此处的红包并非现金红包,而是「奖金」,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只有当你的「奖金」超过 5 元,才可提现成为现金红包,进入到「微博钱包」中。(可提现到支付宝)

    请输入图片标题

    第二个内容是抢红包。即日起到 3 月 2 日,大家可以在活动页面的或者是微博带有红包图标的大 V 的主页领取「粉丝红包」,奖励包括现金红包、财神卡、微博会员优惠券等等,每天可开启 10 个。

    请输入图片标题

    最后一项是收集财神卡,用户可以通过完成任务或开启「粉丝红包」获得财神卡,集齐八张财神卡后可以获得 0.5 元以上的现金红包,每天有一次开启机会。该项现在正进行到第二期,还有两期,财神卡可以逾夜,但新的一期开始时旧的财神卡就会清空。

    请输入图片标题

    QQ「走运红包」

    • 时间: 2 月 15 日 19:00 - 23:30,2 月 16 日 - 18 日 09:00 - 23:50
    • 福利:集步数领红包

    今年 QQ 也推出了全新的领红包活动「走运红包」,活动期间将会派发 2 亿现金红包和 40 亿卡券,但是想要拿到就没那么容易了。

    「走运红包」有两种玩法。一是在 2 月 15 日 19:00 - 23:30 期间,用户可以在 QQ 运动回顾在 2017 年积累的总运动步数,并领取多个「走运包」。届时手机 QQ 界面右上角会有挂件入口,下拉进入后即可进入。

    请输入图片标题

    二是在 2 月 16 日 - 18 日的 09:00 - 23:50,用户可以进入 QQ 运动参与领取「走运红包」,每走 100 步即可获得一个领取红包的机会,每天领取红包的次数上限为 100 次(即 10000 步)。此举也是鼓励大家放下焦虑和忙碌,多多出门拜年,走亲访友,开拓视野,通过更加健康的方式打造别样的春节氛围。

    请输入图片标题

    银联云闪付 App 红包活动

    • 时间:2 月 1 日 - 3 月 2 日
    • 福利:每日签到领红包,分享抽取巨额红包

    今年,银联旗下云闪付 App 也推出了领红包活动,而且红包金额还相当可观。

    2 月 1 日 - 3 月 2 日,用户可以每天在 App 内签到领取红包。

    除了签到领红包之外,你还可以通过转账的方式领取红包,不同银行是转账领红次数不同,所以,理论上来说,你把支持银联的银行都同行转账一遍的话,一天领十几个红包是没有问题的🙈。

    请输入图片标题

    而最重磅的是,你还可以邀请未使用过云闪付 App 的亲友,亲友注册绑卡后,邀请人和被邀请人会各得一次转盘抽奖的机会,抽取一个金额 8 元以上的红包,100% 中奖。而且邀请亲友的次数不设上限,非常给力。

    不过,云闪付是一个相对少用的 App,这些红包的使用范围也有所限定。对于线上支付来说,支持「银联在线支付」或是「云闪付 App」的电商都是可以使用红包来抵消金额的,例如小米、1 号店等。你也可以在云闪付 App 中充话费或者使用其他生活服务来使用红包。对于线下支付来说,有很多门店都支持「银联在线支付」的,你可以在 App 中查询到这些门店。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今日头条集生肖卡

    • 时间:2 月 8 日 - 15 日
    • 福利:集生肖卡领红包,定时抢红包

    和支付宝集五福类似,今日头条 App 今年推出了收集生肖卡片的活动。

    2 月 8 日 - 15 日,用户每天在今日头条可以抽取 3 张生肖卡,完成任务可以增加抽卡的机会。集齐 12 张生肖卡外加「发财」两卡的用户可以在 2 月 15 日 22:30 拼手气瓜分 2 亿。而且前 188 个集齐的用户可以获得「纯金发财狗」一枚。

    请输入图片标题

    同时,活动期间,每晚 20:45,大家还可以参与红包雨抢红包瓜分 5000 万元。红包并不是简单的领,而是要通过一个拼手速的游戏来获取,每次红包雨开始时屏幕下方会出现一个福袋,只要快速点击福袋即可获得红包。除夕夜当晚,红包雨还增加了 21:15、21:45 和 22:15 三场,每场金额 1 亿元。

    请输入图片标题

    这里要注意的是,在今日头条中获得的红包必须在 2 月 28 日 24:00 前提现到银行卡或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否则会被清空,提现的手续费会由今日头条承担。

    淘票票红包

    • 时间:2 月 6 日 - 15 日
    • 福利:「口令红包」领电影票优惠

    春节贺岁档将至,假期期间,如果你也会选择和朋友家人到电影院观看贺岁大片,那么可以关注一下今年淘票票联合支付宝的红包活动。

    2 月 6 日 - 15 日每天 15:00 淘票票 App 会开启红包活动,在活动页面中获得了明星的红包口令之后,可以跳转到支付宝 App 输入口令兑换红包,面额从 ¥0.58 到 ¥88 不等,贫富差距非常大🌚。

    这些红包可以在支付宝或者是淘票票上购买电影票时使用,红包金额可以叠加,也可以和淘票票本身的优惠活动叠加。但要注意的是,虽然兑换红包是在支付宝页面中,但是必须要通过淘票票跳转到支付宝才可以兑换,而且红包必须在 2 月 22 日 23:59 前使用,过期就会作废。

    请输入图片标题

    以上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优惠活动。为了让大家更加愉悦地薅羊毛,我们专门制作了一份公共日历,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各项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日期。某些在特定时间段才开始的活动,还设置了推送提醒,以免大家忘记。

    你可以点击这里订阅这份公共日历:2018 春节特别活动

    但是,希望大家在投身于薅羊毛的过程中,不要忘记了享受春节假期,不要忽略了和家人的相聚,以及忙碌一年后难得的放松,不然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毕竟这些活动有可能忙来忙去到头来也只能分到几毛钱🌚,生活开心才是最真的。

