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68

上回少数派活动的 iPhone X 得主,分享了他的一周上手体验

$
0
0

编注:本文作者在上回「少数派 x 猫饼ö『iOS 11 可以这样玩!』」活动获得了一部 iPhone X。这篇文章是他拿到 iPhone X 一周后的上手体验,分享了他关于 iPhone X 硬件新特性、以及软件交互等功能的看法。另外,少数派编辑部也会在近期推出自己的 iPhone X 体验文章,敬请期待。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少数派和 猫饼ö 举行的「分享 iOS 11 玩法」活动,并且很幸运地被评选为第一名,奖品是 iPhone X 一部。

盼星星盼月亮,前两天终于收到了这部让我一直心痒的 iPhone X ,心潮澎湃,于是匆忙中完成这篇体验文章,也以此作为我在少数派的第一篇文章。

开箱:平凡之处见「新」意

不同于采用了背部图的 iPhone 8 系列,这次 iPhone X 的包装盒的图案是它的正面大头照,用意十分明显——就是想告诉你,精彩的都在正面。的确,作为 2017 苹果秋季发布会上的 One More Thing ,iPhone X 最直观的更新就是去掉了苹果标志性的 Home 键,换上了当下正时髦的全面屏。

这次的说明书和 iPhone 8 系列的一样,都改用了彩色的图片。

相比之下,其他配件就没有什么惊喜了,还是一样的内容:贴纸、Lightning 接头的耳机、Lightning 至 3.5 毫米耳机插孔转换器、Lightning 线缆和 5W 的充电器。

比较遗憾的是虽然这次苹果官方承认 iPhone 8 和 iPhone X 支持快充,但是它们的包装内容里面都是没有快充的充电器的,需要额外购买。

外观:惊艳、精致、美如玉

我收到的 iPhone X 是银色的。因为加了玻璃,这次背面的银色和以往金属机身的银色有所变化,不同于金属的亮银,iPhone X 的银色比较温和,像是融入了一点灰色,整体呈现出一种暗白的颜色,比金属机身更加精致。同时在不同的亮度下有着不同的反射效果,颜色也会有微妙的变化。

可以看出两种机身质感的不同

iPhone X 回归了经典的双玻璃加不锈钢的「三文治」式设计,对比我以前用的金属外壳的 iPhone 7 Plus ,手感上也得到提升,带来了一种更加顺滑的触感。

除此之外 iPhone X 采用了新的工艺和 COF 柔性封装技术,使得整块屏幕能够精准地贴合机身的曲线,实现了从玻璃到不锈钢,从前到后的完美贴合,这带来的则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触感,让你很难察觉它们之间的边界。 

高度打磨的不锈钢边框加上柔性封装的工艺,使机身十分圆润光滑。没有了玻璃和边框间的交界带来的切割感,iPhone X 握在手中时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一整块浑然天成、温润细腻的玉石。

取消掉了 Home 键的设计使 iPhone X 的正面无比简洁。熄屏时上方的「刘海」融入到黑色的显示屏中,非常隐蔽,几乎看不到它与显示屏之间的边界。这样,就形成了一块黑色的完整的平镜,美到拥有一种能够让你不自觉地看向它的魔力。

尽管全面屏从前段时间开始就已经用在很多手机上了,但首次投入全面屏怀抱的我,唤醒 iPhone X 时还是真切地感受到了高屏占比所带来的视觉冲击。

这真的是一种令人令人惊叹的体验,一块近似于我一直在用的 iPhone 7 Plus 的屏幕,现在却放进了 iPhone 7 的机身里,5.8 英寸的显示屏,4.7 英寸的握持感,这种感觉真的是非常奇妙。而且单手操作时也明显省力了许多。

手机右侧的按键在 iPhone X 上变得更长了,使得操作变得更加顺手和方便了。

重量上 iPhone X 重 174 克,比我此前使用的 iPhone 7 Plus 轻 14 克。所以,无论在尺寸、重量和操作上,iPhone X 使用起来都更加得心应手。

至于那撮从发布会以来就被无数人吐槽的「刘海」,我个人觉得还好。

首先是它的范围其实并不大,远远没有到达不可接受的程度。其次是,这次 iPhone X 的显示屏真的太出彩了,以至于你很自然地就会把目光集中在显示区域,而不会太注意它上方的「刘海」。最后就是其实这两点都是我瞎掰的,直接说服我的,当然是苹果信仰啦。(误)

