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少数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68

致 2016,技术风景与数字生活 |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

$
0
0

66c13e5dafecbde972e0e7063a5871a159ae7_mw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 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14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2016 年我买的第一款电子产品是 PS4,为了打发大四下学期在学校和家里多得用不完的无聊时光。年初的时候在玩 PS4 的《GTA 5》 和《Witcher 3》,而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四五个月没有开过 PS4 了。

连续几年,年末都要写一份电影音乐的 List,同时也要写一篇新年贺词, 都是写给自己看的,动机很单纯,就是属于人类文明性本能的记录欲。

而关于技术,虽然之前一直没写过,但就像我之前在这一篇《保存信息与保存心情》中写的一样:

这恰恰是 Lawrence 在之前的《一天世界》blog 里提到的「音乐是转瞬即逝的美。」的另一个表现。你可以单曲循环一首歌,循环一百遍,但很多时候,你找不回的是,第一次听到它时的心情。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放在一款游戏,一个软件,一个工业品,以至于任何事物之上。现在你拿到一台 iPhone 4,一模一样的一个东西,你同样很难找回第一次摸到 iPhone 4 时的那种感觉。

关于技术的风景。以及最初感受到它们时的心情,如果不写一写的话,很可能就再也回忆不起来啦。

以上,大概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无线与互联

2016 年的上半年,我终于买了 Apple Watch。当然,和之前被所有人所吐槽的一样,它能做的事情不多,很卡,即使在更新了 watchOS 3 之后也没有多少改善,而随着 Apple Watch Series 2 出来,它之前的问题似乎更甚了。我用 Apple Watch 看时间、控制「正在播放」界面、付 Apple Pay、看空气质量(即使很多时候数据获取不及时)、记录运动,而也似乎就到此为止了。

但由 Apple Watch 开启的是,我在 2016 年数字生活的最大变化:无线设备开始增多,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开始变多,不同的 I/O 开始更多地借助同一个主机开始工作。

Oral-B 电动牙刷、Bose Soundlink 2 Mini、Elite 手柄、MX Master 鼠标、Apple Watch。我从一个曾经对无线设备深恶痛绝(认为其不够稳定,「性能」不够强)的人,变成了「能无线就无线」的人。

而当 iPhone 7 发布,宣布取消掉耳机孔之后,我尝试使用了价格从 300 - 3000 不等的 7 款蓝牙耳机,包括 AirPods。然后开始思考这个并不新的问题。

未来的计算,是会变得更分布,还是更集中?

苹果的答案,似乎是后者。Apple Watch、AirPods、Touch Bar,无不是在试图将终端与运算性能分离开,这件事能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终端的设备越来越轻量,越来越没有牵绊。

基于现在已经推出的产品,其实我们很容易想象,在未来苹果可能会开发的产品。Apple Watch 的接任者 Apple Glass;Touch Bar 进一步延伸,变成一整块触摸屏,甚至分离出来,变成用无线与 Mac 连接没有运算能力的 iPad;Apple TV 也可能会有一个基于 S 芯片的终端。

这样的方式,当然是会让苹果的硬件圈子在现在的基础上还要变得更加封闭一点。但当我们打开 AirPods 的盒子,「连接耳机」的按钮就已经在 iPhone 上弹出了,而 Elite 手柄在 Windows 10 下仍然需要买蓝牙适配器、安装驱动去用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更容易为前者倾倒一点。

原始与精致

2016 年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软件产品」是 Telegram 做的 Telegra.ph。在以「用户体验」为名,大部分公司都在对那些「原始的东西」举起大棒,连 iOS 10 的 Message 都开始自动把所有的链接处理成富文本形式的今天,「链接」本身已经开始变得难能可贵了。当然,iMessage 还没有狂妄或者说坏到像微信一样,把网页浏览做成一个局域网。

在这个环境下,Telegra.ph 的原始和干净,对「泛用格式」的尊重,让我感动。

十几年前,我刚开始接触互联网的时候,身边所有的小朋友都只能背下来一个网站:hao123.com。大家使用互联网的方式,就是在 hao123 内置的百度搜索里搜索他们想要的关键词,无论是「盛大游戏」这种有着 shanda.com 不太好记域名的网站,还是「4399」这种名称就等于网址的网站。