    除了手动添加日历,这里还有一些值得订阅的公共日历

    $
    0
    0

    对于很多使用日历的人来说,日历就是一个可以通过添加事件来安排他们的生活、工作或者学习内容的工具。除了手动添加事件,也许他们还会下载一些现成的日历文件导入到他们的日历中,比如说包含 2017 年 WWDC 举办信息的日历文件,或是从学校教务网站下载的包含你的课程安排信息的日历文件。

    那如果我想保持对某一个主题或者活动的实时跟进或者关注怎么办呢?公共日历就可以满足这个延伸出的需求。作为一个保持更新且开放给大众订阅的信息载体,公共日历已经成为了很多效率爱好者和 XX 发烧友们的必备工具。

    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公共日历,大家可以从中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订阅到自己的日历中。

    综合类

    在使用 iPhone 的朋友不难发现,iCloud 自带的日历中已经包含了你所在地区的节假日这个公共日历,此外像生日和 Siri 在应用中找到的日程这两个日历其实也会随着你在其他应用中对信息的更新而实时更新。

    此外,如果你在使用 Google Calendar 的话,它内置的各种公共日历就可以满足很多人的需求了。从各个宗教的节假日、区域性假日到各种体育运动,甚至还有月相,你都可以在 Google Calendar 中直接订阅。举个例子,如果我想订阅西甲联赛阿森纳队的比赛日程,那么首先我需要打开 Google Calendar,点击右上角的齿轮按钮,选择「设置」,然后在侧边栏依次点击「添加日历」-「浏览感兴趣的日历」,在新出现的界面中找到体育板块下的「英式足球」-「English Premier League」,最后在「Arsenal」后面的方框里勾选上就可以了。

    最后在 Google Calendar 上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效果,对于一个阿森纳死忠来说他再也不会错过主队的比赛了。

    如果你不满足于 Google Calendar 提供的这三个板块中的公共日历,你还可以去 iCalShare 这个网站上淘淘宝。虽然这个网站上的公共日历提供了对十多种应用的导出,但是不得不说现在网站上的内容鱼龙混杂,可供正常使用的公共日历并没有很多。所以你也不妨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 iCalShare 上找一找有没有你需要的公共日历,也许你也能找到像来自 NASA 的天文现象时刻表这样酷炫的公共日历。

    体育

    虽然在 Google Calendar 中已经提供了多达 7 种体育运动的公共日历供用户订阅,但是有一些球队或者赛事的公共日历已经不再更新了。如果恰好碰上你无法从 Google Calendar 获取你的主队的公共日历,那么你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选择,那就是 sky sports。除了提供更加全面的整合了各项赛事信息的公共日历,sky sports 还有专门的教程指导你如何订阅你喜欢的体育运动的公共日历。

    那我以巴塞罗那队为例,来展示一下如何通过 sky sports 来添加公共日历。首先,你需要在上图所展示的列表中找到你喜欢的体育运动,这里我选择「Football」。在 Football 这个界面我点开「Teams」,就可以在一串长长的列表中找到 「Barcelona」了。

    进到 Barcelona 的主页后,点击「Fixtures」,在新的页面中可以看到一个「Add to calendar」的按钮,点击该按钮后又会出现一个新的窗口。如果你想直接下载日历文件,通过日历客户端导入,那么你只需直接点击新窗口中蓝色的「Add to calendar」按钮即可。如果你想通过网页版的 Google Calendar 订阅,那么你需要右键点击「Add to calendar」按钮,选择复制链接,然后按照之前我说过的方法添加到 Google Calendar 就可以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网页版 Google Calendar 订阅的公共日历是无法被其他第三方日历应用读取的,所以我更加建议你直接通过你的日历应用来订阅公共日历。那么如何将已经订阅在 Google Calendar 中的公共日历转换成可供日历应用导入的 iCal 格式的日历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推荐中我会告诉你答案。

    天文

    纽约时报的科学频道非常贴心地为天文爱好者准备了一个公共日历供大家订阅,内容包含了各种天体运动、天文现象和宇航器发射等事件。打开网站我们就可以看到明显的订阅按钮,不过你点击 iOS 后会发现 iCal 的链接是要通过短信发送的,不用说身在国内的朋友是肯定接受不到了,但是通过 Google Calendar 订阅也无法在日历客户端中显示。怎么办呢?把 Google Calendar 中的订阅地址复制到日历客户端中重新订阅一次吗?试了以后你就会发现,公共日历虽然成功添加了,但是其中没有任何事件。正确的做法是,当你使用 Google Calendar 成功订阅公共日历后,在左侧的列表中找到你想要的日历,点击选项按钮,选择「设置」,然后在设置界面中将页面拉到最下方,你就可以看到一行「以 iCal 格式显示的公开网址」,这个链接才是正确的用来通过日历客户端添加的订阅地址。

    当然纽约时报肯定也不会蠢到只提供 Google Calendar 的订阅地址而不提供 iCal 格式的订阅地址,你把网站页面拉到最底下,你就会发现在 Q&A 中有现成的 iCal 订阅地址。而我告诉大家上面这个方法,是为了防止真的只有 Google Calendar 订阅地址的时候你不知所措的情况出现。

    当你在日历应用中成功添加纽约时报这个公共日历后,下一次 NASA 或者 Space X 发射火箭前你就可以提前做好功课,方便在朋友圈装逼了。

    社交

    你一定想不到的是,你在社交网络上的内容其实也可以通过公共日历订阅,比方说你不想错过的 Facebook 上的各种活动。打开 Facebook 网页版后,在左侧边栏中选择「Event」进入活动界面,然后点击右上角的选项按钮,选择「Export Event」,你就能看到新窗口中显示的订阅地址了,点击订阅后你所有的活动都会出现在你的日历中。

