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少数派季度作者颁奖礼是每三个月一次的优秀作者评选活动,根据作者们在这个季度的综合表现,以及少数派编辑部成员的投票,最终评选出当季度的最佳作者、优秀作者、优秀新晋作者、特别奖、以及优秀 Matrix 作者。
今天要说四件事:少数派内容调整的解释、为什么我很认可(并希望大家积极参与)付费内容、平台选择以及如何面对 Hater。
内容调整
上个季度是少数派阅读量持续走高的一个季度,从篇数、总阅读量以及平均阅读量都有明显的提升。特别是平均阅读数,从之前的部分过万,到后来的整体平均过万,包括之后平均阅读量还在持续增长,没有各位作者,这是无论如何办不到的。
同时,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包括一些作者甚至问过我这些问题:首页内容方向似乎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自己的标题经常会被改得自己不满意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是因为少数派的主页策略转为了「展示更容易让大众理解的内容」,标题策略则是「更容易让大众理解的表达」。你可以一杆打翻理解为 Low 与标题党,但如果你先摘掉这个有色眼镜来看,你会发现少数派即便自降身价,格调仍然高出友站。我们的选题更加大众但首页标准并未降低;我们的标题思路仍是「准确反映文章」,只是与此同时,我们希望让这篇文章收到更多读者的注意。
这个思路与标题党有着天壤之别。标题党是不择手段,甚至刻意歪曲,达到引人来看的目的。Ulysses 改订阅制时一些网站的标题是「原价 xxx 的神器现在免费用!」这样的标题在少数派的编辑部是会遭白眼的。而我对标题的态度是,如果这篇文章的标题,没有让需要读到这篇的文章的人读到它,就是「标题对不起文章」。
拿我个人来说,我曾经写过一篇很硬的 Apple Music 与 Spotify 的对比,稿费拿了很高,但阅读量约莫只有 6000 左右,因为当时我坚持标题为《Apple Music & Spotify》,造成了典型的标题对不起文章。
话说回到少数派向大众的转变,这种转变的原因有两个:
其一,相信大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给自己身边的人推荐少数派的时候,对方的反馈是看不懂。少数派的内容着实走到了一个近乎自嗨的地步,尴尬的是,我们专业性高的文章并不那么多。所以情况其实是——高不及阳春白雪,低不到下里巴人。少数派因此丧失了很多机会,停滞了很久。
其二,这是在跟越狱指南的另一位骨干张扬沟通时想明白的——大的市场需要有大的基数。相信各位都已经感受到,少数派在鼓励签约作者制作付费教程,在为签约作者提供包括知乎 Live 等更多获取回报的机会。如果你看每个教程阅读数和购买数的比例(业界俗称转化率),少数派的转化率非常可观,但问题是阅读数低,因为少数派用户基数仍不够高,所以用更通俗的内容吸引更多阅读很重要。其次,起码我主导的付费教程,都是我认为真的需要人意识到并学习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帮人。而以帮人为目的,也自然是能帮到的人越多越好。因此,无论从功利心还是助人心出发,都需要有更通俗的内容,吸引更多的人,做更大的基数,转化才更有意义。
但是,这个转向的基础,仍是不丧失「少数派之所以称之为少数派的基调」。所以:
- 我们接受建议和监督,如果你认为转得角度太大,可以提出批评;
- 我们仍然非常鼓励大家去写从前「少数派风」的内容(其实这种内容并没有真的变少,只是比例稀释了);
- 所有异议,包括内容修改与标题修改,都可以沟通,特别是我会站在作者的角度上与你沟通,所以起码请各位作者不要先以恶意揣度少数派,并因此公开发难。
付费内容
在我刚接触手机这些,发起越狱指南的时候,通过视频的传播,在让很多人意识到越狱不用花钱、插件要用正版,并且在微博上帮人解决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影响力渐大,甚至有人示意投资。但一直以来,我的意识里总有一个声音是做这件事是「不务正业」。
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做的其实是装扮好学分,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志愿活动,不断地做那些把你简历做得更漂亮的事。「搞机」?并不属于其中之一。
但实际上,如我公开和私下经常提到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远没有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就职后你每天都用的东西大学从来不会教,顾着打扮简历的人,多数人在个人素质上反而是缺失的。而这种缺失,在诸位「少数派」里却不存在,因为你们能意识问题,会自发学习,到解决问题,再系统总结,最后分享出来,甚至继续接受批评与指正,消化恶意调侃与中伤。这是拥有独立精神的必经途径,这也是相对于在体制内做温室花朵来说更难走的路。
这个过程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本来就非常重要,更何况我们研究的,如任务管理、文件管理、记账等主题本身,本身就是值得思考学习,有实践价值的东西。
所以那些说「大学生谈什么生产力」的人,都是自己不向前还要拖人后腿的。这些人进入职场后,必然也是忙乱与苟且,不满又自卑。
然而,任何一个事,最后没有实质的回报是坚持不久的。「足够好的东西就应该挣钱」这句话如果是真的,那么它在逻辑上的逆否命题「不挣钱的东西就是不够好的」则同样成立。如果我们学习、研究这些真的只能带来遥远飘忽的所谓「长期利益」,而短期不仅没好处,反而会降低学分、减少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甚至影响日后就业,那我们理性地看,自然应该放弃它。
