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72

Matrix Talk 015 | iPad Pro 如何改变了 @vanilla2w 的生活

$
0
0

关于 Matrix Talk

Matrix 成立至今,已聚集了一批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体验,但应该还不熟悉他们。

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 Matrix Talk 栏目,将不定期邀请 Matrix 内活跃的分享者,聊聊他们的数字生活。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少数派和 Matrix 的立场。


在 iPad 发售以来,可能很多人都认为 iPad 只能用于娱乐。而 @vanilla2w 则用 iPad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学术工作流,在 Matrix 分享了不少关于使用 iPad 为生产力工具,如何用 iPad 来帮助自己学习的文章。

机器人和他聊了 iPad 能否完全胜任学习需求,使用 iPad 进行学习后生活有了哪些改善;不可或缺的 App 是什么;关注付费音乐的他,现在正在使用什么音乐服务.......还有更多你可能会感兴趣的话题。

机器人:介绍一下你自己。 

Bonjour. 我是 vanilla2w,用这个 ID 是因为少数派的字符限制,原意是想用 vanilla2wilight 的 😂😂😂 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现就读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 Master of Commerce 专业,正在修 Business Analytics 和 Business Law 双学位。用来自我的 Blog 简介的一句话概括我自己就是「life-lover, psycho-dreamer, anti-secularist」。开始鼓捣 iOS & macOS Apps 大概是从大四第一学期开始的,当时购买了人生中第一台 MacBook Pro,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利用这些优秀的工具,于是开始上网找教程找评测,慢慢地就入坑了。也是机缘巧合,当时因为找一篇 关于 Launch Center Pro 的文章偶遇了少数派这个网站,说起来也很巧,那篇文章的作者文刀在今年也刚刚入职了少数派。自从去年我加入少数派作者行列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说实话我的产量真的很低,自己都不太好意思。一方面是由于高强度的学业和迫在眼前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探索新 App 的激情也大不如前。但是究其根源,我觉得是我渐渐地把自己的生活重心从数字世界转向了现实世界。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阅读,去健身,去旅行,去与人交流,我也越来越享受我的现实世界。现在的数字生活于我来说,更多地只是帮助在现实生活中的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机器人:用 iPad 进行学习后你的生活有了哪些改变? 给一些准备使用 iPad 进行学习的人一些个人建议。

从我的住所去学校要坐 25 分钟的火车加上 20 分钟的步行,MacBook Pro 重量即使再减轻那它也还是一个 MacBook Pro,每天背着上学也很麻烦。而自从使用 iPad Pro 来完成大部分学习任务后,我再也不用背着 MacBook Pro 去学校了,很多时候我连书包都不用,直接拿上 iPad Pro 和 Apple Pencil 就可以了。上课的时候我用 Apple Pencil 直接在课件上做笔记,与同学讨论交流也更加直观方便,下课后重新理解整理知识点,我也不用再去打印一堆课件和阅读资料,在 iPad Pro 上能够直接手写批注,还能归档管理,方便以后调用搜索,这些任务都是纸质资料完成不了的,也是在 Mac 上体验不好的。除此之外,iPad Pro 让我有了处理紧急任务的能力。MacBook Pro 不在手边,但是想改个论文,写个 Python,做个图表,算个数学题怎么办?虽然比不上 Mac 上的体验和专业性,但是做个应急处理 iPad Pro 还是绰绰有余的。当然最重要的一点,iPad Pro 的出现完善了我的学习系统中的处理环节,具体的实现大家可以看我写的《iPad Pro 学术指南》。 

如果你打算和我一样使用 iPad 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完成学术任务,或者在使用过程中有点疑惑,那么我这里有几点小建议可以送给你,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只不过是我自己之前踩过的坑,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首先要摒弃 iPad 能完成所有学习任务这个天真的想法,不要钻牛角尖;

2. 单个 App 的优秀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融入你的学术工作流;

3. 用之前,先想清楚到底用 iPad 效率更高还是用 Mac 效率更高,不要为用而用;

4. 为自己量身定制一套学习系统,再去决定 iPad 在其中能扮演一个怎么样的角色;

5. 要舍得花钱买 App 和订阅服务,越是专业的学术成本越高;

6. 不要在乎别人异样的眼光,况且很多时候不适的感受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所以只要你觉得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有帮助,那就去做。别人真的不在乎你用 iPad 学习还是看剧,别人只会因为你学习好而佩服你。

机器人:你觉得 iPad 可以完全胜任你在学习上的需求吗? 