很多人说为什么要留刘海而不是在上方留一整条黑边,这样还能保持屏幕显示是一个矩形而不是现在这样凹进去一块的异形屏。

可是事实是只有把两端延伸到屏幕上方,才能达到现在这种整个屏幕各个边缘都离边框等距的效果。

这应该是和苹果的理念分不开的。正如官网上的介绍一样:

它有整面的屏幕,能让你在使用时完全沉浸其中,仿佛忘记了它的存在。

iPhone X 要有整面的屏幕,所以屏占比其实并不是苹果的追求,这点也可以从 iPhone X 边框的宽度看出来。同样,如果在上方切一整条,那么那一块黑条区域就不能被称为显示屏,也就不是苹果理想的全面屏了。

所以, 这撮刘海应该是目前技术所能达到的最优解了。

就这次的「刘海」而言,苹果称之为「原深感摄像系统」,虽然美学价值让位于实用价值,为了用户体验而牺牲了美学设计,但它里面遍布着苹果精心研发的各种尖端技术,也因此实现了全新的生物识别解锁方式 Face ID ,就这一点也足以让我们对这撮「刘海」刮目相看了。

屏幕:一如既往的出类拔萃

iPhone 一直是手机行业内优秀屏幕的模范。而作为首款搭载 OLED 屏幕的 iPhone ,它自然也不会有失苹果的水准,这是我简单使用后得出来的结论。

在 iPhone 诞生的十周年之际,OLED 屏幕也发展到了达到苹果的水准。得益于此,我们今天看到的 iPhone X 才实现了全面屏的设计,在保证卓越的显示效果的同时,还满载 3D Touch、True Tone、HDR 显示等各项技术。

这块被称为「Super Retina display」的屏幕,使 iPhone X 成为了有史以来屏幕最清晰,分辨率最高的 iPhone。虽然参数上只是从 iPhone 7 Plus 的 401 ppi 提升到了 458 ppi ,但当我上手 iPhone X 时,清晰度的提升还是肉眼能感受到的。并不是说此前的 iPhone 不够清晰,而是在 iPhone X 上你能看到一种更加饱满和锐利的画面。

除了延续 3D Touch 功能之外,苹果这次还把 iPad Pro 上的 True Tone 技术运用到了 iPhone X 上,屏幕上方的传感器可以持续收集周围环境光线的变化,以自动调整屏幕的色温,让屏幕的显示更加融入环境,使屏幕看上去更加自然、舒服。阅读体验在 iPhone X 上变得更好了。

没有 True Tone 技术的 iPhone 7 Plus 和开启了 True Tone 的 iPhone X

而关于在从侧面看屏幕会发蓝的现象,下面是 iPhone X 和 iPhone 7 Plus 对比图。

即使是本身也可以看出发蓝,如下图屏幕上端和下端的色差。

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确是存在的。但是没办法,和烧屏一样,这些都是目前 OLED 屏幕普遍存在的问题,尽管这已经是经苹果调教后的业内顶尖的 OLED 显示屏了。

Face ID:从「一触即开」到「一看即开」

如果说全面屏带来的是视觉效果上质的飞跃,那么 Face ID 则革命性地改变了每一个人使用 iPhone 的第一个步骤——解锁。

它给人的感觉实在是很新鲜和奇趣,以至于我还很多次故意锁定 iPhone X 又解锁来玩。

那么在两天的体验和使用下来,Face ID 给我的感觉还是十分顺畅和令人满意的。

当我拿起躺在桌面上的 iPhone X 时,屏幕自动抬起唤醒,Face ID 开始工作,我甚至还没把手机调整到平行面对着我的角度,下一刻屏幕上的锁头就解开了。然后我从屏幕底部往上轻扫,便回到了主屏幕。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几乎是秒开。

一开始我还会怀疑 Face ID 是否足够强大,但是当我尝试过以后,我已经完全相信 Face ID 是一个十分优秀的 Touch ID 的替代方案了。毕竟,「看一眼」比「摸一下」还是更自然和快捷的。

解锁方式的速度及方便性是用户感受最直观的一点。这首先体现在 Face ID 的录入过程中,要录入 Face ID ,你只需根据提示看着手机转动你的脸部即可,比 Touch ID 要更方便和快捷。

