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时间 9 月 12 日苹果秋季发布会之前,Apple Watch 在很多用户看来并不是一个能与 iPod,iPhone,iPad 相提并论的产品线,因为它严重依赖于 iPhone,一旦与其断开连接且没有在同一 WiFi 的场景下,许多功能就处于完全不能使用的状态。虽然苹果在 Apple Watch Seires 2 添加了独立的 GPS 芯片,让它能独立地对每次运动进行监测,但距离真正的「独立」还远远不够。
不过,苹果在近期的秋季发布会上终于推出了真正意义上独立的 Apple Watch Seires 3 ,支持 LTE 功能,实现独立联网,这背后的一切都要归功于一个特殊的 SIM 卡——eSIM。
eSIM 是什么?
eSIM 是 Embedded SIM 的简称,即嵌入式 SIM 卡。
顾名思义,就是嵌入到设备芯片上的 SIM 卡。而在生活中,我们常接触的标准 SIM 卡、micro SIM 卡以及 nano SIM 卡都属于传统式 SIM 卡,它们与 eSIM 都有着最大的不同点:以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存在于设备之中。
eSIM 优势何在?
便利性
一般情况下,我们从运营商购买一张 SIM 卡后就只能使用这一家运营商的服务,如果想要更换其他运营商的服务,我们最好的办法是购买新的 SIM 卡,虽然运营商还提供携号转网服务,但条件各种限制和办理手续繁琐的不足让它始终发展不成规模。
这种场景下,在设备制造过程中就已经被嵌入的 eSIM 卡优势显得十分明显,用户不仅可以远程激活连接,还能无需换卡便能切换运营商网络以及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同时,得益于此,也很容易实现零国际漫游费的愿景。
安全性
就目前而言,如果手机被盗或丢失的话,任何人都能很方便地将你的 SIM 卡取出,然后将它装在自己的手机上,这样一来,支付宝、微信以及手机网银的安全隐患极其严重。但如果是采用 eSIM 卡的手机就不会遇见这类事件的发生,因为它只能在有机主密码的条件下才能添加新的用户资料。
前瞻性
相比传统的 SIM 卡, eSIM 在体积上小约 90% ,而且无需再专门设计独立的 SIM 卡槽,对于手机整体设计而言,不仅让机身进一步轻薄,还能让手机更方便地做好防尘和防水设计。此外 eSIM 还可以让可穿戴设备生产商设计出更轻薄且真正的独立联网的智能手表或健康跟踪器,逐渐告别笨重的外观设计和依靠蓝牙及 WIFI 才能联网的局限性。
拥有这些特性的 eSIM 在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新领域运用场景中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
eSIM 的现状与未来
尴尬的现状
你也许不知道,eSIM 概念其实是源自于苹果在 2011 年时向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申请的一项虚拟 SIM 卡专利。在专利中,苹果称它可以让用户无需使用 SIM 卡就可以直接访问运营商提供的无线网络服务,同时也强调这将让未来的 iPhone 进一步变得更薄、更美观。
2014 年 10 月,苹果发布了 iPad Air 2 和 iPad mini 3,在面向美国和英国市场的 LTE 版本中首次将虚拟 SIM 卡运用到了实际产品中,并取名为 Apple SIM,这意味着在美国和英国之间往返的游客可以随意地在切换不同运营商的数据网络,免去了在当地买 SIM 卡和多带一部手机,或是在本国调整套餐的麻烦。
可是这一次,苹果眼中 SIM 卡的未来形态却并不像 micro SIM、nano SIM 一样推出后被迅速普及,而是遭到了运营商的强烈「抵制」,因为 eSIM 的发展趋势会对运营商构成越来越大的威胁,除了用户被分流和传统收费模式被颠覆外,运营商甚至不得不适应新的形势,不断降低自己的控制力。
所以,2016 年先后推出的世界首款搭载 eSIM 的可穿戴硬件三星 Gear S2、国内首款 tiwatch 2 都有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说运营商支持不全、只能支持 3G 网络,Tiwatch 2 甚至还要以手表终端为主进行新号码开通的申请才能实现联网。
光明的未来
虽然苹果在 Apple Watch Seires 3 国内官网详情页面中注明称目前「蜂窝网络服务」暂时仅支持大陆地区中国联通的 6 个省市,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将于今年稍后推出,但是这也说明了国内三大运营商都已经参与到 eSIM 的建设与推广中,这让未来可穿戴设备产业甚至整个移动行业的突破成为了一种可能。
不过遗憾的是,苹果此次发布的 Apple Watch Seires 3 仍然无法解决运营商网络覆盖的制约并实现漫游。或许,这正如 GSMA 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监庞策发表「eSIM,势在人为」主题演讲中所讲的一样:
eSIM 的产业就是事在人为,现在的标准已经完善,就是需要产业界一起携手推动的这样的一个时间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