虽然我一直在极力向大家推荐通过 iPad Pro 来学术,甚至还写了一本 《iPad Pro 学术指南》 电子书来安利大家,但是我可以非常坦诚地告诉大家:iPad Pro 不可能完全胜任学习上的需求。于我来说,iPad Pro 就是 Mac 的延伸和补充,因为 iPad Pro 能做的事情 Mac 几乎都能做,所以我用 iPad Pro 只是因为有些事情它比 Mac 做得更好。我觉得 iPad Pro 相较于 Mac 在学术上最优秀的体验是 PDF 批注,只要有一支 Apple Pencil,我可以直接在 PDF 文档上像在纸上一样批注,哦不,是比在纸上批注体验更佳。而 iPad Pro 用来学术最大的缺陷我觉得是多任务处理,这是 Split View 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是 iOS 的后台机制决定的。所以,iPad Pro 只能处理一些较轻的学习任务,并且还不能是多任务的,但是它也胜在更自由和更轻便。 

机器人:有没有哪款应用是不可或缺的?

这道题如果答得严谨一点,那么是这样的。

MoneyWiz虽然现在还在上学没有工作,但是花爸妈的钱也还是需要好好规划。因为在世界上留学费用最高的国家读研究生(说起来都是痛),高昂的生活成本迫使我做好预算和记录,我每天晚上都会用 MoneyWiz 仔细记下每一笔账,每周检查一下 Balance,然后每个月在确认 Balance 无误后生成三个报表:当月支出类别比较、当月支出收款人比较和当月所有账户的开支记录,然后归档存入 DEVONthink 的相应 Database 中。最后根据这三个报表来调整下个月的预算,以达到记账的最终目的。我也不敢号称用过世面上所有的记账应用,但是主流的那几个我都用过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回归了 MoneyWiz。我的观点是,如果你真的想好好记账,让你的记账有意义,那么 MoneyWiz 是不二选择。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知道自己花了那些钱,我推荐 Next,因为颜值高啊!

CommonBank这个是 Commonwealth Bank 的 App。作为澳洲最大的银行,在澳洲生活免不了要和 Commonwealth Bank 打交道。出门刷卡消费,我需要用这个 App 提前将钱从储蓄账户转出来;给朋友转帐,我用 CommonBank 可以直接通过朋友的手机号转账;用 CommonBank 的BPAY 功能,我可以向学校缴纳学费而不用额外的信用卡手续费;每天记账的时候,我需要打开 CommonBank 来核对每一笔开支。另外我想说,国内银行的手机应用都是 bullshit,又丑又难用。

1Password里面储存了我所有的密码、软件序列号、信用卡信息和个人信息,如果打不开 1Password,可以说我就丧失了通往我的数字世界的钥匙。 

机器人:你如何整理和归纳你的笔记? 

笔记我主要分成两部分:本地文档和网络文档。

1. 网络文档主要指直接从网络上剪藏的笔记,考虑到 Evernote 依旧是目前在浏览器剪藏插件和与第三方服务协作上做的最好的应用,于是我又重新回到了 Evernote 的怀抱。而且新版的 iOS 客户端我也很喜欢,除了管理标签不太方便。Evernote 的使用方式我主要是借鉴了 Hum 的方法,笔记本只分 Inbox 和 Archive,笔记进入 Inbox 后,用标签来分门别类管理,完成后移入 Archive 归档。

2. 本地文档主要是指下载储存到本地磁盘的笔记,这部分内容我会先在 Finder 里用文件夹整理好,然后用 Dropbox 实时备份,最后再用 DEVONthink 把这些内容 Index 到不同的 Database 里。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 Finder 真的只是一个容器,在文件管理、搜索调用、内容互联等方面的功能实在是乏善可陈。另外,通过 DEVONthink 的 iOS & macOS 客户端,我可以在我的所有设备上都实现相同的笔记管理。 

