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327

辛辛苦苦记了一年账,年底不回顾一下怎么行

掐指一算还有一个礼拜 2017 年就过完了,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特别恐慌:恐慌自己碌碌无为了一年无所作为;恐慌年初制定的计划连一半都没完成;恐慌在没有进步的同时钱包里的钱却跑得异常快。

前两者的盘点可能需要去翻看日记、工作日志、任务管理系统等等,来回顾这一整年的作为。相比之下,后者的盘点倒是有迹可循的多,如果你从年初就开始养成了记账习惯,那么回顾起来会更加轻松一些。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尝试带着大家盘点自己的钱包、回顾自己的账本,看看在辛苦地记了一年账之后,到了年底能收获些什么。

重新盘点你的账户,更新到最新系统

在开始回顾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再次清点一遍你的所有账户,从账户的角度出发更新你的「记账系统」。简单来说就是 3 项:

  1. 清点有无新增但未记的账户;
  2. 查看有无早已停用的账户;
  3. 审视当前账户中有无坏账、烂账。

把那些被你忽视的账户加进你的记账 App 中

如果你有良好的记账习惯、并且坚持定期记账的话,这一步基本上可以省去,因为在每月对账的时候你基本上就会主动地更新你记账 App 中的账户。

但是如果你暂时还没有养成非常良好的习惯的话,你可以按照如下步骤审视你当前的账户:

  1. 现金账户:一般来说不用更新,但是如果在这一年中有过出国的情况,很可能会多出其他国家的货币,这些货币也同样是你的资产,需要将其加入你的「记账系统」中;
  2. 银行卡:打开你的钱包,看看你钱包中的银行卡有没有都被记录在你的记账 App 中;同时再扒一扒各大衣的口袋、翻下抽屉,不遗漏任何一笔「潜在资产」;最后再打开支付宝、微信零钱这类支付工具,查看还有没有被忽略的已绑定银行卡;
  3. 网络账户:最常见的就是支付宝、微信零钱这类支付工具。除此之外还有必要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其他类似于京东钱包这类账户,因为在这一年中你很可能会因为商家的优惠促销而建立了新的账户,但是却因为太不常用被埋没在茫茫 App 之中;
  4. 投资账户:每个人管理投资账户的方式都不尽相同,我的建议是基于平台建立账户,比如说「陆金所」、「平安证券」等等。看一看你手机中的这些 App 有没有被你忽略的,把他们更新至你的记账 App 中。

删掉那些你早就不用的账户们吧

账户越多越有一种「我好有钱」的感觉,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你的钱一定是固定的,而账户越多反而越有「钱会跑」的风险:比如说有的银行卡会有年费,比如说为了追求返现充值各种礼品卡会有过期的风险,再比如说闲钱太过分散会丧失最佳的理财机会。所以账户的数量保持在「够用就好」的状态是最佳的。

所以年底盘点是一个淘汰垃圾账户的最佳时期,淘汰的顺序同样可以按照上面的 4 点:

  1. 现金:今年到处可见「无现金社会」的口号,中国发达的电子支付行业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所以手上留着大笔现金实际上是在「亏钱」:因为你明明可以放在余额宝里赚收益啊!毕竟蚊子腿也是肉么。除此之外,对于短期内都不会用到的外币来说,全部存在银行卡中是最好的选择:又不怕丢失、又有蚊子腿可以拿;
  2. 银行卡:自从去年银监会发布了新政策之后,一个人在同一银行中只能办理一张银行卡,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但是重新审视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尽快注销那些并不常用的银行卡,因为一方面长时间不用可能会有年费,另一方面,合并在一起能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有机会入手最佳的银行理财产品;
  3. 网络账户:对于网络账户,我的个人建议是,除了支付宝和微信零钱这两大巨头,其他平台的电子钱包能不开就不开,除非你经常在某一平台买东西,否则的话,使用期限的规定和不能创造收益的限制会让你的钱自己跑掉;
  4. 投资账户:我国大大小小的投资平台确实让人花了眼,然后你可能不知不觉地就在多个平台开了户。还是那句话,把资金集中起来能保证自己有机会买入最优的投资项目。

扒扒自己有多少要不回来的钱

除了实体账户之外,我们往往还会在记账 App 中记录一些虚拟账户,比如:未报销款、礼品卡、借给别人的钱,以及向别人借的钱。相比于在实体账户中,钱可能会因为交年费、错过最佳收益而「跑」掉一些,这些虚拟账户的钱一跑可能就是跑走一大笔

