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本文是「我是少数派,这是我的 2017」征文活动的第 29 篇入围作品,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关于《记忆碎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 克里斯托弗·诺兰 的早期电影,《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和诺兰的其它烧脑神作《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致命魔术》一样,非常考验大家对时间线的理解。
但重点在于,《记忆碎片》讲述了一个顺行性健忘症患者如何通过各种「笔记」的方式,对抗自己每隔十来分钟一次的彻底忘记自己正在干什么的窘迫状况。窘迫到什么程度?例如:电话打着打着就忘了自己在和谁通话,路上跑着跑着就忘了自己是在追逐别人还是被人追逐。
很多人把这部电影里的健忘境况当作一个离奇的笑话来看,可是我不这么认为。
我是一个创业者,根据创业以来的自身经验以及接触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们来看,我发现普通正常人也经常会迷失在「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干」的状况里。前一阵子流行的口号「不忘初心」,其实也是这个意思,不要把事情做着做着,就忘了自己当初为什么干这件事的想法了。
《记忆碎片》里的主角想出了一些非常极端的手段,用来让自己牢记「初心」并且时刻明白自己的 To-Do 事项。 失忆健忘的男主角自己总结的最佳实践如下:
- 首先要认得自己的笔迹,确信笔记是自己过去真实的想法;
- 笔记以不同形式记录下来,越重要的事情(例如:初心),越不能被轻易篡改(例如:纹在自己身上);
- 随身有待办事项卡片,并且用快照形式把关键人物,地点,道具拍摄下来,并写上备注(例如:这部车是我的,某个人是好人);
- 每次忘了自己要干什么时,翻出卡片巡视一下,必要时,脱光衣服(这个好搞笑)看看自己的纹身。
开始数字化实践
在 2017 年初,我读到了一篇介绍 Marc Andreessen 个人效率指南的文章。有「网络金童」 之称的 Marc Andreessen,其生平就不介绍了,老网民也许知道他就是早期浏览器 Netscape 的创始人,这个浏览器被微软按倒在地之后他就转战幕后从事投资,也很早就投资了诸如 Facebook、Twitter……之类神奇的互联网公司。
Marc Andreessen 的个人效率指南来自其 10 年前的博客,里面讲到的一处和《记忆碎片》有类似的逻辑。 Andreessen 建议准备一些纸卡片,每张上面记录下最重要的待办事项,然后每天抽点时间拿出来看看,如果一件事没有完成,就把一些备注记在卡片反面(例如:卡片正面写专心写作,结果反面记得是去购物了)。
Marc Andreessen 建议这样的卡片不要超过 5 张,办完事就快点撕掉,因为你的工作记忆也有限啊。顺便一提,Marc Andreessen 还建议不要排日历日程(你没看错,他也承认这很反常识)。
换言之,如果你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失忆症」患者来看,事情就解释的通了。如果,你知道自己「失忆」,就和《记忆碎片》的情况一样,你就必须无比专注于少数几件事,也不需要看密密麻麻日历日程,看了也白看,反正还没到日程上的那个时候,你就会忘光了。而且很可能,事情还没理清,就又要陷入自问「我到底在干什么」的状态里了。
我确信,无论 Marc Andreessen 的建议还是《记忆碎片》里的作死玩法,都是来自智能手机远远没有普及的年代,而如今,无数的手机效率 App,完全可以代替卡片或者纹身。
于是,我就开始了数字化的亲身实践。
To-Do App 阶段
2017 年上半年,我开始频繁使用 To-Do 清单类的 App,我觉得这类 App 简直就是上面说的待办事项卡片的完美替代物。
我尝试了以下几款 App:奇妙清单 / Todoist / Microsoft To-Do(微软的这款很可能是未来奇妙清单的后续)
这几款是全平台通吃的,iOS,Mac,Windows 都有原生应用,可以同步待办事项。我的原则是,无论在办公室,在路上,在家里,在不同 OS 的设备上都需要能用起来。虽然这几款中部分有付费高级功能,但是对一般人来说,普通免费功能就足够了。
但,很快我就发现了一些致命的缺陷。如果只有清单提醒,它只能告诉你「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一般不会记录为什么做。换而言之,你做的事情没有上下文,App 也没有给你提供线索如何规划以后要做的事情。对于「失忆症」来说,做着做着就会陷入为什么要做,接下去做什么的焦虑中。
我现在深刻理解《记忆碎片》里的人为什么要把一些重要的事情纹在自己身上了。这些重要的事情包括一些 做事的依据,规划的目标,原则性的事项。
然而,这还不是最糟的,最糟的是一旦你陷入为了「解决清单的事情而活着」之后,「失忆症」的程度反而会加深。
为什么呢? 因为,用进废退!
