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年度征文入围作品
今年,我们在 2016 年度盘点 中举办了一次大型年度征文活动,鼓励大家围绕「数字生活」为主题,回顾刚刚过去的 2016 年。我们给予最开放的选题、最自由的投稿方式、有史以来最丰厚的 奖品,以及跨越春节的两个月充足时间,等你参与。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本文是「2016 与我的数字生活」征文活动的第 5 篇入围作品,我们会在两个月的活动期内,不定期从收到的投稿中挑选发布优秀的文章。所有经此发布的文章,即为已入围征文活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2015 年毕业到杭州,尽管之前就在杭州实习半年,但还是在 2015 下半年懵懵懂懂过了半年才在 2016 的开头规划自己的生活。
生活的模样换种方式记述就换了一种模样,这次我用贯穿我生活的 App 来记述这一年。但不管这一年被写成了什么样子,但在我心中,偶尔 it sucks,我 still 爱它。
2016 年 1 月 1 日,开始规划未来
在 Jawbone手环的震动里醒来,看了看手机上的睡眠质量曲线,叹了口气。每年的开头,套路都是一样,雄心勃勃。只希望今年的结尾,不是重重的忧伤。
2015 年最后一个晚上想好的计划还是要实施的。打开 Mac 上的 Wunderlist,记了一个 list, 2016 阅读清单,把 2015 想读而没读,在读还没读完的书,先添加进去了。
把去年就在少数派上种草的 Saver 2 买了,决定今年必须要好好记账,不然永远不知道收入去了哪里。
用 2015 年 7 月毕业之后积累了半年的里程,兑换了杭州——长沙的春节往返机票。读书 7 年没有受到春运困扰,工作之后也不想。兑换完机票之后,制定了新的一年的里程积累计划。决定专注住 IHG 和 SPG 酒店,开始常旅客之旅。
2016 年 2 月,一切从娱乐开始
用 易到 的机场券,50 块不到,从余杭到了萧山机场。春节的航班依然维持了延误的一贯水准。每五分钟打开一次 航旅纵横 的频率,意识到之前买的 飞常准 Pro 在功能上并没有什么用处了,在机场把它卸载了。
春节过得极其无聊,每天就在家里刷剧,刷电影。豆瓣 无法完全满足我重度记录的需求。研究了市面上的各种追剧追电影的软件,最终买了 Movist 和 Television Time。
Movist 有很多缺点,比如因为通过 trakt.tv 用的 tmdb 数据库,所以片源不全,很多时候不得不自己去数据库里花费半小时帮他们补全数据库。比如在国内不翻墙的情况下,很多操作的速度是龟速。 但是,这个已观看页面的海报墙,就让我决定买下它并且持续用了一年了。
Television Time 和 Movist 一样,中间也是用的 trakt.tv。但是因为我只用来记录英美剧,所以没有出现过找不到数据的问题。它最让我满意的是它的统计功能,我只是想知道,我到底在看美剧这件事上花了几百个小时了。
2016 年 3 月,与工具为伴
这个是工作开始忙起来的时候。开始要做项目了。买了 OmniFocus,读书的时候做论文的时候用过盗版的,但是到工作了,必须为专业和知识付费。没有去看过 GTD 的书,研究了网上的各种实践案例,开始真正的用 OmniFocus 做时间管理。
做产品不是容易的事,不管是前台还是后台,Axure 是工具,但不是根本。但我还是开启了与 Axure 和 iThoughtsX 为伴的生活。
2016 年 4 月,至爱
自己去上海看了 F1。F1 脑残粉,所以官方客户端 Formula 1 是必须的。没有订阅,因为觉得提供的功能不实用。上半年比较闲的阶段,Clash Royale 用来填满所有无聊的时光。但自从加入微信登录以来,我就再也没有玩过了。在玩游戏的事情上,我是非常拒绝熟人社交的。
2016 年 5 月,Outside 永远是生活的重头戏