    有了这个公共日历,从此你就可以轻松成为社交达人了,再也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活动。

    电视剧

    最后一个我要推荐给大家又需要告诉你们怎么使用的公共日历是有关英美剧的。如果你是土豪的话,你可以使用 TRAKT 的 VIP 服务,里面提供了各种各种的公共日历让你订阅,实时掌握剧集播放的进度。如果你不想为此付费的话,你可以试一试 TV Calendar 提供的日历订阅服务。

    比较麻烦的是,你需要先注册一个会员,注册登陆后,在网页右上角点击「Filter」,然后通过字母表选择出自己在追的剧。过滤完成后,你会发现首页的日历中只剩下了你筛选出来的剧。最后,你再点击右上角的「Account」,然后点击「.iCal」就可以直接下载日历了。

    不过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并不能算是订阅的日历,因为它只导入了最近两周的剧集,不过考虑到它是免费的,那也聊胜于无了。

    其他

    如果你喜欢看电影的话,你不妨关注一下这个网页,上面提供了多个国家电影的上映时间表,但是很可惜的是不包含中国大陆,因为它是从 IMDB 抓取的数据。

    如果你关注科技圈动态的话,你可以在 Techmeme 网站上找到相关的公共日历订阅。

    如果你是一个主机游戏迷,你可以通过这个地址订阅 Nintendo Switch 游戏发布的时间,而 Play Station 和 Xbox 玩家也可以在这个网页上找到相应的游戏发布日历。

    如果你身在国内的你很关注法定节假日和调休安排的话,你可以订阅来自由少数派作者 @ElijahLee 维护的公共日历


    用照片、语音、视频来做待办事项:落格小盒 | App+1

    $
    0
    0

    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开发了落格输入法和落格信使等一系列应用的落格工作室。近日落格工作室的新应用——落格小盒上架了。

    落格小盒是一款主打简约的提醒应用,在简洁的外表之下,落格小盒的功能又不失实用。它支持创建以文本、图片、录音甚至视频为内容的提醒。其中录音最长为 15 秒,视频最长为 10 秒——对于一个提醒来说,这样的长度应该也足够了。此外,落格小盒的弹出的提醒在展开后可以预览设定的图片或者是播放其中的视频。

    左:预览视频 右:预览文字

    在收到提醒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将其延后。默认的延后选项为「过几分钟(15 分钟)」,「多等一会(30 分钟)」和「明天再说(一天)」,其中前两项可以在设置中自己调整延迟时间。除了延迟,提醒也可以设置重复,目前支持在每周的数日或每个月的数日进行重复。

    简约而实用的风格

    与具有丰富功能的落格输入法不同的是,这次落格小盒走的是简约风,对功能的取舍相当克制。除了功能取舍,它的界面设计也值得一提。落格小盒的界面以 iOS 设计风格为基础,打开应用,主界面上以一列卡片的形式展示出当前所有的提醒。向下滑动,依次可以看到设定为「重复」的提醒以及过去的提醒。卡片式的设计让应用简约而充满质感,卡片边缘的阴影令这些提醒卡片仿佛悬浮于空中。左滑卡片即可删除提醒,点击卡片右上角的菜单则会弹出对应卡片的编辑窗口。

    主界面与编辑界面

    灵活的使用场景

    虽然落格小盒没有复杂的功能,但是也足以适应各种使用场景。你可以用它来提醒自己下一次的出门时间与地点,或者是把灵感记下来稍后去实践。再或者,你也可以直接把它当成一个闹钟来使用。落格小盒内置 33 款不同长度的提示音,你可以为不同的情景设置不同的提示音。像落格小盒这样一个简单的工具不会有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任何想得到的用法都是合理的。

    结语

    如果要说落格小盒有什么缺点,那就是它的功能太简单了。但是简单并不是什么过错,如果你的需求并不复杂,那不妨下载一试,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

    你可以在 App Store 下载落格小盒,目前售价为 12 元。




    Android 应用市场酷安 V8 发布,除了下载应用你还能在这里发现更多有趣

    $
    0
    0

    酷安作为一个成立于 2010 年的国内 Android 应用市场,现在已经逐步演变为聚集众多国内独立开发者的新兴 Android 爱好者社区。

    作为国内 Android 应用市场的一股清流,它也在近日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次重大更新,全新酷安 V8 正式发布。产品 Slogan 也从原来的「发现应用的乐趣」转变为「发现科技新生活」,酷安的新变化让应用市场有了更多玩法与乐趣,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感受一下酷安 V8 的独特魅力吧。

    酷安 V8
    酷安 V8

    界面

    从 V7 到 V8,酷安向社区化迈进了重要的一步,App 界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UI 从之前的四大栏目变成了底栏拥有发布按钮的社交 App 常见布局。而酷图、话题等之前热门栏目直接安排在首页的上端部分,同时加入了问答、图文栏目入口,首页从应用列表变为了信息流,直接显示之前在软件推荐下的酷安头条内容。而在「应用・游戏」栏目中,页面布局与之前的市场非常相似,也更加专注于 App 推荐。

    null

    作为应用商店,为了让那些打开酷安就直奔应用更新 / 管理的用户能够减少被头条信息的干扰,用户可以去「设置 - 高级设置 - 默认启动页」中选择默认「应用・游戏」为启动页。同时,在 App 的右上角加入了应用更新提示,可以快速得知手机中有几款 App 可以更新。

    null

    App 主界面中的发布按钮还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定义图标,打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酷安市场。单击发布按钮可以直接发布动态、酷图、提问、图文等内容,将社交元素作为重要部分,这样的按钮让用户能够更加快捷的发布内容,社区化转变更显明显。同时可以设置长按发布按钮的快捷操作,对于大屏手机用户,可以方便的完成搜索、查看消息等操作。