所以,少数派做了一件让「好的东西赚钱」的事,让你研究的东西为你带来你父母朋友可以理解的价值。而且如果你的内容足够优秀,它还会长期为你带来被动收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选题我分明很擅长,完全可以自己做,但是却会帮助其他作者去完成的原因。我希望大家提到自己在做的事的时候,有真的可以拿出来的,别人能理解的,值得骄傲的东西。
平台选择
我知道大家来少数派写作是对少数派调性的认可,甚至我知道有一位作者在少数派写作属于内容反哺——他的内容非常优秀,但是与少数派一直以来的形象有些偏差,所以无论多优秀也无法发到首页,同时 Matrix 目前曝光度也并不高。我实在不忍辜负他的内容,与他沟通告知这类主题很难上首页,希望他去到更有曝光和收入的地方去写作。而他获悉这种情况时却说,自己当初就是看少数派的文章学到了很多,所以即使不能上首页也愿意继续在少数派写作。
这是一个典型,相信大多作者也不会差到哪去,可我还是想说一下平台选择的问题。
也许大家早已听过「内容重要还是入口重要」的争论,但事实是很明显的,都重要,入口越大越缺内容。所以会上演各路抢优秀作者的戏码。
我们这圈还太小,在大玩家看来还是过家家,一时半会并不会有乱七八糟的事。但我总是希望各位记住,在别人当你是过家家的时候,谁在认真对待你的作品,谁帮助你完善你的作品,甚至是谁在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价值的时候就发现了你。
我并不是以此预先要挟大家,好在后面为谁扣上「忘恩负义」的帽子。我想说的是,知音难觅。也许有编辑能奉承你,也许有平台能给你更丰厚的回报(但相信我,少数派的基本稿酬仍然是圈内可观的,更不要说我们会变着法地奖励大家。比如 iOS 11 的电子书,少数派不挣钱,却给了高出平时一倍的稿酬。)但真正认为你写的东西是好的,能把你心中关于这个东西的认识更加完善和深化的人,才是伯乐。你和别人谈的是交易,和伯乐谈的是作品。
如果你能遇到给你更好待遇的伯乐,我为你感到高兴;如果待遇落差可观,抛了伯乐我也能够理解,但我希望你能知道,你也许不会那么享受。
面对 Hater
这个话题我是不太够格谈论的,少数派最有名的一场作者与读者理论的主角恐怕就是我。但是我一直在学习如何与这种负面内容相处。最近我看了一些东西,想借机分享一下。
少数派经过多年的调性培养和对政治正确的追求,成功地聚集了一批眼里最容不得沙子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少数派与作者的读者。随着近期的走向大众,也吸引了一帮社交网络上习惯了毫不顾忌作者感受,随意撂词戏侃的读者。在有些文章的评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意见可以刻薄到如何程度。
有一些人是评论区的常客,你点开他的主页清一色的挑刺,点开个人文章则是一篇没有。还有一些人更加 Pussy,见了恶评就点赞。
在少数派的这些经历对各位是个有益的经验,你会以当事人的身份理解到:总有人误解你;有人误解你后还会为他的误解收集证据来满足自己的偏见;有人一次不过瘾下次还会来;凡是事儿总有看客;看客总都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也不在乎真正发生了什么,还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指手画脚……
如何对待这些负面能量,我最近看了两个东西,一个是 Netflix 的《Def Comedy Jam 25 周年特辑》。《Def Comedy Jam》是一个初期因为尺度大充满争议的单人脱口秀节目,产出了无数知名黑人谐星,深远地影响了脱口秀这种喜剧形式。但无论是节目还是演员都在那个年代不断遭受非议。
在特辑最后,David Chappelle 的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
People talked shit about it(指《Def Comedy Jam》), then they looked like damn fool years later.
Now when you look around this room, you see how ignorant it was to be a hater.
Hater 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永远都是 Hater。这不是说他永远会 Hate 你,而是说他会停滞不前,因为 Hate 是要耗费时间的,也会消耗 mental energy。所以当你飞得很高很远的时候,他仍然在原地 Hate。但前提是,你要足够努力,飞高飞远。
另一个是写嘻哈文化刚刚兴起的早期组合 N.W.A 的传记电影——《Straight Outta Compton(冲出康普顿)》其中的一个片段。
这些人看到自己的唱片被白人扔到街头,咒骂着将其踩碎的电视转播画面时,写词的 Ice Cube 很不忿:
Ain't that some shit? Speak a little truth and people lose their minds.
但当时的主唱 Easz-E 却调侃到:
See, the truth is, they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with them. They bought them motherfuckers.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来写付费教程吧,骂的人也花钱了。
另一个相对来说不太重要的信息是:有时候一个人坚持一些事非常难,即便用幽默化解也会像是自嘲,但当你身边有一帮人的时候,你们就能对困难一笑而过,Say "I don't give a fuck."
所以希望各位作者能够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 back up。
少数派也一直会与诸位在一起。
题图来自 Unsplash设计师 @robsonhmorgan
远方绚丽而美好,周身却是黑暗;然而我们在一起,点起火,不灭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