大脑是个神奇的器官,一旦你依赖了一种 App 作为你记事的「外脑」,很快大脑就会放弃自己去记下这些事。大脑一旦放弃自己去记下这些事情,那么很快也会放弃考虑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以及停止所有相应的思考。然后,你要主动安排以后的 To-Do 就很困难,只能被事情牵着走(比如:几月几号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不得不去做),而不是自己去主导做些什么事。
一句话,大脑是个能偷懒则偷懒,能拖延则拖延的器官。
所以我个人觉得,提醒清单只适合那些,不得不做,但是做完立刻要从大脑里驱除的事情。一般来说这些活动是临时性的备忘,不需要深入思考的,例如:被约好了时间参加一个无关痛痒的活动。虽然定期重复的提醒也有,但也是做完就忘,不会放在心上的那种。
再到后来,只有很简单的动作,才会被列在了我的奇妙清单上面。 时至今日,上面的大多数事情,我也已经忘了到底是什么,这也是我的目的所在。如一些网友告诉我的一样,To-Do App 本来就只是一份提醒清单,不能寄予太大期望。从这种意义上讲,多数手机自带的提醒清单功能就足够了。
云笔记阶段
所以重要的改变在于要采用云笔记开始日常记录。对于我来说,回顾笔记可以让我思考,使大脑不荒废。
《记忆碎片》里主角不得不把已经完成的事当作没有完成的目标反复去执行, 从而把自己带到了不断循环的悲剧中去。原因在于「纹身」很难擦洗修改。 一个错误的论断一旦被记录在身体上,就会永远指导后面所有的事项。
然而,实际生活不是这样的,状况会发生变化,一些事情试错过后,知道不行了,就应该放弃,某些目标已经达成了,就需要新的目标来代替。不然我们就会经常在同一条沟里反复翻船。
这时,云笔记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考虑到现在的在线存储空间几乎足够大,我每天会复制上一天的笔记,并标上当天日期。
每次的修改都在当天笔记里发生。 所有的笔记就是一个历史的列表,更像一个偷懒版本的日记本。从列表里可以看出自己思想随时间而产生的变化。这个方法其实很省力,因为每次只要改动增量就可以了。
和 To-Do App 同样的原则,挑选云笔记 App 时,我要求全平台通吃。
我平时主要采用 Evernote 和 OneNote 做笔记。
由于我的 Evernote 已经记录了很多其它资料了(因为,Evernote 的「剪藏」和「微信收藏」太好用了),所以日常的记录我采用 OneNote。
另一个原因是,OneNote 的排版比较灵活,有利于启发思考(当然如果你喜欢 Evernote 做日常记录,下面的方法也完全适用)。
记录笔记前我会分几个板块,这个框架只要定型后,每次会被复制到下一天中去,所以不会产生更多记录负担。
每篇笔记,大致分为 4 个板块:
首要目标
这里罗列了近期需要优先达成的目标和目前的状况。而不是分解出来的事项。分解出来的事项,如果需要提醒的,则列到清单上去。我不关心这些动作本身,我只关心目标到达了什么状态。毕竟很多时候,分解出的事情未必是自己亲自执行的。
待了断
这里罗列了一些还没有处置完,但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有空时可以看看这栏的内容,检查一下状态。然后,根据实际需要,把它列到「首要目标」里。
待发掘
这里列出一些新的 idea,有空时来评估。如果长时间不去评估,这个idea就会从下一天的笔记副本里被删除掉。
参考事项
这里是一些近期(一个月内)的教训,一些注意事项和一些参考的依据(例如某些重要文件的编号或一些笔记的入口链接)
咦?这个和 To-Do 清单里面开 4 个列表有什么区别?
区别在于,笔记里面可以记下更多的形式的思考备注,可以图文混排,可以突出加重,可以把所有思考项汇聚一个屏幕。我的实际笔记比上面的示例要复杂,但框架是一样的。 而且,我也很害怕从清单上勾选一条完成后,这条内容就会陷入几百个已完成的项目「尸体堆」里,以后再也找不到了。至少笔记可以保留我思考的历史轨迹,例如:翻出上个月今日的笔记,就可以反观自己一个月来的想法变化。其实挺有意思的。
笔记分组
笔记副本过多时,可以按月按年分组。OneNote 支持:笔记/笔记本/笔记本分组 三个级别的收纳。(Evernote 也可以)
因此,所有历史记录都能井井有条,就像这样。
实践效果
2017 年的亲身实践,对我来说,不是一条简单的道路,是一条自我折腾的道路。肯尼迪的「登月演说」也说过类似的话,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尤其在初期实践的时候。
在记录日常笔记的初期,如何划分版块,哪些事该被列为首要任务,经常困扰我。还是那句话,用进废退。如果你不断思考,大脑自然会变得很厉害。
比如:哪些事情该被列为首要任务。随着 N 次挫折(例如:野心太大,目标订的太不实际)后, 你的大脑自然会在下次做出微妙的调整,形成比较靠谱的目标安排。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套方法越用越顺,到现在的话,我已经可以很顺畅的完成每天的规划和思考了。
现在,我个人的实践经验和 Marc Andreessen 总结的其实挺接近的。
- 每天不安排超过 4 个首要任务。
- 每天花 15~20 分钟思考一下自己已经做过的事和没做成的事。
- 不用常看日历,To-Do App 上会记录一些大脑根本不想记住,但必须到时(或提前)提醒的事情。
最后一点感想
《记忆碎片》虽然讲的是一个离奇的悲剧,但是反观我们中的大多数不也是「不知所以的活着,也不知自己在做什么」吗?
好在我们当中也有敢于折腾的「少数派」(比如:我),现在,借助这些数字化手段和亲身实践,我觉得,跳出「失忆」的循环怪圈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仅作抛砖引玉,相信会有更多适合不同人群的实践方法被介绍出来。尤其希望看到「纯粹 To-Do 清单流」的玩法。
最后祝大家,2018 新一年里不忘初心,活出自己的意义来!
(文章题图和插图来自公开的电影海报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