那么实际使用情况呢?根据我多次在不同环境下的尝试,其实 Face ID 与 Touch ID 解锁速度无异,甚至有的时候 Face ID 还快一点。

Face ID 和 Touch ID 解锁速度对比(iPhone 7 Plus 时间的上方提示解锁)

而且 Face ID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它不像 Touch ID 那样需要人机之间的物理接触。有的时候你的手指脏了、有汗了或者湿了(自从 iPhone 防水以后湿手玩手机就越来越肆无忌惮了)、戴手套了等等这些指纹识别存在障碍的情况下,Touch ID 基本上就歇菜了。而 Face ID 没有那么挑剔,而且,无论是戴帽子还是戴围巾,长胡子还是戴眼镜,Face ID 都可以识别你的脸成功解锁。

那么从这一点延伸出去,我思考了对 Face ID 而言,是不是也有像 Touch ID 这样的命门,它的极端情况又是什么?

为了进行这个测试,我还在「设置」内把「需要注视以启用面容 ID 」关了,也就是说你的眼睛不用看着手机也可以成功解锁。

测试结果是,当你遮住嘴巴及以下部分时,还是可以解锁成功的。可是一旦把鼻孔及以下部分遮住时,就不能通过 Face ID了。同样,把眼睛及以上部位遮住时,是可以解锁的,但当把遮挡的部位下移到鼻梁,则不行。

在使用 iPhone X 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种情况,以前有时我会直接就伸手去解锁在裤袋里面的 iPhone ,这样在裤袋里就已经解锁完成了,掏出来就是主屏幕。但是 Face ID 要先检测你的脸才能解锁,所以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当你横屏或上下翻转 iPhone X 时,Face ID 也无法验证。

的确,Face ID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用户的使用习惯,某些适用于 Touch ID 的使用场景可能在 Face ID 这里无法实现了,这需要用户的妥协和适应。但总体上来说 Face ID 易用性很高,行为成本还是很低的。

那么接下来说说安全性。根据苹果官网介绍,Touch ID的误开率是 1/50000 。也就是说,别人能够用自己的指纹成功解锁你的 iPhone 的概率是 1/50000 。这已经是相当安全了。

苹果官网的介绍

而 Face ID 的误开率是 1/1000000 。从数据上看, Face ID 的安全性是更胜一筹。当然,如果你碰巧有一个双胞胎的话,这个概率会大大提升。

那么从实际情况来说,当你丢了手机,你的指纹其实是留在了手机各个部位上面的,这样他人捡到了你的 iPhone 可以通过建模生成你的指纹来破解 Touch ID 。可是如果想要破解 Face ID 的话,则需要你整个面部的完整的信息,然而这对于他人来说基本上是不可能获取到的,所以 Face ID 是更加安全的。

Face ID 安全性的具体体现:

1. 注视感知:只有当你睁眼注视着 iPhone X 时,它才会解锁。所以也不存在睡觉时被人盗开手机的情况。(除非你是张飞)

2. 购买确认:当你想要购买 App 或者是移动支付时需要先双击侧边的按键来确认,再验证 Face ID,而且如果不及时验证,这次购买也会失效。这样除了更加安全,也不会存在误点而一下子就通过了 Face ID 完成购买的情况了。

一段时间不验证 Face ID 交易会取消

3. 立体脸谱:Face ID 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点阵投影器将 30,000 多个肉眼不可见的光点投影在你脸部,绘制出精确细致的具有立体深度的面谱,再由红外镜头读取。由于平面不具有深度这项信息,所以照片是骗不过 Face ID 的。苹果还和好莱坞的专业面具制造商、化妆师合作,训练 Face ID 的神经网络不被迷惑,来确保它能够有效避免面具的欺骗。

所以,Face ID 应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 Touch ID 的替代方案了。

而且,Face ID 还有具有人性化的特性,除了解锁才能看到推送过来的通知和信息之外,当你设置的闹钟响起时,你只要看 iPhone X 一眼,验证 Face ID,闹钟的音量就会变低。当有人给你打电话时,你只要拿起手机看一眼,铃声的音量也会降低。

如果说 Face ID 有什么缺点的话,应该就是它只能录入一个面孔吧。不能像 Touch ID 那样录入多个指纹,甚至还可以把指纹的位置留给别人。什么?女朋友怎么办?当然是另外再买一部 iPhone X 给她啦。

我相信,用于解锁,其实只是 Face ID 的冰山一角。事实上,苹果已将 Face ID 应用在了 ARKit 中,以提供一系列全新的 AR 体验。例如 Snapchat 的自拍贴纸,Clips 的穿越特效等等。

