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208

Soylent 代餐到底怎么样?这是我吃了 195 顿之后的感受

感觉有必要申明下,我并非是一年只吃 Soylent(应该没人能做到吧),而是在一年内不定时地以 Soylent 代替正餐。

查看之前的订单记录,一年内大概吃掉了三箱 Powder、七箱半的 Drink,以及可以忽略不计的 Bar,根据官方的算法,这大概等同于 195 顿正餐的份量。(扑街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介绍

Soylent 这个名字来源于 1966 年科幻小说《Make Room! Make Room!》,为大众所知的是根据其改编的反乌托邦科幻电影《超世纪谍杀案》(Soylent Green)。小说描绘了一个由于全球变暖和人口过剩而导致资源枯竭的未来世界:蔬菜和水果变得极为昂贵,人们依靠以大豆(soy)和扁豆(lentil)制成的 Soylent 饼干度日。

第一次听说 Soylent,是 2015 年在地铁上听《IT 公论》,@不鳥萬如一 讲他一周只吃 Soylent 导致血糖不足而摔破头的故事。当时的 Soylent 还只有粉末状的,叫做 Powder v1.4。这种在实体产品中标注版本号并且把说明书叫做 Release Note 的做法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继而去搜索了一番。

随后发现,Soylent 的发明过程也非常有趣:创始人 Rob Rhinehart 是一名年轻的软件工程师,当时正处于创业项目面临失败的境地,来自 Y Combinator 的创业基金也所剩无几。为了维持公司继续存活,Rob Rhinehart(忍不住想叫他锤哥,别问为什么)不得不节省开支。在核算了每个月的支出以后,Rob 和他的小伙伴发现,尽管主要以便利店的快餐为主,吃饭的开支仍然消耗了他们大量资金。Rob 越来越憎恨不得不吃饭这件事。他开始以工程学的视角来反思食物问题,并且认为人们为了生存而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实在是特么太低效的行为了。于是,本着程序员 hack everthing 的精神,Rob 开始了对自己身体的 hack。他假设我们的身体不需要食物本身,而只是需要它们所含有的化学元素。在研究过一些关于营养生物学的知识,并且通过 Google 查到了所有已知的人体必须营养成本后,Rob 开始了他的 body hacking 实验。他编制了一份人体生存所须的 35 种营养物质清单,并且从网上买到了它们——大部分是粉末和药丸的形态。在将它们混合并倒入搅拌机加水搅拌以后,第一款 Soylent 就此诞生。

随后的一个月,Rob 都只以 Soylent 为食。并且,顽强的生活了下来 🙃️。

假的,实际上 Rob 非常享受只吃 Soylent 的过程,并且完整地记录了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一个月后,他把自己的实验成果发到个人博客上。很快,他的文章成了 Hacker News 上最为热议的话题。纵使是 Hacker News 这样的社区,大家对他实验的看法仍然是两极分化的:有人留言「RIP Rob」,也有不少人向他索要配方。本着开源的精神,Rob 第二天便在博客上公布了他的 Soylent 配方,并且鼓励大家 fork。

后来的故事,便是波澜不惊了。Rob 和他的小伙伴放弃了软件项目,转而投向食品行业。很快,他们便为 Soylent 众筹成功,并且顺利拿到了风投资金。2014 年,随着 Soylent 1.0 正式版本的推出,加上 New Yorker 为其而写的长篇报道《食物的终结》(The end of food),Soylent 名声大振。

初体验

终于要进入正题了。我第一次买到的 Soylent 是 Powder v1.5,七袋粉末装,附送了一壶、一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图片是临时拍的,当初的包装袋上还印有营养成分表。说起来,想到买 Soylent,除了尝鲜以外,的确是遇到了每天实在不知道吃什么的情况。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懒。

可能是因为看过其他人的食用体验,加上本身不抱很高预期,第一次喝的时候觉得口感和味道都还不错。

并没有做 XX Days Without Food 的挑战。但似乎凡是尝试过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声音:在结束挑战以后,吃到「真正的食物」的一刻,感觉自己焕如新生。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 2014 年科技媒体 The Verge 的记者 Chris Ziegler,在尝试一个月只吃 Soylent Powder 之后,他以一颗苹果结束挑战。他说他感到这颗苹果前所未有的好吃,饱满多汁、甜蜜爽脆,整整一个月味蕾和心灵都没有感受过实体食物,amazing。

其实相比于 Soylent 本身,让我觉得更有趣的是身边人对这个所谓的「未来食物」的看法。可能他们并没有「吃饭难」的困扰,因此对 Soylent 的接受程度普遍很低。女朋友三番五次奉劝我停止吃「饲料」,小组的程序员跟我说不要再充当小白鼠,父母更是频频提醒我保重身体。