  1. 向别人借的钱:有时候我们跟别人借钱可能真的会因为疏忽而忘记还,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引起朋友间的不愉快,在年底盘点的时候梳理一遍有无遗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2. 未报销款、借给别人的钱:对于这类我们借给别人的钱,也可以在年末的时候梳理一波。对于报销款来说,可能有的公司在财务上会有跨年报销的限制;对于债权……催总比不催好 🌚;
  3. 礼品卡、充值卡:对于这类账户,唯一需要关注的点就是有没有过期。对于那些在年底快要过期的卡来说,快点花掉吧;而那些已经过期的呢?已经不是你的钱了,记一笔支出算作 非常损失吧。

把辛苦记了一年的账拿出来分析

持「记账无用论」观点的人有相当一部分会这么觉得:记账实在太费时间了,拿那个时间干什么不好,非要做这种没用的功干嘛?

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记账是为了什么。我在 MoneyWiz 付费教程中说过,记账是让我们搞清楚两件事情:

  1. 你有多少钱?
  2. 你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所以,在勤勤恳恳记了一年账之后,我们就可以分别解决这两个诉求。

「我到底有多少钱?」

虽说是年末盘点,但是仅仅在盘点之时搞清楚当下有多少钱是完全不够的,一个有良好记账习惯的人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当下有多少钱,所以在这个重要关头,我们还要多做一些:

  • 与去年同期相比;
  • 把时间切成 12 个月来看。

今年的你真的更有钱了吗?

一年过完,你有没有变得更有钱

这个问题很容易就知道了,只要查一下去年同期,也就是 2016 年底(或 2017 年初)那个时间点你有多少钱就能清楚得知你是越来越有钱了还是越来越穷了。对于有钱与否这个问题,我们要看的并不仅仅是你账户里总共有多少钱,因为你还有可能有负债:欠银行的信用卡,欠别人的债等等。真正能反映出你到底有多少钱的是你的 净值,它等于 资产 - 负债,这就需要你在你的记账 App 中输出关于净值(有的 App 叫做净资产)的报表。

如果能达到左图这么一个趋势,那么至少说明你的净值与去年同期相比是增加的,也就是说你处在一个越来越有钱了的良性循环中。在 MoneyWiz 中你可以选择使用「净值」和「结余走势」报表,并将时间范围设定在「今年」来分别查询总账户的净值和单个账户中的结余趋势。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理想状态下的走势图;MoneyWiz 中的报表
理想状态下的走势图;MoneyWiz 中的报表

你每个月都有好好存钱吗?

除了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每个月的 支出与收入对比图来了解今年 12 个月的单月储蓄情况。

比如在 MoneyWiz 中你可以选择「现金流」,并按照「月」来分解今年每月的收支情况,然后你就可以得到一张包括 12 个月收支情况的柱状图了,通过这张图你可以回顾与反思每月是否按照既定计划进行储蓄投资。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MoneyWiz 报表选项
MoneyWiz 报表选项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终报表效果图
最终报表效果图

毕竟,无论你处于哪一个年龄层次和社会阶层,储蓄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环节。相比于职场成熟人士储蓄更多地是为了投资,学生和职场新人更需要将眼光放在「存钱以急用」之上,月光只会让你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之中,而主动,就是从储蓄开始的。

「我的钱都被我花到哪里去了?」

对于「钱都花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最直观的就是用过输出饼状图来查看各个类别的消费比例。但是在年末盘点之际,仅仅使用这一种图标并不足以让我们全面地了解当年的支出情况,所以我们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 初级:用饼状图查看收支比例;
  • 进阶:用条形图对比单类别的每月收支;
  • 特殊:用其他方式重新审视特殊项目。

用饼状图查看收支比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最基础的就是调出当年所有支出的比例分布图:选择「比较支出类别」之后将期限更改为今年,就能输出一份当年所有消费的类别比例图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MoneyWiz 报表选项
MoneyWiz 报表选项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最终报表效果图
最终报表效果图

如果仅仅是看,自然不够,光看的话可能只会觉得 MoneyWiz 的图标设计得并不好看,然而我们是要分析其中之内容,也就是说这个比例的支出是否合理。

合理的中心思想就是:消费层级是否与自己的经济水平相吻合。对于学生和刚走出社会的职场新人来说,恩格尔系数高是常态,但是在分析支出配比的时候,单项配比过高只能说明你的消费层级并不合适。比如说一个月薪 4000 的人租一个 3000 的房子并不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