Face ID 在 Snapchat 上的运用
可以把别人的脸套到你的脸上(王俊凯的粉丝不要打我)
Face ID 在 Clips 上的应用,可以让你穿越到不同场景

Animoji 动话表情:又酷又好玩

Animoji 应该是 animation(动画)和 emoji 结合产生的复合词,字面的意思就是会动的 emoji 。

这次 iPhone X 搭载了全新的原深感摄像系统,这给前置摄像头带来一项新功能: 动话表情。

它的实现得益于原深感摄像头对 50 多种不同的面部肌肉运动进行分析,通过 emoji 表情的形式来实时镜像出你的神态。

这项功能非常好玩,真的,让我对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除了自带的保存,你还可以通过录屏的方式来录制更长的 Animoji ,以便分享。你甚至还可以拿它来录制卡拉 OK。

我十分看好这项功能,但现阶段它还是比较封闭,我更期待苹果开放它后,可以在各种其他的 App 内直接调用 Animoji ,以及由此出现的各种新玩法。比如有专门绘制 Animoji 作为表情包导出的 App ,以后微信的表情包都是自制的了。比如能够在游戏中实时绘制你的表情用作游戏里角色的表情,甚至你的脸可以直接出现在游戏里,再也不用自己捏脸了。比如拍摄视频时能用 Animoji 实时替代人脸等等,想想都让人激动。

摄像:新潮酷炫的自拍 稳中求进的后拍

虽然在参数上 iPhone X 的镜头和前代的并无太大差异,但 iPhone X 搭载了全新的原深感摄像头,这给前置摄像头带来了「人像模式」和「人像光效」。

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测试,算法不断完善,现在「人像模式」的成片效果很不错了,边缘识别准确度提升了不少,细节更锐利清晰,背景虚化更柔和自然,自拍的质量因此得到提升。因此前置摄像头也搭载了「人像模式」,无疑是众多爱自拍人士的福音。为了进行这项测试,我还找了外国友人拍摄。(对,是路人。)

可以看到,后置摄像头的「人像模式」拍出来的照片效果非常不错,背景柔化得十分自然,放大也找不到明显的瑕疵。但受制于硬件上的不足,相比起后置,前置摄像头的「人像模式」的边缘识别的准确率则有些下降,看上去有点不自然,但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比普通的自拍更有韵味。

在暗光条件下「人像模式」的表现十分喜人

对后置摄像头来说,这次 iPhone X 升级为双镜头光学防抖,这意味着 iPhone X 变焦拍摄时画面能更稳定。同时再加上尺寸更大、速度更快的感光元件的加持,在低亮度的情况下,你现在可以拍出更好的照片和视频,「人像模式」下噪点也少了。

同时相机与 A11 Bionic 的机器学习技术相结合,可以侦测场景中的各种要素,例如人物、运动状态和光线条件,从而在你按下快门之前就对照片进行优化,拍出质量更高的照片。

下面是我用 iPhone X 拍摄的照片,没有经过编辑。

「人像模式」的效果十分不错

「人像模式」的效果十分不错

不得不说,iPhone X 在夜间的拍摄表现十分令人惊喜。可以看到照片的细节十分完整,同时噪点控制得很出色,色彩也很准确很饱满。

接下来谈谈「人像光效」。

这是一项苹果今年新推出的功能,它在「人像模式」基础上,结合运用深度感应摄像头和面谱绘制等复杂的软硬件,借助 A11 Bionic 和机器学习,对照片的人物进行分析,根据摄影布光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调节,在面部生成各种影棚级的打光效果。

它有几种模式:

  • 自然光:没有任何光效的增强,其实就是「人像模式」。
  • 摄影室灯光:集中在主体的脸部打光,风格简洁利落。
  • 轮廓光:以高光与阴影形成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人物面部的棱角和轮廓特征。
  • 舞台光:照亮主体脸部的同时,加上了深黑色的背景。
  • 单色舞台光:与舞台光的效果相同,只是以黑白的风格呈现。

那么我前置和后置的「人像光效」都尝试了一下。

尽管它还处在 Beta 阶段,但在光线充足以及前景和背景对比度较高的情况下,前置摄像头的「人像光效」拍出的照片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