    少数派定制版酷安、细红线版酷安……
    少数派定制版酷安、细红线版酷安……

    功能

    新版的酷图栏目有了新的玩法,新版对壁纸进行了分类,大家能够更容易的在「酷图」中找到好的壁纸。同时话题栏目拥有了更详尽的分类与更精准的搜索能力,让用户能够更快捷的查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 V8 中,酷安更是带来了全新的「看看号」栏目,通过抓取不同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让用户更加方便的获取自己订阅的内容。这一部分和即刻非常相似,但是无法搜索自己需要订阅的内容源,暂时只能通过推荐订阅和热门订阅进行寻找。

    酷图、看看号
    酷图、看看号

    酷安 V8 更是为用户带来了「酷安问答」栏目,在以往的版本里,用户遇到问题后直接在评论或动态中发问,不便于查找和邀请专业的朋友回答。新的栏目帮助用户解决各种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功能让人不得不联想起知乎,但在内容方面酷安问答更加关注数码科技方面,涉及面更加细化。在图文方面,V8 加入了图文混排的功能,长文阅读体验更佳舒适,在教程干货文章中,图文穿插的排版让文章更易理解。

    问答、图文混排、A 屏黑主题
    问答、图文混排、A 屏黑主题

    静默安装以及免 Root 省心装等功能让 App 安装变的更加方便,同时作为遵循「Android 绿色应用公约」的应用市场 App。同时,酷安 V8 也率先适配了 Android 8.0 的自适应图标特性,图标显示能够更佳美观。

    设置界面
    设置界面

    看法

    升级到酷安 V8 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酷安」更像是一个以 App 推荐为基础的数码社区,但是在如今连应用市场都想着为你清理手机垃圾,想为你备份照片的时代,酷安的改变仅仅只是将热爱 App 的人聚在一起,它用一种社交化的方式将一些优秀的 App 推荐给用户,将国内一些优秀的 App 开发者推向前台。

    但转向社交也肯定会带来一定的争议。在国内各种应用市场攻城掠地的情况下,如何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情况下还能得到所有用户的认可是一个很难做到的事情。用户希望的是 App 开发商在权衡利益与用户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改变。众口难调,用户会用手来为自己使用的应用市场投票。希望国内的应用市场能够更加用心,也希望使用 Android 的你能够找到一款合适的应用市场。

    你怎么看酷安 V8 更新?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价值投资美股新手指南:赚钱靠工资,财富靠什么?

    $
    0
    0

    为什么我每个月辛辛苦苦工作,认认真真攒钱,却还是那么穷?

    其实,你不妨换一个方式问自己:凭什么努力工作就应该变得富有?或者说,你有认识谁,是通过辛勤工作变得富有的?这个系列教程虽然是关于投资美股的,但在最开始,我想先和你聊一聊,财富究竟是怎样获得的。

    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

    我们大多数人,每个月凭借着体力或脑力劳动,领着固定的工资,盼望着升职加薪。这样的收入来源非常稳定,然而问题在于,劳动收入的天花板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你的月工资是 2000 元,那么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稀缺度、熟练度等方面,的确有可能让你的收入增加到 10000 元甚至更高。

    然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你的劳动收入终将达到一个瓶颈,很难再突破下去。不考虑那些极端特殊的情况和人才,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程序员的月薪天花板在 3-5 万元左右,教师的天花板在 2-3 万元左右,快递小哥的天花板在 1.5 万元左右。不是因为他们不够勤奋、不够努力,而是他们已经到达了社会对于劳动这个要素给予的报价上限。

    没错,并不是你越努力,劳动收入就能越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劳动收入更取决于稀缺性。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在同一家公司,决定你整体薪酬水平的并非个人的努力程度,而是岗位。然而,如果你把眼界再放宽些,将劳动这个生产要素和其它生产要素相比,在整个社会层面上,它又是充裕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例如技术要素或土地要素:一项领先的技术往往可以带来时间和成本上的巨大优势,一块稀缺的土地资源可以拍出天价。可是,对于一个劳动者而言,在通常情况下,不管他有多厉害,一旦他的报价超过一个上限,我们会发现,总能找到相同水平,但要价更低的替代者。

    与此同时,你一定也在各类新闻上看到过,许多公司的 CEO 每年只领一美元象征性的年薪。当然了,这些高管的报酬会通过股票等各种方式来补偿。不过,就如《21 世纪资本论》所述的那样,整个世界的财富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如今的美国 70% 的财富掌握在最富有的 10% 的人手上,而最前面的 1% 的人,他们拥有的财富占了近 35%。对这部分人来说,他们不再需要靠劳动换取收入,相反,他们已经达到了「钱生钱」的境界。他们手中握有大量的资产,例如公司、股票、土地、债券等等,随着这些资产的增值,他们的财富也在不断膨胀。这就是所谓的资本收入

    当然,纯粹只依靠劳动收入,或只有资本收入的两个人群,都是极端的两个端点。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现阶段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肯定还是按月发放的工资劳动收入。这并不是说花时间提升自己是没有意义的,而是说,你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处行业和职位的天花板在哪里,一旦你的劳动收入达到了这个社会接受的天花板,从个人层面做出再多努力,也难有质的改变。

    因此,一个理想的财富管理模式,应该是尽可能地将自己每个月固定的工资提升到天花板上限,同时将这些现金流再去投入购买资产,随着资产的升值产生资本收入。换言之,劳动收入是我们大多数人积累初始财富的通用方式,而想要实现财富的快速增长,把钱拿在手里肯定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把它们置换成资产是更好的选择。


    好的资产总是稀缺的。买房、自己创办公司、囤茅台、比特币、基金,甚至前几年炒作大蒜价格的「蒜你狠」,如果操作得当,都能为你带来资本收入。而这其中,门槛最低的,恐怕还是金融性资本收入了。