重点关注项目需要单独拎出来分析

对于这一部分,我们主要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1. 常规支出的波动大不大;
  2. 非常规支出部分是否真的合理。

这时候就需要对单个类别进行分析了。我在我的教程中对于类别分类的建议是:一级类别可以按照「衣食住行乐」这五大类进行划分成「购物、餐饮、生活、交通、娱乐」等,然后再进一步进行二级分类的细分。

餐饮为例,在 MoneyWiz 中选择「支出类别走势」报表,并将期限更改为「今年」,然后你就可以看出这类常规支出在当年的波动大不大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单独拎出来分析有两个好处:

  • 一是找出异常项目。比如在上面的效果图中,11 月份明显高于其他月份,那么就很有必要在通过查看二级分类的方式进一步探究是外食太多了?还是双十一零食囤多了?
  • 第二个好处就是,这样的单项分析有利于明年的预算规划,这一点我会在下文中说明。

特殊项目需要重新审视

对于在上一环节中发现的特殊支出,我们很有必要进一步拿出来审视。

最常见的特殊项目就是「购物」中的大件支出,比如你年初入手的皮大衣现在还穿吗?比如说你年中入手的 Kindle 现在还看吗?比如说你双十一头热买的大疆之后飞过几次?

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在报表重的详细记录中查看。比如一旦我在 MoneyWiz 中发现该类别在 11 月份花销最大,那么就可以直接通过下方的当月详细记录查看详细情况。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再比如说,你还可以对当年发生的大事件统计开销、并进行回顾,比如旅游、结婚等等。如果你使用的是 MoneyWiz,并且有良好的标签管理系统,那么你就可以用标签筛选的方式调取某一事件的总支出和类别占比。

你可以使用「比较支出类别」报表,并在筛选器中添加相应的标签。比如在这张图中,我想知道我今年去 Gold Coast 旅游的总支出,就在期限中选择 今年,在筛选器中选择 Gold Coast的标签,就可以生成一张完整的报表了。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规划明年的预算,省下更多的钱

在上一步中,你已经对你当年的财务情况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了,下一步你就可以在此基础上规划(或者升级)明年的预算。

我在我的 知乎 Live 中曾经说过,记账并不能帮你省钱,因为它只是在账;而使用预算就真的可以让你控制不必要的欲望、避免不必要的开销,从而达到节流的效果,所以预算在个人记账活动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使用预算

对于目前还没有将预算付诸于行动的人来说,你需要做的就是规划一个全新的预算体系,具体的规划基础就是你今年的所有账户,你可以通过这四个步骤来完成:

  1. 统计当前数据,分别计算平均值:仅仅有一个「每月应该花多少钱」的预算是远远不够的,科学有效的预算一定是基于不同类别之上的。所以将你当年的所有类别计算出平均值后,就得到了明年预算的基准线;
  2. 统计今年的收支情况,算出结余比例:在计算完花销之后,下一步就来看看当年你存下来了多少钱。在前文中我提到,无论你的经济水平如何,储蓄是必须要做的,它能让你在经济上占有主动地位,而不是被动地「月月光」;
  3. 反思当前结余比例是否合理,规划出明年结余率:如果你清楚地知道今年你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或者你明确地知道明年一定会加薪,那么可以考虑适当地调高结余率,增加你的投资本金;
  4. 扣减完预期储蓄,规划出明年预算:在第一步中我们已经基于今年数据算出了类别的基准线,然后又制定了明年的储蓄目标,在这一步就可以基于这两项数据算出单个类别的明年预算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1. 今年我在 餐饮上一共支出 ¥36 000,月平均 ¥3 000
  2. 今年我的整体储蓄比例是 15%
  3. 基于经济和健康的考量,我计划明年会减少外食的次数,尽量自己做饭,我希望将结余率提高到 20%
  4. 但是工资并没有增长的迹象,所以要做的只能是减少开支,那么在 餐饮部分我明年的预算就是 ¥36 000 × (1 - 5%) = ¥34 200,月支出 ¥2 850

你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去规划出每一个类别的预算,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果你是一个一直在用预算的乖宝宝

对于当下已经通过预算来管理自己的人来说,步骤就简单多了,你只要考虑一个问题:我有没有严格执行当前预算?