那个时候有妈妈上班地方一个叔叔,耐心地跟我讲,什么是域名,为什么直接输入域名访问网站更方便。这在当时,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没有太多意义的炫技。

但在今天,这件事变得不太一样了:Touch Bar 要干掉快捷键;Google Home、Amazon Echo 要干掉「基于按钮和菜单的人机界面」;更不用说各种轰轰烈烈的「二维码运动」。科技对于当下的小朋友来说,已经变成了稀松平常的景观,他们可能不再会关心,为什么扫一个二维码就能付款,是什么让朋友圈里的一个卡片变成了一个按钮……

这就是为什么,在今天这个所有产品都讲究直觉化、自然语言化、精致,甚至已经有很多企业在利用这种「精致」来作恶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很需要 Telegra.ph 这样「原始」的产品。需要它来提醒我们,计算机就是计算机,过分地把计算机当作「人」来看待,认为「如果 Siri 不能通过图灵测试就完全不可用」,是一种不健康的态度。

内容与湿货

2016 年我没读几本书。不过我开始更坦然地接受「不读书」这件事,而不像之前两年,读的书突然地变少,人有深深的焦虑感。因为我开始意识到,碎片化的阅读并不可怕,头几年的自己所面对的真正问题是,因为读的东西太碎片化了,思路也太碎片化了,导致并没有花时间去好好整理自己所读的东西,所想的东西。

离线 OFFLINEIPN一天世界机核 Gadio,再加上 Twitter、Medium、知乎、几个博客,差不多就构成了今年我 95% 的内容来源。

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趋势就是,读的东西,越来越湿了,写的东西,也越来越湿了。即使当我想要找「东京值得推荐的寿司」这种我并不熟悉的东西的时候,我还是会去知乎上搜然后按赞同数排序一条条看。但当一场苹果发布会结束,当一个游戏发布,一部电影出来,我很清楚我想看的东西在哪里,即使它们并不主流。

在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之后,我宁愿去翻翻这个作者的,只用来记录日常 Twitter 或 Instagram,也一般不会去看更多的相关话题文章。

这是在用官能主导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强调信息的交汇点应该是「人」而不是「话题」。

以这样组织信息的方式去读,让我的 2016 年,读得非常满足。而且认识了几个非常棒的新朋友。

因为你会发现,对 Touch Bar 有独到观点的人,经常也懂 dyson 哪款吸尘器最适合吸过敏原,Steam 冬季特卖应该买什么游戏,Midori 和 Hobo 的手帐区别在哪。

世界与圈子

既然讲到了人,就不得不讲讲这件可以说是 2016 年最老调常谈的事情:「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分裂。」

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分裂了吗?知乎上有大批的人正在呐喊,「不要再有幸存者偏差了,这个世界不是由年入百万的知乎用户组成的。」;Twitter 上的那些加州的艺术家、程序员为 Trump 当选而懊恼不已。

然而这是互联网造成的吗?如果没有互联网,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幸存者偏差了吗?「我们心中世界的概念,其实是由我们感官所感知到的东西组成的。」这件事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甚至都不是一件「Surprise, Surprise」的事。反而是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在想对更加充分地流动,我们心中对于世界的固有印象才会不断地被打破。

与大多数认为的幸存者偏差是一个问题不同,我倒是觉得,「过分交流」反而在今天成为了中文互联网世界最大的问题。无论是评论区的暴力,还是永远看不完的 feed 和订阅消息。大多数人在互联网上花了过多的时间,又浪费了大部分时间。

2016 年我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在于,我至少已经修炼出了在互联网上,按照我的个人喜好拉黑任何人的资本和心态。我没有花任何精力、哪怕 1 秒钟的时间去进行无意义的争论,去给在我评论区大放厥词的人义务科普。

除了不断地在自己已有的现实社交圈子的基础上做减法(屏蔽我认为没有太多意义的人的朋友圈)之外,今年让我感到非常有价值的,是「离线会员读者微信群」。去年在「IT 公论 会员 Telegram 群」跟大家聊得非常开心,在「离线会员群」,我找到了差不多的感觉。