    金融性资本收入带给我们的三大信心

    金融性资本收入,包含了股票、债券、基金、理财等金融产品带来的收益。它的魅力,来自于它能带给我们每个人三大信心。

    1. 超级回报的可能性

    这一点其实并不仅仅适用于金融性资本收入,而是资本收入本身所具有的魅力。

    涨薪的幅度如果有 30%~50%,已经是相当大了。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劳动收入天花板效应,工作越久,劳动收入的想像空间也就越小。

    而资本收入并没有这样的天花板,如果你挑选正确,还有可能享受到超级回报。腾讯自 2004 年上市至今,13 年的时间里,估值翻了 500 多倍。那时候的 1 万元,假设一直持有到现在,已经价值 500 多万元。而苹果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也从每股 110 元上涨到了近 180 元,如果你重仓苹果,资产已经增加了 60%。

    在这里,不仅仅有百分比的差异,时间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在你有一定财富的基础上,工资这样的劳动收入对财富的提升效应是微不足道的。假设你现在有 110 万元,如果全部购入苹果的股票,一年的时间就已经可以变成 180 万元。然而,如果这 70 万的增值要用工资来实现,即使按中国人均工资收入最高的城市北京来算,9000 元的月薪要积累到 70 万元,则需要大约 78 个月,也就是六年半的时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发现优质的资产。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至少给你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是劳动收入所无法提供的。

    2. 你就是不用干活的老板

    许多人羡慕老板的生活,或者想要自己当老板,源自于对老板的刻板印象:底下的人辛苦工作帮老板赚大钱了,老板拿的是大头,自己永远是那点固定工资。这个问题的实质,其实是财富的分配。创造财富的可能是劳动者,但是掌握分配权的,却一定是财富的所有者(如公司股东)。

    因此,掌握财富的分配权非常重要,而花钱买入金融性资产,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的获取所有权的方式了。你不需要去工商局登记注册,不需要考虑招聘,不需要考虑业绩指标……你要做的,只是在交易所买下 10 支股票,瞬间你就成为了 10 家公司的小小股东之一,这些公司赚钱了,你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之一,哪怕微不足道,却能享有利润的分配和企业估值的增长收益。这其实给了你极大的信心,相当于除了自己努力工作之外,你还可以仅仅通过购入股票,就同时雇佣了多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员工,让他们为你打工

    3. 钱是平等的

    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市场竞争中,你会发现竞争如此激烈。招聘时要看各类证书和经历,入职后免不了评级打分,一不小心还要被末位淘汰。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苹果的员工呢?在 Apple Park,这里有近 2 万名员工,你必须有十分亮丽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才有机会成为那里的一员。

    现在,欢迎你来到钱的世界,这里就公平多了。在这里,钱本身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巴菲特的钱可以买入苹果的股票,你的钱,同样也可以。钱的无差异性,让你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不用干活的老板,通过股票市场,你还可以成为任意一家公司的老板。

    当然,在真实世界中,多多少少肯定还会存在着一些准入门槛,大多体现在资金规模层面上。部分私募基金只面对特定群体发售,理财产品五万起售,或者你想买入腾讯的股票?按照香港交易所的规定,购入股票的最小单位是「一手」,即 100 股,按腾讯最近 400 多港元的股价来看,你必须要一次性拿出约 4 万人民币,才能成为腾讯的股东。

    但是,和买房、自己投钱创办公司等相比,一手腾讯股票的 4 万块钱,对大多数人容易多了。加上近些年来 P2P 金融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资产项目可以 1 元起购,也能享受到原来至少 100 万起购的信托收益了。在这一点上,金融性资产面前,钱钱平等。

    超级回报,也对应着超级亏损

    我不得不在此强调的是,本次教程中所涉及的任何例子,都不构成具体的投资建议。你一定要明白,我们前面提到的超级回报,其所对应的悲观情况,便是超级亏损。

    超级亏损的风险,主要来自于标的资产的灭失和金融性资本的价格下跌。

    前者很容易理解,把货币转换为金融性资产后,一旦相应的资产灭失,就会彻底血本无归。例如,P2P 平台跑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一类的风险,其实倒还可以防范,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正规的资产,基本能保障安全。

    真正具有杀伤力的,是金融资产的价格暴跌。其实,货币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你手中持有的货币,会随着时间而通货膨胀,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只不过在一个社会环境稳定的国家,这样的通胀是缓慢的,但金融性资产不同,一只股票可以一夜之间暴跌 50%,相当于一夜之间财富缩水一半。例如,红黄蓝幼儿园在今年的丑闻曝光后,一夜之间股价就下跌了 46%。既然你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者,也难免会有看走眼的时候,像对冲基金大佬 Bill Ackman,其重仓的生物医药股 Valeant 在一系列丑闻曝光后,股价从 2015 年的高点 250 多美元,一路下跌到了今天的 20 美元。

    想要通过金融性资产赚钱,也必须做好超级亏损的心理准备。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金融性资产在购买前,都必须要求你完成风险等级测试,以评估你的风险承诺能力。在这个付费系列教程中,我们也会从选股方面,来探讨如何尽可能地降低美股的亏损风险。

    关于《价值投资美股新手指南》这套教程

    售价 ¥ 49

    点此链接 可直接跳转至栏目订阅页面,由于少数派 iOS 客户端尚在审核,我们推荐你先通过网页进行购买和阅读。

    为了让之前没有下载过 App 的新朋友能够先用上 App,我们启用了一个临时版本以供使用,该版本所有功能基本正常,已适配 iPhone X,但是,无法在 App 内购买付费栏目。有需求的同学可以填写 📝表单申请

    本系列付费教程的主题,是用价值投资的思维框架来投资美股。从第一篇开始,我们会真正进入正题,并依次探讨以下话题:

    • 为什么选择投资美股
    • 为什么选择价值投资
    • 价值投资框架下,如何选股
    • 财务基础入门101
    • 选择我的美股券商
    • 买美股,用美元
    • 买入卖出我的第一支美股

    可以看到,整个教程主要分为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道」的层面,帮助你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思维框架。第二部分,则是从「术」的层面向你介绍美股的基本开户指南、入门知识、汇款指南等内容。

    最后,再次谨记,这个教程没有办法帮你百分百赚钱,否则它就不会只卖这个价了:)

    两款「吃鸡」手游同时上线,究竟哪款适合你?