带妈妈去泰国旅游。我是一个坚持不在票务平台上预定机票的人。所以手机上出行的必备机票软件就是三个 Skyscanner、Cathay Pacific、南方航空。Skycanner 用来查机票价格,国泰航空用来定国际机票,南航是因为在广东的常旅客计划绑定在南航。
带着妈妈去旅游,住宿和路线还是很重要的。住宿依旧用的 IHG 和 SPG。 路线规划用的Lonely Planet 和 穷游 还有 出发吧 Pro。去年在台湾毕业旅行,觉得出发吧比穷游好用很多,但是 2016 年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也许这就是大公司的好处,迭代能做得更快。
Lonely Planet 在曼谷简直好用到爆,当时还带了纸质版过去,但其实完全不用。强推 Lonely Planet,从此出国不用再背着厚厚的书,而且可以随时定位周围推荐的 Must-See 和 Must-Eat。
2016 年 6 月,面对比逃避更有用
这是 2016 年生活的小小的转折点。上半年过得比较郁郁,所以趁着 6 月找了生日的周末就飞去了香港。在香港和澳门的拐拐弄弄里寻找读书时候的意气风发。
一路上有老友相陪,被修图狂人的她影响,也修了修自己港澳的照片。主要用的是 Snapseed 和 Enlight。这两个应用走的都是精细专业化的修图路线。每一张照片一修至少就是 20 分钟了(这是我为什么不喜欢修图的原因)。
用一个周末修养生息后,我开始关注自己的效率和成长的节奏。首先是效率问题,手机端的 Workflow 用了很久就那么简单的两个功能,没有去研究,电脑端的 Alfred 被当成了搜索入口。
于是从 Hum 的 Workflow 开始,到网上各种大神的 Alfred Workflow。我开始尝试提升所有操作效率的可能。
成长的节奏上,我从原来的一周墙外看一眼,变成 24 小时翻墙的。Surge + GreenVPN + Tweetbot 成为了主力的墙外工具。Medium 和 Quora 则是主要知识获取渠道。与此同时,自己开启了利用 扇贝单词 将词汇量从 15k 提升到 25k 的征程。
sb 查询单词直接添加到自己帐号的词库,再完成每日单词任务。
2016 年 7 月,一事无成的触底反弹
半年一总结是自己的习惯。然后一总结下来就有点可怕了。感觉前半年一事无成。
所以又开始用上了 italki.com 和之前的口语老师聊了半年。italki 是我觉得远胜于国内那些 VIP ABC 的网站,但网站设计和服务流程简直差到无法忍受。所以其实找到一个好老师后可以长期走线下流程。
所以自己的 Wunderlist 里有多了几张清单:
建立一个 2016 文件夹,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关注自己的提升。比如去上了网易产品经理和 Coursera 上 HTML & CSS & Javascript 的课。比如毕业后坚持听 NPR广播,读行业内的优秀论文,当然,还有永远不能少的长途、短途 Outside 计划(这是 2016 最后一个工作日的截图,还差部分未完成需要移到 2017 文件夹里了)。
设这个清单的原因就是,我不想给自己太大压力,一定要读完多少本书,看完多少本论文,所以只是清单,不限时间,做不完就转移到下一年,但你心里总知道,你还有那么多安排的待完成任务,这会促使自己多走一步。
7 月因为开始学习前端的课程,感觉电脑的键盘完全不够好用。直接下手入了 Filco Minila Air 红轴,幸福到想哭。
2016 年 8 月,失败的健康计划
毕业之前,在广州每天 5 点会去珠江边跑步,然后 10 公里再走中山大道回到学校。工作之后,这个习惯,不仅因为城市的原因没条件,也没时间了。导致的结果是体重持续增加。
Keep 出现在眼前。每天利用 Keep 保持运动,每周去游泳,尽量保持自己能够有个运动的时间。
下载了 Habit List,记录自己多少天不喝可乐,连续多少天在运动。
但结论是,长久不更新的软件,比如 Habit List 不管买它的时候,它有多么满足需求,它都是不值得购买的,因为你的需求是增加的。Habit List 完全不适合有多项灵活记录的情况。