从左到右:「摄影室灯光」模式和「轮廓光」模式
「舞台光」模式和「单色舞台光」模式

同时我发现在前置闪光灯的作用下「人像光效」的效果会更加自然,肖像也会更加好看。

但是到了弱光条件下,或者是光源和背景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轮廓光」模式还好,但「舞台光」和「单色舞台光」模式

就会猝不及防地变成了「遗照模式」,后期效果十分明显,拍出来的照片有点瘆人的感觉,边缘处理得十分尴尬,像是抠图失败的照片。

所以,目前想要拍出像苹果官网上的照片那样惊艳的效果,还是要对拍摄环境考究一点,同时打开前置的闪光灯可以拍出更好的照片。不然就只能等苹果继续完善这一功能,用软件以及算法的方式来「曲线救国」了。

既然「人像光效」的效果目前还有待提升,为什么我要把它单独拎出来说呢?

大家知道,摄影的最基本元素就是光,决定性因素也是光,但是今天,竟然出现了一项可以在后期改变画面光效的技术。

专业的摄影棚里有各种各样的灯具用于打光,才能拍出效果好的人像照片,但是今天,不需要大大小小的灯,不需要长枪短炮,只要一部 iPhone ,就能拍出媲美影棚的照片。如果你不是一个专业的摄影师,你甚至不知道怎么样布光拍人才是最好看的,但是没关系,机器知道,机器会自动分析,以呈现出最佳的光效效果。

当然这是非常遥远的想象了,目前技术还没有成熟。但是想想五年后,十年后,人工智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到那一天,我们还敢说,这是不可能的吗?

可能这项技术对摄影界的影响,比苹果的预想都还要重大。

性能:太强大而找不到对手

在发布会上,苹果高级副总裁 Philip W. Schiller 在介绍 A11 Bionic 时,背后的 Keynote 是一段简短的文字:

Most powerful and smartest chip ever in a smartphone.

这是到目前为止,智能手机上最强劲最智能的芯片。

这句话的重点是「智能手机目前为止」,而不是「iPhone 目前为止」。不是和苹果自家的产品比,而是和全世界的手机比。这句话的气势,就好比是这样的:

电影《破坏之王》截图

那么这里就要注意了,作为一个全球知名的品牌,如果苹果的说法有失偏颇或者是自卖自夸的话,那么这是非常尴尬的,但苹果有胆量说出这样的话,证明苹果对 A11 Bionic 是真的很有自信。

而事实是,A11 Bionic 在跑分数据上吊打所有安卓手机,甚至连自己的队友都不放过,超越了 iPad Pro 上的 A10X Fusion ,更直逼 13 英寸的 MacBook Pro (这里已经从移动端去到桌面端了)。

而且,A11 Bionic 是一枚人工智能处理器,具有神经网络引擎来进行机器学习,能够识别人物、地点和物体。之所以 Face ID 可以随时间适应用户面部的变化,动话表情能够如此出彩,「人像模式」和「人物光效」效果能够这么显著,都来源于此。

所以,苹果那句话真不是吹的。

那么抛开这些数据,经我一天的实际体验下来,也的确感受到了性能的提升。首先是开机真的很快,而且系统内的各种动画切换也变得无比流畅,非常赏心悦目,任何反应都非常灵敏,甚至让我觉得有一种苹果把 iPad Pro 屏幕上 120Hz 的刷新频率也用到了 iPhone X 上的错觉。

至于运行大型游戏以及 AR 的应用,A11 Bionic 性能的的提升则体现在发热量以及耗电量的减少,帧率的提高,这些都是我能明显感受到的。

说了那么多,iPhone X 值不值得买?

值得。

正如在苹果发布会上 Tim Cook 说的那样,这是一项改变未来十年技术发展方向的技术。

我认为,iPhone X 还指明了苹果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 iPhone 发布十周年来,打下的一座里程碑。Face ID,杰出的显示屏,原深感摄像头,人像光效,性能卓越的 A11 Bionic,True Tone 技术......你不能否认 iPhone X 是当今地球上最先进的手机。它满载各种全新的顶尖技术,定能给你带来不同的体验。

¥8388 能体验到来自未来的黑科技,而且让我首次转移到全面屏时代,这个价格我认为还是值得的。

但是,值得买,不等于就要买。¥8388 的起步价格还是非常昂贵的。所以强烈建议大家还是量力而行,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需求购机。

最后,由衷感谢你读到这里。


本文配图除部分引用自苹果官网外,其他均由本人拍摄,禁止转载。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6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