    $
    0
    0

    去年火爆全球的 绝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 成为游戏圈的话题焦点,大逃杀类型手机游戏也呈井喷式发展,国内各大游戏厂商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攫取移动端用户,少数派在去年 11 月做过一期绝地求生手游的测评,期间各游戏已经经历了多次版本优化,但依旧可以作为选择参考。

    > 3000 万人抢 6000 个激活码,腾讯的「吃鸡」手游比其他家的更好玩吗?

    不久前,腾讯宣布将研发正版授权的绝地求生手游,而在昨天上午,腾讯旗下两大主力游戏团队光子与天美分别交出了「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与「绝地求生:全军出击」两款游戏作品。即便极光团队在之前已经做出了(还未得到授权的)光荣使命,但是腾讯却并没有将已面世的众多吃鸡手游作为竞争目标,而是同一时间推出两款同类型游戏,自己和自己掐起架来。

    两款游戏几乎没有从肉眼上可辨识的区别,因为都从蓝洞获得了正版授权,所以在对原版游戏的还原上都做到了令人满意的程度,在对于移动端的适配上也都做了不错的改进。一如既往,我依旧认为移动设备上的 FPS 反人类,所以本文主要从两款游戏的细节差异上来做一次测评,为各位玩家提供一些选择参考。

    动作流畅与游戏还原

    前文提到了两款游戏在还原原作的程度上都达到了不俗的标准,人物模型不会像其他吃鸡手游在做特殊动作时出现奇怪的比例失调(说的就是你,荒野行动!),移动、跑步、跳跃、蹲伏都非常流畅,没有出现卡顿与动作失帧的情况。不过刺激战场在翻越动作上更加精致一些,能够翻越的掩体和窗户较多,而全军出击只能翻越少量的墙壁,在游戏后期不断战场密集需要不断调整身位的时期明显刺激战场更胜一筹。

    在游戏场景的还原程度上,两款游戏都基于虚幻 4 引擎开发,人物模型、建筑物、植被、光影效果都出类拔萃,整体画质比之前推出的众多吃鸡手游提高了许多,地图也完全使用原作地图,只是对场景建筑进行了简化。在游戏节奏上刺激战场更加贴近原作,节奏较慢,而全军出击则稍微简化了一些,节奏偏快,玩家会被游戏进程不停的推动。当然优缺点很难说,如果你觉得还原原作更重要,那么刺激战场可能更适合你。如果你认为移动游戏的碎片化时间就应该精简,那么全军出击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射击手感与驾驶体验

    两款游戏对于我而言在射击手感上的体验并没有太大区别(技术原因受限),体验下来刺激战场在射击上更加稳定一些,无论是开镜还是定点射击或是移动射击都能有不错的击中反馈,相反全军出击这要稍微难操作一些,不开镜状态下弹道极其不稳定,击中人物后的反馈也不够明显,如果说繁琐的射击系统需要靠硬实力去解决的话,在移动端如此设置是不是显得太重了一点。

    驾驶载具两款游戏都能提供流畅而且比较顺手的驾驶体验,驾驶模式也都提供了按键、方向盘和摇杆三种选项(目前全军出击还未开放按键控制),控制非常方便,不太会出现需要赶时间却卡在某个位置一直无法调整的情况。

    拾取道具与其他细节

    对于手残如我这样的玩家来说,射击打不过别人,捡垃圾总得有两把刷子!两款游戏在道具拾取上有着很明显的不同,但是不能说谁更好,只能说对不同的玩家谁更合理。两款游戏都将「背包」按钮设置在左下角,刺激战场更是不起眼到足足找了 10 秒钟。

    打开背包界面的布局相比来说我认为全军出击的设计更加顺手,以装备道具、背包物品、附近物品均按列表排列,虽然占据屏幕较广,但是操作极其顺手,能够很快速的完成拾取与换装。而刺激战场的背包界面则显得凌乱不堪,附近道具的列表还会移动到左屏与背包界面完全分离。不过有个挺实用的小细节,就是目前对你无用的道具会在背包里用红色禁止符号标识出来。

    综合对比

    相较去年早早领跑的几款吃鸡手游,腾讯这两款作品虽然姗姗来迟,但是已有早早探路的作品以身试水,所以这两款游戏即便没有过多创新,也能做出不俗的游戏体验。加之绝地求生正版授权加持,对原作还原程度极高,而在画质上也是遥遥领先前面几款作品。以下是按各个方面做出的比较主观的综合对比,仅供参考。

    • 游戏画面:刺激战场 > 全军出击
    • 游戏节奏:全军出击 > 刺激战场
    • 射击手感:刺激战场 > 全军出击
    • 道具拾取:全军出击 > 刺激战场
    • 动作流畅:刺激战场 > 全军出击
    • 载具驾驶:基本一致

    腾讯在同一时间拿出这两款作品,正如当年的王者荣耀与全民超神,他们知道,反正最后霸占市场的,也只是在这两款游戏中诞生而已,而那些早早推出打算霸占市场的作品,却都已经烟消云散。

    绝地求生:刺激战场免费下载:App Store 以及应用宝TapTap 等市场。


    绝地求生:全军出击免费下载:App Store 以及应用宝TapTap 等市场。



    今年 IGN 的第一个满分,这款独立游戏究竟有什么特别:Celeste

    $
    0
    0
    登山运动对于很多登山爱好者而言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在经历了种种坎坷后最终登顶时的登山者获得的东西,也远远不只是成就那么简单。这一切恐怕也只有那些切身体会过的人才能感受得到。