而 Keep 持续的计划也是无用的。每天打开 Health 的时候,我知道这个记录是不准确的,我不是实时带着手机,我也没有每次做完一个项目就记录的习惯(那个时候我的脆弱 Jawbone 已经在某个脱大衣的时候折断了)。因为这种觉得不准确的心理,很难在这种计划上坚持下去。
8 月工作上有大的工作安排要跟进,和整个小组的同学商量了,最后用了目前人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违反广告法)项目进度管理软件 OmniPlan,以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线框图组合流程图的工具 OmniGraffle(没错,我就是Omni 脑残粉)
2016 年 9 月,改变信息获取方式
杭州漫长的 G20 假期,让我又陷入了无聊的境况。买了 Kindle Unlimited,在家里当了几天书虫。并且从那开始使用 萝卜书摘 做书的摘要和笔记。但是那几天与世隔绝的生活,让我重新思考了我的获取方式。
此前我的手机上装了一堆新闻阅读软件,Yahoo News Digest,WSJ,NYT,湾区日报。但是其实我在手机上开了通知的软件不超过10个。所以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我主动去获取。然而,其实我并没有这么多时间去筛选信息。所以我把这一大堆软件都删除了,只保留了一个 Quartz,增加了一个 即刻。
即刻是为了关注自己想关注的,还有就是获取中文信息。我一直觉得中文优质信息的获取特别困难。即刻提供了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只需要前期经过一定的筛选,就能持续获得自己偏好的信息。
Quartz 是我最喜欢的信息应用。它恰到好处的少。它可以用来打破我的信息刻板成见。它的新闻来源基本都是 BBC、NYT,足够优质。它足够有趣。总而言之,我可以为它开启消息推送。
2016 年 10 月,Watch 让我重拾生活
Finally,我入手了新的 iPhone 和 Apple Watch。因为 Watch,我重启了两个重要的计划。
第一个计划是数字化健康生活。对,这个计划必须建立在 Watch 的基础上,因为它给我的心理暗示是它每时每刻,且相对准确。
为了把我的 Health 数据尽量填满来满足我奇怪的心理需求。我使用了 Keep 来记录我每天的Workout 训练,如果是骑车或者游泳就是用 Apple Watch。
使用了 SleepCycle 来记录睡眠,但前几天看了 AutoSleep 的介绍后,转而使用了AutoSleep。使用 Moves 来记录位置移动。使用 MyfitnessPal 来记录食物情况。我有体脂称,使用 Fitbit 来记录体重和BMI。使用Workflow来记录喝水和体脂。
看起来这些软件复杂且数量繁多,但除了记录食物的过程比较麻烦以外,其余的软件都能自动记录和同步,把它们打包扔在一个文件夹里,就不需要管。
因为有了 Apple Watch 来帮我记录 Active Energy,记录骑车、游泳的 workout,让我一抬头就看到我离自己设置的圆环还有多远,从10月开始我的数字化健康生活才真正开始。
然后前段时间被安利的 Gyroscope 因为颜值吸引了我的注意。每个月 $7.99 真的不便宜。但是看到这个颜值和统一的记录,我也是默默忍了。
第二个计划是关于时间管理的计划。FlatTomato 现在已经妥妥成为我的 Launch Center Pro 里的首焦应用。设置了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计划,固定的时间,同步到 Apple Watch,手腕一抬就能看到自己的番茄还有多久结束。
我有一个 item 是用 iPod Shuffle 放了 8 季的老友记音频,每天有个 Routine 就是听两个小时的背景音,在写 PPT 或者画原型的时候直接把原声当音乐听。FlatTomato 绝对是应付这种需求的好手。