你会发现,其实只要设置一点小小的门槛(上面提到的两个订阅内容月付都不超过 50 元),就足以让你与他人的交流质量,得到巨大的提升了。

我开始试着去接受的事情是,没有人能以完全的上帝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的一切,「幸存者偏差」是必定会存在的。而「在自己周围建墙」,让自己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圈子里,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讨论,变成了今天在互联网世界生存很重要的一个能力。

现实与 VR

主流声音说,2016 年是 VR 元年。

对于我来说,2016 年是我开始对 VR 这个词开始有足够认识的元年,但我不认为 VR 这个词就应该专门用来指代那种「广视野头戴显示器」。和很多人的看法一样,我也同意一切构筑起现实世界之外的设备,都是 VR。书是 VR、电影是 VR、游戏是 VR、漫画是 VR……

在体验过 HTC Vive、PS VR 之后,我对目前这种「VR 头显设备」的发展进度 彻底失去了希望,要解决的事情太多了,而今天的 HTC Vive 在体验上,却和二十年前的 Nintendo Virtual Boy 没有根本性的区别。你时时刻刻都清晰的认识到,你戴着一个笨重的设备,你周围是一个房间,如果动作太大就可能撞墙。这些设备没有成功蒙蔽我的官能,哪怕一秒钟。

所以 VR 到底能不能给我们创造「沉浸感」,至少在今天,靠的还是我们自己的想象力。我不认为戴着 HTC Vive 玩《Audioshield》的体验,会比我当年对着一块分辨率极低的显像管屏幕玩《仙剑奇侠传 1》,更有「沉浸感」。

当然,如果你把目光放得更远,人类的文明和技术发展史,其实就是对 VR 的探索史。无论是用抽象的符号来描述世界,产生了语言和文学,还是有了可以复现的声音和影像,都是人类在 VR 上的探索。

而 2016 年,在 VR / AR 技术上的风景,当然远不止「PS VR」这类的头显。AirPods 是 AR 设备,它在试图最大程度上地减弱「当设备视图蒙蔽我们官能时留下的痕迹」,没有线,尽量轻。跟它在做同一件事的还有随着 iPhone 7 取消耳机口大热的蓝牙主动降噪耳机,在用了 MDR-1000X 一段时间之后,我意识到所谓的「AR」,很多时候,并不只是「增强」现实,还完全可以是「减弱」现实。

而关于 VR,我最在意的事情是,如果我们在今天对「世界」这个概念的构筑,大部分情况下是借助互联网进行的,那么现实和虚拟的界限又在哪里?

当一件事发生,大部分人对其的了解,并不是通过亲眼所见,而是通过媒介的时候,现实世界和 VR,早已是混淆的概念了。所以才会有层出不穷的「反转」事件。

这件事显然是没有解决办法的,认知偏差早已根植在每个人的生物系统之中了。所以对待它,最好的态度反而是拥抱这件事、利用这件事。

戴着 PS VR,举着 PS Move,对着初音应援,是一件荒谬的事情吗?

在游戏里跨年的人,是 loser 吗?

于我来说,答案是否定的。2016 年我去看了初音的演唱会,获得了一种很明确的「连接」感。在刚刚过去的 2016 年的尾巴上,我在下雪 Los Santos 里换上节日的睡衣,跟朋友一起放烟花庆祝。这是我在 2016 年,最明显地体会到 VR 意义的两个时刻。

写在后面

这篇文章写到最后,比我想象的更长。大概是一说起「自己在体会一件事情时的心情」这种事情,就容易一发而不可收拾。而之前本身准备在跨年之前写完的文章,最后也拖到了现在。

作为一个消费者,在总结自己的数字生活的时候,我无意于去评价 2016 年「是否是技术上伟大的一年」,但无论是回想起这一年来对我重要的几个时刻,还是日常生活的变化,技术无不在其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想这大概就是写这样一篇文章的意义所在,Salute to digital 2016 的具体对象所在了。

以上。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鼓励你在文末点赞和评论,这会成为 征文活动 最后评奖的参考之一,你可以 点此查看 之前的入围文章



文章来源 少数派 ,原作者 Jesor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喜欢少数派?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少数派sspai ,微信公众号: sspaime
少数派( http://sspai.com )

359fb9e235e6fbfe9ac415eba35897e15929d_m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376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