    前阵子一款名为 Celeste(下称其译名「蔚蓝」)的高难度独立游戏获得了 IGN(Imagine Games Network) 满分的高评价,其题材正是登山。

     

    说起以登山为题材的高难度游戏,恐怕又会唤起大家对某个坐在水缸里用大锤砸地的游戏的心理阴影了。不过虽说都是高难度游戏,但这款「蔚蓝」却向我们展示了与大多同类游戏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可能性。

    极其友好的平台跳跃类 Hardcore 向游戏

    蔚蓝是一款主要由 Matt Thorson 与 Noel Berry 两人开发并发布的平台跳跃类游戏,其操作包括单段跳、蹬墙跳、攀爬和突进等动作。游戏的操作手感很不错,加上角色动作也很流畅,所以整体上操作体验十分良好。作为 Hardcore 向游戏,蔚蓝的难度(仅通关)和流程长度在例如超级肉食男孩、VVVVVV 等作中属于相对适中。并且在上手过程中的难度曲线设计适当,像我这样对这类游戏一直很苦手的玩家也能很快熟悉操作技巧。1虽然游戏的操作键全程只有三个,角色的可进行的动作也就那么多,但作者却着实在这已经被玩烂了的平台跳跃中挖掘出了更多的元素和更深的谜题。尽管几乎没有文字提示,随着游戏的进行,玩家也会不断被关卡的设计引导着发现各式各样的操作技巧,例如蹬墙跳可以比攀爬更节省体力,竖直向上冲刺比跳跃高一个单位等等。这些操作会在后续关卡中不断深化挖掘,并使得关卡难度也随之不断提高。

     

    另外必须要说的是,在坚持体验了近十几个小时后,我发现自己深深被游戏设计的友好程度打动了。与常见的 Hardcore 不同,尤其是对比例如 I wanna、与班尼特福以下略 等以坑、初见杀、恶意虐心为主的设计思路,作者在整体设计中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温柔和友好。

    以关卡设计的角度来讲,游戏允许你随时退出并保存进度,关卡保存点的设置也很友好,保存点之间包含的操作难点和谜题一般不会多于两个,并且几乎没有任何的坑点,甚至为了保证你不会因长地图的滚动而受影响导致初见杀,作者在大多长地图关卡中都会安置望远镜供玩家预览地图后面的部分。

    还有,作者没有特意去渲染玩家的操作失败,尽可能的降低了玩家的失败落差感。这和 与班尼以下略 的「尽可能突出失败、给予玩家最大落差感」的设计思路有本质上的不同。

    作者还在游戏内提供了「帮助模式」,其实就是作弊模式。在开启帮助模式前游戏会提醒你此模式是给那些想要体验游戏但实在难以通过关卡的人们准备的。帮助模式可以放慢游戏速度、无限体力、无限突进、无敌、甚至是跳过章节。在帮助模式下游玩并不会有任何惩罚或者剧情上的不同,只是在存档画面上会加上一个表示使用过帮助模式的标志。

     

    不难看出,作者宗旨在让所有的玩家都能最大程度的体验游戏乐趣和欣赏故事,而非是「虐待玩家」。

    直白的剧情与优秀的演出

    有很多作品在剧情的设计上往往喜欢采用隐喻、讽刺等方式,让想要表达的东西变得隐晦。相比之下蔚蓝的故事可以说是非常直白易懂了。一名名叫 Madeline(此为默认名称,允许玩家改名)的红发女孩独自驱车来到塞莱斯特山(Celeste Mountain),几乎是没有理由的,她决心一定要登顶。一路上她经历了种种怪事,邂逅了形形色色的人,逐渐发觉这座山隐含着奇异的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不得不直面自我内心的另一面......

     

    故事的情节发展直接且连贯,设定和故事内容都十分完整。虽然登场的角色不多,但每一个角色的性格细节塑造都非常鲜明可亲。游戏中的演出十分惊艳,嘟着嘴生气的 Madeline 头像、突如其来的与另一位登山者 Theo 的合影,这种出人意料的表现方式让对话框的给人的刻板印象荡然无存;还有很多情节表现精巧地与关卡设计融为一体,顺理成章的成为互动的一部分,这种独特的体验加深了玩家对剧情的代入感,让 Madeline 的故事更使你感同身受。

    不用滤镜谁都不好看。

    丰富的画面设计细节和近乎完美的背景音乐

    像素风是近些年的游戏风尚,独具一格的同时往往还能节省多方面的开发成本。同为像素风格的蔚蓝的画面我不能说它有多突出,其中的插图也不能说是特别精美,但看得出作者在画面的细节上下了很大功夫。角色的动作细节丰富生动;角色在进行突进后头发会从红色变成蓝色,以表示在落地前无法再次使用突进;背景画面中诸多如旗帜、灯笼、雪花等,都被设计成了可互动内容,依托于物理引擎,在玩家极速划过时前后摇晃。这些让整个游戏的体验多了一分生动,也少了一分枯燥。

     

    而最最值得一提的是,游戏的音乐非常棒。据官方介绍称背景音乐的长度足足超过了两个小时之久,在整个游玩过程中不论是作为情节的渲染还是缓解重复失败时的枯燥与落差的陪衬都非常优秀。所有音乐被巧妙地与情节发展、场景设计、游戏节奏结合了起来,玩家的操作会随着音乐而有所起伏,心境也变得平和,氛围营造堪称完美。