如果你一直严格遵守,且预算项目并没有变动过,那么你要做的就是查看你当年的执行结果。比如在 MoneyWiz 中你可以选择预算中的「结余走势」报表,然后选择相应的预算项目,它就会帮你输出一张包含 12 个月的预算支出(绿色)和实际支出(红色)的对比图,并且在图标下方会显示具体金额。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然后你就可以根据该数据对明年的预算进行进一步的规划。

互联网人儿,你今年在订阅上花了多少钱?

数字消费在当下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但是这个词在 2017 年被进一步地细分到了 2 个领域:

  1. 订阅服务
  2. 知识付费

越来越多的 App 从买断制走向了订阅制,越来越多的媒体平台提供了付费订阅内容,如果你想更好地管理它们,Bobby无疑是最佳选择。

我曾经在它还处于 1.X 版本的时候就 写过文章推荐它,那时候它还叫 Billy,如今这个 2.X 的版本带来了更多的功能:更灵活的付费周期、iCloud 同步、密码保护等等。

你至少得知道你都订了哪些服务

一下让你想出来你都订了什么确实不容易,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使用情况账单记录

首先先从使用情况出发:

先查看你的电脑软件,有多少是基于订阅制度而非买断制,比如 Microsoft 365,Dropbox,Setapp 等等。

再看看你为知识付费订阅了哪些服务,比如少数派的 Power+,Medium,端传媒等等。

然后再从账单记录出发:

刚才在查看软件订阅的时候我并没有提到手机平台上的订阅,这是因为在 iOS 平台上的订阅全部可以在 Apple ID 的「订阅管理」中查看到,比如 Focus 的订阅、Apple Music 的订阅。不过 iCloud 的订阅需要单独在 iCloud 的「管理存储空间」中查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邮箱中搜索付款记录,通过「Invoice」、「Receipt」、「账单」等关键词查找相应订单,或者在记账 App 中通过「订阅」、「Mac」等关键词查找记录。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然后用 App 把它们管理起来

通过以上的查找,你就能知道你这一年订阅了多少付费服务,如果你想很好地管理它们,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记在 Bobby 里,它能让你知道你每月、每年的花销,以及,何时开始下一期的续费,并且选择让它在续费前夕提醒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如果你没有那么多的订阅服务,你也可以选择将它们记在你的记账 App 中,设置成重复性周期事件。比如在 MoneyWiz 中,你可以在预定中记一笔每年重复的支出,在续费日时它也会发送通知提醒你。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请输入图片标题

信息的唾手可得有时候反而会带来信息爆炸的负担,所以不妨乘着年末盘点这个机会,重新考虑一下你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的订阅服务?

如果它确实给你带来了价值,那么就在 App 中设定好续费日,让它到期提醒你;如果你甚至都忘记了它的存在的话……在官网中/写邮件/在 Apple ID 中取消它们吧。

为新的一年调教好你的记账 App

通过以上的盘点,你应该已经对你今年的开销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最后一步要做的就是为明年做准备了,准备可以分成两种:

  1. 升级
  2. 调整

升级你的「记账系统」

一般来说,你的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只会越来越复杂,所以如果你现在用的是比较轻量级的记账 App,那么年底是个好机会来考虑转战到「大而全」的记账 App 上去,比如说 MoneyWiz,Money Pro 和 MOZE。关于数据迁移问题,只要你之前的 App 支持记录导出,这 3 个 App 都可以将你的原始数据导入;如果不能导出今年的消费记录,那么就在原 App 中生成一些能反映出你今年消费情况的报表、然后截图保存下来,从 2018 年 1 月 1 日开始新的征程。

如果你有更高阶的需求:想用记账 App 管理小型公司,比如开了一家淘宝店、经营一家咖啡厅、有多项自由职业并且想与个人账目分开管理,那么你需要的就是基于「复式记账法」下的记账 App 了,Finances 2会是你想要的工具。

调教你当前的「记账系统」

如果你很满意你当前记账 App,也不妨趁着年末盘点之际调教一下细节部分:

  • 优化收支类别;
  • 优化标签/收款人;
  • 合并/拆分记账服务(视情况将支付宝自带的账本、圈子账本等等中的相关记录统一/分开管理)。

总结

至此,你已经可以对你今年的账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了,一共有这 5 个步骤:

  1. 重新盘点你当前的所有账户;
  2. 分析辛苦记了一年的账目;
  3. 规划明年的预算,为省下更多的钱做准备;
  4. 了解自己当前的订阅服务;
  5. 在新年之前调教好你的记账 App。

然后你就可以愉快地喊着 Happy New Year 迎接 2018 新财年了。

题图来自 Freepik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32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