一年下来,身体的各项指标基本都没有什么变化,体重也几乎和去年持平。持反对意见的人可能会说,结果并不一定在当下表征出来,长此以往,身体一定会出问题。我倒是认为,人身体机能的弹性程度是大于我们的想象的。既然三班倒这样的工作制度没有带来什么明显的危害,我也不认为偶尔地不吃传统食物会损坏身体。

各口味体验

说回来,本文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分享各种口味的 Soylent 的食用体验。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POWDER V1.7

最爱之一。Soylent 初代产品就只有粉末,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原味。根据官方推荐的冲调建议:一勺 Powder 两勺水,也就是水和粉末 2:1 混合,然后瞎鸡吧摇匀就能直接喝。但是之所以最喜欢,是因为你可以根据口味自由配比控制浓度,比如我基本上都是控制 1.5:1 的特浓配比。口感上有那么一点像街头的原磨豆浆,但是更细腻,味道更甜。

如果不是一整天都吃 Powder,那么相比于赠送的那个大水壶,500mL 容量的运动水壶更实用。另外,推荐「摇摇杯」。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要吐槽的一点是,Soylent 粗犷的包装。Powder 的封口很难撕开,另外因为是粉末填充的原因,包装袋在拆封以后很难再合紧——粉末会占据密封槽的位置。推荐你使用保鲜盒或者奶粉罐。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DRINK - ORIGINA

Soylent 目前的主打产品,原味 Drink。味道偏淡,口感适中。最方便的是开瓶即饮,不用自己水冲和清洗瓶子。一瓶 Drink 包含了 20% 每天所需营养和 400kcal 热量。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COFFIEST

Don’t skip breakfast, sip Coffiest.

这是 Coffiest 刚推出时候的广告语。对于我这种常年不吃早饭的人来说,真是击中痛点。早餐的替代食物很多,但是要么仍然麻烦,要么不咋好吃。Coffiest 基本上就是 Original Drink 加上咖啡的混合品,味道近似拿铁,好喝,但是口感要粗糙一些。另外一个卖点是,瓶子贼好看。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FOOD BAR

抵制 Soylent 的声音中有一个是说,单纯靠液态饮料代替正餐,少了咀嚼过程,会对消化液的分泌造成影响。Soylent 的产品团队多么机智啊,赶紧出了一款 Food Bar 给你压压惊。简单来说 Bar 的体积和口感都和士力架差不多,每支包含了 12.5% 人体每天所需营养和 250kcal 热量。对我来说,Bar 有点太甜了,最外层的糖衣甚至嚼起来有点粘牙缝的感觉。我可以一口气喝下一瓶 Drink 或者 Coffiest,但 Food Bar,大概能吃一天。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DRINK - CACAO

最爱之二。由于 Soylent 在美国的被接受程度越来越高,这其中很多人便开始抱怨它的口味太单一了,于是 Soylent 响应呼声顺势推出了两个新口味:Cacao 和 Nectar。哪怕是作为单纯的饮料产品,我觉得 Soylent Cacao 的味道也可以打败 7-Eleven 货柜里的 90%。Cacao 的味道近似巧克力口味的维他奶,但是更浓郁。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一个非常主观的对比结论:维他奶大约等同于加大量水稀释后的 Cacao。

DRINK - NECTAR

看到 Nectar 这个名字,起初以为会是像 Food Bar 一样超高甜度,但实际上,Nectar 完全不是预期中的甜味或者花香的味道。感觉上更像是添加了某种香草料,味道非常独特,但很好喝,完全想不出便利店与它味道相近的饮料。

题外话,因为非常喜欢 Nectar 瓶子的设计,想留一个收藏,然而发现一箱当中竟没有一只瓶子是完好无损的,全部因为简陋的包装被挤压得变了形。尝试给 Soylent 写邮件反馈,希望他们改进。然后,非常快地得到了客服的致歉,以及,一箱新的同样挤压得稀巴烂的 Nectar。

彩蛋

1. Soylent 的液体形态,加上高纤维含量,会大大减轻肠道负担,是痔疮和便秘患者的福音;(逃

2. 虽然喝 Soylent 不能直接起到减脂的作用,但它量化的卡路里,非常便于用来控制热量摄入。

尾巴

不喜欢一提到代餐就立刻跳出来说放弃美食简直是反人类 blabla 的人,正如印在 Soylent 包装上的那句标语 Soylent is not intended to replace every meal, but it can replace any meal。代餐食物很好地填补了没有条件上餐桌吃饭时的需要。甚至,有时候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传统的饮食方式的确显得「原始」而「低效」。

但是,我永远不憧憬人类只需要吃代餐的一天。毕竟,生活中平凡、柔软而不用追求效率的那一部分织体才是最美妙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420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