    丰富的收集项目和后续挑战

    仅仅想要通关其实难度并不算是特别困难的。真正最有挑战性的,在于收集品和一周目通关后的后续内容。游戏中很多地方放置了收集品——草莓,必须触碰到草莓并且在安全点落地才算成功收集。想要收集这些草莓往往需要面对比普通过关更难一个层次的挑战。不过作者也在游戏中提到,草莓只是给你的朋友们炫耀用的战利品,不会实质影响剧情,因此并不用过于勉强去全部收集。另外,关卡中还隐藏了诸多隐藏房间,这些房间位置比较巧妙,甚至有些隐藏房间是藏在另一个隐藏房间中的。这些隐藏房间里不仅有新的挑战和草莓,还有「录音带」存在。这些录音带其实是章节的隐藏模式,收集到录音带后本章节的二周目就可以选择翻转到「B 面」,即为更多、更难的挑战关卡,其中还有隐藏的故事线。2 因此游戏在通关后的内容相当丰富,二周目会远比一周目的游玩时间要长的多。

    中文

    游戏内置官方中文,翻译的不仅到位,并且很多对话中的特殊效果也做到了,良心汉化。

     

    总结

    说一下我的整体感受吧:

    整部作品的核心在于故事,其他的一切几乎都是为了故事服务的。而这个故事就发生在玩家身上——挑战高难度关卡的过程就是攀登塞莱斯特山的过程。你能感受到 Madeline 身上发生的一切都似乎是真实的,Madeline 的登山故事也就是你的挑战故事。你能够身处 Madeline 的角度参与故事,而不是盯着屏幕上几个演员的傻傻对话。上千次的死亡次数也无法让我对这个美好而温馨的故事释怀,这种体验回味起来着实让我惊艳到。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中途放弃了挑战并选择作弊观看后面的剧情,但我必须要说看到最后我后悔了。最后的关卡作为整个故事、作品的升华,处处强调着关卡挑战成功的成就感。作者用了多种方式拼命鼓励玩家继续向上,像是长跑时的最后冲刺,有人在为你喊加油一样。如果你能够成功的攻克所有挑战最终登顶,你将会一同分享故事中 Madeline 的喜悦和成就感,而这种乐趣,正是比拟真实的登山的乐趣,作者在这样一部游戏作品中将之还原了。而作为使用了帮助模式的玩家,就很难完整的感受到这全部的内容了,这样的体验,是有缺憾的。所以最终我还是决定删掉这个存档重新开始。

    我在此建议:如果你真的想完整的、最大程度地体验这部作品的乐趣,感受它的魅力,请一定要尽自己可能的完成所有的关卡,它真的值得你花时间这么做。

    你可以在 这个链接 购买 Steam 上的 Celeste「蔚蓝」,售价¥68,支持 Windows、Mac OS、Linux 平台。

    另外你也可以在 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4、Xbox One 平台的商店购买对应版本的本游戏。

    写在后面

    游戏的作者 Noel Berry 和 Matt Thorson 同样还是游戏 TowerFall Ascension(塔倒:升天)的作者。蔚蓝的原型其实来自两人在一次限时游戏制作比赛中用了四天时间为 Pico-8 平台3 制作的同名游戏,并且它还被移植到了现在的游戏内,你可以在某个隐藏房间找到它并解锁游玩。

    或者在 这个链接 在线游玩。

     


    告别手动下载,给 Mac 优雅地一键装机

    $
    0
    0

    有时候我们会一不小心把 Mac 玩坏,只好重新安装系统,好不容易装好,又去 App Store 把以前的应用一个个安装下来,更头疼的是从别处下载的软件还得去官网分别下载安装。

    一套流程下来,一天已经过去了,忙得焦头烂额,完事后还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一个星期后,你要做一件事,突然想起有一个工具很趁手,却记不起它的名字……

    又或者,你需要:

    • 帮父母长辈 / 同学同事安装常用软件
    • 你想要一个 fresh start,所以抹掉了正常工作的 Mac
    • 不想在新 Mac 上直接迁移旧电脑的数据,决定让自己来做这件事

    那么这篇文章将带给你优雅地一键「装机」的方式。

    原理

    一般情况下,要恢复自己熟悉的桌面环境之所以麻烦,是因为你需要不停地点点点,来找到入口、下载和点下一步。如果我们有一个数字管家,只要吩咐,剩下的交给它去做就好了。

    而 Homebrew 和 MAS 正是为解决这个而生的,后者能够操纵 Mac App Store 接口来安装其中的应用,而前者适用于非 MAS 的几乎所有软件。

    使用

    不管你对这两个工具早已十分熟悉,还是刚刚阅读了上面两篇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的代码你应该不会陌生。值得注意的是,「#」表示注释,「#」以后的部分会被终端忽略,只有前面的部分才会被执行。

    例子:

    # 下载 HomeBrew/usr/bin/ruby -e "$(curl -fsS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Homebrew/install/master/install)"

    # 下载第三方应用brew cask install iinabrew cask install alfredbrew cask install thunderbrew cask install microsoft-officebrew cask install insomniaxbrew cask install parallelsbrew cask install steam# 下载 MASbrew install mas# 下载 Mac App Store 应用mas install 1037126344 # apple configurator 2mas install 425424353 # the unarchivermas install 441258766 # magnetmas install 483820530 # qr journalmas install 836500024 # wechatmas install 1254743014 # lyricsxmas install 451108668 # qqmas install 523620159 # cleanmydrive 2

    # 重置启动台图标顺序defaults write com.apple.dock ResetLaunchPad -bool TRUE && killall Dock

    编注:以上代码为作者提供的例子,请勿直接复制运行。

    你也可以写属于自己的这样一串「装机」脚本,妥善保管好以上代码,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粘贴到终端,然后看着窗口,喝一杯咖啡,静静等候,或者打开 Safari 看看少数派,而不是去各个网站下载安装包。

    注:

    • 对于使用 MAS 安装应用需要 app ID,可以使用 mas list 来快速获取现安装的所有应用的 app ID。
    • 把上面的代码保存为 s.command,然后给予执行权限,以后只要双击即可使用,参考:mac 的 command 文件


    Viewing all 13772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