那么为什么不用 DEVONthink 来同时管理网络文档和本地文档呢?因为 DEVONthink 的浏览器插件非常烂,经常捕捉不到内容也就算了,生成的 Webarchive 文件还经常一同步就损坏了。而且 DEVONthink 也是一个前云时代的产物,几乎无法与各类网络服务和其他应用互通。DEVONthink 这 App,以后有机会再细说吧。

 机器人:你现在在用什么音乐服务?为什么会选择它? 

上个月 Spotify Premium 到期后,我又重新回到了 Apple Music 的怀抱。原因有四个:

1. Spotify Premium 价格太高了,而且还不提供 Student Discount,而美区 Apple Music 在 Student Discount 后每个月 4.99 美元的价格尚能接受;

2. Spotify 的曲库实在是有点堪忧,我之前从 Apple Music 同步过来的歌单里 99% 的歌都是欧美音乐,但是还有很多歌都匹配不到,相比之下 Apple Music 的曲库就好很多了,即使是华语歌手,我在美区也能搜到不少,要是 Apple Music 没有的歌,我也可以直接去 iTunes 买然后上传到 iCloud Music Library;

3. 即使在澳洲,Spotify 的速度也不是很理想,打开 App 后需要总是在 connecting,需要尝试好几次才能连上服务器,但是 Apple Music 即使用的是美区也能秒连服务器;

4. 虽然 Spotify 能够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歌单,看起来很美好,但是我大多数时候都在听我自己的歌单,所以这个功能对我来说可能也没有那么有用。乔布斯说过:消费者并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我们拿出自己的产品,他们就发现,这是我要的东西。但是这句话在音乐推荐领域可能不太行的通,因为不管是人工筛选还是机器算法,音乐服务商根本不知道你想听什么音乐,他们只能根据你的偏好设置和曲库风格来给你挑选一些相似的歌曲,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觉得一个人想听什么歌,是由爱好、品味、艺术修养、心情、身体状况和场景等多种元素决定的,而这么复杂的机制只有你自己才能完全掌握,别人完全不能替你做决定。所以对我来说,用 Apple Music 能让我听到我喜欢的歌手最全的歌和最新的歌这就足够了。写这段话之余,瞄了一眼微博,发现 Lorde 出新歌了,于是我马上打开 iTunes,5 秒钟内就听上了 Green Light,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 

机器人:除了精彩的数字生活,2016 年在现实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一次经历是什么? 

之前我是一个恐高症患者,但是去年 11 月的一次墨尔本之旅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恐高症。 第一次挑战,是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住宅楼顶层,位于墨尔本市中心的 Eureka Skydeck,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箱中,体验了在 300 高空中完全悬空的刺激感,实话实说我当时吓得头皮发麻。从 Eureka Skydeck 的观景台看出去是这样的: 

第二次挑战,是在十二门徒岩坐了一次直升机,看着碧蓝的海水就在自己的脚下,这种美妙的感觉盖过了我的恐惧。从直升机上看出去是这样的:

12 月回国后,陪家人去了家乡的一个高空玻璃栈道,看别人都吓得屁滚尿流,我已然可以面不改色地走过去了,这种感觉真好😂😂😂 

机器人:印象最深/最喜欢的 Matrix 文章是哪篇? 

《Workflow:记录书籍/影剧到 Airtable》,这篇文章让我初识 Airtable,让我惊讶于原来表格应用还能这么玩,非常完美地解决了我记录电影和书籍的需求。 

机器人:希望我去采访哪个作者? 

本来想说好基友李大超人的,但是想想有什么问题我直接问她就行了 😂😂😂 

希望能采访 @milkshake羊。之前看过她在 Matrix 里分享的文章,得知她正在斯坦福上学,而且通过她的微博发现她经常用 Python 完成一些自动化的任务,所以希望了解她如何用电子设备来帮助学习。


更多 Matrix Talk,尽在 Matrix Talk 专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72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