但是 FlatTomato 在 Apple Watch 上真的有若干 bug。为此我还特地给开发者写了邮件,开发者表示后续会更新。虽然我不知道后续是多久,但不妨碍 FlatTomato 成为我心目中年度最佳应用之一。
另外一个搭配 Watch 的应用就是 Fantastical 2。 每天的工作会议和日常安排好,把 Fantastical 2 放在表盘上,就能看到下一个会议的开始时间,每次不在电脑面前,都是一抬手间想起自己还有一个会。
最后因为公司和 Apple 有协议价。所以入了 Magic Trackpad 2,开启了从此鼠标是路人的生活。
2016 年 11 月,天昏地暗的电商从业者
这是忙到天昏地暗的一个月。通宵,睡帐篷。生活也是极度消耗。所谓的健康生活也完全被打断了。当然这个行业,每年的11月都是如此,在任何一个部门都是全部 All in。但是这个月的忙乱生活,让我彻底意识到我还没有忙到要用 OmniFocus 来组织生活和工作。
本来想尝试 2Do。但是 Omni 系列软件高昂的价格已经让我破产(是的,老板并没有给我批这些软件的下载权限),所以,我想想试试看,免费的 Wunderlist 能不能满足我的需求。结论,穷也有穷的好处。
Wunderlist 绝对是轻度生活管理的神器。Ritual 部分就是每天要记录体重啊,每天完成听力任务,每月还信用卡。大的项目部分还可以用标签来标注和设置子任务。
从任务管理问题延伸开来就又多了一个问题,就是文档和笔记管理。
技术同学给到的文档基本都是 .md 格式的,这就带来了传统的文档管理对我来说完全失效的。所以,MWeb Pro 成为了我主力文档管理,目前我几乎所有的工作文档只有两种形式一种是 md,一种是 Keynote。
因为工作中需要查很多资料,交互设计的,技术代码的,只要不是公司内部的,我都希望能同步到自己电脑。这个时候我的选择就是 iCloud Drive + Bear。iCloud Drive 加购了iCloud 空间后,只用来整理文档完全够用。每次在手机上打开 drive 用 PDF Expert 来看文件,到电脑上又用预览打开,同步速度也还可以忍受。
Bear 则购买了 Pro 版 ,通过 iCloud 同步,标签管理的设计以及超高的颜值,让我觉得一次订阅三年都愿意。在电脑上写的东西,手机端一查看,生成 PDF,直接就微信分享文件出去了,连 AirDrop 都省了。
这种颜值,我愿意为审美付费!
2016 年 12 月,还是要再一次雄心壮志
12 月中旬以后,日子开始恢复了正常。所以 Super Mario Run 和 F1 2016 占据了我大部分的闲暇时光,一个月前就抛弃了 阴阳师(我的游戏生命只有两个月)。
每天截 Cuto 的壁纸替换 Launch Center Pro 和 Workflow 里面的图标成了乐趣之一。
把 The Great 系列的几个 App 都买了,就当作无聊时候打发时间的利利器。
因为 IHG 的账户被盗,以及 IHG 糟糕的服务,决定把 IHG 卸载,常旅客计划都靠 SPG 和 迈生活 了。
决定把 Saver 2 换成 Moze,明年一定要认真记账。
11 月买的 Beats Solo 3 成为了每天上班路上听着 Spotify 摇头晃脑的帮凶。对,我从来不买一代苹果产品(AirPods 走开……)。
Lrn 是学习和技术同学打交道的利器,我至少明白了这些程序代码长什么样子。
用 喜马拉雅听书神器 听完了整本经济学通识。
用 Bear 写了好几份简历,希望有一天手表上 彩云天气 的温度在 12 月也能温暖到和当初在广东一个模样。
2016, It Sucks, But I still love it.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我们鼓励你在文末点赞和评论,这会成为 征文活动 最后评奖的参考之一)
喜欢少数派?欢迎关注我们的微博:@少数派sspai ,微信公众号: sspaime
少数派( http://sspai.com )